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化学制取氧气

九年级上册化学制取氧气

九年级上册化学制取氧气
九年级上册化学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 加热高锰酸钾法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加热高锰酸钾,生产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同时放出气体。

(2)发生装置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3)收集装置的选择(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4)操作步骤: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口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装置不漏气。

②检查过气密性之后,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入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④用排水法收集。

⑤把导管移出水面。

⑥熄灭酒精灯。

⑦盛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
气的密度,正放可减少气体的逸散。

2.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相较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更易于控制,且产物只有水,没有其他杂质。

以下是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步骤:(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水+氧气。

(2)操作步骤: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然后加入一小块二氧化锰,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等待气体生成。

当气体生成时,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收集完毕后,可以熄灭酒精灯,结束实验。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氧气
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2.化学方程式: 2KMnO4 =加热=K2MnO4+MnO2+O2↑
3.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大试管,试管夹,集气瓶,水槽,毛玻璃片,导管,橡皮管,单口塞。

4.化学用品介绍:高锰酸钾(KMnO4,相对分子质量为158),无机化合物,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有金属光泽。

5.实验步骤:
查—装—定—点—收—离—熄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装药品。

(装药品前一定要先塞上一团棉花,目的是避免加热时产生的气流把药品吹散)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试管要固定在离关口1/3位置处)
点:点燃酒精灯。

(要对试管进行预热,之后调整位置让试管均匀受热,避免受热不均而炸裂)
收:收集气体。

(等到水槽中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才可以开始收集气体)
离: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熄:熄灭酒精灯。

(先离后熄:防止水槽中冷水倒吸入热的试管而引起炸裂)
6.实验结果:有氧气生成。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公式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公式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₄=△= K₂MnO₄+MnO₂+O₂↑。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

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在实验室里还常常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扩展资料:
高锰酸钾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

与某些有机物或易氧化物接触,易发生爆炸,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丙酮、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

熔点为240°C,稳定,但接触易燃材料可能引起火灾。

高锰酸钾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作为氧化剂受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强。

其相应的酸高锰酸HMnO4和酸酐Mn2O7,均为强氧化剂,能自动分解发热,和有机物接触引起燃烧。

高锰酸钾的储存条件:库房通风,轻装轻卸,与有机物、还原剂、硫磷易燃物分开存放。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原理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原理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原理高锰酸钾是一种化学试剂,也是一种氧化剂。

在高温下,高锰酸钾可以分解,产生氧气。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的结构式为KMnO4,它是一种紫色晶体。

在室温下,高锰酸钾稳定。

但是在高温下,高锰酸钾分解为锰酸盐和氧气。

此时化学反应式为:2KMnO4 → K2MnO4 + MnO2 + O2↑这个反应式可以看出,加热高锰酸钾,需要把它加热至它的分解温度,然后高锰酸钾分解为锰酸盐和氧气。

高锰酸钾的分解温度是240°C。

当我们把高锰酸钾加热至240°C 时,会出现一个紫色烟雾。

这是由于分解产生的MnO2热分解生成了Mn3O4氧化物,它是一种黑色的粉末,故高锰酸钾的颜色会变深,产生紫色烟雾。

一般来说,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一般包括氧化剂、反应管和加热设备。

其中,氧化剂一般选用的是高锰酸钾,反应管一般选用的是U型管,用来收集氧气。

在实验开始前,首先需要将反应管中的空气排除掉。

接下来,在一根U型玻璃管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并挂在架子上。

然后在管子的一端接上橡胶管,该管子的另一端则在线性热源下。

在管子的一端用一根火柴点燃橡胶管。

高锰酸钾开始加热分解后,则会释放出氧气。

它的气体可以直接通过U型管导出,被收集在氧气瓶中。

最终,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获得氧气——利用高锰酸钾的分解产生氧气。

这种方法可以制得较为纯净的氧气,不仅使用方便、简单,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目前仍广泛应用于化学制品的生产、实验和研究中。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化学方程式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化学方程式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化学方程式
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加热=K?MnO?+MnO?+O?↑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1、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依据是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伸到水槽中,用手轻握试管,观察是不是有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则表示装置气密性良好。

2、往试管中添加高锰酸钾时一定要先塞上一团棉花,避免加热时产生的气流将药品冲散。

3、点燃酒精灯加热高锰酸钾,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首先预热试管,然后才可以集中加热。

4、观察水槽里面是不是有连续的气泡,如果有即可开始集气。

检验氧气的性质,然后整理一起,结束实验。

扩展资料:高锰酸钾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

与某些有机物或易氧化物接触,易发生爆炸,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丙酮、硫酸,但接触易燃材料可能引起火灾。

