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词
凤归云 敦煌曲子词

凤归云
《敦煌曲子词》
征夫数载,萍寄他邦。
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
月下愁听砧杵起,寒雁南行。
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
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
倚牅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
万般无奈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凤归云·闺怨》是一首佚名之作。
全词分为上下两阙,
上阕写思妇在家牵挂远方出征的丈夫,却又无可奈何的伤感,
下阕写妻子与丈夫相见无期,书信难传的悲伤凄凉。
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伤害。
精美白话文:
凤归云
《敦煌曲子词》
译者:半生瓜(高三29班马天尧)
出征了那么多年,像浮萍一样漂泊他乡。
你走了,就再没消息,多少次星月斗转,化了又结的寒霜。
我坐在月下,惆怅地听着时起时落的捣衣声,塞上的大雁都已成行归乡,你呢?本应同宿的鸾帐,留我一人,在想你的梦里流浪,夜夜如此,徒劳无望。
那么久,莫不是你不重过往,早已遗忘?谁又可将这思念的书信送往,送往征战的地方,以表我衷肠。
斜倚木窗,泪两行,无言相抗,只得心中祷告,祈祷平安回乡。
想你到不知所措,却无可奈何,只得凝望那炉燃尽的香火,秉着思念,为你续上一柱新香,续上那盼望。
敦煌曲子词名词解释

敦煌曲子词名词解释敦煌曲子是指中国古代敦煌地区所创作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以悠扬、优美的旋律和典雅、含蓄的词意而闻名于世。
这些曲子广泛流传于唐代至明代之间,以及明代以后的民间音乐中。
敦煌曲子的词名在其文字表达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义,下面对其中几个常见的词名进行解释。
1.《迎仙客》:《迎仙客》是敦煌曲子的一个重要曲目,因其旋律华丽、气势宏大而备受喜爱。
词名中的“仙客”指的是神仙来到人间的客人,表达了对神仙的仰慕和敬仰之情。
2.《悯农》:《悯农》是一首表达对农民辛苦劳作的歌曲,寄托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
该曲以悲愤的旋律和词意展现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和无边的苦劳。
3.《离骚》:《离骚》是一首颇具抒发情感和抱负之意的敦煌曲子。
词名中的“骚”指诗经中的《离骚》一篇,这首诗以豪放的意境和激烈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
4.《青门引》:《青门引》是一首具有明快节奏和明亮旋律的敦煌曲子,常用作迎接贵宾或庆祝喜事的音乐。
词名中的“青门”即官府的大门,表达了荣耀、喜庆之意。
5.《江河悲萧寒》:《江河悲萧寒》是一首以悲怆的情感描绘江河水悲凉的敦煌曲子。
词名中的“悲萧寒”表达了对大自然冷寂无情的感叹,同时也映射人们心情的冷寂与失落。
6.《回梦游仙》:《回梦游仙》是一首描绘追求仙境的幻想和梦幻之曲。
词名中的“梦游仙”表达了作者对幻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7.《阳春曲》:《阳春曲》是一首表达春天美好的敦煌曲子,以温暖欢快的旋律和阳光般的词意呈现出春天的繁荣和生机。
敦煌曲子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宝库中一颗闪烁的明珠。
这些词名不仅仅是曲子的名称,更是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通过对其词意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敦煌曲子所传递的深刻情感和文化内涵。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敦煌曲子词》是中国古代敦煌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敦煌曲子词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瑰宝,它承载着古代汉族文化的精髓,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通过对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进行探微,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敦煌曲子词最早出现在唐代,那时敦煌是丝绸之路东起地,也是中国外交、经济、文化及宗教交流的重要中转站。