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及特色

合集下载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装饰
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 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但 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 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 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 卡子花等。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 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经 过几百年的变迁,时至今日,家具仍然牢固如初, 可见明代家具传统的榫卯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利用楔、 钉、竹钉、销、碧等零件,将 各部分紧密结合到一起,又可 自由拆卸再组装,这种散件组 装的方式既便于运输 。
制作讲究一致性,多采用一木连作,上 下一脉贯通, 保证了椅具的稳固性与 耐久性。 而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种类样式上也 同样非常丰富。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各历史朝代家具风格讲解
目录
一.唐代家具风格介绍 二.宋代家具风格介绍 三.明代家具风格介绍 四.清代家具风格介绍 五.民国家具风格介绍 六.中式家具风格介绍 七.新中式家具风格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中家具文 化作为这个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通过祖先们
明式家具讲究线条美的同时更加注重功能合理。简洁朴素,刀法明快, 不事雕琢。其造型都是简练质朴、比例匀称、以线为主。
榫卯结构
结构
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 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 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 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 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明代家具十六品包括: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浓华、文绮、妍秀、 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我国是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国家,又是由多民族组成的。

因此,无论是文化积演还是物质文明都有着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的内涵。

其中的家具成就尤为显赫,蜚声中外的“明式家具”就是我们的祖先给人类艺术宝库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家具”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工艺美术用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习俗,因而生产出不同风格的家具。

我国有史以来自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家具同样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发展变化着。

我国的起居方式,自古至今可分为“席地坐”和“垂足坐”两大时期。

一、商周时代的家具商周家具的品种主要包括:席、俎、禁和扆。

1、席,床塌之始。

先民们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用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作为坐卧之具,这就是席。

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兼作坐具与卧具,可谓床塌之始祖。

2、俎,桌案之始。

俎是古时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之用具。

俎为后世的桌、案、几、椅、凳等家具奠定了基础,实在可谓桌案类家具之始祖。

从出土的商周时代的实物看,俎由最初的四条腿,发展成新的板式腿造型。

几在古时是凭倚之具,为长者、尊者所设,放在身前或身侧,也可以说是靠背的母体。

3、禁,箱柜之始。

它是商周时的礼器,祭祀时是放置供品和器具的台子。

通常为长方体,形似现在的箱子。

4、扆,屏风之始。

扆,是古时天子座后的屏风,在周朝,是天子专用的器具。

它以木为框,糊以绛帛,上画斧纹,斧形的近刃处画白色,其余部分画黑色,这是天子名位与权利的象征。

二、春秋战国、秦时期家具西周以后从春秋到战国直至秦灭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时期,是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奴隶的解放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工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春秋时期还出现了著名匠师鲁班,相传他发明了钻刨、曲尺和墨斗等。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中国传统家居文化是源远流长、独特精深的,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家居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对家居环境、家居生活方式以及相关物品的态度、理念和传承方式。

在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体现在家居设计、摆件、装饰、家具等方方面面。

以下将从家居设计、摆件、装饰、家具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家居文化进行探讨。

家居设计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传统家居设计讲究物理与精神的和谐统一。

在传统家居设计中,人与自然、内与外、虚与实之间追求一种平衡状态。

比如,家庭中的院落布局非常重要,一般采用进深式的布局,即外部有围墙,内部有庭院,进门后先进院落再进屋内,形成了虚实结合的空间感。

此外,中国传统家居设计也注重纵深感的表达,通常通过多庭院、多进深的结构来表达空间上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都彰显了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特点。

摆件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中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

摆件的选择和摆放是传统家居文化中一门独特的艺术。

在中国传统家居中,摆件承载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记忆的回忆。

比如,中国的红木器物、青花瓷、景泰蓝等都是很具代表性的摆件。

这些摆件通过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形象,展现出传统艺术的魅力。

摆件的摆放也需要讲究,通常会考虑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形式对称等因素,以体现平衡和谐的美感。

装饰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家居装饰注重自然、纯朴和和谐的原则,追求一种简洁而又深沉的美感。

在传统家居装饰中,常常运用到对称、配色和图案等技法。

比如,传统的木雕和镂空装饰常常出现于柱子、门楣、家具等地方,通过精美的雕刻和纹样的编排,使整个空间更加具有艺术感和装饰效果。

此外,中国传统家居文化还注重色彩的运用,常常采用红、黄、绿等明快的颜色,以凸显喜庆和幸福的氛围。

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

传统家具以实用性和美观性为基础,注重材料的选择、工艺的精湛和形式的独特。

比如,红木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以色泽鲜艳、纹理独特等特点受到世人的喜爱。

古典家具介绍

古典家具介绍

古典家具介绍
中国古典家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世人所倾倒。

中国
古典家具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国古典家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做工精细。

