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汇总.
2019版:肝纤维化诊断和治疗共识(全文)

2019版:肝纤维化诊断和治疗共识(全文)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或肝硬化(cirrhosis)在国际疾病分类-11(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1,ICD-11)为DB93.0。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细胞外基质(即胶原、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的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性修复反应,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
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形成假小叶结构即肝硬化,临床上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表现。
肝纤维化在组织学上是可逆的,而肝硬化逆转则较为困难,但仍有少部分可逆转。
目前,肝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肝活检)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
尽管一些血清学诊断模型和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TE)等无创性检测方法对肝纤维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肝纤维化治疗方面,尚无公认特异、有效的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剂。
在药物临床研究方面,对于其目标人群、适应证、疗程、疗效判断标准和替代指标等方面尚待完善和统一。
因此,肝纤维化的诊断、治疗和药物开发研究等方面仍有不少分歧和争议,尚缺乏共识。
2002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纤维化学组在曾民德、王泰玲和王宝恩等教授组织下,制定了《肝纤维化诊断及疗效评估共识》。
该共识对指导临床医师肝纤维化诊治提供了很大帮助。
近年来,肝纤维化基础和临床研究有许多进展,广大临床医师和相关人员迫切需要相关的知识,以指导临床诊疗、科研和学术交流。
为此,组织了国内本领域相关专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而形成本共识,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诊断和治疗肝纤维化。
随着肝纤维化诊断和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本共识将适时更新。
本共识采用共识分级的评估、制定和评价(grading of recomme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对循证医学证据质量和共识级别(表1)进行评估。
2023肝纤维化诊断评估与治疗(全文)

2023肝纤维化诊断评估与治疗(全文)肝纤维化的诊断:肝纤维化诊断评估内容■病原学、■临床评估■血清生化学]非创伤性诊断■影像学"■综合诊断,■组织病理学一>创伤性诊断肝纤维化并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其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血清标志物及影像学手段。
1、定量分析近年出现一些新的技术能够帮助全定量分析胶原等细胞外基质情况。
胶原面积比例(CPA)能较为准确的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可评估进展期或晚期肝纤维化。
另外,还有双光子二次谐波技术对胶原识别具有更高敏感性,可对上百个胶原指标进行位置、数量、物理性质等量化,实现对肝纤维化逆转/进展的细致评价。
2、定性评价预后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提出了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逆转的病理新分类〃北京标准〃。
该研究评估了抗病毒治疗前后慢乙肝患者肝穿样本,根据纤维间隔的特点及所占比例,将肝纤维化分为进展为主型(P)、逆转为主型(R)和不确定型⑴,即P-I-R分类。
有助于评估治疗前后分期无法精准反映的变化,也为评估肝纤维化的动态预后变化提供了依据,是对传统的肝纤维化分期分级系统的有益补充。
3、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毕竟属于有创检查,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无创指标来监测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和判断抗纤维化的疗效。
近几年来欧洲肝病学会、亚太肝病学会和美国胃肠病学会相继更新无创诊断评价指南,对血清学标志物及肝脏弹性测定为代表的影像检查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给予建议。
血清学指标和影像学指标均可以帮助诊断或排除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血清学诊断指标:直接血清学指标:∏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nINP)、血清透明质酸(HA)、血清层连蛋白(1aminin)、血清IV胶原(C—IV)及其竣基端肽(C1VCP,NCI)和氨基端肽(CIVNP,7S)、血清V1型胶原(CVI)、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1MP-I)、单胺氧化酶(MA0)、赖氨酰氧化酶(1oX)、免疫反应性性脯氨酸羟化酶(ir-PH),N-乙酰氨基葡萄糖苜酶(NAG)以及脯氨酸肽酶(P1D)、P-Z肽酶及胶原酶等多种直接血清学诊断指标。
肝纤维化的诊断

BEN QI SHI DIAN»本期视点肝纤维化的诊断文•张启迪陆伦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入民医院消化内科)肝纤维化源于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就像皮肤损伤后会形成伤疤一样,在各种慢性损伤的不断刺激下,正常的肝细胞也会被疤痕组织取代。
人体具有强大的平衡能力,生成多少纤维,也会分解多少,此时不会形成肝纤维化。
一旦两者之间平衡被打破,即肝脏纤维的增长过量超出分解能力,或肝脏纤维分解能力降低,无法应付增多的纤维,这时肝纤维化就会出现。
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但一旦进展至肝硬化则很难逆转。
