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归类识字的几种方法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识字方法归类

一年级识字方法归类

一年级识字方法归类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识字:
1. 游戏识字:通过猜谜语、抽奖、拼字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

2. 生活识字: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例如在回家的路上、在学校操场上、在超市等等。

3. 图画识字: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学生认识汉字。

可以将汉字与图片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思。

4. 词语解释:通过解释词语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含义。

例如,将“寒”字解释为“冷”的意思,将“暖”字解释为“热”的意思。

5. 诗词识字:通过背诵古诗词的方式,让学生认识汉字。

在背诵古诗词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汉字的发音和含义。

6. 创造识字:通过编写故事、谜语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

例如,编写“狐假虎威”的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狐”和“假”两个字的含义。

7. 多媒体识字: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汉字。

例如,使用汉字挂图、汉字动画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形状和含义。

归类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归类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归类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作者:李荣荣来源:《甘肃教育》2015年第03期【关键词】识字教学;归类;形声字;反义词对比;量词;部首【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095—01归类识字教学是按照汉字的结构特征,加强音、形、义的联系,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加强字、词、句的联系,着眼于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在教学中常用的归类识字的形式有:形声字归类识字,反义词对比识字,量词归类识字,部首归类识字等。

一、形声字归类识字“形声字归类识字”是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识字的一种形式。

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字带字识字。

由学过的笔画简单、构字率强的基本字做部件,加上偏旁组成形声字。

如,“半—伴(伙伴)”、“代—袋(口袋)”。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每组前边的字是熟字,后边的字是生字,每组生字后面编排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而前面的熟字做口头组词即可。

另一种是形声字比较识字。

由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特点较明显的字组成。

如,“铜—桐”、“钩—沟”、“清—晴—请”。

这一环节的教学也少不了组词,并且每组的熟字、生字都要组词,这样可以帮学生在组词中比较记忆。

如,“清(清水)—晴(晴天)—请(请客)”,这样一来不但很快解决了新知,连旧知也巧妙复习了。

教学形声字归类识字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般是先复习熟字再教生字,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的音,再引导学生说说生字与熟字在音、形、义上的异同,找出表音、表义的偏旁与生字的音、义之间的联系。

二、反义词对比识字“反义词对比识字”是把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几组词归类集中放在一起的一种识字形式。

在教学中,普遍选取学生口语中经常用到的,词义比较容易理解,易记易辨的词语。

如,“长—短”、“寒冷—温暖”、“粗—细”等。

值得注意的是,反义词往往反映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矛盾,事物不同,反义词也就不同,如,“高”的反义词可以是“低”,也可以是“矮”。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归类识字法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归类识字法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归类识字法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书本上的生子,如何在识字过程中探索识字的方法,加深记忆,在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发现归类识字法是一条很好的捷径。

教学时,教师必须熟读教材,专研教材,分析教材,因此,我认真分析了一、二年级语文课本上的归类识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看图归类识字;2、形声字归类识字;3、基本字带字归类识字;4同音字或音近字归类识字;5独体字带合体字归类识字;6反义词比较归类识字;7量词归类识字8、部首字归类识字;9查字典归类识字。

教学归类识字,要注意加强识字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加强识字的引、形、义之间的联系,加强识字与学习语言的联系。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 要引导学生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识字工具来实际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凭已有的识字基础学习掌握生字。

即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偏旁、部首和形声字规律分析、记忆字形;结合词语、句子,联系图画理解字义。

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识字教学。

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教师就不用讲解,重点放在教方法和教规律上。

(二) 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平均使用力量。

如形声字归类识字的教学,让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采用熟字带生字的的方法,就可以独立成串识字。

如由“青”自救可以带出“清、晴、情、请、睛、精”。

由“也”带出“他、池、驰、地、她”等字。

部首字生字较少,字的笔画也较少,有些字在字形上有规律可循,学起来较为容易;但有些字很抽象,学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就要多用时间指导学生学习。

(三)、要把识字学词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看图归类识字,每个词语上都配有图画或照片,形象直观地反映所学字词的类容。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看图,用图文对照的办法认识事物,理解词语。

(四)、要重视生字的复习巩固,所谓温故而知新。

就告诉我们不去巩固前面所学的类容,学生就如猴子搬包谷,最后所剩无几,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复习巩固。