这些家具反
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
过历代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具
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完善发展,形
成了今天所见到的中国古典家具。

中国古典家具在材质上以红木为主,多为明清两代宫廷所用。

它以其古朴典雅、稳重大气的风格成为中国传统家具中的精华。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国古典家具逐渐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生活方式、习俗的变化,中国古典家具
在材质上不断改革创新,工艺上不断完善提高,造型上不断推陈
出新。

目前所见到的中国古典家具种类繁多,有圈椅、官帽椅、
太师椅扶手等传统家具以及各种桌、案、柜、箱、几、案等陈设品。

—— 1 —1 —。

浅谈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在中国古代家具制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密切相关的。

中国古代家具色彩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特点,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浅谈中国传统家具色彩运用的特点和意义。

中国传统家具色彩运用的特点:1.以自然色为主:中国古代家具的色彩以自然色为主,如红木家具以自然的木纹色为主,由于其木本色的红褐色、红玉色、黄褐色、紫红色等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很多家具都以原木纹色为主,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朴素的感觉。

2.寓意深远: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寓意深远,往往会选用寓意吉祥、吉利的色彩,如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白色代表着纯洁、庄严,金黄色代表着富贵、吉祥。

这些色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意义。

3.色彩搭配统一:中国传统家具在色彩运用上往往注重整体搭配,追求色彩的统一和和谐。

尤其是在一些仿古家具中,往往会选用多种色彩进行搭配,如红、黑、金等,但总体来说还是追求色彩的统一和协调。

4.注重光影效果:在中国传统家具中,色彩不仅仅是平面的颜色,还注重光影的效果。

例如在红木家具上,通过对木材的打磨和上光处理,能够使家具散发出温润的木质光泽,给人一种光影交融的美感。

1.传承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家具色彩的运用承载了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

这其中既有对色彩的历史传承,也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比如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红木家具的运用正是传承了这一传统文化内涵。

2.体现审美情趣: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中国人重视色彩的意蕴,注重色彩与自然的融合,追求自然之美。

色彩是中国传统家具审美情趣的一部分,通过对色彩的精心运用,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崇尚之情。

3.象征人生观念:中国传统家具的色彩运用还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的人生观念。

比如在红木家具中,金黄色往往被用来勾勒花鸟山石图案,寓意着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追求,也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传统家具赏析

中国传统家具赏析

中国传统家具赏析中国传统家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们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中国传统家具的赏析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包括材料、工艺、形式和意义等方面。

中国传统家具的材料十分丰富多样。

常见的材料包括红木、柚木、黄花梨等。

这些材料具有优良的质地和纹理,经过精心的加工和雕刻,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红木家具以其红色的质地和细腻的纹路而闻名,柚木家具则以其淡黄色和坚硬的质地而备受推崇。

中国传统家具的工艺精湛,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家具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经过精心雕琢,例如木材的选材、切割、拼接、雕刻等。

家具的表面通常还会进行研磨和上漆等工序,使之更加光滑和耐用。

这些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使得中国传统家具具有了独特的工艺美感。

第三,中国传统家具的形式多样,有座椅、桌子、柜子、屏风等。

每一种家具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结构,既满足了实用的功能需求,又展现了审美的价值。

例如,座椅的设计注重人体工学,使人坐得舒适;桌子的设计追求简约和实用,方便人们进行各种活动。

中国传统家具还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家具,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家具上的雕刻和装饰图案往往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历史故事相关联,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

例如,一些家具上的龙、凤、麒麟等图案象征着吉祥和权力,寓意着家庭的幸福和荣耀。

中国传统家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们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通过对材料、工艺、形式和意义等多个方面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家具的魅力。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一中式家具的发展历史中式古代家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象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鼎盛时期,高矮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鼎盛时期(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二各个时期家具的特点1)夏、商、周时期中式家具的特点:造型古朴、用料粗壮,漆饰单纯,纹饰拙犷。

2)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家具的特点:(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3)出现软垫。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特点:高形家具的出现使得家具的尺寸有了增高。

