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高分化和多形性特征的脂肪肉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去分化脂肪肉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J Clin Exp Pathol 2018 Junꎻ34(6)
网络出版时间:2018 - 6 - 27 14:14 网络出版地址:http: / / kns. cnki. net / kcms / detail / 34. 1073. R. 20180627. 1413. 024. html
去分化脂肪肉瘤 11 例临床病理分析
谢 晶ꎬ王志华ꎬ丁 敏ꎬ王晓秋ꎬ顾 萍
摘要:目的 探讨去分化脂肪肉瘤(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 ̄ maꎬ DDLPS) 的临床病理学特征ꎮ 方法 采用 HE 染色和免 疫组化法对 11 例 DDLPS 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 献ꎮ 结果 11 例 DDLPS 均由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 / 高分化 脂肪肉瘤( atypical lipomatous tumor / well ̄differentiated liposar ̄ comaꎬ ALT / WDLPS) 和非脂肪源性肉瘤的去分化成分构成ꎬ 其中 2 例伴脂肪源性肉瘤的去分化成分ꎬ形态分别类似于多 形性脂肪肉瘤( pleomorphic liposarcomaꎬ PLPS) 和黏液样脂 肪肉瘤( myxoid liposarcomaꎬ MLPS) ꎮ ALT / WDLPS 可出现三 种亚型形态ꎮ 去分化成分形态多样ꎮ 2 例因鉴别诊断需要 联合应用 MDM2、CDK4、p16 免疫组化标记ꎬ出现特征性阳 性ꎮ 结论 DDLPS 由分化性和去分化成分构成ꎬ病理形态 范围广ꎬ当去分化成分占优或出现脂肪源性去分化成分时易 误诊ꎬ必要时需联合 MDM2、CDK4 和 p16 免疫组化标记以鉴 别多形性未分化肉瘤、PLPS 等ꎮ 关键词:脂肪肉瘤ꎻ去分化ꎻ免疫组织化学ꎻ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 738������ 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 7399(2018)06 - 0682 - 04 doi:10. 13315 / j. cnki. cjcep. 2018. 06. 024
脂肪瘤病理报告

脂肪瘤病理报告是一种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诊断和评估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脂肪瘤样本的观察和分析,病理医生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下面就来详细解读一份典型的。
的第一部分通常是关于病理检查的基本信息。
首先是病例编号,用以识别每个独立的患者个案。
接下来是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病理医生对肿瘤进行更精准的评估。
第二部分是关于样本采集和处理的描述。
会详细描述样本的来源,例如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穿刺活检的细胞样本等。
与此同时,报告还会提到样本的处理过程,例如固定、切片和染色等。
这些步骤对于后续的病理学分析非常重要,可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是对脂肪瘤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的结果与描述。
病理医生会对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特征进行详细描述,例如组织的细胞密度、包涵物的类型和数量等。
通过这些观察,病理医生可以确定该组织是否为脂肪瘤,以及其所属的亚型。
脂肪瘤的病理学亚型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良性脂肪肿瘤和恶性脂肪肿瘤。
在中,病理医生通常会对其进行鉴别诊断。
良性脂肪瘤的组织结构正常,细胞排列整齐,包涵物为成熟的脂肪细胞。
而恶性脂肪肿瘤则具有不正常的细胞排列和增生,可能伴有异型细胞和核分裂等异常现象。
此外,还会对肿瘤的分级进行评估。
分级主要是根据肿瘤的细胞异型性、增生活跃程度和核分裂等指标进行划分。
较低的分级意味着肿瘤的恶性程度较低,更为良性;而较高的分级则表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潜在的危险性更大。
这些信息对临床医生而言非常重要,能够决定患者后续的治疗和预后。
最后,会总结以上观察结果,并提供病理诊断和建议。
报告会明确指出该组织为脂肪瘤,同时提供有关肿瘤性质、亚型和分级的信息。
根据这些结果,临床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手段,并做出更准确的预后评估。
总之,为医疗团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和病理学信息。
