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龙回阳药小结
王正龙老师

王正龙老师随王正龙老师出诊,受益匪浅。
王老师对内经伤寒等中医经典熟稔于胸,临证时必以经典条文为依据,圆机活法,思维敏捷,故疗效极佳。
王老师犹精于脉诊,要求必有三部九侯,从脉象的变化上判断病情的转归,给予相应的处方。
对于诊脉方法,中医诊断学虽有详细描述,但是诊脉还得师傅手把手教会,师带徒和学院派的差距就在这儿体现。
这里把王老师口传心授的诊脉方法做一简单整理,供各位同道参考:1)医生一定要把指甲全部修剪干净,不许留指甲。
留出两毫米都不行。
只能留出一毫米,或半毫米,看得脏不说且容易在病人皮肤上留下印迹。
2)诊脉一般必须用脉枕【脉枕的作用必须引起重视】,如果没有脉枕,手不许平放在桌子上,就是手腕必须塌下来(手掌背屈位)【中医诊断书里说要直腕是错误的】,手掌下斜30度左右,使寸口的皮肤舒展,这样寸关尺三部才把的准。
先高骨定关,使掌处于背屈位,在这个姿势寸脉才按得到,如果手掌往上一抬,那么手指就移动了半个指位,那么我们判断脉象是过指还是不过指【王老师诊脉重视过指不过指】就不清楚了,病情就判断不准了。
3)没有脉枕医生可以用左手【托手】拿着病人的左手,让他的手腕折过来(背屈位),左手两个手指头食指和中指托手腕,医生用大鱼际压着病人的小鱼际,使他保持背屈位。
不许满把抓病人的手,尤其男医生抓姑娘的手,诊脉可以体现医德医风4)手指的安放,中指往上一翘三个手指曾弓状,一条线排列,用手指肚和指尖中间的一块【指目】来诊脉。
医生手指和病人的手腕面差不多曾45度角。
浮取就轻轻搭在皮上,然后再慢慢地沉取下去。
无名指的力量总是比中指要小一些【人就是食指和中指力量大】,所以要刻意地让无名指力量稍大一些,大到什么程度?前面指尖顶到筋,指腹正好压到骨头,就是沉取,这样脉一压住了,体会传到关和寸的力量就准确了。
浮取,沉取之中就是中取。
5)沉和伏的区别:手指翘起来由45度到60-70度,推筋着骨是伏脉。
6)间歇脉,在中取【脉象明显】时取。
7)不能说关脉数,尺脉沉,外行。
王正龙秘语四则+治病须要兼风药+窍的作用和九窍的位置+中草药归经入味法

王正龙秘语四则+治病须要兼风药+窍的作用和九窍的位置+中草药归经入味法王正龙秘语四则(转)转载自行者悟空王正龙秘语第一:没有一味药是补元气的解:所有的药,都是刺激真阳发动的,因为所有的药材都有偏性,真阳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邪气的――神在秋毫。
人体的真阳元气,本身就是最大的一味“大药”,自然界没有任何一种药能够匹配它,补充它,所谓大雄无雌!!王正龙秘语第二:没有一味药能破寒邪的解:都是真阳自己在破寒邪。
汉武帝曰:寇可往,我亦可往。
经曰:【神客在门】。
外邪出入,必然是因为元气虚,才能侵入;也必然是因为元气强盛后,【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战胜了外邪。
参加战斗的,是元气,真阳,正气,药材最多是通讯兵,后勤保障,乃至文工团,慰问团。
真阳何以战斗?【营行脉内卫行脉外,漏下百刻,五十营于全身】王正龙秘语第三:药都是恢复脏腑功能的解:这就是说,药材不仅能够刺激真阳,而且调动真阳去破寒邪(或者暑邪,反正都是邪,一开始,连药材都是邪。
),更能够引导真阳温润脏腑,等到脏腑功能恢复了,就要停止使用药材,而让人体的脏腑和真阳元气自己去“交媾”。
正因为这种再正常不过的“性交”,一个正常人的体内才无法分辨真阴真阳。