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敦煌成为了一个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特殊地区,也孕育了敦煌曲子词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敦煌曲子词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敦煌曲子词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
敦煌曲子词的曲调优美动人,旋律多变,富有表现力。
敦煌曲子词的乐曲结构丰富多样,有的婉转悠扬,有的激昂激越,有的悲壮悲凄。
这些曲调既反映了唐代音乐的特色,又融入了西域音乐的元素,展现了唐代音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敦煌曲子词对于我们研究唐代音乐的演变和西域音乐对唐代音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敦煌曲子词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
敦煌曲子词的歌词富有诗意和抒情色彩,在表达感情的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
这些歌词大多表现了唐代人民的爱情、家国情怀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是了解唐代文学风貌和民生风情的难得材料。
通过研究敦煌曲子词的歌词,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文学的发展变化及其与西域文学的交流融合,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多元魅力。
敦煌曲子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敦煌曲子词所反映的题材内容多样,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社会生活等方面,可以成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的重要史料。
通过对敦煌曲子词的研究,可以了解唐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为我们重新认识唐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敦煌曲子词具有重要的艺术保护和传承价值。
敦煌曲子词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音乐智慧,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敦煌曲子词

敦煌词的草创面貌
朱孝臧《云谣集杂曲子跋》
(近代词学家 ,有《彊村丛书》等, 《宋词三百首》选编者) 谓《云谣集》三十首: “其为词朴拙可喜, 洵倚声椎轮大辂。”
词体初期状态的特点
1.有衬字
2.字数不定 3.平仄不拘 4.月》、《定风波》 6.曲体曲式丰富多样。 以齐言居多,间有长短句; 有单曲独用的,也有数曲联章的 。
《云谣集杂曲子》三十首
敦煌词曲最主要的抄卷
是词的总集之始。 教材所选的曲词不在其中。
敦煌词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言闺情与花柳,40占%;
边客游子之呻吟,占12%;
忠臣义士之壮语,占25%; 隐君子之怡情悦志,5%; 少年学子之热望和失望,4%; 以及佛子之赞颂,7%; 医生之歌诀,2%; 其他内容约占5%。
倚声椎轮大辂— 敦煌曲子词
倚声是按照乐曲的声情、句拍 填词 椎轮,原始的无辐车轮 大辂,大车;天子之车
敦煌曲子词, 或称敦煌歌辞
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收164首; 饶宗颐《敦煌曲》,收318首; 任二北初编《敦煌曲校录》,兼及俗曲
佛曲,545首, 任二北后编定《敦煌歌辞集》,又扩大 到凡入乐者一概采录,计1200余首。
唐时敦煌乐之盛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凉州七城十万家, 胡人半解弹琵琶。” 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琵琶长笛曲相和, 羌儿胡雏齐唱歌。”
敦煌石窟珍藏了一段弥足珍贵的词史
最早的《苏幕遮》大曲一套约作
于武则天末年; 最晚的或是《望江南》(边塞苦) 一首,是后晋出帝开运间 (944—946)的作品。 作品的年代以晚唐五代居多。
在敦煌发现大量词曲抄本的原因