种类繁多。

4)隋唐及五代时期的家具特点: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

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

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权用功能分类。

5)宋、元时期家具的特点:1)家具结构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2)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

3)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6) 明代时期的家具特点: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

简述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发展的特点

简述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发展的特点

简述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传统性与变革性并存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的发展既有传统性,又有变革性。

在古代,家具陈设是受到地域、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各个时期和地区的家具风格各异。

然而,古代中国的家具陈设也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革,如唐宋时期的家具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明清时期的家具则更加注重装饰性和精致度。

二、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古代中国的室内家具陈设注重家具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相对简朴,家具的设计和摆放都是为了方便生活。

家具的设计注重实用性,如木质榻榻米床的设计考虑到了舒适性和储物功能,桌椅的设计强调稳固和方便摆放等。

古代中国人的家具陈设也注重布局的合理性,以便更好地利用空间。

三、讲究材质和工艺古代中国的家具陈设注重材质的选择和工艺的精细。

家具的主要材料多为木材,如红木、楠木、柚木等,这些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

古代家具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修、刨、雕、磨、绘等。

家具的制作工艺手工精细,注重细节和雕刻的精美度,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家具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

四、强调装饰性和文化内涵古代中国的家具陈设强调装饰性和文化内涵。

家具的装饰通常采用雕刻、绘画、镶嵌等技法,以增加家具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家具上的雕刻图案多为花鸟、人物、山水等传统中国文化元素,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

此外,家具陈设还注重与室内环境的协调,如与壁画、窗帘、地毯等进行配合,形成整体的艺术效果。

五、室内布置的讲究古代中国的家具陈设注重室内布置的讲究。

家具的摆放位置和布局需要考虑到整体空间的平衡与协调。

古代中国人注重家居风水,认为家具的摆放与家庭的运势和人的福祉息息相关。

因此,在家具陈设中,不仅要考虑家具的实用性和美观性,还要注重其与整个室内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中国古代室内家具陈设的发展具有传统性与变革性并存、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讲究材质和工艺、强调装饰性和文化内涵以及室内布置的讲究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木材-硬木:紫檀
















