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补办砂石堆场码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模板】
黄石港棋盘洲港区黄颡口砂石集并中心火山作业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黄石港棋盘洲港区黄颠口砂石集并中心火山作业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工程概况1.1 项目建设内容拟建码头工程位于黄石市阳新县黄颖口镇,位于黄石河段薪春水道右岸,长江下游航道里程约867.6kmo本工程建设6个5000吨级泊位,为2个黄砂进口、4个碎石出口泊位,设计总吞吐量为2180万吨/年,后方陆域占地面积203.5亩,配置相应装卸机械设备,建设后方陆域库场、供电、照明、通信、给排水、消防、土建、环保等配套设施。
岸线长775m。
陆域总用地面积202亩。
本项目总投资83613.13万元,环保投资为15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工程建设期为24个月。
1.2 项目建设的政策符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项目码头属于第一类鼓励类项目中“二十五、水运''分类中的“深水泊位(沿海万吨级、内河千吨级及以上)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3 项目建设的规划符合性本工程符合《黄石港总体规划(修编)》、《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黄颗口镇全域规划》等相关规划,基本落实了《黄石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中的相关总体要求。
2环境现状评价结论2.1 地表水环境现状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长江评价江段各污染物监测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n类标准。
2.2 大气环境现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2个监测点位的SCh和No2小时平均值和日均值最大占标率均小于1,TSP日均值最大浓度占标率120.0%,最大超标率28.6%,PM1o日均值最大浓度占标率168.7%,最大超标率42.9%,PMzs日均值最大浓度占标率117.3%,最大超标率57.1%。
2.3 声环境现状根据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拟建项目港界及码头泊位前沿昼间噪声值为51.9~56.3dB(A),夜间噪声值为416~43.5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
码头环评报告

码头环评报告
一、前言
本文主要对码头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
环保建议。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新建码头,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要功能为船
只停靠、装卸货物等。
三、环境影响评价
3.1 码头建设过程
码头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声、尘土、污水等环境污染物,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为此,建议在施工前制定噪声
控制、防尘措施,并加强对废水的处理。
3.2 码头使用过程
码头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船只排放污水、油污等污染物,对海洋生态造成影响。
为此,建议对码头进出的船舶进行污染源监测和排放控制。
3.3 码头溢油应急预案
为防范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建议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置设备和人员,并进行应急演练。
四、环保建议
4.1 噪声控制
在施工和日常运营中,采用噪声防护措施,如减少施工时间,尽量使用低噪声设备,对码头设施进行隔音处理等。
4.2 废水处理
建议为码头配备污水处理设施,对船舶进出的污水进行收集和
处理,并加强对废水排放的监测控制。
4.3 溢油应急处置
建议配备应急救援船只、救生设备等应急设备,做好油污应急
处置预案,及时响应和处置溢油事故,确保海洋生态的健康发展。
五、结论
本报告认为,在码头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制定完善的环保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测和控制,
保障海洋生态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和谐。
机制砂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模板】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示本)
项目名称:机制砂项目
建设单位:XX县XX建材有限公司(盖章)
编制日期:2019年11月
目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5)
三、环境质量状况 (11)
四、评价适用标准 (13)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5)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3)
七、环境影响分析 (25)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3)
九、环保措施可行性与损益分析 (34)
十、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计划 (37)
十一、结论与建议 (39)
附件:
附件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附件2、立项备案
附件3、营业执照
附件4、项目租地合同
附件5、土地规划许可证
附件6、原料购买合同
附件7、泥饼出售合同
附图: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XX汉墓群文物保护规划图
附图3、周边环境示意图
附图4、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环境现状照片
附图5、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三、环境质量状况
四、评价适用标准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七、环境影响分析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九、环保措施可行性与损益分析
十、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计划
十一、结论与建议。
港口建设环评报告书

港口建设环评报告书一、引言港口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了确保港口建设项目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报告书旨在对某港口建设项目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估,全面分析其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二、项目概述1. 项目背景本港口建设项目位于某市沿海地区,占地面积约xxx平方公里,计划投入资金xxx万元。
该港口建设将成为该地区进出口贸易的重要中转站,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
2. 项目目标该港口建设项目的目标是提高货运能力,优化港口物流效率,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并确保项目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存。
三、环境影响评估1. 水环境影响评估针对港口建设可能对周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分析。
通过分析水域水质、水动力学特征以及港口工程布局对河流和海洋的影响,该评估确认了项目对水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引入先进的治理技术。
2. 大气环境影响评估在大气环境方面,对港口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排气和扬尘污染进行了综合评估。
通过预测和建模分析,该评估确定了项目对周边大气质量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了减少排气和扬尘排放的对策,如采用低碳技术、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管理,并采用粉尘防护措施。