所以,准确诊断和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给?合适的治疗,用于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有血清学方法、常规B超、CT、磁共振、肝穿刺活检术及近几年流行的瞬时弹性成像。
常规B超、CT、磁共振无法发现早期肝纤维化,因而,本文主要讲述血清学指标、瞬时弹性成像和肝穿刺活检术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
一、血清学指标血清学评估具有许多优点:取样容易,代表整体,取样误差小;可以在日常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减少主观差异,并可重复检测。
理想的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需具备以下特点:(1)对肝脏的特异性高;(2)不受其他器官代谢的影响;(3)能反映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的动力学平衡;(4)有助于诊断临床显著性肝纤维化并监测其进程;及对治疗的反应;(5)易测定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当前的任一项血清指标已被证明不足以检测和评估肝纤维化。
为提高诊断肝纤维化的能力,研究者们综合评估了多种血清学指标,并建立了大量的肝纤维化评分模型。
当前的简单且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主要有APR指数和FIB-4。
APRI指数是丙氨酸转移酶和血小板的比值,再乘以100,成人APRE2预示发生肝硬化,APRK1可排除肝硬化,主要用于慢性丙型肝炎。
FIB-4综合了年龄、丙氨酸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和血小板四项指标,M3.25提示显著肝纤维化,<4.45可排除显著肝纤维化,即可用于慢性丙型肝炎,也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共识(2019年)》要点

《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共识(2019年)》要点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在国际疾病分类-11(ICD-11)为DB9.30。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外基质(即胶原、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的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性修复反应,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
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形成假小叶结构即肝硬化,临床上可见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表现。
肝纤维化在组织学上是可逆的,而肝硬化逆转较为困难,但仍有少部分可逆转。
目前,肝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肝活检)仍然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
尽管一些血清学诊断模型和瞬时弹性成像等无创性检测方法对肝纤维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肝纤维化治疗方面,尚未有公认特异有效的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剂。
1 肝纤维化诊断和评估1.1 肝活检组织病理目前,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
【推荐意见1】: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A1)。
肝组织标本长度须1.0cm以上(1.5~2.5cm),至少在镜下包括6个以上汇管区(B1)。
【推荐意见2】:临床上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病理学诊断采用Scheuer 评分系统,药物治疗前后肝纤维化疗效评估应采用Ishak评分系统(B1)。
必要时应用图像分析对肝组织进行纤维化定量评估(B2)。
1.2 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HVPG是肝静脉楔压和肝静脉自由压之间的差值,反映了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压力差;对于窦性原因导致的门静脉高压,HVPG可以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
基于HVPG指导的肝硬化危险分层和个体化治疗是目前该领域的前沿热点。
此外,HVPG能够反映肝脏整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避免了肝活检的取样误差,可作为肝活检的有效补充。
【推荐意见3】:HVPG与进展期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和危险分层的金标准,其标准化检测及无创替代技术在肝硬化治疗目标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B1)。
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的挑战——Fibroscan技术新进展

resistance
impairs
sustained
response C
H纠
DAI CY,HUANG predicts tion response in
JF,HSIEH MY,et a1.Insulin resistance
to
peginterferon plus
ribavirin in
chronic hepatitis
Hepatol,2005,42(3):315—322.
alpha-2b plus
ribavirin[J].Aliment
Pharmacol Ther,
【38】
ROMER0一G6MEZ M,DEL MAR VILORIA M,ANDRADE
2009,29(1):46—54.
IU,et
rate to
a1.Insulin
G,PETFA
S,et a1.’11le and
impact visceral chronic
2008,22(7):857—861.
resistance。8crum steatosis and
adipocytokines in patients
p习
ELGOUHARI HM,ZEIN betea Mellitus Is
new syn—
therapy
chronic hepatitis C
patients阴.J Hepatol,
2009,50(4):712—718.
