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

合集下载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文字素材1(苏教版选修3)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文字素材1(苏教版选修3)

第二单元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配合物的命名原则一、配体位次1 . 化学式“原则”在IUPAC1970规定一致,即:(1)“在配位个体中如既有无机配体又有有机配体,则无机配体排列在前,有机配体排列在后。

”例:cis-[PtCl2(Ph3P)2]。

因此,如[Cr(en)2Cl2]Cl,[Co(en)2(NO2)(Cl)]SCN,[Pt(en)CO3]等都不符合(1)。

(2) “无机配体和有机配体中,先列出阴离子,后列出阳离子和中性分子。

”例:K[PtCl3NH3],[Co(N3)(NH3)5]SO4。

因此如[Co(NH3)5Cl]Cl2,[Pt(NH3)2Cl2],[Co (NH3)(CO3)]+,[Co(NH3)3(OH2)Cl2]+,[Co(en)2(NO2)(Cl)]+,[Pt(en)(NH3)(CO3)]等都不符合(2)或5(1)和(2)。

(3) “同类配体的名称,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例:[Co(NH3)5H2O]3+。

据此不能写成[CoH2O(NH3)5]3+。

(4) “同类配体中若配位原子相同,则将含较少原子数的配体排在前面,较多原子数的配体列后。

”例:[PtNO2NH3NH2OH(Py)]Cl。

因此,[Co(NH3)3(NO2)3]不符合(4)。

2 . 命名配体命名的顺序,按“原则”示例可知,与配位个体中中心离(原)子后的配体书写顺序(化学式)完全一致;IUPAC的规则却不同,是按配体的英文名称词头字母(例中有底线者)的英文字母顺序命名,故与化学式的顺序不一致;日本则按阴离子配体、阳离子配体、中性分子配体的顺序命名,与我国的“原则”大体一致。

例:(1)K3[Fe(CN)6]六氰合铁(Ⅲ)酸钾(stock方法),六氰合铁酸(3-)钾(Ewen—Basett方法);potassium hexa cyanoferrate(Ⅲ)或potassium hexa cyanoferrate(3-)(英)以下仅用stock方法。

高中化学4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3

高中化学4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3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专题4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课前预习问题导入CH4中的C原子和NH3中的N原子同样是发生sp3杂化,为什么两者的分子空间构型不同?答:在形成氨分子时,氮原子中的原子轨道也发生了sp3杂化,生成四个sp3杂化轨道,但所生成的四个sp3杂化轨道中,只有三个轨道各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可分别与一个氢原子的1s电子形成一个σ键,另一个sp3杂化轨道中已有两个电子,属于孤对电子,不能再与氢原子形成σ键了。

所以,一个氮原子只能与三个氢原子结合,形成氨分子。

因为氮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的是sp3杂化,所以四个sp3杂化轨道在空间的分布与正四面体相似。

又因四个sp3杂化轨道中的一个轨道已有一对电子,只有另外三个轨道中的未成对电子可以与氢原子的1s电子配对成键,所以形成的氨分子的立体构型与sp3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不同,氨分子的构型为三角锥形。

由于氨分子中存在着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较强,所以使三个N—H键的空间分布发生一点变化。

知识预览1.配位键(1)用电子式表示NH+4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2)配位键: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提供而跟另一个原子共用的共价键叫配位键。

配位键可用A→B形式表示,A是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叫做电子对给予体,B是接受电子的原子叫接受体。

(3)形成配位键的条件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有能够提供__________的原子,且另一原子具有能够接受__________的空轨道。

常用的表示符号为__________。

2.配位化合物(1)写出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整个过程的反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形成配合物的条件

形成配合物的条件

形成配合物的条件
当两种不同的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物质时,就称之为配合物。

配合物是由一种原子、分子或零件的组合而成,并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一般来说,两种不同的物质才能形成一个配合物。

它们聚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一种新的物质,在其结构和性质上与它们本身是不同的,从而达到了更好的用途。

