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_李继兰

合集下载

2024年果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果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果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果品批发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关键市场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果品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本文将探讨当前果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果品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果品的年消费量持续增加,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果品批发市场作为果品流通的关键环节,也随之发展壮大。

果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还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对果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大城市周边地区的果品批发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果品流通网络。

3. 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果品批发市场通常由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组成。

批发市场是果品批发的主要场所,而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则是零售环节。

果品批发市场的运行机制通常是由果品生产商、果品批发商和果品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

然而,当前果品批发市场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部分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获得更大收益而其他经营者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一些果品批发市场缺乏统一的交易规则和监管机制,容易出现市场混乱和价格扭曲的问题。

4. 行业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果品批发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小规模经营者,而缺乏规模化经营者的存在,限制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物流和仓储设施相对滞后,运输效率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果品批发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机遇。

首先,随着网上购物的普及和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电商平台在果品批发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

其次,消费者对果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果品品质的追求为果品批发商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5. 未来发展方向为了促进果品批发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几个关键方向可以考虑:•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统一的交易规则和监管机制,确保市场的公开、公平和透明。

2024年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环境分析概述果蔬农产品是指各种水果、蔬菜以及相关种植的农产品。

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果蔬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然而,果蔬农产品的流通市场环境却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对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市场环境分析1. 竞争对手果蔬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传统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

传统农贸市场以低价格、多品类和灵活交易方式为特点,一直是果蔬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

超市以品牌溢价和资金支持,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

电商平台则通过便捷的线上购物体验和配送服务,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2. 供应链管理果蔬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生产、收购、运输、储存、批发和零售等环节。

然而,在中国,供应链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产量和质量的不稳定性。

运输和储存环节中,一些果蔬农产品易受到污染和损坏,影响了产品的保鲜度和品质。

批发和零售环节中,部分中小型农产品市场和小商贩缺乏规范管理和信息化支持,影响了果蔬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3.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果蔬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一方面,消费者关注果蔬农产品的新鲜度、品质和营养价值,追求健康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果蔬农产品的品类和口味多样性有更高的要求。

此外,消费者对果蔬农产品的溯源和安全性的关注也日益增强。

4. 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例如,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政策,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扶持力度。

此外,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推行果蔬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制度,对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解决方案1. 优化供应链管理为了提高果蔬农产品的品质和保鲜度,在供应链管理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例如,在种植环节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施,提高果蔬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一)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一)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健康的意识逐渐增强,果蔬已经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营养食品之一,但是在果蔬品类中,很多种类采摘和采后处理食用都存在很大挑战,果蔬的采后处理和运输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也是保证果蔬的品质和保鲜度,保障其更好销售的关键。

本文主要从果蔬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运输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采后商品化处理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指为了保持其质量和保鲜的前提下,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商品化处理,从而使之更便于消费者购买和食用。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除去异味。

蔬菜采后容易产生异味,消费者不喜欢这种异味,因此需采用商业除异味剂,清洗彻底后再运输食用。

2、保持新鲜度。

特别是在采摘后,果蔬的新鲜度很难保持,因此需要采取冷藏或置于透气性较好的容器中,保证其湿度和温度恰当,确保果蔬的新鲜口感。

3、包装包装。

对于许多果蔬来说,包装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种类的果蔬非常脆弱,容易在运输途中损坏,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包装措施,如泡沫箱、塑料袋等,使小摊点等货物更具市场竞争力。

二、运输果蔬运输是指从采摘地到终端消费者之间的运输环节。

这是果蔬销售的最后一个,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能否顺利进行运输,将直接影响果蔬销售价格和市场拓展的范围。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运输方式选择。

不同的果蔬采摘后应该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

对于一些需要冷藏的水果和蔬菜来说,往往采用冷库运输,保证其在运输途中保鲜度。

对于一些更具韧性的果蔬,如番薯、红薯等则采用集装箱等桶装的汽车运输,中间不需要冰袋,使其在运输途中还能够透气,保证其质量。

2、运输距离选择。

运输距离是影响果蔬运输成本和新鲜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运输距离越短,货物的新鲜度就越高,同时运输成本也越低。

