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博士电源完整性设计
电源完整性理解与设计

电源完整性理解与设计一、定义:电源完整性(Powerintegrity)简称PI,是确认电源来源及目的端的电压及电流是否符合需求。
电源完整性在现今的电子产品中相当重要。
有几个有关电源完整性的层面:芯片层面、芯片封装层面、电路板层面及系统层面。
在电路板层面的电源完整性要达到以下三个需求:1、使芯片引脚的电压噪声+电压纹波比规格要求要小一些(例如芯片电源管脚的输入电压要求1V之间的误差小于+/-50mV)2、控制接地反弹(地弹)(同步切换噪声SSN、同步切换输出SSO)3、降低电磁干扰(EMI)并且维持电磁兼容性(EMC):电源分布网络(PDN)是电路板上最大型的导体,因此也是最容易发射及接收噪声的天线。
1.1“地弹”:是指芯片内部“地”电平相对于电路板“地”电平的变化现象。
以电路板“地”为参考,就像是芯片内部的“地”电平不断的跳动,因此形象的称之为地弹(groundbounce)。
当器件输出端由一个状态跳变到另一个状态时,地弹现象会导致器件逻辑输入端产生毛刺。
对于任何形式封装的芯片,其引脚必会存在电感电容等寄生参数,而地弹主要是由于GND引脚上的阻抗引起的。
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开关速度不断提高,地弹噪声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影响电路的功能,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地弹的概念并研究它的规律。
我们可以用下图来直观的解释一下。
图中开关Q的不同位置代表了输出的“0”“1”两种状态。
假定由于电路状态装换,开关Q接通RL低电平,负载电容对地放电,随着负载电容电压下降,它积累的电荷流向地,在接地回路上形成一个大的电流浪涌。
随着放电电流建立然后衰减,这一电流变化作用于接地引脚的电感LG,这样在芯片外的电路板“地”与芯片内的地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电压差,如图中VG。
这种由于输出转换引起的芯片A的输出变化,产生地弹。
这对芯片A的输入逻辑是有影响的。
接收逻辑把输入电压和芯片内部的地电压差分比较确定输入,因此从接收逻辑来看就象输入信号本身叠加了一个与地弹噪声相同的噪声。
电源完整性测试

电源完整性测试刘婷婷;邓豹;韩嫚莉【摘要】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以及复杂化的发展,电源完整性的设计已经成为了制约高速电路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能够正确地测试到电源完整性参数对于产品调试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能够获取精确测试电源完整性参数,从测试设备以及被测物两个角度出发,结合原理分析以及建模仿真的方法,得出了电源完整性测试的正确方法,并且提供了测试步骤.【期刊名称】《微型机与应用》【年(卷),期】2015(034)008【总页数】4页(P29-31,34)【关键词】高速电路;电源完整性;仿真设计;信号完整性【作者】刘婷婷;邓豹;韩嫚莉【作者单位】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41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正朝着微型化、高集成度、多功能化、高功率密度的方向发展。
后摩尔时代,集成电子器件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芯片核中集成几十亿只晶体管,由此带来芯片的时钟频率不断提高,供电电压在不断降低,相应的功率和电流量级显著提高。
供电电路的品质或者说电源完整性的测试与验证,正愈来愈成为影响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结合仿真分析的方法,介绍一种电源完整性的测试方法。
电源完整性是指电源供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际的电路设计中,由于晶体管的开关以及实际互连线的特性等原因导致电源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当实际供电值高于波动上限时,就会引起芯片工作的可靠性问题;当实际供电值低于下限时会导致芯片的工作性能降低甚至不能工作;当电压波动幅度较大时,可能会直接影响相关电路的信号质量[1]。
基于上述这些问题,随着单板高速高密度的发展,电源完整性已经成为制约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硬件设计和调测过程中,必须首先保证电源电路高质量工作。
高速电路的设计复杂性使得电源完整性的测试工作也变得很困难。
于博士信号完整性分析入门(修改)

于博士信号完整性分析入门于争 博士for more information,please refer to 电设计网欢迎您什么是信号完整性?如果你发现,以前低速时代积累的设计经验现在似乎都不灵了,同样的设计,以前没问题,可是现在却无法工作,那么恭喜你,你碰到了硬件设计中最核心的问题:信号完整性。
早一天遇到,对你来说是好事。
在过去的低速时代,电平跳变时信号上升时间较长,通常几个ns。
器件间的互连线不至于影响电路的功能,没必要关心信号完整性问题。
但在今天的高速时代,随着IC输出开关速度的提高,很多都在皮秒级,不管信号周期如何,几乎所有设计都遇到了信号完整性问题。
另外,对低功耗追求使得内核电压越来越低,1.2v内核电压已经很常见了。
因此系统能容忍的噪声余量越来越小,这也使得信号完整性问题更加突出。
广义上讲,信号完整性是指在电路设计中互连线引起的所有问题,它主要研究互连线的电气特性参数与数字信号的电压电流波形相互作用后,如何影响到产品性能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时序的影响、信号振铃、信号反射、近端串扰、远端串扰、开关噪声、非单调性、地弹、电源反弹、衰减、容性负载、电磁辐射、电磁干扰等。
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在于信号上升时间的减小。
即使布线拓扑结构没有变化,如果采用了信号上升时间很小的IC芯片,现有设计也将处于临界状态或者停止工作。
下面谈谈几种常见的信号完整性问题。
反射:图1显示了信号反射引起的波形畸变。
看起来就像振铃,拿出你制作的电路板,测一测各种信号,比如时钟输出或是高速数据线输出,看看是不是存在这种波形。
如果有,那么你该对信号完整性问题有个感性的认识了,对,这就是一种信号完整性问题。
很多硬件工程师都会在时钟输出信号上串接一个小电阻,至于为什么,他们中很多人都说不清楚,他们会说,很多成熟设计上都有,照着做的。
或许你知道,可是确实很多人说不清这个小小电阻的作用,包括很多有了三四年经验的硬件工程师,很惊讶么?可这确实是事实,我碰到过很多。
分钟学会OrCAD中文教程

