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创新题选
物理中考创新试题及答案

物理中考创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km/sC. 3×10^4 km/hD. 3×10^3 km/h答案:A2. 一个物体的重力为50N,将其放置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力是()A. 50NB. 100NC. 0ND. 不能确定答案:A3. 下列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铁B. 木头C. 铝D. 水答案:A4.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 电流B. 电阻C. 通电时间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透镜成像B. 彩虹C. 影子D. 镜子反射答案:C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²,那么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A. 4m/sB. 6m/sC. 8m/sD. 10m/s答案:B7. 以下哪种力属于非接触力?()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D. 浮力答案:B8.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A. 100℃B. 90℃C. 80℃D. 70℃答案:A9.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能量的转化?()A. 摩擦生热B. 电灯发光C. 冰块融化D. 所有选项答案:D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推力,同时受到5N的摩擦力,那么物体所受的合力是()A. 5NB. 10NC. 15ND. 0N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其长度约为_______光年。
答案:9.46×10^15米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米/秒。
答案:3403. 1牛顿的力相当于_______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答案:1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
答案:安培5.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
答案:升华6.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定律。
初中物理常见创新题集锦

初中物理常见创新题集锦
物理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创新题目的运用展示了物理思想方法,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习兴趣。
下面给出初中物理常见创新题集锦。
一、尺管两端相连实验
要求:用尺管连接5片化学试纸,根据颜色变化,判断试纸间的电通性关系,从而判断电子明确的传导路径。
实验内容包括:金属试纸、稀盐溶液和饱和硝酸溶液的变化。
二、气囊装置实验
要求:通过气囊装置和精密计量秤,研究容积变化与气体重量的关系。
实验内容包括:在气囊装置中,由气体构成气压,把空气压缩成不同的容积,测量压力,从而验证体积与气体重量的比值。
三、定比热量实验
要求:通过实验,检验易燃物质在受热和燃烧时,它们的定比热量之间的关系,考察其受热或燃烧时,温度变化量与定比热量之间的关系,用于热学理论的建立。
四、声音的吸收实验
要求:给出一间室内,向室内发出声音,再让学生统计声音的衰减,研究声的的吸收率,实验过程中可以利用声级计或听管实现这一实验。
五、介质传导实验
要求:介质传导实验是研究物质温度分布变化情况下物质在不同介质中的传热实验。
其实验内容包括:利用水、空气和石英砂作为传热介质,研究物质的传热性能的变化。
总的来说,创新的物理实验题目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理解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创新题选

例 6 、某同学用如图 8 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用双缝 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他用带有游标尺的测量头 ( 如图 8 乙所示 ) 测量相邻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 x. 转动 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某一条亮条 纹(将这一条纹确定为第一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 上的示数情况如图 8丙所示;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 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第 6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 的示数情况如图8丁所示,则图8丙的示数 0.15 8.95 mm. 如果实 x1=_______mm ;图 8 丁的示数 x2= ______ 验中所用的双缝间的距离 d=0.20mm,双缝到屏的距离 L=60cm,则计算波长的表达式λ= d(x2–x1)/5L (用已知 量和直接测量量的 符号表示).根据以上 数据,可得实验中测 出的光的波长λ -7 5.9 × 10 = _______ m.