人时时刻刻都在“性交”,所以佛说,【色即是空】,而没有说“去色留空”你性交别人,就是【住相】,“住空”,也是住相,应当【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王正龙秘语第四别指望明天,明天我出门就让车给压死了其实,能补的只有后天好比我们的太阳论中太阳无补一样五行的平衡,非大医莫能为也只有温补后天之阳气温化中之痰瘀温化百脉中之痰瘀痰瘀即是小宇宙上空的乌云和小宇宙中大地上的污泥浊水补后天以通先天,此即为痰瘀论愈百病之缘由只有将上空的乌云去散开来,把大地上的污泥浊水温化疏通并给污泥浊水流通知道路。
方可迎来喷薄而出那一轮红日有徐徐升起。
太阳仍然给整个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治病须要兼风药转载自行者悟空治病须要兼风药治病须要兼风药,不兼风药不合作。
人之姿质本五行,金木水火土,皆是实的。
王正龙先生之死的一点看法华夏中医论坛

王正龙先生之死的一点看法华夏中医论坛
这是好多年前写的一点小感受。
偶然再读,还是有些值得思考的东西。
不是在对王正龙先生人格的攻击和否定,只是对其学术的讨论。
可以拍砖,但要有理有据。
在网上看到王正龙讲的金匮要略,看了第一讲,没有再往下看,搜了下王的简历,给我的印象:偏执。
王正龙先生已经驾鹤西去,46岁!据说是死于脑血管疾病。
王先生生前患有肺结核,于是王先生对先前肺痨中医界的一些看法彻底推翻,提出:滋阴只能使病情加重,而改用四逆汤治疗,王先生不仅这么说而且也是这么做的(相信是这样),并说疗效不错!是不是这么回事相信只有他王先生自己明白!但终究是度过了46个春秋。
王先生有个著名的论断:自汗、盗汗皆属于阳虚。
这可能是他用四逆汤治疗自己肺痨的一个根据吧。
错误的理论指导往往产生严重的后果,我们不敢断定46年的生命是否与他错误的理论有关。
但至少我是不敢用壮阳的辛温之药来治疗盗汗的!
偏执的性格在学术上也往往会表现为偏执。
无意于职责王先生。
但学术的问题是不能靠没有临床检验基础的理论来一鸣惊人的,否则后果是要自负的!。
王正龙:服用“回阳”药物的排病反应细解

这是素有虚痨、肺病、咽炎以及哮喘的患者会出现的情况,而肺病的根源在于肾精亏损,阴寒之邪过盛。由于回阳药物鼓舞,使气机发动,化开体内的阴邪,迫使阴邪趋于体表,由于“肺主皮毛”,肺又居于上焦,于是造成上焦阴邪更盛,上焦真阳不足,肺的功能被抑制,肺气不足,暂时不能统摄津液。所以,才会鼻塞并大量流鼻涕。打喷嚏是肾阳发动的表现。此时一定要坚持服药,使真元更加振奋,待上下交通后,症状自除,体内的一大块病邪就会随之消除。所以说,这是内寒发出的表现,千万不可当成外感来治,否则,阴邪又会被寒凉药物敛回体内,前功尽弃。
尿血属于瘀血从膀胱排出的表现,不必大惊小怪。在寒邪被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寒邪循经脉络阴器,会暂时造成病菌滋生的温床,就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炎症,纯属自然现象,应该继续服药并增加药量。
四逆汤可以祛寒振阳,真阳发动,就可以化瘀,一举两得。而活血化瘀的药物不得真阳推动,不可能收到全功,而且,会很快复发。所以,必须首先恢复真阳元气,而后才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否则将是徒劳无功的。
这都是回阳药物在体内运行,气机鼓动,阴寒湿邪被化开,将要从皮肤、经络发出的具体表现。浮肿就是湿邪壅滞于体表,由于“太阳主表”,足太阳膀胱经的功能必然受到外出邪气的制约,所以就会暂时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基本不用消肿、利湿、利尿、止痒,只需继续服四逆汤或改服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即可,症状会在几天或十几天内自然消退,恢复的时间视患者病情的轻重而定,不必在意。而且,饭量会逐渐增加,不会肥胖,只会强壮。