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集团SWOT分析
蒙牛集团市场营销环境与SWOT分析报告

蒙牛集团市场营销及SWOT分析一、背景资料蒙牛乳业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于1999年7月成立。
短短7年时间,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其中,UHT牛奶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量居全国第一。
7年多来,蒙牛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新增奶牛80多万头,产业链条辐射几百万农牧民。
2004年,销售收入达到72亿多元,年收奶量150万吨,发放奶款约30亿元,成为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
目前,公司已在全国15个省级行政区建起20多座生产基地。
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并出口港澳、东南亚、蒙古、美国塞班等国家和地区,是过乳业牛奶出口最大的企业。
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系列100多个品种。
(二)企业文化1、蒙牛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经营理念百年蒙牛强乳兴农◆企业精神学习沟通自我超越(1)学习沟通:每一位蒙牛人都要致力于在团队中减少相互之间的误解和被误解。
(2)自我超越:勇于跟自己较劲儿,把每一件小事情都要做完整、做到位。
◆企业宗旨对用户: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对客户:合作双赢共同成长对股东:高度负责长效回报对员工:学习培训成就自我对社会:注重环保回馈大众管理理念--科学化、市场化、系统化人才理念--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质量理念--产品人性化、标准全球化◆蒙牛的使命为国家创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企业;为民族创建一个具有百年发展力的世界品牌;为提升消费者的健康品质服务;为员工搭建人生价值的实现平台。
◆蒙牛的核心竞争力以成功经营人心为终极目标,以双赢利益机制和学习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资源,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
2、蒙牛的战略目标:以国际竞争的眼光来制定发展战略,强化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用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资源,用5-10年时间,成为中国和世界乳制品专业制造商的领导者。
2003年:中国乳业领导品牌2010年:世界乳业领先品牌3、蒙牛企业文化的综合表述以诚信构筑蒙牛文化的核心;以强乳兴农为蒙牛的使命;用学习沟通和自我超越的企业精神打造百年蒙牛品牌,用5~10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和世界乳业的领先品牌。
蒙牛SWOT分析

蒙牛企业优劣势内部因素优势:蒙牛得文化内涵蒙牛得管理思想蒙牛得强势宣传蒙牛得公益营销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得个人魅力劣势:发展过快带来企业漏洞绩效导向得管理体系自我独立扩张得成长模式蒙牛国际化得挑战蒙牛企业机会与威胁外部因素机会:企业面临市场洗牌国家进行土改,扩大内需国家救助国内乳业呼与浩特“乳都”称号受到全球认可国务院通过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威胁: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中国乳业信誉危机国外品牌进驻国内市场国内奶源小而分散蒙牛SWOT分析SWOT矩阵优势劣势ST战略SO战略WT战略WO战略威胁挑战1、优势(1)机制优势:蒙牛所以能快速发展得诀窍就是拥有一个先进得机制优势,蒙牛就是纯粹得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其凝聚力、战斗力、企业效率非常高。
(2)研发优势:蒙牛研发能力非常强,仅冰淇淋公司就有三大研发中心(3)营销优势:蒙牛得营销管理层大多在伊利公司工作多年,熟谙乳业营销,在市场开发运作方面经验非常丰富。
(4)速度优势:蒙牛企业得发展速度,就是员工工作效率得“缩影”,蒙牛得工作理念就是“鱼不就是大得吃小得,而就是快得吃慢得”。
在蒙牛,您必须就是一个快速得工作狂,才能跟上企业得发展步伐。
(5)利润优势:蒙牛在对待经销商方面,推行严格得独家总经销政策,保证经销商得利润空间,从几万元起家到几百万元资产得客户比比皆就是,蒙牛保护经销商得利益,同时也赢得了经销商强大得支持。
(6)网络优势对手“伊利”得营销网络非常清楚,产品一经上市,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
(7)政府支持优势:蒙牛选址定在了内蒙古呼与浩特市较贫困得与林格尔县,享受了一般企业难以享受得政府免税等各种政策支持优势。
