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六西格玛管理及其在中国现代企业的推行

浅析六西格玛管理及其在中国现代企业的推行
浅析六西格玛管理及其在中国现代企业的推行

浅析六西格玛管理及其在中国现代企业的推行

六西格玛管理法是当今企业追求卓越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介绍其内涵、由来、特点和意义,对中国现代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概况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并解读影响中国现代企业六西格玛实施成功的一些关键因素。

标签:六西格玛管理中国现代企业推行

1 六西格玛管理法简介

六西格玛管理法即在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和周期的过程革新方法,它是采用以顾客为中心的评测方法。是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获得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经营策略。在统计学上是指“标准差”,6o意即为“6倍标准差”,在质量上表示每百万个产品的不良率(PPM)少于3.4,合格率则为99.99966%。而通常我们所说的质量统计单位不合格数是以百分比为计数单位,比如1%是一百个产品中有一个不良品。

1987年,摩托罗拉公司为了应付来自于国外的强力竞争。创建了六个西格玛管理体系,并全力推广应用到公司的各个方面。公司从开始实施六西格玛的1987年到1999年,平均每年提高生产率12.3%,由于质量缺陷造成的费用消耗减少84%。制作流程失误降低99.7%,节约制造费用总计超过110亿美元。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于1996年正式全面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从1997年开始,销售业绩和利润每年都以两位数百分比快速增长。

目前所讲的六西格玛管理已从一种基于统计技术的过程和产品质量改进方法,进化为组织追求精细管理的理念。其基本内涵是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组织的资源成本,给组织带来诸如顾客满意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缺陷率降低、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缩短、投资回报率提高等绩效。

2 西格玛管理的特点

2.1 关注焦点集中在顾客六西格玛项目瞄准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顾客满意度。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来占领市场、开拓市场,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益。二是降低资源成本。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给一个组织带来显著的业绩提升,这也是它受到众多组织青睐的主要原因。

2.2 注重数据和事实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高度重视数据,依据数据进行决策的管理方法,通过计算百万机会缺陷数,不但可以测量和评价产品质量,还可以把一些难以测量和评价的工作质量和过程质量,变得像产品质量一样可测量和用数据加以评价,从而有助于获得改进机会,达到消除或减少工作差错及产品缺陷的目的。

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苏南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由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苏南模式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和“政绩经济模式”,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 苏南地区采取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方式。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这种组织方式将能人(企业家)和社会闲散资本结合起来,很快跨越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实现了苏南乡镇企业在全国的领先发展。不可否认,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政府直接干涉企业,动员和组织生产活动,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因而成为首选形式。 形成原因 苏南是指江苏南部的无锡、常州三市所辖的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有着悠久的开发历史,是中国商品粮的苏南模式 主要基地;人口稠密,耕地有限,农业劳动力的过剩高达一半以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构成苏南农村较早兴办乡镇企业的内在动因;该地区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地区,农村素有家庭手工业传统,加之受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苏南农村的商品经济意识较强,这些是苏南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基础;苏南地处集镇密集地区,受城市经济的辐射较强,交通运输便利,文化发达,对辐射有较强的接收能力;文革期间大城市知青、干部的下放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知识,同时城市工业因动乱受挫,生产和生活资料供不应求,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依靠农民,自力更生发展商品经济。具体表现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六自”即:资金自筹、劳力自招、原料自找、产品自销、决策自主、风险自担;面向市场,参与竞争。注意从市场需要出发,优化乡镇企业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在企业组织结构上,一方面通过小而专拾遗补缺,另一方面又通过上规模上水平取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发挥地理优势,依托城市,充分接收城市经济的辐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农村发展中的工业与农业关系,使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相互促进。 编辑本段存在问题 问题概述 A、党政企合一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B、市场发育不够完善,流通环节薄弱,外贸出口渠道亟待拓展; C、乡镇企业负担重,其自我积累能力有弱化趋势; D、如何上技术、上质量、上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在苏南,由乡村集体支配资源,它们同时也是财富积累的主体。而在温州,由个人积累财富和支配资源。苏南模式 有人认为苏南模式是资源共享,但如何保证在资源分享前提下的共享,是一个重要问题。这是因为,如果不能保证绝大多数人都能分享到资源,那就是少数人独享资源。 消极方面 苏南模式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和“政绩经济模式”,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有学者把苏南村乡镇政权对乡镇企业的实际干预和控制看作是一

