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20)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一、线网建设现状及发展分析2019年底上海市完成地铁2号西延伸线(长6.2km )、3号线北延伸线(长15.6km )。
至此,上海城轨交通运营总里程达145km 。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规划到2019年,上海将有12条轨道交通线建成通车,组成长达31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
根据远景规划,上海整个轨道交通网络中共有17条线路(2019年建成12条),共设车站430座。
项目名称 1号线 2号线 3号线 4号线轨道线路长类型度(公里)地铁地铁地铁地铁21.26 18.4 24.97 27 17.04 31 33.1 35 23.3 31 - 120 - - - - - -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现状及规划起点已建项目火车站中山公园清河泾浦西大木桥莘庄龙阳路莘庄高科路江湾镇浦东蓝村路车站闵行开发区浦东机场16 14 19 26 11 2 27 28 22 12 33 38 27 23 - - - - -65.53 120 84.6 38.1 100 - - - - - - - - - - - - -1990-1996 1997-2000 1997-2000 -2019 -2019 2001-2019 -2019 2019-2019 -2019-2019 - - - - - - - - -终点车总投站数资(亿元)工期5号线轻轨磁悬浮磁悬机场快线浮列车6号线 7号线 8号线 9号线 10号线 11号线 12号线 13号线 14号线 15号线 16号线 17号线 18号线轻轨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轻轨轻轨轻轨轻轨在建项目济阳路站港城路站外环路站龙阳路站市光路站成山路站松江新城站宜山路站拟建项目外高桥保税高速铁路客区站临港新城2城北路站虹梅路金海路丰庄路华夏西路环西二大道金桥上海西站环南二大道祁连山路虹口公园上海西站军工路长江西路华夏中路二、设备现状及发展上海轨道交通运用了大量先进的新技术,所拥有的硬件设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
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
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
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
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
首都北京现有地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
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
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向下生长的“未来之城”——超大型城市上海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透视

他山之石如今,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土地资源的利用范围早已不仅限于平面,而是立体的。
因此,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提出,鼓励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用“地下”换“地上”。
2021年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长三角城市群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珠三角城市群,共同构成主导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增长极。
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地下空间新增建筑面积同比上升,增长率达3.78%,尤其以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最为显著。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数据显示,上海地下空间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的地下空间发展形态。
潜力资源 地下空间开发亮点频频2023年3月,连通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与国家会展中心的地下通道hubo商业街全新亮相,不仅为这个2019年底就已开通的千余米进博会交通配套项目增加了多姿多彩的丰富业态,也为附近工作生活的市民提供了一处便利的超大商业空间。
“在新城开发、城市更新等成片建设地区,地下空间整体开发模式受到了政府和开发商青睐。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何耀淳表示,“像虹桥枢纽—国展中心这样的大型项目,从规划之初就明确了地下空间整体规划、逐步开发的原则,从设计到建设车库正式开挖,项目单个竖井开挖直径达23.02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直径竖井,建成后将提供停车位304个,有力缓解街道长期存在的“停车难”压力。
近5年来,上海市全面开展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公园、绿化腾出了更多地面空间。
三重挑战 安全、秩序和效率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防工程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轨道交通建设,上海市的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023年3月28日,上海市共有地下工程43168个,总面积近1.5亿平方米,主要分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设施三类。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样稿(2010年最新版含图则)

5、其他规定 ……
第三章 土地开发强度
1、开发强度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开发强度以容积率作为上限控制指标。容积率是地块地 面以上的建筑量与地块面积的商。
2、容积率和建筑量的计算口径 2.1 当用地边界调整时,地块的核定建筑总量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容 积率和调整后的用地面积的乘积。 2.2 第四章第 2 条所列的独立占地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容积率,可在规 划实施阶段按规定的适用程序进行调整优化。 2.3 第四章第 3 条所列的非独立占地的公益性配套设施的建筑量,可在规划 实施阶段按规定的适用程序进行调整优化,但原规划核定的其余建筑总量不变。
4
10、其他规定 ……
第二章 土地使用
1、用地性质 1.1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混合用地及其适用比例如下: C2C8:商业办公混合用地。其中,除 号地块以外,此类混合用地的建筑 量分配比例为 C2≥ %,C8≤ %。 号地块建筑量分配比例为 C2≥ %,C8 ≤ %。 ……. 1.2 在建设项目规划管理阶段,可根据《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 的“用地相容性规定表”,在土地出让之前,由区县规划管理部门向市规划管理 部门申请地块的用地性质相容,经审批同意后纳入《地块规划设计条件》或《选 址意见书》。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以按照规定的适用程序,并可以在《地块规划设 计条件》或《选址意见书》中增加必要的附加条件,以指导项目的规划实施。 1.3 利用绿化用地的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泵房、变电站等市政基础设 施,其用地性质在本规划中计入绿化用地进行汇总统计。
该地区的功能定位是: 。
该地区的规划原则是: 。
该地区的建设项目许可应遵循
等法规和规范的要求。还应执行以下规
上海2020年22条轨交规划图

