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内皮(endothelium):分布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淋巴液的流动。
间皮(mesothelium):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表面光滑,利于内脏的运动。
微绒毛(microvillus):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微绒毛在小肠上皮细胞游离面紧密排列成纹状缘,在近曲小管处为刷状缘;在电镜下,其胞质中可见纵行排列的微丝。
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积,利于物质的吸收。
基膜(basement membrane):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间的一层均质状薄膜,电镜下分为基板和网板。
浆细胞(plasma cell):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圆,常偏位,染色质常呈粗块状,在核膜下排列成车轮状,胞质丰富,呈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电镜下,浆细胞胞质内可见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及中心体位于核旁浅染区。
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成,能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
分子筛(molecular sieve):许多蛋白多糖分子立体构型构成许多微孔隙的结构,以透明质酸为主链,侧面有许多蛋白多糖亚单位,具有防御功能。
微孔能限制大分子物质通过,使基层有屏障作用;但却能让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起到物质交换的作用。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外周血中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0.5%-1.5%。
熿焦油蓝染色可见其内有蓝色的细网或颗粒,为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主要合成血红蛋白。
它既是判断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贫血疗效的指标。
贫血(anemia):红细胞少于3.0×10^12/L,血红蛋白少于100g/L即为贫血。
骨板(bone lamella):骨质结构呈板层状,同层骨板的纤维平行排列,相邻骨板的纤维垂直排列。
软骨陷窝(cartilage lacuna):软骨细胞在软骨基质中所占据的腔隙。
肌节(sarcomere):是相邻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被皮系统

阻挡外界异物和病原 体入侵,防止体液丢失, 感受外界刺激,调节体温。
一、皮肤
一、皮肤
(一)表皮
为皮肤浅层,为角 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表皮各部薄厚不一 致,厚皮(手掌、足 底)分为5 层:基底 层,棘层,颗粒层, 透明层,角质层;薄 皮,颗粒层和透明层 不明显。
(二)表皮内的细胞
(二)表皮内的细胞
2. 朗格汉斯细胞
散在于棘细胞 浅层,圆形,核深 染,胞质清亮,胞 质内含伯贝克颗粒, 为抗原提呈细胞,
特染可显示细胞有 树枝状突起。属于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二)表皮内的细胞
3. 梅克尔细胞
位于基底层,呈 扁平形,有指状突起 伸入角质形成细胞之 间,于HE染色切片不 易辨认,基底部胞质 含致密核心小泡,基 底面与感觉神经末梢 形成突触样结构,为 接受机械刺激的感觉 细胞。
织向表皮凸入,形成 真皮乳头,扩大表皮 与真皮的连接面有丰 富的毛细血管和游离 神经末梢;在手指等 部位含较多触觉小体。
(三)真皮
2. 网状层 为较厚的
致密结缔组织,由粗大 胶原纤维交织成网,有 弹性纤维,含血管、淋 巴管、神经;深层有环 层小体。 真皮下方为皮下组织(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和 脂肪组织构成。
(一)表皮
4. 透明层 2~3层扁 平细胞细胞界限不清, 呈强嗜酸性,细胞核 与细胞器消失。 5. 角质层 多层扁平 的角质细胞,细胞呈 嗜酸性的均质状,内 充满密集、粗大的角 蛋白丝和均质状物质, 浅表层细胞连接松散, 脱落形成皮屑。
(二)表皮内的细胞
表皮细胞分两大类:角质形成细胞(多数)和非角质 形成细胞(散在于角质形 成细胞间)。
(二)皮肤腺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1章-皮肤

形成屏障
C间的粘合
(4)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LM:2-3层扁平细胞,细胞核和 细胞器已消失,