(8)广告优势:度运作主要在两方面:一就是通过产品差异化定位与请消费者免费品尝,从而赢得消费者得口碑宣传,以产品知名度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因为中国消费者心中有一定律:产品质量等同于产品形象与企业形象;另外,蒙牛通过央视广告得密集投放,不断营造品牌拉力,用牛根生得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巷子”从内蒙古一直到海南岛时,只有中央电视台才能办到。
蒙牛的SWOT分析

• 1999年8月,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成立,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 —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2004年在
香港挂牌上市。成立以来,蒙牛完成了从
中国乳业第1116名到第1名的跨越,并率 先代表中国企业跻身世界乳业20强,2010 年蒙牛全年实现主营收入302.65亿,创造 了蒙牛奇迹……
• 竞争优势:由于蒙牛具有广泛的认知度, 品牌效应较好,质量高,因而其产品具有 较强的竞争能力。在市场上销路很好。 • 规模经济: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 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五大系列200多个 品项,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欧美 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好的规模效应
• 管理能力:蒙牛具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能够不断克服前进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创 新管理方法,带领着企业创造一个又一个 奇迹。 • 经营战略:蒙牛不断创新经营方法,充分 利用各种宣传,促进了产品销量的增长和 产品的更新换代。 • 其他……
• 经济环境: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形成了
统一的世界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 展空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贸易 的快速增长为企业盈利提供了动力。
• 技术环境:蒙牛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
牧场,集“种草—养牛—挤奶”于一体, 汇集了欧美等7个国家的专家团队规范牧场 的建设和管理。技术环境相当优越。
竞争优势:蒙牛是一家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 业,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其凝聚力、战斗力、 企业效率都非常高,而且拥有非常强的研发能 力。其品牌认知度也非常高,拥有稳定的客户 群。为其高业绩打下了基础。 协同优势:蒙牛虽然是个多元化企业,但是产 品类型和方向还是比较集中的,基本原料都是 牛奶,使各产品之间能够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
• 社会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
蒙牛SWOT分析(例子)

蒙牛SWOT分析:首先我们先讲述一下市场营销分析方法:目前物流环境营销方法有许多种,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为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战略分析与制定的过程,他是公司评估其他战略地位、明确物流市场营销环境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具,该方法主要用于微观层次企业之间的比较分析。
“SWOT”是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而成。
采用此工具在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对物流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进行深入剖析,求实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建立在其优势的基础上而最大程度上的消除劣势,并通过调整变威胁为机会、变机会为优势。
下面我们按照SWOT方法来分析一下蒙牛企业市场营销环境:(一)内部分析1、优势(1)机制优势:蒙牛所以能快速发展的诀窍是拥有一个先进的机制优势,蒙牛是纯粹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其凝聚力、战斗力、企业效率非常高。
(2)研发优势:蒙牛研发能力非常强,仅冰淇淋公司就有三大研发中心(3)销优势:蒙牛的营销管理层大多在伊利公司工作多年,熟谙乳业营销,在市场开发运作方面经验非常丰富。
(4)度优势:蒙牛企业的发展速度,是员工工作效率的“缩影”,蒙牛的工作理念是“鱼不是大的吃小的,而是快的吃慢的”。
在蒙牛,你必须是一个快速的工作狂,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
(5)润优势:蒙牛在对待经销商方面,推行严格的独家总经销政策,保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从几万元起家到几百万元资产的客户比比皆是,蒙牛保护经销商的利益,同时也赢得了经销商强大的支持。