3.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生态环境是港口建设项目中需要关注和保护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监测,该评估分析了项目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植被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同时,提出了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措施,如建立保护区、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等,以确保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为了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和确保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符合环境法规和标准,本报告书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该计划包括建立环保部门和监测机构,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项目始终符合相关要求。
码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字(两个英文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际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环境质量状况
评价适用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石沙场环评报告表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的交通运输现状运输结构主要有铁路和公路组成,目前形成“两纵一横”的管架结构。“两纵”即南同蒲线铁路、大运(-)公路,“一横”及霍桃( -隰县)和霍上( -沁源)公路。
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18℃;年平均相对湿度62.7%;年平均降水量594mm;年平均蒸发量1745.8mm;日照时数2500小时;无霜期200天;年主导风向NNW;年平均风速1.9m/s;最大积雪深度110mm;最大冻土深度530mm。
6、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煤、铝土矿、溶剂灰岩、耐火粘土、石英砂岩、白云岩、石膏、石英、长石、黑砂石、紫砂石、硅线石、磷矿石、云母和稀有金属等19种。
5、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本次建设项目设计生产规模为年加工石料5万m3、建筑用砂3万m3,产品方案为产品直接销往当地和附近县市。
6、平面布置
本次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为6667m2,占地围布置有办公生活区、原料堆场、成品堆场、主厂房、各功能水池等,具体平面布置见附图2。
7、投资金额及来源
本次建设项目预计投资为300万元,其中环评要求的环保投资27.5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解决。
郭庄泉区处于祁吕和华夏两体系的富含水区,其中下团柏断层斜切汾河谷地,层面具有阻水性能。汾河以东有新华夏系的十里堡断层,沿谷地向南与下团柏断层反接。其共同作用为含水层出露提供条件。
泉域汾河两侧为丘陵地带,由于河流侵蚀下切作用中奥统灰岩含水层,形成泉水溢出。下奥统白云岩起着隔水底板作用,泉群成为排泄中奥岩溶水的全排泄型泉。水质为HCO3-Ca.Mg型,矿化度0.52~0.63克/升。
8、主要设备
本次建设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
表2 工程主要设备一览表
砂石码头环评报告书

砂石码头环评报告书1. 引言砂石码头建设是为了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但是其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评估和减少这些环境风险,本报告书将对砂石码头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监测计划。
2. 项目概述砂石码头建设项目位于某市河岸,主要包括码头设施建设、砂石的装卸和存储等环节。
预计项目每年处理量为XXX吨,码头设施占地面积为XXX平方米。
3. 环境影响评价3.1 大气环境影响砂石码头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和废气排放。
为了减少这些污染物对气候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建议在码头设施和砂石运输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设立扬尘防护设施和使用环保型燃料。
3.2 水环境影响砂石码头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对水域的水质和水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建议在码头建设过程中避免对水体进行直接排放,控制废水的产生,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3.3 土壤环境影响码头建设和砂石堆放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土壤的污染和侵蚀。
为了减少对土壤的影响,建议采取避免土壤污染的措施,包括防止石料的散落和堆放区域的防护设施。
3.4 噪声和振动影响砂石码头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为了减少这些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建议采取降噪措施,如安装隔音设备和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
4. 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少砂石码头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在码头设施和砂石运输过程中采用扬尘防护措施,如喷水降尘和覆盖砂石。
•使用环保型燃料,减少废气排放。
•在码头建设过程中避免对水体进行直接排放,合理处理废水。
•控制砂石堆放区域,使用防护设施避免土壤的污染和侵蚀。
•安装隔音设备,减少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5. 环境监测计划为了监测砂石码头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我们制定了以下环境监测计划:•定期监测大气中的扬尘和废气排放浓度,评估其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补办环评报告

补办环评报告
申请书
申请单位:XXX公司
联系人及电话:XXX,XXX
申请时间:XXXX年XX月XX日
致:XXX市环保局
尊敬的领导:
我们公司计划进行一项XXX项目,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前期工作,但由于技术与实际情况的不符,需要对原先的环评报告进行补办。
现特向贵局提交的申请。
具体情况如下:
1. 补办原因
我公司计划在XX市XX区进行XXX项目,已经完成了前期的相关工作,包括XX、XX等。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原先的环评报告存在一定问题,无法满足项目实际需要。
因此,我们决定,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
2. 补办范围
本次的项目范围包括:XXX。
我们将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环保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编制环评报告。
3. 相关资料
为了保证的质量,我们将严格按照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重新收集和更新相关数据资料,对原先的环评报告进行全面评估和优化。
同时,我们也将提供包括施工图、设备清单、污染物排放情况等所有需要的材料。
4. 承诺
我们将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依法办事,积极配合调查和检查,保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实施各项环保措施,保证项目的环境质量。
5. 希望
希望贵局能够尽快审核和审批我们的申请,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和保障。
我们也将继续加强环保意识,积极配合贵局的工作,共同推进环境保护事业,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此致
敬礼!
