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个月宝宝早教教案
早教互动游戏10个月宝宝教案

早教互动游戏10个月宝宝教案教案标题:早教互动游戏-10个月宝宝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互动游戏促进宝宝的感知能力和运动发展。
2. 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增强宝宝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
教学准备:1. 安全、干净的活动空间。
2. 宝宝喜欢的玩具和可视教具。
3. 温暖舒适的氛围和环境。
教学步骤:1. 游戏一:探索世界- 将几个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玩具放在宝宝面前。
- 引导宝宝触摸、抓取和探索这些玩具。
- 鼓励宝宝用手指指向玩具,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游戏二:找找看- 将一个玩具隐藏在宝宝看不见的地方,比如毛巾下面。
- 引导宝宝寻找并找到隐藏的玩具。
- 鼓励宝宝用手指指向隐藏的玩具,并说出它的名称。
3. 游戏三:音乐狂欢- 播放宝宝喜欢的音乐。
- 引导宝宝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晃身体、拍手或跳动。
- 鼓励宝宝和父母一起享受音乐,加强亲子关系。
4. 游戏四:捉迷藏- 躲在宝宝面前,然后突然出现并大声说“咚!”。
- 观察宝宝的反应,鼓励宝宝笑出声或者用手指指向你。
- 反复进行这个游戏,加强宝宝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5. 游戏五:模仿游戏- 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拍手、摇头、张嘴等。
- 引导宝宝模仿这些动作。
- 鼓励宝宝与父母互动,增强宝宝的语言和运动发展。
6. 游戏六:抓抓看- 给宝宝一些小玩具,比如塑料杯、羽毛球等。
- 引导宝宝用手抓住这些小玩具,并观察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 鼓励宝宝将这些小玩具放入一个容器中,培养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
7. 游戏七:乐器表演- 给宝宝一些简单的乐器,比如小鼓、铃铛等。
- 引导宝宝用手或者其他物体敲击这些乐器,发出声音。
- 鼓励宝宝与父母一起合奏,增强宝宝的音乐感知能力。
8. 游戏八:数字认知- 使用数字卡片或者玩具,引导宝宝认识数字1-5。
- 鼓励宝宝用手指指向相应数量的物品,并说出对应的数字。
9. 游戏九:感官探索- 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比如丝绸、纸张、塑料等。
- 引导宝宝触摸这些物品,感受它们的质地和温度。
10~12个月宝宝早教课程教案——宝物袋

10~12个月宝宝早教课程教案——宝物袋一、交往—Hello歌目标:能知道自己的名字,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高兴的情绪。
如:拍手欢迎等。
准备:HELLO歌过程:1、老师依次点宝宝的名字,向宝宝问好。
2、唱问好歌曲向大家问好。
指导要点:家长引导宝宝向老师问好和其他小朋友问好。
二、律动——宝宝操目标:活动宝宝的身体。
活动准备:CD《伦敦桥》过程:放音乐,让宝宝躺在地上,妈妈帮助宝宝被动地活动身体。
抬起双腿,放下。
左右腿打开双腿,合拢。
曲起双腿,伸直,打开胳膊,合拢。
双手向上伸直,换另一支胳膊。
把宝宝的双手放在肚子上面摇晃宝宝的身体。
指导要点:如果宝宝不配合,家长不要勉强宝宝。
回家之后,可以在宝宝睡前做此类活动。
三、亲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目标:1、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2、感知儿歌的节奏,通过游戏感知高低。
活动准备: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过程:1、老师讲清游戏的名称和目的,并示范玩法。
2、家长带着宝宝一起跟老师学做游戏。
第一句儿歌的时候妈妈把腿伸直,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面,家长按照儿歌的节奏颠一颠宝宝,第二句儿歌时,家长把双腿屈起,再伸直,让宝宝感知高和低。