潘重规敦煌词语敦煌曲子词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汴水:古水名,即今河 南荥阳县西南之索河。 泗水:古水名,自今山
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
西流经泗水、曲阜、衮 州等县,折南经济宁、 鱼台,转东南经江苏沛 县、徐州,循废黄河至 淮安市淮河。
瓜洲:古渡名,在江苏扬州城南,大
运河入江口处,隔江与镇江相 望。
吴山点点愁。
满眼风波多闪烁 , 看山却是走来迎。
透出劳动的乐趣
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子细:仔细 以船夫的角度写行船,令 人耳目一新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词人以画笔在广漠的平 林上抹出牵动愁思的如织暮 烟。画面的静景带有动势,
暗藏着时间在瞬息之间的冉
冉推移。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俞陛云《唐五代词选释》:
“表圣为唐末完人,此词借花以 书感。明知花落成空,而酹酒东风, 乞驻春光于俄顷,其志可哀。”
明明的月光
长长的流水 点点的远山
思妇内心悠悠 绵长的闺怨
二者交织、融合、贴切 点点、悠悠:叠字, 给人绵长不尽之感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 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便惜。 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
背景
作年:唐僖宗广明二年(881)春。
前一年,黄巢攻占长 安,僖宗奔蜀。司空图 扈驾不及,返回虞乡。 此词当作于此时。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灞陵: 汉文帝陵,在长安东,附 近有灞桥, 唐人折柳赠别 之所。 《三国黄图》:灞桥,跨 灞水为桥。汉人送客至此 桥,折柳为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乐游原:原名乐游苑,在汉长 安东南, 至唐称乐游原。一名 乐游园, 在长安城内昇道坊龙 华寺之南。曲江在同地。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敦煌曲子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记录了唐朝至宋朝时期的文学成就与艺术风格。
敦煌曲子词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珍贵宝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并分析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敦煌曲子词所呈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风貌,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和风情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敦煌曲子词是通过对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文字资料进行整理而编纂的,其中大量的内容反映了唐、宋时期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丰富而多样,为研究当时社会风貌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敦煌曲子词》中有很多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一定的价值,更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唐宋时期文人的品格风范、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对时代和社会的态度和见解。
这对于当代社会了解古代文人的心灵世界,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敦煌曲子词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敦煌曲子词的文学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诗、词、赋等传统文学体裁,还有各种故事传说、神话传奇、戏曲剧本等其他文学形式。
