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子元器件认知与检测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大家好,我是一名电子工程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电子元器件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如何正确地识别和检测它们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电子元器件。
比如说,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晶体管等等。
这些元器件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用途,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测量工具,比如万用表、示波器等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元器件的参数和性能。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一、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电阻器是我们最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之一,它可以用来限制电流的大小。
在识别电阻器时,我们需要看它的外观特征,比如说颜色、形状、尺寸等等。
我们还需要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阻器的阻值和功率等参数。
如果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就需要更换电阻器了。
二、电容器的认识与检测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荷的元器件,它可以用来滤波、耦合、隔直流等。
在认识电容器时,我们需要看它的外观特征,比如说颜色、形状、尺寸等等。
我们还需要了解电容器的类型和参数,比如说容量、电压等级、工作温度等等。
在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时,我们需要先将其充电到一定电压,然后再进行测试。
如果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就需要更换电容器了。
三、二极管和晶体管的认识与检测二极管和晶体管是常见的半导体元器件,它们可以用来放大信号、开关电路等等。
在认识二极管和晶体管时,我们需要看它们的外观特征,比如说颜色、形状、尺寸等等。
我们还需要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比如说PN结、双极性、单向导通等等。
在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和晶体管时,我们需要先将其接入电路中,然后再进行测试。
如果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就需要更换二极管或晶体管了。
以上就是我对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的一些介绍。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谢谢大家!。
常见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常见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为了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回路中已经出现了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电子元器件,如果要逐一认识与辨别,恐怕要花上很长时间。
今天店铺就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以便读者能对常见的元器件具有入门级别的基础知识。
常见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篇11、电阻的识别与检测(1)熟记:黑0,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误差:金色为5%;银色为10%;无色为20%。
(2)四环电阻读数:第一条色环:阻值的第一位数字;第二条色环:阻值的第二位数字;第三条色环:10的幂数;第四条色环:误差——金5%、银10%、无色20%(3)五环电阻读数:第一条色环:阻值的第一位数字;第二条色环:阻值的第二位数字;第三条色环:阻值的第三位数字;第四条色环:阻值乘以的10的幂数;第五条色环:误差——红色±2%,棕色±1%,绿色±0.5%,蓝色±0.25%,紫色±0.1%。
(4)贴片电阻读数第一位数字和第二位数字是有效数字,第三为数字表示后面零的个数。
2、电容器识别与检测(1)电解电容:将万用表调至欧姆档R×1k档,用黑表笔接粗电容正极,红表笔接触负极观察指针偏转情况。
(2)瓷片电容的读数:第一位和第二位数字是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后面零的个数,单位为pf。