2020年22条轨交规划图请登录后查看与下载附件...轨道交通2010-2020年详细规划图,站点名尚未确定。
【新民网讯】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近日通过“上海环境热线”网站对《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20年)》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公示,首次完整披露了上海在2010年—2020年间将新建8条地铁新线、延伸5条既有线路的规划。
该院通过公告表示: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规划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在该环评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和报告基本编制完成,报送审批前,还将采取调查问卷、公众告示等方式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
同时新民网网友也可在本新闻跟帖中提出意见和建议,新民网将整理意见并转交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公示全文如下:规划背景及概况(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已呈现网络化特征,网络效应初步显现。
2007年随着“三线两段”(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1号线向北延伸3个车站,4号线实现环线运营)开通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线路总数达到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235km,覆盖全市13个行政区域,形成了“一条环线、七条射线、九个换乘站、九站共线”的网络运营格局。
建成线路运营情况总体呈现出客流总量逐年增加、客流效益显著提高、运营服务水平逐步提升的特点。
近年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2) 2005年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2005年4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制了《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至2012年,包括已运营的线路长度,上海将形成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约567km,见表2。
在上述规划基础上,我院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审批。
(3) 新一轮近期规划的建设项目规模和构成今年,在原有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支持城市重点地区开发建设、服务郊区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对外交通枢纽配套能力、继续支持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完善和加密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等原则。
上海2020前地铁建设规划图

[编辑本段]开工总表2010 二号线东延伸段(浦东机场——龙阳路)及西延伸段(淞虹路——诸光路)及七号线北延伸段(锦秋路——罗店)、十号线(新江湾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东站/航华新村)、十三号线世博段(淮海中路——长清路)通车;十九号线、二十号线、二十一号线开工。
2011 十四号线、十五号线、十六号线、十七号线、十八号线、二十二号线开工。
2012 五号线二期(东川路——海湾大学城)、十一号线二期(江苏路——济阳路)通车。
2013 十二号线(凌空路——友东路)、十三号线(华江路——孙桥)、二十一号线(龙阳路——临港新城)通车。
2015 八号线三期(中国航天科普园——航头)、九号线南段(松江新城——枫泾)及二期东段(民生路——凌空路)、十号线二期(五号沟——新江湾城)、十一号线三期(济阳路——迪斯尼乐园)、十三号线西延伸段(华江路——华新)、十四号线(安亭北站——合庆)、十五号线(锦秋路——南桥新城)、十七号线(共青森林公园——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十九号线(凌空路——新民/城桥新城)、二十号线(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朱家角)、二十二号线(闵行开发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机场快速轨道交通二期(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龙阳路)通车;沿江线开工。
2016 一号线北延伸段三期(城桥新城——富锦路)及南延伸段二期(莘庄——松江新站)、十八号线(长江西路——航头)通车。
2017 十七号线北延伸段(共青森林公园——吴淞第二邮轮港)、十二号线西延伸段(青浦工业园区——友东路)、六号线北延伸段(高桥滨江森林公园——港城路)通车。
2018年二号线南延伸段(浦东机场——浦东客站)、十六号线(带状环线)通车。
2020年十三号线西延伸段二期(华新——白鹤)、沿江线(新江湾城——关港/友谊河)、机场快速轨道交通西延伸段(青浦站——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及南延伸段(浦东机场——浦东客站)、二十二号线二期(闵行开发区——卫清路) 通车。
[1]近期规划只列出新建线延伸线不列出上海轨道交通20号线上海轨道交通20号线,为上海市2010~2013年(待有关招投标审批程序完成后,初定于2010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工期约3年)规划建设的一条重要轨道交通路线。
上海地铁2030官方规划

上海地铁2030官方规划《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正式公布了,其中受人关注的是对未来城市交通建设的规划。
未来,上海将形成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三个10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上海市轨交运营规模将超过830公里。
▲最新规划图▼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5)项目实施后,车站总数将达到600余座!上海地铁线路将增加到24条线路!届时上海地铁运营规模将超1000公里!之前的环评公示上看,上海地铁还将新增,19号、20号、21号、23号、崇明岛线、嘉闵线、机场联络线等!规划中的线路,地铁19号线▼轨道交通19号线起自闵行梅陇,终至宝山杨行。
主要沿济明路、浦东南路、江杨南路走行。
全长约40km,设站30余座。
地铁20号线▼轨道交通20号线一期起自上海西站,终至共青森林公园。
主要沿交通路、场中路、嫩江路走行。
全长约20km,设站10余座。
地铁21号线▼轨道交通21号线一期起自国际旅游度假区,终至浦东新区高行。
上海装修网了解到,该线路主要沿哥白尼路、广兰路、杨高北路、东靖路走行。
全长约28km,设站10余座。
地铁22号线▼纵贯浦西中外环间的22号线路,可以直接对接20、18号线,串起机场拓展区、静安大宁、普陀桃浦、中环、长宁临空、闵行金虹桥等区域。
地铁23号线▼轨道交通23号线一期起自闵行开发区,终至徐家汇。
线路主要沿东川路、龙吴路走行。
全长约29km,设站20余座。
地铁24号线▼为贯穿中心城的南北走向线路,主要沿何杨铁路支线、杨树浦路、北洋泾路、锦绣路、陈行公路走行,经杨浦区、浦东新区。
25号线是本次规划中新增的。
在徐汇区战略指引图中出现了新增的25号线。
图中可以看到25号线为徐汇区始发向西走行的轨交线,但目前,轨道交通25号线暂未有明文公示。
轨道交通26号线▼此次规划中,多城区战略指引图中都可以看到26号线,这是26号线第一次出现在公开文件中。
2020上海地铁规划线路图