浅谈中国企业发展模式

浅谈中国企业发展模式,以里手网为例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看似感觉已经成为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人们都说现在是创业的黄金时代,的确,相比以前,互联网的发展为创业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一个发展方向,则很难走下去。 就像前两年以众筹为噱头的西少爷肉夹馍,就是因为对发展模式没有准确的定位,合伙人的意见不合,最终走向了失败的结果。因此,在创业初期,如何规划好企业的发展道路探索好企业发展的模式,为重中之重。 企业现状: 目前,在中国,中小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主要部分,中国大约将近5000多万户中小企业,成为市场中的中坚力量,但是在发展过程,仍然异常艰难。比如融资问题,技术问题,以及在各个部门的周旋问题。 1 障碍分析 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1.1 企业的自身问题。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人人皆可创业,但是,创业者的素质以及技术因素也成为了阻碍企业发展的难题。企业发展范围以及自身的社会影响导致社会的信任度较低。经济效益差,企业抗风险能力低。 1.2 创业者的错误定位。不少企业总是盲目的为自己定位,在发展过程中,盲目的想让自己扩大,向一些大企业看齐,这种决心虽然好,但是盲目的搭架子而不想着如何做强,导致自己外强中干忽视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 1.3 中小企业招人难,人才难留固然是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弊端,但是这并不是阻碍发展的根本问题,其实小企业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边是小而精。不能跟大企业比规模,但是却可以往精上边发展。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不善于利用、开发、整合资源,盲目跟进,企业缺乏从战略角度长远规划发展的思路。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管理者观念落后。 例如里手网,在开始创办的初期,定位非常的明确,就是为企业做好服务,定制发展的方案。从工商服务到财税服务再到知识产权的申请,为企业进行一站式服务便是里手网的企业定位。一个企业的定位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2 改进途径 2.1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先进技术,做后起之秀。从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我们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和技术,通过学习、引进,帮助我们尽快发展,减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差距越大,快速发展的空间就越大。在我们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也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经过长期的磨练,相对比较成熟,这些企业就是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楷模,学习成本低。 2.2 企业定位最重要。中小企业其自身规模小,小而全的经营战略将使企业误入歧途。中小

Tesla汽车公司战略管理浅析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战略管理 题目名称: Tesla汽车公司战略管理浅析 学院: 旅游学院 专业班级: 2013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姓名: 单亲 学号:20132520310002 评阅教师:何彪 完成日期: 2015年6月20日

Tesla汽车公司战略管理浅析 摘要 时下,特斯拉电动车持续火爆,成为汽车界内外争相议论的话题。特斯拉的市场影响力与认知度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新的汽车公司,成为颠覆汽车业电动革命的黑马。因此,面对特斯拉的成功,先不要急着否定,更不要用底特律思维来看特斯拉的崛起,或许我们会学到很多想不到的创新思想与方法,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不无益处。 关键词:三步走;反向运作;品牌思维 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这个来自硅谷的汽车界闯入者,成立于2003年,如今已经拥有雇员6000人左右,全球100多处零售网点,生产的高级电动车全球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超过1.9亿英里。据特斯拉2014年2月发布的“2013年致股东信”称,2013年第四季度完成交付6892辆电动车,实现全年22477辆的销售量;以GAAP会计准则,销售额超过20多亿美金。同时,2013年全年依然没能实现扭亏为盈,全年净亏7400万美金,但相比2012年全年亏损3.9亿美金已经大幅减亏。特斯拉同时规划了2014年业绩指标,力争全球交付35000辆Tesla S型电动车,比2013年增长55%以上。特斯拉毫不隐瞒自信的心情,为消费者和利益相关方勾勒出一幅公司增长的诱人前景。2013年7月18日,美国曾经风光的汽车城底特律背负着180亿美元债务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当年12月4日,美国联邦破产法官做出破产保护裁决。至此,曾被誉为美国“汽车之城”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总部聚集之地底特律市正式走入破产的历史,一个世纪的工业神话就此休止。 然而正是在2012~2013年,美国全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汽车公司纯电动车Tesla S型强势入市,打破汽车界的寂静。如同当初的苹果iPhone闪亮入市一样,Tesla S上市以来,连续登上美国主要7万美金售价以上豪华车的销售榜首。特斯拉公司成为汽车界的苹果,续写了美国汽车工业的神话。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浅析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浅析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浅析 战略管理是确立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设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但总体来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战略管理缺陷。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战略管理理念。首先,缺乏理论的指导。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界和理论界存在着一种认识论上的偏差,认为战略管理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和管理方法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的。 2、战略制定能力不强。部分中小企业限于经营者自身素质较低且未接受过系统的管理理论培训,未能掌握战略制定的原则、思路和专门方法,缺乏制定战略规划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而无力制定企业战略。 3、定位不准,脱离实际。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还谈不上有真正的企业的战略定位,它们所制定的一些规划没有从发展的趋势进行考察,在指导思想、内容和实施上都缺乏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深刻把握,以此定位的发展战略根本无法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 如何加强中小型企业的战略规划,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新华商智总裁实战教育顾问机构的马老师,长期针对中小型企业战略管理进