因此,在选择运输的距离时,应该统筹考虑多个方面因素。

总之,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运输是确保果蔬产品品质和保鲜度的关键环节。

适当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减轻了运输对果蔬的污染和危害,有效的减少了果蔬重量损失等问题,同时也保证了货物的质量,使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4.1果蔬的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4.1果蔬的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果蔬的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1果蔬的贮藏保鲜1.1果蔬的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1.1.1采收♦采收是果蔬产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在采收过程中造成的果蔬损失达8-10%。

♦原因:(1)采收成熟度不当;(2)采收容器、采收方法不当引起机械伤;(3)采后贮运到包装处理过程缺乏有效保护。

果蔬采收的总原则:一及时而无伤>采收成熟度的确定(及时)>采收方法(无伤)一、采收成熟度的确定>采收过早,果蔬产品器官还未达到成熟的标准,单果重小,产量低、品质差,果蔬产品本身固有的色、香、味还未充分表现出来,耐贮性也差;>采收过晚,果实已经成熟,接近衰老阶段,采后必然不耐贮藏和运输,在贮运中自然损耗大,腐烂率明显增高。

1)果蔬采收成熟度控制原则①就地销售:适当晚采;长期贮藏和远距离运输:早采。

②呼吸跃变型果蔬:绿熟阶段采收,如香蕉、芒果、番茄等;非跃变型果蔬:完熟后采收,如葡萄。

③供鲜食、制酱、制汁、酿酒等:充分成熟时采收;但以幼嫩器官供食用的:鲜嫩且未老化阶段采收,如黄瓜、茄子、菜豆和绿叶菜等。

④供贮运或作罐藏、蜜饯原料:适当早采。

⑤欧美人喜酸较高的水果,宜早采,而中国人喜甜的水果,要晚采。

⑥根据市场需要,适当调整采收时期,早上市,价格高,但产量低,品质次,不耐贮藏。

2)判断果蔬成熟度的方法■果蔬产品的采收应根据产品种类、用途而确定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和采收期。

■判断果蔬成熟度的方法有以下六个方面:(1)表面色泽色泽是判断果蔬产品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未成熟果实的果皮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随着果实的成熟,叶绿素逐渐降解,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逐渐合成,使果实成熟特有的颜色显现出来。

(2)饱和程度和硬度>通常未成熟的果实硬度较大,达到一定成熟度时才变得柔软多汁;/如番茄、辣椒、苹果、梨等要求在果实有一定硬度时采收。

/例外:枇杷果实木质化。

>蔬菜一般不测硬度,用饱和程度来表示其发育状况:/有些蔬菜饱和程度大-发育良好、充分成熟、达到采收质量标准,如结球甘蓝,花椰菜等;/有些蔬菜饱和程度高-品质下降,如芹菜、葛苣等。

2024年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现状

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果蔬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蔬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果蔬农产品的流通市场也随之发展壮大。

本文将详细介绍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市场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扩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果蔬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果蔬农产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X万亿元人民币。

在过去的X年间,中国果蔬农产品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X%,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果蔬农产品消费国。

流通渠道日趋多元化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果蔬农产品流通渠道日趋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菜市场和超市之外,农产品电商平台、生鲜配送、农产品直播等新型渠道不断涌现。

这些新渠道不仅提供了更便捷的购买方式,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品种和更好的品质的果蔬农产品选择。

农产品质量问题引起关注随着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扩大,农产品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由于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原因,如化肥和农药的滥用、病虫害的侵袭等,部分果蔬农产品质量不达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有机、绿色、无公害的果蔬农产品。

供应链管理面临挑战果蔬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是市场发展的重要环节,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农产品的鲜活性和易腐性,农产品的采集、包装、运输等环节需要高效的管理和协调。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供应链的信息流动受阻,导致了供需失衡、资源浪费等问题。

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为了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果蔬农产品的监管力度,制定更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相关检测标准。

同时,农民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农业生产水平,加强对农药、化肥的正确使用,推广绿色、有机的种植技术,提高果蔬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优化供应链管理为了优化果蔬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行农产品追溯体系。

2024年干果蔬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干果蔬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干果蔬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干果蔬是指经过脱水、风干等加工后的水分较低的果蔬制品,具有长久保存的特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干果蔬市场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干果蔬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国内市场近年来,干果蔬市场在中国迅速发展,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干果蔬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干果蔬的消费群体逐渐扩大,不仅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也逐渐走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国际市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干果蔬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的干果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竞争力,出口量不断增加。