3、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标有灰色色环是负极,另一极为正极。
(2)发光二极管:观察内部PN结,较多的一端为负极。
4、三极管(1)NPN和PNP,基极判断将万用表调至欧姆档R×1k档,用黑表笔接触假定基极,红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电极,若两次读数都较小,则为NPN型三极管,假定电极为基极。
(2)E级,C级的判定与放大倍数的测量选用万用表hFE档,将三极管的基极引脚b插入NPN或PNP对应的插孔,另两根引脚分别插入NPN或PNP的其他的插孔,以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然后再将管子反插再测一遍,测得值比较大的一次分别对应NPN或PNP的E、B、C,测得的值即为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是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一、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特点1.1 电阻器电阻器是一种用于限制电流流动的元器件,其主要特点是阻值固定,根据阻值的不同可以分为可调电阻器和固定电阻器。
可调电阻器可以通过旋转电位器来调节阻值,而固定电阻器的阻值在制造时就已经确定,无法调整。
电阻器的温度系数是指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程度,通常用ppm/°C表示。
电阻器的功率承受能力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电阻器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单位为W。
1.2 电容器电容器是一种用于存储电荷的元器件,其主要特点是电压稳定,能够消除电路中的高频噪声。
根据介质的不同,电容器可以分为陶瓷电容器、塑料电容器和金属箔电容器。
陶瓷电容器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稳定性好等特点;塑料电容器成本低、体积大、容量较小;金属箔电容器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超过50V,工作温度范围为-55°C~+150°C。
1.3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元器件,其主要特点是正向压降小、反向击穿电压高。
根据材料的不同,二极管可以分为硅基二极管、锗基二极管和化合物半导体二极管。
硅基二极管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二极管类型,具有正向压降小、温度系数低等特点;锗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较大,但反向击穿电压高;化合物半导体二极管则具有正向压降小、反向击穿电压高等优点。
二极管的封装形式有插脚型、表面贴装型等。
1.4 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具有放大作用的元器件,其主要特点是电流放大倍数高、输入阻抗低。
根据结构的不同,三极管可以分为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晶体管。
晶体三极管是一种常见的三极管类型,具有电流放大倍数高、输入阻抗低等特点;场效应晶体管则具有输入阻抗低、功耗小等特点。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新

精品课件
电阻的分类
1.按阻值特性 固定电阻、可调电阻、特种电阻(敏感电
阻) 2.按制造材料
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无感 电阻,薄膜电阻等 3.按安装方式
如:102表示标称容量为1000pF。 221表示标称容量为220pF。 224表示标称容量为22x10(4)pF。 在这种表示法中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第三位数字用
"9"表示时,是用有效数宇乘上10的-1次方来表示容量大
小。
如:229表示标称容量为22x(10-1)pF=2.2pF。
精品课件
电感定义
电
感器、阻流电感器、滤波电感
器、隔离电感器、被偿电感器等
3:按结构分类
线绕式电感器和非线绕式电感器,还可 分为固定式电感器和可调式电感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有电感量、允许偏 差、品质因数、分部电容及额定电流 等
精品课件
电感量
电感量也称自感系数,是表示电感器产生自感应能力的一 个物理量。 电感器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线圈的圈数(匝数)、 绕制方式、有无磁心及磁心的材料等等。通常,线圈圈数 越多、绕制的线圈越密集,电感量就越大。有磁心的线圈 比无磁心的线圈电感量大;磁心导磁率越大的线圈,电感 量也越大。
而标志是0或000的电阻器,表示是跳线,阻 值为0Ω
eg : 471=470Ω 105=1M 2R2=2.2Ω
塑料电阻器的103表示10*10^3=10k。 片状电阻多用数码法标示, 如51)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方法大全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方法大全1.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元器件的外部特征,如封装形状、引脚数量和排列等,可以初步判断元器件的类型、性能和规格等。