2020上海地铁规划线路图(含地铁线详解)除了《上海地铁规划2010年版图细说((1-7号线)》和《上海地铁规划2010年版图细说(8-13号)》里所说的13条地铁线,将在2020之前建设完毕并且投入使用。
上海地铁的14-18号线为2020年的地铁远景规划,预计在2010-2020年间全部建设完成。
上海地铁14号线:即原来的M6线,起讫点为嘉定江桥至陆行。
走向:嘉定江桥由A20东侧起经铜川路、曹杨路、武宁南路、华山路、常熟路、长乐路、金陵东路过江到世纪大道、浦东大道、金桥路、川桥路到陆行(申江路和金穗路之间)结束设站:陆行、金港路、金沪路、碧云路(和9号线换乘)、云山路(和6号线换乘)、居家桥路、罗山路、源深路(和18号线换乘)、浦东大道(和4号线换乘)、浦东南路、陆家嘴(和2号线换乘)、豫园(和10号线换乘)、大世界(和8号线换乘)、淮海中路(和13号线换乘)、长乐路(和12号线换乘)、静安寺(和2、7号线换乘)、武定路、武宁路(和13号线换乘)、曹杨路(和3、4,11号线换乘)、真如西村路、真光新村,丰庄,嘉定江桥上海地铁15号线:即原来的轻轨L1线,起讫点为锦秋路-闵行紫竹圆区。
走向:锦秋路,南大路,西站,沿中环(真北路、北虹路、虹许路、虹梅路)、钦州南路、桂林东街、上海南站、老沪闵路,银都路,到闵行紫竹圆区结束。
设站:闵行紫竹圆区、银都路,莘朱东路、上中路、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南站(和1、3号线换乘)、上海师大、钦州南路虹梅路、虹梅路漕宝路(和12号线换乘)、宜山路虹梅路(和9号线换乘)、虹许路(和10号线换乘)、虹古路、北新泾(和2号线换乘)、金沙江路(和13号线换乘)、武宁路、铜川路(和14号线换乘)、上海西站(和11、16号线换乘),南大路,锦秋路上海地铁16号线:即原来的轻轨L2线,起讫点为吴泾-虹口公园。
走向:吴泾—银都路—莲花路—顾戴路—合川路—龙溪路—淞虹路—万镇路-->上海西站站(11,15)-->交通路站-->新村路站(7)-->志丹路站-->大宁公园站-->上海马戏城站(1)-->广粤路站-->虹口足球场站(3,8)设站:虹口足球场(和3、8号线换乘)、广粤路、上海马戏城(和1号线换乘)、万荣路、沪太路、新村路(和7号线换乘)、上海西站(和11、15号线换乘)、万镇路,淞虹路,龙溪路,合川路,顾戴路,莲花路,银都路,吴泾上海地铁17号线:即原来的轻轨L3线,起讫点为虹桥交通枢纽-军工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20年)
发布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发布日期:2009年4月2日
一、规划背景及概况
(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
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已呈现网络化特征,网络效应初步显现。
2007年随着“三线两段”(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1号线向北延伸3个车站,4号线实现环线运营)开通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线路总数达到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235km,覆盖全市13个行政区域,形成了“一条环线、七条射线、九个换乘站、九站共线”的网络运营格局。
建成线路运营情况总体呈现出客流总量逐年增加、客流效益显著提高、运营服务水平逐步提升的特点。
近年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表1 上海轨道交通现状运营线路一览表
(2) 2005年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
2005年4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制了《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至2012年,包括已运营的线路长度,上海将形成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约567km,见表2。
在上述规划基础上,我院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审批。
表2 2012年形成的基本网络
(3) 新一轮近期规划的建设项目规模和构成
今年,在原有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支持城市重点地区开发建设、服务郊区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对外交通枢纽配套能力、继续支持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完善和加密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等原则。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又一次组织编制了近期建设规划,新一轮建设项目在2010-2020年期间共13项,包括5条延伸线和8条新建线,线路总长合计约310km,车站189座,见表3。
至此,2020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总规模将达到约877km,见图1。
表3 新一轮近期建设规划建设项目(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