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图文转换题型综合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图文转换》说课稿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图文转换》说课稿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

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这类题是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中考题中的必考点。

二、说学情首先初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很强,其次缺乏答题技巧,使得两次模拟考中得分很低。

所以,只有多加练习,然后才能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考图文转换题的类型。

2.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有关图表、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有关图表、材料能力,增强节约博爱等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中考图文转换题的类型。

2.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方法。

四、说教法1、点拨讨论法。

教师出示相关问题例题课件,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使学生了解中考图文转换题的类型,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方法。

2、图示法。

利用直观的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五、说学法本节课主要运用讲授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讲授学习例题分析了解常考题型2.合作探究法掌握几种图文转换题型的解题技巧。

3、自主学习学会分析有关图表、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分析临夏州近四年中考图文转换题及分值分布图,引出复习内容。

(图文并茂分析导入,让引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重视)(二)复习内容考点解析学习目标1.了解图文转换题的三种类型。

04 图文(表)转换-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04 图文(表)转换-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04 图文(表)转换【复习目标】:(1)了解掌握图文(表)转换类的基本题型。

(2)掌握这类题的基本解题技巧。

【复习重点】:运用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型。

【复习难点】:运用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型。

【复习方法与步骤】:所谓图文转换题,即将图画、图表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

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要求从图画、图表等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图表转换题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1)揭示漫画寓意或给漫画拟标题;(2)为图片写一句或几句话;(3)揭示图表的走势或概括图表反映出来的情况变化。

【方法指导】1.解答图表题技巧:首先,要注重整体阅读,先对图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大方向;其次,要重视数据的变化,不同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并将数据与文字结合起来比较,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最后,还要审清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2.解答漫画题技巧:解答漫画题,一要看标题,先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二要看画面,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三要看画中字,画中的语言文字言简意赅,常有画龙点睛之效。

3.解答徽标题技巧:(1)观察分析徽标构图元素,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力求避免遗漏徽标内容。

(2)解说画面依照一定的顺序,一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空间顺序,遵循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进行分层描述。

(3)由表及里揭示象征意义,分析其内涵和寓意,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材料内容以及地域特色,尤其要深挖徽标“色彩”的深层含义。

一般答题格式:构图元素(外形)+象征义(寓意)。

【专题训练】1.读图表,回答问题。

下图是对不同学历段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人数比例统计,请认真读图,然后写出你的结论。

初三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学案图文转换(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学案图文转换(人教版)

九语中考专题复习学案提纲图文转换中考要求:能理解徽标、漫画等含义,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一、概念徽标,即徽记、标志,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包含图案、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等,蕴含着丰富的寓意。

漫画是一种具有幽默性或讽刺性的绘画。

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二、真题回放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阿根廷为此专门发行了以戒烟为主题的邮票。

请仔细观察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4分)(1)请简要介绍邮票图案的构成,不超过50字(文字和票值均忽略不计)。

(2分)(2)请写出邮票的寓意,不超过30字。

(2分)【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再是要结合要求审懂图意,三是用生动形象的语句表达出图中所描绘的景象。

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语意清晰,语序合理即可。

图案构成:图形背景深暗,黑沉浓重,中间部分突现,一颗心被一支点燃的香烟洞穿而出。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

解答本题,应将图标里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可结合着题干中的活动主题,联系社会现实,从图标创作意图角度答出其寓意即可。

寓意:香烟犹如一柄锋利的剑,尖锐地刺穿了心脏,以此警示人们要热爱生命,远离香烟。

题例1:下图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3分)构图要素:寓意:题例2:请描述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70字)(3分)①描述画面内容。

(40字左右)(2分)②揭示寓意(30字以内)。

(1分)解题方法归纳:读1.2.1.写2.3.拓展:3.拟标题仔细观察下图,试拟一个标题。

(2分)提示:①从漫画主体角度②从两者关系角度③从讽刺或歌颂角度4.拟写公益广告语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中考语言综合运用之图文转换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考语言综合运用之图文转换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考语言综合运用之图文转换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广州市第二十六中学陈燕霏[教学目标]1.读图表述:解读漫画、图标、新闻画面、历史画面、招贴画、宣传画等,运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图画的形式、内容、含义进行表述。

2.读表表述:探究表格中相同、相异知识的规律,准确表述表格信息。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表,敏捷、准确地把握相关的信息,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述。

[教学难点]掌握读图和读表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考点分析]“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