HE:胞质 强嗜酸性,折光性强。
5、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多层扁平的角质细胞(horny cell)组成。
EM:
粗大角蛋白丝
1)充
满 组氨酸的蛋白质(均质)
2)细胞间隙充满脂质 3)细胞膜内面外皮蛋白坚固 4)细胞间桥粒消失
板层颗粒多,透明角质 颗粒出现、不规则、无
板层颗粒与胞 膜贴连,释放
层
化,强嗜碱性。
界膜。角蛋白丝插入其 糖脂、固醇
中
(屏障)。
透 细胞扁平,界限不清,核与 超微结构与角质层相似。与角质层相似。
明
层
细胞器消失,嗜酸性。
角 细胞扁平,完全角化干硬, 均质透明角质颗粒(富 浅表细胞桥粒 质 无核,无细胞器,嗜酸性均 含角蛋白丝)。外皮蛋
增厚细胞膜
EM:板层颗粒内含 糖脂和胆固醇。
形成膜状物
排放到细胞间隙
胞 吐
(3)颗粒层
(stratum granulosum)
结构:位于棘层上方。 C层数:3—5层 C形状:梭形,C核、C器已退化。 C质:充满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 EM—无膜包被,角蛋白丝插入其中。 EM:板层颗粒增多
内容物 细胞间隙
细 角质形成细胞: 胞 非角质形成细胞:
1、角质形成细胞:主体、分层
kerationocyte 5.角质层 4.透明层 3.颗粒层 2.棘层 1.基底层
手和足底表皮厚,结构较典 型,从基底到表面分五层。
(1)基底层(stratum basale)
1)结构:附于基膜的基底细胞 C层数:单层 C形状:矮柱状 C质:嗜碱性、富含游离核糖体 角蛋白丝—属中间丝。张力丝 相邻C的连接:桥粒、半桥粒
组织学与胚胎学-皮肤

表皮的结构:
基底层 棘细胞层 颗粒层 透明层 角质层
1 基底层(stratum basale):一层基底细 胞
(1)、LM:矮柱状,核大 ,浅,嗜 碱性
(2)、EM:游离核糖体丰富,散在或 成
束角蛋白丝, 有半桥粒与基膜相 连
(3)、功能:幼稚细胞,可分化为棘 细胞
2.网状层:在乳头层的深面,为较厚的不规 则致密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粗大且交织成网,并有 许多弹性纤维。此层内含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 经纤维、环层小体、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
在真皮下方为皮下组织。
毛(hair)
1.毛干、毛根:含黑色素的角化上皮细胞 2.毛球:(1)毛根、毛囊末端膨大
(2)是毛发和毛囊的生长点,其内含毛乳头 3.毛囊:由上皮根鞘和结缔组织鞘组成
黑素颗粒 细胞核
角蛋白丝 突起
基底细胞电镜像
棘层(stratum spinosum):4—10层的棘细胞 (1)LM:多边形,细胞表面有丰
富的棘状突起,核大,嗜碱性 (2)EM:细胞间丰富的桥粒和游
离核糖体,许多成束角蛋白丝, 分泌外皮蛋白,板层颗粒出现
角蛋白丝束 细胞核 桥粒
棘细胞电镜像
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2—3层的梭形细胞 (1) 核、细胞器已退化, (2) 板层颗粒增多,颗粒内 含物分
泌到细胞间隙中 (3) 大量无膜包被的透明角质颗粒
出现
颗粒层 棘层 棘细胞棘突 基底 层
表皮
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2—3层扁平细胞
(1)核、细胞器已消失 (2)细胞界限不清,呈强
嗜 酸性
角质层(stratum corneum):多层扁平角质细胞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皮肤)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皮肤)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厚表皮从基底向表层依次为A.棘层、透明层、颗粒层和角质层B.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C.基底层、棘层、透明层和角质层D.基底层、棘层、透明层、颗粒层和角质层E.基底层、颗粒层、棘层、透明层和角质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皮肤2.关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基底层细胞为一层紧贴基膜的矮柱状细胞B.细胞质内有张力丝束和板层颗粒C.细胞质内有较多的黑素颗粒D.细胞分裂能力很强E.与基膜有半桥粒相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皮肤3.关于皮肤的结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由表皮和真皮组成B.真皮的乳头层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与游离神经末梢C.含有由真皮衍生的皮脂腺和汗腺D.真皮浅层为乳头层,深层为网织层E.网织层由粗大胶原纤维束和弹性纤维组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皮肤4.组成表皮的两类细胞是A.