第三句时,把宝宝的身体分别向左、右歪。
第四句儿歌时,家长颠4下宝宝并把自己的双腿打开,让宝宝坐在垫子上面。
指导要点:1、家长边说儿歌边带宝宝做游戏。
2、家长按照儿歌的节奏做动作。
四、器械——按摩球目标:练习滚球,用球感知身体的各个部位。
活动准备:按摩球9个过程:1、发给宝宝每个人一个按摩球。
家长和宝宝面对面坐好,练习滚球。
2、家长拿着按摩球放在宝宝的头上、肩膀上面、肚子上面、胳膊上面、腿上、手心上和脚心上滚一滚,让宝宝感知身体各个部位。
3、宝宝把球扔到老师的筐里面。
活动指导:家长配合老师边说出身体各部位名称、边引导宝宝感知。
五、律动目标:1、让宝宝感知音乐以及培养愉悦的情绪。
2、发展宝宝动作的协调能力。
准备:奥尔夫CD《蹦跳的兔子》过程:1、家长抱着宝宝围着圆圈走,当听到小兔子蹦跳的音乐时候,就把宝宝颠三下。
红黄蓝亲子教育课程智能教案 (10-12个月〉

红黄蓝亲子教育课程智能教案(10-12个月〉一、相识礼仪通过相识礼仪, 开发宝宝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潜能。
培养正确的与人交往、自我认识的态度与方法。
二、热身运动通过热身运动,促进宝宝大肌肉动作和协调能力。
通过一些发展宝宝大肌肉的活动,以及促进宝宝身体协调性的活动, 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综合认知活动通过综合认知活动, 发展触摸、抓握能力, 学习用拇指、食指担取及玩弄物体的动作。
通过有趣味的游戏活动, 发展宝宝注意、观察、记忆等能力。
四、音乐感知通过音乐感知, 激发宝宝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妈妈随音乐哼唱和带动宝宝的舞动跳跃、打击小乐器的活动中, 引导宝宝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 培养宝宝初步的音乐素质和表现欲望。
感知2/4 拍音乐的节奏, 练习两拍一下地敲击小鼓、小铃等小乐器。
五、语言节奏在发展昕觉、视觉的活动中激发宝宝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潜能,发展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学习执行简单的指令, 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学习词与实物的对应, 如: 小金鱼、小猴子等。
六、感觉统合活动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活动, 发展动作协调能力及前庭平衡能力, 促进宝宝的身体健康发育。
感统器材不但有利于预防宝宝感统失调现象的产生, 还有利于培养宝宝坚强、敢的性格。
本期课运用大量的感统器材, 如: 木马、平衡木、大龙球等。
七、课程线索本期课主要的课程线索是以发展宝宝触觉为主, 触觉的发展和抓握运动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我们每节课都设置了发展宝宝触觉的环节, 如笑的游戏、侧位抓物、抓握玩具等。
教学活动流程一、课前说明:所需时间: 3 分钟具体方法: 将本节课的活动名称写在彩虹桥上。
主要内容: 利用彩虹桥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和目标:提示家长那些需要注意或配合的地方:宝宝可以在室内自由活动, 熟悉教室环境。
背景音乐:二、相识礼仪:所需时间: 5 分钟具体方法: 教师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示范, 请家长和宝宝模仿。
主要内容: 问好、介绍, 上节课内容回顾或家庭活动检验。
10到12个月亲子教案

10到12个月亲子教案篇一:10-12个月宝宝早教教案第十二节核心能力:探索能力、对音乐节奏的反应能力、身体运动能力教具准备:热身操环节:仿真娃娃一个综合认知活动:有盖子的盒子、宝宝喜欢的一些玩具、布音乐感知:音乐光盘,小鼓语言节奏:萤火虫挂图感觉统合活动:球课前互动:1、欢迎会员参加红黄蓝亲子课程的学习。
2、向家长介绍上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此时宝宝可以熟悉教室的环境。
活动过程t一、相识礼仪教学目的z1、通过此项活动环节开发宝宝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潜能。
2、培养宝宝正确的与人交往、自我认识的态度与方法。
