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8版)
演讲稿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考评标准(2018年)).doc

4
无标准扣2分
基础护理质量优秀(≥90分)
4
每降1分扣1分
落实分级护理质量标准
4
无标准扣2分
分级护理合格率100%
4
不达标扣5分
专科及安全护理(30分)
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及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并实施
4
未制定扣3分,欠熟练扣2分
有专科常用医技检查的护理措施和流程,并能落实
4
未制定扣2分,未落实扣2分
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履行病情观察、治疗和健康指导等工作职责
4
对病情掌握不全扣1分,未指导扣2分
有效落实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措施
10
一项措施不到位扣2分
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做好沟通,提供心理支持
3
心理异常者无针对性措施扣2分
跌倒坠床有评估及防护措施并落实
3
评估不全及措施不到位各扣1分
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考核标准护理部2018年1月修定
项目
评价标准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护理管理
(30分)
项目分值建健全护理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并落实
4
制度不全扣1
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公示于病房醒目位置并落实
4
未细化扣2分,未公示2
制定表格式护理文书,简化书写
4
表格繁琐扣1分
兼顾临床需要护理愿意、合理实施弹性排班制
4
不符合工作需要扣2分
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90%
4
每低1个百分点扣1分
半年了解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反应,两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0%
4
每低1个百分点扣1分
二、三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2018版

告知患者/家属预防跌倒等不良事件的措施
告知患者/家属医疗护理和康复措施
04
项目
质量标准
告知患者/家属出院后工作及生活注意事项
健康 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相符 指导 二、三级护理合格率≥90%
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04
20 2 0
谢谢您的聆听
THEBUSINESS PLAN
各项护理措施有效果评价并记录 专科 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治疗及用药 护理 观察患者治疗及用药反应并记录
输液滴速与患者病情或医嘱要求相符
患者卧位安全舒适
04
项目
质量标准
根据患者/家属需求,通过个别指导、集体讲解、文字宣传、 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健康指导
告知患者/家属适宜的饮食活动及注意事项
健康 告知患者/家属药物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 指导 告知患者/家属特殊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
04患者病情变化
评估患者病情及安全风险(MEWS、压力性损伤、疼痛、
病情 观察
VTE、跌倒、非计划拔管、感染等)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测量生命体征
责任护士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指导
04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局患者病情需要,提供专科护理,体现专科特色 根据患者病情及护理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2020
二、三级护理 质量评价标准
骨创伤病区:李同莲
序言
文件编号:ZLBZ-TA004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制订日期:2014.05 修订日期: 2018年第1次修订
02
01
OPTION
02
OPTION
03
OPTION
目录
基础护理 病情观察
专科护理及健康指导
护理优质服务管理及评价实施细则

护理优质服务管理及评价实施细则护理工作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病人期望得到的优质护理服务包括:良好的服务态度、仪表仪容;优美的病房环境;快速准确地执行医嘱;娴熟的技术操作;细心的生活服务、心理服务。
围绕三级医院评审要求,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根据护理部护理优质服务标准,通过规范管理、培训、服务评价及奖惩制度,从而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制定护理优质服务管理及评价细则。
一、护理优质服务管理规范1、各科室有患者服务评价系统、服务流程、工作指引,护士礼仪服务规范(查科室资料)。
2、有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及优质服务评价标准,告知制度,并落实(查科室资料、文件书写)。
3、各科室有优质服务小组,制定工作职责,每季度对科室的护理服务进行总结分析,有记录,并针对存在问题开展相关活动,有优质服务培训、活动记录。
小组有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感动服务案例)。
4、有不良医疗行为登记本,并半年考评1次,有记录。
5、有不良事件报告、纠纷登记报告工作流程指引,科室有讨论、分析记录及上报记录。
6、患者对护理的服务满意度:病房≥95%,门诊≥92%,急诊≥90%。
二、服务评价系统通过建立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科室)的质控组织结构,充分发挥三级质控评价管理的整体功能。
1、护理部评价内容1)流动优质服务岗考评考评内容:包括护理服务质量、护理工作质量、创建服务品牌等。
考评方法:制定护理优质服务岗考评统计表及护理优质服务岗评分表,由考评领导小组对各科室进行综合评定,每季度考评1次,全院评出五个先进护理单元作为[护理优质服务岗"。
2)护理部行政查房考评考评内容: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岗位职责落实、服务质量等。
考评方法:查资料、查现场、询问患者,每季度查房考评1次。
3)星级护理服务考评考评内容:医德医风、礼仪服务、服务质量、专业技术、科研教学等。
优质护理服务专项评价标准(护理部)