GV.et
and
降q
NASTA
P,GAl,11
F,PUOTI
M,et
a1.Insulin HIV/hepatitis
resistance C virus
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马小涵,杨丽霞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昌 330006通信作者:杨丽霞,****************(ORCID: 0000-0002-8167-1521)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是一组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炎症性肝病,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
ALD肝纤维化的早诊早治,动态随访,有助于改善疾病转归,甚至逆转早期肝硬化。
由于肝活检存在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寻找无创检测技术已成为肝纤维化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与ALD肝纤维化相关的血清学标志物及影像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肝炎,自身免疫性;胆管炎,硬化性;肝硬化;诊断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2BAB205090);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2020A0174)Research advances in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liver fibrosis in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MA Xiaohan,YANG Lixia.(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6,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Lixia,****************(ORCID: 0000-0002-8167-1521)Abstract: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 (ALD)are a group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liver diseases mediated by autoimmune response and can progress to liver fibrosis,liver cirrhosis,and even liver failure. Early diagnosis,early treatment,and dynamic follow-up of liver fibrosis in ALD may help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and even reverse early-stage liver cirrhosis. Due to the limitations and potential risks of liver biopsy,the search for noninvasive techniques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liver fibrosi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research advances in serum markers and imaging techniques for liver fibrosis in ALD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detection method and their development trends.Key words:Hepatitis, Autoimmune; Cholangitis, Sclerosing; Liver Cirrhosis; DiagnosisResearch funding:General Program of Jiangxi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20192BAB20509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Jiangxi Provinc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A0174)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ALD)是一组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炎症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gG4-SC)。
FibroTouch无创肝纤维化诊断系统

FibroTouch无创肝纤维化诊断系统FibroTouch 是全球首台影像引导的肝纤维化和脂肪肝程度的集成检测系统,提供了对肝脏组织形态、肝脏纤维化程度和肝脏脂肪变性的一体化检测和全方位评估方案。
FibroTouch是一种完全无创的肝脏健康检测设备,在一次检测中能够同时为用户提供:肝纤维化度: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定量结果;脂肪度: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定量结果。
肝脏组织形态:超声影像检测的肝脏形态【F ibroTouch在临床上有哪些用途】FibroTouch可以实现对如下病症的诊断、筛查、跟踪、监测等1.慢性乙型肝炎2.慢性丙型肝炎3.非酒精性脂肪肝4.寄生虫感染所导致的肝病5.胆道疾病6.长期饮酒引发的酒精性肝病7.长期药物治疗所造成的肝损伤8.长期抽烟引发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FibroTouch可以应用于如下领域:1.用于进行普通人群的肝脏情况状况筛查2.用于进行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快速测量3.用于对慢性肝病治疗效果的全过程跟踪4.用于各类肝硬化并发症的预测5.用于评估长期药物治疗所造成的肝损伤6.用于评估各类代谢综合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所引起的肝脏损伤FibroTouch为各类肝脏健康问题的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F ibroTouch与传统方法相比,有哪些不同】传统临床检测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肝穿刺活检,与之相比较, FibroTouch带来肝纤维化检测的技术革新:无创无痛:无需采血、无需肝穿,快速安全,可多次重复;而肝穿刺活检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容易引发出血等并发症。
准确直观:通过量化的数字直接反应肝脏的纤维化程度,采样的肝脏组织体积比肝穿样本大 100 倍,能更全面地反映肝脏健康程度;低频恒定:采用第三代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不同时间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便于慢性肝病的全过程跟踪监测;快速简便:全过程只需要约两分钟,检查结果立即呈现;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所有的慢性肝病的病情监测、诊断、筛查传统的肝功化验转氨酶,无法提供肝纤维化的信息。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标准(一)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标准(一)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标准介绍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中常见的一种,通常是由长期的慢性炎症所引起,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因此,早期准确诊断肝纤维化非常重要。
近年来,无创诊断技术在肝纤维化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些标准。
无创诊断技术目前常用的无创诊断技术包括: - 超声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简称TE) - 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简称MRE) - 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如血清肝纤维化指标Fibrosis-4,简称FIB-4)超声弹性成像(TE)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检测肝脏组织的硬度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探头将低频、低振幅的弹性波传入肝脏,然后测量传回的声波波速,从而计算出肝脏组织的弹性模量,进而评估纤维化程度。
TE诊断肝纤维化的标准主要包括: - F0-F1级:肝脏弹性模量小于 - F2级:肝脏弹性模量介于之间 - F3级:肝脏弹性模量介于之间- F4级(肝硬化):肝脏弹性模量大于磁共振弹性成像(MRE)磁共振弹性成像是一种通过在磁共振成像中施加机械振动来评估肝脏组织硬度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特殊的振动装置在磁共振成像时对肝脏施加机械振动,通过监测肝脏的振动模式和振动传播速度,进而计算出肝脏组织的弹性模量,从而评估纤维化程度。
MRE诊断标准MRE诊断肝纤维化的标准主要包括: - F0-F1级:肝脏弹性模量小于 - F2级:肝脏弹性模量介于之间 - F3级:肝脏弹性模量介于之间 - F4级(肝硬化):肝脏弹性模量大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FIB-4)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标志物的水平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技术。
目前较常用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包括FIB-4指标的测定,该指标基于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和谷丙转氨酶水平。
FIB-4诊断肝纤维化的标准主要包括: - F0-F1级:FIB-4指数小于 - F2级:FIB-4指数介于之间 - F3级:FIB-4指数介于之间 - F4级(肝硬化):FIB-4指数大于结论无创诊断技术在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broscan
背景知识
当肝组织出现纤维化等病理改变时,组织的界 面声阻抗差或者声散射系数变化并不明显,所 以大量诊断肝纤维化的超声研究并未取得实质
结果。然而,此时肝脏的弹性已发生变化,因
为组织的弹性模量依赖于其分子组成以及相应 的微观组织结构,若能观察到这种变化,就能 得到肝纤维化的信息。
Fibroscan
Sandrin et al. Ultrasound MedBiol, 2003,29∶1705-1713.