2.五线谱法:使用顶针、伏打仪等测量设备,在元器件的引脚上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通过比对测试结果和标准参数来识别元器件类型。
3.输电线圈法:通过对元器件的线圈进行输入电流测量和电压测量,计算出得到元器件的电阻、电感、互感等参数,进行元器件的类型识别。
4.X射线检测法:通过使用X射线设备扫描和照射元器件,可以观察元器件的内部结构和焊接情况,用来检测元器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焊接虚焊、焊接不良等。
5.红外线检测法:通过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可以发现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热点、温度异常等问题,对于散热不良的元器件可以快速识别。
6.环境湿度检测法:通过检测元器件周围的湿度情况,可以判断元器件是否存在潮湿等问题,避免电子元器件受潮而影响正常工作。
7.剩余温度检测法:通过检测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可以判断元器件是否存在过热情况,及时调整工作状态,避免元器件温度过高损坏。
8.电磁兼容性测试法:通过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对元器件的辐射和抗辐射能力进行测试,判断元器件是否能够满足相关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9.声音检测法:通过对元器件进行敲击、振动等操作,观察元器件的声音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元器件是否存在内部损坏情况。
10.玻璃绝热检测法:通过对元器件封装外壳的玻璃绝热特性进行检测,可以判断元器件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防止外界湿气、灰尘等物质进入并影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总之,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的元器件类型、性能和规格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和测试设备,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测,以确保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安全。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电路的最小单位,也是维修中需要检测和更换的对象。
本章主要对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作用,以及检测技术简要的介绍了一下。
2.1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1)电阻器的识别电阻器没有极性(正负极),电阻元件的基本特征是消耗能量或者叫吸收能量。
电阻在电路中的符号为或字母符号为R,单位为欧姆(Ω),另外还有千欧姆(KΩ),兆欧姆(MΩ)1兆欧(MΩ)=1000千欧(KΩ)=106欧姆。
电阻器的体积很小(实物图见附录一),一般在电阻器的表面标明阻值,精度,材料,功率等几项。
在车间常用的电阻是片式陶瓷电阻器(也叫贴片电阻器),其阻值标在电阻表面上,电阻参数标注的方法有文字直接标注和色环标注两种,色环标注和电阻器的分类等在这不做介绍了在相关的电子技术资料有专门介绍,自己去看咯。
下面说一下怎样读表贴片的电阻值,举几个例子:103=10X103=10KΩ,333=33X103=33KΩ,472=47X102=4.7KΩ等等.读取的方法是前两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为十的几次方吧,或者是数字几就在最后面加上几个零。
(2)电阻器的作用电阻器第一个主要作用是限流的作用(或者叫具有阻碍电流的作用吧)。
从欧姆定律I=U/R可知,当电压U一定时,流过电阻的电流I 与电阻R成反比,选择适当阻值的电阻器,就可以将电流I限定在某一数值上,这就是电阻器的限流作用。
电阻器第二个主要作用是产生降压的作用。
当电流流过电阻器时,心然会在电阻器上产生压降,压降大小与电阻值R及电流的乘积成正比,即:U=IR.利用电阻器的降压作用,可以使较高的电源电压去适应电路工作电压的要求。
第三个作用是分压和分流的作用,不知道这也算不算一个了,呵呵。
(3)电阻器的检测○1在路测量,在测量前需要将电路板上的电源断开,接下来根据电阻器的标注读出电阻器的阻值。
举个例子,贴片电阻器表面上的标注值为330,它的阻值应为33Ω.接着清洁电阻器两端的焊点,这样使测量出的电阻值更准确,根据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将数字万用表调到欧姆挡200量程,接着将万用表的红笔和黑笔分别搭在电阻器两湍的焊点上,测量的阻值为33.1Ω。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用与检测

± 5%
± 5% 8
