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消毒饮分析

合集下载

普济消毒饮的功能主治

普济消毒饮的功能主治

普济消毒饮的功能主治1. 消毒饮的简介普济消毒饮是一种传统中药饮品,由多种中草药提取制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抗病毒等功效,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普济消毒饮的功效以及主要的功能和主治。

2. 消毒饮的主要功能普济消毒饮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其中包括:2.1 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中的中草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和毒素,净化人体环境,从而有助于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2.2 杀菌消炎普济消毒饮中的药物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抑制和杀死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喉炎、外伤感染等。

2.3 抗病毒普济消毒饮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可以降低病毒侵袭机体的能力,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对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4 改善免疫系统功能普济消毒饮中的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3. 普济消毒饮的主治普济消毒饮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的主治:3.1 呼吸道感染普济消毒饮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咽喉痛、流鼻涕等症状。

它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和消炎的作用,可以改善呼吸道的炎症状态,促进病情的康复。

3.2 消化系统感染普济消毒饮对于消化系统感染引起的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它可以清热解毒,杀菌消炎,改善消化系统的炎症状态,促进肠道菌群的恢复。

3.3 皮肤感染普济消毒饮对于皮肤感染引起的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通过抗菌、消炎和抗病毒的作用,改善皮肤的感染状态,促进伤口的愈合。

3.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济消毒饮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以缓解咽喉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5 其他感染性疾病除了上述主治外,普济消毒饮还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其他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溃疡等。

普济消毒饮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普济消毒饮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普济消毒饮的神奇功效与作用普济消毒饮一、古方简介【来源】《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芩(酒炒)15g,黄连(酒炒)15g,陈皮6g,生甘草6g,玄参6g,柴胡6g,桔梗6g,连翘3g,板蓝根3g,马勃3g,牛蒡子3g,薄荷3g,僵蚕2g,升麻2g,甘草6g。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

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疼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二、临床新用(一)内科疾病1.血管神经性水肿痒主【案例】某女,25岁。

半年来周身反复起风团块,服抗过敏药可暂时缓解,今晨起床后,突然眼睑、口唇肿胀、瘙痒,迅速波及全面部,伴胸闷、心烦,再次服用抗过敏药不能缓解。

诊见:面肿胀,眼睑口唇尤甚,色微红,无可凹性压痕,前臂可见对称性淡红色风团块,舌淡红,苔微黄。

此为风热上攻之故,处方:黄芩、板蓝根、连翘、陈皮、荆芥、防风各15g,升麻、薄荷、蝉蜕各10g,僵蚕15g,生甘草20g,黄连5g,水煎服。

2剂肿消[李达文.I普济消毒饮的临床应用.吉林中医药,1988,(3):21]。

【按语】血管神经性水肿发于面部者,中医称“面游风”,病由禀赋不足、食物过敏或胃肠积热复感风邪而发,治当重在清热疏风,故选普济消毒饮化裁而取效。

2.热曼塞-汉特综合征【案例】某男,26岁,农民。

右侧头面部红肿炽痛,尤以外耳道、耳廓、右眼部为甚,表面满布疱疹,疱疹由左颧经耳延至耳后,呈带状分布。

5日后患者口角自右向左歪斜,伴发热烦躁,精神恍惚,口咽疼痛,口腔黏膜有多处溃烂,米水难进。

某地医院用大剂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治7日无效转五官科,治2日仍不见好转,后转中医诊治。

诊见:神志欠爽;面红气急,目不能睁,口干咽痛,米食不进,舌红,苔黄燥有芒刺,脉浮数有力。

舌尖及舌中部、口腔黏膜有多处溃疡。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0'/L,中性粒细胞占92%。

证属风热邪毒客于上焦,治宜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李东垣创制普济消毒饮抗击大头瘟,内含药方