3、增进宝宝语言交流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准备:请家长带宝宝围坐m氏线上,营造一种相对安静的环境,以便教师开始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介绍,介绍内容可包括姓名、性别、月龄,给家长做出清晰的示范,便于模仿2、请妈妈扶宝宝小手与同伴打招呼,问好,自我介绍在音乐声中与同伴握手,相识3.在音乐声中用毛绒玩具或小木偶与宝宝相识问候,增加情趣,增进情感.注意事项21、教师应该比较了解每个宝宝的特点。
2、示范介绍的内容要准备充分,声音清晰柔和,语速适中,以便于家长模仿为宜.一、热身运动教学目的E1、增强宝宝的体质,促进宝宝大脑神经、肌肉和骨髓系统的发育,从而促进宝宝智能的发展.2、激发宝宝身体运动潜能,激发宝宝对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3、帮助家长学习对宝宝进行按摩和协助宝宝进行身体运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1、仿真娃娃一个,协助教师做健身操的示范动作。
2、教师伴随示范动作节奏慢慢念口令。
3、教师熟记健身操l一7节的基本动作,能规范操作。
4、地面整洁干净,便于宝宝躺地进行练习。
教学方法:1、请出仿真娃娃,可以为娃娃取个名字,教师先介绍七节操的名称,并借助娃娃向家长简单地展示一下健身操的基本动作,使家长心中有数。
2、播放音乐,请家长模仿教师让宝宝平躺在地垫上,开始我们的健身操。
3、做的过程中应伴以轻柔优美的音乐,同时妈妈表情亲切,适当穿插一两句鼓励与称赞的话语。
10-12个月亲子课程教案

10-12个月亲子课程教案教案标题:10-12个月亲子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基本的运动技能,如爬行、站立和行走。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包括与他人互动和分享。
3. 促进幼儿的语言和认知发展,通过听、说和触摸来学习新的词汇和概念。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玩具和亲子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教学材料:1. 柔软的婴儿垫或毯子2. 婴儿玩具,如软娃娃、塑料积木、颜色鲜艳的球等3. 图书,如描绘动物、颜色和形状的图画书4. 音乐播放器和欢快的儿童音乐CD教学活动:1. 欢迎和问候(5分钟)- 向家长和幼儿问好,让他们感到受欢迎。
- 介绍当天的课程内容和目标。
2. 身体活动(15分钟)- 在婴儿垫或毯子上放置一些玩具,鼓励幼儿爬行和抓取。
- 引导幼儿站立和行走,可以使用家长的手作为支撑。
- 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欢快的儿童音乐,鼓励幼儿跳舞和摆动身体。
3. 亲子互动(15分钟)- 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玩耍,例如抛接球、堆积塑料积木等。
- 引导家长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对话,例如问幼儿在玩什么或询问他们的感受。
-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图书,指着图画并描述其中的内容。
4. 语言和认知发展(15分钟)- 使用图书和玩具,教导幼儿一些简单的词汇,如动物的名称、颜色和形状。
- 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对话,使用简洁的语言和重复的句子。
- 鼓励幼儿模仿发出的声音和动作。
5. 创造力和想象力(10分钟)- 鼓励幼儿使用玩具进行自由游戏,例如扮演角色或创造故事情节。
- 提供一些简单的创意活动,如用塑料积木搭建简单的建筑物。
-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创意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6. 总结和告别(5分钟)- 回顾当天的活动和学习内容。
-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做简单的道别动作,如握手或拥抱。
- 表达对家长和幼儿的感谢,并邀请他们参加下一次的亲子课程。
教学扩展:- 鼓励家长在家中继续与幼儿进行类似的亲子活动,促进他们的发展。
《亲子启蒙课程10-12个月》-教案

●亲子启蒙课程●适合10-12个月幼儿●活动一:礼仪问候●活动目标:1、让家长与宝宝熟悉教室的环境并做好上课前的准备;●2、教会家长问好歌,以便家长在家中复习这个活动;●3、教师与家长、宝宝相互熟悉。
