新旧品管七大手法

合集下载

新旧7大QC手法

新旧7大QC手法
2.作業員的層別.
3.機械、設備層別.
4.作業條件的層別.
5.原材料的層別.
6.地區的層別等.
圖例:
圖例:
四.查檢表:
定義:
為了便於收集數據,使用簡單記錄填記並予統計整理,以作進一步分析或作為核對,檢查之用而設計的一種表格或圖表.
作法:
1. 記錄用查檢表:
6.明確查驗樣本的收集方法、記錄方式、符號代表意義.
7.慎用他人提供的數據.
實例:
五.散布圖:
定義:
為研究兩個變量間的相關性,而搜集成對二組數據(如溫度與濕度或海拔高度與濕度等),在方格紙上以點來表示出二個特性值之間相關情形的圖形,稱之為“散布圖”.
關係的分類:
A.要因與特性的關係.
B.特性與特性的關係.
C.特性的兩個要因間的關係.
散布圖的判讀:
1.強正相關:
X增大,Y也隨之增大,稱為強正相關.
散布圖的判讀:
散布圖判讀注意事項:
1.注意有無異常點.
2.看是否有層別必要.
3.是否為假相關.
4.勿依據技術、經驗作直覺的判斷.
七.管制圖:
定義:
管制圖,是一種以實際產品品質特性與根據過去經驗所判明的制程能力的管制界限比較,而以時間順序用圖形表示者.
質量有兩大特性:
? 11.規律性
? 22.波動性: 正常波動
異常波動
管制圖的功效:
? aA. 及時掌握異常波動,克服影響因素,維持制程穩定.
G.管制圖:管制找異常. (了解制程變異)?
v 品管七大手法所體現的精神:
? 1.用事實與數據說話.

新QC七大工具(七大手法),完整版,收藏起!

新QC七大工具(七大手法),完整版,收藏起!

新QC七大工具(七大手法),完整版,收藏起!展开全文文章来源:网络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或者新旧QC七大工具(手法),都是由日本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旧QC七大手法偏重于统计分析,针对问题发生后的改善,新QC七大手法偏重于思考分析过程,主要是强调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旧七大工具:检查表、数据分层法、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分析图、散布图、控制图新七大工具:关联图、亲和图、系统图、过程决策程序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箭条图01关联图法(Rolation Diagram)在现实的企业活动中,所要解决的课题往往关系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和能源、预防环境污染等方方面面,而每一方面又都与复杂的因素有关。

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同样也多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组成。

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不能以一个管理者为中心一个一个因素地予以解决,必须由多方管理者和多方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在广阔范围内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关联图法即是适应这种情况的方法。

所谓关联图,如下图所示,是把若干个存在的问题及其因素间的因果关系用箭条连接起来的一种图示工具,是一种关联分析说明图。

通过关联图可以找出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便于统观全局、分析以及拟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计划。

关联图法的主要用途是:1. 制订、展开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方针;2. 制订质量管理的推进计划;3. 分析制造过程中不良品的原因,尤其是潜在原因的分析;4. 提出解决市场投诉的措施;5. 有效的推进QC小组活动;6. 促进采购原辅材料、外构件的质量管理;7. 改进各职能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联图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 提出认为与问题有关的一切主要原因(因素);2. 用简明通俗的语言表示主要原因;3. 用箭头表示主要原因之间,原因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4. 了解问题因果关系的全貌;5. 进一步归纳出重点项目,用双圈标出。

新旧QC七大手法对比及使用方法培训

新旧QC七大手法对比及使用方法培训

家,谈论这期产销班运作上的问题,对目前农会推广
股替青葱产销班统一订购装青葱用的纸箱,似乎有一
些不满;恰巧,农会推广股负责青葱推广的小张,开
着他的车,刚好经过。大家七嘴八舌的大声问小张:
「这回农会订购装载青葱用的纸箱,厚度好像比较薄
了点,纸质好像不太好,纸箱的盖子紧密度也不太正,
有时候还会盖不住,封箱用的钉子也不容易钉上去…,
【大 意】事先预备
【用途说明】
˙为寻找最佳决策的手法。
˙适用于:想要预测系统上的 结果时使用。
˙帮助大家针对问题的实施顺 序作检讨。
【手法六】箭形图法(Arrow Diagram Method)
【大 意】主导进度
【用途说明】 ˙想要发现某一工作之进度的
路线时。 ˙适用于:需要如期完工或有
★ 使用新QC七大手法的五项益处:
1. 迅速掌握重点---实时掌握问题重心,不似无头 苍蝇般地找不到重点。 2. 学习重视企划---有效解析问题,透过手法的运 用,寻求解决之道。 3. 重视解决过程---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只是 要求成果。 4. 了解重点目标---拥有正确的方向,不会顾此失 彼。 5. 全员系统导向---强化全员参与的重要性,进而 产生参与感与认同感。
★ 「新QC七大手法」有哪些?
● 亲和图法(Affinity Diagram) ● 关连图法(Mutual Relation Analysis) ● 系统图法(End-means) ● 矩阵图法(Matrix Diagram) ● 过程决策计划图法(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 ● 箭形图法(Arrow Diagram Method) ● 矩阵数据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一个新旧QC七大手法区别

