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消毒饮.

合集下载

普济消毒饮的功能主治

普济消毒饮的功能主治

普济消毒饮的功能主治1. 消毒饮的简介普济消毒饮是一种传统中药饮品,由多种中草药提取制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抗病毒等功效,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普济消毒饮的功效以及主要的功能和主治。

2. 消毒饮的主要功能普济消毒饮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其中包括:2.1 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中的中草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和毒素,净化人体环境,从而有助于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2.2 杀菌消炎普济消毒饮中的药物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抑制和杀死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喉炎、外伤感染等。

2.3 抗病毒普济消毒饮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可以降低病毒侵袭机体的能力,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对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4 改善免疫系统功能普济消毒饮中的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3. 普济消毒饮的主治普济消毒饮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的主治:3.1 呼吸道感染普济消毒饮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咽喉痛、流鼻涕等症状。

它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和消炎的作用,可以改善呼吸道的炎症状态,促进病情的康复。

3.2 消化系统感染普济消毒饮对于消化系统感染引起的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它可以清热解毒,杀菌消炎,改善消化系统的炎症状态,促进肠道菌群的恢复。

3.3 皮肤感染普济消毒饮对于皮肤感染引起的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通过抗菌、消炎和抗病毒的作用,改善皮肤的感染状态,促进伤口的愈合。

3.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济消毒饮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以缓解咽喉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5 其他感染性疾病除了上述主治外,普济消毒饮还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其他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溃疡等。

普济消毒饮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普济消毒饮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普济消毒饮的神奇功效与作用普济消毒饮一、古方简介【来源】《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芩(酒炒)15g,黄连(酒炒)15g,陈皮6g,生甘草6g,玄参6g,柴胡6g,桔梗6g,连翘3g,板蓝根3g,马勃3g,牛蒡子3g,薄荷3g,僵蚕2g,升麻2g,甘草6g。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

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疼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二、临床新用(一)内科疾病1.血管神经性水肿痒主【案例】某女,25岁。

半年来周身反复起风团块,服抗过敏药可暂时缓解,今晨起床后,突然眼睑、口唇肿胀、瘙痒,迅速波及全面部,伴胸闷、心烦,再次服用抗过敏药不能缓解。

诊见:面肿胀,眼睑口唇尤甚,色微红,无可凹性压痕,前臂可见对称性淡红色风团块,舌淡红,苔微黄。

此为风热上攻之故,处方:黄芩、板蓝根、连翘、陈皮、荆芥、防风各15g,升麻、薄荷、蝉蜕各10g,僵蚕15g,生甘草20g,黄连5g,水煎服。

2剂肿消[李达文.I普济消毒饮的临床应用.吉林中医药,1988,(3):21]。

【按语】血管神经性水肿发于面部者,中医称“面游风”,病由禀赋不足、食物过敏或胃肠积热复感风邪而发,治当重在清热疏风,故选普济消毒饮化裁而取效。

2.热曼塞-汉特综合征【案例】某男,26岁,农民。

右侧头面部红肿炽痛,尤以外耳道、耳廓、右眼部为甚,表面满布疱疹,疱疹由左颧经耳延至耳后,呈带状分布。

5日后患者口角自右向左歪斜,伴发热烦躁,精神恍惚,口咽疼痛,口腔黏膜有多处溃烂,米水难进。

某地医院用大剂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治7日无效转五官科,治2日仍不见好转,后转中医诊治。

诊见:神志欠爽;面红气急,目不能睁,口干咽痛,米食不进,舌红,苔黄燥有芒刺,脉浮数有力。

舌尖及舌中部、口腔黏膜有多处溃疡。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0'/L,中性粒细胞占92%。

证属风热邪毒客于上焦,治宜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钟玉皆(湖北省武汉钢铁公司金山县铁矿职工医院邮编435116)暴发流行性腮腺炎。

黄芩、连翘、僵蚕、夏枯草各9克,玄参12克,板蓝根、蒲公英各15克,桔梗、薄荷(后下)、马勃各3克,法夏7克,大贝8克。

每日1剂,水煎内服。

伴高热加生石膏30克(先煎),大青叶12克,山栀9克;腮部漫肿较硬者加昆布、海藻各9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4.5克,或玄明粉(冲)9克;并发睾丸肿痛者加龙胆草4.5克,荔枝核、延胡索各9克,木通3克;伴见痉厥昏迷者加珍珠母50克,钩藤15克,地龙9克,并加服紫雪丹3分,1日3次。

