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分级影像表现
肝纤检查报告怎么看

肝纤检查报告怎么看肝纤检查是一种检查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方法,能够帮助医生了解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
肝纤检查报告是医生依据检查结果所制作的报告,它包含了许多专业性很强的指标和术语,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可能会有些难以理解。
那么肝纤检查报告具体应该怎么看呢?本文将从检查指标、正常值范围和异常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检查指标肝纤检查常见的指标有:FibroScan、ElastPQ、Fibrosis-4指数(FIB-4指数)和AAR(AST/ALT比值)等。
这些指标都是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那么它们各自有何特点呢?1. FibroScanFibroScan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它通过使用特定的超声探头,对肝脏进行超声测量,直接测量肝脏纤维化程度。
FibroScan的结果用kPa作为单位,一般范围在0~25kPa之间,数值越大,说明肝脏纤维化程度越高。
2. ElastPQElastPQ是一种比FibroScan更新的检查方法,它采用了多点弹性成像技术,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
ElastPQ结果也是用kPa作为单位,数值越大,说明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越重。
3. Fibrosis-4指数(FIB-4指数)FIB-4指数是一种简便的检测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它可以简单地通过抽血检测后计算而得。
FIB-4指数的正常范围是0.5~1.3,如果FIB-4指数越高,说明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越重。
4. AAR(AST/ALT比值)AST和ALT是常见的肝功能检查指标,虽然它们不能直接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但是它们的比值(AAR)能够辅助肝纤维化的诊断。
一般来说,AAR的正常范围在0.7~1.5之间,如果AAR越高,说明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越重。
二、正常值范围肝纤检查报告中,不同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是不同的。
在正常情况下,FibroScan和ElastPQ的结果一般都应该在0~7kPa之间;FIB-4指数的正常范围在0.5~1.3之间,AAR的正常范围在0.7~1.5之间。
肝纤维化的MRI分期

肝纤维化的MRI分期解 剖•定义: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呈多角棱柱体,长约2mm,宽约1mm。
结构特点:ü 肝小叶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行的中央静脉(central vein)。
ü肝细胞是构成肝小叶的主要成分,它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单行排列成板状,称为肝板(hepatic plate)。
ü 肝板之间为肝血窦。
ü 肝细胞相邻面的质膜局部凹陷,形成胆小管(bile canaliculi)。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ü 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症或损伤后,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性修复反应,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至肝硬化之前的中间过程。
ü 组织学上是可逆的,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对于预后有重要意义。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ü 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
ü 慢性酒精性肝病。
ü 非酒精性脂肪肝。
ü 自身免疫性肝病。
ü 胆汁淤积。
ü 其它(血吸虫等)。
p 发病机制:ü肝脏损伤后,肝细胞、kupffer细胞与窦内皮细胞可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刺激窦周间隙中的肝星状细胞(HSCs),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如胶原、糖蛋白),同时蛋白酶抑制剂产生过多,使得ECM降解减少,导致ECM在肝脏中大量沉积,从而导致肝纤维化。
ü 慢性损伤导致的细胞外基质产生及降解的失衡是肝纤维化发展的主要机制。
分 期 与 评 分 系 统p 肝纤维化分期(staging,S):分期是依据纤维化程度和肝硬化的形成,表示疾病进展情况,与病程有关,并影响治疗及预后。
p 目前常用的有Scheuer、METAVIR以及Ishak评分系统:ü Scheuer及METAVIR评分系统将肝纤维化分为0-4期。
ü Ishak评分系统将肝纤维化评估分为0-6期。
评 分 系 统国际上最常采用METAVIR评分系统:ü F0:无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胆道评分和肝肌比值评估肝纤维化病理分级的价值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DOI:10.12449/JCH240413磁共振成像胆道评分和肝肌比值评估肝纤维化病理分级的价值黄璐1,陆力坚2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宁 5300212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放射科,南宁 530199通信作者:陆力坚,*******************(ORCID:0000-0002-5605-9031)摘要: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多期增强MRI扫描所得胆道评分和肝肌比值在评估肝纤维化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5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
将51例肝纤维化患者分为两组,其中S1、S2期为低级别组(n=30),S3、S4期为高级别组(n=21)。
扫描采用GE Architact 3.0T磁共振扫描仪,包括常规肝脏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肝胆期、排泄期的增强扫描。
对不同级别肝纤维化患者进行胆道评分和测量肝肌比值。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法。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MRI指标对肝纤维化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
结果 低级别组胆道评分(3.67±0.55)大于高级别组(2.57±0.75)(t=6.05,P<0.001);低级别组门静脉期、延迟期、肝胆期的肝肌比值(2.38±0.76,2.48±0.70,4.10±0.63)均大于高级别组(1.97±0.18,1.99±0.27,3.16±0.47)(t值分别为2.41、3.09、5.81,P值分别为0.020、0.003、<0.001)。
上述指标区分低、高级别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79、0.82、0.88,诊断高级别肝纤维化的敏感度分别为70%、63.3%、83.3%、96.7%,特异度分别为90%、95.2%、74.1%、100%。
肝纤维化检查

