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错题集》书稿--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word版,16页)

《中考物理错题集》书稿--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word版,16页)
《中考物理错题集》书稿--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word版,16页)

《中考物理错题集》书稿--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

【习题282】一根长1m左右、粗细均匀的细木棒,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一把刻度尺,还有一些细绳和一支铅笔。只用这些器材如何测出这根细木棒的质量。写出实验步骤,导出计算木棒质量的公式。

【答案】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找出木棒重心,用铅笔做出标记;

(2)用细线系住木棒,一处做支点;

(3)用细线系住钩码套在木棒上;

(4)调节钩码或支点的位置使木棒平衡;

(5)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支点到木棒重心及支点到系钩码细线的距离L1、L2。

木棒质量为ML2m/L1

【习题283】用刻度尺、弹簧秤、长方体铁块、烧杯测液体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及计算液体密度的方法。

【答案】实验步骤:①用刻度尺测出规则铁块的长a、宽b、高c,则V=abc;②用弹簧秤称出铁块的重力G;③用弹簧秤拉着铁块并把铁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记下弹簧秤的示数G',则铁块受到的浮力=

【习题284】假如由你来设计一座用大理石建造的纪念碑时,

你需要考虑这座纪念碑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有多大,那么,你应该依据什么原理,收集哪些数据来进行估测?

【答案】根据:压强公式P=F/S=ρgh 收集的资料:纪念碑的高度,大理石的密度ρ。

【习题285】设计一个实验如何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

【答案】用力让两个鸡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转动,生鸡蛋内部是液态的,外壳转动起来,而内部的液态,由于惯性还保持静止,所以很快停止转动;而熟鸡蛋是固态,转动时内外速度一致,所以就能转动较长时间才停下来。

【习题286】有一位中学生在实验室用一个没有砝码的自制等臂天平和一个自制的量筒以及细沙、水等简易器材测出一块矿石密度,你认为他是如何测矿石密度的,简要叙述实验过程。

【答案】实验步骤:(1)平衡盛水容器。在天平的一个盘里放盛水容器(可以用量筒),在另一盘内加沙子至天平平衡。

(2)测矿石质量。在放沙的盘内放上矿石,在容器内加水,直至天平再平衡,此时m水=m石。用量筒测出m水的体积,并求得 m水的大小,即得矿石质量m石的大小。

(3)测矿石体积,求密度。用量筒根据排水法测得矿石的体积 V 石,可求得矿石的密度

【习题287】利用身边的刻度尺、平面镜、水、弹簧秤等器材及浮力、电流热效应等知识,可以对一只电灯有哪些联想与设想?

【答案】 (1)灯一平面镜、镜前灯;(2)灯一水、浴室灯(浴霸);

(3)灯一浮力、航标灯;(4)灯一弹簧秤、夜间使用的弹簧秤。

【习题288】设计两种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法,所需器材请在以下提供的器材中选择。

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扎有橡皮膜)、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要求:写出每种方法所选择的器材、测量步骤、所测量的物理量,并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答案】方法一:器材:天平、烧杯、适量的水、牛奶、细线。步骤:①用调好的天平测烧杯质量m;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在水面处作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1;③倒出水擦干烧杯,再往烧杯内倒入牛奶至标记处,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方法二:器材:刻度尺、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烧杯、牛奶、适量的水。步骤:①在管内倒入一定深度的牛奶;②将管竖直放入水中,待橡皮薄膜水平时,用刻度尺量出管底到牛奶面和水面的深度分别为h1、h2。

【习题289】小明在他家的苹果园里,用所学的知识测量苹果的密度,他所能利用的器材有自制的弹簧秤及盛有水的水桶、塑料水瓢、细塑料绳和塑料袋(质量不计)。请你写出他可能采用的实验步骤及苹果密度表达式的推导过程。

【答案】方法一:①用弹簧秤测出苹果在空气中的重量G:②将挂在弹簧秤下的苹果浸没在水中,测出苹果在水中的重量G’。

方法二:①用弹簧秤测出苹果在空气中的重量G;②将苹果浸没在盛满水的水瓢中,并将排开的水接入塑料袋;③用弹簧秤测出塑料袋中的水重G水。

【习题290】在下列器材中:弹簧秤、直尺、量筒、水、烧杯、细线,选择一定的器材测一块正方体小木块的密度(小木块可放入量筒内)。要求提出两种测量方法并写出:

(1)所需的器材。

(2)简要的实验步骤(包括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

(3)计算木块密度的表达式。

【答案】方法一:所需器材有弹簧秤、直尺、小木块、细线。实验步骤:①用直尺量出木块的边长a,求V=a3;②用细线系住小木块;

③用弹簧秤称出木块重G,求出m=G/g;④求出小木块的密度。

方法二:所需器材有直尺、量筒、水、烧杯、细线、小木块。实验步骤:①用直尺测出小木块的边长a,求出V=a3;②用细线系住小木块;③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④把小木块慢慢放入量筒水中,待小木块静止后,记下水的体积V2;⑤求出小木块的密度。

方法三:所需器材有烧杯、直尺、水、小木块。实验步骤:①用直尺测出小木块的边长a,求出V=a3;②把小木块浸入水中平衡后,测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③求出小木块的密度。

【习题291】给你一个大容器和足量的水、两块三角板、一把刻度尺、一把弹簧秤、一个金属圆柱体、细线若干。请你说出利用上

述器材测定金属圆柱体密度的两种不同方法。要求:

(1)写出用什么仪器测什么物理量,并用符号表示测出的物理量。.