通过对组织的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病理医生能够对脂肪瘤的性质、亚型和分级进行准确判断。
去分化脂肪肉瘤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肉瘤的的概念、发病情况、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病理学特
征以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的新进展作了综合介绍,有
助于提高对去分化脂肪肉瘤的认识及病理诊断水平。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去分化脂肪肉瘤;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 73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l一7399(2010)01—0097—04
脂肪肉瘤(1iposareoma)是最常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其 形态学范围宽广,这反映了肿瘤分化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差 异。目前已公认,根据组织学形态及临床生物学行为,可将 脂肪肉瘤分为3类:(1)低度恶性肿瘤(10w-grade tumours), 包括高分化脂肪肉瘤(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WDLS)、不典型脂肪瘤性肿瘤(Atypical lipomatous tumor, ALT)和黏液样脂肪肉瘤;(2)中度恶性肿瘤(intermediate grade turnouts),包括低度恶性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 ated liposarcoma,DDLS)、富于细胞性不典型脂肪瘤性肿瘤
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学对照

L.e t a 1.R e t r o D e r i t o n e a 1 1 i p os ar co l n o . : M R c h ara ct eri st i c s
2 6 6 . 1 0 . t t e n ri c k s W H. C h u YC . G o1 d b1 u m JR .et a1 . De di ff e r e nt i at ed
列 紧 密 ,多 形 性 脂 肪 肉瘤 主 要 由
~ L n 一 ~ 一 一 ~ 一 一 ~ 一 ~ m 一 一 ¨ ~ = 2 一 _ 三 一 ~ ~ 叭 ~ 一 ~
Di a g n P a t h o 1 , 2 0 0 1 , 1 8( 5): 2 6 3 —
呈 低 信 号 。 静 脉 注 射 钆 喷 替 酸 葡 者 5 年 生 存 率 远 远 高 于 位 于 腹 膜
甲胺 ( G d - D T P A ) 增 强 后 ,病 变 的 脂 后 的 ,这 是 由于 四 肢 肿 瘤 易 于 早 肪 性 成 分 或 分 化 良好 成 分 只有 轻 期 发 现 和 完 全 切 除 的 缘 故 。肿 瘤
微 强 化 ,非 脂 肪 性 成 分 则 有 显 著 内 的 脂 肪 含 量 越 高 , 预 后 相 对 越
i n t h e h i s t o l o g i c s u b t y p e s 【 J ] .
R a di o 1 o g y , 1 9 9 3 ,1 8 6( 2): 4 5 5 —
a n d D at h o1 o gi c a1 c or r el a t i v e
混合型脂肪肉瘤

混合型脂肪肉瘤混合型脂肪肉瘤定义同时具有粘液样/圆形细胞脂肪肉瘤、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和去分化脂肪肉瘤的特征或同时具有粘液样/圆形细胞脂肪肉瘤和多形性脂肪肉瘤特征的脂肪肉瘤。
ICD-O编码混合型脂肪肉瘤 8855/3脂肪肉瘤,NOS 8850/3流行病学真性混合型脂肪肉瘤非常罕见,主要出现在老年人。
累及部位大部分混合型脂肪肉瘤发生于腹膜后或腹腔内。
纵隔和四肢深部软组织也有报道,但更少见。
临床特征患者通常出现无痛性较大包块,有时是偶尔发现的。
大体检查根据部位不同,大部分混合型脂肪肉瘤是较大的多结节状肿物,有囊性和实性区域,切面灰黄色。
组织病理学目前已经认识到在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中可以出现粘液样区域,尤其在腹膜后和腹腔的病变中较常见。
但是,在大部分病例中,这些表现反映了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的粘液变性或具有粘液纤维肉瘤样特征的去分化,而并非真性混合型脂肪肉瘤。
很少有混合型脂肪肉瘤同时具有粘液样/圆形细胞脂肪肉瘤(具有粘液湖和明显丛状毛细血管的粘液样背景中出现未分化小间叶细胞、单空泡的脂肪母细胞和圆形细胞团)、多形性脂肪肉瘤(具有数量不等的多形性脂肪母细胞的多形性肉瘤形态)和/或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脂肪细胞大小和形状明显不同,有核异型性)的形态特征。
