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看地沟油
地沟油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地沟油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食品生产者为了一己之私违背职业道德做着危害人类健康的事情。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国家一直明令禁止的添加剂频繁的发现于各种食物中,现在"地沟油"现象遍布大街小巷,"地沟油"质量极差,长期食用,必然会使我们的国民健康遭到严重的挑战。
"地沟油"危害如此强大,为什么屡禁不止。
本文从背后的利益链出发,从各个领域找到解决这一现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地沟油背后的利益治理措施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一个令人发指的问题——“地沟油”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
有些人长期以倒卖“地沟油”为生,他们把这些地沟油经过化学处理后装入成品油流入餐桌,这些地沟油入餐桌严重威胁到我国公众的生命健康。
“地沟油”事件频频发生,已震惊全国,其涉及范围之广,生产规模之大,出乎人们的想象。
虽然我国有关部门经过严厉打击,但“地沟油”事件依然阴魂不散,据专家统计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达百万吨级。
在利益的驱使下,“地沟油”制售从小作坊升级到大工厂,产业分工细化为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地沟油”生意不但打不死,甚至越做越大。
这个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政府监管缺失、立法体制不完善、社会道德缺失严重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提出问题1.地沟油对一般质量油造成了冲击由于近年来受地沟油影响,食用油中的散装油逐步退出市场,很多老客户不敢消费散装油。
对食用油厂家来说生意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老顾客都不敢来光顾了,更别提新顾客了。
一家销售散装油的公司自从出现“地沟油事件”,在短短一两个月内,生意下降了近30%,同时其他一些小生产做散装油生意的,关门谢客了好几天。
粮食局监督检查处处长说:“自国家大力整治地沟油以来,一些饭店为了避嫌,不愿意再使用散装食用油了。
”虽说散装食用油不一定就是地沟油,但和桶装油相比,价格毕竟差太多,人们对散装食用油也更加忌讳了。
地沟油利润成本数据分析

地沟油利润成本数据分析
中国人一年吃掉300万吨地沟油,这一说法再次拨动了公众的神经,引起极大愤慨。
一口大铁锅,一把大勺子,几个脏油桶,昼伏夜出的“油耗子”竟能躲过城管、公安、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围堵,堂而皇之地将地沟油摆上餐桌,人们愤慨之余不免心生疑虑地沟油为何屡禁不绝?
加工者把白花花的泔水一勺一勺舀入热锅中,泔水逐渐解析出大量颜色浑浊、漂着白沫的油,把油捞出盛入油桶,地沟油便完成了从“泔水”到“食用油”的“华丽转身”。
业内人士指出,在乱象丛生的地沟油市场背后,暴露的是缺乏法律法规有效制约、欠缺行业标准、监督管理无力的积弊,如不从根源解决,担忧将再次成为现实。
有些城市,质检、疾控、公安等部门都在地沟油的收运加工出售环节中承担部分管理责任,但管理权限分散,不能形成合力,造成“七八个部门管不好一沟油”的尴尬,让地沟油有了生存的空间。
一吨地沟油的成本大概在2000元,如按规定可作为化学原料出售即卖到每吨3000元,但如违法加工成色拉油、火锅油等,每吨可卖到1万至2万元。
在xxx区经营火锅店的于姓老板说,他的火锅店每月用油2000到2500斤,有一半火锅剩油卖给了“油耗子”,他们每月向店里交纳600元钱,便可包揽该店所有火锅剩油。
《公共经济学》第8章——公共规制理论

“社会性规制” 是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 健康、卫生、社会安全、环境保护、防止灾害 为目的,对物品、服务的质量和伴随着提供它 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一定标准,并禁止、 限制特定行为的规制。可见,经济学中的社会 性规制是针对可能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行为, 如对不利于增进社会福利、个人健康安全及环 境质量等行为做出的,是作为对经济活动负面 影响的控制和补救措施而存在的。
•
•
根据以上对公共规制的各个要素的归纳,我们将 其定义为公共规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 行政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对微观 经济主体(企业、消费者和各种组织)及其活动 进行规范、约束和限制的行为。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就是针对市场失灵,运用相 应的法律、规章、制度,以促进经济效率和社会 公平为目标,规范企业的过度市场行为和市场缺 损行为,从而控制市场的交易过程及其结果,使 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状态不断得到改进。
/
3.1.2 进入与退出规制
进入规制是指在一些市场失效的产业 中,为了防止资源配臵的低效率或过度竞 争,确保规模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率,政府 对企业进入的数量、质量、期限以及经营 范围等进行规制。其主要的手段有许可证 、注册和申报等制度。
/
/
我国的阶梯电价
• 根据发改委阶梯电价方案,居民阶梯电价分为 三档,第一档为基础电量,要求覆盖80%居民家 庭用电,保障这些家庭用电价格不上涨;第二 档用电量要求覆盖95%的家庭,每度电价上涨5 分钱,第三档则是剩下的5%用电量最高的家庭 ,每度电价上调3毛钱。 • 从2012年7月1日起,北京实行阶梯电价,每户 家庭一年用电在2880度以内不涨价,维持现有 0.48元/度的标准。月均用电量在241-400度以及 400度以上的,分别上涨0.05元/度和0.3元/度。
浅谈地沟油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工学院班级:机制10-4班姓名:邓泽新学号:201040469110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地沟油》课程名称:《市场经济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浅谈地沟油姓名:邓泽新学院:工学院班级:机制10-4班学号:201040469110 摘要:只要谈及地沟油,人们都是深恶痛绝的,因为没有人喜欢地沟油。
本身地沟油就是一种含很多危害身体健康的垃圾油,而且其提炼过程非常的肮脏,令人作呕。
鉴于在学习《市场经济学》过程中,老师提到这个问题,而且身边也发生了这个事件,所以决定对地沟油做一次浅层次的,简略型的讨论。