(2)写出圆柱体密度的最后计算式。

【答案】方法一:用弹簧秤测出圆柱体物重G,用三角板、刻度尺测出圆柱体高h、直径d,圆柱体密度。

方法二:用弹簧秤测出圆柱物重G,用细绳系着圆柱体挂在弹簧秤下面,让圆柱体浸没水中,读出弹簧秤示数F,有 F浮=G—F=ρ水gV,圆柱密度

【习题292】请完成下列设计性实验报告。

【答案】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1)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上,测出小石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2)将小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测量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F;(3)将小石块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测量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的读数F'。(3)测量中,小石块不能与容器底相接触;(4)测量中,水和待测液体至少能将小石块全部浸没。

【习题293】现给你一只量杯、一根细玻璃棒、一只密度计、足量的盐和水,只用上述器材要求测出一只鸡蛋的质量。

(1)简要说明测量的主要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用测量的量写出计算鸡蛋质量的表达式。

【答案】(1)①先在量杯中放适量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②把鸡蛋慢慢浸没在量杯的水中,读出这时杯中水的体积V2,则 V蛋=V2-V1;

③往量杯中加入盐并用细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鸡蛋恰好悬浮;④用密度计测出此时盐水的密度,即为鸡蛋的密度。

(2)m=ρ蛋V蛋=ρ液(V2-V1)

【习题294】现有量筒、小刀、烧杯、刻度尺、水槽各一个,一根足够长的橡皮筋和足量的水,请利用上述器材测出一个萝卜的密度。要求: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并用符号表示所测量的质量及最后萝卜密度的表达式。

【答案】将萝卜样品放到烧杯底部中间,使烧杯直立浮于装有适

量水的水槽中,在烧杯外壁与水相平处用橡皮筋扎一个圈做标记,取出样品,再向杯中缓缓倒水,待杯外水面与标记处相平为止,将杯中水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再算出质量,即为萝卜样品的质量。

【习题295】某校太阳能科技活动小组用口径为1m的铁锅,将内壁贴上表面光亮的铝箔制成太阳灶,把太阳灶正对着太阳,太阳灶能将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和热集中在灶前某处。在该处放一只盛水铝壶,就可以给壶中的水加热。在晴朗的日子里实验小组将太阳灶正对着太阳,铝壶中装入2.5kg的水,并在水中插入温度计,实验时每隔3 min测量一次水的温度,每隔l0 min调整一次太阳灶的方向使它正对太阳,每次实验都是以中午12时开始到水沸腾为止,应用所学的知识和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将热能传递到地球(填“传导”、“对流”或“辐射”)。

(2)每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都未达到100℃,表明该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升温特点是“低快高慢”,这是因为__________ 。

【分析】太阳传热到地球的方式是辐射,本题还考查了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一般气压升高,沸点升高,反之沸点降低。由表中数据分析并处理可以发现其中数值在低温段与高温段所需加热时间不同。

【答案】 (1)辐射。(2)小于。(3)水温越高,散热越快。

【习题296】给你一块电流表、一组电池组、一个定值电阻、两个开关来测定一个未知电阻Rx(导线若干),请用两种方法设计实验电路图,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答案】方法一:按电路图所示连好电路,先把电流表接到R 0支路,测出R0支路电流I0,再把电流表接到Rx支路,测出Rx支路电流Ix,。

方法二:按电路图所示连好电路,只闭合S,读出电流表示数I,同时闭合S、S2读出电流表示数I',

【习题297】给你一块电压表、一组电池组、一个定值电阻、两个开关来测定一个未知电阻R(导线若干),请用两种方法设计实验电路图,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答案】方法一:按照电路图所示连好电路,用电压表测出R0两端的电压V0,再用电压表测出R两端电压Ux,

方法二:按照电路图所示连好电路,当闭合S1、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此时Rx被短路,U为电源电压;只闭合S1电压表示数为U。,【习题298】如图所示,图甲是一单刀双掷开关的实物图,它的符号如图乙所示,图丙是单刀双掷开关对电路控制作用的一个实例,当S与“1”接触时,灯泡E l发光;当S与“2”接触时,灯泡E2发光。

现有如下器材:一个电源(两极间电压保持不变,但电压数值未知)、一个电阻箱(用R0表示)、一个待测电阻Rx、一块电压表(最大量程大于电源两极间电压)、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

(1)根据以上所给器材,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能测量并计算出待测电阻Rx的规范电路图(连接好后在试验过程中不能拆卸)。

(2)写出测量的操作步骤及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用测量的物理量计算Rr的表达式__________ 。

【答案】 (1)如图所示。

(2)步骤:S接1时,测出电源两极间电压U;S接2时,测出 R0两端电压U0。

(3)Rx=。

【习题299】有一只在照明电路中正常工作的白炽灯,玻璃上的文字模糊,请你设计出测定该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办法,提出所需仪器的数量和规格,拟出应采取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答案】所需仪器:交流电流表(0~1A)一块、灯座1个、交流电源插座、插头、电灯、开关各一个。实验步骤:①电路如图所示;

⑦接通电路,观察记录电流表读数;③计算电功率P=UI注意事项:①必须用绝缘导线;②注意安全,接线时必须拔掉电源插头。

【习题300】现有一个阻值为 R的定值电阻、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电池组(电源电压不变)、若干根导线、一块电压表(该电压表表盘面

上有刻度但无刻度值;电压表装上后不能拆下来;电压表量程大于电池组电压)。请你设计一个测未知电阻R阻值的方案。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

(2)简单写出完成接线后的实验步骤。

(3)推导出Rx的表达式。

【答案】 (1)如图所示。

(2)实验步骤:①把S扳到1,记下电压表偏转的小格数N1;②把S扳到2,记下电压表偏转的小

格数N2 。

(3)推导:略

【习题301】要测出2.5 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现有器材如下:6 V电源1个、导线若干、开关多个、电流表1块、电压表1块、2.5 V小灯泡1个、定值电阻R0一个、滑动变阻器1个。请你选择器材用两种不同方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每种方法只能用一种电表,只连一次电路。要求画出电路图,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

【答案】

方法一:如图所示,①闭合开关S、Sl,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达到I0=;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断开S1,闭合开关S、S2,用电流表测出电流I;③灯中电流I1,则P额=。

方法二:如图所示,①闭合开关S、S1,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达到2.5 V;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罩不变,闭合开关S、S2,记下电压表示数U;③R0两端电压U0=U-2.5 V,R0中电流等于灯中电流I1=;④P额=

