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与设计
基于体验经济的服装品牌趣味性橱窗设计

夸 张表现 与互 动等 , 以采用 互 动式 , 可 隐喻 式 等方 式 来
收 稿 日期 : 0 10 —2 修 回 日期 :0 I0 —9 2 1 —42 ; 2 1-50 作者简介 : 罗 芳( 9 8)女 , 读硕 士研 究生 , 1 8一 , 在 研究方 向: 装品牌 运作 服 与营销 , - i 42 7 42 q c r。 E mal 0 20 1 @q .o : n
乐 素养 。 由此 看 来 , 装 已经 和人 们 独 特 的生 活方 式 服
或者 扮演 的社 会 角 色 联 系 在 一 起 , 就 需 要 陈 列 师 并 这 考 虑特定 人群 的需 求 。
2 1 2 设定 主题场 景 . .
设 计 从一 个 主题 出发 , 所 有 服务 都 围 绕这 主题 , 将 如 游乐场 、 电影 院 、 午后 喝 咖 啡 店 , 是 生 活 中场 景 的 或
注 重产 品 的功 能 、 型 、 格 的理 性 消 费 的基 础 上 , 外 价 更
的角度 , 发掘 其 内心 的渴望 , 过 引发 其情 感 共 鸣来 寻 通 找设 计 的趣 味点 。这 是 一 个 动 态 过 程 , 求 陈列 师 跟 要
随 社会 文 化 消 费 向量 S C S c c h rl o s mp C V( o i u u a C n u — o
少 。并 且 在服装 领 域 , 关 研 究 对 于 服装 橱 窗设 计 的 相 论 述一 般 局 限于 如 何 通 过 陈 列 的表 现 技 巧 、 段 与 方 手
式来传达节 日促销概念 , 传达品牌风格或服装主题 , 没 有 关 于如 何 通过 这 些 技巧 来 营造 体验 感 受 的橱 窗设计
味 性 , 析 了 实现 趣 味 性 橱 窗 设 计 的 方 法 。 探 关 键 词 : 验 经 济 ; 窗 设 计 ; 味 性 ; 装 品牌 体 橱 趣 服 中 图 分 类 号 : 47 8 F 0.6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0 5 (0 1O 一O 7 一O 1 7 - 36 2 1 )4 O 9 5
浅谈体验经济在展示设计中的影响