申请单位:XXX公司
申请人:XXX
联系电话:XXX
XXXX年XX月XX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个体)补办砂石堆场码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个体户xx编制单位:______恒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_一九年四月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目录1前言 (1)1.1任务由来 (1)____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____项目建设特点 (4)1.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5)____本项目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 (10)1.6 报告书主要结论 (10)2总则 (11)2.1编制依据 (11)2.1.1国家法规及政策 (11)2.1.2地方有关法律法规 (14)2.1.3评价技术依据 (16)_____项目依据 (16)2.2评价工作目的和原则 (17)2.2.1评价目的 (17)2.2.2评价原则 (17)2.3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 (17)2.3.1评价因子 (17)2.3.2评价标准 (20)2.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27)2.4.1评价工作等级 (27)2.4.2 评价重点 (33)2.5评价范围与环境敏感区 (33)2.5.1评价范围 (33)2.5.2环境保护目标 (33)2.6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 (34)2.________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34)2.6.2如皋市城市总体规划(____-2030) (40)2.6.3如皋市吴窑镇总体规划 (40)2.6.4南通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 (42)2.6.5如皋市吴窑镇环境功能区划 (43)3现有项目工程分析 (45)4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46)____项目基本概况 (46)4.2 项目工程概况 (46)4.2.1主体工程情况 (46)4.2.2建设规模、经营货物及运输 (47)4.2.3货种及吞吐量 (47)4.2.4船型 (47)4.2.5 总平面布置 (48)_____项目组成 (48)4.2.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9)4.2.8 公用及辅助工程 (50)4.2.9 工艺流程 (51)4.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2)4.3.1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情况 (53)4.3.2 营运期废气 (55)4.3.3 营运期废水 (61)4.3.4 噪声污染源 (65)4.3.5 固体废弃物 (66)4.4 污染物排放汇总 (68)4.5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68)4.6 风险源强分析 (69)4.6.1建设项目风险源调查 (69)4.6.2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69)4.6.3环境风险识别 (71)5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5)5.1 自然环境概况 (75)5.1.1地理位置 (75)5.1.2地形、地貌与地质 (75)5.1.3气候、气象特征 (76)5.1.4水系与水文 (76)5.1.5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77)5.2 环境质量现状 (78)5.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78)5.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9)5.2.3 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 (81)5.2.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82)5.2.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85)5.2.6 环境质量现状小结 (87)5.3 区域污染源调查 (88)5.3.1 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对象与目的 (88)5.3.2 区域大气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88)5.3.3 区域水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90)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1)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91)6.1.1 施工期废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91)6.1.2 施工期废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91)6.1.3 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92)6.1.4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93)6.1.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94)6.1.6施工期环境管理 (95)6.2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95)6.2.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95)6.2.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16)6.2.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21)6.2.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23)6.2.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25)6.2.6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27)6.2.7风险值计算与分析 (131)6.2.8 风险投资估算 (132)6.2.9 小结 (133)7 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134)7.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34)7.1.1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34)7.1.2施工期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35)7.1.3施工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35)7.1.4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136)7.1.5施工期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136)7.1.6生态减缓措施 (136)7.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37)7.2.