60 分钟学会OrCAD Capture CIS于博士信号完整性研究网分钟学会OrCAD Capture CIS作者:于争博士2009 年 4 月 28 日文章来源:于博士信号完整性研究网分钟学会OrCAD Capture CIS目录1 建立工程及设置......................................................................................................................- 1 -2 工程管理器..............................................................................................................................- 4 -3 原理图页相关操作..................................................................................................................- 5 -4 创建元件库..............................................................................................................................- 6 -5 元件库编辑一些知识技巧......................................................................................................- 9 -6 如何创建不规则图形元件....................................................................................................- 10 -7 分裂元件................................................................................................................................- 15 -8 把一个元件分多个部分画出来............................................................................................- 16 -Homogeneous 类型元件画法......................................................................................- 16 -Heterogeneous 类型元件画法..................................................................................- 17 -分裂元件使用方法.....................................................................................................- 19 -9 加入元件库放置元件............................................................................................................- 21 -普通元件放置方法......................................................................................................- 21 -电源和地的放置方法.................................................................................................- 23 -10 同一个页面内建立互连......................................................................................................- 24 -11 不同页面间建立互联的方法..............................................................................................- 26 -12 使用总线..............................................................................................................................- 27 -如何创建总线...........................................................................................................- 27 -放置非90 度转角总线.............................................................................................- 28 -浏览nets..................................................................................................................- 31 -14 原理图中搜索......................................................................................................................- 32 -搜索元件...................................................................................................................- 33 -查找网络 flat nets...............................................................................................- 34 -15 元件替换与更新..................................................................................................................- 35 -批量替换 replace cache.......................................................................................- 35 -批量更新 update cache.........................................................................................- 36 -两个命令的区别.......................................................................................................- 36 -16 一些基本操作......................................................................................................................- 36 -选择元件....................................................................................................................- 36 -移动元件...................................................................................................................