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唐宋时期文学的多元化特点,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通过研究敦煌曲子词,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唐宋文学的创作特色、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轨迹。
敦煌曲子词对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敦煌曲子词所包含的内容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还能够为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交流提供宝贵的素材和资源。
敦煌曲子词中所涉及的各种题材和文学形式,都可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进行比较和对接,进一步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和交流。
通过对敦煌曲子词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髓内涵,从而为推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和共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敦煌曲子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还在今天对我们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千年流传的文化积淀和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
敦煌曲子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类文体,它既具有歌词的特点,又兼具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手法。
敦煌曲子词最早出现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其中保存了大量的敦煌曲子词,这些曲子词成为了研究唐代音乐和文学的重要材料。
敦煌曲子词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情感的宣泄,以及对社会风貌和精神世界的记录和反映。
敦煌曲子词具有极高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厚重感。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人文风情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丰富信息。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敦煌曲子词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们既是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学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重要见证。
敦煌曲子词的保存和传承,不仅有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学的深入了解,还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的全面把握。
敦煌曲子词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敦煌曲子词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和质朴、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学的独特魅力。
敦煌曲子词通过对音乐和文学的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它既有着音乐的韵律和旋律,又具备诗歌的意境和表达力,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敦煌曲子词的艺术魅力,使得它在当今的文化市场和艺术欣赏中备受青睐,成为了文化产业中的重要资源。
敦煌曲子词对于我们进行文化传承和精神传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敦煌曲子词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精神传统的重要代表。