部分病例辅以外敷紫金锭1枚,用醋研调或青黛粉醋调,外涂腮肿部,每日1~2次。

本组患者300例,多数病例服药1剂后,症状明显减轻,2~3剂后大部分症状消失,其中120例服药3剂,65例服药4~5剂。

除1例并发睾丸炎配合西医治疗外,余皆经中药治愈,未留后遗症。

流行性腮腺炎,祖国医学称之为“痄腮”,很早就有记载。

如《疡科大全》说“时毒痄腮,每年仲春少阳时令必发此证”,此证系一种小儿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病急骤,腮腺肿痛为其特征。

其病理机制是由于风温病毒从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络。

风热疫毒上攻,壅于上焦,郁而不散,结于腮颊所致。

正如《疡科心得集》所指出“因一时风湿偶袭,少阳络脉失和所致。

”故本病治疗方法,宗“火郁发之”之意。

治疗上风热宜疏散,疫毒宜清解。

以清疏解毒立法。

方用《医方集解》的普济消毒饮为主方化裁,取其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效,使风热疏散,疫毒得以清解获愈,运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法治疗腮腺炎,不但疗效可靠,而且患儿体质恢复也较快,同时也弥补了目前西医抗病毒无理想药物的不足。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普济消毒饮治疗急性扁桃体炎35例

普济消毒饮治疗急性扁桃体炎35例
2广 东省 中医院( 广州 5 0 2 ) 1 10
△通 信作 者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 生 部 .中药新 药 临床 研究 指 导 原则 ( 3 试行 ) M】 [ .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 出出版社, 0 2 5 2 0 :9
( 收稿 日期 2 1 0 —2 ) 0 0— 5 0
中医学认为 , 急性扁桃体炎属 “ 乳蛾” 范畴 , 因感受风热 , 邪
郁 化 火成 毒 , 蕴结 喉核 而 见 高 热 、 风 、 痛 、 喉干 燥 灼 痛 , 恶 头 咽 热
毒炽盛 , 气血凝滞 , 热盛 肉腐成脓而见 咽喉脓点 ; 舌红 、 苔薄黄 、 脉浮数为外感风热蕴毒之象。 陈绍宏教授指出 , 本病与“ 大头瘟”
2 结 果
患者 3 5例经 治 疗 后 , 愈 7例 , 痊 有效 2 6例 , 效 2例 , 无 总有 效率 9 .9 。 42%
3 典 型 病 例
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
具有 明显 疗 效 。
郭 某 , 性 ,9岁 ,0 0年 6月 1 男 1 21 3日来 诊 。患 者 l 前 开 始 d
等 并 发症 , 重 时 可 波及 全 身 。及 时 有 效 治疗 本 病 , 少并 发症 严 减 具 有 重要 的临床 意义 。
不适等症状 明显改善 , 总有效率 9 .9 4 2 %。结论 普济消毒
饮 治疗 急 性 扁 桃 体 炎疗 效 较 好 。
【 关键词 】 急性扁桃体炎
普济消毒饮
( 稿 日期 2 1 0 收 0 0— 5—1 1 0
出现 发 热伴 咽痛 , 温 最 高 3 . ℃ , 体 86 咯少 许 痰 , 舌质 红 , 薄黄 , 苔 脉

内服普济消毒饮外敷金黄散加青黛治疗痄腮的临床效果

内服普济消毒饮外敷金黄散加青黛治疗痄腮的临床效果

内服普济消毒饮外敷金黄散加青黛治疗痄腮的临床效果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各种疾病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内服普济消毒饮和外敷金黄散加青黛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中独具医疗价值的两种方法,在治疗痄腮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临床效果。

1、普济消毒饮:有效根除痄腮病毒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居住环境的恶化,传染病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上升。

其中,痄腮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毒,会导致痄腮病的发生。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痄腮病的传播,科学家们研发出了普济消毒饮,这是一种能够有效根除痄腮病毒的消毒饮品。

普济消毒饮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功效。

其主要成分是由多种植物提取而来的天然植物精华,经过科学配比和高温处理而成。

这些植物精华含有丰富的抗病毒成分,能够迅速杀灭并根除痄腮病毒。

此外,普济消毒饮还含有一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

使用普济消毒饮非常简便,只需将适量的普济消毒饮倒入开水中搅拌均匀后饮用即可。

一般建议每天饮用一杯,早晨空腹或睡前饮用效果更好。

使用普济消毒饮可以有效消除口腔和咽喉中的痄腮病毒,并且对于其他病毒感染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普济消毒饮不仅适用于已经感染痄腮病的人群,也适用于高风险群体的预防。