2.病房实际开放床护比≥1:0.4。
2
3.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
4
4.一级护理患者数量较多的病房,护士配置适当增加。
2
护理模式
(12分)
1.实施责任制、落实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护理服务。
4
2.护理分工实行扁平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其负责。
4
3.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
4
2.护士每班书写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
护理员使用情况(8分)
如无护理员,此项目直接得分。
1.建立完善的护理员管理制度,严格限定岗位职责。
4
2.护理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协助护士从事非技术性护理工作。
2
3.不得单独护理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和新生儿的生活护理,不得从事护理技术工作。
2
满意度
(10分)
1.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客观,调查资料可信度高。
4
2.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反馈,听取患者意见,根据反馈意见采取可持续改进的措施。
4
3.患者满意度≥95%。
2
护理绩效
(8分)
1.实行护理绩效考核,绩效分配与工作量、工作质量、满意度挂钩。
4
2.护理绩效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4
总分
100
4
工作职责
(16分)
1.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工作,协助医师实施诊疗计划,提供心理支持。
8
2.临床护理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丰富服务内涵,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保障患者安全,体现人文关怀。
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8年版)

1-7 护士薪酬
有全院护士的薪酬、待遇、保险等制度,落实同工同酬,护士对本职工作满意度较高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实地查看医院薪酬、同工同酬落实情况;查阅人事处、财务处、护理部、科室护士薪酬的相关制度和记录,护士离职率,护士满意度调查等相关资料。访谈护士对本职工作是否满意
访谈护士了实地查看各科护理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配备情况医院医工科对临床护士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的培训记录和定期维护记制度流程颤仪吸引器等常用仪器和抢救设备录
附件2
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8版)
评价标准说明:
评价采用ABCD四档表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评定原则是C条款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未达“C”不评“B”;B条款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B”,未达“B”不评“A”;A条款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A”。b5E2RGbCAP
符合“B”,并:
A
1.对各科室落实情况有追踪和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
2.仪器、设备意外情况的处理及措施符合处理预案的要求
1-5 后勤保障
后勤部门和辅助科室加大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形成全院工作服务于临床的格局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实地查看后勤部门和辅助科室为临床提供服务的相关制度等情况;访谈病区护士,了解后勤部门、辅助科室服务临床的
1.护理工作所需的必备仪器、设备等落实到位,处于完好状态
2.有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
3.护士知晓使用制度与操作规程的主要容
符合“C”,并:
B
1.护士按照使用制度与操作规程熟练使用输液泵、注射泵、监护仪、除颤仪、吸引器等常用仪器和抢救设备
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考评标准(2018年))

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考评标准(2018年))第一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考评标准(2018年))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考核标准护理部2018年1月修定分项目评价标准扣分标准扣分值 4 建健全护理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并落实制度不全扣1 4 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公示于病房醒目位置并落实未细化扣2分,未公示扣2 4 制定表格式护理文书,简化书写表格繁琐扣1分护理管理兼顾临床需要护理愿意、合理实施弹性排班制不符合工作需要扣2分(30分)4 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90% 每低1个百分点扣1分 4 每低1个百分点扣1分半年了解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反应,两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0%护士工作量、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于护士薪酬能有效结合一项未结合扣1分实行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护士全程护理功能制护理全扣模式及服4 临床护理体现人文关怀,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保护患者隐私一项不符合扣1分务意识 4 责任护士主动巡视病房,主动帮助解决问题,减少呼叫少巡视次数及呼叫处理不及时各扣1分(20分)4 患者知晓自己责任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关系融洽不知晓扣1分,投诉且确定有错误扣2分落实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无标准扣2分基础护理基础护理质量优秀(≥90分)每降1分扣1分及分级护落实分级护理质量标准无标准扣2分理(20分)4 分级护理合格率100% 不达标扣5分 4 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及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并实施未制定扣3分,欠熟练扣2分有专科常用医技检查的护理措施和流程,并能落实未制定扣2分,未落实扣2分4 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履行病情观察、治疗和健康指导等工作职责对病情掌握不全扣1分,未指导扣2分专科及安10 有效落实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措施一项措施不到位扣2分全护理 3 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做好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心理异常者无针对性措施扣2分(30分)3 跌倒坠床有评估及防护措施并落实评估不全及措施不到位各扣1分 3 压疮有入院评估,高位患者预防措施到位、动态评估评估不全及措施不到位各扣1分置管患者有宣教及舫脱管措施不到位扣2分检查日期检查者签名总得分备注:合格分90分第二篇:2016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自查报告2016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自查报告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发的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评价与激励管理制度

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评价与激励管理制度
第一条护理部按照原国家卫计委“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评价标准”,定期考评病区优质护理开展情况。
第二条每月组织患者及家属召开护患沟通会,根据患者及家属意见或建议改进护理工作。
根据出院患者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整改,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三条结合病区优质护理开展情况、满意度调查结果等,每年对病区开展“示范工程”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管理,与个人职称聘任、晋级、评优挂钩。
第四条制定《护理岗位绩效考核与分配办法》,改革护士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
以工作量、工作质量、满意度、风险程度等指标进行考核。
以护理质量为核心,向高风险,工作任务繁重、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实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
第五条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增加夜班人员待遇,提高夜班护士值班费。
第六条为优质护理先进病房的护理骨干优先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了解国内护理发展及改革动态。
2018年优质护理服务细则解读-文档资料