本文是通过对市场经济学的学习,在利用其原理的前提下,从对地沟油的介绍,地沟油的现状,地沟油流入市场监督不力的原因,地沟油对市场的影响及解决方案来论述的。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中间的产业链及利益关系,可以为我们解决地沟油事件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地沟油市场危害市场监督解决方案一、对地沟油的理论分析1、地沟油的介绍a、什么叫地沟油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通称。
地沟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要求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b、地沟油的危害垃圾油是质量极差、极不卫生,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
它含有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
“过菜油”之一的炸货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
“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的毒性则是砒霜的100倍。
2024年地沟油市场前景分析

地沟油市场前景分析概述地沟油是指在餐饮过程中废弃的食用油经过再加工后重新投入市场。
随着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地沟油市场也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对地沟油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地沟油市场的现状地沟油市场目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消费也呈现出增长态势。
餐饮行业的扩张给地沟油市场提供了巨大的需求。
2.地沟油的价格优势:地沟油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价格相对便宜,能够满足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的需求。
3.地沟油的多样化用途:地沟油不仅可以作为食用油使用,还可以用于工业领域,如生物燃料生产等。
这种多样化的用途也为地沟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地沟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地沟油市场在未来有望持续保持增长,并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政府监管的加强:随着地沟油市场的扩大,政府对地沟油行业的监管力度也将增强。
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地沟油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监管,确保地沟油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2.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地沟油的再加工技术将逐渐提高。
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提取地沟油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地沟油的质量。
3.消费者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随着消费者意识的增强,对地沟油的需求将逐渐减少。
4.替代品的出现:随着替代品的出现,地沟油市场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
替代品的出现将对地沟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总结地沟油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但面临着政府监管、科技进步和消费者意识提高等挑战。
未来地沟油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但需要加强质量监管和技术改进,提高消费者对地沟油的信任度。
同时,要密切关注替代品的发展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地沟油事件分析

地沟油事件分析摘要: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
经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科技发展水平的迅猛提高,政府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创造了不起的奇迹。
随着经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
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
地沟油流向餐桌,我们在餐馆吃饭食用的不知是何种油,也不知道这种油有何危害,使我们对食品安全的进一步加深,怎么样解决地沟油问题,怎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地沟油;原因;解决方案;危害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噁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但是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前提下,食品安全却频频出现问题。
“毒奶粉”惊魂未定,“瘦肉精”尘埃未落, “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地沟油更是流向我们千万家的餐桌。
食品安全屏障为何屡屡被突破?食品监管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何食品问题屡禁不止?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仅仅依靠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是远远不够的。
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作为生产者链条整体阶层的道德沦丧问题的严重性。
生产厂商何以追逐财富,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弃之如敝履?政府部门为何频出重拳,却难取得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人民群众屡受其害,却难以幸免?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使我们的食品吃的放心,吃的安心,才能使那些不法分子对这种违法事件避而远之。
一、地沟油事件简介屠宰场废料变地沟油原料。
2011年10月,金华市苏梦乡村民经常闻到附近很臭很臭的味道。
传出恶臭的院子位于金华市婺城区一个城乡接合部。
地沟油到底是上桌还是“上天”?