【习题302】要利用电池组(电压为5~6 V并且不变)、电压表(15 V档已损坏,而3 V档完好)、开关、滑动变阻器、5Ω和1Ω的电阻若干,测4.8 V小灯泡(电阻10Ω左右)的额定功率。要求

简述实验步骤,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用字母表示所测的量及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答案】步骤:①如图所示,按电路图连好电路,R1与R2为两个5Ω电阻串联;②S2断开,S1闭合记下电流表示数I1,得电源电压U=10 I1;③闭合S1、 S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10I1—4.8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④此时将电压表并联在R3两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3,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小灯泡的P额=。

【习题303】手边有一把电烙铁、一个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画出一个能使电烙铁处于高温和低温两种状态的电路图。要求:接入照明电路中,高温时电烙铁正常工作;低温时(预热状态)灯泡亮。(电烙铁符号用电阻符号表示)

【答案】如图所示。

【习题304】一只标有“220 V 100 W”的电烙铁,为了使电烙铁工作时,能正常消耗100 W的电功率,而在不工作时,只消耗25 W的电功率,使之不至于完全冷却,但又节约了电能。现在有额定电压是220 V,额定功率分别是15 W、25 W、40 W、60 W和100 W 的灯泡、单刀双掷开关及足够的导线可供使用。要求:.

(1)请设计并画出一个能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路图。(电烙铁符号用电阻符号表示)

(2)你所选用灯泡的规格。(3)对你所设计的电路作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电烙铁不工作时和工作时进行比较,1s内可节约电能__________

【答案】 (1)电路图如图4.14所示。

(2)220 V 100 W

(3)当S扳向1时,电烙铁消耗功率100 W;当S扳向2时,电烙铁消耗功率25 W。

(4)50 J。

【习题305】 Ll灯泡为“3 V0.5 w”,L2灯泡为“5 V 1 W”,用12 V蓄电池供电,使两灯都能同时正常发光,现手边有0~100Ω的滑动变阻器两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1)请你设计一个使灯L1、L2均同时正常发光的电路。

(2)用你所学过的电学知识计算出两只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R1和R2。

(3)如果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案,请挑选最佳方案。

【答案】设计方案(如图所示):

方案二(如图所示):

方案三(如图所示):

由于两灯均要求正常工作,I2>I1,故共有以上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最佳方案,应为损失电功率最小的。

方案一中,P损=0.9 W;

方案二中,P损=2.9 W;

方案三中,P损=2.9 W;.

方案一是最佳,因为损失的电功率最小。

【习题306】设计一个磁性强弱能够改变的电磁铁电路:

(1)除了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一只开关、若干导线外,还可以选择的电路元件是__________

(2)在下面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3)说明调节方法和结果。

【答案】 (1)滑动变阻器。(2)如图所示。(3)滑片向左移动,磁性增强;滑片向右移动,磁性减弱。

【习题307】用厚为1mm的均匀金属板制成的开发区平面图A,比例尺为1:10 000。现给你一个弹簧秤、水和细线,要求测出开发区的实际占地面积,请写出步骤(用字母表示所测物理量):

(1) __________;

(2) __________

(3)开发区实际面积S=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 (1)用弹簧秤测出金属板A在空气中的重力G1;(2)用弹簧秤测出金属板A浸没于水中时视重G2;(3)F浮= gsh,所以s=。

【习题308】现有一台天平(含砝码)、一个刻度看不清的小量杯、一根细线和足够的水,试用这些器材测定小铁块的密度ρ。要求:

(1)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简单的测量方法。

(2)根据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铁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答案】(1)①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m铁;②用天平测出小量杯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1;③把铁块用细线系住轻轻地放入装满水的量杯中,排完水后再取出;④用天平测出小量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2,则m水=m1—m2;⑤铁块体积V铁等于被排出水的体积,即V铁=V水=。

(2)ρ水=

【习题309】小明同学要检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一观点。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说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答案】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某一深度转动盒口方向,发现U形管管中均有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习题310】为了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ρ2;给你一只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平底试管、一些小铁砂粒、两个烧杯,一个烧杯盛有水,

一个盛有待测液体。如图所示(水的密度ρl已知):

(1)要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 。

(2)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3)根据测得的结果(用字母符号代表),求出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

【答案】 (1)刻度尺。

(2)①将适量的小铁砂粒放入试管中,将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使试管竖直地漂浮于水面,量出此时试管浸入水中的长度h1;②从水中取出试管,将试管放入盛某种液体的烧杯中,使试管竖直地漂浮于液面,量出此时试管浸入液体中的长度h2。

(3)ρ2= .

【习题311】娜仁花跟苏和一起放羊。一天,娜仁花对苏和说:“咱们想个办法来称一下羊的体重(质量)好吗?”苏和说:“好是好,可是在这茫茫的大草原上,哪有秤呢?”聪明的娜仁花指着身旁的一棵大树说:“你看见这棵大树的树杈没有?有它就可以了。”她让苏和把一根棍子卡放在大树杈上,两人分别握住棍子的一端悬吊着,让棍子成水平状。然后,娜仁花掮着羊与苏和交换了一下位置,支点没变。巧得很,两人悬吊时棍子还成水平状。已经知道娜仁花质量为37.5 kg,苏和质量为45 kg,你能求出娜仁花肩上的羊的质量是多少吗?