( 3)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 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 如图2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 刻线与第 6 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 3 中手轮上 13.870 的 示 数 ________mm , 求 得 相 邻 亮 纹 的 间 距 Δx 为 _______mm 。 2.310 (4)已知双缝间距 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 dΔx/l ,求得所 的距离 l 为 0.700m ,由计算式 λ = ________ 6.6×102 测红光波长为__________nm 。 Δx= (13.870-2.320)/5 =11.550/5=2.310mm λ= dΔx/l= 6.6×10-7m = 6.6×102nm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例 4.已知电动玩具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所受阻力 与速度成正比。接通电源后小车的电动机以额定功率 运转。为测定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首先用弹簧秤以 2.0N的水平恒力,拉动小车沿水平面运动,小车尾部 夹有纸带,运动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纸带如 图a所示;然后换掉纸带,接通小车的电动机,电动机 以额定功率工作,让小车仍在该水平面上运动,打点 计时器打出的部分纸带如图b所示。(两图中每相邻两 个计数点之间都还有打点计时器打下的4个点未画出, 电源频率为50Hz。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上, 单位 mm 。)由以上两步操作可知:小车所受阻力大 小与速度大小的比例系数为 5Ns/m ;小车上电动机 的额定功率为 0.45W 。 A B C D E F G H 图a 解:由图a得va=0.4m/s 30 34 37 39 40 40 40 mm 由图b得 vb=0.3m/s A B C D E F G H 图b k=fa/va =F/va= 5Ns/m 23 27 29 30 30 30 30 mm fb=kvb =1.5N P= fbvb =0.45W
九年级物理创新作业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创新作业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彩虹B. 镜子中的倒影C. 日食D. 月食2. 下列哪个不是能量转换的形式?A. 电能转换为热能B.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C. 化学能转换为光能D. 速度转换为能量3. 在电路中,下列哪种元件用来控制电流?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开关4. 下列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水B. 铝C. 铁D. 铜5. 关于原子结构,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C.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D. 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的。
()3.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上是相等的。
()4.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5. 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的单位是______。
2.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3. 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两种属性是______和______。
4.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上是______。
5.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力的作用效果。
2. 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
3. 简述电流的形成条件。
4. 简述电磁铁的原理。
5.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行驶了10秒后停下来,求汽车的加速度。
2.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3.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为5m的地方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4. 一个电容为100μF的电容器,充电后两端的电压为10V,求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
例说初中物理创新能力题

例说初中物理创新能力题题目:设计一个能够自动调整温度的智能暖手宝背景:寒冷的冬天,人们喜欢使用暖手宝来取暖。
然而,暖手宝的温度通常是固定的,不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
针对这一问题,你被要求设计一个能够自动调整温度的智能暖手宝。
要求:1. 智能暖手宝能够根据周围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个人体感调整温度。
2. 暖手宝应具备安全保护功能,能够避免过热或过冷。
3. 设计要简洁、易于操作和携带。
创新点:1. 温度自动调整:引入温度传感器和体感传感器,通过感知环境温度和用户体感温度,自动调整暖手宝的温度。
2. 温度安全保护:设计一个温度保护系统,当暖手宝温度过高或过低时,自动调整加热功率,保证用户的安全性。
3. 外观设计:采用简约的设计风格,精心制作外壳,在保证实用性的前提下,注重美观与轻便性。
解答思路:1. 硬件设计:搭建一个主控板,集成温度传感器和体感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和用户体感温度。
根据传感器数据,控制系统可以实时调整加热功率,保证暖手宝的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2. 温度保护系统:在主控板中集成一个温度保护芯片,当温度达到安全范围的上下限时,自动切断电源或调整加热功率。
这样可以防止暖手宝过热或过冷,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3. 外观设计:外壳采用高导热材料,能够快速将加热部件的热量传导到外壳表面,更快地使用户感受到温暖。
同时,外观简洁、光滑的设计,便于操作和携带。
总结:通过引入温度传感器和体感传感器,设计一个智能暖手宝,能够自动调整温度,保证用户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同时,注重外观设计,使其具备简洁、易于操作和携带的特点。
这种创新的产品将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取暖体验。
物理(光的反射)同步创新训练题(附答案)