如果患者的“足太阳经证”的表现非常突出,患者较为痛苦,此时应及时服用桂枝汤;如果患者的“足阳明经证”的表现非常突出,患者较为痛苦,此时应及时服用葛根汤,病去药止。具体内容可以参阅《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中“斑疹”条目。至于腰部酸痛如折如裂,属于肾中的寒湿之邪被真阳驱赶外出的表现,因为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都从腰间发出,属于正常情况,其症状在一两天就会消失。
王正龙小传

王正龙小传王正龙小传肖爻王迪的思想从王迪平时的谈论来看,他所研究的东西,有一些是实用的,他本人也在生活中使用着,有时也会出现人们难以置信的神奇功效。
有一些是他对宗教问题的分析,有一些是对素质教育问题的看法,还有一些是对于当今西医、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某些时髦东西的针砭。
对于这些时髦的东西,从王迪的性格来看,大概他会呵斥的。
以医学为例,他认为太多的人们习以为常用着的东西,误着太多的医生,害着太多的病人。
这一部分内容必然会触犯较多业内人士的既得利益,或者与他们的固有观念有着大的差异,这部分内容一定会受到攻击。
因此,王迪这部书的认同度最初是不会太高的。
这让我想到了2500年前的孔子,他无疑是个大思想家,他在世时的思想也是饱受排斥的,然而,这并不影响其思想统治中华两千多年。
当然,我不相信王迪会有那么大的造化。
王迪能不能成“家”我不说,那得看人们将来如何认可他了。
但成个“匠”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从他的实际水平看,“封”他个思想巨匠恐怕也不为过。
现在王迪已经掌握了佛、道、儒众多经典的思想,从后面他的简历还可以看出,他的这些经典思想不只是局限于理论和书本儿,他是有过一些亲身体验,甚至受过真传的。
当今世上,有过这样的体验和经历,并且于此很专注的人,王迪大概是极个别的。
他若能通过这部书将佛、道、儒、医等熔为一炉,并树立自己的观点,其价值也就不言自明了。
王迪的为人处世王迪为人刚直,刚直到他的父母、兄嫂,刚直到他的老婆、儿子,刚直到他的师父们、徒弟们、朋友们。
细述则没完没了,这里仅一句话概括:在这众多的与王迪最近的人里面,没有与他产生危机的太少了,到现在为止(不包括明天),我还算其中一个。
他执著地以自己的观点去看待这个世界,对待这个世界上的人,于是在他的身上存在着鲜明的优点,那就是不受别人的影响,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与那优点犹如双胞胎一样并存着的,是显著的麻烦——他几近固执地信奉自己的观点,也就意味着他难以接受别人不同的看法,这就注定了他与别人交流的单一性,主要是他灌输给别人知识和思想。
王正龙对火神派的讨论(一)

一、《火神派的是是非非》1、敢用附子者,不是火神派;会用附子者,才是火神派!“敢用”与“会用”之间,虽一字之差,但其中境界相隔万里。
2、真寒易识,假热难辨。
火神派的最大优点在于擅长识别“假热”证。
而医者之误,多为假象所惑。
中医为假热所惑者犹多。
3、火神派的缺点在于:过度偏重寒热而略于虚实。
治病多直取而少迂回。
直取效捷,但其害有二:(1)囫囵吞枣:比如食竹笋得先层层削皮,吃花生则先去壳,但火神派不屑于削皮去壳,直截了当,嚼而吞之。
(2)欲速不达:以雷霆之势直奔对方主帅,简捷明了;但有时,对方主帅外围还有许多阻碍,会使你鞭长莫及。
比如:对于一位中焦湿证患者,许多中医可能先用平胃散之类化湿,舌苔浅薄后,若有寒象,再用温阳。
而火神派则可能直截用四逆汤加茯苓砂仁之类。
可能二者皆有效,有时甚至火神派效果更好一些。