行研究,提出了四点措施: 一、开展培训,提高认识 首先,必须对战略管理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认识。中小企业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战略管理并非仅限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也需要制定自己的战略。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制定战略不仅仅需要依靠管理者的战略意识,更需要通过他们敏锐和精准的眼光,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设定恰当的目标。其次,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战略管理技能。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有计划地组织管理者到国内外先进企业考察学习,也可以采取多种途径送他们到其他系统学习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聘请战略管理专家来企业现场对经营者进行针对性地培训,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更新管理着的思维方式,提升其企业战略管理技能。 二、抓住关键,掌握方法 当前,战略管理实践中较为适用的有swot战略分析法,它是一个以企业所处环境为切人点的'分析工具,由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组合而成。通过swot分析,中小企业可以充分认识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拥有的内部条件,从中发现自身拥有的的优势和劣势,认识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三、结合实际,制定战略 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相对于大企业来说既缺乏资本又缺乏技术,因而它们在制定战略时必须充分注意所选战略与企业

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_秦敏

114 《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中旬刊)总第494期 一、企业大学产生的背景和定义 企业大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27年通用汽车成立GM学院,但被学术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只是近十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是信息技术及全球化带来的复杂竞争环境的压力;二是企业内部“人才过时”的问题。为了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具备有多方面的才能、能够自主且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员工。企业大学的观念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倍受重视,是企业为了应付不断变化的商务环境,加强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 企业大学的定义,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未达共识。李察?迪积(Richard Dealtry)在2000年定义为“一个组织性的专业管理流程,在演变的商务环境中,不断注入一种尊重知识,以才领导的企业文化。” 另一位企业大学专家麦克?艾伦(Mark Allen)在2002年提出“一所企业大学是一个教育的实体,是作为一个战略工具,借着不同活动来启发及培养个人和组织的学习、知识及智慧,以协助公司达成任务。”前者的定义侧重于营造一个学习型文化的氛围,把企业塑造为“学习型组织”。后者的定义融合了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新管理观念。尽管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企业大学与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的理念相关。从深层次上讲,三者之间的本质意义是一致的,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Prince 和Stewart在2002年他们发表的论文中也提出了企业大学是有知识管理、组织性学习及学习型组织结合而成的观点。 二、企业大学与传统培训部门的区别 企业大学既不同于普通高校教育也不是传统培训部门的升级,而是一种战略层次下的全新组织形态。企业大学与一般高校的不同之处就是“企业”二字,企业大学中的教学、培训都要围绕企业这个核心展开。企业大学在许多层面上与传统的培训部门有很大的差异。 1.企业大学是积极、主动地探索企业的学习需求,针对企业战略建立学习战略方案。企业大学不仅关注改善员工工作绩效,更重视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传统培训部门只提供行政服务,一般根据主管和员工的培训要求被动式做出反应。 2.企业大学属于战略层次,独立经营,确定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及贯彻性,帮助企业实现战略和目标。这对于跨国公司的管理尤其重要,企业大学能够集中资源和管理,避免培训资源的重复及分裂,确保战略、目标和文化的统一。而传统培训部门属于战 术层次,通常依附人力资源部,集团公司内部各个分公司培训资源分散。 3.企业大学提倡“终身学习”的持续流程,提供全方位的“硬性技能”和“软性技能”课程,如领导能力、创意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课程。培训部门的课程形式固定、单一,通常课程设计的对象为一般员工,内容深度有限,培训局限于提高工作岗位技能。 4.企业大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CEO、高层经理、商业单位及员工全面支持与认同,相反,培训部门几乎不进行内部行销,直接指定员工来接受培训,认同和配合程度较低。 5.企业大学关注企业的整体性,即整个企业工作绩效和核心胜任力的提升,而传统培训部门以提升个人技能为主。 总而言之,企业大学是积极性、专业性及长期性的独立个体,用企业品牌和大学的称号,显示企业对投资人才资本的长远承诺。 三、中外企业大学发展的现状 目前,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80%的企业已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大学。按照新企业大学研讨研究报告,在过去的十年美国企业大学以每两年400所的速度增加,至今有2000多所的企业大学。2002年美国公司花费在企业培训费用每年大约560亿美元,英国160亿英磅。在中国企业大学也在蓬勃发展,除了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可口可乐、惠普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国内企业大学,海尔、联想、伊利集团、TCL、泰康人寿保险、华为、康佳、金蝶、实德、力诺、金大地、UT斯达康、吉利、蒙牛、武汉小蓝鲸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企业大学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专家预测,5年之内,国内的企业大学还会有相当大的增长。 一般跨国企业平均花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费用是总薪金的10%。根据2005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41.30%的国内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以下;39.13%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5%;15.22%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5%至10%;4.35%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0%以上。调查显示企业基层员工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整体高于中层和高层,基本技能培训是基层员工首选培训内容(占85.11%),管理技能培训是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培训课程(分别为78.72%和74.47%)。由此而得,国内多数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培训的必要性,但在对员 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 秦 敏 项国雄 江西师范大学 [摘 要] 企业大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日益成为企业用来整合战略资源的工具。本文从企业大学的概念、与传统培训的区别来论述,针对目前国内外企业大学的现状,分析了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以及企业大学面临的挑战,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企业大学 定义 经营模式 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战略方案实施的常见问题