例如,学校、托儿所等集体生活场所的孩子是痄腮病毒易传播的重要群体,他们可以每天饮用普济消毒饮来提高免疫力并预防病毒感染。

此外,普济消毒饮还可以作为痄腮病的辅助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总之,普济消毒饮是一种有效根除痄腮病毒的消毒饮品。

它的独特配方使其能够迅速杀灭痄腮病毒,有效预防和控制痄腮病的传播。

对于已经感染痄腮病的人群和高风险群体来说,普济消毒饮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选择。

通过每天适量的饮用,我们可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痄腮病的困扰。

2、外敷金黄散加青黛: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自古以来,中医草药就被广泛应用于伤口愈合和疼痛缓解。

而其中外敷金黄散加青黛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普济消毒饮临证运用举隅

普济消毒饮临证运用举隅

普济消毒饮临证运用举隅关键词普济消毒饮带状疱疹扁平疣普济消毒饮出自《东垣试效方》,是为治疗风热上攻所致的大头瘟毒而设。

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的功效。

笔者在临床上以普济消毒饮为主,采用同方异治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扁平疣等,每获良效。

1 带状疱疹周某某,男,48岁。

2005年9月12日初诊。

5天前患者突然发现在右胁皮肤出现灼热微痒及红斑,并觉疼痛,随后在红斑上出现群集性粟粒至绿豆状丘疹,迅速变成水疱,呈现单侧带状排列。

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溲黄,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脉弦数。

诊为带状疱疹。

治拟清热解毒,清肝泻火。

拟普济消毒饮加减,处方:黄芩、桔梗、连翘、柴胡、陈皮、焦山栀、炒僵蚕各10g,牛蒡子、玄参各12g,川连3g,生甘草6g,板蓝根15g,薄荷、龙胆草各5g。

5剂。

另用青黛适量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涂于疱疹处。

9月17日二诊:皮肤灼热减轻,疼痛未减,口干咽燥,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拟清热解毒,理气止痛。

上方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g;减僵蚕为5g,陈皮为6g,续服5剂。

9月22日三诊:皮肤灼热消退,疼痛减轻,水疱干涸,仍口干咽燥,舌淡红、苔薄黄,脉弦。

治拟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处方:黄芩、连翘、陈皮、焦山栀、炒僵蚕、延胡索、川楝子各10g,玄参、柴胡、沙参、麦冬、牛蒡子各12g,川连、桔梗、生甘草各6g,板蓝根15g,龙胆草、薄荷各5g。

5剂善后。

按:本例患者系是肝气久郁,化火动湿,致湿热酿毒,外渗肌肤而成。

故初诊以普济消毒饮去马勃、升麻,加龙胆草、焦山栀以助柴胡清肝泄热。

二诊皮肤灼热减轻,疼痛未减,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止痛。

三诊皮肤灼热消退,水疱干涸,仍口干咽燥,续加沙参、麦冬养阴清热以资巩固。

2 扁平疣夏某某,女,21岁。

2005年12月30日初诊。

患者7天前面部出现散在米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呈圆形和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边界清,偶有轻度瘙痒,丘疹颜色为淡褐色。

舌红、苔薄黄而腻,脉浮数。

普济消毒饮古今应用发微

普济消毒饮古今应用发微

文献综述基金项目:李青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

作者简介:钱昌盛(1994-),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老年病的中医防治研究。

E-mail:277344745@qq com通信作者:曹颖颖(1981-),男,傣族,硕士,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肾病防治研究。

E-mail:Docpordyy@163 com普济消毒饮古今应用发微钱昌盛1 李 青1 吕春艳2 张 宁1 祝 月1 曹颖颖11.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摘 要】 普济消毒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是东垣先生为“大头天行”所拟方剂,文章从近几年关于普及消毒饮的临床研究梳理发现,该方广泛运用于痄腮、瘿病、乳蛾、痤疮等属“壅”方面,此方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证候积分,临床上此类内、外科疾病,有着风热壅盛共同的病机,因此可异病而同治,然而并未明确统一的主治证型。

通过分析普济消毒饮的方药组成、历代医家对于该方的注解,结合目前应用的适应症,认为此证由外感风热,侵袭头目,继而客于上焦,出现一派热盛之征,属上焦热盛、风热肿毒侵袭所致者均可化裁使用普济消毒饮,该方属于疏风清热、辛凉解表一类,较银翘散、桑菊饮之功效强弱尚待研究,但为温病学理论和治法的开启完善提供了实践基础。