浅 谈体 验 经 济在 展 示 设计 中的 影 响
李 颖 刘 慧
( 武汉 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 湖北 武汉
摘 要: 体 验 经 济 的 时代 里 , 商品 的展 示 不仅 要 以 最 直接 的 方法让参观 者记忆和识别 以及传播 , 还要让参观 者对产品有 购 买的欲 望。体 系体验经济作为第四种经 济形态 , 是 一种 以卖体 验, 收获顾客消费时间, 从 而获得 商业利润 的经济 , 体 验 已成 为 产品和服务 以外的全新提供物。体验设计作为一种新兴 的展 示 空 间设 计 形 式 , 它的 出现 是 展 示设 计 发展 的必 然 , 也 反 映 了展 示 设 计的发展趋势与方向。文章结合展示 时代特征 , 从 实体体验 和虚拟体验 两个层面, 探 索体验 经济在 现代展示 空间设计 中的
和沟通为主要机能进行的形象宣传 , 其 作品不仅要具有 功能和 精神的内涵 , 还应具备传播 与接受的双向互动性 , 并且符合经济 活 动 的规 律 。 4 . 1 展 示设 计 的 时代 特 征 展示设计作 为社会新 陈代谢更 迭 的推 动力之一 的现代 设 计, 应反映时代特征和变化 。它从观念到表 现形 式都在不 断地 深化裂变 , 并 向纵深发展 。很多设计领域 出现了多学科 多专业 横向整合 的趋 向。设计 的潮流呈现 了多元整合 的特征 。现今的 生活像叛逆的小孩 , 与传统理论背道 而驰 的, 有颠覆性的受到多 数人的追捧 。经济多元化造 就了价值多元化 , 对 审美取 向的影 响 也 是 巨大 的 。 4 . 2 展 示设 计 的 表现 形 式 展示设计 的内容决定 表现形式 , 因为设 计的 目的是传 达信 息。在展示空间中 , 心理 的体验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 而设计师 会尝试着运用暗示 的方法来展现这种体验。设计师通常在设计 中会采用渐变 、 特异 , 节奏韵律 , 灯光冷暖强弱等方式 , 以及对这 些方式所用的不同比例 , 达到暗示 时空 的变化 的效果 。但 展示 时间的有 限性 , 所以很 大程度上要靠空 间设 计来实现 。空 间设 计的表达要具有直接 、 具体和一定 的形式美 感。它不仅是 体现 者的需要 , 也反映了时代 的特征。在展示设计 中, 展示 内容往往 会使体验者联想起年代 的变迁 、 时间 的推移 、 社会 的演变等 , 从 而在思维上形成一种心理变 化。如展 品按时间顺序 成列 、 按 事 件发展过程展 现等 , 可 以给体验者带来一种时空艺术的魅力。 我们 以展示活动给人留下的印象为准则来估计展示活动达 到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如何把握传 达条件 , 使 不 同文化 背 景的人产生共 鸣; 如何传递 展示 的信息 , 并 受到认可 ; 如何让参 观者感受到各种载体传递 的信息。这需要从设计 心理学 的角度 来研究观展者 的心理 , 以达 到展示的 目的。以产 品和服务 的有 趣结合的星巴克为例 , 它 的成功 在于使原本提神解 渴的功能变 成一种有意义 的经历。从它的室内设计 中我们不难见 到设计师 针对性的将情感在设计 中进行了有效 的运用 。它把产 品特点 和 老式咖啡厅结 合起来 , 配上精 致 的现代色彩 、 图案 和木质 的家 具, 营造一种友好 的气氛 , 店内咖啡机所发出的滋滋声也成 了促 销的手段 。作为 “ 体 验经济 ” 坚定 的实践 者 , 星 巴克推崇 “ 第三 空间” 的理念 , 着力把咖啡店打造成除办公室 和家庭以外的首选 休闲场所 。在大量新手法运 用的展示设计 中, 除 了表 现形 式上 的人性化 , 对传统 的展示形式和展览方式 的改变 , 还强调 了设计 师创新意识的体现和观众对作品的情感反应。其 目的不仅在于 满足人的视觉 、 听觉 、 触觉 , 更 重要的是可 以根 据体验者情 绪 的 变化 , 判断他们是否愉悦或满足 。消费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 , 也
体验经济视角下传统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提升研究

体验经济视角下传统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提升研究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体验经济应当被传统风景旅游区重视起来,景区应当满足游客对于旅游体验感的需求,加快推进传统风景旅游区的规划设计提升工作。
关键词:体验经济;传统风景旅游区;提升体验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不仅能提升经济效益,也能为游客带来完美的体验感,传统风景旅游区应当大力发展体验经济,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提升研究,以此提高游客对于景区的满意程度。
一、注重传统风景区多元化景点与体验模式的建设传统风景旅游区多元化景点与体验模式的建设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升传统风景旅游区的旅游体验感,提高游客对于传统旅游风景区的满意程度。
在传统风景旅游区多元化景点与体验模式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当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制作纸质或电子旅游调查问卷,调研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对于旅游景区在体验感提升建设中的建议,也可以了解游客旅游体验最成功的经历,根据游客的经历总结出景区在体验感提升建设中的可取之处。
景区应当依照调研结果,结合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罗列出规划设计纲要,之后邀请专业人士在不损坏风景旅游区本质结构的前提下,依照规划进行建设。
传统风景旅游区多元化景点与体验模式的创建提升过程中应当注重游客的游玩、休闲、学习等体验感的获得,有的游客旅游的目的,就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抽出有限的空余时间与朋友一起到旅游景区进行游玩,以此来减轻生活与工作中的压力,有的游客带家人一起到自然景区游览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以此来享受休闲的生活方式,有的游客则是到传统风景区了解并学习古代的文化知识。
因此景区应当根据游客的旅游目的进行体验感建设,首先应当建设一些可玩性高的景点,比如在多山的风景区,建设一些人工索链与步梯,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可以依靠锁链与步梯爬到山顶,欣赏一览众山小的景色,景区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体验感建设,山角到山顶的沿途设置一些补给点或建设一些凉亭,景区也可以从健康角度出发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可以在游客爬山的沿途设置一些健康提示,告诉游客爬山对身体的好处,对于一些上了年纪或不想爬山却依然想游览山顶景点的游客,景区应当从他们角度出发,提升这些游客的旅游体验,景区可以规划建设缆车,让游客乘坐缆车可以直达山顶还能欣赏自下而上的景观。
体验经济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影响

