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谈独立思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独处与思考》阅读答案4篇

《独处与思考》阅读答案4篇《独处与思考》阅读答案4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独处与思考》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独处与思考》阅读答案1独处与思考独处,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
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归根到底是缺乏思考的内在需求。
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则是残缺的人生。
有位西方哲人极而言之:“对无知的人来说,闲暇是人的一种死亡,是活着的坟墓。
”有人说:孤独是蚌病成珠。
忍耐痛苦的结果是得到那颗美丽绝伦的珍珠。
但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
相反,乐于独处的人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
独处,最有利于想像力的发挥。
独对自然,心灵会像宇宙一样深邃;独观书籍,思想会像电波一样通达古今;独赏音乐,情绪会像雪莲一样玉洁冰清;独坐静思,自我会像大山一样坚实稳固。
一个人独处,拥有一片静谧的空间,真正地享受一下独处的时光,彻底地忘掉一切烦恼和久积心头的忧郁,清心寡欲,逍遥自在,感受自我,静思内省,清除灵魂中的污垢,让灵魂彻底净化。
这样的独处又有什么不好呢?生活中有诗情画意,有如音乐般优美的旋律,但同时也有丑恶与狰狞。
正因如此,才有人选择独处。
独处是一种心态,一种性情,一种意愿。
没有独处,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领悟;没有领悟,哪来思想火花。
人人都有思考的潜能,但思考并非像心潮那样说来就来。
思考需要宁静的处所和精心的孕育。
没有思考的愿望,没有灵魂的渴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思考是生命的高级形式。
卢梭说:“沉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
”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会思考。
爱默生说:“世人最艰巨的使命是什么?思考。
”只有乐于独处的人,在独处中观察、分析、思考,才能有独到的见解,对生活有独特的领悟,从而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
1、作者在本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2、作者在文中着重阐述了“独处”的作用,请分条概述。
【精品文档】茅盾自传阅读答案-word范文 (2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茅盾自传阅读答案篇一: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和答案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 B )。
[A] 《怀旧》 [B] 《狂人日记》[C] 《阿Q正传》 [D] 《孔乙己》2、郭沫若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两个领域是历史剧和(A)。
[A] 诗歌 [B] 小说 [C] 散文 [D] 甲骨文3、《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A)。
[A] 叶圣陶 [B] 冰心[C] 王鲁彦 [D] 彭家煌4、郁达夫的小说通过对精神困境的自述,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 D )的形象。
[A] “多余人” [B] “彷徨者” [C] “精神者” [D] “零余者”5、下列丁玲的小说中,不具备左翼文学特征的是( B )。
[A] 《一九三零年春上海》 [B] 《莎菲女士的日记》[C] 《水》 [D]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6、1922年,“湖畔”四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的诗歌合集是(C)。
[A] 《蕙的风》 [B] 《春的歌集》 [C] 《湖畔》 [D] 《女神》7、以《晨报》记者身份赴苏考察,从而创作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两部散文集的是(B)。
[A] 萧乾 [B] 冯雪峰[C] 陈独秀 [D] 瞿秋白8、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 A )。
[A] 上海 [B] 北京[C] 广州 [D] 香港9、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使其由“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转化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的是( D)。
[A] 陈独秀 [B] 鲁迅[C] 赵家璧 [D] 茅盾10、下列不属于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的是( D )。
[A] 《老张的哲学》 [B] 《四世同堂》[C] 《二马》 [D] 《断魂枪》11、执着的“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的作家是( B )。
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茅盾 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茅盾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汇编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香市茅盾“清明”过后,我们镇是照例有所谓“香市”,首尾大约半月。
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
“香市”的地点,在社庙。
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这香市面上就是农村的"狂欢节"。
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并且又是“蚕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来的农民一半是折神赐福(蚕花廿四分),一半也是预酬蚕节的辛苦劳作。
所谓“借佛游春”是也。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
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整、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露儿戏,西洋镜、-将社座前的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
简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资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焦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殖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
在这“香市”中,我不但鉴赏了所谓“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
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