5种归类识字方法

5种归类识字方法

5种归类识字方法
1 归类识字法
归类识字法是一种将字母或拼音归类学习、呈现的方法,有助于
加深学生对字母或拼音的理解和不断掌握,让学生在学习或复习中能
够容易、快速地识别字母或拼音。

2 主音识字法
主音识字法是以音标为主,考虑辅音及其组合,划分读音单元称
为主音,在学习时使用主音逐步拆分、组合,习得字的读音的方法。

3 符号识字法
符号识字法是通过符号联系字音形的方法。

具体而言,就是将每
个字拆分为元音+辅音,用音符表示元音的读音,用拼音音节表示辅音
的读音。

4 总归识字法
总归识字法是通过朗读整个单词,然后再根据单词后几个元音特
点和最后一个辅音来确定整个单词,从拼读单词变为总归识字的练习。

5 字形识字法
字形识字法以汉字的字形构成为核心来学习。

具体而言,就是从
字的构成要素,字的写法,字的变化等字形特征,分析字形出其读音,习读汉字的方法。

识字方法大全与举例

识字方法大全与举例

识字方法大全与举例
1. 直观法:通过观察物体、图画等直观形象来认识汉字的意义。

例如,通过看到日出的画面,可以联想到汉字“日”代表太阳。

2. 拼音法:通过学习汉字对应的拼音音节来认识汉字。

例如,学习发音为“wǔ”的拼音音节后,可以认识到汉字“五”代表数字5。

3. 偏旁法:通过学习汉字的偏旁部首来认识汉字。

例如,通过学习部首为“木”的汉字,可以理解到与木材相关的汉字都有一
个相似的部首。

4. 词组法:通过学习常见的词组来认识汉字。

例如,学习词组“早上”可以帮助认识汉字“早”。

5. 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书写、默写等方式来记忆汉字。

例如,多次书写汉字“山”可以帮助记忆其形状和意义。

6. 上下文法:通过分析句子、段落等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汉字的意义。

例如,看到“上图所示”可以推断“所示”代表展示或显
示的意思。

7. 识形法:通过观察汉字的笔画和构造来辨别其意义。

例如,汉字“火”由三个尖尖的笔画构成,可以联想到火的形状和属性。

8. 字义辨析法:通过对比相似字的意义来辨别汉字的差异。

例如,比较汉字“从”和“丛”,可以掌握它们各自的意义和用法。

9. 关联法:通过将汉字与其他语言、符号等进行关联来认识汉字。

例如,将汉字“水”与英语单词“water”进行关联,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其意义。

10. 上墨法:通过书写和练习汉字的过程来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和记忆。

例如,不断书写练习“力”字,可以提高对其形状和意义的掌握程度。

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喜好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提高识字能力。

六种识字方法

六种识字方法

六种识字方法作为一个汉字文化圈的人,学习认识汉字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汉字数量众多,每个汉字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对于初学者来说,识字难度很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认识汉字,本文将介绍六种常用的识字方法。

一、象形法象形法是最早的汉字识别方法之一,即通过汉字的形状来表示事物的形态、特征或动作。

例如“日”字就是太阳的形状,“人”字就是人的形状,“树”字就是树的形状。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识别一些比较简单的汉字,但对于一些复杂的汉字,象形法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二、指事法指事法是通过汉字的形状来表示事物的指向、方向或位置。

例如“上”字就是表示向上的方向,“下”字就是表示向下的方向,“左”字就是表示向左的方向。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识别一些表示方向、位置等的汉字,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汉字,指事法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三、会意法会意法是通过汉字的组合来表示事物的含义。

例如“木”和“子”组合成的“林”字就表示很多树的意思,“火”和“山”组合成的“焚”字就表示烧山的意思。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识别一些由两个或多个字组成的复合词,但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汉字,会意法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四、形声法形声法是通过汉字的字形和音形来表示事物的含义。

例如“木”和“林”字都有“木”这个部分,但“林”字的“音形”部分是“临”,表示很多树,而“木”字的“音形”部分是“目”,表示眼睛看到的东西。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识别一些比较复杂的汉字,但对于一些没有明显音形关联的汉字,形声法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五、转注法转注法是通过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来识别汉字。