地沟油到底是上桌还是“上天”?作者:高峰来源:《石油知识》 2013年第2期如果问一些人吃过地沟油吗?不少人会点头。
但如果问他们知道不知道“地沟油是很好的生物能源”,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摇头。
将地沟油转化成生物燃料不是新鲜事,国外早已有之。
1吨传统的航空燃油会产生3吨二氧化碳,而由地沟油提炼成的飞机燃油可以减排60%一80%,未来甚至可以达到90%左右,是真正的“清洁能源”。
而且,地沟油提炼飞机燃油的转化率可达95%,所以,西方国家一直积极研发将地沟油等废弃油料转化为燃油的技术,来变废为宝。
除荷兰外,英国某航空公司在2008年已经尝试将动物油脂转化为航空燃油;2011年,英国汤姆森航空公司用处理后的废弃油作燃料,试航成功。
中国每年产生450万吨地沟油,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储备国”。
但“资源丰富”的地沟油在中国却没有被开发利用,转换成燃料,而是更多地走上了餐桌,这是为什么?从表面看,技术研发能力似乎是主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将地沟油加工成生物柴油的技术不少国内企业已经掌握,但要转化为航空燃油,还要经过两道工序,这种技术国内企业普遍缺失。
除了技术这个客观因素外,一笔经济账也不得不算。
据业内人士介绍,2012年1月,国内地沟油的收购价格为每吨4500元,处理成本为1500多元,再加上运输、检验等成本,每吨地沟油加工成生物柴油后的出厂成本在6500元上下,出厂价格在每吨7000元左右。
要进一步精炼成航空燃油,还得再花钱。
而国产航空燃油的价,格,每吨也只有8000元。
这些因素,让中国的地沟油处理与西方国家相比,在数量上无法占优,在质量上也处在一个很低的档次。
以上海为例,早在2005年,全市每天产生的地沟油达80吨左右,一个月2400吨。
而上海的一家环保公司从2007年至2010年,3年里累计完成处置的地沟油只有1400多吨,平均每月不足40吨。
其他大量的地沟油也没“浪费”,而是让一些牟取暴利的奸商将它们送到餐桌上。
地沟油事件分析

地沟油事件分析摘要: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
经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科技发展水平的迅猛提高,政府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创造了不起的奇迹。
随着经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
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
地沟油流向餐桌,我们在餐馆吃饭食用的不知是何种油,也不知道这种油有何危害,使我们对食品安全的进一步加深,怎么样解决地沟油问题,怎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地沟油;原因;解决方案;危害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噁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但是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前提下,食品安全却频频出现问题。
“毒奶粉”惊魂未定,“瘦肉精”尘埃未落, “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地沟油更是流向我们千万家的餐桌。
食品安全屏障为何屡屡被突破?食品监管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何食品问题屡禁不止?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仅仅依靠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是远远不够的。
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作为生产者链条整体阶层的道德沦丧问题的严重性。
生产厂商何以追逐财富,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弃之如敝履?政府部门为何频出重拳,却难取得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人民群众屡受其害,却难以幸免?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使我们的食品吃的放心,吃的安心,才能使那些不法分子对这种违法事件避而远之。
一、地沟油事件简介屠宰场废料变地沟油原料。
2011年10月,金华市苏梦乡村民经常闻到附近很臭很臭的味道。
传出恶臭的院子位于金华市婺城区一个城乡接合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经济学角度看“地沟油”公管0901班曹雪U200917420摘要:地沟油屡禁不止,成为我国食品安全严重隐患之一。
