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的参考文献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S引言新制度经济学发轫于罗纳德·科斯的两篇宏文,《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1960)。
前者成为后来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开端。
后者将外部性问题引入新古典经济学,并开创了产权经济学,与企业理论相结合后又有了企业的所有权治理结构理论。
而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与这一系列理论联系不甚密切的是制度变迁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道格拉斯·诺斯和罗伯斯·托马斯。
本文拟就新制度经济学的早期经典文献做一梳理。
试图厘清新制度经济学早期关注的问题的探索过程及其脉络。
、交易费用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最核心、最具原创性的概念就是交易费用。
通过它,新制度经济学将经济学从完美的经典物理的世界带回了有摩擦力的现实世界。
新制度经济学的各个分支,不论是交易费用经济学,企业理论,产权理论,还是宪政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都是以此作为出发点的。
这一概念如此重要,但到目前为止,交易费用仍没有统一的定义,每个经济学家根据他研究的主题,以便于说明问题,采取了各不相同的定义。
科斯的在《企业的性质》(1937)中首先提出交易费用这一概念,他指的是市场机制运行的成本,也即发现价格的成本,具体包括谈判费用和签约费用。
肯尼思·阿罗(1969)给交易成本下的定义是“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巴泽尔则认为是“产权换手的成本”。
张五常在《企业的契约性质》(1983)中对科斯的交易费用做了极大地拓展,他认为发现价格的成本包括了信息费用,考核费用,谈判费用和签约费用,而且交易成本并不等于发现价格的成本,除此之外,他将代理成本(包括监督成本)也纳入了交易成本范畴。
在文章的结尾处,张五常这样写道:“沿着科斯的思路贯穿着这些转变,我强调了发现价格的费用,包括信息费用、考核费用和谈判费用。
但这些费用发生变化时,不同的契约就产生了。
我并不主张价格决定就是关系到契约或组织形式的所有选择的那种唯一的交易费用。
政治经济学原理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政治经济学原理论文参考文献一、政治经济学原理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研究.《现代哲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5期.韩立新.[2].论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中实践意义的体现.《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5期.张好收.[3].理出同源必有因浅谈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其经济学理论之间的逻辑一致性.《经济问题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梁冬.李卢霞.孙晓燕.[4].私有财产的外化与交往异化——解读《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现代哲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3期.姜海波.[5].政治经济学原理值得研究的若干问题.《长白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6年1期.张明龙.[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以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为例.《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期.朱春燕.董友波.[7].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学法指导.《考试周刊》.2010年48期.王若维.[8]."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4期.汪毅霖.王宇.[9].对当代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的探讨.《科技风》.2009年24期.杨忠良.[10].当前政治经济学原理背景下收入分配政策中的不合理现象调节对策. 《财经界》.2014年6期.舒畅.二、政治经济学原理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审慎的转折:在市场与分配正义之间——评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作者:郭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浙江大学2001(学位年度)[2].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体系创新几个问题的探索.作者:陈培礼.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2003(学位年度)[3].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论述中国电视的行政化生存——以上海电视台25年的发展为例(1979年—2004年).作者:杨大勇.传播学上海大学2005(学位年度)[4].近代湖南资本主义发展与辛亥革命.被引次数:3作者:陈曦.中国近现代史湖南师范大学2002(学位年度)[5].求解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策略——以福州市为例的研究. 作者:高宇扬.公共管理厦门大学2005(学位年度)[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以福建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为例.作者:黄端.政治经济学福建师范大学2002(学位年度)[7].网络购物条件下的电子支付问题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孙征.产业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学位年度)[8].我国社会保障供给水平分析.被引次数:3作者:常金奎.政治经济学华中科技大学2006(学位年度)[9].内资综合性工程咨询公司在转型期的战略发展对策研究.作者:彭勇.工商管理(MBA)上海交通大学2002(学位年度)[10].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学思考——以福建省为例.被引次数:1 作者:陈锋.政治经济学福建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三、政治经济学原理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教学改革探索.马萍.周笑梅,2006第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2]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于金富,2005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3]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值得研究的十大问题.张明龙,2005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4]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韩金华,2005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5]马克思的劳动和资本关系理论与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董瑞华,2009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6]银企生态平衡论.郑志瑛,2011第一届全国区域金融论坛[7]使用价值社会属性及其现实功能探讨.张存刚.赵夫鑫.王晓雨,2010第四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8]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的当代形态探索.朝克,2010第四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法制改革关系论要须实现“七个归还”和“十个理顺”.黄清华,2012第七届软科学国际研讨会[10]深刻认识金融危机根源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考.谭劲松.武威志,2009“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学术研讨会。
新制度经济学的深入书籍