形成配合物的条件有很多,主要有物质的性质、原子的构型和能量需要等。

首先,物质的性质是形成配合物的重要因素。

配合物的物质一般有感应力和重力的相互作用,两种物质的性质要相同才能形成配合物。

譬如,只有具有相同电性的两种物质,才能形成化学配合物。

其次,原子的构型也是形成配合物的关键因素。

原子之间要形成配合物,相互作用的力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两个原子要有合适的构型才能形成配合物,譬如电子的屏蔽性、重力等。

最后,能量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配合物的形成要消耗能量,由于物质之间存在电势、重力等相互作用,当相互作用的能量大于拆分能量时,两个物质才能形成配合物。

以上就是形成配合物的条件。

配合物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和更高的功效,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为了让配合物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以上涉及到的形成配合物的条件。

- 1 -。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知识清单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知识清单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知识清单一、配合物的定义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或离子(通常为金属离子)与围绕它的称为配位体的分子或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复杂离子或分子。

简单来说,就是金属离子或原子与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阴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二、配合物的形成1、中心原子中心原子通常是过渡金属元素的离子,如 Fe2+、Cu2+、Ni2+ 等。

这些金属离子具有空的价层轨道,能够接受配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

2、配位体配位体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常见的配位体有:(1)水(H2O):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上有两对孤对电子,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2)氨(NH3):氨分子中的氮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

(3)氯离子(Cl):氯离子可以作为配位体提供孤对电子。

3、配位键的形成配位体中的孤对电子进入中心原子的空轨道,形成配位键。

配位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4、配位数中心原子周围与之直接相连的配位原子的数目称为配位数。

常见的配位数有 2、4、6 等。

三、配合物的结构1、内界和外界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

内界是由中心原子和配位体组成的,在化学式中用方括号括起来。

外界是与内界电荷平衡的简单离子。

例如,Cu(NH3)4SO4 中,Cu(NH3)42+ 是内界,SO42- 是外界。

2、空间构型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常见的有:(1)直线型:如 Ag(NH3)2+ 。

(2)平面正方形:如 Pt(NH3)2Cl2 。

(3)正四面体:如 Zn(NH3)42+ 。

四、配合物的性质1、颜色许多配合物具有独特的颜色,这是由于中心原子的电子跃迁吸收或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所致。

2、稳定性配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中心原子和配位体的性质、配位数以及配位键的强度等因素。

3、溶解性配合物的溶解性也与其结构和组成有关。

一些配合物易溶于水,而另一些则难溶。

五、配合物的应用1、生物领域(1)在生物体中,许多金属离子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单元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单元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

【二】配合物的应用 1、在实验中的作用 活动与探究 P79
(2) Fe3+的检验 《金榜》P42 【实验2】
实验现象 溶液变成血红 色
FeCl3+ 6KSCN ==K3[Fe(SCN)6] + 3KCl Fe3+ + 6SCN- == [Fe(SCN)6]3-
(3) Fe3+与Cu2+的分离 【实验3】 《金榜》P42
①滴加NaOH溶液 ——不能分离Fe3+与Cu2+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蓝色沉淀 Fe2(SO4)3 + 6NaOH == 3Na2SO4 +2Fe(OH)3 ↓
红褐色沉淀 ② 滴加浓氨水 ——能分离Fe3+与Cu2+ Cu2+ +2NH3. H2O = Cu(OH)2↓+ 2NH4+ Cu(OH)2+4NH3. H2O=[Cu(NH3)4]2++2OH- +4H2O Fe3++3NH3. H2O = Fe(OH)3 ↓+ 3NH4+
2、配合物异构现象 交流与讨论 P78
平面四边形
PtCl2(NH3)2
中配 心位 原体 子
配位数 4 。 《金榜》 P41~42
同种配位体处 同种配位体处 于对角位置 于相邻位置
NH3
Cl Cl
NH3
Pt
Pt
Cl
NH3 Cl
NH3
反式异构体 顺式异构体
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水中溶解度小 水中溶解度大
2、判断以下配合物的中心原子的化合价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讲义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讲义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讲义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在化学的世界里,配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物质。

那什么是配合物呢?简单来说,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围绕它的若干个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的复杂离子或分子。

中心原子通常是金属离子,它们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能够接受配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

而配位体则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比如氨分子(NH₃)、水分子(H₂O)、氯离子(Cl⁻)等。