李东垣创制普济消毒饮抗击大头瘟,内含药方

李东垣创制普济消毒饮抗击大头瘟,内含药方
金章宗泰和二年,即公元1202年,金国爆发了一场瘟疫。

初感瘟疫时,全身高热、特别恶寒、自觉身体沉重;接着开始头面浮肿,浮肿得连眼睛都不能闭上;而且还气喘、舌干口燥,咽喉间或塞或痛,吞吐不利。

当时人们称这种瘟疫叫“大头伤寒”或“大头瘟”。

只要染上这种瘟疫的人,十死八九。

张县丞突患大头瘟,医生以承气汤加板蓝根泻下,当时症状稍有缓和,但第二天病状依旧。

于是医生再以承气汤加板蓝根泻下,又能稍缓病状,但始终不见好转。

经过几次泻下之后,张县丞已是正气大虚而病情依旧。

家人请来李东垣诊视。

诊视后李东垣说:“头面浮肿,是邪气居于上,以承气汤泻下是诛伐无过,该祛除的邪气没有祛除,反而承气泻胃以致元气已伤。


图中药物和本文无关
遂提笔在纸上写下药方:
•黄芩、黄连各五钱,味苦寒,以泻心肺之火;
•元参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鼠粘子各一钱,味苦辛平,可清火、散肿、消毒;
•僵蚕七分,清痰利膈;
•生甘草二钱,缓和诸症;
•桔梗三分,载诸药上行,令药力能达;
•升麻七分、柴胡五分,使清阳升于头面,则浊邪不能居其位;
•人参二钱,助正气以驱邪气;
•陈皮二钱,健脾理气,以利壅滞之气;
此方对于大头瘟非常灵验,“所活者甚众”。

李东垣作为效方记录了下来,并取名普济消毒饮子。

/完/。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钟玉皆(湖北省武汉钢铁公司金山县铁矿职工医院邮编435116)暴发流行性腮腺炎。

黄芩、连翘、僵蚕、夏枯草各9克,玄参12克,板蓝根、蒲公英各15克,桔梗、薄荷(后下)、马勃各3克,法夏7克,大贝8克。

每日1剂,水煎内服。

伴高热加生石膏30克(先煎),大青叶12克,山栀9克;腮部漫肿较硬者加昆布、海藻各9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4.5克,或玄明粉(冲)9克;并发睾丸肿痛者加龙胆草4.5克,荔枝核、延胡索各9克,木通3克;伴见痉厥昏迷者加珍珠母50克,钩藤15克,地龙9克,并加服紫雪丹3分,1日3次。

部分病例辅以外敷紫金锭1枚,用醋研调或青黛粉醋调,外涂腮肿部,每日1~2次。

本组患者300例,多数病例服药1剂后,症状明显减轻,2~3剂后大部分症状消失,其中120例服药3剂,65例服药4~5剂。

除1例并发睾丸炎配合西医治疗外,余皆经中药治愈,未留后遗症。

流行性腮腺炎,祖国医学称之为“痄腮”,很早就有记载。

如《疡科大全》说“时毒痄腮,每年仲春少阳时令必发此证”,此证系一种小儿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病急骤,腮腺肿痛为其特征。

其病理机制是由于风温病毒从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络。

风热疫毒上攻,壅于上焦,郁而不散,结于腮颊所致。

正如《疡科心得集》所指出“因一时风湿偶袭,少阳络脉失和所致。

”故本病治疗方法,宗“火郁发之”之意。

治疗上风热宜疏散,疫毒宜清解。

以清疏解毒立法。

方用《医方集解》的普济消毒饮为主方化裁,取其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效,使风热疏散,疫毒得以清解获愈,运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法治疗腮腺炎,不但疗效可靠,而且患儿体质恢复也较快,同时也弥补了目前西医抗病毒无理想药物的不足。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减味普济消毒饮的功效与作用

减味普济消毒饮的功效与作用

减味普济消毒饮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减味普济消毒饮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到健康养生,并不仅是女性朋友很感兴趣,许多男性朋友也是有兴趣爱好的,尤其是当代人对食品的追求完美愈来愈高,不仅要吃得身心健康,也要吃出作用,因此,许多权威专家持续的学习培训科学研究做一些新的药方出去,在其中,减味普济消毒饮对一些病症的实际效果就很好,下边我们就讨论一下实际的详细介绍。