但若患者湿偏重而寒热指征并不明显,妄用温阳,服药之后,会感脘腹不适,或胀,或吐,或泻。
现在一些自认为火神派的弟子治病,之所以“排病反应”特别多,特别大,根源可能在于以上二点。
如果分层次用药,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排病反应”。
4、阅无数名家医案,鲜见排病之说。
中医治病,药若对证,十之八九,症状减轻。
服药后症状反而加重者,偶尔有之,但绝不多见,此类反应以痹证稍多。
《王正龙排病反应详解》一文,其排病反应之多,之猛,之久,独成一家之说。
若为其实证经验,值得重视。
但如今,排病之说,多为用药不当,成了文过是非之语。
曾见一例网诊咳嗽患者,过用温阳,剧咳不止,医云排病反应,实则肝火犯肺,后平肝降肺,重用白芍甘草方止之。
5、个人的感觉是:排病反应,多在服药后1--2小时左右发作,数小时之后药力攻病已过,缓解即能,甚至减轻。
再服药,又可出现症状暂时加重的排病反应,同样数小时之后病情缓解。
也就是说,排病反应所产生的不适,应当是间断的,暂时的,随服药而产生的。
如果停药之后,依然持续症状不能缓解,恐怕不一定的排病反应。
6、排病反应确实存在,但如何区分何为真正的排病反应?何为病情加剧?这是一门新的课题,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容易沦为误人邪说。
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少阴病)

王正龙----《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少阴病)简单了。
其他药物也就不用提了)。
施灸方法和注意事项可参考《炙法直论》一文。
总之,治疗疾病应以「扶正袪邪」为原则,一年之内,绝对禁止房事!据电视新闻报导,有医生为前列腺患者作手术,引发心肌梗塞致使患者死在手术台上,於是患者的儿子将这位主治医生打成重伤。
虽说医患应该风险共担,如果这位医生懂得「手足少阴一气贯通」的道理,就不用动手术了,即使动手术,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西医不懂这个原理,若懂,何至於此!若虚心学习传统中医理论,何至於此!(原理请参看「心脏病」一栏)(13)爱滋病首先指出:爱滋病(AIDS)从其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来看,必定不是超过人体抵抗能力的「细菌战、化学战」的产物,必定是人体的正气所能够战胜的。
从以上对於中西医治疗原理和方法的对比来看,西医不能治愈爱滋病的原因,主要在於西医只知道人体具有对疾病的免疫能力,而不懂如何正确补充人体元气的缘故。
从媒体报导和书籍上了解到,被感染爱滋病毒的人,都是元气较弱或极弱者。
比如:男性同性恋者、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血友病病人、受血者,以及卖淫嫖娼者。
性交过度者,一定元气虚弱,必定会被病毒感染;母亲患有爱滋病,也一定是元气虚弱者,会传染给胎儿,因为婴儿为「稚阳」之体(并非「至阳」或「纯阳」之体),也必定不能抵御病毒,岂有不被感染之理?出生後由於先天元气不足,更不可能用自身的力量来抵御和消灭病毒了。
由於输血被传染者,必是元气虚弱者,否则输血何为?而且,与输血有关的爱滋病成人病人多见於20岁以上,小儿则均在一岁以下,年龄在1~20岁之间发生本病的极少。
吸毒者和血友病病人也就不必说了。
这就说明免疫系统的强弱,对於能否抑制和消除爱滋病起著关键性的作用。
再者,并不是所有的爱滋病患者在感染病毒以後当即就会发病,有的潜伏期可在1~14年後才会发病,这就是治疗爱滋病的突破口。
强直性脊柱炎王正龙先生的的治法,非常值得学习!