同时,进口干果蔬品牌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产业链分析供应链干果蔬的供应链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包装和运输等环节。

原材料采购方面,国内干果蔬生产集中在新疆、甘肃等地,采购渠道稳定。

加工制造环节采用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包装和运输环节注重产品的外观和保鲜性,以保证产品的品质。

分销渠道干果蔬的分销渠道多样化,包括超市、便利店、电商平台等。

传统的销售渠道主要是超市和便利店,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购买到各类干果蔬产品。

电商平台的崛起为干果蔬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购买到各地的干果蔬产品。

市场竞争格局干果蔬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和价格等。

目前市场上的知名干果蔬品牌众多,如克力棒、三只松鼠等,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价格也是消费者购买的重要考虑因素,不同品牌和不同规格的产品价格差异较大。

市场发展趋势健康食品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干果蔬作为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食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未来干果蔬市场将以健康食品的趋势继续发展,产品将注重无添加、无防腐剂等特点,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

品牌建设和营销创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干果蔬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创新。

我国果蔬汁的发展趋势

我国果蔬汁的发展趋势

我国果蔬汁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果蔬汁在我国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未来几年,我国果蔬汁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多样化与个性化未来,我国果蔬汁市场将呈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消费者的口味、健康需求等各方面差异越来越大,因此果蔬汁行业也将加大创新力度,推出更多口味丰富、营养全面、个性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二、功能性与营养性果蔬汁产品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果汁或蔬菜汁,未来将更注重其功能性和营养性。

例如,添加抗氧化剂、增加膳食纤维、强化维生素含量等等,让果蔬汁成为一种更为全面、健康的营养方式。

三、新品种和新工艺随着新品种的开发和新工艺的应用,我国果蔬汁的品质将得到大幅提升。

例如,使用特殊工艺提取营养成分,利用新品种制成的果蔬汁更能够迎合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O2O模式和电商渠道果蔬汁类产品的市场渠道也将更加多元化,O2O模式和电商渠道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果蔬汁行业可以提供更为便捷、个性化的消费方式,同时通过数字化营销和精准推广,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忠诚度。

五、生产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保障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高,果蔬汁行业也将更注重生产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保障。

未来,行业将加强对原料、生产工艺以及产品质量等各个环节的把控,确保产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通过认证体系或第三方检测等方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级别。

总之,未来我国果蔬汁行业将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安全、高品质和便捷的发展趋势,这将带动该行业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2024年果蔬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果蔬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果蔬市场发展现状简介果蔬市场是指销售和交易各种水果和蔬菜产品的市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果蔬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介绍果蔬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市场规模果蔬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果蔬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十年中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2019年,全球果蔬市场规模超过1.7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3万亿美元。

不仅如此,中国果蔬市场也在迅速增长,2019年销售额达到1.5万亿人民币。

2. 品种多样化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口味的要求不断增高,果蔬市场的品种也日益多样化。

以水果为例,市场上除了传统的苹果、橙子和香蕉外,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水果,如澳洲的脐橙、新西兰的猕猴桃等。

蔬菜方面,人们也越来越喜欢尝试新的品种,如西兰花、菠菜和青椒。

3. 供应链优化为了确保果蔬产品的品质和新鲜度,供应链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果蔬产地与市场之间的物流运输要高效、迅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品的损失。

此外,冷链物流的应用也在果蔬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

4. 电商渠道的崛起随着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果蔬产品。

电商渠道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更多的品种选择和更便捷的购买体验。

冠状疫情期间,线上销售成为关键。

然而,由于果蔬产品的特性,物流配送仍然是一个挑战,需要解决产品新鲜度和运输时间上的问题。

5. 持续创新和增值服务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果蔬市场不断创新和提供增值服务。

例如,一些农业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供高品质、绿色有机的果蔬产品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另外,还有一些果蔬加工企业将果蔬产品加工成方便食用的速冻或罐装食品,方便消费者的日常食用。

6. 持续面临的挑战尽管果蔬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季节性的限制,水果和蔬菜的供应仍然存在波动。

其次,保鲜和物流运输方面的技术和设备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菇床上密度大的地方先采,而出菇疏的则迟采。