- 37 -元件的旋转...............................................................................................................- 37 -元件的镜像翻转.......................................................................................................- 37 -修改元件属性放置文本...........................................................................................- 37 -17 添加footprint 属性..............................................................................................................- 38 -单个元件添加Footprint 属性...............................................................................- 38 -批量添加Footprint 属性.......................................................................................- 41 -18 生成Netlist..........................................................................................................................- 44 -19 生成元件清单......................................................................................................................- 47 -20 打印原理图..........................................................................................................................- 51 -文章来源:于博士信号完整性研究网分钟学会OrCAD Capture CIS60 分钟学会OrCAD Capture CIS1 建立工程及设置首先启动OrCAD Capture CIS 选design entry CIS,如图。
电磁发射用脉冲电源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电磁发射用脉冲电源的设计电磁发射用脉冲电源的设计摘要随着电磁发射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国防建设以及国民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广泛。
高功率脉冲电源作为电磁发射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满足空间电磁发射技术的需要,高精度脉冲电源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脉冲电源的主电路拓扑结构的设计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电磁发射仿真实验中的脉冲电源系统的主电路的拓扑结构、特性,并运用saber电路仿真软件对主电路进行理论仿真。
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建立了脉冲电源主电路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毫秒级(精确到百微秒级)脉冲电源系统的组成以及重要元件和相关参数进行介绍,同时分析了各个元件在主电路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指明各元件的选择依据,通过理论上的软件仿真,从而确定了脉冲电源系统中各功率元件的参数。
2.通过在saber电路仿真软件中对脉冲电源的电路拓扑结构的仿真,获得电路中不同线路电流、电压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从而确定它们在短时间内(毫秒或者微秒级)的变化效果,并对此进行分析,通过调节,最终获得最佳的脉冲电源主电路拓扑结构以符合电磁发射对脉冲电源的要求。
关键词:电磁发射、脉冲电源、拓扑结构、仿真With the design of pulse power electromagnetic launch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omagnetic launch technology, its application in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production are more widely. High power pulse power as the main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launch technolog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people.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pace electromagnetic launch technology, high precision pulse power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and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ircuit topology of pulse power suppl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ques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experiments of pulse power system of main circuit topology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using saber circuit simul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main circuit theory. The main works are as follows:1. Establishe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pulse power main circuit: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millisecond puls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introduce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and