木材-硬木
黄花梨
鸡翅木 铁 力 木
酸枝木 瘿 木
木材-柴木
榉木
榆木
黄杨
柚木
楸木
樟木
杨木
杉木
(2)石材
(3)金属饰件
(4)螺钿家具
(三)明式家具的结构
明式家具分为有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结构特征。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的榫卯结构。 平板拼合-龙凤榫。 横竖材结合-格肩榫、夹头榫、插肩榫等。 弧形材结合-楔钉榫。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在中 国古代家具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转折期。
这一时期传统家具有了新的发展,如当时有许多床有帐和 顶,且周围施以可折叠的多折多牒式矮屏,起居用的床榻 加高加大,下部以壶门作装饰,一般日间既可坐于床上, 又可垂足于床沿。另一方面,西北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以后, 不仅东汉末年传入的胡床已逐渐普及于民间,同时还输入 了各种形式的高坐具,如椅子、方凳和圆凳等。漆家具仍 是高档家具的主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明式家具的材料
1.木材 明式家具的用材可分为硬木与柴木两类。 硬木包括有紫檀木、铁力木、黄花梨木、乌木、鸡翅木等; 柴木包括楠木、榆木、榉木、樟木、柞木、核桃木等。 另外还有瘿木,瘿木并不是树木的名称,而是老干段盘根
错节,结瘤生瘿处的木材叫瘿木。 2.其他材料 石材、金属、螺钿等。
3.床榻类,为卧具和起居用具。明代此类家具主要有架子 床、罗汉床和榻。
架子床:有柱有床顶的床为架子床。有四柱床、六柱床和 拔步床三种形式。四柱床,即床面四角立柱,左右及后三 面安床围子,立柱上端四面安倒挂牙子,上有床顶。六柱 床,即在正面床边多加两根立柱,在边柱之间各装一块门 围子,正中为床门。拔步床,是在前檐接出一层或两层廊 檐,登床时逐级而上,每层都有立柱和门围,每层廊上均 挂帐子。架子床是单纯为睡眠用的。
唐代家具的特点:装饰上运用大漆彩绘,且雕刻与镶嵌技 艺更加精致。运用了壶门结构,保证了家具使用寿命与装 饰的完美结合。坐具上加软垫,制作工艺和装饰上运用镶 嵌,腿间佩“流苏” 。
五代时期家具逐渐向轻便、简秀方向转变。
唐·周昉《宫乐图》中的大型长方桌和腰圆形凳
唐·周昉《内人双陆图》, 绢本设色,纵30.7厘米 横 64.4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 术馆藏
战国时代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些珍贵的古代家具,从中我们 可以看到两千年前家具制造的成就。从信阳、长沙战国墓 出土的“床”、“几”和“案”等实物,不仅能反映出这 一时代的木质家具制造水平,而且可以看到工匠已能比较 熟练地在家具表面髹漆和彩绘,有的家具上还出现了精美 的浮雕。
汉魏以前,我国居民的起居方式为席地而坐,所以一般的 家具体形较矮。当时的家具有床、几、案、橱、屏风、衣 架、柜等。
(一)萌芽发生时期:史前、夏商、西周
席是中国古代最早最原始的家具。中国古代,“席地而 坐”,人们在起居中坐卧铺垫用“席”。考古界发掘出土 的最早实物有新石器时代的蒲席、竹席和篾席等,距今已 有五千多年。
商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古代家具通过青 铜器的形式,为我们留下了这一历史阶段中最珍贵的实物 资料。这一时期的主要家具有俎和禁。
汉代的的家具造型粗犷、敦厚,突出实用性能,结构简单 明确,质朴且庄重。家具装饰在以漆为主的基础上又出现 了金银扣、镶嵌和金箔贴花等技法。颜色一般多采用黑褐 色作底色,以深红色作衬色,朱色与黄色作画,也偶见用 赭黑色作底色或黑色作画的,色彩搭配非常鲜明调和,颇 具富丽堂皇之感。
(三)发展普及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宋代家具的特点:简约、工整、文雅、清秀。
宋画《蕉荫击球 图》中的平头案、 圆背交椅
木质高桌.河北钜鹿。桌面长方,圆腿,前后单枨,左右双 枨,有牙子。结构合理,牢固耐用,是典型宋代风格的家具。
元代家具在制作工艺上与宋代家具基本保持一致,继承了 大木作的结构传统,确立了高型家具的模式。
元代几案家具的腿形有直腿,也有弯腿花足,有上下收分 的形式,有的还有托泥。
商代的家具形式中已有了“几”和“榻”,在甲骨文中有 记载。
西周家具的种类除商朝延续下来的以外,又出现了凭靠的 “几”和“屏风”、“衣架”等。在装饰纹样上多为饕餮 纹、龙纹、凤纹、云纹、波纹和涡纹等。
商代·俎
商代·禁
(二)成长壮大时期:春秋战国、秦汉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质朴的髹漆家具,如床、几、案、屏 风等。这一时期发现了铁,木工工具由青铜改为铁制,木 工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鲁国的公输班(即鲁班)成为了 木工的“祖师”,他发明了曲尺(鲁班尺)和墨斗。这一 时期土木营造和木构家具的加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战国末期,出现了“柜”和“椟”。