敦煌曲子词通过对生活、情感和理想的诗化表达,传达了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情感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敦煌曲子词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学的优秀传统,促进我们共同担负起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责任,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敦煌词曲全集

敦煌曲子词(上):云遥集杂曲集子(33首)凤归云闺怨征夫数载,萍寄他邦。
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
月下愁听砧杵起,塞雁南行。
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
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倚牖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
万般无奈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绿窗独坐。
修得君书。
征衣裁缝了。
远寄边隅。
想你为君贪苦战。
不惮崎岖。
终朝沙碛里。
只慿三尺。
勇战奸愚。
岂知红脸。
泪滴如珠。
枉把金钗卜。
卦卦皆虚。
魂梦天涯无暂歇。
枕上长嘘。
待公卿回故里。
容颜憔悴,彼此何如。
天仙子燕语莺啼三月半。
烟蘸柳条金线乱。
五陵原上有仙娥。
携歌扇。
香烂熳。
留住九华云一片。
犀玉满头花满面。
负妾一双偷泪眼。
泪珠若得似真珠。
拈不散。
知何限。
串向红丝应百万。
天仙子叵耐不知何处去。
正值花开谁是主。
满楼明月夜三更。
无人语。
泪如雨。
便是思君肠断处。
天仙子燕语莺啼惊觉梦。
羞见鸾台双舞凤。
天仙别后信难通。
无人共。
花满洞。
羞把同心千遍弄。
竹枝子高卷珠帘垂玉户。
公子王孙女。
颜容二八小娘。
满头珠翠影争光。
百步惟闻兰麝香。
口含红豆相思语。
几度遥相许。
修书传与萧娘。
倘若有意嫁潘郎。
休遣潘郎争断肠。
竹枝子罗幌尘生□□□。
笙篁无绪理。
恨小郎游荡经年。
不施红粉镜台前。
只是焚香祷祝天。
幈帏悄悄垂珠泪。
□□□□□。
点点滴滴成斑。
待伊来即共伊言。
须改往来段却颠。
洞仙歌悲雁随阳。
解引秋光。
寒蛩响夜夜堪伤。
泪珠串滴。
旋流枕上。
无计恨征人。
争向金风飘荡。
捣衣嘹亮懒寄回文先往。
战袍待稳。
絮重更熏香。
殷勤凭驿使追访。
愿四塞来朝明帝。
令戍客休施流浪。
洞仙歌华烛光辉。
深下幈帏。
恨征人久镇边夷。
酒醒后多风醋。
少年夫婿。
向绿窗下左偎右倚。
拟铺鸳被。
把人尤泥。
须索琵琶重理。
曲中弹到。
想夫怜处。
转相爱几多恩义。
却再叙衷鸳衾里。
愿长与今霄相似。
破阵子莲脸柳眉羞晕。
青丝罢拢云。
暖日和风花带媚。
画阁雕梁燕语新。
卷帘恨去人。
寂寞长垂珠泪。
焚香祷尽灵神。
应是潇湘红粉恋。
不念当初罗帐恩。
抛儿虚度春。
破阵子日暖风轻佳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曲子词·云谣集杂曲子凤归云闺怨征夫数载。
萍寄他邦。
去便无消息。
累换星霜。
月下愁听砧杵起。
塞雁南行。
孤眠鸾帐里。
枉劳魂梦。
夜夜飞扬。
想君薄行。
更不思量。
谁为传书与。
表妾衷肠。
倚牖无言垂血泪。
暗祝三光。
万般无奈处。
一炉香尽。
又更添香。
绿窗独坐。
修得君书。
征衣裁缝了。
远寄边隅。
想你为君贪苦战。
不惮崎岖。
终朝沙碛里。
只慿三尺。
勇战奸愚。
岂知红脸。
泪滴如珠。
枉把金钗卜。
卦卦皆虚。
魂梦天涯无暂歇。
枕上长嘘。
待公卿回故里。
容颜憔悴,彼此何如。
又幸因今日。
得睹娇娥。
眉如初月。
目引横波。
素胸未消残雪。
透轻罗。
□□□□□。
朱含碎玉。
云髻婆娑。
东邻有女。
相料实难过。
罗衣掩袂。
行步逶迤。
逢人问语羞无力。
态娇多。
锦衣公子见。
垂鞭立马。
肠断知么。
儿家本是。
累代簪缨。
父兄皆是。
佐国良臣。
幼年生于闺阁。
洞房深。
训习礼仪足。
三从四德。
针指分明。
娉得良人。
为国愿长征。
争名定难。
未有归程。
徒劳公子肝肠断。
谩生心。
妾身如松柏。
守志强过。
曾女坚贞。
天仙子燕语莺啼三月半。
烟蘸柳条金线乱。
五陵原上有仙娥。
携歌扇。
香烂熳。
留住九华云一片。
犀玉满头花满面。
负妾一双偷泪眼。
泪珠若得似真珠。
拈不散。
知何限。
串向红丝应百万。
又燕语莺啼惊觉梦。
羞见鸾台双舞凤。
天仙别后信难通。
无人共。
花满洞。
羞把同心千遍弄。
叵耐不知何处去。
正值花开谁是主。
满楼明月夜三更。
无人语。
泪如雨。
便是思君肠断处。
竹枝子罗幌尘生□□□。
笙篁无绪理。
恨小郎游荡经年。
不施红粉镜台前。
只是焚香祷祝天。
幈帏悄悄垂珠泪。
□□□□□。
点点滴滴成斑。
待伊来即共伊言。
须改往来段却颠。
又高卷珠帘垂玉户。
公子王孙女。
颜容二八小娘。