为什么地沟油连连打压却愈演愈烈?为什么地沟油源源不断的流向我们的餐桌?是监管不力还是政策本身出现问题?地沟油问题存在其根本又是为何?本文将就地沟油问题从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探讨地沟油产生的原因,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现有治理政策的利弊并相应的提出较为可行的改正措施或解决方案。
关键词:地沟油负外部性补贴罚款资源化一、地沟油问题现状地沟油的概念地沟油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统称。
地沟油可分为三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地沟油的产量,产生源分散,来自于家庭、餐饮业、小商小贩等,统计难度较大。
比较权威的数据来自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李志军,我国现在每年消耗各种动植物油脂在1500万~1650万吨。
在油料加工和使用(包括食用和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食用油脂,如油料加工厂的各种油脚、煎炸废油、泔水油等,其总量在百万吨以上。
地沟油形成和精炼过程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成分。
当人食用搀兑地沟油的食用油时,最初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长期摄入“地沟油”将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
二、地沟油问题产生原因为什么连续打压的“地沟油”又源源不断地流进我们的餐桌?最大原因是暴利——地沟油形成庞大的“灰色产业链”,这种垃圾炼油作业是个暴利行业,从收购到加工再到销售,各个环节都有很多人乐此不疲。
据查证,垃圾炼油厂平均3天就能生产一桶(约180公斤)地沟油,每桶价格都在580至600元,那么按此推算,他们每月能赚到6000元,而对于那种集生产和销售于一身的油贩子来说,利润更是极为丰厚,他们收购的地沟油每吨是3400元,加工后的“成品油”就可以卖到每吨7000元,除去各种成本后,纯利润每吨在3000元左右。
每1万人每天可产生1吨食品垃圾,经过提炼可产出130公斤地沟油,售价仅为大豆油的三分之一不到。
综合统计显示,国内地沟油一年总利润达到20~25亿元。
对于餐厨垃圾加工方而言,餐厨废油每吨成本约1000元左右,每吨废油能提取0.8吨垃圾油,加工环节的成本仅300多元,而现在市场食用油的价格在每吨7800元,按市价打对折出售,一吨利润接近3000元,利润率接近百分之两百。
暴利驱使不法商贩敢冒一切风险,地沟油横行三十年之久而不衰不难理解。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地沟油问题产生的根本是厂商的个人成本要远远的低于个人收益,巨大的利润空间差使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正常食用油的替代品之一,由于其成本低廉,所以售价相对正常食用油便宜很多,使地沟油市场有了需求和供给,从而衍生出地沟油提炼和买卖市场。
假设市场上只有一个普通油炼制厂商F1和一个地沟油炼制厂商F2,PMC1代表地沟油炼制厂商的个人边际成本,PMC2代表普通食用油炼制厂商的个人边际成本,根据普通油的供给均衡,两个厂商均销售Q*产量的油,P*价格出售,则F1厂商与F2厂商均获得收入Y=P*X Q* ,由图可知,厂商F1的生产者剩余为面积ABP*,厂商F2的生产者剩余为面积ADBP*,所以面积ABCD即为厂商F2较之F1多获得的生产者剩余,在相同收入下,地沟油厂商F2比普通食用油厂商F1获利更多。
如图所示:说明:图中灰色阴影部分代表地沟油厂商相对普通油厂商多获取的生产者剩余三、负外部性分析所谓外部效应是指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不存在货币补偿,那么一个人或者厂商的行为就会影响其他人的福利,或者其他厂商的盈利能力。
地沟油问题流向餐桌,会带来十分严重的负外部性,例如居民健康问题,医疗费用增多,人民对社会信任感降低等等。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负外部性存在是由于其社会成本远远高于社会收益,即地沟油灰色产业链厂商个人收益相加的总和。
如图所示:由上图可知,曲线PMB代表地沟油炼制厂商的个人边际收益,PMC代表个人边际成本,SMC代表社会边际成本,SMC代表社会边际收益,假设市场上只有一家地沟油炼制厂商,则PM B=PMC,且地沟油对市场来说是一种有害无益的产品,它本身就是非法的一种存在,所以社会边际成本SMC的起点b等于社会边际收益起点b。
曲线PMB和PMC之间的垂直距离是递增的利润,厂商利润的增加伴随着产出的小幅增长。
曲线SMC和PMC之间的垂直距离是边际损害,边际损害的增加伴随着产出的小幅增加。
负外部性会带来效率损失。
如果按照q°来生产,实际社会的生产者剩余为面积bcd,但在q°产量下,会多消耗面积为abc的生产成本,所以面积abc为效率损失。
由于地沟油有害无益,所以它的最优产出水平是q*=0。