强直性脊柱炎王正龙先生的的治法,非常值得学习!王正龙先生的的治法,非常值得学习!braveman81痿证(强直性脊柱炎、重症肌无力)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16~30岁之间,西方白人发病率在千分之四,男性多于女性,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房事过度(或手淫)造成的。
腰椎的运动全凭真阳扶持,房痨就会造成真阳亏损,腰椎是人体的运动枢纽,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都在此转枢,倘若精气亏损而不能枢转,腰部的气血就容易凝滞,寒湿之邪就会乘虚而入,于是就会产生痛感,医生往往因此会给患者大量服用滋阴补肾的药物,从而导致寒湿之邪侵入并停滞于腰脊,抑制真阳的运行,天长日久便会导致使患者脊柱强直而难于屈伸,中医称之为「痿痹」。
也就是说,强直性脊柱炎是由于医生的误治造成的。
如今的医生都认为此病属于经络闭塞,却不知属于元阳亏损,都一味地给患者大量服用逐瘀通络的药物(如蚂蚊、蜈蚣、蝎子等),却从未见哪位医生为患者服用袪寒兴阳的药物,从而导致患者的元气因为破瘀的原因而更加受损,逐渐使得强直性脊柱炎日趋加重。
事实表明,许多患者在经过医生治疗以后,发病的频率反而加快了,这就是在没有恢复元气的情况下滥用活血化瘀通络以及激素药物的缘故,因为化瘀通络的药物必须利用元气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对元气不能加以恢复和补充,必然就会损伤元气。
而激素则是通过抽取剩馀的元气,以达到暂时消除症状的目的。
现代中医还经常用滋阴润燥、活血通络的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为滋阴可以滋润宗筋,使硬化的宗筋组织变软。
此说似乎有理,其实极为荒谬!这又不是用水发牛蹄筋儿。
「阴虚阳盛」尚可滋阴,而「阴盛阳虚」却绝对不可滋阴。
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精神萎靡、行动无力,皮肤干燥,肌肉萎缩,明明是「阴盛阳虚」证,明明是「阳(虚)不能化阴(邪)、阳(虚)不能生(真)阴」的表现。
若是「阴虚阳盛」证,用数剂清凉的药就可以使患者康复,为何所治患者多年未愈,并且病情继续加重?许多医生还恬不知耻地说:「现代医学尚有缺陷之处,所以不能治愈,能维持就算万幸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乳糜尿乳糜尿最常见于淋巴丝虫病晚期,偶尔也可由结核、肿瘤、囊虫病等引起。有报道用三才封髓丹治疗20例病糜尿病人,结果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服用方法是将三才封髓丹加减后改为汤剂,水煎服,日服1剂。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药方:川黄连12g,枯黄苓3g,白芍药6g,生阿胶10g,鸡子黄2个(打匀,取1/3,服药时兑入搅匀,分三次温服)。这是唯一的回天手段。
血府逐瘀汤:桃仁泥12g,南红花10g,全当归10g,大生地10g,怀牛膝10g,炒枳壳5g,
赤芍药5g,生甘草5g,苦桔梗5g,大川芎5g,北柴胡3g,早晨服。
(如果没有猪胆汁也可不用)。
补阳还五汤药方:
生黄芪120g,当归尾6g,赤芍药6g,大川芎6g,桃仁泥3g,南红花3g,广地龙3g
当归四逆汤药方:
全当归30g,嫩桂枝25g,生白芍20g,炙甘草10g,北细辛5g,方通草10g,红大枣15
枚(掰开)。
金匮肾气汤(赵养葵肾气丸)药方:
熟地黄60~120~200g,山萸肉20~50~80g,淮山药20~50~100g,粉丹皮10~30~50g,云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报道,用三才封髓丹治疗6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结果基本治愈14例,缓解18例,明显改善13例,无效15例。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亦未发现有任何副作用。服用方法是三才封髓丹原方药物〔天门冬、熟地、人参(党参)等〕制成口服液,每次10毫升,1日3次。连续服用3个月为一疗程,如有效果者可继续服用至6个月,随诊观察6个月~1年。
处方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方剂主治肾痹。腰痛遗精,小便时时变色,足挛不能伸,骨痿不能起,因房劳精竭者。
附注方中前三味用量原缺
三才封髓丹临床新用
来源:医药卫生报时间:2008-9-1 8:24:00 [字号:大中小]
本方出自元《丹溪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有收载。方由党参、砂仁、黄柏(酒炒)、肉苁蓉(酒浸)、天冬、甘草(炙)、熟地等组成。剂型为糊丸,规格为每50丸重3克。功能益肾固精。主治肾气虚弱,梦遗失精。口服,1次9克,每日早晚各1次。据报道,本方对以下病症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茯苓15~30~50g,建泽泻5~20~30g,炮附子5~30~50g,中肉桂3~10~20g。(五味子
30g)
人参汤药方:
红人参90g,炒白术90g,淡干姜各90g,生甘草120g
封髓丹药方:
炒黄柏15g,缩砂仁10g,生甘草10g
潜阳丹药方:
缩砂仁10g,炮附子10g,生龟板6g,生甘草10g
炙甘草汤方药:
半夏散及汤药方:法半夏10g,嫩桂枝10g,炙甘草10g。水煎服,缓缓咽之。
甘草汤药方:生甘草60g
桔梗汤药方:苦桔梗30g,生甘草60g
苓桂术甘汤药方:云茯苓30g,嫩桂枝20g,炒白术15g,炙甘草10g。
附子汤药方:
炮附子15g,云茯苓10g,红参片10g(或台党参30g),炒白术15g,生白芍10g
炙甘草4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嫩桂枝30g,红人参10g,生地黄90g,麦门冬20g,生阿胶30g,火麻仁10g,
鲜生姜30g,红大枣12枚(掰开),糯米酒500g
小建中汤药方:
生芍药80g,嫩桂枝40g,炙甘草40g,鲜生姜30g,红大枣15枚(掰开),葡萄糖粉30g
(兑入),(生黄芪20g)。
真武汤药方:
云茯苓30g,炒白术20g,鲜生姜30g,白芍药30g,炮附子20g
通窍活血汤:桃仁泥10g,南红花10g,赤芍药3g,大川芎3g,老葱白三根(切碎),红大
枣七个(去核),鲜姜未10g,用绍黄酒500g微火煎30分钟,将蝎子、蜈蚣各两条焙干研末用药汤冲服,并将净麝香0.2g分数次在口中含化,并每次用药汤服下。
肾着汤加减方:炮附子30g、淡干姜20g,云茯苓40g、炒白术20g、生甘草15g、北细辛
2.《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阴少阴药也。天冬以补肺生水,人参以补脾益气,熟地以补肾滋阴。以药有天、地、人之名,而补亦在上、中、下之分,使天地位育,参赞居中,故曰三才也。
3.《医方论》:此方治龙雷之火不安,梦遗走泄则可,若肾气久虚,精宫不固者,岂得再用苦寒!断宜补肾纳气之法为是
河车封髓丹
药物组成天门冬、熟地黄、人参,河车1具。
封髓丹
【组成】黄蘖 砂仁 甘草 以上蜜为丸每服三钱。治梦遗失精及与鬼交。