所谓的去分化粘液样脂肪肉瘤可能是混合型脂肪肉瘤,同时具有粘液样/圆形细胞脂肪肉瘤和去分化脂肪肉瘤的形态。
遗传学在3例混合型脂肪肉瘤的核型中,环状染色体和巨大染色体可以单独出现或与复杂的重排一同出现。
也有12q14-15区的扩增,MDM2的扩增更特异。
没有TP53的突变。
高分化及去分化脂肪肉瘤MDM2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论 著·高分化及去分化脂肪肉瘤MDM2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邹 珏,范钦和,蔡 勇,宋国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南京 210029)[摘要] 目的 研究高分化及去分化脂肪肉瘤石蜡包埋组织中M DM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17例高分化及去分化脂肪肉瘤,对照组肿瘤标本18倒,均为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M DM2基因检测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2PCR)法,以看家基因β2actin为内参照。
蛋白检测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
结果 用RT2PCR法检测的10例高分化及去分化脂肪肉瘤均有M DM2基因表达,而对照组肿瘤标本只检测到β2actin基因,未检测到M DM2基因。
17例高分化及去分化脂肪肉瘤M DM2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18例对照组肿瘤标本(P<0105)。
结论 在高分化和去分化脂肪肉瘤石蜡包埋组织中,RT2PCR法检测M DM2基因和免疫组化法检测M DM2蛋白可行,且两者结果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意义。
[关键词] 脂肪肉瘤; M DM2;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 R738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8096(2007)03-0168-04Detection of MDM2gene and protein in w ell2differentiated and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 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ZH OU Jue,FAN Qin2he,C AI Y onɡ,et al.(Department of Pathology,the First A ffiliated H ospital,NɑnjinɡMedical University,Nɑnjinɡ210029,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 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and significance of detecting M DM2gene and protein in paraffin2embedded tissues of well2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W D LPS)and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D LPS). Methods Seventeen formalin2 fixed and paraffin2embedded(FFPE)samples of W D LPSΠDD LPS were retrieved from archives and consultation materials,together with eighteen cases of controlled tum or.M DM2gene were detect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2PCR) and home2keeping geneβ2actin was used to detect the quality of mRNA.The protein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chemistry of EnVision method. R esults T en W D LPSΠDD LPS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RT2PCR and M DM2gene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in all the tum ors,as comparied withβ2actin mRNA.The positive rate of M DM2protein expressed in seventeen W D LPSΠDD L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eighteen