特异药方生产
莲翘1两,香薄荷3钱,马勃4钱,牛蒡子6钱,芥穗3钱,僵蚕(直者)5钱,元参1两,金银花1两,板兰根5钱,苦橘梗1两,生甘草5钱。

特异制作方法生产
上为粗末。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
湿毒咽喉痛喉肿。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
每服6钱,重则8钱,以鲜苇根汤煎,去滓服。

特异摘抄生产
《白喉证治通考》
历经上边详尽的剖析以后大伙儿也都知道减味普济消毒饮的作用功效等,需要提示大伙儿的是平常要多留意本身的锻练,增加抵抗力,那样才可以有着一个健康的身体,药品也仅仅一个輔助的方式。

治上呼吸道感染--普济消毒饮

治上呼吸道感染--普济消毒饮

治上呼吸道感染--普济消毒饮
中医治疗腮腺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首选方子--普济消毒饮。

本方的清热解毒力量非常强,使用了黄连黄芩。

但凡头面部有风热之毒,皆可以使用本方。

现在临床上多用于头面部以及上呼吸道的流行性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

普济消毒饮的组成与功效
处方:黄芩、黄连、陈皮、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大头瘟。

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灼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用法:水煎服。

普济消毒饮的临床应用
主治大头瘟。

现代本方多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证属风热毒邪为患者。

此外临床中取其新用治疗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水痘,收效较好。

如某些患儿经注射或内服阿昔洛韦、青霉素、奈普生等抗病毒、防感染、解热西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氧化锌洗剂,皮疹有所消退,但新的皮损仍不断再现,似粟粒至高梁大小
的红色丘疱疹较多分布于头皮、颜面、颈部、躯干、四肢,少数伴有脓疱,痒剧,触之皮疹灼热,兼有口渴咽干,舌质红苔黄,脉数者。

足以说明体内感受热毒较重,蕴于肌肤而发。

热不清毒不解,则痘疹反复出现,此种病情应加清热解毒类中药内服,方能奏效。

现在普济消毒饮在临床上还在广泛的使用,可见其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在治疗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时,我们可以配合西药治疗,这样可以缩短病程,加速疾病痊愈。

浅谈普济消毒饮之识学用_尹广超

浅谈普济消毒饮之识学用_尹广超

普济消毒饮为李东垣所创名方,后学不惭浅薄,试呈陋见并附验案,以飨同仁。

1 方药起源元·罗天益《东垣先生试效方》卷九《杂门方·时毒治验》载:泰和二年四月,济源“民多疫病,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甚,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天行……如染之,多不救。

”时医多以承气汤合板蓝根下之,伊尔反复,终至危笃。

东垣先生诊为风热疫毒壅于上焦,上攻头面,郁于少阳、阳明二经所致,法当疏散上焦风热毒邪。

承气汤药物气味俱厚,性沉降而走中下焦,以之治疗上焦火热之证,于病位上下殊异,故尔罔效。

乃另辟蹊径,立疏散风热、清解疫毒之法,创普济消毒饮一方,“全活甚众”。

2 关于方药的争论2.1有参与无参论 《东垣先生试效方》,所载张县丞侄案中,东垣先生解曰:用黄芩、黄连味苦寒,泻心肺间热,为君。

橘红苦平,玄参苦寒,生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为臣。

连翘、牛蒡子、薄荷叶苦辛平,板蓝根味苦寒,马勃、白僵蚕为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为佐。

新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不得伸;桔梗味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

观方解中无人参,而案后附方中有人参三钱为臣。

后世,有以为当用人参者,如明·傅仁宇《审视瑶函》谓:“……时行疫疠虽由热毒所染……虚者概下之,鲜不危者,故东垣先生制此方以救气虚者”;吴昆《医方考》注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人参”。