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它是由配位体提供孤对电子进入中心原子的空轨道而形成的。

这种键的形成使得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二、配合物的形成过程让我们以常见的铜氨配合物 Cu(NH₃)₄²⁺为例,来看看配合物的形成过程。

首先,铜离子(Cu²⁺)在水溶液中以水合离子 Cu(H₂O)₄²⁺的形式存在。

当向溶液中加入氨时,氨分子中的氮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能够与铜离子的空轨道相互作用。

氨分子逐渐取代水合离子中的水分子,与铜离子形成配位键,最终形成稳定的Cu(NH₃)₄²⁺配合离子。

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受到溶液的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配合物的形成过程中,中心原子的电子构型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化学性质。

同时,配位体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决定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三、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的结构可以分为内界和外界两部分。

内界是由中心原子和配位体组成的核心部分,它通常以方括号括起来,比如 Cu(NH₃)₄²⁺中的 Cu(NH₃)₄²⁺就是内界。

内界中的中心原子和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紧密结合,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外界则是位于方括号外面的离子,它们与内界通过离子键相结合。

例如,在 Cu(NH₃)₄SO₄中,SO₄²⁻就是外界。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直线型、平面三角形、四面体、八面体等。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取决于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和配位体的种类及数量。

高二化学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201912)

高二化学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201912)

Cu 2+ +2NH3 .H2O Cu(OH)2 + 4NH3 . H2O
蓝色沉淀
Cu(OH)2 +2 NH4 +
[Cu(NH3) 4]2+ +2OH—+4H2O
深蓝色溶液
结论:上述实验中呈天蓝色的物质叫做四水合铜离 子,可表示为[Cu(H2O) 4]2+。在四水合铜离子中,铜 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由水分子中的O原子提 供孤对电子对给予铜离子(铜离子提供空轨道), 铜离子接受水分子的孤对电子形成的,这类“电子 对给予—接受键”被称为配位键。
1.定义
配合物: 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 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 简称配合物。
例如:
[FeF6 ]3-
Fe(SCN)3
[Fe(CN)6]3-
[Cu(NH3)4]2+ [AlF6]3-
[Ag(NH3)2]+
2、配合物的组成
从溶液中析出配合物时,配离子经常与带有相反
素,例如:Cu2+,Ag+,Fe3+,Fe,Ni,BⅢ,PⅤ……
配位体:含孤电子对的分子和离子,。如: F-,Cl-,
Br-,I-,OH-, CN-,H2O,NH3,CO ……
配位原子:具有孤电子对的原子。如:C、N、O、F、
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第二单元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
活动与探究
【实验1】 取5ml饱和硫酸铜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逐 滴滴入浓氨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氢氧化铜与足量氨水反应后溶 解是因为生成了[Cu(NH3) 4]2+ ,
NH3
2+
其结构简式为:

《第二单元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单元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

配位数:与中心体以配位键结合的配位原子个数。 ③ 配位数:与中心体以配位键结合的配位原子个数。 配位数6 配位数4 例:[AlF6]3- 配位数 、 [Cu(NH3)4]SO4 配位数 、 ④ 配离子的电荷 配离子的电荷等于中心离子电荷与配位体总电荷的 代数和。 如 K2[PtCl4] 代数和。
• ⑤内界 有中心原子与配位体通过配位键 形成的复杂而稳定的原子团 • ⑥外界 配合物中内界以外的成分
[Pt(NH3)2Cl4]; 中心原子:Pt ; 中心原子: 配位体: 配位数: 配位体:NH3、Cl配位数:6
• 比较明矾 KAl(SO4)2·12H2O 与硫酸四氨合铜 [Cu(NH3)4]SO4两者的电离,写出电离方程式: 两者的电离,写出电离方程式:
• KAl(SO4)2·12H2O=K++Al3++2SO42-+12H2O • [Cu(NH3)4]SO4=[Cu(NH3)4]2++SO42-
H2O H2O Cu OH2 H2O
2+
中心离子或原子有空轨道 ① 中心离子或原子有空轨道 主要是一些过渡金属 如铁、 过渡金属, 主要是一些过渡金属,如铁、钴、镍、铜、银、金、 属元素的离子; 铂等金 属元素的离子 ; 这些金属阳离子都有较多的 价层空轨道,离子的电场比较强,价层轨道“很空” 价层空轨道,离子的电场比较强,价层轨道“很空”, 获取“孤电子对”能力较强。 获取“孤电子对”能力较强。 或是一些非金属元素, 磷等, 或是一些非金属元素,硼,硅、磷等, 中的B(Ⅲ 、 中的Si(Ⅳ 和 如Na[BF4] 中的 Ⅲ)、K2[SiF6]中的 Ⅳ)和 中的 中的P(Ⅴ ; NH4[PF6]中的 Ⅴ); 中的 或是不带电荷的中性原子, 或是不带电荷的中性原子,如[Ni(CO)4], [Fe(CO)5] 中的Ni, Fe都是中性原子, 都是中性原子, 中的 都是中性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对配合物结构认识的历史
2.知道简单配合物的基本组成和形成条件
3.理解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4.认识配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应用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一、人类对配合物的认识
知识回顾
1.配位键
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共用而形成共价键。