体验经济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影响在当今数字时代,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只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和价格,而是对产品使用过程的体验和感受产生更加重要的关注。
这种消费趋势就是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并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形态,它已经悄然深入到各个行业当中,尤其是在设计行业中体现地十分明显。
体验经济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也给设计师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下面将从三方面探讨体验经济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影响。
一、从产品到体验传统的设计思维,注重的是产品功能和外观上的创新,追求性价比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实用性与审美需求。
这种设计思维追求的是一种物质上的成就,注重的是单纯的产品效能,而不考虑产品的消费体验。
与传统的设计思维不同,体验是体验经济的核心。
体验经济的兴起使得人们会对产品的触感、声音、颜色、气味以及使用体验等方面进行评判,而不仅仅是对产品本身的质量和价格进行评价。
因此,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产品的感性体验,设计师必须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把产品的好的体验往用户放。
例如,旅游行业中,酒店不仅需要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同时还要提供各种体验项目,比如游泳池、咖啡厅等等,以创造出一个有价值且难忘的旅行体验。
因此,现代设计师需要将消费者感受放在设计思考的中心,不断创造与拓展新的用户体验。
二、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过去,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会将目标市场画像,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并将设计理念传达给消费者。
但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是扮演单纯的消费者,而是成为了产品的创造者和体验的参与者。
消费者除了给予产品反馈,还要求自己能够在产品的设计和演变中发挥作用。
在互联网出现之后,数字化的空间已经成为了设计师与消费者直接交换信息、心得与反馈的平台。
这使得设计师能够更快速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更灵活地进行产品设计和改进。
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消费者可以轻松分享自己对某些产品的感受和建议,这些反馈对于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及时完善和改进产品。
体验经济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影响

体验经济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影响【摘要】体验经济在现代设计思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对体验经济的发展背景进行了概述,以及研究目的及意义进行了介绍。
接着从体验经济推动设计思维的转变、用户体验设计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体验设计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体验经济对空间设计的影响以及体验经济对品牌设计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分析这些内容,可以得出结论体验经济对现代设计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未来发展中还有进一步的展望。
体验经济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态度,更引领着设计思维的转变,促进了创新和品牌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体验经济、现代设计思维、用户体验设计、产品创新、空间设计、品牌设计、转变、体验设计、结论、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体验经济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影响概述体验经济是一种以体验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注重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感受和情感交流。
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体验经济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体验经济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推动着设计领域的转变和创新。
在过去,设计更多地注重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而如今,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和情感化的需求不断增强,设计师开始更加关注用户的体验感受。
体验经济的兴起促使设计师将用户放在设计的中心地位,注重用户体验的全程感受和参与。
这种以用户为导向的设计理念,使得设计思维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更加注重用户需求和情感连接。
体验经济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领域,也涉及到空间设计和品牌设计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体验经济对设计思维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下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而为未来的设计创新提供启示和指引。
1.2 体验经济的发展背景体验经济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企业寻求新的市场竞争优势。
传统的产品经济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所带来的感受和体验。
体验经济下的设计艺术价值体系新论

的 , 是 为 了 追 求 或 营 造 某 种 特 定 的文 化 概 念 和 引 导 而 新 的 生 活 观 念 而 存 在 , 价 值 体 系 也 超 越 了 单 纯 意 义 其 上 的造物 功能或 一般 意义 上服 务生活 的狭 隘概念 , 体 验 经 济 下 的 设 计 艺 术 已 经 成 为 一 个 融 汇 多 种 因素 、 多 层 关 系 的综 合 体 , 价 值 体 系 在 不 断 扩 展 和 延 伸 。 其
着 体 验 经 济 成 为 一 种 继 农 业 经 济 、 业 经 济 和 服 务 经 工
济 之 后 的 主 导 型 经 济 形 态 , 业 已 不 再 仅 是 销 售 商 品 企 或 服 务 , 提 供 最 终 体 验 并 充 满 感 情 的 力 量 , 顾 客 它 给
作者 简 介 : 品辉 ( 94一 ) 男 , , 钱 16 , 汉 山东 聊 城 人 ,9 8年 毕 业 于 山东 工 艺 美 术 学 院 ,9 2年 入 天津 美 术 学 院 助 教 进 修 班 学 习,0 0年 入 18 19 20
、
“ 成功 的体 验是 一种 巨大 的情结 力量 ”
实在在 的商 品或服 务 , 是 一种 感觉 , 种情 绪 上 、 而 一 体 力 上 、 力 上 甚 至 精 神 上 的 体 验 。 设 计 艺 术 是 一 种 天 智 然 的体 验 行 为 , 作 为 人 们 求 新 、 异 、 奇 、 美 、 它 求 求 求 求 知 的一 种 重 要 途 径 , 身 就 是 一 种 经 济 形 态 。 本
浅谈体验经济下包装设计的氛围体现