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
社庙的左偏殿工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
于是我又得机会重温儿时的旧梦,我很高兴地同三位堂妹子(她们运气不好,出世以来没有见过像样的热闹的香市)赶那香市去。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
社宿前虽然化平日里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里似乎很阴惨。
居然有锣鼓的声音。
可是那声音单调。
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的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2021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三)(浙江版)-解析版

2021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三)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月,雪落山径.(jìn),寒梅数点,我忙着去走一走,心境澹澹.(dàn),每一个落下的脚印,都是轻轻的叩门声,叩响泥土里温暖的种子的梦,叩响一场花事的门扉。
B.第一缕曙.(shǔ)色远远未降临,宋嫂就开始剔.(tī)鱼骨,打鱼茸。
白鱼就是这点好,鱼肉没有一丝暗淡,茸泥剁细后雪白粉嫩,一转眼便已收拾妥帖。
C.从表象看,契诃夫温和圆融,没有棱.(lénɡ)角,和任何人都不会发生激烈冲突,迥异于高尔基和托尔斯泰的烈性与好斗。
受到屈辱时,他从不出恶言,而是隐于人群,独自慢慢消化和吞咽.(yè)。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声大彻大悟的概叹如名刹.(chà)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
这一声长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kuān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
【答案】B【详解】A.“山径”的“径”不读“jìn”,应该读“jìnɡ”。
C.“吞咽”的“咽”不读“yè”,应该读“yàn。
D.“概叹”书写错误,应该写成“慨叹”。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通观当前工业网络小说,可以发现,无论什么体裁..,人永远是文学的核心。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有几亿产业工人,这样一个国家需要工业教育,更.需要符合国情的工业文明。
(甲)齐橙在写作《工业霸主》的过程中,一直纠结的是如何有效地组织人与人之间细节上的矛盾冲突?这无疑体现了一个作家的自觉意识。
(乙)“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工业本身,”蒋子龙说,“是人的故事——生命之谜构成了小说的魅力。
”不积累丰厚的生活底蕴,不形成对时代发展规律性的认知,要想借助贴近现实的叙事方法,将虚拟现实演绎..成有温度的人生经历,进而给读者带来真切的感动,只能是缘木求鱼....。
茅盾《谈独立思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谈独立思考茅盾①有人问:如何而能独立思考?②我想:这个答案可以很多,其中之一也许是洋洋万言,引经据典,而效果等于不着一字。
③但是,也还有另一方式的答案:④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⑤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的可能的危险是:让“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
⑥教条主义是独立思考的敌人,它的另一敌人便是个人崇拜。
⑦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
⑧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
⑨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到文明。
但是人类的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
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⑩儿童的知识初开,常常模仿大人。
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
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赞一声“聪明”,可是到后来看见渐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
(11)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
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是犬儒,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
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12)“诗礼之家”现在没有了,我盼望这样的教养方法也和它一同地永远消逝。
5.全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档】谈独立思考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谈独立思考阅读答案篇一:谈独立思考读后感《谈独立思考》读后感读完这篇文章,犹如自己身临其中,重文章中我学到很多的东西,知道了怎样独立思考,应该怎样思考,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等等。
如文中所说的,洋洋万言,引经据典,效果却等于不着一字。
这里所说的引经据典,并不是借鉴前辈的思考,或者思想的结果。
我认为应该是利用前人的经典之论来作为阐述自己观点的凭借。
并不是不会独立思考,而是正确的对待了前人的成果。
前人的经典不是让我们参拜,让我们模仿的,是让我从中有所启发,得到自己新的体会,其中就需要独立思考。
读死书死读书的人就可能无法走出前人的思考,把自己沉迷其中,无法突破自己,不能找到新的东西。
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他们面临的可能的危险是,让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
所谓的独立思考和独自思考有什么区别呢?我想了想,我认为,独自思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而独立思考强调了一种独立,也就是对别人的不依靠。
其中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如果有了独自思考,那么独立思考也不复存在了。
因为他产生了对自己本身的依靠,也是不能独立思考的。
幸运的是,要做到独立思考你并不需要多聪明或是受到多高的教育。
想想那些让你头疼的小孩子吧,他们习惯把什么都塞进嘴里,他们根本不知道报纸是用来看的而苹果才是可以吃的。
正因为他们没有接受传统智慧的熏陶,所以才完全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去实验。
虽然这件事情上他们是错的,但是在其他事情上,他们可能会令人惊奇地正确。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少时的另类与坚持日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从众和追随主流。
怎样让自己独立思考、更有主见,我想出了这几条来激活独立思考能力。
1.有疑问就发问。
不要害怕问问题,即便是别人都没问过的问题。
2.经验比权威更重要。
如果有专家、权威人士要让你相信什么和你的实际经验向抵触的东西,不要被他们吓倒。