语言综合运用的考查目标包括理解:能在具体语境中识别各种基本的语文知识;了解语言表达时的基本要求。

运用:能运用基本语文知识对具体语境中的语言现象作合理的判断分析;能正确地进行日常的书面表达、倾听和口头表达。

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图文转换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辩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常见题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的内容或寓意;根据图表内容补充结论。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请同学们细心观察语文书封底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图标,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它的含义吗?类似这样的中考题在语言综合运用中属于考点6——图文转换。

二.目标定向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包括读图表述和读表表述两方面,所以我们的复习目标是:1.读图表述:解读漫画、图标、新闻画面、历史画面、招贴画、宣传画等,运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图画的形式、内容、含义进行表述。

2.读表表述:探究表格中相同、相异知识的规律,准确表述表格信息。

三.方法指引(一)读图表述1.读下面一则漫画,用简洁的的语言说出其含义。

铺路解题思路:(1)审题:题目中的图是什么类型的画?要求是什么?漫画;用语言简洁表述其含义。

中考语文复习之图文转换(漫画题)(教案)

中考语文复习之图文转换(漫画题)(教案)

中考语文复习之图文转换(漫画题)(教案)中考语文复习之图文转换(漫画题)中华初中施飞一、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特点;2、了解漫画题命题形式;3、掌握漫画题答题要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漫画题答题要领。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历年中考导入:5.图文题。

(4分) (2008年·南宁市)仔细观察右边的这幅图,参照所给示例,为图中的女孩写一段赞美辞。

要求:语句通顺,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示例: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你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五、图文题:(每小题2分,共4分)(2009年·南宁市)16.认真观察这幅漫画,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50字以内)参考答案:爸爸、妈妈(一对父母)相对而站,他们高高地举着一根横竿,并不停地催促孩子跨越,孩子却因无法逾越而无奈地发呆。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30字以内)参考答案:讽刺某些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的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违反规律,拔苗助长。

五、综合题(共6分) (2010年·南宁市)21.最近,学校开展“预防灾害,沉着应对”的安全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拟写宣传口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形成排比。

(2分)沉着应对,让花季更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未雨绸缪,让社会更和谐!(2)[漫画评论]这幅漫画的创作是从哪则民间故事获得启发的?它批评了活动中出现的什么现象?请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评论字数40字左右。

(4分)参考答案:启发来源:“三个和尚没水喝”。

(1分)批评的现象:部分同学对安全演练的意义认识不足,采取消极态度。

(1分)评论:【示例】观点:安全问题关乎人命,演练是应对灾难的重要举措。

(汶川、玉树地震中都有因重视演练,沉着应对,无伤亡的学校。

中考图文转换教学设计三篇

中考图文转换教学设计三篇

中考图文转换教学设计三篇“图文转换”教学设计于都县实验二中李建【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综合性学习中图文转换的考题类型,掌握图文转换相应的答题方法。

2.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多关注身边焦点。

【教学重点】总结图文转换的答题技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课堂练习1.请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这是一幅“难见屁股针”的漫画,画面上一患者神色慌张,恳求地说道“医生,你还是给我打屁股针吧”可这位医生手里却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吊瓶”,心里好像在说“还是这个吧,这个赚钱多”,对患者的恳求显得满不在乎。

难见“屁股针”解题关键:(1)审读画面,观察画面构成要素(人、景、物、标题)。

(2)借助画面信息,合理想象。

(3)把握考题要求,简明、流畅地表达。

2.右图为“赣南脐橙”价格变化图。

请你说说图中反映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从表中可以看出在XX至XX的十年时间里,“赣南脐橙”的国内市场价格持续走低。

解题关键:(1)、注重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2)、正确分析内容、找出规律,把握考题要求,简要归纳。

3我的结论:参考答案: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自己读高中,而不愿意读职业中专,希望进入社会的更少。

我的看法:参考答案:示例一:我认为如果考不上高中去读职业中专挺好的。

职业中专培养出来的是技术型人才,而国家缺少的就是这类人才,好就业,这是一大特点。

另外,读职业中专国家有补贴,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示例二:我个人觉得读职业中专不好。

听说我们这个地方的理工中专,管理轻散,师资薄弱,学生们根本学不到什么真本领,将自己的大好时光浪费在校园里,得不偿失呀!示例三:我不这样认为,再好的学校也有后进生,再不好的学校也有优等生。

俗话说:师傅请进门,修行在个人。

"修行”就是要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刻苦地学好一项本领,我觉得抱着这样的心态读理工,一定会有出息的。

初三语文复习学案(图文转换)

初三语文复习学案(图文转换)