例如“人”字的第一笔是竖直的,第二笔是横的,第三笔是竖直的,这三笔组成了“人”字的结构。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识别一些笔画比较独特的汉字,但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汉字,转注法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六、形位法形位法是通过汉字的字形和位置来识别汉字。

例如“日”字和“月”字都是圆形的,但“日”字在上面,“月”字在下面,这样就可以区分开来。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识别一些形状相似但位置不同的汉字,但对于一些形状和位置都比较相似的汉字,形位法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浅谈低年级归类识字教学

浅谈低年级归类识字教学

浅谈低年级归类识字教学一、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实物学习生字归类识字在三、四册教材中都分三部分,每一部分的第1、2课大多是看图按事物归类识字。

即每课按事物类别归并或所选事物类别相同,用图画表示字词的意思,有的字形和字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如:第三册归类识字(一)第2课,把杨树、柏树、松树、桦树等编在一起,并配有每种树木的插图。

这样编排,不仅体现了按事物归类,而且词中的生字“杨、柏、松、桦”都具有形旁表义的特点。

再如:第三册归类识字(二)第1课,6幅图,画的是农民正在用农业机械从事劳动,每幅图下有、一个与图对应的表示农活名称的词语。

学生可凭借图画认识这些农活和农业机械,在识字学词的同时,认识事物,了解农业机械化的优越性。

教学这一类归类识字时,要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或看实物),看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在学生理解了图意的基础上,看拼音读下面的词,再读句子,通过看图、读词和句子来理解词、字的意思,在学词、学句中识字。

即按类归并、看图学词、词中识字。

如:教学第三册归类识字(三)第l课时,要先请同学们看看这一课共有几幅图,分几行,每幅图都画有什么(着重看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并看拼音试着读读下边的词,归归类。

同学们看完了、想好了,就请同学把看的、想的说出来。

引导同学们回答出以下内容:课本上画了9幅图,共分3行,第一行是常见的.体操、武术、举重3个运动项目,第二行属于水上、冰上运动项目,第三行属于球类运动项目。

教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正确,然后再找两位同学把以上分类用一段话说说。

这样引导学生看图分类归纳,把学词识字同认识事物,同说话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接着分类学习。

首先学习第一类:先让学生看第一行的3幅图,说出图上都画了什么(有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再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出相应的词语。

在熟读的墓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并告诉学生这些‘词语指的都是体育项目。

识字方法有哪些

识字方法有哪些

识字方法有哪些
识字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拼音法:通过学习汉字的拼音发音以及拼音与汉字的对应关系,掌握汉字的读音和部首,从而认识汉字。

2. 形象联想法:将汉字的形状和意义进行联系,通过形象化的方式来记忆和理解汉字的意义。

3. 词语搭配法:将常见的汉字进行组合,形成词语或短语,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进而认识汉字的形状和意义。

4. 旁通法:通过学习和掌握常见的汉字部首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测和认识其他未学习过的汉字的意义。

5. 词源法:通过学习汉字的字源和演化过程,了解汉字的构成和意义,从而认识汉字。

6. 语境法:通过将汉字放置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语义和语法的推测,理解和认识汉字的意义。

7. 综合运用法:将以上各种方法综合运用,通过多角度、多方式地学习和认识汉字,提高识字效果。

这些识字方法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喜好和适用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归类识字的几种方法
【摘要】归类识字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的重要课型,本文从归类识字的定义谈起,介绍了归类识字的几种方法。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较轻松地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要求,为阅读和作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归类识字;教学方法
教学“归类识字”要按照汉字的结构规律,加强音、形、义的联系,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加强字、词、句的联系,着眼于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的效率。

在教学中常用的归类识字的编排形式有形声字归类识字,反义词比较归类识字,量词归类识字,部首归类识字等。

一、形声字归类识字
形声字归类识字是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识字的一种形式。

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字带字识字,由学过的笔画简单、构字率强的基本字做部件,加上偏旁组成形声字。

如“半——伴”,“兰——栏、拦”,“代——袋”,“当——挡、铛”,“干——赶、竿”,“人——认”,“马——吗、妈”“古——故、姑”,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每组前边的字是熟字,后边的字是生字。

每组生字后面编排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赶(赶上),竿(竹竿),吗(好吗),妈(妈妈),而前面的熟字做口头组词就可以了。

