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鸣超级轨迹比赛评分表
超级轨迹赛第一课教案

课题:驱动前行
授课老师:汤军伟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超级轨迹赛相关知识。
2、技能目标:学员认识小车零部件,并自己动手拼装,完成小车的基本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于机器人学习的兴趣以及爱好。
二、教学重点:
主要对小车组成零部件进行认识,让学生自己动手拼装小车,实现小车运行三、教学难点:
马达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
三、教学准备:
中鸣智能教育机器人套装——科学风暴Ⅱ
五、教学流程:
1、热身与问候
调节气氛,通过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把视点放到机器人上,并且展开思考
2、新知导入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超级轨迹赛事,并播放比赛视频,通过提问,将学生引入车的组成部件中
3、探究活动
了解小车的组成结构,积木的分类,控制器,马达,传感器的种类
4、实践
根据提示(PPT图片)自己动手组装小车
5、巩固拓展
可以动手试试去调整一下我们的马达的速度,并想办法将马达的控制器连接更稳固
6、归纳总结
本节课通过了解小车的构造,并完成了拼装,完成了马达的调试
六、教师后记:。
机器人竞赛电教馆中鸣超级轨迹赛细则

【得分说明】
成功通过所有三条柱子记10分,只要失败一条记0分。
2016年电教中鸣超级轨迹赛项目
任务分析
五、浮桥
【任务说明】
在场地的一段直线引导线上,可能出 现一块浮桥,浮桥模型为一块宽30cm ,长20cm的积木板,板放在可以旋转 的积木架上,机器通过时,浮桥会因 为机器的重心改变而发生倾斜。浮桥 的模型图如右:
2016年电教中鸣超级轨迹赛项目
机器人的规格和材料标准
4、传感器:机器人禁止使用集成类传感器,如循迹卡、灰度卡等 。禁止使用带危险性传感器,如激光类传感器。相同类型的传感器 数量不超过5个(包含5个)。 5、结构:机器人必须使用塑料积木搭建,不得使用螺丝、螺钉、 铆钉、胶水、胶带等辅助连接材料。 6、电源:每台机器人电源类型不限,但电源输出电压不能超过10V 。
2016年电教中鸣超级轨迹赛项目
任务分析
一、赛道
【任务说明】
在整个场地黑色引导线上将以“赛道A 、B、C”等字样标记若干个赛道。 所有赛道中,图1中的虚线赛道在整个 赛道中至少存在一段,虚线段赛道的 长度至少超过40cm。
【得分说明】
赛道样式
机器人成功通过一个赛道标记记10分,失败记0分(机器人通过一 个赛道标记时,必须为完全通过该赛道,行驶半途发生脱线或者失 误时,比分0分。
【得分说明】
浅色波浪纹河流
成功通过该段区域记10分,失败记0分。 成功通过该段区域的标志为,机器人脱离引导线后顺利从另一端的 引导线进入接下来的赛道。脱离后无法进入后面的引导线则判定为 失败。
2016年电教中鸣超级轨迹赛项目
任务分析
七、伪装
【任务说明】
在场地引导线上,存在一段10cm宽度的伪装带
2018中鸣超级轨迹赛

9
货品交易
巡线、放
马达、光电传感器、伺服马达
这里广义的巡线,包含巡线数线、前进后退、左右转弯等。
规则说明
对新开展学校的建议
1、所有电子器件的熟练使用是基本功
2、巡线、数线是基础
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任务的分解和细化能力、大局观的策略规划 能力,掌握基础动作的组合和微调
4、稳定压倒一切,稳定高质量的基础上再寻求突破。
规则说明
竞赛细则
1、竞赛任务设置 竞赛中根据各个组别的情况,设定不同的任务数。任务设置如下:
小学组:
(1)基础任务
(2)包含3个轨迹赛任务、驿站、货品交易;
初中组:
(1)基础任务
(2)包含5个轨迹赛任务、驿站、货品交易、基础任务最后一段轨迹线为彩色线段。
(3)基础任务最后一段轨迹线为彩色线段
规则说明
a.学生兴趣的调用
趣味化、互动性强、游戏式的方式进入机器人学习大门(Scratch和中鸣教育套装的结合) b.学员潜力的发掘
通过社团或常规班进行基础培养,从中发掘优秀的队员进入到更高阶段。
2、积累很关键:训练过程全程建档、想法、措施和改进要有记录…… 让他们不是一个队伍在战斗,而是和多届师兄师姐们在一起并肩战斗! 3、多看、多比、多交流
任务模型:
规则说明
任务分析
修建铁路