一个新旧QC七大手法区别

新QC七大手法1. 关联图法--TQM推行, 方针管理, 品质管制改善, 生产方式,生产管理改善2.KJ法--开发, TQM推行, QCC推行, 品质改善3. 系统图法--开发, 品质保证, 品质改善4.矩阵图法--开发, 品质改善, 品质保证5.矩阵开数据解析法--企划, 开发, 工程解析6. PDPC法--企划, 品质保证, 安全管理, 试作评价, 生产量管理改善, 设备管理改善7. 箭法图解法--品质设计, 开发, 品质改善老七种工具: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分层法、直方图、控制图。

新七种工具:关联图、亲亲和图(KJ法、A型图解)、系统图(树图)、矩阵图、网络图、PDPC法、过程决策图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作用。

这里篇幅有限,我就简单说下鱼骨图吧。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其实企业中发布会用的最多的就是鱼骨图(因果图)了,直观明了,我们公司常做发布会,用的都是这方法。

一般会结合5w2h分析方法使用。

这里不能贴上来图,其他的你就百度里就有一堆鱼骨图了。

鱼的几个刺一般都用来代表人、机、料、法、环。

之后从几个刺下面细分出来一些其他的原因,逐条分析、去掉非要因。

最终剩下来的就是影响问题的要因了。

其实做过一次后就会很简单了。

至于图嘛,这里不能粘上来。

给你个链接吧,里面PPT介绍的很详细。

图也很丰富。

最后我想说的是,哥们,俺说了很多很累。

请给分吧第一章概述一、起源新旧七种工具都是由日本人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

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

本次课程,主要讲的是QC七大手法,而SPC(管制图)是QC七大手法的核心部分,是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

二、旧七种工具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新旧QC七大手法

新旧QC七大手法

QC旧七大手法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SPC)。

QC新七大手法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关系图法、KJ法(亲和图)、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网络图法。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 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QA必会技能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QA必会技能

工程人员未切实验证
定位方式不合理
模修人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修方式不当
多次折弯累积偏差
折弯间隙变化影响大 品管人员未作CSI验证
锁扣不 回弹
实配间隙小
对变异要求苛刻
3-3.两类特性要因图:
模具、设备
人员
模具定位不稳定 模具改善不及时
品管人员检查不落实 责任心不强
模具设计不合理 设备维修不力
产线未做好自主检查 模修人员技能不够
台湾
95% 96% 93%
大陆
94% 93% 92%
结果显示,周师傅的方法配美国材料良品率最高,为98%.
3-2.实例二: 冲压成型质量状况日报表
日期:
班别: □ 白班 □ 夜班
模号: 第一套 □ 第二套 □ 第三套 □
制 程不良项目
序 厂 生 良 制 制 来 总 拉裂
其它
程程料 不





不 良 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0 … … … 最大值 … 124 … … … … … … … … … … … … … … … … … … 最小值
3-6.直方图:
D.决定组距: 组距=全距/组数 E.决定各组之上下组界. 1.最小一组的下组界=最小值-测定值之最小位数/2 2.最小一组的上组界=下组界+组距=123.5+4=127.5 依此类推. F.作次数分配表.(如附表)

品管七大手法介绍

品管七大手法介绍

第23页
第四种方法 特征要因图
D、探讨大原因原因,再细分为中、小原因,将其记入小骨 及枝骨上,称孩枝、曾孙枝。细分中小原因时,应注意必须能 采取对策者为主要条件,且有因果关系者归同于一中、小枝骨 内,无因果关系者则否。
(接下页)
品管七大手法介绍
第24页
第四种方法 特征要因图
E、决定影响问题点之原因次序 以集中思索自由讨论方式,在所列出原因中认为影响较大画上 红圈,再从画上红圈原因中指出认为影响更大者再画上红圈, 一直检讨下去,最终圈选出主要原因4—6项。(○表示主要原 因)
(接下页)
品管七大手法介绍
第9页
第二种方法 层别法
(接下页)
品管七大手法介绍
一二 组组
层别法
员 人
器 机
料 材
法 方
他 其
第10页
第二种方法 层别法
将所要进行项目利用统计表进行区分,这是利用统计方 法作为管理最基础工具。 (例一)某某企业注塑机系三班轮班,前周三班所生产 产品均为同一产品,结果为:
别、群体别)分开来,为是管理责任明确,应依部门分类。
D、把重点放在处理问题上,依5M1E方法逐项列出。 E、应按特征别绘制多张特征要因图。 F、原因分析越细越好。 G、确认原因主要程度,应考虑其可行性、价值,并经讨论表决后
决定。
(接下页)
品管七大手法介绍
第26页
第四种方法 特征要因图
H、 应将圈出主要原因整理出来,重新制作另一个特征要因 图。 I、记入必要事项于图旁,如制品名称、工程名称、完成日 期、参加圈员及圈长、上司确实认、尤其情况等。 J、品质特征决定以现场第一线所发生问题来考虑。 K、 管理者防止指示。 L、一个完整鱼骨图,必须经过三阶段酝酿----提出原因、 说明原因、圈选要因。