罗汉床:没有床架,不能挂帐子,只在三面安装床围子。 这种床虽然也可以用于睡眠,但主要为日间起居用的。
榻:是不安三面床围而又小些的床,也是为日间起居用的。
4.柜架类 架格:它的基本形式是以立木为四足,用横板将空间分隔
成若干层。 亮格柜:亮格都在上,柜子在下,兼备陈置与收藏两种功
黄花梨交椅
黄花梨圈椅
黄花梨灯挂椅
靠背椅
扶手椅可分为三种: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玫瑰椅。
黄花梨直扶手四出头官帽椅
黄花梨玫瑰椅
2.几案类 炕桌、炕几、炕案 香几 酒桌、半桌 方桌 条桌、条几、条案 书桌、书案、画桌、画案 其它桌案
(1)炕桌、炕几、炕案
(2)香几
1.椅凳类 (1)杌凳
(2)坐墩
三线秀墩
五开光秀墩
(3)交杌 俗称“马扎”,是古代的胡床,它自东汉从西域传入中土
后,流传甚广,基本形式为8条直木构成。 (4)长凳 即为一种小条凳,是一件民间日用品,二人并坐而得名。
(5)椅 可分为交椅、圈椅、靠背椅、扶手椅(官帽椅)。
(3)酒桌、半桌
这两种形制较小的长 方形桌案,常用于酒 宴之上。洒桌上边缘 多起阳线一条,名叫 拦水线,半桌半桌约 相当于半张八仙桌的 大小,又叫接桌,一 张八仙桌不够用的时 候,就加一个半桌。
(4)方桌 方桌大致可分为“八仙”、“六仙”、和“四仙”三种。
(5)条桌、条几、条案
案面两端平齐的叫“平头案”,两端高起的叫“翘头案”。 可分为琴几、炕几、方几、茶几、架几案、棋桌、月牙桌、 三屉桌等。
(6)书案、书桌、画桌、画案
这是四种比较宽而大的长方形家具,与条桌、条案相比, 在宽度上要增加不少。画桌、画案为便于起来画画,是用 于绘画的,都没有抽屉,其为桌形结构的为画桌,为案形 结构的为画案。书桌、书案则都有抽屉,也依其结构分别 为书桌和书案。它们的结构、造型往往与条桌、条案相同, 在宽度上要稍大一些。
清代家具的特点(十六品,王州襄):简练、淳朴、厚拙、 凝重、雄伟、圆润、沉穆、秾华、文绮、妍秀、劲拔、柔 婉、空灵、典雅、清新。
清代继承了明代家具的传统,在制作工艺上有了丰富和发 展。清代家具的装饰手法丰富多彩是史无前例的。在材料 上有骨、木、竹、玉、瓷、珐琅、螺钿……在技术上有雕、 嵌、漆、绘……在工艺上采取多种形式结合,如浮雕与透 雕,雕塑与雕嵌,雕嵌与描金,雕嵌与点翠……
1.平板拼合及攒边打槽装板结构
2.横竖材结合-格肩榫
2.横竖材结合-夹头榫
2.横竖材结合-插肩榫
2.横竖材结合-抱肩榫
2.横竖材结合-霸王枨
3.弧形材结合-楔钉榫
4.托泥与腿足的结合
(四)明式家具的装饰
装饰题材:明式家具的装饰内容和题材是在继承历代优秀 纹样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大致有:以龙纹、麒麟纹和螭 虎纹为代表的神兽类纹样;以瑞象、虎、鹿和狮等表示祥 瑞的动物类纹样;凤凰、鹤、鸳鸯和蝙蝠等一些飞禽表示 吉祥如意;松、梅、竹、兰、灵芝、牡丹、菊花和缠枝纹 为主的植物类纹样;还有以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为题材的回 纹、几何纹、方胜纹、博古纹和万字纹等。另外,中国的 神话故事也常被运用到家具上,如:五岳真形图、八仙纹 和三国演义故事纹等。
元代出现了新兴的家具抽屉桌,以及罗锅枨和霸王枨的家 具部件形式,这种部件即是结构件又是装饰件,在以后的 明式家具造型中则大放光彩,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的一个典 型特点。
明.罗锅帐加双矮佬方桌
明. 四平霸王帐小马蹄脚画案
明代是我国家具发展的顶峰期,明代家具以其端庄的造型、 合理的结构、优良的材质和简洁的装饰而著称于世。
(2)围屏:既不用底座,也不安屏帽,都是双数。无论 数量多少,高度、宽度一律相同,每扇下部有矮足,只须 打开一定的角度便可直立。屏框用铜构连接,可拆可合。 常用于临时陈设,也可作室内的隔断。
明代以前的屏多兼具实用和观赏功能,至明代开始出现纯
观赏性的小屏,成为案头清供。
(3)镜台和衣架:镜台和衣架都是卧房必备的家具。
汉代没有椅子和凳子,供坐的有席和床。最普通的坐具是 席,为长方形,长短不一。床的用途扩大到日常起居和接 待宾客,不过这种床较小,又称榻。到东汉末年,可折叠 的胡床传入中国,流行于宫廷和贵族们用于战争和行猎。
汉代的几,专供坐时凭伏,不能放置器物。它是与床连用 的,坐床时往往凭几。汉代的案已逐步加长加宽,可以放 置器物,但仍较低矮,体形也小。读书写字用的桌子,称 为书案,为长方形。饮食用的桌子,称为食案,有长方形 和圆形,前者四足,后者为三足。有的还重叠1-2层陈列 器物,这属于陈列案。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榻、食桌、靠背椅、绣墩和座屏
(四)成熟鼎盛时期:宋元、明清
宋时垂足而坐已完全取代了席地而坐的方式,室内布置的 高型家具已完全普及,且品种已大为丰富。当时的家具品 种主要有桌、椅、案、几、床、榻、柜、橱、凳、墩以及 架台屏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