【答案】娜仁花与苏和两人悬吊在棍子的两端时,各人到支点的距离与体重(质量)成反比;当她们交换位置后,由于娜仁花掮着一只羊后使棍达到水平状,支点没变,但两人到支点的距离变了,质量也变了,由两者成反比,得45:M=5:6(M表示娜仁花掮羊后的总质量)。M=54 kg,所以羊的质量为(54—37.5)kg:16.5 kg。

【习题312】给你一个矿泉水瓶子,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当气体的体积不变时,如果温度降低气压就会减小:

(1)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2)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3)推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取一空的矿泉水瓶子,里面放人少量开水,盖好瓶盖,放进冰箱冷冻;

(2)过半个小时之后从冰箱里拿出的矿泉水瓶子瘪了;

(3)由于冰箱里温度低,水蒸气放热降温,气压减小,瓶外气压大于瓶内气压,所以瓶子被压瘪。

【习题313】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利用自己家里的房门来研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简要说明具体做法:

(1)力的大小(2)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点

【答案】 (1)在同一个位置上用力推大门能开,用力推小门不开;

(2)向里推使门关闭,向外推使门打开;

(3)用同样的力推门拉手一侧能推开,推门轴一侧推不开。

【习题314】任选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磁场中离磁极越

远处磁性越弱:

(1)所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法__________;(3)分析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条形磁铁、弹簧秤、小铁块、细线、铁架台;

(2)用细线将小铁块拴在弹簧秤上挂在铁架台上,用一条形磁铁由远及近地靠近小铁块,观察现象;

(3)条形磁铁靠铁块越近,弹簧秤的示数越大。

【习题31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1)需要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和计算,请在下面空白处设计一份能记录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的表格。

【答案】 (1)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

(2)表格

【习题316】某同学用一个电源(不知电压)、两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滑动变阻器R(20 Ω 2 A)和若干导线来测一个小灯泡

的额定功率,小灯泡上仅标有“0.2 A”字样,额定电压已看不清楚。他经过思考后,设计并连接了电路。在进行实验时,他发现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中点时,小灯泡能正常发光。最后,该同学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这个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多大?

(2)请你画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3)请你简要说明该同学测这个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步骤、所测的物理量,并写出有关的计算过程和这个小灯泡额定功率P的数学式。

【答案】 (1)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 A。

(2)如图所示

(3)将滑片P滑至6端,断开 Sl,闭合S2,设这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则电源电压U=IR=20I。断开S2,闭合S1,将滑片P滑至中点,这时电流表的读数0.2 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即额定电压)U灯=20(I-0.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习题317】探究性实验为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R的阻值已知,R'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U,未知。S1、S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A为电流表。则探究测量Rx的步骤如下:

(1)将实验步骤填写完整:实验时,将S2向d闭合,S l向a闭合,

八年级下物理简答题实验设计题完整版

八年级下物理简答题实 验设计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简 答题及其答案 1. 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过马路是很危险的。常有人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后,都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为什么 答: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之前汽车向前运动,刹车后,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所以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2. 飞机向灾区投放救灾物资时,为了保证物资投放到位,总是要提前投放。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是为什吗? 答:由于物资具有惯性 救灾物资离开飞机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在飞机投放救灾物资前,救灾物资和飞机有相同的速度。 因此在下落的过程中仍会继续向前运动。 为了保证救灾物资投放到位,所以需要提前投放。 3.为什么大坝通常修成梯形、上窄下宽的形状? 答:根据P =ρgh ,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河水越深,产生的压强越大,大坝下部承受的压强比上部大.所以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使之能承受更大的压强 4. 小磊同学是班里的“大力士”,一天他放学回家,看到公路上有一块大石头,他担心大石头会妨碍车辆正常通 行.于是,他决定把石头推到路边,但是他费了很大的力,累得满头大汗,石头却一点儿没动(如图所示).他的同学小颖恰好路过,看到此清景说:“你的行为很值得称赞,但是你对石头并 没有做功.”你认为小磊同学对石头做功了吗为什么 答:小磊对石头没有做功.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小磊对石头虽然用了力,但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小磊没有对石头做功。 5.一艘轮船从合力驶入海里后,会浮起来一些,为什么(已知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 答:轮船由和历史入海里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漂浮状态,且所受重力没有变化。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轮船所受浮力大小也不变。因为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由排液浮gV ρ=F 可知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较小。所以,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后会浮起来一些。 6.为什么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在水中会下沉,而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钢铁的密度为×103kg/m3) 答:由于钢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在水中,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能够排开水的重力小于钢铁快的重力,所以,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在水中会下沉。 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形状不同于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与同质量的金属块相比,轮船在水中能够排开水的重力大大增加,可以等于轮船的重力,所以轮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7.运动员在比赛时,为什么用力向后划水,赛艇就向前运动? 答:用力向后划水,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水给赛艇一个向前的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赛艇就向前运动。

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导读:本文是关于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帮助到您!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我们目前的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停留在关于物理学的知识系统的归纳和理论体系的阐述上,就连物理实验本身的教学,也是按教材的分析按部就班地进行纯理论的讲解.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考查的实验不是教材所限的实验呢? 一、实验设计教学的必要性1996年上海高考第四(5)题要求测定陶瓷管上均匀电阻膜的厚度,就属于设计型实验.但由于题目给出了全部实验器材和所有相关量,使实验定位在电阻或电阻率的测定上,又大大降低了实验难度,只属于局部设计型实验.无论命题者出于何种考虑,设计型实验毕竟半遮半掩地出现了,这多少给教学工作者提了个醒. 1.从小处着眼,加强实验设计教学上海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城市,其成功的改革将为全国高考提供可能的改革方向,甚至一些新颖的题型和情境,都可能为全国高考所借鉴.如1996年全国高考第21题就是从1995年上海高考第一(5)题脱胎而来的.无疑上海高考关于实验设计的考查是又一个成功的改革举措,极有在全国推广的价值.而物理《考试说明》中要求“会用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实验方法”,也为实验设计的考查在全国的推广提供了可能.