controlled tum ors(P<0105). Conclusions RT2PCR for the detection of M DM2gene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M DM2protein are feasible methods in FFPE tissues of W D LPSΠDD LPS.The results are meaning ful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tum ors.K ey w ords:Liposarcoma;M DM2;RT2PCR;Immunohistochemistry;Differential diagnosis 脂肪肉瘤根据其分子学特点可分为三大类:高分化脂肪肉瘤(well2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W D LPS)Π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D LPS)、黏液Π圆细胞脂肪肉瘤和多形性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分析

・短篇论著・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分析谢勤 万泽铭 罗燕娜 黄宏 陈文志 李亚发 徐景仁 赵丽花 周玉DOI:10畅3877/cma.j.issn.1674唱0785.2013.06.129作者单位:524002 广东湛江,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超声科通讯作者:谢勤,Email:zjxqno1@sina.com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亚型的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做对照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脂肪肉瘤的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做对照分析。
结果 27例脂肪肉瘤中,分化好17例,黏液样5例,去分化3例,多形性1例,混合型1例。
分化好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为巨大的混合性回声包块,其内绝大部分为光点细密的强回声,这与其含有大量成熟脂肪细胞有关。
黏液样脂肪肉瘤因含有较多的黏液样基质,其超声表现为肿块内部以低至无回声为主,光点分布欠均匀。
去分化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为混杂回声包块,其内各种回声之间的分界较清楚。
多形性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为其内以中低回声为主的实质性肿块,并可见散在分布的边界清楚的稍强回声团块及不规则的液性暗区。
混合型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为光点分布高度不均匀的混合性回声肿块。
结论 不同组织亚型的脂肪肉瘤在超声图像上的不同,与其内所含的主要组织学成分有关。
通过对其超声图像特点的分析,以增强此病在术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关键词】 脂肪肉瘤; 超声检查; 病理学 脂肪肉瘤是成人软组织肿瘤中较常见肿瘤之一,占恶性软组织肿瘤的16%~18%[1],其来源于血管周围、体腔下及肌间间隙的未分化间叶细胞,由成脂肪细胞到成熟脂肪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构成。
较少数可能为脂肪瘤恶变而来。
脂肪肉瘤多发生于下肢,特别是大腿、臀部和腘窝,其次是腹膜后、小腿、肩部和上臂[2],还可见于大网膜、胸壁、乳房、纵隔。
2002年版的WHO软组织肿瘤组织学分类将脂肪肉瘤分为分化好、去分化、黏液样、圆形细胞、多形性、混合型。
磁共振成像对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和病理对照分析

新生儿气胸的 x线表现与成人或儿童期 的气 胸不同 ,气体 多 聚集于胸腔前部内侧 ,床旁胸部 x线 片大部分未见肺 的压缩 边缘 ,即使见到部分压缩边缘 ,也与肺萎陷程 度不成 比例 ,无 法 用传 统的受压肺容积百分 比来估 计积气量 ,不能 明确指导 临床治疗 。本 组资料显示 ,以肺野透亮度增强 、纵隔边缘和横 膈 面异 常锐利清晰 ,心影纵 隔移位为 多量气胸 ,其余 为少 量 气胸。多量气胸需要外科治疗 (穿 刺或 引流术 ),少 量气胸保 守治疗可痊 愈。