物理(光的反射)同步创新训练题(附答案)1.太阳光与水平面成25°角射到平静的湖面上,则反射角为__________;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湖面,则入射角是__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__.2.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__________发射的缘故.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的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__________反射.小红用小镜子晃小明的眼睛是太阳光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3.当入射光线方向保持不变,而把平面镜转动θ角,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__________角.4.在图2—9中,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或镜面的位置.图2—95.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A.太阳光下物体有影子B.看到不发光的物体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D.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6.有关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射到光滑平面上才能发生反射B.光射到透明物体的表面才能发生反射C.光射到不透明物体的表面才能发生反射D.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要发生反射7.下面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A.入射角增加10°,则反射角也增加10°B.入射角为0°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C.若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入时,它就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D.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8.你会做下面的实验吗?纸亮还是镜子亮?图2—10老师让力力和鼎鼎回家做一个实验:在一间黑屋子里,用手电筒照射一面镜子和一张白纸. 观察:是镜子亮还是白纸亮?在实验前力力肯定地说:“是镜子亮,镜子表面多么光滑平整,反光肯定好!”鼎鼎虽然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反驳他,但说:“不要忙着下结论,还是先来观察一下吧!”鼎鼎用手电筒分别垂直照射在镜子和白纸上,站在旁边的力力看到了奇怪的现象:镜子看起来成了黑的!白纸反而比镜子亮一些(图2—10)这是什么缘故呢?☆同步创新训练1.65°0°0°2.镜面漫镜面3.2θ4.(略)5.B6.D7.B8.镜子发生镜面反射,垂直射向镜面的光将沿原路返回,站在旁边的力力感受不到镜子反射的光,所以看到镜子是黑的.白纸发生漫反射,反射光向各个方向,站在旁边的力力能看到反射光,所以他看到白纸是亮的.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在不同介质中.(3)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时,只会发生折射现象.(4)和光的反射一样,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2.如果把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3.平面镜成像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岸边景物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了,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站在游泳池旁看到池水的深度要比实际的深度__________一些,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4.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则光可能是A.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B.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C.从水中垂直射向空气中D.从空气中垂直射向水中5.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使光线发生偏折的现象就是折射现象B.只要选择恰当的入射角和介质,就可以把入射光线一次性地折射返回C.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是弯曲的,这是折射现象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些,这是因为从池底射向空气的光线,在水和空气的交界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6.你会做下面的实验吗?老师在课堂上做了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实验.小华想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实验现象是怎样的,于是他找到了如下器材进行实验:他取了一个装满水的透明水槽,在水槽内竖立一个白色塑料板,在塑料板上画一条线与水面垂直当作法线,法线与水面的交点作为光线的入射点.为了看清光在水中的传播路线,他在水中滴入一些牛奶使水略显混浊.关灯后,小华用激光手电筒在水中靠近白板的位置上使激光平行白板射向水面,在入射点发生折射.小华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很难看清楚,于是他就点燃几支蚊香放在水面附近,不一会空气中烟雾缭绕,他重复上述实验时便在空气中看到了清晰的光线.小华一边实验一边描绘着实验现象的草图.他把水面画成实线,把法线画成虚线,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现场描的,但没有及时标上箭头.图2—24是小华描绘的三张图,图的方向放乱了,请你帮他在三个图上分别标上箭头,并注明哪一边是水,哪一边是空气.图2—24☆同步创新训练1.(1)×(2)√(3)×(4)√2.小于3.反射反射折射浅折射4.B5.C6.如图5图5。
八年级上册物理创新练习一课一练

八年级上册物理创新练习一课一练八年级上册物理创新练习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速度
B.加速度
C.力
D.功
2.一个质点做平抛运动,它的速度方向在做()
A.不断改变
B.垂直斜抛方向
C.水平方向
D.垂直向上
3.一个被认为是"绝缘体"的材料,它表面的电荷分布是()
A.均匀的
B.不均匀,集中在一些地方
C.不存在
D.与表面状态有关
二、填空题
1.某物体做20m的运动,在前10m的路程中以2m/s的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后10m的平均速度为____。
2.两个相同带电粒子,如果它们离得越远,相互作用力就会________。
3.某物体静止,当它受到一个合成力的作用后,将会产生加速度,易知
此合成力________。
三、计算题
如果一个重量为50N的物体,放置在斜面上,这个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30度,物体所受到与斜面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大小是40N,斜面的摩擦系数是0.2,请计算这个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四、综合思考题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设备,用图示和文字的方式,描述一个能够测量物体平抛运动的实验,谈谈你对于这个实验的看法和建议。