Fibroscan
Fibroscan在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
肝病 、PBC和PSC等的应用
此后,人们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许多验证。
Castera等在183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进行了前瞻性 研究,结果验证了该定量测定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Ziol等对327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纤维化评估也证实 了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Ledinghen等对72名HCV与HIV合并感染者的研究中, 结果显示Fibroscan结果与肝纤维化分期有显著相关性
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研究进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汤绍辉
肝纤维化概述
定义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细胞发 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 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增 生与降解失去平衡,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 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纤维化; 重者进而合并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再 生结节形成,称为肝硬化。
Castera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5,128∶343-350. Ziol et al. Hepatology, 2005,41∶48-54. Ledinghen et al. J AIDS, 2006,41∶175-179.
Fibroscan
Corpechot等对101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n=73)和原发性硬 化性胆管炎(PSC,n=28)患者的纤维化程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Fibroscan
探针传出的小振幅低频振动通过超声换能器向组织传 递。这种振动在通过肝组织时引起弹性剪切波。同时, 一种脉冲-回波超声捕获装置跟踪这种波的产生并测量 它的速度,通过专用的运算系统,换算成肝的弹性, 以千帕(kPa)表达。正常肝内低频超声波的传导速度约 1 m /s。肝质地越硬,超声切割波在肝内运行的速度 越快,得出的弹性kPa值越高。除了弹性测定的kPa数 值外,以诊断敏感度为纵坐标,特异性为横坐标,得 出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也反映肝的僵度或弹性。 AUROC面积越大,肝质地越硬。
缺点
(1)一种创伤性检查方法,有潜在并发症, 不易 为患者接受。有学者报道约有30%病人接受 肝穿后 出现疼痛,0.3%出现出血、胆汁外漏、肺损伤以及 0.03%患者甚至死亡等 。 (2)不能重复进行,因而不能动态观察病情进展及 疗效。 (3)通常肝穿取材仅占肝脏的1/50000,由于肝纤 维化局灶性炎症和纤维增生特点,取材变异性大, 易出现误差;且无统一、易推广的分级分期标准,
Fibroscan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Fibroscan技术2003年由法国学者Sandrin等首先应用, 是一种新型的肝纤维化检测仪器,它通过测定肝脏瞬 时弹性图谱来反映肝实质硬度,通过测量肝脏硬度来 判断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并对肝纤维化进行准确分级。
Fibroscan由三部分组成:能产生超声波并作为超声波 接收器的换能器;位于换能器上发出低频震动波的探 针;可以记录数据的软件程序。测量时,需要重复测 量增加测量深度(25-65 mm)来增加取样大小。实际 取样时间不到0.1秒,呼吸运动不会对检查产生影响, 而整个检查时间不到10分钟。
诊断方法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清 学检测等。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金标准 主要采用METAVIR、Ishak等评分系统评估 肝纤维化等级和炎症活动度
METAVIR评分系统纤维化等级
F0 F1 F2 F3 F4 无纤维化 门静脉区有纤维化但没有纤 维间隔形成 少量纤维间隔形成 大量纤维间隔但没有肝硬化 肝硬化
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方法
影像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
影像学诊断
普通超声、CT和核磁共振检查,这些方法能检 测有门静脉高压的晚期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 灵敏度和特异度,然而这些方法对轻度或中度 肝纤维化不敏感。 近年利用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ography) 技术测量肝脏硬度(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来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 是一种无创、无痛、快速、简单、客观的定量 检测肝纤维化的方法。其中法国Echosens公司 研制的瞬时弹性成像系统被称为Fibroscan
Halfon P,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6; 101:547–555
炎症活动度分级
A0 A1 A2 A3 组织学上无炎症活动 轻微活动 中度活动 严重活动
Halfon P,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6; 101:547–555
实际应用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Poynard等研究显示,仅有14%的慢性丙 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 行肝组织活检取材足够,当肝活检和血 清学检测结果不一致时,肝活检诊断的 失败率是血清学的7倍以上.
Poynard T , et al. Clinical Chemistry,2004,50:1344–1355.
Fibroscan
Fibroscan在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肝 病 、PBC和PSC等的应用
2003年法国学者Sandrin等对10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进行肝脏瞬时弹性测定,结果显示其硬度测量值与肝 纤维化分期有显著相关性(偏相关系数0.71),诊断肝 纤维化(METAVIR积分≥F2)和肝硬化(= F4)的受试者工 作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和0.99,且这种 测定不受操作者影响,可重复性好,被认为是一种无 创、无痛苦、快速、客观定量检测肝纤维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