中国企业战略实施的常见问题 引例: 2003年7月,我在深圳的一家制造型企业组织管理诊断。在现场调研活动中,我组织召开了一次以企业战略实施为专题的高层沟通会。在沟通会上,该公司的执行董事告诉我,公司在2002年的时候曾经制订了一个《企业发展纲要》,确定了的公司使命、价值观及愿景,并确定了财务及非财务性战略目标。他还告诉我,公司2004的财务目标是实现利润6000万、销售收入50亿;而上述财务目标实现的一个战略重点是:公司能否在2004年成功地进行市场的转型,即从原来的低端市场(国内批发市场)成功进入高端市场(国内大客户市场和国际批发市场)。但是经过深入的调研后,我却发现该企业“所做的”和“所想的”却存在很大差距:销售经理所有的工作计划都是围绕“如何在现有的低端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市场分额”而开展,他们总是不断地要求公司降价,因为低端市场的重要竞争要素是价格;研发部门也没有根据高端市场的产品需求特点来编制研发计划,用该企业执行董事的话说“他们总是做一些不切实际的学术性研究与开发”;同时生产部门的质量管理也不适应高端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因为公司的

质量管理体系及生产能力没有实行有计划的提升……上述的种种现实使得公司在2004年的高端市场开发的目标似乎将要成了泡影。公司的高层已经意识到需要通过绩效管理来帮助他们摆脱目前的困境,在2003年4月份的时候,他们自己引入了绩效考核体系。 在结束高层沟通会后,我特意调阅了该企业的《绩效考核办法》。我发现该企业对所有员工都从“德、能、勤、绩”四维度进行考核,同时为了确保考核的公开性,他们结合了360度评估的模式,考核的频率以月度为周期,在每月末经理与员工之间互相进行考评。然而,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几乎95%以上的员工认为公司的考核流于形式,而且大约有70%的经理及员工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在中基层员工访谈时,该公司物资设备部的经理告诉我们,由于公司考核指标没有量化标准,所以导致他们很难准确地评估;同时由于在指标没有量化的条件下采取互评,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碍于情面,评价的结果都是高分。他还告诉我,由于第一月考核出来的所有员工成绩都是优秀,人力资源部后来要求他们采取强迫分布,即必须要评出优秀和差的员工出来。但是他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他和部门员工商定:大家干脆每个月轮流坐桩,这个月你是优秀、他是最差,下个月就是他是优秀、你是最差,这样就童叟无欺…… 记得5年前的时候,我开始研究中国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在其创建、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有趣的管理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那就是:众多中国企业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创业者的“个人魅力”息息相关。如果你曾经留意的话,你应当发现在创业初期中国企业的老总们总是