【集注】赵羽皇曰:经云,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又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盖肾为坚藏,多虚少实,因肝本为子,偏喜疏泄母气,厥阴之火一动,精即随之外溢,况肝而藏魂,神魂不摄,宜其夜卧鬼交,精泄之证作矣,封髓丹为固精之要,方用黄蘖为君,以其味性苦寒,又能坚肾,肾职得坚,则阴水不虞其泛溢,寒能清肃,则龙火不致于奋扬,水火交摄,精有不安其位者乎,佐以甘草,以甘能缓急泻诸火与肝火之内扰,且能使水土合为一家,以妙封藏之固,若缩砂者,以其味辛性温,善能入肾,肾之所恶在燥,而润之者惟辛,缩砂通三焦达津液,能内五藏六府之精而归于肾,肾家之气内,肾中之髓自藏矣,此有取于封髓之意也。汪昂曰:此方加天冬地黄人参,名三才封髓丹,用天冬补肺以生水,地黄补肾以益精,用人参补脾,从饮食中化生水精也,以药有天地人之名,而补亦在上下中之分,使天地位育参赞居中,故曰三才也。喻昌曰:加黄柏以入肾滋阴,砂仁以入脾行滞,甘草以少变天冬黄蘖之苦,俾合人参建立中气,以伸参两之权,殊非好为增益成方
二加龙骨汤药方:
生芍药20g,生龙骨20g,生牡蛎25g,炙甘草10g,炙白薇10g,鲜生姜30g,炮附子10g,
红大枣四枚(掰开)。
通脉四逆汤药方:炮附子30g,炙甘草60g,淡干姜90g
二陈汤药方:陈皮(橘皮)、半夏,两味以陈久者为良,故曰“二陈”。
云茯苓30g,法半夏20g,广陈皮10g,炙甘草10g,鲜生姜30g,大乌梅一个。
王正龙回阳药小结
附子理中汤药方:
红人参2~3根,炒白术50~100g,淡干姜60~120g,炮附子25~50g,炙甘草30~50g。
(没有红人参可用80~150g台党参代替)
瓜蒌薤白白酒汤药方:
瓜蒌实20g,薤白头15g,糯米酒500g
参附汤药方:
红人参20~60~90g,炮附子15~50~80g
白通汤药方:
5g、怀牛膝20g,痛去药止。
治疗单纯的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可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效果非常好。药方:法半夏10g,
枯黄苓5g,淡干姜10g,红人参5g,炙甘草5g,川黄连3g,红大枣4枚。胃出血加茜草根10g
麻黄附子细辛汤:净麻黄6g北细辛3g炮附子10g。白通汤:淡干姜50g炮附子30g老葱白四茎(后下),自己尿一盅(兑入)
炮附子50g,淡干姜60g,老葱白四茎(后下),自己尿一盅(兑入)。
麻黄附子细辛汤药方:
净麻黄6g,炮附子10g,北细辛3g
桂枝汤药方:
嫩桂枝20g,白芍药15g,炙甘草10g,鲜生姜30g,红大枣十枚(掰开)。
白通加猪胆汁汤药方:
老葱白四茎(后下),淡干姜20g,生附子20g,自己尿一盅(兑入),猪胆汁20g(兑入)。
乳糜血尿在中医辨证中列入“膏淋”、“尿浊”的范畴,对实证主要采取萆分清饮为主的清利下焦、分清别浊法,而对虚证则采用知柏地黄汤为主的方法。根据异病同治的原理,采用治疗遗精病的三才封髓丹治疗乳糜尿,取得满意的疗效。
(摘自《家庭中医药》锦达文
玉竹封髓丹
--------------------------------------------------------------------------------
2003-11-4 14:44:43
组成:玉竹9克,天冬9克,干地黄9克,黄柏(盐水炒)4.5克,砂仁3克,炙甘草3克,蜂蜜。
功效:益阴增液,补土伏火。
主治:口腔溃疡。
用法:水煎服
三才封髓丹
药物组成
天门冬(去心)半两,熟地黄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黄柏3两,缩砂仁1两半,甘草7钱半(炙)。
处方来源
《医学发明》卷七。
方剂主治
肾虚舌音不清。肾经咳嗽,真阴涸竭。梦遗走泄。
方剂功效
降心火,益肾水。滋阴养血,润补下燥。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各家论述
1.《法律》:此于三才丸方内加黄柏、砂仁、甘草。以黄柏入肾滋阴,以砂仁入脾行滞,而以甘草少变天冬、黄柏之苦,俾合人参建立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