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137)7.2.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138)7.2.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138)7.2.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39)7.2.5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40)7.2.6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140)7.3 风险防范措施评述 (142)7.3.1 风险防范措施 (142)7.3.2 应急预案 (147)7.4 “三同时”环保竣工验收清单 (152)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54)8.1 社会效益分析 (154)8.2 经济效益分析 (154)8.3 环境效益分析 (155)8.3.1 环保投资估算 (155)8.3.2 环境效益分析 (155)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56)9.1 环境管理计划及执行情况 (156)9.1.1 环境管理目的 (156)9.1.2 环境管理机构 (156)9.1.3 运营期环境管理要求 (156)9.1.4 环境监测制度 (157)9.1.5 环境监测计划 (158)9.2 污染物排放清单及污染物排放管理要求 (161)10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63)10.1建设项目概况 (163)10.2产业政策及规划相容性分析 (163)____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167)10.4污染防治措施 (168)10.5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170)10.6排放总量 (171)10.7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171)10.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72)10.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72)10.10总结论 (172)10.11建议和要求 (173)1前言1.1任务由来黄沙和石子俗称砂石骨料,是混凝土组成材料中用量最多的重要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中,其刚性需求至今无其他产品可以替代。
随着如皋市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基础建设的快速推进,对砂石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内河航道沿线码头、堆场及混凝土搅拌站等设施也随之大量建设,其中相当数量设施未履行环保审批手续,码头、堆场等设施大量存在的同时也带来了河道生态破坏的问题。
2016年以来,______省人民政府、______省交通运输厅港口局、南通市人民政府和南通市交通运输局相继下发内河涉水项目整治文件,就内河码头的综合管理、危化品码头的安全监管、未批先建码头的整治提出要求,要求各属地人民政府采取关停、拆除、搬迁、回收补偿、规范提升等方式,规范一批符合规划和政策、具备经营条件的港口码头,依法取缔严重影响生态安全、供水安全、航运安全和防洪安全的非法码头。
为进一步规范内河水运建设经营市场,建立完善内河码头长效管理机制,如皋市制定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内河沿线非法码头整治工作的意见》(______〔2017〕___号),分四阶段进行内河沿线非法码头整治工作,目前已进行到第三阶段——分类处置阶段,要求各属地人民政府根据摸排清单和全面核查的情况,结合本地区实际,符合纳规条件或经整改符合纳规条件的,督促其限期整改,完善设施设备,达到污染控制、供水、防洪、航运安全等相关要求,补办行政审批手续,依法纳规;逾期没有提出补办申请或经审核不具备纳规条件的,列为非法港口码头,海事部门不予船舶停靠,并由相关部门责令港口自行拆除码头设施。
xx(个体)码头成立于2012年,为个体经营户,经营者为xx,码头位于如皋市吴窑镇四房村一组(xx所属房屋内),已运行多年,总占地面积约___2,其中办公区域约为__2,生产作业区域约为___2,其中包括黄沙堆场、石子堆场。
2018年___月___日个体xx取得______省河道工程占用证,经水务局同意在平田河吴窑镇四房村一组段北岸占用河道堤防及其管理范围,占用岸线40米,码头上设有200吨的泊位__个及2.68吨的吊机__座,用于装卸从如海运河运输来的黄沙、石子,黄沙、石子及水泥年转运量各3000吨。
目前码头已建成运营7年,由于历史原因并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根据如皋市内河沿线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对已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类(一类)和符合港口规划并镇(区)同意规范提升类(二类)的内河涉水项目可以为其办理相关环保行政审批手续。
本项目码头于2018年___月___日取得如皋市水务局颁发的______省河道工程占用证:(皋)水(2018)占字第(056)号,同时获得如皋市水务局《关于个体户xx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建设码头工程的行政许可决定》(皋水行审【2018】___号),因此本项目可补办环评手续。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建设过程中或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技术改造项目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第___号令,2017年__月__日起施行)及其修改单(生态环境部第__号令,2018年__月___日实施),本项目属于“四十九、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中“164、干散货(含煤炭、矿石)、件杂、多用途、通用码头”,单个泊位1000吨级及以上的内河港口;单个泊位1 万吨级及以上的沿海港口;涉及环境敏感区,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xx(个体)码头委托______恒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环评工作组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资料收集,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____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抓住国家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战略机遇,加快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在2011年__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对我国内河水运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对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的保障措施。
交通运输部于同年__月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力争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比“十一五”末增加30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增加___亿吨,船舶平均吨位从“十一五”末的450吨提高到800吨左右,同时单位运输成本较2010年降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