●活动准备:1、CD机;●2、背景音乐●3、欢迎歌●4、国乐●活动过程:1、开始曲:教师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家长抱着宝宝进入教室。
教师提醒家长做好上课前的准备:让小宝宝处于清醒的状态、给宝宝穿上纸尿裤、把手机调为振动。
如果小宝宝这时正在哭闹,教师应指导家长带孩子到教室外走走,抱着宝宝安抚一下宝宝的情绪,待宝宝情绪稳定后再进入教室。
教师在自己的位置坐好,然后请家长抱着宝宝在教师的对面呈半圆形围坐好。
教师应指导家长把宝宝放在自己的大腿上,让宝宝面向教师,坐稳。
●2、欢迎歌:关掉背景音乐,教师开始向家长和宝宝进行自我介绍。
教师:“家长们、宝宝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我是××老师。
今天我带来了我的好朋友(教师快速地把手放到背后,将手偶欢欢戴在手上,然后将手伸出来)——欢欢。
欢欢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欢迎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指示配班教师放音乐。
教师:“欢欢特别想认识在座的每一位宝宝,下面我们就请家长们向大家介绍宝宝的名字和年龄。
然后我们一起来给宝宝唱欢迎歌。
从这边开始(教师伸手示意左边或右边的第一位家长)。
请告诉欢欢您的宝宝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家长说出宝宝的名字和月龄。
教师:“欢迎××,请家长们跟我一起来唱歌,欢迎他。
”教师带领着家长一起来唱欢迎歌。
教师:“我们一起鼓掌欢迎××”。
教师带领着家长们一边鼓掌,一边说欢迎××。
教师带领大家依次认识每一位宝宝。
教师第一遍唱欢迎歌时,家长可能不太会唱,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放慢速度,并鼓励家长与自己一起唱。
如果家长没有跟随老师一起大声唱,教师要用指示语提醒家长,只有一起来唱欢迎歌,才能调动起所有家长的情绪,营造出欢乐的气氛。
早教课程10--12个月活动目标

爱心一班亲子教育活动目标(10 个月--12 个月〉一、相识礼仪通过相识礼仪, 开发宝宝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潜能。
培养正确的与人交往、自我认识的态度与方法。
二、热身运动通过热身运动,促进宝宝大肌肉动作和协调能力。
通过一些发展宝宝大肌肉的活动,以及促进宝宝身体协调性的活动, 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综合认知活动通过综合认知活动, 发展触摸、抓握能力, 学习用拇指、食指担取及玩弄物体的动作。
通过有趣味的游戏活动, 发展宝宝注意、观察、记忆等能力。
四、音乐感知通过音乐感知, 激发宝宝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妈妈随音乐哼唱和带动宝宝的舞动跳跃、打击小乐器的活动中 , 引导宝宝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 培养宝宝初步的音乐素质和表现欲望。
感知 2/4 拍音乐的节奏, 练习两拍一下地敲击小鼓、小铃等小乐器。
五、语言节奏在发展昕觉、视觉的活动中激发宝宝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潜能,发展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学习执行简单的指令, 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学习词与实物的对应, 如 : 小金鱼、小猴子等。
六、感觉统合活动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活动, 发展动作协调能力及前庭平衡能力, 促进宝宝的身体健康发育。
感统器材不但有利于预防宝宝感统失调现象的产生, 还有利于培养宝宝坚强、敢的性格。
本期课运用大量的感统器材, 如 : 木马、平衡木、大龙球等。
七、课程线索本期课主要的课程线索是以发展宝宝触觉为主, 触觉的发展和抓握运动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我们每节课都设置了发展宝宝触觉的环节, 如笑的游戏、侧位抓物、抓握玩具等。
教学活动流程一、课前说明:所需时间 : 3 分钟具体方法 : 将本节课的活动名称写在彩虹桥上。