角质细胞和黑素细胞B.角质形成细胞和梅克尔细胞C.朗格汉斯细胞和角质细胞D.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E.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皮肤5.关于表皮颗粒层细胞的结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由3~5层梭形细胞组成B.细胞质内含有许多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C.细胞核、细胞器已经全部消失D.细胞质内有许多板层颗粒E.透明角质颗粒无膜包被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皮肤6.关于表皮棘细胞层的结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大、呈多边形B.表面有许多棘状突起C.含有大小不一的透明角质颗粒D.细胞质内含有卵圆形的板层颗粒E.相邻细胞的突起以桥粒相连接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皮肤7.关于真皮网织层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含有大量的细胞B.血管较多C.有神经纤维束和神经末梢D.胶原纤维束交织成网,弹性纤维较多E.有淋巴管网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皮肤8.关于真皮乳头层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是真皮向表皮突人形成的许多乳头状突起B.内含毛细血管网C.含有触觉小体D.由大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错构成密网E.有利于表皮从真皮组织液中获得营养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皮肤9.触觉小体位于A.表皮B.真皮乳头层C.真皮网织层D.皮下组织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皮肤10.毛发的生长点是A.毛乳头B.毛球C.毛根D.毛囊E.表皮基底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皮肤11.有关黑素细胞,哪项是错误的A.有多个突起B.胞体大多位于棘层内C.细胞质内的黑素体转化为黑素颗粒D.黑素颗粒移人细胞突起内E.将黑素颗粒输送给角蛋白形成细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皮肤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各章知识点之第11章皮肤

第11章皮肤【学习重点】掌握皮肤的基本结构,了解表皮的角化过程;熟悉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了解黑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的分布、形态和功能。
【主要内容】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借皮下组织与深部的组织相连。
皮肤内有毛、指(趾)甲、皮脂腺和汗腺,它们是由表皮衍生的皮肤附属器。
皮肤能阻挡异物和病原体侵入,防止体内组织液丢失,感受外界的多种刺激,还可参与体温的调节。
一、表皮表皮是皮肤浅层的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表皮由两类细胞组成:一类是角蛋白形成细胞;另一类细胞为非角蛋白形成细胞,包括黑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
(一)表皮的分层和角化手掌和足蹠的厚表皮的结构较典型,从基底到表面可分为五层。
1.基底层2.棘层3.颗粒层4.透明层由2~3层更扁的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呈透明均质状,细胞界限不清,被伊红染成红色,胞核和细胞器已消失。
5.角质层由多层扁平的角化细胞组成。
这些细胞干硬,是已完全角化的死细胞,已无胞核和细胞器。
密集平行的角蛋白丝浸埋在均质状的物质中;细胞膜内面附有一层外皮蛋白而坚固。
细胞间隙中充满板层颗粒释放的脂类物质。
靠近表面的细胞间的桥粒解体,易脱落形成皮屑。
身体大部分的表皮相当薄,基底层与厚表皮的相同,棘层的细胞层数少,颗粒层只有2~3层细胞,没有透明层,角质层也薄,只有几层细胞。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1)黑素细胞胞体多散在分布于基底细胞之间,其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与角质形成细胞无桥粒相连。
胞质内含有黑素体,其中的酪氨酸酶可将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当黑素体内出现黑色素后,称为黑素颗粒。
黑素颗粒经细胞突起迅速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胞质内。