qc(品管)七大手法

qc(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品管新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较便捷的手法来解决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与原来的“旧”品管七大手法相比,它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

因此,新七大手法应用于一些管理体系比较严谨和管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

其实品管新七大手法与原品管七手法一样,不仅用在品质管理上,还可以应用到其它所有管理工作中,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希望各位读者不要为品管所迷惑,而要学习它们的精神实质,把它转化为一种思维模式放在大脑中,这样有利于工作和能力的提升。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的企业通过运用品管七大手法,收集工作现场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大大地改善了产品的品质,使日本的产品成为“品质”的代名词。

品管七大手法的运用,提升了日本产品的水平,是日本产品走向世界的原动力。

70年代初,日本人大力推行QCC活动,除了重视现场的数据分析外,并逐步运用一些新的品管手法,对工作现场伙伴的情感表达和语言文字资料进行分析,并逐渐演译成新的品管手法。

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之QC方法开发委员会正式发表了“品管新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是将散漫无章的语言资料变成逻辑思考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事先考虑不利因素的方法,它通过运用系统化的图形,呈现计划的全貌,防止错误或疏漏发生。

品管新七大手法是指:亲和图(也称KJ法)、关联图、系统图、过程决定计划图(PDPC法)、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箭线图七种。

亲和图:将资料或信息分类归纳,理顺关系关联图:把与现象和问题有关系的各种因素串联起来系统图:将要实现的目的展开寻找最恰当的方法。

过程决定计划图:如何做一个完整的计划矩阵图:找出众因素之间关系和相关程度的大小。

矩阵数据解析法:对多个变动且复杂的因素进行解析箭线图:对事件做好进程及计划管理品管新七大手法与应用时机对应表新七大手法亲和图系统图矩形图箭线图PDPC法矩阵数据解析法关联图市场部分调查用户需求●●●●进行需求预测●●分析竞争对手●●新产品规划●●●●调查流通渠道●●探索新的课题●●●目标分析明确事项内容●●●●目标展开●●●●明确事件关系●●●方案优化●●●措施排序●●将各因素整理成有效计划●●●应用时机新品管七大手法3***本资料搜集网络,不承担技术及版权问题,只可供研究,学习使用,切勿用于商业用途,由此引起一切后果与本人无关!***区分1定义问题2检讨问题3发掘问题4因果确认5目标制定6分析原因7制订对策8决策分析9实施改善10效果确认11标准化12技续改进手法区分使用特点品管七大手法1.检查表●●●行列法检查项目需周全2.散布图●坐标法纵横坐标的相关性3.层别法●●思考法不同性质的区别4.直方图●图示法可以规格或标准值比较5.柏拉图●●图示法能显示问题重点6.因果图●●图示法由大至小显示,制造业常用7.管制图●图示法控制制程变异品管新七大手法1.关连图●思考法关系清楚2.亲和图●●●思考法归纳适当,服务业常用3.系统图●●●树状图法因果关系明确4.矩阵图●●行列法评价须正确5.矩阵数据解析法●坐标分析量化比较须客观6.过程决定计划图●●思考法过程考虑周全7.箭线图●网状图法注意顺序与预订进度脑力激荡法●思考法自由创意运用QC 七大手法与新QC 七大手法解决问题对应表各种手法问题解决第一章亲和图一.亲和图简要说明亲和图是1953年日本人川喜田二郎在探险尼泊尔时将野外的调查结果资料进行整研究开发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题 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 分析原因 确定主要原因 制订对策 按对策实施 检查效果 巩固措施
总结回顾与下一步打算
调 查 表
● ●
〇 〇 〇 〇 〇
旧QC七大手法
分 层 法
排 列 图
因 果 图
直 方 图
控 制 图



