新制度经济学的深入书籍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学领域崭露头角的一种学派,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结果的影响上。
以下是一些深入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书籍:1.《制度、改革与经济绩效》(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and Economic Performance)by Douglas C. North•本书由新制度经济学奠基人之一的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 C. North)所著,详细介绍了制度在塑造经济绩效方面的关键作用。
2.《制度的逻辑:制度经济学的解释》(The Logic of Collective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by Mancur Olson•曼库尔·奥尔森(Mancur Olson)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关于团体行为和制度演变的理论,强调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
3.《新制度经济学:历史、理论与方法》(New InstitutionalEconomics: A Guidebook)by Eric W. K. Tsang•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为初学者提供了全面的导论。
4.《制度经济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InstitutionalEconomics)by Geoffrey M. Hodgson•作者提供了对制度经济学的深入介绍,强调了制度演变、规范和路径依赖等重要概念。
5.《制度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Institutions andOrganizations)by James E. Dow and Sergio Rinaldi •本书涵盖了制度经济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合同理论、信息经济学以及制度变迁的分析。
6.《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和演化的研究》(New InstitutionalEconomics: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tists)by Erik G.Furubotn and Rudolf Richter•作者深入研究了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强调了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制度经济学与制度效率文献综述

制度经济学与制度效率文献综述概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体中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效果的影响的学科。
在制度经济学中,制度被定义为一组规则和约束,这些规则和约束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和决策过程。
制度的效率则是指制度对社会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
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和制度效率的视角,综述了相关的文献,旨在了解制度经济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以及有关制度效率的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制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和效果、相关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制度经济学是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理论框架强调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是在制度规则的约束下进行的,而制度规则的性质和设计会对经济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在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可以分为形式制度和非形式制度。
形式制度是指明确规定的法律、法规、条例和契约等规则,它们通过强制执行来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
非形式制度则是指一种非正式的约束机制,如社会规范、习惯和道德规范等,它们通过社会压力和公众舆论来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
制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制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是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和决策过程来实现的。
首先,制度可以影响经济主体的激励机制。
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提供正确的经济激励,从而促使经济主体做出适当的决策和行为,从而提高经济效率。
其次,制度可以影响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包括信息获取成本、协商和执行成本等,它们是进行经济交换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交换的顺利进行,增加整体经济效率。
另外,制度还可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资源分配更加均衡和高效。
制度规则的不完善或不合理则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配置。
相关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近年来,关于制度经济学和制度效率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方面,许多研究探讨了不同制度对经济效果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 文献综述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By Liang Jinhui, Zju1.The Nature of the Firm, Coase2.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Coase3.Some Economics of Property Rights, Alchian4.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Tiebout5.Might Makes Rights, Umbeck6.Dictatorship,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Olson7.Spontaneous Order, Sugden8.Culture Belief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Society, Grief9.The Economics of Convention, Young10.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 Qian and Weingast11.Reversal of Fortune, Acemoglu, Johnson and Robinson12.Constitutions and Commitment, North and Weingast1.The Nature of the Firm, Coase (交易费用的存在促使新的经济组织的产生)文章的核心的问题有两个:一、一般认为价格机制协调经济系统的运作,而在企业内部企业家协调生产,为什么企业这种组织是必需的呢?二、资源配置由市场进行还是由企业家来决定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
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在边际点上,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另一个企业中的组织成本,或是等于由价格机制组织这笔交易所包含的成本。
科斯的目标是发展一个真实而易于处理的企业理论。
制度经济学

制度是重要的,有完善的制度,就有规范的秩序;有好的 制度,就有好的社会;有成熟的制度,就有文明的生活。制度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及其对人的交往和经济选 择的影响的科学,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制度是最好的? 如何建立更好的制度?