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促 进乡镇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企业主体自身发展需求,又是地方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工作目标。该文结合笔者多年乡镇经济管理的工作实践及所在辖区乡镇企业发展的 实际情况,通过入驻企业等多种形式,调查乡镇企业分布、产业结构及发展过程等情况,分析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如何加快乡镇企业科学发展提出相关 建议。 [关键词] 乡镇企业发展问题发展对策 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带动了区域农民致富,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涌现一 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产品,地方特色产业效应逐渐显现。然而,随着外部经济环 境变化及企业自身发展内在制约因素,也出现了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竞争力不足、 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发展瓶颈,地方政府经济管理也随之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对此, 政府应积极引导,把加快乡镇企业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1 辖区内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辖区内共有 12 个乡镇(街道),其中沿海乡镇(街道)7 个,山区乡镇 5 个,区域内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区位优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截至2012年,全区乡镇企业发展到750 家,从业人员5.2 万余,创造增加值122.7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38.3%。特色产业明显,“一镇一产业”、“一村一产品”的特色 专业镇、村有 20 多个,如蔬菜种植镇、枇杷镇、海蛏养殖镇、电子加工镇、家具生产村、鞋面加工村、渔网村、米粉村、粮行米市村以及豆腐村等。特别是手织鱼网,占 据全省同类鱼网销售市场的优势;特色枇杷吸引省内外客户前来洽谈交易;粮行米市 一直是闽中规模较大的民营粮食加工中心;特色海蛏干畅销省内外。可见,乡镇企业 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产业类别多、产品多样化,特别是一些地方特色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潜力较大。 2 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2.1 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区域内乡镇企业多数是“宗族式”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主要由有血缘关 系的亲戚组成,管理过程中兼顾亲情关系,公私不分;企业负责人既抓生产、销售, 又管招聘人才、财务,未能充分利用外来人才、信息等优势,没有形成一套适应市场 经济发展的健全的管理机构;企业管理不注重“以人为本”的宗旨,奖惩制度不完善、“五险一金”保障不健全,企业员工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调研中有多数企业经营管理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差不多都是由个体户、夫妻店和家庭作坊演变而来。由于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总会有大量下岗和失业人员寻求创业的途径和机会,因此个人和家庭创业然后形成小企业将是中国长期而普遍的现象,研究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模式,以及政府需要为之提供的政策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岗和失业人员本身处于弱势地位,我们不可能对其专业素质期望太高,也不能指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通过培训使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家。因此,小企业成长需要政策和体制上的帮助。在小企业的发展中有必要克服当前流行的一个错误观点,即小企业做大了就是成功。报告认为,小企业是一种企业形态,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生存规律,从国内外历史上看,家庭作坊也有百年老店,证明小企业有自己的成功之路。 小企业变成大企业只是一种变化,不能作为成功的标志,大企业也有倒闭的,企业的规模与其成功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另外,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不复杂,往往是由经营者直接面对员工、面对客户,所以经营者的素质就等于是企业的素质。小企业主未必都有作大的志向(尽管这种志向并不重要),但一定都有多盈利的愿望,政府的一切政策法规和支持措施应以帮助小企业盈利为出发点,抓住这个要 点,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就会形成小企业繁荣和成长的良好局面。政府不需要设定某种企业模式,也不需要设定企业成长的某种指标,政府的政策法规就是企业自我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有时可以听到抱怨说小企业不注重品牌,不讲求信誉,报告认为不在乎自己形象的企业只能是少数,从一般经济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企业

的短期行为通常是由政府政策的短期行为引致,所以克服企业短期行为的最好办法是政府政策的长期稳定和前后一致。 应该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方向性政策中,不管是提供市场准入和提供资金扶持方面,都有很好的法律和法规环境。现在的问题是在个体实施这些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尚有一些体制上的不配套、程序设置上的不到位以及更重要的一点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转变未完成。以体制 为例,中国的金融体系原来完全服务于国有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在银行自身的商业化改造中,也是注重于银行自身风险的防范和提高盈利能力,还没有来的及改革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使之能够服务于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尽管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下,各大银行均表示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帮助,但完成整个面对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设计和安排肯定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前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先生在十六大之前的一次讲话中明确了中国金融系统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完成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改革,预示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所改善,但在现行体制下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小企业如何面对政府政策的变化和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小企业是中国新生的经济门类,政府的政策、法规和体制必然是随着小企业的成长壮大而不断地制定、修改、完善和调整,换句话说就是存在边制定边修改的情况,这就会给小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上 述,小企业的特点就是人数比较少,不能象大企业那样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政府相应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因此,小企业在忙于自己生意的同时,就难于拿出许多时间奔波于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之中,而且即使这样,也未必跟得上一些政策法规的变化。这种情况一方面增加了小企

探析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战略管理

探析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战略管理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 ) 【论文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核心竞争力 【论文摘要】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持续长久发展的导航仪,因此,企业要想生存并发展下去,其管理者就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更需要关注企业的战略管理。本文先阐述了中小企业的战略特征、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其改善的建议。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知识化、休息化、全球化,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多变化等,使得市场竞争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经营的风险程度和不确定性也与日俱增。因此,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行而有效的战略管理是企业必须重视的方面,同时,树立战略意识,促进战略管理,提高企业的战略管理技能。和大企业一样,战略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特征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按照不同的方式划分的生产