• 评价要点:实地查看责任制整体护理 的落实及持续改进情况;所管患者的 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是否符合整体护 理需求,根据需求提供专业照顾、健 康指导;责任护士平均分管患者人数 是否多于8人;访谈相关管理人员指 导与改进的机制;查阅检查资料。
• 档次:C
• 1.根据“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 体护理模式,制定实施方案。
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患者对护理服 务满意;医师对护士工作配合满意
• 评价要点
• 实地查看护理措施是否具有专科特点,是 否符合病人个性化的实际需求,是否开展 出院病人电话随访及其记录,查看本丙炔 每月随访比例不低于30%;访谈护士长或 护士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内涵,小组制分 工等相关内容;随机询问医师对优质护理 的看法及对护士的满意度;查阅医院优质 护理相关资料;3年内市级以上第三方患 者满意度测评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目标
• 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为目标,实现“三好一满意”-服务 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肿瘤科优质护理服务
• 1.医院高度重视和支持护理工作 • 2.实施科学护理管理 • 3.改善临床护理服务 • 4.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评价方法
• 采用ABCD四档表示:A-优秀 B-良好 C-合格 D-不合格 评定原则:C条款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
• 档次:D
• C级要求:1.病房管理有序,不依赖 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 全面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 2.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相关 管理人员知晓率大于80%,护士知晓 率100%
科室成果
• 病区环境改善、建立仪器设备清洁保 养管理登记本、跌倒评估表的使用、 压疮护理表的使用、深静脉拔管流程 的规范、肿瘤科口服毒麻药品管理登 记表、医护人员工作流程公示、李嘉 诚基金会无偿赠药公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和任职条件
符合“C”,并:
B
1.护士的经验能力、技术水平、学历、专业技术职称应当与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匹配
符合“B”,并:
A
1.对护士岗位管理工作有追踪和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
符合“C”,并:
B
1.培训与考评结合临床需求,注重实效,充分体现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护士的特点,并与评优、晋升、薪酬挂钩
2.有培训的实施记录
符合“B”,并:
A
1.护士有较强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2.护士观察病情、操作技能及交流能力能达到责任护士的要求
2-5-2 培养专科护士,能够体现专科特色,真正发挥专科护士作用。
3.相关人员知晓规划、计划、方案的主要内容
符合“C”,并:
B
1.有措施保障落实优质护理、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和护理岗位管理、实现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有效执行年度计划并有总结
2.医院各有关部门分工明确,支持措施有力
符合“B”,并:
A
1.有对规划、计划、方案落实情况的追踪分析,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2.优质护理覆盖100%的病房,并在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3.护理部主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组织协调能力强,熟悉相关标准、规章制度,有较强的临床工作和教案、科研能力
4.各护士长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符合“B”,并:
A
1.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2 相关制度
根据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健全并定期更新护理管理制度、护理常规、服务规范和标准,并有效落实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3.有开展专科护士日常训练所需的师资、设备设施等资源保障
4.按照专科护士培训要求,有本院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和培养计划
符合“C”,并:
B
1.根据临床需要,恰当培养和使用专科护理人才
2.有培训效果的追踪和评价机制
符合“B”,并:
A
1.根据评价结果,持续改进培训工作,效果良好
2-6 调动积极性
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难度、风险度、技术要求、患者满意度等要素的科学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调动护士积极性
(1>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数量占护士总数≥90%
(2>医院病房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1
(3>ICU护士与实际床位之比不低于~3:1
(4>手术室护士与开放手术间之比不低于3:1
符合“C”,并:
B
访谈护士对科室护士人力配置是否了解;查阅护士花名册,是否数量配备合理;查看护理员上岗证和培训记录
1.基于护理工作量配置护士,满足护理工作需求
2-4-2 有各级护理管理部门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规定,有执行方案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实地查看根据储备人员名单,随机抽取,根据培训要点或技术工程,考核其业务能力;访谈护士对护理应急调配的了解,设计一个紧急事件情境,请护士长回答如何申请人力支援的流程;查阅相关规定和方案,包括节假日、突发事件、科室之间支援等;储备人员资质设定、储备人员的数量和名单、培训考核记录
2-4 护士调配
2-4-1 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调配,动态管理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实地查看病区护士长排班,病房护士数量和结构是否合理,是否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人力资源弹性调配;访谈护士长其结合本专科特点、护士结构和数量、患者病情排班的思路,中长期、短期和特殊情况下的排班具体做法;
查阅护理人力资源相关资料
1.医院高度重视和支持护理工作
工程
基本要求
评价要点
档次
评价方法
1-1 领导重视
医院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实施目标管理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实地查看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落实情况;访谈分管院长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分析,对策,解决进度;护士长以上护理管理者知晓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查阅规划、计划、方案、总结,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追踪分析和改进措施