制度分析的演进历史:
1,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19世 纪40年代-90年代) 2,旧制度经济学(19世纪末-20世纪30 年代) 3,演化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 4,新制度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至今) 5,认知经济学(20世纪90年代至今)
李斯特的生产发展阶段学说
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中,将人类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
1)原始未开化时期,
2)畜牧时期,
3)农业时期, 4)农工业时期, 5)农工商业时期。 德国当时还是个农业国,处于第三阶段,所以李斯特主 张德国应保护关税,过度到第五阶段,同英国争霸,向世界 扩张。
生产、分工、分配、交换不但是技术范畴,同时也是伦 理范畴。经济组织是被伦理道德所规范的一种秩序。经济问 题只有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才能予以说明。
四)强调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是集体 经济的最高形式。在前进的文明中,国家公共职能正在不断地扩大和增加。 十八世纪末叶的德国后康德时期的哲学中的国家有机学说是其渊源。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 4)资本主义社会、 5)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经济成长的阶段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1960年在《经济成长的阶段》 一书中提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在该书中将经济发展分为:
1)传统社会阶段、
2) 起飞前提阶段、
3)经济起飞阶段、 4)成熟推进阶段、 5)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其中经济起飞阶段指经济发展由传统经济进入现代化 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
新制度经济学英文文献

新制度经济学英文文献Titl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Introduction: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NIE) has emerged as apivotal field in economic studies, reshaping our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systems and their functioning. This document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the key concepts, theories, and contributions within the realm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1. Historical Background:To comprehend the essence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t is imperative to delve into its historical roots. NIE evolved as a response to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economic models, emphasizing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shaping economic outcomes. Scholars like Ronald Coase and Oliver Williamson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is paradigm shift, challenging conventional wisdom.2. Core Concepts of NIE:NIE revolves around several core concepts, such as transaction costs,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role ofinstitutions in influencing economic behavior. Coase's theorem, which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actioncosts in shaping the boundaries of firms, i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NIE. Moreover, the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sheds light on how well-defined rights contribute to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3. Transaction Costs and Economic Efficiency:One of the cornerstones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 the examination of transaction costs. These costs encompass the expenses incurred during the exchange of goods and services. NIE contends that minimizing transaction costs is essential for enhancing economic efficiency. Scholars like Douglass North argued that institutions play a pivotal rolein reducing these costs and facilitating smoother economic transactions.4. Property Right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The concept of property rights is central to understanding how institutions function within an economy.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well-defined property rights in foste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line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influences the incentives of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thereby shaping their behavior and interactions.5.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Institutions, whether formal or informal, significantly impact economic performance. NIE posits that effective institutions provide a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economic activities, fostering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overall prosperity. The analysis of how institutions evolve and adapt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is a key focu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6. Critiques and Challenges:While NIE has made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thought, it is not without its critiques. Some argue that thetheory oversimplifies