持异议者则谓于此热病中用人参反助邪,明清温病学家咸持此论,至清·汪昂《医方集解》中所载普济消毒饮,已无人参。

笔者以为东垣先生用参与否俱有所凭。

时值战乱,百姓颠沛流离,惶恐不可终日,饥饱失宜,多伤脾胃。

投人参培正以抗邪,意与先生作补中益气汤疗时行热病同。

然验案中张县丞侄富贵中人也,无用参之理,若用之,反犯“实实”之弊,故去之。

其于今日,用参与否,当因人而宜,随证施用。

2.2芩连及升柴之去与不去论 温病学家吴鞠通首倡方中当去黄苓、黄连及升麻、柴胡,曰:“去柴胡、升麻者,以升腾飞越太过之病,不当再用升也……去黄芩、黄连者,芩、连里药也,病初起未至中焦,不得先用里药,故犯中焦也。

普济消毒饮古今应用发微

普济消毒饮古今应用发微

文献综述基金项目:李青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

作者简介:钱昌盛(1994-),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老年病的中医防治研究。

E-mail:277344745@qq com通信作者:曹颖颖(1981-),男,傣族,硕士,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肾病防治研究。

E-mail:Docpordyy@163 com普济消毒饮古今应用发微钱昌盛1 李 青1 吕春艳2 张 宁1 祝 月1 曹颖颖11.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摘 要】 普济消毒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是东垣先生为“大头天行”所拟方剂,文章从近几年关于普及消毒饮的临床研究梳理发现,该方广泛运用于痄腮、瘿病、乳蛾、痤疮等属“壅”方面,此方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证候积分,临床上此类内、外科疾病,有着风热壅盛共同的病机,因此可异病而同治,然而并未明确统一的主治证型。

通过分析普济消毒饮的方药组成、历代医家对于该方的注解,结合目前应用的适应症,认为此证由外感风热,侵袭头目,继而客于上焦,出现一派热盛之征,属上焦热盛、风热肿毒侵袭所致者均可化裁使用普济消毒饮,该方属于疏风清热、辛凉解表一类,较银翘散、桑菊饮之功效强弱尚待研究,但为温病学理论和治法的开启完善提供了实践基础。

【关键词】 普济消毒饮;大头瘟;壅;上焦风热壅盛【中图分类号】R289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07-0050-04 金泰和二年四月(公元1202年),民间流行瘟疫,症见:恶寒体重,头面肿盛,目不能开,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人称“大头天行”。

张县承之侄亦同患此病,求诊于东垣先生,遂有此方,随后被推广于民间,救治了无数人。

当时温病学说尚未形成,辛凉药物相配伍解表如麻黄伍石膏可追溯到张仲景时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也有类似药队(麻黄、葛根与石膏、寒水石同用,或是石膏、苦参、寒水石与麻黄、升麻、葛根同用),此外,刘河间所创防风通圣散可归作辛凉解表类(尚兼里实)的方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组成与用法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五钱(各15g)
陈皮 生甘草 玄参
柴胡
连翘 牛蒡子
桔梗各二钱(各6g)
板兰根 马勃
薄荷各一钱(各3g)
僵蚕
升麻各七分(各2g)
功用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
大头瘟。
风热疫毒
发于头面
壅滞上焦
大头瘟
恶寒发热
头面红肿欣痛
目不能开
症 状
咽喉不利
口渴
舌红
苔黄白相兼
脉浮数有力
方解 黄芩、黄连 清热泻火解毒
连翘、僵蚕
牛蒡子、薄荷 玄参 马勃、板蓝根 桔梗、甘草 陈皮 升麻
疏散风热
清热解毒 清利咽喉 疏利气机
柴胡
疏散风热、引药上行、“火郁发 之”
配伍特点
清热解毒为主
疏散风热为辅
临床应用
1、若兼有大便秘结者,可加酒大黄以泻热通便;
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者,可加川楝子、龙胆草 以泻肝经湿热。 2、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 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属风热邪毒 为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