五、实践题
请你利用自己手上的物品,设计一个可以测量温度变化的小实验,并总结实验结果。
创新高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创新高中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波的频率必须相同B. 光波的振幅必须相同C. 光波的传播方向必须相同D. 光波的相位必须相同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是:A. 相等B. 不相等C. 相反D. 无法确定答案:A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后的速度为:A. atB. 2atC. at^2D. 2at^2答案:A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C. 能量的总量是恒定的D. 能量的总量是不断增加的答案:B5.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R代表:A. 气体常数B. 气体的压强C. 气体的体积D. 气体的温度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的是_________。
答案:γ射线2.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V除以电流I,即R=_________。
答案:V/I3. 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___米/秒。
答案:3×10^84. 一个物体的动能Ek等于其质量m乘以速度v的平方除以2,即Ek=_________。
答案:1/2mv^25.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
答案:ΔQ=ΔU+W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5m/s^2。
求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答案:设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为t,由公式v=v0+at,代入数据得:0 = 20 - 5t解得:t = 4秒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为5m的平台上自由落体,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答案: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v^2 = u^2 + 2as,其中u为初速度,a为重力加速度,s为下落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创新题选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物理创新题选一.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认识它,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与刚才研究分子运动的方法相同的是:A、利用磁感线去研究磁场问题。
B、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让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研究电流时,将它比做水流。
二.请同学们阅读自学下列文章:牛顿第三定律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要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施力物体是不是也要受到受力物体给予它的力呢力是物体间的单方面作用,还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用手拉弹簧,手的肌肉收缩发生形变,同时弹簧也发生形变,这时不但弹簧受到手的拉力,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坐在椅子上用力推桌子,会感到桌子也在推我们,我们的身体要向后移,在平静的水面上,在一只船上用力推另一只船,另一只船也要推前一只船,两只船将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图(1))。
在水面上放两个软木塞,一个软木塞上放一个小磁铁,另一个软木塞上放一个小铁条(图(2))。
可以看到,由于小磁铁和小铁条相互吸引,两个软木塞相向运动起来,地球和地面上物体之间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地球也受到地面上的物体的吸引。
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把互相作用的两个力分成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不是绝对的。
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把两个弹簧秤A和B联结在一起(图(3)),用手拉弹簧称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秤B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
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浆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浆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前进。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自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 ,作用在_______ 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②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_______ 。
(填空“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③项选择题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1<F2C、F1=F2④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A、划船时,船浆对水的力与水对浆的力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E、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⑤根据你刚刚自学的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和你在初二所学的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一下:物体间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与一对平衡力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三.横向联想题3.你把焦耳定律的表示式和含义用4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出来。