2.从大处着眼,加强实验设计教学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先生在为郭奕玲、沈慧君编著的《物理学史》所作的序中,曾严厉指出:“今天我们科学界有一个弱点,这就是思想不很活泼,这也许跟大家过去受的教育有一定关系……”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应该……”“必须……”;我们的考试题目常常不惜笔墨描述背景、附加条件,最后只有一个小小的空格“是……”.这样培养选拔出来的人才在学校是好学生,步入社会是好职员,大脑中只是机械地跳动着两个问题:“你要我做什么?你要我怎么做?”工作常常:“完成”的相当漂亮,但思想僵化,毫无创见.这正是我们的悲哀!长期以来的这种教育选拔模式,致使我们现在仍只能在很羞涩地提到几个美籍华人时才有一种借来的荣光与自豪! 思想不活跃,是因为我们给了学生太多的“必须”的限制;思想僵化,是因为我们留给学生太少的“可能”的余地.实验设计的教学,正是活跃思想,培养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授以实验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考虑有哪些可能的做法,自己会怎么做.二、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1.明确目的,广泛联系题目或课题要求测定什么物理量,或要求验证、探索什么规律,这是实验的目的,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实验目的明确后,应用所学知识,广泛联系,看看该物理量或物理规律在哪些内容中出现过,与哪些物理现象有关,与哪些物理量有直接的联系.对于测量型实验,被测量通过什么规律需用哪些物理量来定量地表示;对于验证型实验,在相应的物理现象中,怎样的定量关系成立,才能达到验证规律的目的;对于探索型实验,在相应的物理现象中,涉及哪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情况

新课标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教案资料汇总 隆回一中物理组周宝

物理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用实验研究物理现象与规律,包括: A.正确选择实验方法与实验器材。 B.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C.知道如何实验、判断结果的可靠程度。 (2)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课程容和重要的物理概念,以形成物理思想, 培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以培养实验技能。 (4)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法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2、做好实验的基本要求 (1)实验前必须做好如下准备: ①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 ②了解仪器性能,熟悉操作步骤 ③设计记录表格,掌握注意事项 (2)实验中必须手脑并用,做到心到、眼到、手到。 ①仔细调整实验装置,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②保证满足实验条件,注意规实验操作 ③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客观记录实验数据 (3)实验后必须对数据进行处理: ①尊重实验客观事实,正确分析记录数据 ②合理做出实验结论,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常用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物理《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仪器有13种,除打点计时器和滑动变阻器不需要读数外,其余11种都涉及到读数问题。 (一)测量仪器使用常规 对于测量仪器的使用,首先要了解测量仪器的量程、精度、使用注意事项和读数方法。 1.关于量程问题:这是保护测量仪器的一项重要参数,特别是天平、弹簧秤、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等,超量程使用会损坏仪器,所以实验时要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选择量程适当的仪器。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时,选用量程过大的仪器,采集的实验数据过小,会造成相对误差较大,应选择使测量值位于电表量程的1/3以

中考物理实验综合探究题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实验综合探究题答题技巧 实验综合探究,实验题虽然整体难度要比力学综合计算和电学综合计算都要小,但是往往我们老师在阅卷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实验题学生丢的分并不比计算题要少。为什么? 因为计算我们说只要学生细心,物理功底过关,基本物理方程列出来的话,两者加以完美的结合,物理和物理都能跟上,那么这道题它往往能得出来。或者是哪怕中间某一步,它计算出了错误,实际上这道题它是可以得很多分的。但实验它更强调的是细节,或者说实验里面它更强调的是规范,尤其是步骤实验里面,正是因为有太多太多的规定性的因素这一块,因此很多学生,如果说平时学的不够扎实,或者是自己的性格所限,很多学生是非常扎实认真。 但是有些人,可能基础也比较好,但是比较毛躁。这时候他在实验题里面往往比较容易丢分。好,我举几个例子,比如图象表格规律探究,规律探究题,几乎是每年中考实验必定会考到的。那么关于探究性实验,在这里一定有它的答题规那么。如果说我们知道这道题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你却不按照它的要求来加以答题的话,这道题的分数你也是得不到的。比如说在实验里面,这道填空题一般是2分,前一半一分,后一半一分。哪个前一半,前一半往往是你需要指出这个表格或者图象里面,说给你的控制变量所在,你必须要提出来,如果说要写漏了或者写错了,那会扣分。 现在2018年以后开始规定,说图表信息归纳题的话,必须以函数表达式的形式写出,也就是不能够直接以正反比的形式出现。更不能简单的说某个物理量与另外一个物理量成什么比,正比或者反比,这些都成为答题规范,如果这些我们平时在复习的时候加以注意的时候,相信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得到一个更加好的分数。

天津中考物理实验设计习题

刻度尺,林酱油一 3?张华同学到某养殖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f 他帮助工作人员捡拾鸡蛋时,想知道新鲜鸡 和这种金属的密度可以使用的实验器材只有刻度尺、天平和確码‘请设计实验方法,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和计算过程一 2酱油是一种密度略大于水的居家调味品?小 明学习了密度测量的有关知识后,履测定家里所用酱油的密度请你利用下列常见器材、帮助小明设计测定 蛋的密度有多大请你从“弹簧测力计、密度计、细盐.烧杯.水、细线、玻璃棒冲选出合适的实验器材,在不打碎鸡蛋的情况下「设计一个实验测量新鲜鸿蛋的平均密度( P雋> Pi^)-要求- (I )写出所选实验器材; (2 )简要说明测量方法. 酱油密度的实验步骤,并写出密度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水的密度用P?K表于) 所用器材:-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小塑料块4小明想测量一捆细金属丝的氏度,于是他从实验室中找来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程足够)、量程为10 cm的直尺水、一个足够大的烧杯,细线和一支粗细均匀的铅笔一 方案设计性实验 L有一团细而乱的金属丝,要测定它的总长度 (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两只小碗‘ 一把 1 / 9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方案,在不破坏这捆金属丝的情况下”巧妙测出它的长度(不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要求: (I)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2 )推导出金属丝长度L的表达式(用已知 量和测星量表示) 5某兴趣小组在电压表损坏的情况下,利用电流恚、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和恒压电源测出了未知电阻凡的阻值一如图是他们设计的实^电路.请将下列步瞬卜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沧;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电B且2(用 已知量和测 量量表示). 进行实验时不慣将电压表损坏,现有?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局和开关若干,请在图中虚线框内将电流表和开关接入电路■并简述实验步骤及宦值电阻R的表达式:(测量过程中电路不能改接)第6题图 7.现要精确测量一个阻值约为8Q的电阻乩的 阻&在测量宦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百 第5题图 2 / 9