三个制取氧气的表达式文字

三个制取氧气的表达式文字

三个制取氧气的表达式文字
制取氧气的方式有三种:
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分解与双氧水分解。

其文字表达式为:
1.加热: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3.加热: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具体化学方程式如下:
1:加热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热分解的方程式存在争议,因为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分解产物会有差异
中学阶段反应方程式
2KMnO₄== K₂MnO₄+MnO₂+O₂↑(加热)
2:氯酸钾分解
制得的氧气中含有少量Cl₂、O₃和微量ClO₂;该反应实际上是放热反应,而不是吸热反应,发生上述1mol反应,放热108kJ
2KClO₃==2KCl+3O₂↑(MnO₂催化加热)
3:双氧水分解
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分解(催化剂主要为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氧化铜也可)。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步骤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步骤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步骤概述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可以通过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O2)。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和相关实验操作。

实验材料和设备•高锰酸钾(KMnO4)粉末•碳棒(石墨棒)•烧杯•水槽•水•橡皮管•气球•镊子•火柴或点火器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1.将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准备齐全。

2.确保实验环境安全,通风良好。

步骤二:制备反应器1.取一个干净的烧杯,并将其放置在水槽中。

2.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KMnO4)粉末,约为2克。

3.用镊子将一根碳棒固定在烧杯的边缘,使其悬浮在高锰酸钾粉末上方。

步骤三:加热反应1.使用火柴或点火器点燃碳棒,使其燃烧。

2.当碳棒燃烧时,将烧杯放在水槽中,确保烧杯的开口完全浸入水中。

3.随着碳棒的燃烧,高锰酸钾粉末将逐渐分解产生氧气。

步骤四:收集氧气1.在燃烧过程中,用橡皮管将烧杯中产生的气体引导到一个气球中。

2.确保气球与烧杯之间的连接紧密,以防止氧气泄漏。

3.当气球充满氧气时,将气球从烧杯上取下,并将其封口。

步骤五:实验结果1.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可以通过观察气球的体积和颜色来判断。

2.氧气通常是无色无味的,但如果燃烧时有其他物质参与,可能会产生一些颜色或气味。

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和烧伤等意外发生。

2.操作时要小心,避免烧杯破裂或气球爆炸。

3.实验结束后,要将残余的高锰酸钾粉末和燃烧后的碳棒妥善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4)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氧气和锰酸钾(MnO2): 2KMnO4 -> 2KOH + 3O2 + MnO2在实验中,燃烧的碳棒提供了热量,使高锰酸钾分解,释放出氧气。

通过将烧杯浸入水中,可以将产生的氧气收集起来。

实验应用制取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操作,氧气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

它可用于支持燃烧、促进氧化反应,并在医疗、制药和化工等领域中被用作氧化剂。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
在化学实验室中,我们经常会进行各种化学实验来制取氧气。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展示化学反应的原理,还能够让我们亲身体验氧气的制取过程。

高锰酸钾(化学式:KMnO4)是一种紫红色晶体,它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锰酸钾(化学式:K2MnO4)。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这个化学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分解反应,其中高锰酸钾分解成了锰酸钾和氧气。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来观察到这一化学反应的过程。

当高锰酸钾受热后,它会逐渐分解,释放出氧气气体,并且产生一种绿色的锰酸钾残留物。

制取氧气的实验不仅能够让我们观察到化学反应的过程,还能够让我们亲身感受到氧气的制取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同时也能够增进对氧气这一重要气体
的认识。

总之,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实验,更是一个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化学原理和氧气制取过程的实验。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世界的奥秘,同时也能够增进对氧气这一重要气体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知识点1 药品
)紫红色固体
高锰酸钾(KMnO
4
知识点2 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原理
2KMnO4=====K2MnO4+MnO2+O2↑
说明:高锰酸钾是紫红色粉末状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反应特点: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知识点3 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
说明:①收集方法:氧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②验满:用排水法收集时,当集气瓶口向外冒出大量气泡时,证明气体已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气体已集满。

③检验: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注意事项:①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③导气管不应伸到试管内太长。

④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⑤酒精灯内的酒精的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向上,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⑦盛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

知识点4 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说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插入水中,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不漏气。

②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说明: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飞溅进入导管、水槽,堵塞导管。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
说明:先使点燃的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固定在盛药品处加热。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说明: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混有空气。

⑥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说明:实验完毕后,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因熄灭酒精灯而引起试管内温度降低,导致试管内压强骤然减小,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