任务描述:在丝绸之路上,有可能出现一块铁轨,机器人在通过这个 区域时,需要将铁轨移动到铁路处修建铁路。 完成任务的标志:铁轨的任何垂直投影都必须处于指定铁路区域内 (可压着黑线,但不能超过黑线)。
任务模型:
规则说明
任务分析
海洋探测 任务描述:在丝绸之路上,有一些区域为海域。在海域的这段轨迹线上,用 代表海域的贴纸,覆盖在这段轨迹线上, 将轨迹线断开出一段20~30cm的没 有轨迹线的道路。海洋中将随机出现红色、绿色、蓝色三种颜色的色块(对 颜色有疑问或者色弱者不能确定颜色,可以咨询裁判),其代表着不同的海 洋资源。机器人探测到资源时需要在屏幕上显示出相对应的资源颜色。要求 机器人在没有引导线的情况下顺利通过该段道路。 完成任务的标志:机器人脱离引导线后顺利探测到资源,停三秒且屏幕能正 确显示出对应资源的颜色。三秒后,机器人能从另一端的引导线进入后续赛 道,不得脱线。 机器人探测到资源后停止的标准:机器人的任何垂直投影碰到色块即可。 任务模型:
2021第十九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织委员会编二○一七年十二月目录一、人员范围二、项目设置三、“数字创作评比”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四、“创客竞赛”项目设置、竞赛方式、评比指标及有关要求五、“机器人竞赛”项目设置、竞赛规则及有关要求六、奖项设置七、组织工作附表1:“数字创作评比”推荐作品名单附表2:“数字创作评比”推荐作品登记表附表3:“数字创作评比”作品创作说明附表4:“创客竞赛”参赛名单附表5:“创客竞赛”(个人)报名表附表6:“机器人竞赛”参赛名单附表7:“机器人竞赛”(组队)报名表附表 8:各省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附表9:“数字创作评比”、“创客竞赛”、“机器人竞赛”评委推荐表附件 1:电脑艺术设计项目作品形态界定的补充说明附件 2:机器人灭火竞赛规则附件 3: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附件 4:机器人篮球竞赛规则附件 5: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竞赛规则附件 6:能力风暴 WER 能力挑战赛——“信息时代”竞赛规则附件 7:纳茵特智能挑战赛——“九宫智库”竞赛规则附件 8:BotBall——“山谷探险”竞赛规则附件9:西觅亚FLL 工程挑战赛——“饮水思源”竞赛规则附件 10:中鸣超级轨迹赛竞赛规则附件 11:通用附则一、人员范围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简称“电脑活动”)的人员范围是:全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
二、活动内容本届电脑活动内容分为“数字创作评比”、“创客竞赛”和“机器人竞赛”。
三、“数字创作评比”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数字创作评比”对象是使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的数字化创意作品。
注:表格中打“○”代表该组别设置对应项目。
(二)相关要求1.作品形态界定(1)电脑绘画①电脑绘画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
可以是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建议不超过五幅)。
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达方式。
听障中小学生机器人课程教学内容的探索——以中鸣超级轨迹赛为例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 . 1摘要:本文在分析听障中小学生机器人课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鸣超级轨迹赛实例,对开展听障中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探索,以期不断提升听障中小学生信息素养,适应未来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