(6)网络优势对手“伊利”的营销网络非常清楚,产品一经上市,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
(7)府支持优势:蒙牛选址定在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较贫困的和林格尔县,享受了一般企业难以享受的政府免税等各种政策支持优势。
(8)广告优势:度运作主要在两方面:一是通过产品差异化定位和请消费者免费品尝,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宣传,以产品知名度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因为中国消费者心中有一定律:产品质量等同于产品形象与企业形象;另外,蒙牛通过央视广告的密集投放,不断营造品牌拉力。
蒙牛乳业的PEST ,SWOT,五力的模型分析

4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就业体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实施“三结合”就业方针,触动“统包统配”制度。2.正确认识劳动力商品属性,确立劳动力市场名称。3.确立新时期就业方针,坚持就业的市场化进程。
九年来, 按照“立足自主开发,强化联合作业,培育核心产品,抢占技术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乳业集团累计投入科研资金上亿元,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主创新之路。在国内外申请商标注册 330 件,申请国家专利 615 件( 其中发明专利63 件,实用新型专利12 件,外观设计专利540 件 ) , 先后 建成 我国第一个乳业生物技术平台, 推出 极品纯牛奶“蒙牛奶爵 6 特乳”和“特仑苏纯牛奶”,自主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款既能“吸收钙”又能“留住钙”的“蒙牛OMP牛奶”,突破世界乳业 3 项技术难题完成了乳品新秀——蒙牛真果粒的研发与上市;合作研制出符合国人体质的 LABS益生菌群和 高档婴幼儿配方奶粉; 创建了国际领先的乳制品研发中心;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的奶牛性别控制技术,性控准确率达 93% 以上,对我国奶牛品种结构优化升级将起到决定性推动作用。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各生产基地的周边地区建立奶站共计 3000 多个,联系奶农达 300 万户,累计收购鲜奶超过 1300 万吨,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奶款近 300 亿元。目前,全集团日均收奶量已在全国乳品企业率先突破 10000 吨大关,位居行业第一,被社会形象地誉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蒙牛SWOT分析

蒙牛企业优劣势内部因素优势:蒙牛的文化内涵蒙牛的管理思想蒙牛的强势宣传蒙牛的公益营销蒙牛董事长牛根生的个人魅力劣势:发展过快带来企业漏洞绩效导向的管理体系自我独立扩张的成长模式蒙牛国际化的挑战蒙牛企业机会与威胁外部因素机会:企业面临市场洗牌国家进行土改,扩大内需国家救助国内乳业呼和浩特“乳都”称号受到全球认可国务院通过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威胁: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中国乳业信誉危机国外品牌进驻国内市场国内奶源小而分散蒙牛SWOT分析SWOT矩阵优势劣势ST战略SO战略WT战略WO战略威胁挑战1、优势(1)机制优势:蒙牛所以能快速发展的诀窍是拥有一个先进的机制优势,蒙牛是纯粹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其凝聚力、战斗力、企业效率非常高。
(2)研发优势:蒙牛研发能力非常强,仅冰淇淋公司就有三大研发中心(3)营销优势:蒙牛的营销管理层大多在伊利公司工作多年,熟谙乳业营销,在市场开发运作方面经验非常丰富。
(4)速度优势:蒙牛企业的发展速度,是员工工作效率的“缩影”,蒙牛的工作理念是“鱼不是大的吃小的,而是快的吃慢的”。
在蒙牛,你必须是一个快速的工作狂,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
(5)利润优势:蒙牛在对待经销商方面,推行严格的独家总经销政策,保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从几万元起家到几百万元资产的客户比比皆是,蒙牛保护经销商的利益,同时也赢得了经销商强大的支持。
(6)网络优势对手“伊利”的营销网络非常清楚,产品一经上市,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
(7)政府支持优势:蒙牛选址定在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较贫困的和林格尔县,享受了一般企业难以享受的政府免税等各种政策支持优势。
(8)广告优势:度运作主要在两方面:一是通过产品差异化定位和请消费者免费品尝,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宣传,以产品知名度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因为中国消费者心中有一定律:产品质量等同于产品形象与企业形象;另外,蒙牛通过央视广告的密集投放,不断营造品牌拉力,用牛根生的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巷子”从内蒙古一直到海南岛时,只有中央电视台才能办到。