满头珠翠影争光。
百步惟闻兰麝香。
口含红豆相思语。
几度遥相许。
修书传与萧娘。
倘若有意嫁潘郎。
休遣潘郎争断肠。
洞仙歌华烛光辉。
深下幈帏。
恨征人久镇边夷。
酒醒后多风醋。
少年夫婿。
向绿窗下左偎右倚。
拟铺鸳被。
把人尤泥。
须索琵琶重理。
曲中弹到。
想夫怜处。
转相爱几多恩义。
却再叙衷鸳衾里。
愿长与今霄相似。
又悲雁随阳。
解引秋光。
寒蛩响夜夜堪伤。
泪珠串滴。
旋流枕上。
无计恨征人。
争向金风飘荡。
捣衣嘹亮。
懒寄回文先往。
战袍待稳。
絮重更熏香。
殷勤凭驿使追访。
愿四塞来朝明帝。
令戍客休施流浪。
破阵子莲脸柳眉羞晕。
青丝罢拢云。
暖日和风花带媚。
画阁雕梁燕语新。
卷帘恨去人。
寂寞长垂珠泪。
焚香祷尽灵神。
应是潇湘红粉恋。
不念当初罗帐恩。
抛儿虚度春。
又日暖风轻佳景。
流莺似问人。
正是越溪花捧艳。
独隔千山与万津。
单于迷虏尘。
梅雪落停愁地。
香檀枉注歌唇。
拦径萋萋芳草绿。
红脸可知珠泪频。
鱼笺岂易呈。
又风送征轩迢递。
参差千里余。
目断妆楼相忆苦。
鱼雁山川鳞迹疏。
和愁封去书。
春色可堪孤枕。
心焦梦断更初。
早晚三边无事了。
香被重眠比目鱼。
双眉应自舒。
年少征夫军帖。
书名年复年。
为觅封侯酬壮志。
携剑弯弓沙碛边。
抛人如断弦。
迢递可知闺阁。
吞声忍泪孤眠。
春去春来庭树老。
早晚王师归却还。
免教心怨天。
浣溪沙丽质红颜越众希。
素胸莲脸柳眉低。
一笑千花羞不坼。
懒芳菲。
□□□□□□□。
□□□□□□□。
偏引五陵思恳切。
要君知。
髻绾湘云淡淡妆。
早春花向脸边芳。
玉腕慢从罗袖出。
捧杯觞。
纤手令行匀翠柳。
素咽歌发绕雕梁。
但是五陵争忍得。
不疏狂。
柳青娘青丝髻绾脸边芳。
淡红衫子掩酥胸。
出门斜拈同心弄。
意恛惶。
故使横波认玉郎。
叵耐不知何处去。
教人几度挂罗裳。
待得归来须共语。
情转伤。
断却妆楼伴小娘。
碧罗冠子结初成。
肉红衫子石榴裙。
故着胭脂轻轻染。
淡施檀色注歌唇。
□□含情唤小莺。
只问玉郎何处去。
才言不觉到朱门。
扶入锦□□□□。
□殷勤。
因何辜负倚阑人。
倾杯乐忆昔【“箳”字去掉尸】年。
未省离合。
生长深闺院。
闲凭着绣床。
时拈金针。
拟貌舞凤飞鸾。
对妆台重整嬉恣面。
自身儿算料。
岂教人见。
又被良媒。
苦出言词相诱炫。
每道说水际鸳鸯。
惟指梁间双燕。
被父母将儿匹配。
便认多生宿姻眷。
一旦娉得狂夫。
攻书业抛妾求名宦。
纵然选得。
一时朝要。
荣华争稳便。
又窈窕逶迤。
体貌超群。
倾国应难比。
浑身挂绮罗装束。
未省从天得至。
脸如花自然多娇媚。
翠柳画娥眉。
横波如同秋水。
裙上石榴。
血染罗衫子。
观艳质语软言轻。
玉钗坠素绾乌云髻。
年二八久锁香闺。
爱引猧儿鹦鹉戏。
十指如玉如葱。
凝酥体雪透罗裳里。
堪娉与公子王孙。
五陵年少风流婿。
内家娇丝碧罗冠。
搔头坠鬓。
宝妆玉凤金蝉。
轻轻敷粉。
深深长画眉绿。
雪散胸前。
嫩脸红唇。
眼如刀割。
口似朱丹。
浑身挂异种罗裳。
更薰龙脑香烟。
屐子齿高。
慵移步两足恐行难。
天然有□□灵性。
不娉凡间。
招事无不会。
解烹水银。
炼玉烧金。
别尽歌篇。
除非却应奉君王。
时人未可趋颜。
御制林钟商内家娇两眼如刀。
浑身似玉。
风流第一佳人。
及时衣着。
梳头京样。
素质艳丽青春。
善别宫商。
能丝调竹。
歌令尖新。
任从说洛浦阳台。
谩将比并无因。
半含娇态。
逶迤缓步出闺门。
搔头重慵憁不插。
□□□□。
只把同心。
千遍拈弄。
来往中庭。
应是降王母仙宫。
凡间略现容真。
(以上二词可能皆为杨太真事而作,并在杨为女道士后,册封为贵妃之前)拜新月荡子他州去。
已经新岁未还归。
堪恨情如水。
到处辄狂迷。
不思家国。
花下遥指祝神祗。
直至于今。
抛妾独守空闺。
上有穹苍在。
三光也合遥知。
倚幈帏坐。
泪流点滴。
金粟罗衣。
自嗟薄命。
缘业至于斯。
乞求待见面。
誓不辜伊。
又国泰时清晏。
咸贺朝列多贤士。
播得群臣美。
卿敢同如鱼水。
况当秋景。
蓂叶初敷卉。
同登新楼上。
仰望蟾色光起。
回顾玉兔影媚。
明镜匣参差斜坠。
澄波美。
犹怯怕半钩衔饵。
万家向月下。
祝告深深跪。
愿皇寿千千。
岁登宝位。
抛球乐珠泪纷纷湿绮罗。
少年公子负恩多。
当初姊妹分明道。
莫把真心过与他。
子细思量着。
淡薄知闻解好么。
又宝髻钗横坠鬓斜。
殊容绝胜上阳家。
蛾眉不扫天生绿。
莲脸能匀似早霞。
无端略入后园看。
羞杀庭中数树花。
鱼歌子睹颜多。
思梦误。
花枝一见恨无路。
声哽噎。
泪如雨。
见便不能移步。
五陵儿。
恋娇态女。
莫阻两情从过与。
畅平生。
两风醋。
若得丘山不负。
又洞房深。
空悄悄。
虚把身心生寂寞。
待来时。
须祈祷。
休恋狂花年少。
淡匀妆。
周旋妙。
只为五陵正渺渺。
胸上雪。
从君咬。
恐犯千金买笑。
喜秋天潘郎妄语多。
夜夜道来过。
赚妾更深独弄琴。
弹尽相思破。
寂寂更深坐。
泪滴炉烟翠。
何处贪欢醉不归。
羞向鸳衾睡。
又芳林玉露摧。
花蕊金风触。
永夜严霜万草衰。
捣练千声促。
谁家台榭间。
嘹亮宫商足。
暮恨朝愁不忍闻。
早晚离尘俗。
敦煌曲子词·其它杂曲子虞美人东风吹绽海棠开。
香麝满楼台。
香和红艳一堆堆。
又被美人和枝折。
坠金钗。
金钗钗上缀芳菲。
海棠花一枝。
刚被蝴蝶绕人飞。
拂下深深红蕊落。
污奴衣。
