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工作信息统计表
临床路径管理原则表单和流程

阜平县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各临床科室应当参照本指导原则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第三条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分别简称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
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应当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以下简称实施小组)。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
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一)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及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及改进措施。
第五条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六条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四)参及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及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七条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
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实施小组及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及患者的沟通;(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临床路径管理各种表

临床路径管理各种表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目录1.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填写要求2.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清单3.科室各临床路径文本、表单(医师版、护理版、患者版)4.临床路径登记表5.临床路径月统计表6.临床路径检查表7.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填写要求1.临床路径登记表按患者依次进行登记,临床路径月统计表按路径分类进行统计记。
2.临床路径检查每月至少自查一次,在检查表中做好记录。
3.每月入径出院的病例≥8的,路径检查不少于8份病历,每月入径出院病例<8的,检查所有入径出院病历。
4.符合要求在检查表相应栏打“√”,不符合要求打“×”,其它(未涉及项目)打“-”,并完成缺陷率计算。
5.缺陷率计算方法“×”/(“√”+“×”)*100%。
6.满意度调查表综合评价:满意——满意度调查得分≥36分,不满意——满意度调查得分≤35分。
7.针对自查问题并结合医院质控检查拟定具体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
8.本记录本由专人填写,小组长负责监督检查及审核。
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清单序号临床路径病种管理员临床路径文本及表单科室临床路径登记表完成病例患者姓名住院号第一诊断入径日期出径日期退出病例退出日期变异原因代码使抗再并发症转归情况用菌手术手非治好未死菌天次手愈转愈亡手术药数数患者满意经治医师是否符合出院标准注:1、在☆标记项目内填写相关内容。
2、在▲标记项目内相符的打“√”不相符的划“X”。
3、△标记项目内相符的打“√”。
科室临床路径月统计表临床路径名称出院标准符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抗生素使用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死亡率病人满意率临床路径管理检查表科室。
项目病案号主管医生完整填写临床路径登记表严格按临床路径表单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单病种路径管理医嘱检查者。
检查结果检查时间。
单项缺陷率履行进单病种路径管理知情同意制度履行单病种额外管理措施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目录1.填写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的要求2.病种清单3.各科室的临床路径文本和表单(医师版、护理版、患者版)4.登记表5.月统计表6.检查表7.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填写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的要求1.登记表按患者顺序进行登记,月统计表按路径分类进行统计。
临床路径、优势病种

2
符合临床路径准入标准病例(以西医第一诊断为准),必须入路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本科室诊疗方案
抽查上个月临床路径病种出院病历至少3份,无临床路径表单,或表单内容与实际不符合,或实际与方案不符,每例扣0.2分。(诊断或主要中医治疗与方案不符)
未按时上报资料或资料不全或内容明显错误,每缺或错误1项扣0.25分(由接收科室提供)
输血病历质量
专项管理
(共10分)
2
落实安全用血,首次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检查及感染筛查
抽查上月出院输血病历,未进行血型检查及感染筛查每份病历扣1分
2
履行输血风险告知义务,每次申请输血前必须规范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情况需报医务部签署同意。
考核项目
分值
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
扣分原因
得分
临床路径和优势
病种专项管理
(共15分)
3
当月科室临床路径管理病例数占本科出院人数比例达到上级部门规定要求(以通知为准)
查上个月统计表,院病人临床路径管理比例≥50%得满分1分,30%-50%得0.8分,10%-30%得0.6分,低于10%得0.4分
2
科室每月每病种临床路径入组率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低于70%的科室。
抽查上月出院输血病历,未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每份病历扣1分;签署不规范,每份病历扣0.2分
2
贯彻执行临床用血评价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
抽查上月出院输血病历,病程记录无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或输血过程,或输血后疗效评价记录,每份病历扣0.2分;记录不规范每份扣0.1分。
临床路径记录本(完整版)资料

临床路径记录本(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科室:年份:西充县人民医院西充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的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某种手术指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各临床科室、相关科室应当参照本制度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三、成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管理指导评价小组(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工作开展在医院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由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小组(以下简称“科室实施小组”)具体实施,院长任管理委员会主任,科室主任为科室实施小组第一责任人。
四、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全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对相关临床与医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院内各部门统一协调、督导并定期检查各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
五、管理委员会应定期(每季度)组织召开由院领导主持,医疗、护理、质控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组织召开医疗、护理、医技、药房等部门的协调会;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及相关委员会,对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路径实施科室。
六、科室实施小组应定期(至少每季度一次)召开临床路径总结评估会议,根据本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对试点疾病的监测指标(如入组率、完成率、住院天数、费用等)进行分析评估,并上报医务科。
总结影响试点疾病质量监控的问题,对管理委员会的反馈意见及时落实,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七、临床路径文本的制定应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和文本,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对于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
八、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在患者入院时向其详细介绍临床路径的目的、意义、以及相应的诊疗项目等,并将患者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临床路径功能操作手册