蒙牛swot

二、外部机会分析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消费者信任感增强: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乳品业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一次机会,蒙牛乳业借此可以重新定位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以此为契机,增强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忠诚度。
前段时间,“额外”召回承受几十亿损失的蒙牛,成为液体奶市场恢复最快的品牌,在责任与安全的天平上,蒙牛添上了“诚信”这个最重的砝码。
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新将蒙牛列入了家庭采购的必需品名单。
蒙牛主动背负巨额损失的诚信举措,赢得了众多消费者信任,直接促成了其销量的增长。
政府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乳业一直很重视,1997年将乳业列为重点支持产业,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奶业发展目标,加大了奶业扶持力度。
潜在需求巨大:中国人多年养成的喝奶习惯不会因三聚氰胺事件而改变,“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国外品牌价位高仍然是多数人难以逾越的槛,内地品牌机会依然存在。
中国消费者市场巨大,城镇化可提升居民乳品消费水平。
三、外部威胁分析外资恶意收购:由于信贷紧缩,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将4.5%的股份抵押给摩根斯坦利。
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蒙牛股价严重缩水,导致原先抵押的股权价格已经严重与价值不符,蒙牛可能面临着有敌意的收购对手购买这些被抵押的股权,其控制权的归属受到严重威胁。
潜在竞争者: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国乳品业重新洗牌,很多钟情蒙牛乳品的消费者分流到其他品牌中去;此外,由于对国内乳制品失去信心,更多人选择国外品牌,这些都构成蒙牛乳业的外部威胁。
有效需求不足:在我国13亿人口中,乳制品有效消费者只有6000万人,由于长期不消费乳制品,大部分人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而引起腹痛等症状,使人们不喜欢消费乳制品的现状恶性循环。
四、内部优势分析品牌效应,忠实的消费者:蒙牛品牌已深入人心,不论是味道还是产品质量,一直被消费者认可,大品牌的优势在于有大批的蒙牛忠诚消费者,不会因为三聚氰胺事件而断然否决他们一直钟情的品牌。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EST ,SWOT模型分析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EST ,SWOT模型分析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奶类产品系列,现已在全国 15 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 20 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 200 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各生产基地的周边地区建立奶站共计 3000 多个,联系奶农达 300 万户,累计收购鲜奶超过1300 万吨,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奶款近 300 亿元。
目前,全集团日均收奶量已在全国乳品企业率先突破 10000 吨大关,位居行业第一,被社会形象地誉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一 PEST模型分析P——political1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使中国和外国的经济开始交流。
2 1978──1982年,适应改革开放要求,总结、反思建国以来税制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建设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税收制度,为税制改革作理论和舆论准备; 1983──1991年,税制改革全面展开,实行“利改税”和全面的工商税制改革,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为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1992──1993年,适应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提出并论证分税制改革的目标; 1994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分税制改革,为税收法治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2008年1月1日起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所有企业所得税实行统一的国民待遇,是我国所得税发展的里程碑式标志;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燃油消费税同时实施,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创造宽松的税收环境,并在近几年我国的税收法规逐渐完善。