由于肝纤维化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所 以对肝纤维化的病情诊断一般都要借助检 查数据。
肝纤维化检查有两大类: 1LN、IV-C、PCIII四项具体 检查,通常被合称为“肝纤四项”。 肝纤四项主要是用来判断患者肝细胞 是否有损伤、肝脏是否出现变硬、肝硬化 现象是否发生的,对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 价值最高。 肝纤维化检查较为讲究,出检查结果 的时间也较长,不过一般都在3-5天左右。
肝纤维化检查
/hxsgf/
当人的肝脏遭到各种致病原侵袭时, 就会引起肝脏损害与炎症反应,激活肝组 织免疫系统,进行组织的自我修复。一旦 这种修复过程过度或失控,位于肝组织的 细胞外基质就就发生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 现象,导致肝脏结构和肝功能发生异常改 变。这种病理过程,轻者即称为肝纤维化, 重者则形成肝硬化。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两部分:超声波 检查和CT。 若检查者出现肝纤维化,则超声波检 查会显示肝回声的异常改变;CT检查则可 发现肝包膜增厚、CT值升高、肝表面轮廓 不规则或呈结节状等数据资料。 但总体上来说,影像学检查对于肝纤 维化的诊断不够敏感。
掌握了检查结果之后,就要有针对性 的展开治疗。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的治疗药 物是“化纤舒肝方”。 化纤舒肝方所选药材 均取自雷公山,药效纯粹, 药性温和,在治疗的同时 不会加重肝脏负担;又通 过水煎内服,使药力直达 病灶,全面调理气血,全 面深入治疗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

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病的病理过程,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肝纤维化对于及时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
以下将介绍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一、临床症状。
肝纤维化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腹水、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因此,临床医生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特别是长期存在的不明原因的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以便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重要手段。
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肝脏功能异常,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肝脏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肝脏超声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情况,CT、MRI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肝脏内部的结构和纤维化程度,有助于明确诊断。
四、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通过取得肝组织标本,观察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和病理改变,可以明确诊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和病情进展情况。
五、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诊断手段外,还可以通过肝脏弹性成像、血清纤维化指标(如HA、PCIII、CIV等)等辅助检查手段,来帮助诊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和病情进展。
综上所述,肝纤维化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和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才能够准确地诊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和病情进展情况。
对于疑似患有肝纤维化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及时干预和治疗,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肝脏常见病影像学表现