2018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

2017高考物理实验复习 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句是听别的老师说的,觉得挺对的) 第一部分考查的内容及要点 一、基本仪器的使用: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 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二、基本实验操作: 实物连线、实验步骤、纠错、补漏、排序等。 三、基本实验原理: 详见“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四、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图像法(剔除错误数据,找规律),列表法(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反比关系);减小误差(换仪器、换方法、多次测量、作图等)五、开放性实验题: 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实验变式(这部分的关键是回归已知的 实验,用脑海里已有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去解决新问题是这 类题的关键)

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一、实验部分考题分析: 力学实验的主线是打点计时器(光电门); 电学实验的主线是各种方法测各种电阻; 电磁学内容实验题略有涉猎,但很少; 考题基本为课本实验的变式、组合或重新设计。 二、考纲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3-3) 实验十四: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4) 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六: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三、专题突破: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本题做的比较多了,要点基本上都掌握了,这里只强调两点:1.不要上来就用公式,要先验证一下是不是匀变速,即△s是否都相等;2.本题可能涉及到牛顿力学,不要漏知识点。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3.能够利用纸带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熬夜整理初中物理解题技巧+方法大全+简答题总结,看完秒记所有物理知识!

熬夜整理|初中物理解题技巧+方法大全+简答题总结,看完秒记所有物理知识! 01 概念学习--物理基础 物理概念和术语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种: 1、分类法 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 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 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 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 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 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 例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 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 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 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 例如: 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 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⑤串联、并联、混联。 ⑥通路、短路、断路。 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5、要点法 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 02 公式学习--物理钥匙 每一个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乱用,每一个字母都有着特定含义,需要理解: 例如p=F/S中“S”指两物全接触的公共面积,这个公式既适用于固体,也可适用于液体和气体,而p=ρ物gh来说适用范围就更小,只适用规则固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产生的压强。 我们面对每一个公式不能机械记忆其等量关系,建议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扩展,这样才能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习物理的效率。 1、根据公式想物理概念,对于ρ=m/V,v=s/t,p=F/s,W=F·s,可以记:单位体积某物体的质量叫物质的密度。

初中物理:设计性实验题(答案)

1.如图所示是教材上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ab 是一段粗铜导线,通过导线连接灵敏电流计的两接线柱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分析总结出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请你回想你们当时在做这个实验时的情境,并参照下表示例,再写出其中两次实验操作及相应的实验现象: 竖直上下移动ab ,指针不发生偏转;左右移动ab ,指针发生偏转;左右加快移动ab ,指针偏转幅度变大;换用磁性较大的磁铁,以同样速度左右移动ab ,指针偏角更大;ab 不动,左右移动磁铁,指针偏转;ab 移动方向不同,指针偏转方向不同。 2.某同学阻在练习电路连接的实验中,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了实物。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 1比L 2亮一些。他猜想:灯泡L 1靠近电池的正极,通过的电 流比灯泡L 2中的大一些。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这个猜想是错误的。 实验方案: (所需仪器不限)。灯泡L 1比L 2亮的原因是: 。 实验方案: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 、B 、C 三点,闭合开关,测量出A 、B 、C 三点的电流,比较其大小(或:将两只灯泡的位置调换后,闭合开关,观察两只灯泡的亮度是否变化)。 原因:由于串联,通过两只灯泡的电流相等,根据P=I 2R 可知,电阻大的灯泡,实际功率大, 灯泡就亮一些(本题有其它相近表述均可得分)。 3.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好方法。给你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支铅笔、足够的水和一张白纸,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或从中选用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或现象。 (1)要研究(说明)的物理问题或现象; (2)选用的器材; (3)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方案一】 (1)光的折射(2)玻璃杯、铅笔、水(3)玻璃杯内倒入适量水,将铅笔插入水中,从玻璃杯上方看,水中的铅笔向上弯折;从玻璃杯侧面看,水中的铅笔部分发成侧移。 【方案二】 (1)凸透镜(柱镜)成像(2)玻璃杯、铅笔、水(3)玻璃杯内倒入适量水,将铅笔放到玻璃杯后方,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方案

普通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方案 实验题目:简单显微镜的设计 班级:物理学2011级(2)班 学号:2011433175 姓名:唐洁 指导教师:陈广萍 凯里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3 年3月

简单显微镜的设计 要求: 1.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光学系统及放大原理,以及视觉放大率等概念; 2. 学会按一定的原理自行组装仪器的技能及调节光路的方法; 3. 学会测量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 4. 简单显微镜的放大率为31.8; 5. 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为24cm ,即光学间隔为1 6.6cm 。 序 言 显微镜是最常用的助视光学仪器,且常被组合在其他光学仪器中。因此,了解并 掌握它的构造原理和调整方法,了解并掌握其放大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不仅有助于加 深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有助于正确使用其他光学仪器。 一、实验原理 (一)、光学仪器的视觉放大率 显微镜被用于观测微小的物体,望远镜被用于观测远处的目标,它们的作用都是 将被观测的物体对人眼的张角(视角)加以放大。显然,同一物体对人眼所张的视角与 物体离人眼的距离有关。在一般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的眼睛能分辨在明视距离处相距为 0.05~0.07mm 的两点。此时,这两点对人眼所张的视角约为/1,称为最小分辨角。当 微小物体(或远处物体)对人眼所张视角小于此最小分辨角时,人眼将无法分辨,因而 需借助光学仪器(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来增大物体对人眼所张的视角。这是 助视光学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它们的放大能力可用视觉放大率Γ表示,其定义为 w w tan tan / =Γ (1) 式中,w 为明视距离处物体对眼睛所张的视角,/w 为通过光学仪器观察时在明视距离 处的成像对眼睛所张的视角。 (二)、显微镜及其视觉放大率 最简单的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的。其中,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较 长。它的光路如图所示,图中的o L 为物镜(焦点在o F 和/o F ),其焦距为o f ;e L 为目镜, 其焦距为e f 。将长度为1y 的被观测物AB 放在o L 的焦距外且接近焦点o F 处,物体通过 物镜成一放大的倒立实像//B A (其长度为2y )。此实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经过目镜放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及答案(完整)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训练 一、中考物理实验题型及解法分析: 1、测量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如测密度,测电阻,测电功率) 2、探究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一般是要求通过实验得出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物理规律。 常用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3、开放型实验题 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 4、设计型实验题 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就是贴近生产、生活,常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1.控制变量法:规律:被探究的因素不同,其它因素在要控制相同。 2. 转换法: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或者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用容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如探究电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反映电热的多少) 3. 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4.建立模型法:例如: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引入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等等。 5.类比法:例如:将原子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类比;电压与水压类比;电流与水流类比等。 6.等效替代法: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代替点燃蜡烛的像. 三、初中物理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1)解探究实验题目应抓住探究的目的思考,应怎样操作才能验证某个猜想或得出想要的规律、关系。 (2)解测量实验题目应抓住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思考,要测出某个物理量要知道那些物理量,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器材怎样才能测出这些物理量,思考清楚后再去解答 三、初中物理实验清单(加粗字体的为重点,年份是指广东中考已考) 声学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探究声音的单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光学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013)(2016)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012)(2014)(2015) 热学 1、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容) 4、观察水的沸腾实验。(2015) 力学 1、用天平量筒测密度(原理:ρ=m/v) 2、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物理实验设计原则方法