关键词:听障中小学生;机器人课程;中鸣超级轨迹赛听障中小学生机器人课程教学内容的探索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要在中小学阶段开设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在普通中小学开展得如火如荼,同时也深受学生的喜爱。
相对于普通学校,含有听障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机器人相关活动鲜有报道。
为了让听障学生也能接受机器人课程的教育,在缺乏机器人课程教材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教学内容以及如何组织教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听障中小学生机器人课程现状缺少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开发教学材料、进行课程评价和管理的依据。
比较遗憾的是在2016年《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还没有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标准和相关内容。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专门推荐了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并为人工智能设计了25个相关的主题活动。
缺少教材。
2010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第2章“智能机器人初步”中有介绍智能机器人和制作智能机器人相关内容。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10年前的教材中关于机器人的内容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需要。
找到适合听障学生的机器人相关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迫切。
听障中小学生机器人教学内容探索一、总体思路机器人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先介绍机器人背景知识,再以中鸣超级轨迹机器人为载体,安排机器人相关的硬件知识、软件知识以及竞赛知识学习。
中鸣小学组-机器人轨迹竞速赛规则

中鸣教育机器人小学组机器人轨迹竞速赛规则一、 机器人轨迹竞速赛场地1、场地示意图:一、比赛场地规格与要求1本届竞赛须使用广州中鸣机器人完成设计与制作。
参赛队员为1人。
2.两块面积为20厘米 ×20厘米的区域(默认为天蓝色),分别为起点和终点,两个区域的左边绘有黑色的直线,线长20厘米,线宽2厘米。
分别表示起点线和终点的标识线。
轨道水平直线距离为200CM ,两条平行轨道间间距为80CM ,黑色线宽为2CM 。
1号弯道为60度,2号弯为120度,3号弯为60度。
二、比赛现场环境要求机器人搬运赛为室内竞赛项目,对赛场的要求一般为冷光源,低1号弯 2号弯 3号弯照度。
无磁场干扰,但也不排除有外部的各种干扰。
建议各参赛队要做好防干扰的各种准备,按规定做好热身及环境因素的测定。
三、机器人设计与器材要求:1、机器人最大尺寸(包括可伸展部分)长25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
2、每个参赛队比赛时将使用一个机器人去完成任务,马达数量不超过4个、传感器数量不超过5个,其它用于结构搭建的材料不限;每台机器人的电源为标准5号AA电池,输入电压不超过9伏;机器人部件之间的衔接可以使用胶水、螺丝钉等材料进行固定。
3、各参赛队必须对参赛机器人进行个性化设计,机身上要有明显的本队标志。
4、各代表队须自备竞赛所需的机器人套装器材,并带齐常用工具、电源接线板、转换插头等。
如各代表队有手提电脑推荐自带。
四、任务要求:1、机器人由起点出发,沿着黑色轨道运行,通过分别通过1、2、3号弯道,最终回到终点(机器人的垂直投影一半以上进入蓝色终点区域内并停止),时间短的为优胜2、机器人在起始区摆放的位置,其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不得超过起始边线。
3、当裁判宣布机器人违规运行时,操作员必须立刻停止机器人。