related parameters, and analyzes the various elements play a role in the main circuit, at the same time, indicate the components selection basis,through the theory of software simulation, which determine the pulse power supply power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parameters.2. Through the saber in the circuit simul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of pulse power supply circuit topology, different line current and voltage in the circuit are obtained with the change of time curve, to identify them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milliseconds or microsecond) change effect, and by, adjusting, finally get the best pulse power main circuit topology structure to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of pulse power supply.Key words: electromagnetic launch, pulse power, topology structure, simulation目录摘要 (I)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1电磁发射技术的发展及背景意义 (1)1.1.2脉冲电源的背景和意义 (2)1.2课题的研究现状 (3)1.2.1电磁发射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3)1.2.2脉冲电源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5)1.3课题的应用前景 (10)1.4 电磁发射用脉冲电源的设计课题的研究意义 (11)1.5本文结构 (12)第二章脉冲电源的原理 (13)2.1等效模型在电源电路中的应用 (13)2.2电磁发射对脉冲电源的要求 (16)2.3本文采用的脉冲形成系统的形式 (18)2.4脉冲电源的设计要求 (19)2.5本章小结 (19)第三章脉冲电源的结构 (20)3.1概述 (20)3.2脉冲电源总体结构 (21)3.3脉冲电源的单个模块拓扑结构 (22)3.4脉冲电源的单个模块中各元器件的参数选择 (24)3.4.1储能电容器的参数设计 (24)3.4.2续流支路吸能电阻R (24)3.4.3调波电抗器L (25)3.4.4放电开关 (25)3.5脉冲电源的多个模块模型 (26)3.5.1多个模块串联结构拓扑 (26)3.5.2利用Marx发生器开关管 (28)3.6本章小结 (29)第四章脉冲电源单个模块结构的saber仿真 (30)4.1仿真电路的制定和元器件参数的选择 (30)4.2初始步长和瞬态分析终止时间的设置 (30)4.3仿真结果分析 (31)4.3.1脉冲电流波形 (31)4.3.2各支路电流和电压波形 (33)4.4本章小结 (36)第五章总结和展望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41)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1.1.1电磁发射技术的发展及背景意义伴随着物理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使目前发射装置如大炮、火箭等类型的发射器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类对发射能力需求的更高要求,正是在此情况下产生了新一代超高速的电磁发射推进技术。
基于LVDS电路的电源完整性分析 邢荣峰

基于LVDS电路的电源完整性分析邢荣峰摘要:如果PCB电路的故障是由电源完整性方面的问题引起的,那么对该PCB电路的调试将非常困难,且其故障很难定位。
通过电源完整性仿真可以很方便地寻找其问题所在。
以LVDS传输电路为例,阐述了分析频段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谐振分析和阻抗分析,查明了设计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谐振分析;阻抗分析;分析频段电源配送网络(Power Delivery Network,PDN)与印制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上的各种器件都有着直接的连接关系,设计不合理的PDN系统会给PCB电路带来致命的隐患[1]。
通过电源完整性(Power Integrity,PI)仿真,可以查明PDN系统中潜在的问题,达到降低研发成本、缩短设计周期的目的。
1电源完整性PI指的是电源波形的质量,它与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SI)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从广义上来说,PI属于SI研究范畴之内,新一代的信号完整性分析必须建立在可靠的电源完整性分析的基础上[2]。
PI主要研究的对象是PDN。
PDN是电路系统中最复杂的互连结构,它的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为负载提供干净的供电电压;2)为信号提供低噪声的返回路径[3]。
如何保证PDN系统满足负载芯片对电源的要求,就是PI所要解决的问题。
PI仿真则是提高PDN系统设计质量的有效手段。
2分析频段选择PCB电路包含各种各样的信号,从直流到交流,从低频到高频,这些信号都携带着丰富的频率分量。
对信号进行描述时通常会用到两个重要的量:上升沿和带宽。
上升沿指的是信号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所用的时间,通常采用10%~90%上升沿来定义。
带宽则是个经验法则,用来描述信号频谱中最高有效谐波频率,一般高于带宽的谐波分量都不必考虑其影响。
对于信号带宽的定义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3dB带宽f3dB=0.35/tr和等效噪声带宽fRMS=0.5/tr,其中tr表示信号的10%~90%上升沿,单位为ns[3]。
于博士的信号完整性讲解

信号完整性研究:什么是信号完整性?时间:2009-03-11 20:18来源:sig007 作者:于博士点击: 132次如果你发现,以前低速时代积累的设计经验现在似乎都不灵了,同样的设计,以前没问题,可是现在却无法工作,那么恭喜你,你碰到了硬件设计中最核心的问题:信号完整性。
早一天遇到,对你来说是好事。
在过去的低速时代,电平跳变时信号上升时间较长,通常几个ns。
器件间的互连线不至于影响电路的功能,没必要关心信号完整性问题。
但在今天的高速时代,随着IC输出开关速度的提高,很多都在皮秒级,不管信号周期如何,几乎所有设计都遇到了信号完整性问题。