新 生儿气胸合并 纵隔积气 临床上并 不少见 ,本组病 例 中 ,共 11例 ,占 22%,胎粪吸人性肺炎 9例 ,气管 插管术 中 2 例 。病理为肺泡破裂气体沿肺间质经肺门结构进入纵 隔内所 致 。x线表 现为纵隔两旁见线条状 、片状透亮影 ,左右两侧积 气 可相连 ,表 现为心底部 见横形条 片状 低密度影 ,后缘 胸椎 显示异常清 晰 ,纵 隔胸膜分离 显影 ,胸腺上 抬 ,远 离心底部 , 称为“胸腺帆征”[7],胸腺边缘清晰 ,见“八”字征 。 3.3 X线 鉴别 诊断及治疗 :新 生儿气胸 x线表现有一定特 征 ,一般诊 断不难 ,但如 果气胸表现 为肺野局 部或单侧透亮 度增强 .而且 未见肺压缩边缘时则易误诊或漏诊 。水平侧 卧 位 、立位胸部 X线 片或 CT有利于鉴别诊断 ,但需要翻或搬动 患儿 ,易于加重病情 ,实际操 作困难。需要鉴别诊断的病例 , 一 般均为气胸量较少 ,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儿 。因此 ,根据患 儿 的病情 发展 ,短 时间内复查更趋 于人性化 。新生儿气胸 x 线检查 的 目的 :一是判断有无气胸 ,二是气胸量 的多少 。但是
张景 臣 田爱 民 李 威 马 国林
【摘 要 】 目的 探讨 四肢软组织脂肪 肉瘤的不同病理类 型的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 。方法 收集经手术 病理证实的 四肢 软组织脂肪 肉瘤 12例,对其 MRI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l2例脂肪 肉 瘤 中,分化 良好型 5例 ,占42%,黏液 型 3例 ,占 25%,去分化 型 2例 ,占 17%,多形型 2例 ,占 17%。MRI表现 为 T。wI呈低 、等 、高混杂信号 ,T wI则 以高信号 为主 ,压脂后 T。wI、 r2wI高信号的脂肪信号呈低 信号。结论 MR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形 性 脂 肪 肉瘤 是 一 种 含 有 多 形 性 脂 肪 母 细 胞 的 未 分
化多形性 肉瘤 , 是脂 肪 肉瘤最 少见 的一种亚 型 , 约 占脂 肪 大 肉瘤 的 5 ~1 %。多形 性脂肪 肉瘤 被认 为与脂 肪 肉瘤 的 % 5 其它类型无关联 , 因为多形性脂肪 肉瘤并不是 由低级别前 驱 病变 ( 高分化脂肪 肉瘤 ) 如 转变而来 的 , 几乎 总是原发 性 的。 可是 , 作者观察到有些罕见的多形性脂肪肉瘤与高分化脂肪
性 脂 肪 肉瘤 的一 种 亚 型 。
肉瘤有关 , 并对其进一步研究 以期明确它们的临床病理特征 及它们和其它类型脂肪 肉瘤 的关联 性。病例来 源 于作 者会
ce s s t moi e i i nd i h b t p p o i n p n r ai d n — r a e u rg n c t a n i i a o tss i a c e tc a e o y s
能成 为估 价涎腺 恶性 肿瘤 的重 要依 据 。 本文 结果 显示 C 9阳性 率与 HS2 相关 , D P7正 而 且 恶性肿 瘤 中 H P 7的表达 在 转移 组 有 降低 趋 势 , S2 说 明 H P7的表达 缺 失还 可能 与 C 9协 同参 与肿 S2 D 瘤细胞 的浸 润 和 转 移 , 响涎 腺 恶 性 肿 瘤 的 进 程 。 影
h a h c r t i 7 rp e s s g o h o e ao e u a a cn ma e ts o k p e n 2 e r s e rw fh p tc n lr c r i o o t
作 用 于涎腺 肿瘤 的进展 过程 。
参考 文献 :
r q a o scl crio a J .O a O cl 00,6( ) 16 l a sum u e acnm [ ] r n o,2 1 4 3 :6 l l
—
71 .
[1 Skmo 1 ] aa t K,O oT,N kmuaY, t 1 xrsi f ls r f o n aa r e a.E pes no ut o c eo
c c o n a o t ss o p el n o i ae y d g l co a n y l lo p p o i f He G2 c i i t xc td b - aa t s mi e s
[ ] s a rdRe,0 0,2 4 :1 J .JA i N t o s2 1 1 ( )3 3—2 . n a P 3 [ ] s WagF, a e a.Ihbt no ri rt no b i 8 uY, n Y Q, t 1 n iio f of ao f abt n i p le i r
4 3.
均随访时间为 3 个月 ) 8 。余 下的 3例病人 , 中 1 其 例诊断 2 9
个月后死 于疾病进展 , 1例分别 于诊 断 6 O个月 和 8 4个月后 发生肺转移 和局部 复发 ,6 15个 月后仍 然带瘤 生存 。还有 1
例诊 断 1 月 后 因其 它 原 因 死 亡 。肿 瘤 切 除 后 随 访 不 足 4个
阳性 率为 10 , 以强 阳性 为 主 , 0% 且 而恶 性肿 瘤 中阳
性 率 和 阳 性 强 度 均 显 著 降 低 , 似 于 Skmo 相 aa t o
等_ l 在腮 腺 肿 瘤 的研 究 , 示 C) 提 I 9阴性 可 作 为涎 腺 肿瘤 恶性特 征 的标 记 , 而恶 性 肿瘤 中 C 9的表 达 D 减弱也 将有利 于涎 腺 恶 性 肿瘤 的浸 润 和转 移 , 可 有
Mie eldf r ni td a d P e mo p i e t rs A C ii o x dW l iee t e n lo rhcF aue : l c — — f a n
成, 伴有 突然转化 为含多形性脂肪母细胞的多形性梭形细胞
肉瘤 区域 。1 例 肿 瘤 中 有 1 1 0例 ( 1 ) 现 了 MD / P 9% 出 M2 C M
l 2个月 的病人 , 无肿 瘤复 发 的证 据。作者 推断 发生在 高分 化脂肪 肉瘤 中的多形性脂肪 肉瘤是一种罕见的现象 , 混合性 高分化/ 多形 性脂 肪 肉瘤 的多形性 成分 出现 MD 2 C M 的 M/ P 扩增说明多形性脂肪 肉瘤 可能是 高分化脂 肪肉瘤进展 而来 或者可能是经典型脂肪 肉瘤 的转 化或者部 分向经典 型脂肪 肉瘤分化 , 作者建议 混合性 高分化/ 多形性脂 肪 肉瘤 是多形