另一种是形声字比较归类识字,由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特点明显的字组成。

如1、“铜——桐”,2、“钩——沟”,3、“清——晴——请”,4、“栏——拦”,5、“样——洋”,6、“霄——削——哨——梢——捎——俏——悄”。

然而,这一环节的教学不会少了组词,并且每组的熟字生字都组词,让孩子在组词中比较记忆,如:,“清(清水)——晴(晴天)——请(请客)”。

更让孩子们高兴的是在《春风》这篇课文中同时出现了“霄——削——哨——梢——捎——俏——悄”这七大姐妹。

例文:春风轻轻吹着口哨.,吹化了冰雪,吹绿了柳梢.,吹红了桃花枝头俏.。

小草轻轻钻出地面,山野悄.悄.换上绿袍。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和小朋友一起欢笑。

我削.了一支柳笛,
伴着春风吹哨。

听小燕子捎.来春的问候,看我的风筝直上云霄.。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试着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发现这首儿歌中那些字长得很像?”孩子们纷纷举手,逐一说出了这七个字,一并组了词。

我继续追问,咱们以前还学过哪几个和它们七个长得很像的字?他们就很快说出了“消(消灭)——宵(元宵)”。

这样一来不但很快解决了新知,连旧知也巧妙复习了。

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是无限的,在遇到“烧——浇——晓——绕——挠——翘——饶”这组形声字时,他们竟編了一首儿歌帮助记忆。

《“尧”字歌》用火烧.,用水浇.,东边日出是拂晓.,左边绞死弯弯绕.,换上提手是阻挠.,头插羽毛尾巴翘.,丰衣足食是富饶.。

教学“形声字归类识字”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般是先复习熟字再教生字。

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的音,在引导学生说说生字与熟字在音、形、义上的异同,找出表音、表义的偏旁与生字的音、义之间的联系。

二、反义词比较归类识字
“反义词比较归类识字”是把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几组词归类集中放在一起的一种识字形式。

这些反义词大多数是学生口语中经常用到的,如“长——短”,“寒冷——温暖”,“高——低(矮)”,“粗——细”,“饱——饿”,“勤——懒”,“快——慢”,“骄傲——谦虚”。

它们的词义比较容易理解,而且意思相反或相对易记易辨。

但是字形和字音联系较少,字形是教学的重点,要启发学生利用熟字或偏旁分析、记忆字形。

反义词往往反映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矛盾,事物不同,反义词也就不同。

如“高”的反义词可以是低,也可以是“矮”。

在反义词比较归类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在特定语境中理解记忆字形、字义。

如“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

”“哥哥长得(高),弟弟长得(矮)。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手脚(勤)的人进步(快),手脚(懒)的人进步(慢)。


三、量词归类识字
量词归类识字以词语形式出现,借助图画和语言习惯识字。

教学时要注意汉字有一字多义的特点,如在“轮”“部”“杯”等,一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不是量词了。

因此要把生字放到词语中教,这样不仅可以使学
生准确的理解字义,而且可以知道哪些量词适合与哪些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搭配。

教学时,除了教材中的用法外,还可以启发学生说说其他一些习惯用法。

如“部”,可以说“一部字典”,还可以说“一部电话”“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等。

此外,要告诉学生,哪种事物用哪个量词,要符合语言习惯,不能随便乱用。

如“一轮明月”不能说成“一只明月”,“一匹马”不能说成“一只马”,“一头牛”不能说成“一只牛”,“一列火车”不能说成“一辆火车”等。

四、部首归类识字
这种识字形式先出现部首字,在字的下面是说明字的图画。

图画下边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图画的内容和图下的词语都是帮助学生理解部首字的意思的。

在下面有几行韵文,说明学习部首字的目的、作用和学习要点。

如月(月)皮肤、肌肉、肥胖、胆小;身(身)躯体、躺下、鞠躬、躲藏。

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弄懂图意,并且要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对字的音、形、义有一个整体印象。

然后重点放在字形教学上。

要使学生懂得掌握了部首字,能为今后学习合体字打下基础,也能为学习按部首查字典创造条件。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音、形、义抓难记、重点内容去让学生体会是学生识字的好办法,对一些难记的字让学生当堂消化,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让学生加深印象,形成记忆,及时做好巩固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