另外,对低功耗追求使得内核电压越来越低,1.2v内核电压已经很常见了。
因此系统能容忍的噪声余量越来越小,这也使得信号完整性问题更加突出。
广义上讲,信号完整性是指在电路设计中互连线引起的所有问题,它主要研究互连线的电气特性参数与数字信号的电压电流波形相互作用后,如何影响到产品性能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时序的影响、信号振铃、信号反射、近端串扰、远端串扰、开关噪声、非单调性、地弹、电源反弹、衰减、容性负载、电磁辐射、电磁干扰等。
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在于信号上升时间的减小。
即使布线拓扑结构没有变化,如果采用了信号上升时间很小的IC芯片,现有设计也将处于临界状态或者停止工作。
下面谈谈几种常见的信号完整性问题。
反射:图1显示了信号反射引起的波形畸变。
看起来就像振铃,拿出你制作的电路板,测一测各种信号,比如时钟输出或是高速数据线输出,看看是不是存在这种波形。
如果有,那么你该对信号完整性问题有个感性的认识了,对,这就是一种信号完整性问题。
<!--[if !vml]-->很多硬件工程师都会在时钟输出信号上串接一个小电阻,至于为什么,他们中很多人都说不清楚,他们会说,很多成熟设计上都有,照着做的。
或许你知道,可是确实很多人说不清这个小小电阻的作用,包括很多有了三四年经验的硬件工程师,很惊讶么?可这确实是事实,我碰到过很多。
大功率充电电源电路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引言 (3)1.1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3)1.2大功率充电电源的研究现状 (3)1.2.1现有充电方式的比较 (3)1.2.1.1 恒压充电 (3)1.2.1.2 恒流充电 (4)1.2.1.3 恒压恒流充电 (4)1.2.2现有充电电源的比较 (5)1.2.2.1 线性电源 (5)1.2.2.2 相控电源 (5)1.2.2.3 开光电源 (6)2 系统方案的设计 (7)2.1基本变换器设计 (8)2.2 功率开关器件的选择 (8)2.3 谐振电路的选择 (9)2.4 其他电路的分析 (10)3 主电路的计算分析 (11)3.1 输入滤波电容的设计 (11)3.2 输入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11)3.3 IGBT的选择 (12)3.4 IGBT的保护电路 (14)3.5 开关频率的设计 (15)3.6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15)3.7 输出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16)3.8 输出滤波电感的设计 (17)3.9 输出滤波电容的设计 (17)4 结束语 (19)4.1 全文小结 (19)4.2 目前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工作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附录 (22)摘要充电电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发展势头迅猛。
大功率充电直流电源在冶金、化工及科研领域的应用,更是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在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GBT等新型高频开关器件的出现,使得开关的速度大大提高,关断时间加快,存储时间大大缩短,这样大大提高了开关频率,减少了功率变换器中的变压器体积和重量,以及电感、电容等无源器件的容量,大大提高了功率密度,使得充电电源具有高效化,小型化的特点,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因此,本文针对目前比较热门的大功率直流充电电源的主电路进行研究设计。
本电源采用移相控制ZVS PWM DC/DC全桥变换器拓扑。
电源主要由输入滤波电路、三相整流电路、三相全桥逆变电路、高频变压器、谐振电感和隔直电容、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等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博士信号完整性研究网电源完整性设计详解作者:于争 博士2009年4月10日目 录1 为什么要重视电源噪声问题?....................................................................- 1 -2 电源系统噪声余量分析................................................................................- 1 -3 电源噪声是如何产生的?............................................................................- 2 -4 电容退耦的两种解释....................................................................................- 3 -4.1 从储能的角度来说明电容退耦原理。
..............................................- 3 -4.2 从阻抗的角度来理解退耦原理。
......................................................- 4 -5 实际电容的特性............................................................................................- 5 -6 电容的安装谐振频率....................................................................................- 8 -7 局部去耦设计方法......................................................................................- 10 -8 电源系统的角度进行去耦设计..................................................................- 12 -8.1 著名的Target Impedance(目标阻抗)..........................................- 12 -8.2 需要多大的电容量............................................................................- 13 -8.3 相同容值电容的并联........................................................................- 15 -8.4 不同容值电容的并联与反谐振(Anti-Resonance)......................- 16 -8.5 ESR对反谐振(Anti-Resonance)的影响......................................- 17 -8.6 怎样合理选择电容组合....................................................................- 18 -8.7 电容的去耦半径................................................................................- 20 -8.8 电容的安装方法................................................................................- 21 -9 结束语..........................................................................................................- 24 -电源完整性设计详解1、为什么要重视电源噪声问题?芯片内部有成千上万个晶体管,这些晶体管组成内部的门电路、组合逻辑、寄存器、计数器、延迟线、状态机、以及其他逻辑功能。