C e 20 ,8 (7 :85 6 . h m,0 82 3 2 ) 182— 0
[O]B i E, o rnoSV, av h e a.D w rgltno 1 um M L uec C ra oK C,t 1 o neuai f l o
CD9 p oe n e p e so s a s c ae t g r s ie b h v o fo r ti x r s i n i o it d wi a g e s v e a iro — s h
的扩增 。所用的蜡块肿瘤 主要成分 为多形性 脂肪 肉瘤 。肿 瘤切除后随访 l 2个月 以上 的病 人 , 随访 时间为 1 4~15个 6 月, 平均为 4 4个月 , 中 4例病人 目前无瘤生存 , 复发( 其 无 平
p too i Su yo 2Cae . u gP to ,0 0,4:3 ah lgc td f1 s s Am JS r ah l2 1 3 8 7~
[ ] Oee 5 l kA,D m s wc— ozkA,B de ,e a.C net — j a ai i B de e z o zkP t 1 ocnr a
t n f a t o e a an t h a s o k p o en 2 i h s r f i so n i dis g i s e t h c r ti 7 n t e e a o o b
而 C 9阳性 与 H P 0无关 的现 象 则 说 明 H P 0阳 D S7 S7 性 并不 能抑 制 C 9的表达 , 者可 能 通过 不 同机 制 D 二
crio [ ] acrR s2 0 ,7 2 :1 2 . a nma J .Cn e e,0 7 6 ( ) 66— 5 c [ ] B oXQ, .Ivl m n o S 7 ntepoetno b— 7 a “uG T nov et fH P0i rt i f i e h co
临床 与实验病理 学杂 志
JCi E pP t l 0 0D c2 ( ) l x ah 2 1 e ;6 6 n o
・2 7 3・
T S ) 员之 一 , 肿瘤 中 的主要功 能是抑 制瘤 细 M4 F 成 在
tt epoemi aa s [ ] rto c,0 0 2 8) l ai r o e nl i J .Po meSi2 1 ,6( :7— v t ys e
・
国外 期 刊 文 摘 ・
伴 有 高 分 化 和 多 形 性 特 征 的 脂 肪 肉瘤 1 临床 病理 分 析 2例
B ln , es , ier ,ta. ioae ma i oa dJM W i S W Ol iaA M e 1 Lp sro sW t s v h
d f r n it n 9 gy o r ti n b n g n l i n a td ga d i e e tai lc p o en i e i n a d ma g o na t r i l n p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e p0 Hs7 [ ] a crR s2 1 7 ( )8 3— 3 n s 9 / p0 J .C ne e,0 0,0 2 :1 2 . Hs [ ] S e 3 h nG,Lag S u z ta. D w rgl e xrsin o i ,X ,e 1 o neua d epes f n t o
HS 2 n h ma o g a e ima t s e ic v r d b u n i P 7 i u n lw- r d 0 i u s d s o e e y a q a t. s
tm usJ .JL rno Oo,0 9 1 3 ¥ 1 :8— 3 u o r[ j aygl t 2 0 ,2 (3 )5 6 . l
1 l h y aVHL— d p n e t c a im a n o v st ec a e - p ab a i e e d n n me h n s t ti v le h h p r h
vaihbt no x aell in — glt i s [ ] i i n iio fet cl a s a r uae kn e J .JBo i r u r gl e d a l
w m nwt vr ncrio a J .It G ncl acr20 1 o e i oa a ac m [ ] n J yeo C e,0 9,9 h i n n
( )11 9 :5 6—2 . 0
[ ] A h as A, hlp , u e e a.Het hc ren7 — 6 gdsi P iis D dj V, 1 a sokpo i 0i l P a t t n
atre o A 3 rgloyati u a u rgo t[ ] gt fB G eua r cit i h m tmo rwh J . a t vyn n
Po al cdS i S 2 1 ,0 ( 6 :4 7— 0 . r N tA a c U A,0 0 17 1 )7 9 5 2 c
[ ] 陈国璋 , 晓红 ,周晓军.涎腺肿瘤 的病 理诊断 [ ] 1 刘 J .临床与 实验病理学杂志 ,0 7,3 1 : —5 20 2 ( ) 1 . [ ] Z agD, i , ot M, t 1 N 1m da sdgaai I一 2 hn L C s e a.J K e ie erdt nH F J a t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