人类肤色的深浅主要取决于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及黑素颗粒的分布。
黑色素可吸收紫外线,保护深部组织。
(2)朗格汉斯细胞散在于表皮棘层浅部的抗原提呈细胞。
在H-E染色切片上,核深染,胞质清亮;电镜下可见胞质内有特征性的伯贝克颗粒,颗粒呈杆状,其一端或中间部可有电子透明的膨大。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皮肤)-试卷2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皮肤)-试卷2(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关毛乳头,哪项是错误的A.毛球底面向内凹陷形成B.是结缔组织C.富有血管和神经D.含黑素细胞√E.对毛的生长起诱导作用3.汗腺是A.单泡状腺B.单管泡状腺C.单曲管状腺√D.复泡状腺E.复管泡状腺4.细胞质内充满角蛋白的细胞是A.角质细胞√B.基底细胞C.朗格汉斯细胞D.黑素细胞E.棘细胞5.细胞质内无核和细胞器的细胞是A.角质细胞√B.基底细胞C.朗格汉斯细胞D.黑素细胞E.棘细胞6.细胞质内含有黑素体的细胞是A.角质细胞B.基底细胞C.朗格汉斯细胞D.黑素细胞√E.棘细胞7.细胞质内含有板层颗粒的细胞是A.角质细胞B.基底细胞C.朗格汉斯细胞D.黑素细胞E.棘细胞√8.朗格汉斯细胞内所特有的结构是A.黑素体B.透明角质颗粒C.膜被颗粒D.伯贝克颗粒√E.角蛋白丝9.对皮肤颜色有决定作用的是A.黑素体√B.透明角质颗粒C.膜被颗粒D.伯贝克颗粒E.角蛋白丝10.HE染色呈嗜碱性的结构是A.黑素体B.透明角质颗粒√C.膜被颗粒D.伯贝克颗粒E.角蛋白丝11.不能在表皮内找到的结构为A.汗腺导管开口B.少量皮脂腺开口C.游离神经末梢D.触觉小体√E.感觉细胞12.关于表皮角质层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已经完全死亡B.仍可见细胞核√C.细胞轮廓不清D.细胞膜增厚E.细胞内充满角蛋白丝13.下列对毛结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毛干和毛根含黑素颗粒B.毛囊由结缔组织构成√C.毛球是毛发的生长点D.毛球内的毛母质细胞分裂能力强E.毛和毛囊斜长在皮肤内二、填空题(总题数:8,分数:16.00)14.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皮肤skin--组织学与胚胎学

毛根
包 于 其 外 的 鞘 状 结 构
上皮
毛囊
毛乳头
营养作用 CT
毛根
上皮根鞘 CT 根鞘
毛球 毛乳头 毛母质
立毛肌 - 平滑肌 立毛肌收缩使毛发竖立 “鸡皮疙瘩”
2. 皮脂腺
sebaceous glands
位于毛囊和立毛肌
之间 泡状腺 - 短导管 - 开口于毛囊的 上部
黑素细胞、郎格罕细胞、梅克尔细胞
1. 表皮的分层
五层: 从基底面向游离面
基底层 stratum basale
棘层 stratum spinosum
颗粒层 stratum granulosum
透明层 stratum lucidum 角质层 stratum corneum
(1)基底层 stratum basale 一层立方或柱状细胞
4.了解毛发的基本结构和毛发的生长
Thank you
* 无毛的厚皮肤中易见 * 胞质均质,透明, 嗜酸性 * 细胞界限不清,无核、 无细胞器 * 大量的角蛋白丝浸埋 在致密均质的基质中
(5)角质层 Stratum corneum
多层扁平的角质细胞
* LM:无核的死细胞,完全角 化,均质嗜酸性
* EM:充满密集、粗大的角蛋 白丝束及均质状物(透 明角质颗粒所含的富有 组氨酸的蛋白质) * 细胞膜因内面有一层外皮蛋 白因而坚硬。 * 脱屑:浅表细胞间的桥粒消 失,细胞连接松散,脱落。
(3)颗粒层 Stratum granulosum 3~5 扁平的梭形细胞
*LM:
透明角质颗粒, 嗜碱性强,无膜包的均质 颗粒,富含组氨酸,角蛋 白丝常深入其中。
*EM:
板层颗粒增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9
4、透明层
(2~3层扁平细胞)细胞
光镜: 呈强嗜酸性,透明 均质状,折光度高。细胞 界限不清,胞核和细胞器 已消失。
电镜: 结构与角质层相似。
整理ppt
10
5、角质层(多层扁平角质
细胞)
光镜:嗜酸性均质状,细胞已 完全角化,变得干硬.
电镜:密集粗大的角蛋白丝及 均质状的物质(透明角质颗 粒);外皮蛋白;细胞间隙充 满脂质膜状物;细胞间的桥粒 消失,因而细胞连接松散,脱 落后形成皮屑。
郞格汉斯细胞
伯贝克颗粒
颗粒呈杆状,中等电子密 度,其一端或中间部可有 电子透明的膨大。
参与郞格汉斯细胞摄取、 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全部 过程。
整理ppt
19
3、梅克尔细胞
位于基底层,扁平 形,有短指状突起伸入 角质形成细胞之间。
整理ppt
20
电镜下基底部胞质内含有许多致密核心的小泡。 功能:可能为接受机械刺激的感觉细胞。
整理ppt
21
二 、真皮
乳头层 网织层
1、乳头层
紧靠表皮的LCT, ,向表 皮突出形成真皮乳头毛细血管 丰富,有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 末梢。
功能:连接,营养,感觉等.