肝脏常见病影像学表现肝脏常见病影像学表现1、肝脂肪变性肝脂肪变性是指肝脏脂肪含量异常增加的一种病理状态。
在影像学上,肝脂肪变性表现为肝脏密度降低,呈低密度灶。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肝脏弥漫性增密、肝脏边缘模糊、脂肪肝斑块出现等。
2、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脏进行性纤维化和结构重塑的结果。
在影像学上,肝硬化表现为肝脏体积缩小,外形不规则,肝表面凹凸不平,肝脏边缘锐利,肝内血管走行不规则,门脉高压等。
此外,肝硬化还常伴有门脉高压所引起的脾脏肿大、腹水等表现。
3、肝包虫病肝包虫病是肝脏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
在影像学上,肝包虫病表现为肝脏内团块状或占位性病变,边缘光滑清晰,内部为液性密度。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囊肿与肝实质之间有完整的分界、囊壁呈弧形而非凸出等。
4、肝肿瘤肝肿瘤包括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囊性腺瘤等。
在影像学上,肝肿瘤表现为肝内占位性病变,边缘不规则,可出现强化不均匀,同时可观察到肿瘤周围的肝组织改变。
不同类型的肝肿瘤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如肝细胞癌出现动脉期强化,胆管细胞癌可出现胆管扩张等。
5、肝结核肝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
在影像学上,肝结核表现为肝脏内局限性低密度病灶,边缘模糊,周围可出现炎性改变。
此外,肝结核还常伴有肝门淋巴结增大、肝脾肿大等表现。
6、非肝细胞肝癌非肝细胞肝癌是指起源于肝外组织的恶性肿瘤侵犯肝脏。
在影像学上,非肝细胞肝癌表现为肝外占位性病灶直接侵犯肝脏,边缘不规则,可出现强化不均匀。
同时,影像学还可帮助鉴别非肝细胞肝癌与肝内肿瘤的区别。
7、肝囊肿肝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
在影像学上,肝囊肿表现为肝脏内单个或多个局限性囊性病变,边缘光滑清晰,内部液性密度均匀。
肝囊肿通常无症状,且无需处理。
8、肝脓肿肝脓肿是肝脏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
在影像学上,肝脓肿表现为肝脏内局限性低密度病灶,边缘模糊不规则,内部可见气体或液体。
同时,肝脓肿常伴有周围炎性改变。
肝纤维化分级MRI影像表现

▪ 常规MRI ▪ 双对比增强MRI ▪ MRI弹性成像 ▪ MRI弥散加权成像 ▪ MRI灌注加权成像 ▪ MRI波谱成像
▪ 常只能显示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的影像表现,对早期肝纤维化诊断敏感性较差。
样改变);信号不均匀;肝裂增宽等。 ▪ 继发性表现:脾大、门静脉扩张、腹水。
▪ 晚期肝硬化患者,由于纤维化水分含量大,纤维间隔和桥梁可显示。
▪ 增强后纤维间隔在静脉晚期和实质期呈延迟强化。
64
女 性 ’
岁 ’ 肝 硬 化 ’ 反 复 腹 胀
月 余 ˚
2019/4/1
9
双对比增强MRI
▪ 应用2种对比剂协同原理行MR增强检查。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肝纤维化分级MRI影像表现
▪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症 或损伤后组织修复的代偿反应,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至肝硬化之前的中 间过程。
慢性肝病
肝纤维化
肝硬化
肝癌
其它(血 吸虫等)
慢性病毒 性(乙肝 、丙肝)
▪ 肝纤维化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 直接征象包括:细网格状(小于1mm)、粗网格状(大于1mm)、多发性肝纤维化融合区
以及血管周围袖的弥漫性纤维化。
▪ 间接征象在早期纤维化时作用有限,而达到晚期时则与肝硬化有许多重叠。 ▪ 肝脏表现:肝脏大小改变(以右叶萎缩、左外叶及尾状叶增大);肝边缘凹凸不平(波浪
▪ 当b值定为500s/mm2时对严重纤维化(F3期及以上)的诊断准确性最高, b值过小不能充分限制噪声,b值过大又会导致信号强度减低和影像质量 下降。
肝纤维化的影像学诊断