主要内容 : 利用彩虹桥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和目标 :提示家长那些需要注意或配合的地方 :宝宝可以在室内自由活动 , 熟悉教室环境。
背景音乐 :二、相识礼仪:所需时间 : 5 分钟具体方法 : 教师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示范 , 请家长和宝宝模仿。
1012个月宝宝早教教案

第四节核心能力: 主动表现、协调运动能力、音乐感知和表现教具准备 : 热身操环节 : 仿真娃娃一个;j 原地爬动 ;综合认知活动 : 每个宝宝 2-3 个能敲击的玩具音乐感知 : _ 在农场里》音乐光盘语言节奏 : 挂图《小眼睛 , 小嘴巴》感觉统合活动 : 弓形门课前互动z标实现程且1 、欢迎会员参加亲子园亲子课程的学习。
2 、向家长介绍上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此时宝宝可以熟悉教室的环境。
热身运动综合认知音乐感知语言韵律感统活动小耳朵,1-5节敲敲打打在农场里 ,爬过山洞-小嘴巴一、相识礼仪教学目的 11 、通过此项活动环节开发宝宝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潜能 .2 、培养宝宝正确的与人交往、自我认识的态度与方法。
3 、增进宝宝语言交流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准备 :请家长带宝宝围坐 M 氏线上 , 营造一种相对安静的环境 , 以便教师开始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1 、教师示范介绍 , 介绍内容可包括姓名、性别、月龄,给家长做出清晰的示范,便于模仿.2 、请妈妈扶宝宝小手与同伴打招呼 , 问好 , 自我介绍,在音乐声中与同伴握手,相识.3 、在音乐声中与每一宝宝亲切握手、拥抱 , 叫宝宝的名字并向他问好.注意事项 21 、教师应该比较了解每个宝宝的特点 .2 、示范介绍的内容要准备充分 , 声音清晰柔和 , 语速适中,以便于家长模仿为宜.二、热身运动教学目的 ,1 、增强宝宝的体质 , 促进宝宝大脑神经、肌肉和骨髓系统的发育 , 从而促进宝宝智能的发展2 、激发宝宝身体运动潜能 , 激发宝宝对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帮助家民学习对宝宝进行按摩和协助宝宝进行身体运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仿真娃娃一个 , 协助教师做健身操的示范动作。
2 、教师伴随示范动作节奏慢慢念口令。
3 、教师熟记健身操 1-5 节的基本动作 , 能规范操作。
4 、地面整洁干净 , 便于宝宝躺地进行练习。
教学方法 :1 、请出仿真娃娃 , 可以为娃娃取个名字 , 教师先介绍五节操的名称 , 并借助娃娃向家长简单地展示一下健身操的基本动作 , 使家长心中有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节
核心能力: 探索能力、对音乐节奏的反应能力、身体运动能力
教具准备: 热身操环节: 仿真娃娃一个
综合认知活动: 有盖子的盒子、宝宝喜欢的一些玩具、布
音乐感知: 音乐光盘, 小鼓
语言节奏: 萤火虫挂图
感觉统合活动: 球
课前互动:
1 、欢迎会员参加红黄蓝亲子课程的学习。
2 、向家长介绍上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此时宝宝可以熟悉教室的环境。
活动过程t
一、相识礼仪
教学目的z
1 、通过此项活动环节开发宝宝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潜能。
2 、培养宝宝正确的与人交往、自我认识的态度与方法。
3 、增进宝宝语言交流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准备:
请家长带宝宝围坐M 氏线上, 营造一种相对安静的环境, 以便教师开始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1 、教师示范介绍, 介绍内容可包括姓名、性别、月龄, 给家长做出清晰的示范,便于模仿
2 、请妈妈扶宝宝小手与同伴打招呼, 问好, 自我介绍在音乐声中与同伴握手,相识
3.在音乐声中用毛绒玩具或小木偶与宝宝相识问候, 增加情趣,增进情感.
注意事项2
1 、教师应该比较了解每个宝宝的特点。
2 、示范介绍的内容要准备充分, 声音清晰柔和, 语速适中,以便于家长模仿为宜.
一、热身运动
教学目的E
1 、增强宝宝的体质, 促进宝宝大脑神经、肌肉和骨髓系统的发育, 从而促进宝宝智能的发展.