物理实验设计原则 所谓设计实验,是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自己选择适当的器材,或从题目中选择合理的器材,制定实验方案,求出实验结果。这种实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实验的全部原理、器材、操作与技巧,并能触类旁通地灵活运用。 客观地讲,设计性实验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学生创造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是它所用的器材、原理、方法都渗透在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或课本知识之中。在设计、操作实验时,只是要求学生将它们创造性地组合。因此,在试验教学中,应通过演示实验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过实验操作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所学仪器、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通过分析学生实验,让学生熟悉实验方法、弄清实验原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验思路上触类旁通,全面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较高的实验能力。 一.设计型实验的设计原则 科学性:设计的方案应有科学的依据及正确的方式(1)方案中所依据的原理应遵循物理规律,且要求选用的规律简明、正确。(2)方案中所安排的步骤应有合力的顺序,其操作实验规则要求。(3)方案中进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应依据科学的研究方法。 1.安全性:按设计方案实施时,应安全可靠,不会对器材造成损坏。(1)选用器材时,应考虑器材性能及参量(如:仪表量

程、电器的额定值、测力计的弹性限度等)的要求。 2.精确性:实验误差应控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尽可能选择误差较小的方案。(1)在安装器材时或使用仪器之前,应按实验要求对器材、仪表精心调整。如:欧姆表用前要进行调零。(2)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直尺、仪表)及合适的量值范围,使之与被测量数值相匹配。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应选用合适的档位,使测量时电表指针指在中央刻度值附近。(3)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偶然误差,往往多次重复实验,获取多组实验数据、结果,以选取有效信息、数据。(4)设计合理的数据处理方式。如:求取算术平均值、用坐标纸作图像等。 3.简便性、直观性,设计实验应便于操作、读数、进行数据处理,便于实验者直观、明显的观察。 二.设计型实验的设计思路 解决设计型实验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实验原理,它是进行实验设计的根本依据和起点。它决定应当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安排实验步骤等项目。实验原理的确定:一是根据问题的要求,二是根据问题的条件。 如果问题中没有给定(或给足)实验器材,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1.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构思相关的物理情景;2.确定实验原理;3.确定测量的物理量;4.安排实验方案。 有时,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构想出不同的物理情景,导出物理量的不同表达形式,以这些表达式作为实验设计的依据,会有不

高三物理实验专题练习题和答案

实验练习 1、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若选择“×100”的欧姆档测量发现() A、指针指在电阻刻度较靠近0Ω的某刻度线上,则应换用“×k”的欧姆档测量 B、指针指在电阻刻度较靠近0Ω的某刻度线上,则应换“×10”或“×1”欧姆档测量 C、指针指在电阻刻度较靠近∝的某刻度线上,则应换用“×1k”的欧姆档测量 D、针指在电阻刻度较靠近∝的某刻度线上,则应换用“×10”或“×1”的欧姆档测量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当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3、用伏安法测定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源的电动势ε和内电阻r。实验中共测出五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U(V)2.80 2.60 2.50 2.20 2.00 I(A)0.48 0.80 1.00 1.60 1.96 (1)将图中所给的器材连接成测量ε、r的电路,并用箭头标出电键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的位置。 (2)在图中作U-I图线,根据图线求出:电动势ε=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 。 (3)若考虑电流表、电压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则ε测________ε真。 4、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哪些测量工具是必需的?( ) (A)天平(B)弹簧秤(C)刻度尺(D)秒表 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 /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纸带上第0、1两点间距离接近2mm,A、B、C、D是连续打出的四

初中物理实验题解题方法和思路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题解题方 法和思路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原理定方向 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用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 第一、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 第二、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 第三、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 第四、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 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条理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第二、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量的等值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也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 (4)实验的设计性 这种方法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过程,然后应用物理公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5)实验的开放性 这种方法是多向思维、全面考虑、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把各种可能的方法都考虑到.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6)实验过程的评估性 科学探究题是近几年各地市中的宠儿,它们分别从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出发,考查某一个或某两个知识点,此题是考查交流与评估方面,看学生能否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充分体现了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改进实验进行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乐于探究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初中物理物体的颜色课外实验 【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仪器和器材】 三棱镜,白色光屏,平面镜,狭缝,红色玻璃和蓝色玻璃,红纸和蓝纸。【实验方法】

物理实验教学设计考试题

物理实验教学设计考试题 1.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几种? 答:比较法,放大法,补偿法,模拟法,转换法,干涉计量法 转换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替代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模拟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能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2.放大法有几种,举例说明积累放大法。 答:累积放大法,机械放大法,电学放大法和光学放大法。 回旋加速器也是利用了积累放大的原理,电子每通过加速器半圆的出口进行一次加速,使电子的能量不断增加,如图1.3-6所示,电子的速度不断增加,V1