规模较小的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自身具有企业规模小,资金力量单薄,经营品种单一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不可能制定类似于大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小企业的战略一般很少是正式的,有时候采取隐性的、不明确的战略。 1. 战略管理意识不强 中小企业的战略通常是突发形成的,而不是事先设计制定好的;更多的时候,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的制定更容易受企业家个性、价值观和志向的影响;战略计划的制定往往也是非正式的,对中小企业而言,战略计划更多的时候类似于规划的决定过程。 2. 灵活性 长期计划对对中小企业而言,在管理中的作用不是很明显,相反,短期计划的作用更明显。虽然中小企业在战略管理的制定上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具有的一些特点,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由于中小企业的战略期限相对较短,相对于大型企业,它更能够灵活的利用将来的机会或者避免外部的威胁。 二、当前中小企业存在的战略管理问题 1. 轻战略制定,重战术制定 很多企业目前存在这样的现象,即忽略企业的战略使命, 对战略的关注点还停留在眼前的短期利益层面上,导致一些企业错把 竞争战术当作企业的战略。这种“轻战略,重战术”的观念也使得企业在经

中国企业发展的八大战略

中国企业发展八大战略 为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日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英国剑桥大学中国发展信托基金于近期共同主办了第一期中国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资委及中远集团等15户大型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剑桥大学为主的著名教授和近40位世界商界领袖围绕全球商业革命对企业领导者素质的挑战、全球化与公司治理、并购重组与产业发展新趋势、科技进步与企业研发、企业管理新趋势、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环境和平以及全球化与风险管理、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学员们在进行了50多次认真研讨后,初步形成了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战略思考。 树立强烈的全球化意识 当前全球化已渗透到各个方面,不仅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更加全球化,而且制度、规则、环境和观念等也越来越全球化。与戴克、西门子、BP、英美资源、米其林、西班牙电信等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相比,我们的企业在战略规划、经营规模、公司治理、开发创新、企业管理、社会责任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差距。如何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都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现在世界非常关注“中国因

素”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各个方面的作用,再加上印度、巴西、俄罗斯几个国家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世界格局和发展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平与发展虽然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但矛盾冲突会不断,欧美模式不断遇到挑战,国际社会将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中国改革发展也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对于中国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以廉价劳动力保持长久竞争优势,中国更不例外。以西班牙的发展为例,25年前它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达国家实行了产业转移,但随着加入欧盟和全球化日益深入,这种优势逐渐失去,迫使他们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转换。中国发展进程中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今天繁荣明天就可能是衰落。 面对这种新形势,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差距,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要学会并善于用世界眼光观察现实,用全球意识思考问题,用战略思维谋划未来。 加快国内产业升级 当今全球化源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和转型国家的改革特别是前苏联解体。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通过集中产业优势,发展核心业务,扩展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逐步在全球形成了寡头垄断,即“系统集成者”,这些大公司分别控制着全球50%~90%的市场份额。这些系统集成者还产生了“瀑布效应”,并使得一些国家的产业政策在相当程度上演变成了大公司政策。因此,我们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应对:

浅谈中国企业_走出去_

经 济 纵 横33 INTELLIGENCE ············ ············浅谈中国企业“走出去”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2班 文露彬 摘 要: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与潮流,而企业成功地走向世界必须 依靠政府和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本文从分析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入手,阐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应采取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中国企业 走出去 必然性 策略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中国政府2000年提出了“走出去”发展战略,明确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改变了过去一味强调“引进来”的方针,是来自六方面的要求。 1、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中国经济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市场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迫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学习和交流,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 2、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与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竞争。中国企业要想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获得生存,就必须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参与竞争,争取市场份额。同时,也需要开发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3、中国加入WTO 的要求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根据WTO 的相关要求,我国必须开放国内市场,实现市场国际化,这将直面跨国公司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必须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让中国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国内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供过于求,需要企业“走出去”。这既利用了他国的自然、人力资源等缓解紧张局面,又通过开发国际市场提升我国产业结构,按其他国家的需求和规则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更多地抢占市场份额,真正渗透进国际市场。 5、突破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 随着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经济摩擦大幅增加,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中国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面临的贸易壁垒和制裁尤为 突出,因此,“走出去”成为了中国企业的不二选择。这样,既促进了企业自身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可以有效缓解我国与他国的贸易摩擦。 6、输出及获得先进技术和获取国外市场信息的需要 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我国企业可通过输出相对先进的技术占领市场,带来较丰厚的利润;对经济发达的地区,则通过对外投资获得国外市场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获得国际性竞争力。这样,企业将更为方便地获得国外市场的信息,及时制定经营方针,促进企业发展。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策略要实现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就必须有政府的良好支持和企业不断提升的自身实力。 1、政府方面 (1)制定“走出去”总体战略规划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关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它的战略应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政府要明确“走出去”的目标及重点,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其一,对企业进行税收减免,大力支持其国际化进程;其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给予企业较为宽松的信贷政策,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资本大展拳脚;其三,建立对外投资的保险制度,为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提供保障。 (2)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及政策有了法律的控制,中国企业“走出去”能获得合法保护并受法律制约规范自身行为,同时,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能很好的刺激中国企业推进“走出去”的步伐。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税收的监管,防止偷税漏税;应加强企业投资信息的管制,对国家宏观投资情况进行监管;应监督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维护中国企业和国家的形象。 (3)优化国际投资环境并提供信 息支持 中国政府应该加强同其他国家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双边或多边谈判等方式协调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另外,政府可以出资建立相关信息库或咨询机构,从政府的高度为中国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对外投资信息,减少投资风险。 2、企业方面 (1)制定企业国际化计划,实行多元化发展模式 要有详细的发展计划,企业才能长期稳步发展。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企业应根据自身和目标市场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发展模式。企业可以考虑多元化发展,不局限于一种模式。 (2)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这是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抵御竞争对手的进攻,拥有忠实的企业客户。中国企业只有树立起了自主的国际化品牌,才能站在高端市场与竞争对手展开博弈。 (3)培养和吸引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综合性国际化人才是企业“走出去”的根基,是企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企业应该注重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吸引。一方面,企业可以建立人才库,充分发掘企业内部的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国际化人才的加盟。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就必须全面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这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国际市场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中国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体,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概述 (一)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中小企业就是指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1这类企业目前在我们国家大量存在,并成雨后春笋的态势不断发展壮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逐步居于主要地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战略管理是管理科学中一个较新的分支。战略管理就是制定、实施和评价能保证组织实现目标且超越不同职能的决策方案的艺术与科学。战略管理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主要有市场营销、财务与会计、企业内部管理、生产与运作等多个方面。战略管理通常包括三个方面: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因此构成一个整体的部分缺一不可。 (二)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相关研究概述 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的不断重视,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也越来越系统化完善化,学者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完善。学者们作了大量有关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拉开了对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序幕。在此基础上学者们不断深入,得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些核心思想是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又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原先的经典战略变为了竞争战略,是战略管理史上的一个大跨越。同时这个时期的中小企业发展特别迅速,在竞争战略的引导下,优先考虑内外部环境,使中小企业发展得到了新的契机。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战略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这一阶段的研究要求中小企业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得到最优匹配。同时也从中小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认为影响企业战略制定的因素有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内外部环境的因素。对中小企业战略环境的分析的重要性有所提高,注重行业整体分析。 二、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良好的态势,增长速度迅猛,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每年因经济危机亏损面临倒闭的中小企业也不再是少数,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仍面临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企业缺乏战略管理 1江宁,《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和现状》,《经济论坛》,2007年第19期

中国企业发展八大战略

为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日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英国剑桥大学中国发展信托基金于近期共同主办了第一期中国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资委及中远集团等15户大型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剑桥大学为主的着名教授和近40位世界商界领袖围绕全球商业革命对企业领导者素质的挑战、全球化与公司治理、并购重组与产业发展新趋势、科技进步与企业研发、企业管理新趋势、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环境和平以及全球化与风险管理、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学员们在进行了50多次认真研讨后,初步形成了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战略思考。 树立强烈的全球化意识 当前全球化已渗透到各个方面,不仅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更加全球化,而且制度、规则、环境和观念等也越来越全球化。与戴克、西门子、BP、英美资源、米其林、西班牙电信等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相比,我们的企业在战略规划、经营规模、公司治理、开发创新、企业管理、社会责任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差距。如何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都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现在世界非常关注“中国因素”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各个方面的作用,再加上印度、巴西、俄罗斯几个国家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世界格局和发展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平与发展虽然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但矛盾冲突会不断,欧美模式不断遇到挑战,国际社会将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中国改革发展也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对于中国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以廉价劳动力保持长久竞争优势,中国更不例外。以西班牙的发展为例,25年前它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达国家实行了产业转移,但随着加入欧盟和全球化日益深入,这种优势逐渐失去,迫使他们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转换。中国发展进程中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今天繁荣明天就可能是衰落。 面对这种新形势,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差距,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要学会并善于用世界眼光观察现实,用全球意识思考问题,用战略思维谋划未来。 加快国内产业升级 当今全球化源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和转型国家的改革特别是前苏联解体。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通过集中产业优势,发展核心业务,扩展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逐步在全球形成了寡头垄断,即“系统集成者”,这些大公司分别控制着全球50%~90%的市场份额。这些系统集成者还产生了“瀑布效应”,并使得一些国家的产业政策在相当程度上演变成了大公司政策。因此,我们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应对: 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整合与聚集,特别是“系统集成者”和“瀑布效应”的