complex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r neglects cultural nuances. Others question the applicability of NIE in diverse socio-economic contexts. Recognizing these critiques is essential for refining and advancing the field.Conclusion:In conclusion,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has redefi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systems by emphasizing the pivotal role of institutions. From transaction costs to property right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NIE provides a holistic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economic phenomena. As scholars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refine these concepts, the impact of NIE on economic theory and policy remains profound.。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论文范文一:交易费用的深刻影响摘要:1937年科斯提出交易费用的思想,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已形成比较系统的体系。
它的出现冲击着传统经济的均衡理论,为经济现象提供新。
目前,交易费用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成为经济增长中不可磨灭的一员。
有理由认为,交易费用对经济的均衡产生了巨大作用。
本文将分析交易费用下的市场及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
关键字:交易费用市场均衡内在成本循环通胀1937年科斯提出交易费用后,迅速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增长点。
它的出现,为传统西方经济学注入新的活力。
交易费用,又被译为交易成本,那么这种交易成本与普通成本又有什么不同呢?一、交易费用与商品成本在一般经济学中将劳动成本、原材料成本、折旧等计入产品成本中,这些成本具有一个普遍特性,就是物化于产品之中,他们构成商品的内在价值。
如果将一头猪比作商品,那么给猪的饲料等促进猪健康生长的就是内在成本。
而交易成本有什么不同呢?它形成于商品之外,不构成商品的内在价值,它的意义在于促进商品的更好的交易。
就像注水的猪一样,那么注水的成本及随后可能带来的被查处罚金就可看成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就像润滑剂一样,使交易很顺滑的进行着。
可以想象如果不存在交易费用的话,交易将陷入混沌,整个市场将混乱。
比如,当没有罚金的存在,可想而知,卖方将胡作非为。
但交易费用也有坏的一面,下文中将有所论述。
如果商品只具有内在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又是必须的,那么很难推动通缩以及市场失衡的。
因为对于一个商品,如果价格偏离价值很远或很近,那么势必会由市场调节向均衡点恢复。
但如果加入了交易费用,这种外在的附加值就极有可能使市场又偏离均衡点,一般而言,会使商品价格虚高,从而催生通胀预期。
近年来,中国物价飞涨,明显的产生了巨大的通胀压力。
探索背后的原因,供求失衡并不被大众广泛接受,更主要的来自于物流费、中间商等费用。
不得不说,交易费用一方面预示着市场更细分化、更自由化。
另一方面,交易费用也是主张市场失衡的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f Econ .History 30.1979
30、Coase,R.,“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 Nov. 1937,4.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24、Alchian, Armen A.,“Uncertainl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58(June 1950):211-222.
25、Alchian,Armen A., and Harold Demsetz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2(December 1972);777-95
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美]约色夫.G.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
证据》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6、[美]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美]萨奇、沃尔顿:《新经济史探讨》,1982年版
8、[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9、[美]阿里斯:《奔向合理社会:工业文明的价值》,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
1961年
10、[美]格鲁奇:《当代经济思想—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贡献》,1936
11、张旭昆:《论制度的均衡与演化》,《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12、[英]弗兰克·H·斯蒂芬:《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经济译文》,1993
年第1期
13、张宇燕:《个人理性与“制度悖论”—对国家兴衰的尝试行探索》,《经
年第2期
18、邹薇庄子银编译:《交易成本、生产与经济制度》,《经济译文》1994
年第5期
19、杨瑞龙:《论中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经
济研究》,1994年第5期
20、[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经济译文》,1994年第3期
21、N.Rosenberg: Inside the Black Box ,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
31、Clayton E.,“Property Rights under Socialism,”1971,
32、Calabresi, rce Allocation, and Liability
Rules :Acomment,”J. Of Law and Econ. 11.1968
制度经济学的参考文献
1、[美]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美]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8
4、[美]埃瑞克.G.菲吕博顿 [德]鲁道夫.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上海
济研究》,1993年第1期
14、张军:《中央计划经济下的产权和制度变迁理论》,《经济研究》,1993
年第5期
15、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16、[美]道恩·帕尔伯格:《制度经济学的辩护论据》,《经济译文》,1994
年第4期
17、[美]道格拉斯·C·诺思:《交易成本、制度和经济史》,《经济译文》,1994
Press ,1982,P.35-36,38.
22、Thrainn Eggertsson :《ECONOMO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286.
23、North Douglas .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26、Demsetz:《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7 (May ,No.2):347-359
27、Alchian,Armen A.“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 ,58(June 1950):211-22
28、Commons, John R.,“Institutional Economics,”Madison:Universityof Wisconsin
Press, 1934
29、Davis,Lance and North, Douglass C.,“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