【精品文档】茅盾自传阅读答案-word范文 (2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茅盾自传阅读答案篇一: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和答案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 B )。
[A] 《怀旧》 [B] 《狂人日记》[C] 《阿Q正传》 [D] 《孔乙己》2、郭沫若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两个领域是历史剧和(A)。
[A] 诗歌 [B] 小说 [C] 散文 [D] 甲骨文3、《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A)。
[A] 叶圣陶 [B] 冰心[C] 王鲁彦 [D] 彭家煌4、郁达夫的小说通过对精神困境的自述,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 D )的形象。
[A] “多余人” [B] “彷徨者” [C] “精神者” [D] “零余者”5、下列丁玲的小说中,不具备左翼文学特征的是( B )。
[A] 《一九三零年春上海》 [B] 《莎菲女士的日记》[C] 《水》 [D]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6、1922年,“湖畔”四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的诗歌合集是(C)。
[A] 《蕙的风》 [B] 《春的歌集》 [C] 《湖畔》 [D] 《女神》7、以《晨报》记者身份赴苏考察,从而创作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两部散文集的是(B)。
[A] 萧乾 [B] 冯雪峰[C] 陈独秀 [D] 瞿秋白8、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 A )。
[A] 上海 [B] 北京[C] 广州 [D] 香港9、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使其由“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转化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的是( D)。
[A] 陈独秀 [B] 鲁迅[C] 赵家璧 [D] 茅盾10、下列不属于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的是( D )。
[A] 《老张的哲学》 [B] 《四世同堂》[C] 《二马》 [D] 《断魂枪》11、执着的“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的作家是( B )。
谈独立思考 阅读理解及答案

谈独立思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谈独立思考①有人问:如何能独立思考?②我想: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③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的可能的危险是:让“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
④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
⑤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
⑥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
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发达起来的,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人类就不能从“蠢如虎豕”进化到文明。
⑦儿童知识的初开,常常模仿大人,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
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赞一声“聪明”,可是到后来看见渐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
⑧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⑨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
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
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⑩“诗礼之家”现在没有了,我盼望这样的教养方法也和它一同地永远消逝。
全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
第⑤段中的“井底之蛙”“应声虫”“日驰数百里的驿马”分别指哪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请用一句话写出第⑨段的主要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独立思考
茅盾
①有人问:如何而能独立思考?
②我想:这个答案可以很多,其中之一也许是洋洋万言,引经据典,而效果等于不着一字。
③但是,也还有另一方式的答案:
④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
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⑤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的可能的危险是:让“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
⑥教条主义是独立思考的敌人,它的另一敌人便是个人崇拜。
⑦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
⑧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
⑨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
到文明。
但是人类的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
渐发达起来的。
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⑩儿童的知识初开,常常模仿大人。
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
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赞一声“聪明”,可是到后来看见渐
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
(11)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
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是犬儒,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
当然也
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12)“诗礼之家”现在没有了,我盼望这样的教养方法也和它一同地永远消逝。
5.全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⑧段中的“井底之蛙”、“应声虫”、“日驰数百里的驿马”分别指哪种人?
7.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矛盾”的理解。
8.请用一句话写出第?段的主要观点。
9.结合全文,请说说要成为独立思考的人需具备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