宁波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经济学 宁波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分析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国外研究动态 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乡镇企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它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被其他各国所关注。 美国:霍兰德在《中小企业的未来》一书中得出的中小企业存在结论是:(1)整个经济的发展、企业数和国民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国民总生产得到发展,企业数就增加,因而中小企业也增加。随着景气的循环,观察企业人口的增减。整个经济的发展,能增加经济的幅度、深度和富裕程度,能决定市场,给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机会。整个经济的发展,能提高收入的水平,增加个人储蓄,能供应中小企业的开业资金。(2)技术的发展越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机会越多。中小企业对技术发明有很大的作用。技术的发展呈波浪式的形式,扩大着中小企业的范围和数量。在新产品或新产业的初期阶段,中小企业能制造零部件,在成熟阶段,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化生产的机会。在销售和服务业中,由于受规模利益的限制,因而中小企业的销售、服务的机会是很多的。(3)在融资方面虽然中小企业有困难,但如果有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帮助,中小企业就可以通过投资公司、银行等部门的关心来融通资金。(4)联邦税的影响,也对中小企业不利。因此在税收上的改善,中小企业的地位会得到加强。(5)对中小企业的保护,表现在政府的一连串的反垄断政策里。(6)政府对中小企业产品的购买量的增加,也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7)城市化的进展,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越来越吸引更大市场要求的工厂离开原料供应地,引起了许多差别化或极端专门化的商品生产的中小规模工厂的出现。 日本:日本经济学家、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末松玄六在他的《中小企业经营战略》一书序言中对中小企业给予了不同的评价。许多人信奉“大量生产原则”、“大规模经济效益”的说教,而他却认为规模越小的企业,利润率、投资效益等生产率越高。由于大企业控制市场和系列化,有人主张中小企业应该资本集约化、设备现代化、大量生产化,并寻求经济联合才能生存下去。而他则认为,中小企业应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在劳动、知识熟练集约化、服务差别化上下功夫,才是确保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他认为中小企业是独立自主的企业,在经济发展上起到巨大作用,是大企业的支柱,完全可以自主经营。

浅谈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战略

…大学公选课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企业战略管理 论文题目:浅谈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战略姓名: 专业: 学号:

浅谈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战略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我国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阶段,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将长期面对能源、资源、环境、技术和外部需求等因素的制约,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跨国公司的在中国的发展与挑战同时走向世界,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字:中国企业、发展、挑战 怎样应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和挑战,中国企业如何立足本国市场在同跨国公司合作、竞争的基础上走向世界,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我国新形势下退进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是:适应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以推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进行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协调发展,显著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创造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开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我们要做的是,适应国际上跨国经营的趋势,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效的公共与中介服务为辅助,全面提升生产要素跨境流动水平;加强海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渐进推动从生产制造向研发和市场营销环节延伸,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从以绿地投资为主向绿地和并购多种投资方式并举转变;注重互利共赢,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努力搭建新形势下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平台,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推进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要按照总体战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体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大力优化公共服务;发挥我国产业和企业的比较优势,确定企业国际化的主要行业导向;适应跨国投资新趋势,创新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方式;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查研究,明确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市场导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跨国经营模式。各方面齐心协力,推动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的提升。 单点突破 在全球一体化竞争环境下,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两大战略途径走出去。第一个就是聚焦在一类产品上,进行单点突破。单点突破将为中国企业构筑两方面的优势,其一是当品牌聚焦在一类产品上时,会在顾客心智中赢得专家优势,成为胜过多元化品牌的优先选择;其二是中国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以局部的绝对优势胜出国际领先企业。格兰仕微波炉的成功,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范式。还有中集集团,通过把焦点集中于集装箱领域,取得了全球第一。 在实施这种局部发力、单项突破的战略时,最重要的是要打掉大而全的幻想,不能迷恋领先国家的多元化集团模式。我们应该清醒看到,当今世界已经再也没有建造三菱、通用的机会了。通用电气之所以能做成多元化的大集团,是因为它起步足够的早,是在无人竞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而且通用电气的主要竞争对手都在犯错,如西屋电气、联合科技等,也都是产品线又长又乱的多元化企业。实际上,通用电器的成功,更得益于杰克?韦尔奇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