整理ppt
22
触觉小体
整理ppt
23
2、网织层
为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内有粗大的胶原纤维束 交织成网状,并有许多的弹性纤维,赋予皮肤较大的 弹性和韧性。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环层小体。
整理ppt
11
❖表皮由基底层到 角质层的结构的变 化,反映了角质形 成细胞增殖、迁移、 逐渐分化为角质细 胞、然后脱落的过 程,与此伴随的是 角蛋白及其他成分 的合成的量与质的 变化。
整理ppt
12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黑素细胞 郞格汉斯细胞 梅克尔细胞
整理ppt
13
1、黑素细胞
散在基底细胞之间,其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 光镜:胞体圆,核深染,胞质透明。
整理ppt
3
表皮
(epidermis)
真皮
(dermis)
皮下组织
皮 肤 (skin)
整理ppt
附属器官: 毛 皮脂腺 汗腺 指(趾)甲
4
一、表皮(epidermis) • 为皮肤浅层,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 分为5 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
层,角质层 • 表皮各部薄厚不一致,薄者为4层 • 表皮细胞分两大类:角质形成细胞(多数)
整理ppt
36
本章重点
1、皮肤的一般结构 2、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 3、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 4、毛、皮脂腺、汗腺的基本结构
整理ppt
37
和非角质形成细胞(散在于角质形 成细 胞间)
பைடு நூலகம்
整理ppt
5
薄皮
厚皮
整理ppt
6
1、基底层
光镜:矮柱状或立方形;胞 核相对较大,呈圆形,染色 较深;胞质嗜碱性;
电镜:丰富的游离核糖体; 角蛋白丝/张力丝 ;桥粒/ 半桥粒
整理ppt
7
3、颗粒层:
(3~5层梭形细胞 )
光镜:
扁平梭形;强嗜碱性的透 明角质颗粒;
33
1)外泌汗腺:
部位:遍布全身皮肤内。
结构:
分泌部由1-2层锥形或
立方形细胞围成。
导管部由两层立方细胞
围成。
功能:分泌汗液(调节
体温、湿润皮肤和排泄
废物等作用)。
整理ppt
34
图11-18整理汗pp腺t 光镜图
35
2)顶泌汗腺(大汗腺)
特点:分泌部管径 粗,管腔大,盘曲 成团。
分泌液较粘稠,内 含蛋白质、脂类等, 经细菌分解后会产 生特别的气味。
第11章 皮 肤
赣南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况花荣
整理ppt
1
本章重点
1、皮肤的一般结构 2、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 3、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 4、毛、皮脂腺、汗腺的基本结构
整理ppt
2
皮肤的结构:
由表皮和真皮构成,有毛发、汗腺、 皮脂腺、指甲等附属器
皮肤的功能:
阻挡外界异物和病原体入侵,防止体 液丢失,感受外界刺激,调节体温
整理ppt
24
皮下组织(浅筋膜)
结构:LCT和脂肪组织构成。 功能:连接、缓冲、保温、能量储存等作用。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整理ppt
25
三、皮 肤 的 附 属 器
毛 皮脂腺
外泌汗腺
顶泌汗腺
整理ppt
指(趾)甲
26
毛 干 1、毛
毛根
图
11
-
13 头 皮 光 镜 图
整理ppt
27
毛 囊
毛
母
毛 球
质 细 胞
毛乳头 整理ppt
28
上皮性毛囊 结缔组织性毛囊
毛球
整理ppt
29
立 毛 肌
毛 球
整理ppt
30
2、皮脂腺
位于毛囊与立毛肌之间,开口于毛囊,为泡状腺。
整理ppt
31
3、汗腺
汗腺
(sweat gland) 为单曲管状腺
部位:真皮深 部和皮下组织 中。
整理ppt
32
整理ppt
-
图 图 11 12 皮 肤 附 属 器 示 意
整理ppt
14
人种间的黑色素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肤色的深 浅主要取决于黑素颗粒的分布、大小、数量和内含 黑色素的多少。
整理ppt
16
2、郎格汉斯细胞
光镜:于棘层浅部;圆 形,胞质清亮;核深染
有树枝样突起
电镜:伯贝克颗粒
功能:处理提呈抗原
整理ppt
17
图11-7 郎格汉斯细胞整光理p镜pt 图 (ATP酶组化染色) 18
电镜:
核和细胞器见已退化;板 层颗粒增多;透明角质颗 粒无膜包被(呈致密均质 状,角蛋白丝伸入其中 )
整理ppt
8
2、棘层(4~10层棘细胞)
光镜: 细胞较大,呈多边形;胞核较 大,圆形;胞质弱嗜碱性;
电镜:棘状突起(大量的桥粒相 连);游离核糖体较多;较粗的 角蛋白丝;外皮蛋白使细胞膜增 厚;板层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