2 、激发宝宝身体运动潜能, 激发宝宝对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帮助家长学习对宝宝进行按摩和协助宝宝进行身体运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仿真娃娃一个, 协助教师做健身操的示范动作。
2 、教师伴随示范动作节奏慢慢念口令。
3 、教师熟记健身操l 一7 节的基本动作, 能规范操作。
4 、地面整洁干净, 便于宝宝躺地进行练习。
教学方法:
1 、请出仿真娃娃, 可以为娃娃取个名字, 教师先介绍七节操的名称, 并借助娃娃向家长简单
地展示一下健身操的基本动作, 使家长心中有数。
2 、播放音乐, 请家长模仿教师让宝宝平躺在地垫上, 开始我们的健身操。
3 、做的过程中应伴以轻柔优美的音乐, 同时妈妈表情亲切, 适当穿插一两句鼓励与称赞的话语。
4 、做完操后, 大家一起为宝宝鼓掌, 表扬宝宝做的真好。
教学内容:
第一节操: 起坐运动( 两个8 拍)
让宝宝仰卧在地呈上, 双臂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 妈妈握住宝宝的手腕, 拇指放在宝宝的手心里, 让宝宝握拳。
l 拍, 把宝宝双臂拉向胸前, 双手距与肩同宽: 2 拍, 妈妈握住宝宝的手腕, 慢慢拉引宝宝向上、向前, 但不要过于用力: 3 拍, 让宝宝自己使劲坐起来; 4 拍, 还原成仰卧姿势。
5-8 拍同1-4 拍。
第二节操} 起立运动( 两个8 拍〉
宝宝俯卧.双手支撑在胸前i 妈妈面对宝宝, 用双手握住宝宝肘部。
1 拍握住宝宝肘部: 让宝宝慢慢从俯卧位变成双膝跪地的姿势; 2 拍扶宝宝慢慢站起来; 3 拍慢慢小心地放下宝宝: 让他双膝再次跪地; 4 拍还原至俯卧姿势。
5-8 拍动作同1-4 拍。
第二个8 拍同第一个8 拍。
第三节操: 提腿运动( 两个8 拍)
宝宝俯卧, 两肘支撑身体, 两手向前平放, 妈组握住宝宝的两个小腿。
1-2 拍轻轻向上抬起宝宝的双腿, 成推车状, 让宝宝的胸部保持在地面上,2-4拍慢慢放下宝宝的双腿, 还原成预备姿势。
5-8 拍同1-4 拍。
第四节操: 弯腰运动( 两个8 拍)
妈妈站在宝宝的背后, 用一只手扶住宝宝的双膝,另一只手扶住宝宝的腰部.1-2拍让宝宝弯腰, 身体前倾;
3-4 拍, 慢慢帮助宝宝站直.5-8拍同1-4拍
第五节操: 托腰运动
宝宝仰卧, 妈妈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腰部, 另一只手按住宝宝脚腕。
托起宝宝的腰部,使宝宝腹部挺起, 里桥形, 并且鼓励宝宝自己用力挺起, 然后放下宝宝的腰部, 慢慢复原。
第六节操: 游泳运动
宝宝仰卧, 妈妈用双手托住宝宝的胸腹部, 把宝宝托起。
让宝宝悬空向前、向后做来回摇摆的动作, 鼓励宝宝活动四肢, 像游泳一样。
第七节操: 跳跃运动
宝宝面对面站在妈妈的面前, 妈妈用双手扶住宝宝腋下。
稍用力将宝宝托起离开地面,
让宝宝足尖着地, 轻轻在地上做跳跃动作。
第八节操: 整理运动( 两个8 拍)
按靡全身, 让宝宝自然放松仰卧, 1-4 拍妈妈握住宝宝的两个手腕, 从手腕向上按摩4下至肩;
5-8 拍, 妈妈握住宝宝两足睬, 从足踩向上按摩4 下至大腿部: 第二个八拍的1-4 拍白胸部至腹部进
行按摩, 手法呈环形; 5-8 拍同)-4 拍。
走钱环节t
此环节主要是平复一下宝宝运动后的呼吸和情绪, 可以让妈妈抱着宝宝模仿教师随着舒缓的音乐在线上走1-2 圈。
注意事项:
1 、教师在向家长展示如何做健身操的过程中, 应参考教学内容中提到的注意事项解释并指点给家长。
2、在家长跟做的环节中教师主要唱数就可以, 不要加过多的语言。
3 、提示家长和宝宝之间目光的交流。
4 、宝宝做完操后, 家长亲一下宝宝, 以示表扬。
三、综合认知活动: 找玩具
教学目的2
1 、发展宝宝的探索能力。
2 、激发宝宝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有盖子的盒子、宝宝喜欢的一些玩具、布
教学步骤2
1 、将玩具放入盒中, 盖上盖子( 不要盖紧), 让宝宝在妈妈示范动作或语言指导下学习用手掀
开盖子取出玩具, 然后再放入盒中, 盖上盖子.