文字符号法:用数字和文字符号表示标称阻值和 允许误差。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整数阻值,后面的 数字依次表示第一位小数阻值和第二位小数阻值。
电阻 金属膜 精密
RJ 7 6.35Ω 1%
5.1k 5K1
J
± 5%
电阻 碳膜
RT 10Ω10%
100k 100K
J
± 5%
9
色标法:用不同颜色的色带(环)在电阻器表面 标出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每一种颜色对应一个数 字,色带位置的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它 可以分别表示有效数字、乘数或允许误差。一般常 用三环、四环和五环的色环电阻器。
7
5 电阻器阻值的标注方法
直接标注法:用数字和单位符号在电阻器表面直
接标出标称阻值,用百分数直接表示允许误差。若
电阻器表面没有标注允许误差,则均为20%。
电阻 金属膜 精密
电阻 碳膜
RJ 7 6.35Ω 1%
RT 10Ω10%
对于额5定K1 功率在2W以下的小电阻,100K不标注功率 和材料,只J 标注标称阻值和精度。 J
339表示33× 10-1pF,即3. 3 pF
22
电容器示例
0.22 63V
0.22µF
耐压
耐压 6V 100µF
负极
103
容量100 µF
正极
容量
23
电容器示例
铝电解
电容
CD25V 47µF
正极
负极
负极标记
24
6 电容器的选用 电容在电路中实际要承受的电压不能超过它的耐压 值。在滤波电路中,电容的耐压值不要小于交流有效 值的1.42倍。使用电解电容的时候,还要注意正负极 不要接反。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

07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一、目的1.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单结管、晶闸管、数码管、接插件、开关、集成电路、电声器件等)的种类、结构、参数、性能等.2.学会识别、选用、测量、安装各类电子元器件。
二、器材1.数字万用表。
2.各种常用电子元器件。
3.电子元器件展板.4.多媒体设备等.三、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特殊的元器件检测需要多种通用或专用测试仪器,一般性的技术改造和电子制作,利用万用表等普通仪表对元器件检测,也可满足制作要求。
1.电阻器(1)根据电阻器上的标志识别电阻器的阻值.(2)用万用表准确测量电阻器的阻值。
2.电位器(1)用万用表测量电位器固定端的阻值。
(2)用万用表检测电位器活动端的性能。
3.电容器(1)根据电容器的标志识别电容器的容量。
(2)用万用表(具有电容测量档的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容器的容量。
(3)小电容(C≤0.1μF)可测短路、断路、漏电故障。
常用测电阻的方法:正常情况下,电阻为无穷大,若电阻接近或等于零,则电容短路;若为某一数值,则电容漏电。
(4)电解电容正负极性的判断①引脚较长的一端为“+"极,引脚较短的一端为“−”极。
②标有“−”标志的一端为“−”极。
③用万用表判断:用红、黑表笔接触电容器的两引脚,记住漏电电流的大小。
然后将电容器的正、负引脚短接一下,将红、黑表笔对调后,再测漏电电流,漏电电流小的一次,与黑表笔相接的引脚为“+”极.(5)注意:由于电容器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因此,在测量或触摸大电解电容器时,要先将两个引脚短路一下(方法是:手拿带有塑料柄的螺丝刀,然后用金属部分将引脚短路),以将电容器中存储的电荷泻放,否则,可能会损坏测试仪表或出现电击伤人的意外情况。
4.电感器(1)根据电感器的标志识别电感器的电感量.(2)用万用表(具有电感测量档的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感器的电感量.(3)电感线圈的测量: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线圈的直流电阻,若电阻为零或接近零,则说明线圈短路或局部短路;若电阻为无穷大,则说明线圈断路.(4)注意:在测电感器时,数字万用表的量程选择很重要,最好选择接近标称电感量的量程去测量;否则测试结果将会与实际值有很大的误差.5.变压器(1)初、次级绕组的判别:电源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引脚和次级绕组引脚通常是分别从两侧引出的,并且初级绕组多标有220V的字样,次级绕组则标出额定输出值,如:15V、24V、35V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瓷壳(水泥)固定电阻器 ➢小型化大功率,在大负荷下耐久性优良 ➢由瓷壳填封导热材料结构,安全性高 ➢有线绕和金属氧化膜两种芯体 ➢电阻值范围宽
(可达0.1Ω~75kΩ )
6. 电阻网络 也叫阵列电阻、排电阻或也叫集成电阻,由多个
片式电阻排列而成。
排电阻适合多个电阻阻值相同,而且其中的 一个引脚都连在电路的同一位置的场合。排电阻 比分立电阻体积小,安装方便,但价格也稍贵。
叫漆膜电阻。 特点:由于其导电层呈现颗粒状结构,所以其噪
声大,精度低,主要用他制造高压,高阻,小型电阻 器。
2 绕线电阻器 (RX) 用高阻合金线(温度系数小,如康铜线)绕在绝缘
骨架上制成,外面涂有耐热的釉绝缘层或绝缘漆。绕 线电阻具有较低的温度系数,阻值精度高,稳定性好, 耐热耐腐蚀,主要做精密大功率电阻使用,缺点是高 频性能差,时间常数大。
电阻的偏差极限是相互重叠的:
E6数系(误差为±20%): 1:0.8 – 1.2