3.2 严格消毒管理,严防病原菌侵染。

采收前已经潜伏的病原菌在采收后,往往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菇体耐贮性和抗病力的降低,使病害泛滥成灾,导致保鲜失败,所以在采收前,就要做好采菇工人、器具及场所的消毒工作,严防病原菌侵染。

3.3 低温预冷,降低呼吸强度,延缓蘑菇变色。

据测定,蘑菇在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耗和菇体变色是导致其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贮藏过程中,尽可能采取提供适宜的贮藏条件,蘑菇采收后立即送进保鲜库中,在0—5℃贮藏,以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变色过程,减少营养物质的损耗,从而获得良好的保鲜质量。

3.4 运输。

采用冷藏车运输时,可调至2℃左右,纸箱包装时宜采用该运输方式。

包装保鲜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2010年底全国果蔬总产量达7亿多吨,但产量大,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多年来一直未能根本解决。

我国重采前轻采后的传统一方面导致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水平差,内销和出口价格都很低;另一方面精深加工技术产品缺乏,果蔬的附加值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内消费者对新鲜水果蔬菜的消费需求已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不仅花色品种要多,还要求产品新鲜、干净和精美。

因此,大力开展以提高果蔬质量为中心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美化产品,使其对消费者更具有吸引力,提高果蔬产品的附加值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减少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继兰 葛玉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本文着眼于我国是果蔬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现状,阐述了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环节,分析技术现状,对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果蔬;商品化处理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整理、分级后的鲜菇,温度在1—2℃范围时,可放入硅窗袋中,由于特殊的制作技术,袋内CO 2浓度则高达25%,该条件下鲜菇呼吸量极小,故可达到保鲜的目的。

采后损失,逐步实现果蔬采后流通保鲜产业化可谓是当务之急。

1、商品化处理技术环节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是为了保持或改进果蔬产品质量并使其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所采取的一系列再加工再增值措施的总称,包括水果蔬菜采收后所经过的挑选、修整、分级、清洗、打蜡抛光、包装等技术环节。

1.1 挑选
挑选是果蔬采后处理的首要环节,即剔除果蔬产品中不符合商品要求的产品,以利于流通过程中后续分级、包装和贮运等环节的顺利进行。

因挑选涉及到病虫、伤、残、色、畸形等多项指标,综合
48
判断起来较复杂,目前要实现机械化操作还很难。

所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首先是根据不同的果蔬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整个过程靠人工操作完成。

1.2 修整
修整一般是对于具有外叶和茎根的蔬菜采后而言,以改进产品的外观,从而提高产品的商品质量。

如白菜、生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等通过修整除去发黄腐烂外叶;萝卜、胡萝卜、芜菁等通过修整去掉顶叶和根毛;芹菜要去根,西芹只保留叶长约33厘米;芦笋从尖端开始切留长度约22厘米;甜椒、茄子等果菜类则要求齐果肩剪平果柄或保留果柄长2厘米左右。

1.3 清洗
清洗是商品化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一般采用浸泡、冲洗、喷淋等方式水洗或用毛刷等清除果蔬表面污物及病虫卵的操作,以减少病菌和农药残留,使果蔬产品之清洁、卫生,从而符合商品要求和卫生标准,提高其商品价值。

洗涤用水要干净卫生,符合生产要求,另外还可加入适量杀菌剂,如次氯酸钙、漂白粉等。

清洗后的果蔬产品要及时进行干燥处理,以免引起腐烂变质。

1.4 打蜡
打蜡主要是对水果而言,即在果品表面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透明薄膜,也称涂膜。

水果打蜡可以起到增加果皮光泽、提高商品价值、减少水分蒸腾、抑制呼吸和减少损耗、可防细菌侵染等作用。

涂膜多用苹果、柑桔、油桃、李子等水果。

水果经涂膜处理后,美观、漂亮,商品价值大大提高。

打蜡一般在清洗后进行,应使果面均匀着蜡。

涂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果蜡、虫胶涂料、蔗糖酯等。

1.5 分级
分级的目的是要使果蔬产品成为标准化的商品。

不同果蔬的分级,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的方法和标准,我国就有多项关于果蔬分级的标准,如《鲜苹果》、《黄瓜等级规格》、《鲜枣质量等级》、《鲜梨》、《板栗质量等级》等。