4.根据初二学习的滑轮有关知识,请你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滑轮除了可以省力外,还有哪些优点?请说出1个。
(2)什么样的滑轮不能省力?(3)现在,有一个由1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我们将它颠倒与由1个定滑轮和2个定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则后者比前者可多省几分之几的力?(4)将滑轮与杠杆组合,可制造成什么机械为生产建设服务?四.应用联想题1.请你列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省力杠杆,至少举4个例子,最多可举6个。
2.烈日下,小明与几个同学到海滩游玩、烧烤,待到点火时,却发现忘记带火柴了,他们几个人的包中只有绳子、玻璃、放大镜、镊子、纸等物品,请你替他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取火?并简述这样做的理由。
五.缺点联想题1.请你列举托盘天平的几个缺点,并针对这些缺点找到改进办法,至少列 举2个缺点并改进,最多可列举3个。
2.学们都知道,当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加快时,蒸发会加快,根据这一 知识请回答:(1)这种现象有什么危害?请列举1例。
(2)能否利用这种现象为我们服务?请列举1例。
六.组合联想题1.现在,给你一把刻度尺和一块平面镜,请你组合出一个有用的装置。
2.利用你身边的刻度尺、平面镜、水、弹簧秤等器材及浮力、电流热效应 等知识,可以对一只电灯有哪些组合的联想与设想?请写出4种想法。
3.利用身边的温度计、烧杯、磁体、刻度尺、电路,你可以联想组合出些 什么装置?请写出4种想法。
七.设计创意题1.请你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的表示式2211l F l F 自编一道单项选择题,并选 出正确选项。
2.张小清同学捡到一块不知名的金属块,将它放到水中可以沉没,现在,小清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但身边只有一支弹簧秤、一个烧杯及足量的水,请你帮她想一想,替她设计一个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过程,写出实验步骤。
八.某校“STS ”活动课前往县酒厂考察,同学们了解到白酒是发酵后的粮食力的酒精从酒糟中蒸煮汽化出来的,其装置如图。
因为汽化要吸收热量,,所以需要在锅灶下加热。
蒸锅实际上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仅与输汽管相通,然后将“气酒”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
罐里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量水勾对(混合)后才能出售。
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读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
试回答:⑴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加热应保持多高温度才能出好酒输汽管为什么要弯弯曲曲的经过冷凝池⑵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毫升、45度“的白酒,质量是多少?是否恰好”一斤酒这种物质密度(kg/m3)比热(J/kg·℃)沸点(℃,atm)水1000 4200 100酒精800 2400九.如图,x轴位于地面的草坪上,xy所在的平面于地面垂直。
一平面镜位于图示位置,平面镜两端坐标为A(-1,5)和B(0,5)。
夜间有一个点光源P(3,0)将光线射向平面镜,再由平面镜反射回地面草坪上。
则夜间在x轴的反方向上哪个区域的草坪上光合作用最强?A.0~-1区间 B.0~-3区间C.-3~-5区间 D.0~∞区间十.请你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下面表格的大小,将测量值或计算值填进表格在:总长度总宽度表格总面积表格总面积上所受打气压力十一.请你做一下下面的实验:一只手拿着铅笔(或钢笔或圆珠笔等,下同),用牙齿咬住铅笔上端,用另一只手轻敲笔的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
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十一.桌上有仪器:量杯、水及可浮在量杯水面上的小容器(内装200只大头针后还可浮在水面是),现要测量大约200只大头针的密度,并且只能利用上述器材。
⑴请写出实验步骤。
⑵大头针的密度是(用在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表示)ρ= 。
十三.台球桌上的球分布如图所示:要想打击白球使球①号落入球窝,应该怎样击白球使之沿怎样的路线才能实现(画图说明)十四.小明买了一个新型的全封闭镍镉电池(外型与铅蓄电池相似),从铭牌上可知该电池的供电电压为6伏,最大可连续供电电流为1安,但电池的两个电极旁边只涂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并未标明“+”“-”极,现请你设计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所用器材不限),帮助小明辨别该电池的正负极。
十五.给你刻度尺一把,一个内含木块的足够大正立方体冰块,一个足够大的盛水容器。
若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冰的密度为ρ冰,冰块中木块的体积为V木。
用它们如何测出冰块中木块的密度?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计算木块的公式。
(假定实验中冰不熔化,ρ木和ρ冰都小于ρ水)十六.给你一个透镜,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判断它是不是凸透镜?十七.火车、飞机、赛车政治启动或制动过程中的运动通常是变速直线运动。
人们设法测得了它们在启动或制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列各表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和比较上述表格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并完成下列要求:⑴火车在启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定量关系)可初步归纳为 ;飞机在启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定量关系)可初步归纳为;赛车在制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定量关系)可初步归纳为 。
⑵如果⑴中的火车、飞机、赛车在启动或制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点作进一步归纳,可概括为,它们是 的运动。
十八.用一个测量仪器测量某物理量时得到的数据跟物理量之间满足最简单的函数关系。
下表所示是该测量一切测量某物理量时的一组测量值(表中以已知量的单位和仪由上表可以推断,若用这个测量仪器去测量一个单位的已知物理量时,仪器的读数是( )A .B .C .D .十九.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复习物理概念时,对质量m 、速度v 、密度ρ、燃料的燃烧值q 、比热c 、电流强度I 、电阻R 、电功率等八个物理量按一定的特征作了归你认为哪些同学的归类方式较为合理,并说明理由(即说明他们所作归类的每一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