随着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内部晶体管数量越来越大。
芯片的外部引脚数量有限,为每一个晶体管提供单独的供电引脚是不现实的。
芯片的外部电源引脚提供给内部晶体管一个公共的供电节点,因此内部晶体管状态的转换必然引起电源噪声在芯片内部的传递。
对内部各个晶体管的操作通常由内核时钟或片内外设时钟同步,但是由于内部延时的差别,各个晶体管的状态转换不可能是严格同步的,当某些晶体管已经完成了状态转换,另一些晶体管可能仍处于转换过程中。
芯片内部处于高电平的门电路会把电源噪声传递到其他门电路的输入部分。
如果接受电源噪声的门电路此时处于电平转换的不定态区域,那么电源噪声可能会被放大,并在门电路的输出端产生矩形脉冲干扰,进而引起电路的逻辑错误。
芯片外部电源引脚处的噪声通过内部门电路的传播,还可能会触发内部寄存器产生状态转换。
除了对芯片本身工作状态产生影响外,电源噪声还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
比如电源噪声会影响晶振、PLL、DLL的抖动特性,AD转换电路的转换精度等。
解释这些问题需要非常长的篇幅,本文不做进一步介绍,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于博士信号完整性研究网,我会在后续文章中详细讲解。
由于最终产品工作温度的变化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一致性,如果是由于电源系统产生的问题,电路将非常难调试,因此最好在电路设计之初就遵循某种成熟的设计规则,使电源系统更加稳健。
2、电源系统噪声余量分析绝大多数芯片都会给出一个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这个值通常是±5%。
例如:对于3.3V 电压,为满足芯片正常工作,供电电压在3.13V到3.47V之间,或3.3V±165mV。
对于1.2V 电压,为满足芯片正常工作,供电电压在1.14V到1.26V之间,或1.2V±60mV。
这些限制可以在芯片datasheet中的recommended operating conditions部分查到。
这些限制要考虑两个部分,第一是稳压芯片的直流输出误差,第二是电源噪声的峰值幅度。
老式的稳压芯片的输出电压精度通常是±2.5%,因此电源噪声的峰值幅度不应超过±2.5%。
当然随着芯片工艺的提高,现代的稳压芯片直流精度更高,可能会达到±1%以下,TI公司的开关电源芯片TPS54310精度可达±1%,线性稳压源AMS1117可达±0.2%。
但是要记住,达到这样的精度是有条件的,包括负载情况,工作温度等限制。
因此可靠的设计还是以±2.5%这个值更把握些。
如果你能确保所用的芯片安装到电路板上后能达到更高的稳压精度,那么你可以为你的这款设计单独进行噪声余量计算。
本文着重电源部分设计的原理说明,电源噪声余量将使用±2.5%这个值。
电源噪声余量计算非常简单,方法如下:比如芯片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为3.13V到3.47V之间,稳压芯片标称输出3.3V。
安装到电路板上后,稳压芯片输出3.36V。
那么容许电压变化范围为3.47-3.36=0.11V=110mV。
稳压芯片输出精度±1%,即±3.363*1%=±33.6 mV。
电源噪声余量为110-33.6=76.4 mV。
计算很简单,但是要注意四个问题:第一,稳压芯片输出电压能精确的定在3.3V么?外围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的参数也不是精确的,这对稳压芯片的输出电压有影响,所以这里用了3.36V这个值。
在安装到电路板上之前,你不可能预测到准确的输出电压值。
第二,工作环境是否符合稳压芯片手册上的推荐环境?器件老化后参数还会和芯片手册上的一致么?第三,负载情况怎样?这对稳压芯片的输出电压也有影响。
第四,电源噪声最终会影响到信号质量。
而信号上的噪声来源不仅仅是电源噪声,反射串扰等信号完整性问题也会在信号上叠加噪声,不能把所有噪声余量都分配给电源系统。
所以,在设计电源噪声余量的时候要留有余地。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不同电压等级,对电源噪声余量要求不一样,按±2.5%计算的话,1.2V电压等级的噪声余量只有30mV。
这是一个很苛刻的限制,设计的时候要谨慎些。
模拟电路对电源的要求更高。
电源噪声影响时钟系统,可能会引起时序匹配问题。
因此必须重视电源噪声问题。
3、电源噪声是如何产生的?电源系统的噪声来源有三个方面:第一,稳压电源芯片本身的输出并不是恒定的,会有一定的波纹。
这是由稳压芯片自身决定的,一旦选好了稳压电源芯片,对这部分噪声我们只能接受,无法控制。
第二,稳压电源无法实时响应负载对于电流需求的快速变化。
稳压电源芯片通过感知其输出电压的变化,调整其输出电流,从而把输出电压调整回额定输出值。
多数常用的稳压源调整电压的时间在毫秒到微秒量级。
因此,对于负载电流变化频率在直流到几百KHz之间时,稳压源可以很好的做出调整,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
当负载瞬态电流变化频率超出这一范围时,稳压源的电压输出会出现跌落,从而产生电源噪声。
现在,微处理器的内核及外设的时钟频率已经超过了600兆赫兹,内部晶体管电平转换时间下降到800皮秒以下。
这要求电源分配系统必须在直流到1GHz范围内都能快速响应负载电流的变化,但现有稳压电源芯片不可能满足这一苛刻要求。
我们只能用其他方法补偿稳压源这一不足,这涉及到后面要讲的电源去耦。
第三,负载瞬态电流在电源路径阻抗和地路径阻抗上产生的压降。
PCB板上任何电气路径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阻抗,不论是完整的电源平面还是电源引线。
对于多层板,通常提供一个完整的电源平面和地平面,稳压电源输出首先接入电源平面,供电电流流经电源平面,到达负载电源引脚。
地路径和电源路径类似,只不过电流路径变成了地平面。
完整平面的阻抗很低,但确实存在。
如果不使用平面而使用引线,那么路径上的阻抗会更高。
另外,引脚及焊盘本身也会有寄生电感存在,瞬态电流流经此路径必然产生压降,因此负载芯片电源引脚处的电压会随着瞬态电流的变化而波动,这就是阻抗产生的电源噪声。
在电源路径表现为负载芯片电源引脚处的电压轨道塌陷,在地路径表现为负载芯片地引脚处的电位和参考地电位不同(注意,这和地弹不同,地弹是指芯片内部参考地电位相对于板级参考地电位的跳变)。
4、电容退耦的两种解释采用电容退耦是解决电源噪声问题的主要方法。
这种方法对提高瞬态电流的响应速度,降低电源分配系统的阻抗都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