操作说明:1:选择理由或自定义理由
2:完成后点击 ,完成理由的填写。
保存内容,每次修改内容后,保存内容。
打印路径表单和路径首页。打印功能一般在病人走完路径后,在打印其内容。(表单打印是全部内容打印)
每个病种的说明帮助。
3)
结束路径
结束路径分正常结束路径和申请退出路径。
说明:
当选择“取消”按钮,表示此次不选择路径,下次打开病历会再次弹出选择路径框。
选择不进入路径后,下次打开此病历将不再提醒是否进入路径。
2)医疗计划
提醒当天未完成的医嘱和诊疗工作。
功能说明:
此内容和书写病历内容相关(与入院记录,查房记录等),会自动匹配判断是否书写相关内容。
医嘱内容
分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医嘱内容和医生录入的医嘱相关,会自动判断是否完成此项医嘱。
1:填写理由
2:点控
1)路径状态查询
查询医院患者进入路径的状态,有执行中、已结束、申请退出、未进入等状态。执行中表示路径还没有完成;已结束表示路径已经结束;申请退出表示路径因为变异申请退出结束;未进入表示此病人没有进入临床路径。
操作界面如下图:
根据上图中的操作步骤得到的查询结果如下:
正常结束路径
当患者完成路径诊疗内容符合出院标准,需要正常结束路径,表示路径已完成。
点击结束路径菜单:
1:填写理由(正常出院可以不填写理由)
2:点击确认按钮,结束路径。
申请退出路径
当发现患者诊断与路径病种不符或有重大变异时,则可申请退出路径。退出路径时,要求填写退径理由,经相关人员审核后,退出路径。
点击退出申请菜单:
电子病历
临床路径信息系统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计划方案及对策

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规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医政发〔2009〕116号《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4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二、总体目标发展一套兼具质量与成本效益的临床路径模式,确保医疗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护理差异,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严格控制医疗成本支出。
促进医疗、护理行政团队的合作,强调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三、组织机构(一)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成员:成立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办公室,设在质控科,办公室主任紫红。
职责:1、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5、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临床路径工作技术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质控科负责组织临床科室科主任修订临床医师路径,护理部负责组织护士长修订护理路径。
质控科、护理部负责临床路径管理的综合考评,信息科建立临床路径的信息平台,负责相关病案信息收集、统计工作,财务科负责收费的实时监控。
职责: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三)临床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1、科一病区:组长:成员:2、科二病区:组长:成员:3、骨科:组长:成员:4、普通外科:组长:成员:5、妇产科:组长:成员:6、眼科:组长:成员:7、儿科:组长:成员:职责:1、所有成员对临床路径知识及相关容进行认真学习。
临床路径监测季度报表

科室:心血管内科
注:1、入组率:进入临床路径数/入院患者例数。
入组完成率:(进入临床路径数-退出路径)/进入临床路径数。
科室:心血管内科
注:1、入组率:进入临床路径数/入院患者例数。
入组完成率:(进入临床路径数-退出路径)/进入临床路径数。
科室:心血管内科
注:1、入组率:进入临床路径数/入院患者例数。
入组完成率:(进入临床路径数-退出路径)/进入临床路径数。
科室:心血管内科
注:1、入组率:进入临床路径数/入院患者例数。
入组完成率:(进入临床路径数-退出路径)/进入临床路径数。
临床路径入组率PDCA案例分析

临床路径入组率分析(PDCA)
三、解析(鱼骨图)
主要原因分析:
四、改进措施
1.加强管理力度,对各科室制定目标任务;切实提高临床路径实施病种入组率;
2.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定期检查;提出问题、记录,并提出整改措施;
3.针对临床人员开展临床路径培训;
4.进行资料分析并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和沟通;
5.加大奖惩力度。
五、检查
改进后监督数据追踪
1.XXXX年X月-X月临床路径入组率、完成率统计表:
2.XXXX年X月-X月临床路径入组率对比图:
改进前改进后
由上图可以看出,改进后入组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六、结论
xxxx年第一季度临床路径入组率明显偏低,通过第二季度的整改,临床路径入组率逐渐得到提升,说明此次改进措施有一定成效,但是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接下来将继续针对存在的问题,按照计划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提升临床路径入径人数、入组率、入组完成率以及保证入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吉林省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信息报送表(三级医院)
注:1.入组率=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相应病种收治病例总数×100%。
2.临床路径例数占全院出院病例数比例(%)=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同期全院出院病例总数×100%。
3.变异数=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出现变异的病例总数。
4.退出路径例数=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出现退出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总数。
5.平均住院日变化“与前一年同期相比情况”=(当年平均住院日--前一年平均住院日)/当年平均住院日×100%。
6.平均住院费用变化“与前一年同期相比情况”=(当年平均住院费用--前一年平均住院费用)/当年平均住院费用 ×100%。
7.数据统计时间为累计,2016年4季度统计时间段为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
8.报送时间为每季度末次月5日前,2016年4季度报送时间为2017年1月5日前。
9.类别填写综合或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