2 、用布将玩具蒙上, 在成妈妈指示下学习用手拉开布拿取玩具,
注意事项z
盒子口的边缘应该光滑, 以免使宝宝受伤
家庭延伸=
上面的游戏是以让宝宝用双手探索为目的的·家庭中, 家长可以和宝宝玩套杯子的游戏, 准备几个大小不同、能套在一起的塑料杯子, 把它们一个一个地套起来, 演示给宝宝看, 然后让宝宝尝试着做.
四、音乐感知: 跟随音乐打节奏
1 、感知乐曲的节奏旋律, 激发愉快情绪.
2 、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准备z 音乐光盘, 小鼓
教学步骤z
让宝宝欣赏乐曲。
1 、
2 、妈妈边听音乐边扶宝宝小手敲鼓打节奏, 初步感知一拍一下的节奏。
3 、乐曲应由慢开始练习, 宝宝较熟悉后再加快速度。
歌曲内容:
5 5 5 5 3 5 | 1
6 5 | 5 5 5 5 3 2 | 1 3 2|
2 3 5 5 5 | 3 3 2 1 1| 2 3 1 1 6 | 5 6 5 ||
注意事项z
妈妈要扶着宝宝的小手打节奏, 让宝宝感知节奏。
五、语言节奏: 萤火虫
教学目的:
1 、感知语言韵律, 理解语意, 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c
2 、认识萤火虫, 了解萤火虫的特征。
教学步骤2
1 、欣赏儿歌" 萤火虫", 发展宝宝昕觉感知能力。
2 、边看萤火虫形象边昕儿歌感知。
3.; 在妈妈辅助下边打节奏边听说儿歌。
教学内容
萤火虫, 夜夜明,
飞到西, 飞到东,
替我做盏小灯笼。
注意事项:
有可能的话, 我们建议园所找一些关于萤火虫的影像资
六、感觉统合活动z 踢踢球
教学目的z
1 、练习宝宝腿部肌肉的力量。
2 、发展宝宝动作协调性。
教学准备: 球
教学步骤z
1 、把球悬挂在宝宝抬腿可以踢到的地方。
2 、妈妈用语言和情趣逗引宝宝在妈妈帮扶下踢球: " 宝宝、宝宝真能干, 抬起小脚踢踢球! "
3 、妈妈和教师要在活动中给宝宝不断的鼓励。
注意事项:
可多挂几个球, 使宝宝踢的机会多些。
七、本节知识重点:
1 、对宝宝闪光点的表扬和鼓励。
请宝宝休息。
2 、家庭游戏: 推宝塔( 见《多元智慧培养亲子游戏100 例_ 0_1 岁)
3 、教师指导语: 这个时期, 宝宝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认识, 但这个时期却是宝宝自我意
识萌芽和发展的时期, 一旦错过了, 就要花费儿倍的努力才能弥补。
所以家长平时要多注意和
宝宝交流, 帮助宝宝从认识自己的脸、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认识自我, 为宝宝将来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认识、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
4 、课程总结, 下期课程宣传。
八、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