第二章物理实验研究的基本思想及方法第二节物理实验研究与设计思想方法二作业.doc

第二章物理实验研究的基本思想及方法 第二节物理实验研究与设计思想方法(二)作业 简答?论述 1.物理实验研究的基本思想及实验的观点是什么? 答:物理学家们在进行物理学研究时,通常采用下列方法:首先,通过观察与实验认识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接着,凭借理性思维提出假说,设法建立理想模型,运用数学语言对假说进行定量描述;最后,用实验对定量描述的内容加以检验和修正,使假说成为科学结论从而完成建立物理理论的第一个“循环”。随着研究的深入,可能会出现一些理论解释不了的新问题,需要采用更先进的观察实验手段、数学手段或其他手段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循环,以达到认识的深入和理论的更趋合理和完善。可见,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即实验的观点。 物理科学研究中的实验,可以是一种探求未知自然的观测活动,也可以是在人为地控制或模拟物理现象,人为创设的、能排除各种干扰、突出主要因素的条件下,利用各种仪器或手段,去观测和研究物理现象的发生及变化规律的活动。 物理学及自然科学研究从通过观察与实验认识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开始,经过提出假说建立理想模型,到最后用实验检验和修正,建立科学的物理理论。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学发展中,物理实验方法是物理学家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 2.物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及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实验研究与设计的核心是设计和选择实验方案,并在实验中检验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根据实验精度的要求及提供的主要仪器,选择实验测量及测量方法,确定测量条件等。其次,物理实验研究与设计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和密切结合科研应用实际的特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综合运用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实验中所学的基本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验方法,大多是前人创造和总结出来的科学方法,我们学习应用这些方法,一方面是学习它、掌握它、运用它,但更主要的是积累前人正确的创新思维方法,从中吸取规律性的认识,并在未来的工作中去创造和开拓。这就是进行物理实验研究与设计的主要目的。例如麦克尔逊实验古老的物理思想仍然应用于现代科技前沿。 3.物理实验的主要测量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的测量方法有: ⑴比较法 ①直接比较法 ②间接比较法 ③比较系统法 ⑵补偿法 ⑶放大法 ①机械放大法 ②累计放大法 ③电学放大法 ④光学放大法 ⑷转换法 ①参量换测法 ②能量换测法

高三物理实验

图1 2007届芜湖市高三物理实验复习套题 (满分150分) :班级 一、选择、填空(共111分): 1、(8分)读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⑴读数为__________cm. ⑵读数为__________cm. (1)(2) 2、(12分)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2甲所示,图2乙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 图2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图乙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 (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f =_________________. 3、(12分)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时的角 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 写纸. 实验步骤: (1)如图3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 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 0 5 10 5 6 图3

图5 使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2)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 (3)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①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角速度的表达式为ω=________________,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 ②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r =5.50×10--2c m ,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图4 所示,求得角速度为________. 图4 4、(12分)某同学想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 适的摆球,他只好找到一块大小为3cm 左右,外形不规则的大理石块代替小球(如图5所示).实验步骤是: A .石块用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M ,将尼龙线的上端固定于O 点 B .用刻度尺测量OM 间尼龙线的长度L 作为摆长 C .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α=30°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 .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 间t ,由T =t /30得出周期 E .改变OM 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 和T F .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的L 和T 的平均值作计算时使用的数据, 带入公式L T g 22??? ??=π求出重力加速度g . ⑴你认为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⑵该同学用OM 的长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还是偏小?_________.你认为用何方法可以解决摆长无法准确测量的困难? 5、(14分)如图6所示,将包有白纸的圆柱棒总质量为m 替代纸带和单位:cm α O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

2014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 一、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技巧 1.阅读题目,弄清题目探究的内容; 2.思考实验所需的器材、研究方法和结论; 3.思考特殊器材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一般指测量型器材); 4.电学实验探究题中的故障问题(开路:可能只有电压表有示数;短路:部分器材有示数)。二、典型中考实验探究题分析 1.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2.石林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 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 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 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 的大小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选填“虚”或“实”)。 3.(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拥不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及答案分解

1 / 9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及答案 一、《天平量筒法》 例题 :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欲测量它的密度,所需哪些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并表示出测量的结果。 分 析: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密度大于水的物质的密度,可用排水法测体积。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 (排水法)测出总体积V 2; 实验结论: 二、《助沉法》 例题 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蜡块,欲测量它的密度,所需哪些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并表示出测量的结果。 分 析: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密度小于水的物质的密度,可用助沉法测体积。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蜡块、铁块。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甲将蜡块和铁块 用细线拴好,先将测铁块没入水中,测出水 和石块的体积V 1 (3)再将蜡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助沉法)测出 水、石块、蜡块的体积总体积V 2; 实验结论: 注意:物质的密度比水小,放在量筒的水中漂浮,不能直接用量筒测出体积。例题中采用的方法是助沉法中的沉锤法,还可以用针压法,即用一根很细的针,将物体压入量筒的水中,忽略细针在水中占据的体积,则可用排水法直接测出物体的体积了。 四、《弹簧测力计法》也可称(双提法)-----测固体密度 【例题】张小清同学捡到一块不知名的金属块,将它放到水中可以沉没,现在,小清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但身边只有一支弹簧秤、一个烧杯及足量的水,请你帮她想一想,替她设计一个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过程,写出实验步骤 分析与解: 这是一道典型的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试题。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应用就是已知浮力求体积。它的基本思路就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利用水的密度已知,求得物体的体积,即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值。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一支弹簧秤、一个烧杯及足量的水、金属块、线。 实验步骤: (1)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1 2v v m -=V m =ρV m =ρ1 2v v m -=V m =ρ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北方民族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王建明 姓名:张国生 学号:XX0233 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级:05信计2班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

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

nsinα=mω2x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