1-2 护士数量
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功能、任务及规模一致,满足护理工作需求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实地查看护士配置比例是否符合要求;查看技术要求高、风险较大、工作量大的科室,实际护士人力配置是否符合要求;科室各班次的责任护士结构和数量是否搭配合理、科学;
1.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任务及规模一致
2.病房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1(床位使用率≥93%>
3.病房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1(床位使用率≥96%,平均住院日小于10天>
4.合理配置护理员,护理员持证上岗,数量、培训、管理符合有关规定
符合“B”,并:
A
1.能够依据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效果良好
1-3 人文环境
1.有聘用护士薪酬、待遇、保险的相关制度、规定,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有保障护士实行同工同酬,并享有相同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的制度
3.聘用护士知晓相关制度、规定
4.护士每年离职率≤10%
符合“C”,并:
B
1.落实不同用工形式的护士同工同酬、同等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
2.对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在奖金、晋升等方面有激励措施
4.医学影像科、消毒供应室、营养部等部门能主动为临床服务
符合“B”,并:
A
1.对上述制度落实情况有追踪和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
1-6 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能够为临床护理服务提供支持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实地查看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访谈护士,了解信息系统使用是否便捷、安全、有效率
1.有临床信息系统,建立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
1.有为实行护理人力资源弹性调配的人员储备
2.有以患者为中心保障实施人力资源弹性调配的实施方案
符合“C”,并:
B
1.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在部分科室或部分专业实施人力资源弹性调配
符合“B”,并:
A
1.护士由护理部门统一调配,效果良好
2.科室排班能结合任务工作量、患者病情需要等,并兼顾护士需求。
1.各级护理管理部门有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规定、有执行方案
2.相关护理管理人员知晓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规定的主要内容与流程
符合“C”,并:
B
1.有护士储备,可供紧急状态或特殊情况下调配使用
2.对储备人员有培训、考核
符合“B”,并:
A
1.有紧急情况下人力资源调配演练,持续改进
2-5 培训与考核
2-5-1 根据要求实施护士岗位培训及专科护士培训
符合“B”,并:
A
1.定期开展护士满意度调查,护士对本职工作满意度较高
2.护士每年离职率≤5%
2.实施科学护理管理
工程
基本要求
评价要点
档次
评价方法
2-1 组织体系
建立扁平化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并落实护理管理职责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实地查看病人陪检、治疗饮食、标本送检、药品物品送病区等落实情况,以评判其协调机制
附件2
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8版)
评价标准说明:
评价采用ABCD四档表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评定原则是C条款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未达“C”不评“B”;B条款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B”,未达“B”不评“A”;A条款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A”。b5E2RGbCAP
的有效性;查阅护理管理相关资料<护理管理组织构架图等)访谈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是否明确;临床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
1.根据《护士条例》和医院功能任务,实行扁平化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2.各级护理管理岗位有岗位说明,职责明确
符合“C”,并:
B
1.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完善,有效运行
2.各层级护理管理者认真落实岗位职责,有考核
符合“C”,并:
B
1.上述制度和规定得到落实
符合“B”,并:
A
1.护士对工作环境满意
2.对上述制度落实情况有追踪和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
1-4 仪器设备
护理工作所需的必备仪器、设备等落实到位,处于完好状态,有保障制度、流程、预案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实地查看各科护理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配备情况,医院医工科对临床护士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的培训记录和定期维护记录;查看护士日常仪器设备维护记录和操作正确性;有应急预案演练记录或仪器设备故障处理流程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实地查看护士培训与临床需要的结合程度,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护士长的管理能力;访谈护士接受培训的情况;查阅护理部护士岗位培训的制度、培训内容、考核记录等,科室培训记录及护理部常规培训经费的预算和开支表
1.医院有各级护士和专科护士培训的方案或计划
2.有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
3.有具体的培训安排、培训模块内容、经费保障和相关规定
符合“B”,并:
A
1.对各科室落实情况有追踪和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
2.仪器、设备意外情况的处理及措施符合处理预案的要求
1-5 后勤保障
后勤部门和辅助科室加大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形成全院工作服务于临床的格局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实地查看后勤部门和辅助科室为临床提供服务的相关制度等情况;访谈病区护士,了解后勤部门、辅助科室服务临床的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实地查看日常训练相关设施、培训内容、结合临床,看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情况,考察护士业务能力和护理效果;访谈相关科室人员培训情况;查阅护理部专科护士培养规划及使用制度,包括专科类别、数量、使用相关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