4、比赛场内必须由参赛队员自行调试,比赛时领队、教练员不得在比赛场地内指导。
5、竞赛过程中参赛队员可以控制机器人的启动,机器人起动后,应让其自动运行完成规定任务,参赛队员不得再进行干预。
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记分表

第二轮
完成时 得分 分值 间(t) / 完成情况
□成功
完成时 间(t) /
机器人跨栏
100
100 □失败(碰翻或移动栏,
栏垂影超起止线) □成功 □失败(碰翻或移动障碍 物,障碍物垂影超起止 线) □完成
机器人钻障碍
100
/
100
/
机器人侧向行 400/t 走 机器人上下楼 1600/ t 梯 机器人滑雪
□1.0(其它情况)
系数):
单轮得分(=实 际得分*完成任 务系数+奖励分罚分)
裁判员签字 参赛队员 签字 可靠性系数 □1.1(两轮任务全部完成) □1.0(其它情况)
最终成绩(两轮得分相加后乘以可靠性系数):
器人全能挑战赛--记分表
第二轮
得分
□1.0(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 □0.8(完成4项) □0.6(不足4项)
两轮任务全部完成)
□1.0(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 □0.8(完成4项) □0.6(不足4项) 比赛时间5分钟(每提前1 秒+1分) 机器人跌倒(-10/次) 碰落平衡杆(-50) 每碰倒一面旗子(-10) (不超过扣30分) 垂直投影进入下个任务区 (-50/次) 队员接触机器人(-50/次)
罚分
每碰倒一面旗子(-10) (不超过扣30分) 垂直投影进入下个任务区 (-50/次) 队员接触机器规
定区域)
1600/ □完成 □失败(下肢以外部分接 t 触任务区域)
□完成
2000/ □失败(走出规定区域、 t 脚底压到红色圆圈线、未
绕行)
2000/ □失败(走出规定区域、 t 脚底压到红色圆圈线、未
绕行)
完成任务系数 奖励分
□1.0(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 □0.8(完成4项) □0.6(不足4项) 比赛时间5分钟(每提前1 秒+1分) 机器人跌倒(-10/次) 碰落平衡杆(-50)
2020中鸣超级轨迹赛项竞赛规则V0

2020中鸣超级轨迹赛项竞赛规则V1.0一、参赛范围1.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2.参赛人数:每队由二名学生组成3.指导教师:每队限报二名指导教师二、竞赛主题新纪元2108年,科学家发现太阳急速衰变,太阳系即将毁灭,其中也包括人类的家园——地球。
为了种族的延续,人类建造了两艘飞船,从不同方向飞往宇宙深处,带着人类的火种建立新的家园。
在经过奥瑞拉星系时,发现其中的阿尔法星球有异常的能量波动,经分析,这是一种含有空间暗物质的“耀晶矿”辐射出来的,而这种能量可以开启“时空门”,使人类能快速到达更遥远的星系。
飞船决定降停阿尔法星球,对阿尔法星球蕴含的耀晶矿进行采集提炼,并使用提炼的空间暗物质开启“时空门”,到达宇宙深处的Y1799星球胜利会师。
人类决定在此生存繁衍,共建新家园,开创新时代。
本届竞赛的主题为“星际探索”。
在比赛中,各队选手在有限的时间里设计和制作出机器人来完成“星际探索”的建设基地、架设通讯站、共建新家园等任务。
三、竞赛场地竞赛场地由场地图纸和场地道具组成。
比赛场地采用彩色喷绘布,尺寸2m*5m。
从场地上的2个起点区域出发,有2条20mm至30mm宽的轨迹线(下称“飞行航道”)一直延伸到会师区。
此飞行航道由直线、虚线、折线、圆弧等组成,具体形状由组委会在赛前公布。
此外,在飞行航道上将随机分布不同数量的场地道具。
下图是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场地图形(该图仅供示例参考用,实际场地以比赛公布为准):四、竞赛规则(一)机器人1.机器人数量:2个。
2.尺寸:机器人在起始位置的最大尺寸为30cm×30cm ×30cm(长×宽×高),离开出发区后,机器人的机构可以自由伸展。
3.控制器:每台机器人只允许使用一个控制器,控制器电机端口不得超过4个,输入输出端口不得超过8个,内置2.4寸彩色液晶触摸屏。
4.电机:当电机用于驱动时,只允许使用闭环编码电机(额定电压6v,空转转速:≤280转/分钟),驱动轮直径65±2 mm,单个电机独立驱动单个着地的轮子,提供驱动力的电机只能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