在比0高的产出水平上,额外一单位产品对于消费者的价值(SMB)小于应用于生产的稀缺资源的价值与生产产生的损害的价值之和(SMC)。
所以,如果减少产品的数量,那么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其境况将得到改善。
四、治理方案分析研究证明,许可证交易是一种有效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案。
以美国电气公用事业公司的二氧化硫排放许可证交易市场为例,与达到同样效果的统一排放标准相比,他们估计这种制度每年可以节约多达8亿美元的成本。
如果与强制在烟囱上安装除尘涤气器相比,则能够节约两倍的钱。
然而许可证交易市场并不适用于地沟油。
因为地沟油的产生虽然无可避免,但是其回收利用却有办法引导向良性发展,许可证交易市场间接承认了地沟油提炼流向餐桌行为的合法化,这是与我们意愿相违背的。
在此,我们从经济学视角简单分析一些治理方案和政策:1、对使用地沟油的商贩课以重税或者罚款控制外部性的税收称为庇古税。
由于地沟油来源甚广,无法对其生产者进行征税,国家规定打捞收集地沟油必须又专门单位负责,但仍有不少“游击军”存在。
这部分游击军具有隐秘性,更无法对其进行征税。
而对小商小贩进行普遍征税不良影响更大,小商贩收入不高,不可能负担起额外的税收,同时不能找到很好的方法来确定使用地沟油的小商小贩,或者成本高昂。
如果鲁莽的通过庇古税来治理地沟油,不仅不能解决问题,相应的可能导致怨声四起。
另一方面政府可能严管对地沟油的稽查。
对非法提炼和使用地沟油的商贩进行高额罚款或者通过法律方式来增加地沟油灰色产业的风险,继而使其潜在承担的成本大大增加。
假设罚款等于MD',边际损害值被定在最优产出水平q*处。
这种高额风险和罚款变成了厂商私人边际成本的一部分,所以PMC曲线向上移动了接近MD的量(新的PMC曲线在图中被标示为PMC’)。
该罚款并不改变社会边际成本。
厂商将通过选择使PMC等于PMB的产出水平来最大化其利润。
就是说厂商会选择产出水平q*说明:每单位税收等于被定在最优产出水平边际的损害值如果政府加强稽查力度,将会大大增加小商贩被发现的机率,从而被罚款可能性增高,商贩承担的成本也增多。
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案,但仍难保证地沟油灰色产业是否会朝向更恶劣的方向发展。
针对地沟油的加工销售环节进行打击。
这虽然可以有效于一时,但警方稍有松懈,地沟油立马死灰复燃。
国外的经验证明,这注定要失败。
2、对地沟油潜在使用者(小商贩)进行补贴补贴与税收恰恰相反:政府给予交易双方货币补贴,而不是从他们那里拿走货币。
如下图显示的是普通食用油的供给与需求曲线,给予小商贩一定补贴,将原本的均衡产量从q*提高到q2。
普通食用油和地沟油互为替代品,普通食用油销量的增多会导致地沟油销量的减少,故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地沟油流向餐桌安全问题的解决。
说明:当政府对产品销售进行补贴时,生产者获得的价格要高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
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福利成本巨大,且无效率。
图中三角形ABC 所示面积即为无谓损失。
且这种福利成本没有可能带来可持续的效益回收。
3、推广厨余垃圾收集和处理的设备德国根治地沟油主要是从源头抓起,规定任何餐饮企业都必须具备厨余垃圾回收装置,不得将垃圾直接倾倒,也不得出售,由ZF统一回收之后再进行处理。
德国的方法优点在于不但杜绝了地沟油的回流,同时还避免了厨余垃圾造成的二次污染,从环境角度讲,效果最好。
但是,它的成功取决于德国的法制环境,企业和公民的守法意识。
对于中国目前国情来看,推广处于垃圾收集处理设备不仅成本巨大,暂时还不太现实。
4、发展地沟油黄金产业链,使地沟油资源化地沟油的循环利用,在技术上早有路径。
目前,最广泛的做法是用地沟油作原料生产生物煤油或者生物柴油。
早在英国这次开辟“地沟油航班”之前,欧洲已有数家航空线路,是用地沟油加工出来的航空煤油作燃料。
中国目前一些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都建立了回收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的加工厂,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些炼油厂基本收不到地沟油,因为那些非法加工食物油的企业,开的价比炼油厂高。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成本的确高于非法的地沟油产业,如果让他们自由竞争,大多数地沟油一定会回流到餐桌。
参考文献:[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约翰·利奇.公共经济学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3]程品,高健,李刚.关于地沟油资源化利用的探究[J].中国环境管理论文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