1.5:1.2 – 1.8 2.2:1.76 – 2.64 3.3:2.64 – 3.96 4.7:3.76 – 5.64 6.8:5.44 – 8.16 10:8 – 12
这样保证工厂生产任何一个电阻,无论阻值是多 少,都可以标定为某一标称值,做到零废品生产。
1.3 参数
➢主要参数:标称阻值、允许偏差和额定功率。 ➢其它参数:噪声电动势,电阻温度系数,最高 工作电压,绝缘电阻,绝缘耐压,老化系数,电 压系数,高频特性。
1. 标称阻值:
一个电阻器,它所标注的阻值叫标称阻 值,其单位为Ω。不同精度的电阻器,其标称 阻值不同。
按国家规定,电阻器的标称阻值 E6、E12、 E24 、 E48 、 E96 、 E192 数 系 。 在 这 些 数 系 中 , 同一数系相邻两数的比例是基本上相等的。
学习重点:(1)电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2)电阻器种类及选用方法 (3)电阻器的规格标注方法 (4)常用电阻器阻值测量方法
最常用的电子元件:电子产品中使用最多 的电子元件,占35%以上。在某些产品, 如彩色电视机中占50%以上。
耗能元件: P I 2R (发热)
符号:R
单位: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
陶瓷棒骨架表面。 特点:金属膜电阻比碳膜电阻的精度高,稳
定性好,噪声,温度系数小。在仪器仪表及通讯 设备中大量采用。
(3). 金属氧化膜电阻器(RY) 在绝缘棒上沉积一层金属氧化物。 特点:由于其本身即是氧化物,所以高温下
稳定,耐热冲击,Βιβλιοθήκη 载能力强。(4). 合成膜电阻 将导电合成物悬浮液涂敷在基体上而得,因此也
3、学会从器件上的标识符号文字读取该器件的性 能,参数等信息的方法。
4、学会选择元器件的方法。
任务一 电阻器的认知与检测
1.1 电阻符号 1.2 电阻器的种类 1.3 电阻参数 1.4 电阻规格标注方法 1.5 电阻性能测量 1.6 敏感型电阻器
学习目标: 了解电阻的符号、种类、参数,了解 各种敏感型电阻器,理解电阻器规格 标注方法,性能测量。
2. 允许误差:
电阻器的允许偏差是指电阻器的实际阻值对于 标称阻值的允许最大偏差范围,它标志着电阻器的 阻值精度。
➢普通电阻器:±5%,±10%,±20%,三个等级
➢精密电阻器:±2%,±1%,0.5%,…0.001%, 十几个等级。
3. 额定功率
指电阻器当大气压力为87-107 kPa时,在特定 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所允许承受的最大功率。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 认知与检测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
认知与检测
教学要求:
1、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 器,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等的分类,命名方法, 型号规格,有关参数,引脚的标识(标注)方法。
2、学会用万用表检测上述器件性能指标的一般方 法。
表面制成。主要如下: (1) 碳膜电阻器:(RT) 将碳氢化合物(通常是汽油或庚烷)在高温真空下
分解,使结晶碳沉积在陶瓷棒或陶瓷管骨架上制成, 然后用刻槽的方法确定阻值。
特点:碳膜电阻器成本低、性能稳定、阻值范围 宽、温度系数和电压系数低,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 阻器。
(2). 金属膜电阻器(RJ) 用真空蒸发或烧渗的方法将合金材料蒸镀于
3 金属玻璃铀电阻器 将金属粉和玻璃铀粉混合,采用丝网印刷法印
在基板上。 特点:耐潮湿,高温,温度系数小
高压玻璃铀电阻
耐冲击型玻璃釉膜功率电阻器
高压片状玻璃釉膜电阻器
4、贴片电阻 片状电阻是金属玻璃铀电阻的一种形式,其电
阻体是高可靠的钌系列玻璃铀材料经过高温烧结而 成,电极采用银钯合金浆料。
当环境温度低于额定温度时,电阻器可满负荷 使用;当环境温度高于额定温度时,电阻器允许 承受的功率按直线下降,应降负荷使用。
用电阻器时,通常应留有足够的余量,使电阻 器实际承受功率在额定功率值的30%左右,以确 保电阻器稳定可靠地工作。
在电路的作用: ➢分压 ➢限流 ➢负载 ➢阻抗匹配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作用,如提供测试 点,保护电路等。
1.1 符号
电路中:R。在电路图中常用R1,R23,R001等表示。 图形符号
普通电阻:
可变电阻:
敏感型电阻:
1.2 电阻器的种类 1. 薄膜电阻器 用蒸发的方法将一定电阻率材料蒸镀于绝缘材料
典型尺寸:3.2 mm×1.6 mm,2 mm×1.25 mm,1.6 mm×0.8 mm;
功耗:0.031-0.250 W 工作电压:直流100V、200V
特点:体积小,精度高,稳定性好,由于其为片 状元件,所以高频性能好。
按制造工艺分,分为厚薄片式和薄膜片式: 厚薄:0.1 Ω -10 MΩ 薄膜:220 mΩ -330 kΩ
E6数系(误差为±20%):1、1.5、2.2、3.3、4.7、 6.8;
E12数系(误差为±10%):1、1.2、1.5、1.8、2.2、 2.7、3.3、3.9、4.7、5.6、6.8、8.2;
E24数系(误差为±5%):1、1.1、1.2、1.3、1.5、 1.6、1.8、2.0、2.2、2.4、2.7、3.0、3.3、3.6、 3.9、4.3、4.7、5.1、5.6、6.2、6.8、7.5、8.2、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