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共1课时
5 数学广角 小学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评论(0)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评论(0)2学情分析
抽屉原理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难以理解抽屉原理的真正含义,在具体分的过程中,运用平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平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抽屉原理”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抽屉”,要用几个“抽屉”。
1.年龄特点:六年级学生既好动又内敛,教师一方面要适当引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思维特点:知识掌握上,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总结规律的方法接触比较少,尤其对于“数学证明”。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引导,重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过程,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求结论,要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评论(0)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评论(0)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
抢椅子游戏:
(1)3个同学抢2张椅子。
(2)4个同学抢3张椅子。
不管怎么坐,总有一个椅子上至少坐了2名同学。游戏中包含着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请出小助手——小棒。
假如用小棒表示人数,用杯子表示椅子数,你会表示出刚才3名同学抢2把椅子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吗?评论(0)活动2【讲授】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思考问题:把4根小棒放进3个杯子中,你有几种放法?
学生在利用学具摆一摆。全班汇报反馈。
观察一下,每组放法中,最多小棒的杯子各有几根小棒?(预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了2杯小棒)
“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深入研究一下:把5根小棒放进4个杯子,会出现什么情况?你用什么方法验证?
用算式怎么表示?商1表示什么?余下的怎么放?
如果是把6根小棒放进5个

杯子,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多少根小棒?把7根小棒放进6个杯子呢?把100根小棒放进99个杯子呢?
过渡:刚才研究的都是小棒比杯子多1的,如果是小棒比杯子多2呢?多3呢?
2、教学例2。
把5根小棒放进3个杯子里,会有几种放法?
请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全班汇报交流。
怎么列式?
如何是将7根小棒放进3个杯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把8根小棒放进3个杯子呢?10根小棒呢?
3、发现规律
观察我们的研究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揭示课题。评论(0)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
1、8只鸽子飞回3个鸽笼,至少有几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里。为什么?
2、把7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多少本书?为什么?评论(0)活动4【活动】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评论(0)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1、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 )个人属相相同。
2、体育课上,10名同学进行投篮练习,他们一共投进了51个球,有一名同学至少投进了( )个球。
3、10支铅笔最多可以放进( )个文具盒,才能保证有一个文具盒里有4支或4支以上的铅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