3 2003年,在经济全球化潮流日益深入、资源全球化配置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制订和完善应推动全球经贸体系不断开放,维护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有利于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调均衡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牛集团SWOT分析
刘易文管0901 090540003 蒙牛集团于1999年7月成立,十多年来发展迅速,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并出口港澳、东南亚、蒙古、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乳业牛奶出口最大的企业。
蒙牛集团缘何可以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下面用SWOT分析方法对该企业进行剖析,以了解蒙牛集团成功的原因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Strengthes(优势)
1、机制优势:蒙牛之所以能快速发展的诀窍是拥有一个先进的机制优势,蒙牛是纯粹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其凝聚力、战斗力、企业效率非常高。
2、研发优势:蒙牛研发能力非常强,仅冰淇淋公司就有三大研发中心。
3、营销优势:蒙牛的营销管理层大多在伊利公司工作多年,熟谙乳业营销,在市场开发运作方面经验非常丰富。
4、速度优势:蒙牛企业的发展速度,是员工工作效率的“缩影”,蒙牛的工作理念是“鱼不是大的吃小的,而是快的吃慢的”。
在蒙牛,你必须是一个快速的工作狂,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
5、文化优势:蒙牛企业文化的综合表述:以诚信构筑蒙牛文化的核心;以强乳兴农为蒙牛的使命;用学习沟通和自我超越的企业精神打造百年蒙牛品牌,用5~10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和世界乳业的领先品牌。
为其赢得了信誉。
6、利润优势:蒙牛在对待经销商方面,推行严格的独家总经销政策,保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从几万元起家到几百万元资产的客户比比皆是,蒙牛保护经销商的利益,同时也赢得了经销商强大的支持。
7、网络优势:对对手“伊利”的营销网络非常清楚,产品一经上市,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
8、政府支持优势:蒙牛选址定在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较贫困的和林格尔县,享受了一般企业难以享受的政府免税等各种政策支持优势。
9、广告优势:广告运作主要在两方面:一是通过产品差异化定位和请消费者免费品尝,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宣传,以产品知名度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因为中国消费者心中有一定律:产品质量等同于产品形象与企业形象;另外,蒙牛通过央视广告的密集投放,不断营造品牌拉力,用牛根生的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巷子”从内蒙古一直到海南岛时,只有中央电视台才能办到。
二、Weaknesses(劣势)
1、人才晋升与引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有“人”才会有“财”,蒙牛拥有的是人才优势(相对创业期而言),缺少的也是人才优势(相对今天高速发展而言)。
一方面,蒙牛人事管理太“人情化”,导致“裙带关系”及“人浮于事”的现象很多。
创业初期,凭借牛根生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其曾在伊利提拔而起的“兄弟”与“精英”,加盟到蒙牛艰苦创业的队伍中,这种“人情化”在创业初期,令人赞叹又值得学习,他们中有一部分如今已成为公司中流砥柱,但也有大部分人受能力、水平的制约,已无法适应蒙牛的今天。
另一方面,蒙牛太重品牌与产品,不太重视个人的价值,无法突破创新人才引进的思维桎梏,导致多数人依领导个人的意念行事,存在“多干的不如少干的,能干的不如会干的”
这种现象。
而今,蒙牛已拥有了品牌、资本、网络三大优势,如何建立人才优势,是其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2、经验论的局限性:蒙牛绝大多数人是从“伊利”中过来的,自然会把“伊利”的经验在蒙牛复制,其中绝大多数人沉醉于过去创造业绩的思维与工作模式,用“经验论”堡垒筑起防御外界的城墙,把曾经证明是正确的策略与行动照抄硬搬到今天的蒙牛环境,不太多考虑时代与市场的变化,这种经验论的移植,对蒙牛未来的发展将形成极大的威胁。