随着生产的发展、品种的更新以及市场的要求,标准还应不断修订和完善。

分级的方法有人工和机械分级法,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外销商品基地采用机械分级,大部分地区还是采取人工分级,工作效率较低。

1.6 包装
包装即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果蔬产品包装应该具有保护产品、方便贮运和促进销售三大功能。

良好的包装,可以保证产品安全运输和贮藏、减少产品间的磨擦、碰撞和挤压造成的机械伤,减少病虫害的蔓延和水分蒸发,使果蔬在流通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设计精美的包装也是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贸易的辅助手段,为市场交易提供标准规格单位,并有利于充分利用仓储空间和翘堆放。

包装容器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果蔬的特点和要求以及用途而定如运输包装、贮藏包装、销售包装等应分别进行设计。

包装除了应具有保护性、通透性和防潮性等特点外,同时还应作到清洁、无污染、无有害化学物质、内壁光滑 、卫生、美观、重量轻、成本低、便于取材、易于回收及整理等,并在包装外面注明商标等内容。

2、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的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盈,向来是果蔬生产大国,水果和蔬菜种类繁多,许多名、优、特产品风味独特,可口诱人,经济和营养价值很高,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很强的竞争潜力。

但是我国重采前轻采后的传统导致不够重视水果和蔬菜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大部分果蔬产品以原始状态上市,生活中常见的菜市场中的果蔬产品不分等级,没有包装,更没有预冷等其它采后处理措施,再加上贮藏、运输设备不完善,水果和蔬菜不能实现冷链流通等原因,果蔬采后损失严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

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一流的产品却卖不出一流的价格。

就拿水果来说,我国水果的采后商品化处理量只占水果总产量的10%左右,大多数产品都存在“一流水果三流包装”的现状,就连采后的预处理、冷藏保鲜、贮藏运输等方面也不能及时到位,造成处置不当的变质果浪费占到水果总产量的1/7左右,最终导致果蔬产品未来得及在市场上竞争就先掉价的非正常死亡。

采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日本为2.2,美国为3.7,而我国只有0.38,这充分说明果蔬产品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工作的开展在我国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发展趋势
果蔬商品化处理是果蔬采摘后的重要工作,一些发达国家特别重视这方面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49
现在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并已在商业上大量应用,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国外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具有应用标准化、组织化、 自动化和配套化的特点。

相较于国际上较为发达的商品化处理技术,提出对我国商品化处理技术发展的一点建议:
3.1 强化果蔬产品的商品意识,从思想上重视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
中国果蔬商品化处理的落后不仅因为硬件条件的缺失,重要的一点是国人对于商品化处理的观念向来薄弱。

商品化处理涉及挑选、修整、分级、清洗、打蜡抛光、包装等多个技术环节,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都会影响到果蔬产品的质量和收益。

加大宣传力度,注重每一个技术环节,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使优质优价的观点深入人心,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强化国人对于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的认知,对于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3.2 加强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没有先进的设备作为后盾果蔬商品化处理的实施就是空谈。

无论从我国技术水平,还是机械自动化水平来说,我国与国外都存在巨大的差距。

针对我国一家一户果蔬种植的小农经济特色,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扶持鼓励我国中小果蔬经销企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果蔬挑选、修整、分级、清洗、打蜡抛光、包装的商品化处理的自动化,为我国果蔬商品化处理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3 加大果蔬商品化处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缺乏果蔬商品化处理相关的核心技术也是我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在大力宣传果蔬产品商品意识的同时,国家应继续加大商品化处理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有针对性的立项、支持商品化处理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及推广,注重资源共享,以促进整个果蔬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4 重视商品化处理人才培养
人才是促进一个产业发展进步的灵魂。

对于商品化处理而言,无论是国家还是、科研院所、高校抑或企业都应将商品化处理人才的培养放到一个重要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注重实际操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培养学科带头人及国际知名专业人士,以带动我国果蔬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产业的发展壮大。

3.5 尽快建立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同样如此。

国外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发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发达国家为确保果蔬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运作的法规和标准,涵盖果蔬从采收到销售的诸多环节。

鉴于此我们应在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发展的同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使果蔬生产商品化、标准化,注意市场的规范,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标准法规,这样才能提高整个果蔬产业的水平, 增强市场竞争力, 使生产者从商品化处理的增值中获得效益。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