散 布 图



系 统 图
新QC七大手法

关亲 矩阵
PD
新老品管七大手法
1
前言
❖当前企业应具备品质意识、问题意识、 危机意识、改善意识,寻求自身工作的改 善方法,在管理上应用统计技术的方法和 观念,在全员努力之下来满足顾客要求和 社会要求。
❖在上述企新七大手法”。
2
主要内容
7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二、品管新七大手法浅说
● 亲和图法(KJ法)(Affinity Diagram) ● 关联图法(Relation Diagram) ● 系统图法(Systematization Diagram) ● 矩阵图法(Matrix Diagram) ● 过程决策计划图法(PDPC法)(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 ● 箭条图法(Arrow Diagram) ● 矩阵数据分析法(Matrix Data Analysis Method)
8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二、品管新七大手法浅说
品管新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
❖亲和图——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 ❖关联图——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 ❖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 ❖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 ❖PDPC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 ❖箭条图——合理制定进度计划; ❖矩阵数据解析法—多变量转化少变量数据分析;
14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六、品管新七大手法在品管手法中的地位
▪并不取代老品管七大手法 ▪与品管老七大手法相辅相成 ▪与品管老七大手法的差异(见下表)
15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七、两种品管七大手法的区别
老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
理性面 大量的数据资料 问题发生后的改善
感性面 大量的语言资料 问题发生前计划、构想
生活及工作中当遇到问题时,需要透 过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程序加以处理,利用 「QC七大手法」与「新QC七大手法」两 个工具搭配使用,能让我们迅速找到问题 解决之道。
6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一、品管新七大手法的来源:
❖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整理出七个新手法; ❖1977年在日本开始在企业中推行实施; ❖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近藤良夫教授召开 研讨会正式命名为“品管新七大手法”; ❖1979年日本科技联盟正式公布品管新七大 手法。
两种品管手法之间相辅相成;
16
新旧QC手法使用范围
● 〇采 △ 表 表用 表 示示示 特有有 别效时 有的 效
序 号程
方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序 号
选题
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
分析原因
确定主要原因
制订对策
按对策实施
检查效果
巩固措施
总结回顾与下一步打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系统图 展开方案 矩阵图
针对某一问题事件,寻找 解决方法,展开对策步骤 阶段
箭条图
将一步步针对问题事件,
实施计划 PDPC法
由大到小的处理阶段排列 出来,做成实施计划图,
矩阵数据解析法 并具体实施
11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三、品管新七大手法的特点:
▪ 整理语言资料的工具 ▪ 将语言情报用图形表示的方法 ▪ 引发思考,有效解决零乱问题 ▪ 充实计划 ▪ 防止遗漏、疏忽 ▪ 使有关人员了解 ▪ 促使有关人员的协助 ▪ 确实表达过程 ▪ 管理工具,可以应用于QC以外的领域
12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四、使用新QC七大手法的五项益处
1.迅速掌握重点--实时掌握问题重心,不似无头苍 蝇般地找不到重点 2.学习重视企划--有效解析问题,透过手法的运用, 寻求解决之道 3.重视解决过程--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只是要 求成果 4.了解重点目标--拥有正确的方向,不会顾此失彼 5.全员系统导向--强化全员参与的重要性,进而产 生参与感与认同感
4
第一章 老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老品管七大手法口诀: •检查集数据 •柏拉抓重点(排列图) •散布看相关 •鱼骨追原因(因果图) •分层作解析 •直方显分布 •控制找异常
5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的纳谷嘉信教 授,在许多推行全面品质管理建立体系的 手法中,研究归纳出一套有效的品管手法, 这个方法恰巧有七项,为有别于原有的 「QC七大手法」,所以就称呼为「新QC 七大手法」。
❖第一章 老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第三章 实施品管手法的方法 ❖第四章 老品管七大手法详述 ❖第五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详述 ❖第六章 新老品管七大手法灵活应用
3
第一章 老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老品管七大手法:
•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 •排列图(柏拉图)—确定主导因素 •散布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因果图(鱼骨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 •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 •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 •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
9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问题形态
使用手法
问题是什么?
KJ法(亲和图)
为什么会如此? 关联图
为什么要这样做? 系统图
甲与乙对应关系为何? 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
时间依序顺序如何? 箭条图
若那样该怎么办? PDPC法
10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用途
使用手法
内容说明
亲和图 理清问题 关联图
当你遇到浑沌不清的状况, 想要理清问题,找出问题 时使用
联 和 阵 数 PC
13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五、使用新QC七大手法的时机与理由
❖ 解决问题时常发生没有数据或数据不足的情况 ❖ 管理活动强调PDCA循环,需要有充实的计划 ❖ 很多问题需所有相关人员共同解决,如何使他们 对问题的理解达成共识,产生具体可执行方案 ❖ QC领域中手法不足,无法有效解决更复杂的问 题,为适应将来更复杂的发展,需要有新QC手法 ❖ 图形思考使问题更易见、易懂,有利问题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