【关键词】 普济消毒饮;大头瘟;壅;上焦风热壅盛【中图分类号】R289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07-0050-04 金泰和二年四月(公元1202年),民间流行瘟疫,症见:恶寒体重,头面肿盛,目不能开,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人称“大头天行”。

张县承之侄亦同患此病,求诊于东垣先生,遂有此方,随后被推广于民间,救治了无数人。

当时温病学说尚未形成,辛凉药物相配伍解表如麻黄伍石膏可追溯到张仲景时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也有类似药队(麻黄、葛根与石膏、寒水石同用,或是石膏、苦参、寒水石与麻黄、升麻、葛根同用),此外,刘河间所创防风通圣散可归作辛凉解表类(尚兼里实)的方剂。

普济消毒饮《中医治法与方剂》

普济消毒饮《中医治法与方剂》

普济消毒饮《中医治法与方剂》
普济消毒饮(《温病条辨》)
【组成】金银花30g 连翘30g 板蓝根30g 荆芥9g 薄荷9g 苦桔梗30g 牛蒡子18g 僵蚕15g 马勃12g 玄参30g 甘草15g 【用法】共为粗末,每服20~30g ,鲜苇根汤煎,去渣服。

四小时一服,重者2小时1服。

亦可作汤剂,剂量减半。

【主治】温毒,咽痛,喉肿,耳前后肿,颊肿,面赤,或喉不痛但肿,甚则耳聋者。

【证析】本病多见于小儿,西医称为腮腺炎。

有发病速、传染快两个特点,主症又是头面肿大,故中医称为大头瘟。

系由感受时疫,攻冲头面,壅滞上焦而成。

邪热蕴结头面腮颊,无从发泄,故红肿热痛;邪犯肺系,故咽喉不利,甚至疼痛。

【病机】温毒壅滞上焦。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利咽法。

【方义】温毒为患,理当清热解毒,方中板蓝根、金银花、连翘三药能够直接消除病因,自是主药。

温毒壅于上焦肺系,气郁化火,根据“火郁发之”治疗原则,又当疏风散邪,开邪热外出去路。

配伍荆芥、薄荷、桔梗、僵蚕轻清宣散,即有疏散上焦风热之意。

马勃、玄参、牛蒡子、甘草有清利咽喉之功,可以兼顾肺系其他证象。

此方凉而不郁,既反映了治病求本精神,又体现了因势利导之法,能呈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功效。