菩萨蛮叠字体霏霏点点回塘雨。
双双只只鸳鸯语。
灼灼野花香。
依依金缕黄。
盈盈江上女。
两两溪边舞。
皎皎绮罗光。
轻轻云粉妆。
又清明清明节近千山绿。
轻盈士女腰如束。
九陌花正芳,少年骑马郎。
罗衫香袖薄。
佯醉抛鞭落。
何用更回头。
谩添春夜愁。
又清明清明时节樱桃熟。
卷帘嫩笋初成竹。
小玉莫添香。
正嫌红日长。
四肢无气力。
鹊语虚消息。
愁对牡丹花。
不曾君在家。
又清明香销罗幌堪魂断。
唯闻蟋蟀吟相伴。
每岁送寒衣。
到头归不归。
千行欹枕泪。
恨别添憔悴。
罗带旧同心。
不曾看至今。
又别词昨朝为送行人早。
五更未罢金鸡叫。
相送过河梁。
水声堪断肠。
唯念离别苦。
努力登长路。
驻马再摇鞭。
为传千万言。
又发愿枕前发尽千般愿。
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
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
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
且待三更见日头。
(此词可能写于天宝元年,而作于开元间。
就现有资料来看,可能是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首菩萨蛮。
)又远游自从涉远为游客。
乡关迢递千山隔。
求宦一无成。
操劳不暂停。
路逢寒食节。
处处樱花发。
携酒步金堤。
望乡关双泪垂。
又远游数年学剑攻书苦。
也曾凿壁偷光露。
堑雪聚飞萤。
多年事不成。
每恨无谋识。
路远关山隔。
权隐在江河。
龙门终一过。
又献敦煌军将敦煌古往出神将。
感得诸蕃遥钦仰。
效节望龙庭。
麟台早有名。
只恨隔蕃部。
情恳难申吐。
早晚灭狼蕃。
一齐拜圣颜。
(此首可能为德宗建中初作。
)又回銮再安社稷垂衣理。
寿同山岳长江水。
频见老人星。
万方休战争。
良臣安国步。
今喜回銮驭。
从此后泰阶清。
齐钦主圣明。
(此首可能作于昭宗光化元年)又李杰登楼遥望秦宫殿。
翩翩只见双飞燕。
渭水一条流。
千山与万丘。
野烟遮远树。
陌上行人去。
何处有英雄。
迎归大内中。
又李杰飘飖且在三峰下。
秋风往往堪霑洒。
肠断忆仙宫。
朦胧烟雾中。
思梦时时睡。
不语长如醉。
何日却回归。
玄穹知不知。
又在华州千年凤阙争雄异。
何时献得安邦计。
銮驾在三峰。
天同地不同。
宇宙憎嫌侧。
今作蒙尘客。
阃外有忠常。
思佑圣人王。
又在华州自从銮驾三峰住。
倾心日夜思明主。
惯在紫微间。
笙歌不暂闲。
受禄分南北。
谁是忧邦国。
此夜却回銮。
须教社稷安。
又和李杰常惭血愿居臣下。
明君巡幸恩霑洒。
差匠见修宫。
谒□无有终。
奉国何曾睡。
葺治无人醉。
克日却回归。
愿天涯总□。
又御园御园点点红丝挂。
因风坠落霑枝架。
柳色正依依。
玄宫照渌池。
每思龙凤阙。
惟恨累年别。
计日却回归。
象似南山不动微。
又儒生自从宇宙充戈戟。
狼烟处处熏天黑。
早晚竖金鸡。
休磨战马蹄。
淼淼三江水。
半是儒生泪。
老尚逐经才。
问龙门何日开。
又欧阳炯红炉暖阁佳人睡。
隔帘飞雪添寒气。
小院奏笙歌。
香风簇绮罗。
酒倾金盏满。
兰麝重开宴。
公子醉如泥。
天街闻马嘶。
西江月女伴同寻烟水。
今霄江月分明。
舵头无力一船横。
波面微风暗起。
拨棹乘船无定止。
渔歌处处闻声。
连天江浪浸秋星。
误入蓼花丛里。
浩渺天涯无际。
旅人船泊孤洲。
团团明月照江楼。
远望荻花风起。
东去不回千万里。
乘船正值高秋。
此时变作望乡愁。
一夜苦吟云水。
云散金乌初吐。
烟迷沙渚沈沈。
棹歌惊起乱栖禽。
女伴各归南浦。
船押波光摇橹。
贪欢不觉更深。
楚歌哀怨出江心。
正值月当南午。
浣溪沙修文偃武却挂绿襴用笔章。
不藉你马上弄银枪。
罢却龙泉身解甲。
学文章。
你取砚筒侬捻笔。
叠纸将来书两行。
将向殿前报消息。
为君王。
又行舟五里滩头风欲平。
张帆举棹觉船轻。
柔橹不施停却棹。
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陕汋。
看山洽似走来迎。
子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又演故事结草城楼不忘恩。
些些言语莫生嗔。
比死共君缘外客。
悉安存。
百鸟相依投林宿。
道逢枯草再迎春。
路上共君先下拜。
如若伤蛇口含真。
又钓隐八十颓年志不迷。
一竿长地坐磻溪。
钓□□□□□□。
□清时。
直道守迟频负命。
子鳞何必用东西。
我不□□□□□。
□□□。
又渔翁浪打轻船雨打篷。
遥看篷下有渔翁。
蓑笠不收船不系。
任西东。
即问渔翁何所有。
一壶清酒一竿风。
山月与鸥长作伴。
五湖中。
又渔翁一阵风来吹黑云。
船中撩乱满江津。
浩涆洪波长水面。
浪如银。
即问长江来往客。
东西南北几时分。
一过教人肠欲断。
况行人。
又钓隐卷却诗书上钓船。
身披蓑笠执鱼竿。
棹向碧波深处去。
几重滩。
不是从前为钓者。
盖缘时世掩良贤。
所以将身岩薮下。
不朝天。
又献贤喜睹华筵献大贤。
歌欢共过百千年。
长命杯中倾绿醑。
满金船。
把酒愿同山岳固。
昔人彭祖等齐年。
深谢慈怜兼奖饰。
献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