实验1:硫酸铜中逐滴加入浓氨水
实验2:氯化铜、硝酸铜中逐滴加入浓氨水
实验现象:
由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1.配合物: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例如:
2.配合物的组成
从溶液中析出配合物时,配离子经常与带有相反电荷的其他离子结合成盐,这类盐称为配盐。

配盐的组成可以划分为内界和外界。

配离子属于内界,配离子以外的其他离子属于外界。

内、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

外界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等于配离子的电荷数。

(1)中心原子:通常是金属元素(离子和原子),少数是非金属元素,例如:Cu2+,Ag+,Fe3+,Fe,Ni,BⅢ,PⅤ……
(2)配位体:(a)含孤电子对的分子和离子。

如:F-,Cl-,Br-,
I-,OH-,CN-,H2O,NH3,CO ……
(b)配位原子:具有孤电子对的原子。

如:C、N、O、F、Cl、S等。

(3)配位数
(4)配离子的电荷数
3.配合物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例题分析]
1.请解释下列问题
(1)重金属盐中毒时,为什么往往可以灌蛋清解毒?(2)当白衣服沾上铁锈时,为什么用草酸可以洗去?
第二、三课时
[学习内容]
二、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1.过渡金属能形成配合物的原因
2
[随堂练习]
填写下表
3.顺、反异构体
化学组成相同的配合物可以有不同的结构,这就是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主要是指化学组成相同,仅仅由于配体围绕中心离子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结构、性质不同的几何体。

最常见的有顺式、反式两种异构体。

(1)存在于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配位体的配合物(某些有机物中也存在)。

(2)顺式——指相同配体彼此位于邻位。

反式——指相同配体彼此处于对位。

[随堂练习]
1.配合物CrCl6.H2O中的Cl-、H2O都可以与Cr3+形成6配位。

它有三种异构体,一种是紫罗兰色,一种是暗绿色,还有一种是亮绿色。

将它们配成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各取相同体积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比为3:2:1。

试写出三种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Ni(NH3)2Cl2]可以形成A、B两种固体,A在水中溶解度较大;B在CCl4中溶解度较大。

试画出A、B分子的几何构型。

3.CuCl2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黄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在CuCl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
衡:[Cu(H 2O)4]2++4C1-[CuCl 4]2-十4H 2O 蓝色 黄色
现欲使溶液由黄色变成黄绿色或蓝色,请写出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

当作为中心原子的
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体的性质有关。

如CO 与血红素中的Fe 2+
形成的配
位键比O 2与Fe 2+
形成的强。

第四课时
[学习内容]
三、配合物的应用 1.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检验:
离子鉴定:如Ni2+与丁二肟反应,生成血红色配合物。

(2)物质的分离
离子分离:
2.配合物在生命体中的应用
3.配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
医药行业 治癌药物顺铂[Pt(NH3)2Cl2]
32
223433()()()()
NH H O Zn NH Zn Al Al OH ++⋅+⎧⎫−−−−→⎬⎨↓⎭⎩溶液沉淀
生物大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