3、服务体系的薄弱:蒙牛大品牌的工作作风目前在市场上已渐渐形成,业务人员用强硬的工作态度与作风,以个人的意志代表企业的权力,对经销商牛气冲天,导致经销商陪吃、陪喝、陪玩的市场“官理”,而非市场“管理”,业务人员依然是“省委书记巡视”,本是“为客户赚钱”理念却变成了“让客户赚钱”,口号是“服务性管理”,行动却成了“强制性管理”,经销商由于取得强大的品牌代理实在不易,因此敢怒不敢言,提高服务水准应是蒙牛今后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4、营销职业化建设:蒙牛液态奶的营销队伍素质比较优秀,但冰淇淋和奶粉整体素质较弱,而且“人情化”现象比较严重,干司机的能当大区经理,上台领奖的是哪些根本不知道市场是如何作出来的、依“人情化”意志经常克扣“军饷”的领导,迫使很多杰出的人才的创新欲望与价值难以肯定,适应新时代、提升营销职业化建设道路方面,蒙牛将是任重而道远。
5、穿新鞋,走新路:就竞争而言,蒙牛是补缺者也好,跟进者也好,目标是一致的,补缺是为了完善与发展,跟进是为了超越,脱下伊利的旧鞋子,穿上蒙牛的新鞋子,相同的是人,不同的是时代,因此,蒙牛必须从“伊利”的思想中走出来,如果仍沿袭旧有的思路,“最终将跌到在曾一度引以为骄傲的优势上”,穿了新鞋,就要走新路,千万不要穿新鞋,走旧路,更不能穿旧鞋,走旧路。
三、Opportunities(机遇)
1、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消费者信任感增强: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乳品业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一次机会,蒙牛乳业借此可以重新定位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以此为契机,增强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忠诚度。
前段时间,“额外”召回承受几十亿损失的蒙牛,成为液体奶市场恢复最快的品牌,在责任与安全的天平上,蒙牛添上了“诚信”这个最重的砝码。
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新将蒙牛列入了家庭采购的必需品名单。
蒙牛主动背负巨额损失的诚信举措,赢得了众多消费者信任,直接促成了其销量的增长。
2、政府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乳业一直很重视,1997年将乳业列为重点支持产业,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奶业发展目标,加大了奶业扶持力度。
潜在需求巨大:中国人多年养成的喝奶习惯不会因三聚氰胺事件而改变,“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国外品牌价位高仍然是多数人难以逾越的槛,内地品牌机会依然存在。
中国消费者市场巨大,城镇化可提升居民乳品消费水平。
3、蒙牛对羊奶的忽视。
虽然蒙牛是靠“牛”发家致富的,但蒙牛如果想把乳业这块蛋糕做大就不能忽视了其他奶,尤其是对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的羊奶更不能忽视。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羊奶脱膻技术的应用和广大消费者对羊奶营养价值的认同,羊奶有望在乳品市场上大出风头。
羊奶营养全面,不仅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羊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如钙,磷,镁,
锰等,绝对含量比牛奶高1%,相对含量比牛奶高14%,钙,磷的含量是人奶的4~8倍。
现代医学证明,由于羊奶中免疫球蛋白质含量较高,在一些有效成分上远远高于母乳。
如果蒙牛继续忽视对羊奶的有效利用,那么必将丧失又一个成为行业领跑者的机会。
若其竞争对手先发制人地掌握了开发羊奶产品的主动权,那么蒙牛就只能有“被动挨打”的份了。
四、Threats(威胁)
1、外资恶意收购:由于信贷紧缩,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将4.5%的股份抵押给摩根斯坦利。
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蒙牛股价严重缩水,导致原先抵押的股权价格已经严重与价值不符,蒙牛可能面临着有敌意的收购对手购买这些被抵押的股权,其控制权的归属受到严重威胁。
2、潜在竞争者: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国乳品业重新洗牌,很多钟情蒙牛乳品的消费者分流到其他品牌中去;此外,由于对国内乳制品失去信心,更多人选择国外品牌,这些都构成蒙牛乳业的外部威胁。
3、有效需求不足:在我国13亿人口中,乳制品有效消费者只有6000万人,由于长期不消费乳制品,大部分人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而引起腹痛等症状,使人们不喜欢消费乳制品的现状恶性循环。
4、强劲的竞争对手:和伊利以及和其他乳业的竞争依然激烈,国内乳业市场不规范,中小企业不正当经营行为对市场的破坏。
五、总结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乳业市场中,蒙牛应该说已在市场前期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然而,在近有伊利,远有三元、光明的市场情势下,蒙牛应及时调整战略,加大品牌优势,建立全国性品牌策略,做“中国蒙牛”、做中国乳品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