【 键 词 】 肝 硬 化 ; 断显 像 关 诊 【 国 图 书 资 料 分 类 法 分 类 号 】 R6 7 3 0 4 中 5.1.5
形 态 变 化 观 察 , 面将 对 常 用 的 几 种 主要 影 像 学 检 查 方 法 做 一 下
概述 。
肝 纤 维 化 是 各 种 慢 性 肝 病 发 展 中 由 于 肝 内 纤 维 生 成 与 降
【 者 第 四附 属 医 院 ( 州 市 工 人 医 院 ) 作 405 柳 【 讯作者】 龙腾河 通 E ma : n tn e 9 5 y h o c m. n — i l g e h l 6 @ a o . o c lo
中国 医 学 影 像 学 杂 志
C ieeJ un l f dc1maig hn s o ra 。 Me i gn aI
‘ 01’ 3
述 评 与综 述
E i r l n e i dt i dR ve o aa w
肝纤 维 化 的影像 学诊 断
龙腾 河 农 村 立 综 述 郭堑 审 校
中国 医 学 影 像 学 杂 志
Chns o ra o dc1 maig iee un l fMeia I gn J
‘ 02‘ 3
述 评 与综 述
E i r l n eiw dt i dR ve oaa
但 各 家 报 道 不 一 。这 似 乎 说 明 它 不 能 反 映 s ~ s O 4各 期 间 的 差 别 , 能 因 为 门脉 血 流 受 多 因素 影 响 , 呼 吸 因 素 、 束 与 血 可 如 声 管 的 夹 角 、 管 内径 的测 量 、 位 因 素 、 食 因素 、 量 腹 水 或 血 体 进 大 大 量 出 血 等 。 同 时 , 求 所 有 病 人 在 同 一 条 件 下 进 行 检 查 非 常 要 困难 , 因而 带 来 很 大 的主 观 性 误 差 。要 实 现 超 声 对 肝 纤 维 化 各 个阶段的监测 , 目前 使 用 的仪 器 、 标 和 检 查 方 法 其 灵 敏 度 和 指 精确度还不够高。 有 学 者 试 图 从 超 声 功 能 成 像 角 度 评 价 肝 纤 维 化 。 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纤维化分级影像表现
2015级 严文杰
肝纤维化&肝硬化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各种病因导致的肝脏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CM)沉积的病理过程,但无假小叶结构形成。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各种病因导致的肝损伤,纤维疤痕/间隔形成,致假小叶结构破坏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病因慢性病毒性 (乙肝、丙肝)
酒精肝非酒精性脂肪肝
自身免疫性肝病
胆汁淤积
其他(血吸虫等)
肝纤维化药物
疾病进展
慢性肝病
肝纤
维化
肝硬
化
肝癌
研究证实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是可逆的。
因此,肝纤维化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是
判断病情、决定治疗、随访疗效的关键环节
肝纤维化病理分期
METAVIR评分系统纤维化等级
•F0:无纤维化
•F1:门静脉有纤维化但没有纤维间隔形成
•F2:少量纤维间隔形成
•F3:大量纤维间隔但没有肝硬化
•F4:肝硬化
METAVIR评分系统纤维化等级
肝纤维化“金标准”——肝活检
肝穿刺活检的缺点
•侵入性检查:出血、感染
•抽样误差:活检标本只占肝脏体积1/50000•主观性
•可重复性差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
•寻找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方法一直是肝病临床工作者的追求。
•目前常用的无创诊断方法可大体分为血清学检测方法和影像学检测方法。
•血清学检测常用指标如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
•基于超声的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在诊断方面有较高的准确率。
•基于MRI的技术中,使用双对比增强成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弹性成像(MRE)等亦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肝纤维化MRI 检查03/04/MRI 弥散加权成像MRI弹性成像
01/02/双对比增强MRI 常规MRI
05/MRI
灌注加权成像
常规MRI
•常只能显示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的影像表现。
•肝内表现:肝脏大小改变(以右叶萎缩、左外叶及尾状叶增大);肝边缘凹凸不平;密度/信号不均匀;肝裂增宽。
•继发性表现:脾大、门静脉扩张、腹水。
•晚期肝硬化患者,由于纤维化水分含量大,纤维间隔和桥梁可显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环绕再生/增生结节。
•增强后肝纤维化在静脉晚期和实质期呈延迟强化。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