初三语文复习学案积累与运用 图文转换编写:阮玉凤 审阅:张丽 班级 姓名 学号课前自主学习:1、下面表格是某年“五·一”黄金周郴州各景点游客统计表。

读了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请用一句话将你的发现恰当地表达出来。

答:2、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标志,请你仔细观察后说出它的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右图是重庆火锅节的吉祥物——“火娃庆庆”。

它的设计者是一位远在山东的年轻人。

经过市民网络、信件投票及专家评审,作品被正式确立为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的吉祥物。

如果请你做评委对吉祥物做一做点评,你将如何评价?请写出你对吉祥物的评语。

4、观察图片,按要求答题。

这幅图片被作者 命名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请谈谈你对画 面及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互动学习:(一)考点描述图文转换题是近几年出现的较新颖的语文综合性题型,这类试题命题呈现多元化,立意具有新颖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解法具有探索性,思维具有发散性,答案具有多元性,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图表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具有较大的难度。

《图文转换》导学案教师版

《图文转换》导学案教师版

《图文转换》导学案永靖中学蒲尧华[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习从图画、图表等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以思维导图式教学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图文转换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现实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重点难点]1.重点是从图画、图表等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2.难点是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现在高中语文课程更加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而图文转换这类题目因其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考查的能力更趋向综合,因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需要同学们重点关注,加强练习。

二、题型展示表文转换曲线、柱形图、饼形图等图文转换图文转换徽标类、漫画类、图片类等三、引入新知(一)表文转换考点例析例1、阅读下列图表,用文字表达出图表所反映的问题(图表内的百分数为合格比例)。

【参考答案】食品合格率不高,尤其是冷食,豆制品合格率堪忧。

(意思即可)例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就全球粮食价格飙升可能引发的后果发出预警。

阅读下面图表,请你就我国粮食问题写一条宣传标语。

(16字以内)(3分)解析:关键是读懂图。

读图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先读题目,再读图中内容。

读图时不能遗漏图中信息,如本图表中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及其相应的曲线、年份变化、图表尾部的注释等。

由此可得出结论: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粮食产量有所波动,据要求,可写出“保护耕地,珍惜粮食”之类的宣传标语。

答案:(示例1)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 (示例2)保护耕地,珍惜粮食(示例3)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示例4)杜绝耕地抛荒,禁止滥占土地 (示例5)粮食安全问题应当警钟长鸣(请根据所示例题及解析总结归纳答题要点和方法)1.表文转换须重点关注的信息:A.最大量B.最小量C.主题部分D.发展趋势2.表文转换解题指南:一、读懂图表二、明确要求三、组织答案实题演练:例3.(2014·重庆高考)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转换题型综合复习导学案
【课前反馈】
【学习目标】
1.了解图文转换题的相关知识,明确考点。

2.掌握图表转换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方法。

【自主学习】
阅读下面中考图表转换题,了解题型特点以及考点。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
(1)根据上图,至少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2)针对你得出的结论,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
下表是2012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

“数字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


(1)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2分)
(2)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2分)
题型特点:
考点:
阅读率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传统报刊阅读率58.4% 50.1% 46.9% 45.6% 41.3%
数字媒介阅读率9.1% 24.5% 24.7% 32.8% 38.6%
时间
【合作探究】
一、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
(1)根据上图,至少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2)针对你得出的结论,谈谈你的看法。

学法指导: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第二步,认真思考,寻找规律;
第三步,准确归纳,简明表达。

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
下表是2020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

“数字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


(1)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2分)
(2)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2分)
阅读率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传统报刊阅读率58.4% 50.1% 46.9% 45.6% 41.3%
数字媒介阅读率9.1% 24.5% 24.7% 32.8% 38.6%
时间
二、小组合作探究,总结答题思路与方法。

【拓展提升】
1. 六月六日“全国爱眼日”前夕,某校同学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对相关调查数据作了统计。

2020年某市学生近视率统计表
调查
对象学段男生女生
调查人数近视人数近视率调查人数近视人数近视率
小学1236 307 24.8% 968 354 36.6%
初中1140 619 54.3% 1100 708 64.4%
高中599 405 67.6% 480 367 76.5%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图表所包含的信息。

(2)读了此表,你对中小学生有何建议?请写下来。

2. 下图是一位中学生近两年来课外阅读量与语文成绩状况图。

(1)你读了之后,获得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达。

(不超过30字)
(2)此表对你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启发?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校医务室于I985年、l995年,2005年,对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中学生(俗称70后、
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2.结合自己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