【应用】本方适用于纯热无湿的风热温毒上攻,疗效颇佳;但对夹有湿浊者,仍然不能取效,可用甘露消毒丹或蒿芩清胆汤加大青叶、板蓝根以清热除湿,疗效始佳。

【歌括】
加减普济用银翘,马勃玄参板蓝草,
芥薄蒡桔配僵蚕,大头瘟毒服之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头 瘟 毒 服 之 痊 。 升 柴 陈 薄 僵 蚕 入 , 甘 桔 蓝 根 勃 翘 玄 , 普 济 消 毒 蒡 芩 连 ,
谢谢观看~ 再见呐!
【功用】 【主治】
外 感 风 热 疫 毒 之 邪 壅 于 上 焦 发 于 头 面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风热疫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 ——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 温毒壅滞咽喉 —— 咽喉不利 里热炽盛,津液被灼 —— 舌燥口渴 初起风热时毒侵袭肌表,卫阳被郁,正邪相 争 —— 恶寒发热 里热炽盛征象 —— 舌苔黄燥,脉数有力
【方解】
君药(清解疫毒为主) • 酒黄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疫毒。 •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 多用于目赤肿 痛、口疮。(黄连本善清中焦,然酒炒后 善清上焦。) 酒炒后苦寒之力不至于太过,但仍具有伐 阴之弊,故脾胃虚寒,津伤阴损者应慎用, 适当加减以中和药性。
பைடு நூலகம்
【方解】
臣药(主以疏散头面风热) • 牛蒡子——外散风热,内 解热毒,有清热解毒、消 肿利咽之效。 • 连翘——入心肺,善清心 火,散上焦风热。 • 薄荷——疏散风热常用之 品,质轻宣散功于上焦。 • 僵蚕——辛散,入肝、肺 经,祛外风、散风热、止 痛、止痒之功。
【方解】
使药(引经为主) • 升麻——辛甘微寒,性能升散,有发表退 热之功,又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尤善清解 阳明热毒。 • 柴胡——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祛邪解 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少阳证 要药。 “火郁发之”:温热邪至气分,须辛凉透 达,使病人微汗,则气分热邪可以向外散 发,即透卫泄热而出,
【方组】
• 酒炒黄芩和黄连 各15g • 陈皮(去白)、生甘草、玄 参、柴胡、桔梗 各6g • 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 子、薄荷 各3g • 僵蚕、升麻 各2g
陈皮去白后又名“橘红” 为什么要用酒炒黄芩和黄连?
• 陈皮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 痰。 • 陈皮里层有白色的肉残留,如 果这层白色的肉多了,那么其 治疗宽胸理气的作用就多了。 • 那么刮去这层白肉之后的橘红, 其宣肺止咳的作用就明显,力 量就强,多用于外感病,宣肺、 止咳、化痰。 中药学中对黄芩和黄连的用量 规定是:黄芩3~10g,黄连 2~5g。 此方均用量15g,其药性苦寒, 寒凉伤阳,苦燥伤阴,易伐胃 伤阴。故酒炒以改变药性。
• 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染者多 不救。泰和间多有病此者。医以承气加蓝 根下之,稍缓,翌日如故,下之又缓,终 莫能愈,渐至危笃。东垣视之曰:夫身半 以上,天之气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 此邪热客於心肺之间,上攻头而为肿盛, 以承气泻胃中之实热,是为诛伐无过,病 以适至其所为,故遂处此方,全活甚众, 遂名普济消毒饮子。 • 患者今头部肿大,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 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 • 治疗应专攻心肺,因势利导,疏散上焦之 风热,清解上焦之疫毒,应解毒与散邪兼 施而以清热解毒为主,使热毒向上发散而 出得愈。
【文献】
汪昂《医方集解· 泻火之剂》:此手太阴少阴足少阳 阳明药也。芩连苦寒,泻心肺之热为君;玄参苦寒, 橘红苦辛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为臣;连翘薄荷鼠粘 辛苦而平,蓝根甘寒,马勃僵蚕苦平,散肿消毒定 喘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之阳气 不得伸,桔梗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为载也。 《成方便读》:大头瘟,其邪客于上焦。故以酒炒 芩、连之苦寒,降其上部之热邪;又恐芩、连性降, 病有所遗;再以升、柴举之,不使其速下;僵蚕、 马勃解毒而消肿;鼠、元、甘、桔利膈以清咽;板 兰根解疫毒以清热;橘红宣肺滞而行痰;连翘、薄 荷皆能轻解上焦,消风散热。合之为方、岂不名称 其实哉!
【方解】
佐药(热证最易伤阴,大热又易耗气。) • 玄参——滋阴降火,既加强清热解毒,又 防苦燥伤阴太过。 • 马勃——质轻入肺,宣散肺热,长于解毒 利咽。 • 板蓝根——“治天行热毒”,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 甘草——调和诸药,清咽排毒 • 桔梗——善开肺气,利咽开音。 • “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
• 那年李东垣在济源当上税务官不久,就碰上 了瘟疫。此时正值四月,白天热晚上凉,人 体最易得病。 • 得病者刚开始的症状跟感冒差不多,怕冷, 身上没劲儿,但是接下来发生症状就大不相 同:嗓子红肿,声音嘶哑,难以言语,呼吸 困难,最明显的是头部肿大,肿得非常的大。 (文献记载:“头大如斗。”) • 得病者起初浑不知此乃瘟疫,终有死者。然 前去吊唁者亦感染此病,不久死去。此病开 始传播开来,起名“大头天行”,即大头瘟。 • 因传染迅速,不得治愈,坊间乡邻都闭门不 出,不相往来。
【运用】
加减 • 大便秘结者——需增泻热通便之效 普济消毒饮+大黄 • 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者——需泻肝经湿热 普济消毒饮+川楝子、龙胆草 现代运用 • 大头瘟无法考证其具体是哪种传染病,根 据其病因病机,现常用此方治疗颜面丹毒、 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 等属风热邪毒的患者。
【方歌】
普 济 消 毒 饮
—— 《 东 垣 试 效 方 》
大头瘟是什么?
普——其义为“广” 济——其救助之义 消毒——即消除毒 疫之气
就是他!!砍他~~
我只是个头大,没有表皮而已, 不是大头o(>﹏<)o
不要捏我,我就更不可能了。 呜呜~~/(ㄒoㄒ)/~~
难道是我不成?╮(╯_╰)╭



——关于大头瘟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