P u IJ n—mi n
( i u o ee Y h n3 60 ,C i ) Y hnC lg , ' u 30 0 hn c l w a
设计 , 必须做到设 计 以视觉 符号为 载体 , 递 和表达 着视 觉 传 元 素所 特有的精 神 、 念并 使 这种 意 义有 效 地传 递 给消 费 理 者, 从而使消费者 达到 情感上 的共 鸣 、 视觉 上 的认 同。只 有 这样 的设计 才能更好 的联系商品与消费者 之间 的关 系 , 能 才
第3 3卷 第 9期 21 0 1年 9月
宜春学 院学报
Jun lo c u olg o ra f Yih n C l e e
Vo. 3.No 9 13 .
s p. 011 e 2
浅谈体验 经济下包装设计 的氛 术与设计 学院,江西 宜春 3 60 ) 300
当面对一组包 装设 计 ,我们 往往 能从 这些设 计本 身 的 造 型和图像 之 外 体会 到 一种 特有 的、高度概 括 化 的 印象 。 这种 感觉就是 由图形 、色彩 、形 态所烘托 出来 的一种 氛 围。 氛围的 中文解 释 是周 围的气 氛 和 情调 。汉 ?刘 向 《 苑》 说 中曾有 “ 登灵 台以望气氛 ” 之语 。从这 些氛 围的字 面解 释 和古 代文集 中我 们不 难看 出 ,在 中 国氛 围甚 至是 以 中国传 统哲 学 中气场 的形态 出现 的 ,也可 以说 它是 一个 主客观 的 双重 载体 。Amop e 是氛 围的英文 ,除 了被译为 “ 围” t sh r e 氛 之外 ,它还有 “ 情趣 ” 魅力 ” 的含义 。由此 可见 ,在 英 、“ 文 的氛围解释 中同样 也暗含了对于感情 ,美学 的释义 。
体验经济下的服务消费新模式

体验经济下的服务消费新模式在当今社会,体验经济已成为推动消费模式转变的重要力量,重新定义了人们对于价值的认知和消费行为。
体验经济下,服务消费不再局限于商品交易本身,而是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参与感、情感联系和个性化体验。
以下是体验经济下服务消费新模式的六大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崛起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捕捉和分析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偏好和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这种模式下,消费者不再是被动接受标准化服务的客体,而是服务设计与交付的积极参与者。
例如,旅业推出根据个人兴趣量身定制的旅行计划,餐饮业提供基于顾客口味偏好的定制菜单,都极大地提升了服务的吸引力和满意度。
二、沉浸式体验的创造沉浸式体验通过高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让消费者完全融入一个由品牌精心打造的感官环境中。
这种方式超越了物理界限,让消费者在虚拟世界中探索、互动,获得前所未有的深度体验。
例如,零售业通过AR试衣镜让消费者在家中就能体验不同服装搭配效果,而娱乐场所则创建VR主题乐园,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异国风情或科幻冒险。
三、社交化消费的强化社交网络的普及促使服务消费模式更加社交化,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寻求分享、交流和归属感。
品牌通过社交媒体、社区平台和线下活动,构建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桥梁,鼓励用户生成内容(UGC),形成口碑传播。
例如,美食博主通过直播分享餐厅体验,健身APP建立线上社群激励成员共同完成挑战,这些都加深了消费者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四、情感连接的深化在体验经济中,服务不仅仅是功能性的满足,更是情感的传递和共鸣。
品牌通过讲述故事、塑造文化、传递价值观来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链接。
例如,咖啡馆通过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举办艺术展览、文学讲座,使消费者在享受咖啡的同时感受到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品牌忠诚度。
五、持续性的服务体验设计体验经济强调的不仅是瞬间的消费快感,更重要的是持续性体验的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经济与设计1、引言20世纪90年代,人类已迈入了“新经济”时代。
正如西方经济学家所言,体验经济已成为继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
派恩与吉尔摩的《体验经济》和谢佐夫的《体验设计》为新世纪的经济界和设计界展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和设计方向。
产品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是时代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内在反映。
作为经济提供物的基石——产品的属性也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相对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它的属性也由自然的向标准化再向定制化以及人性化发展。
以消费经验为设计核心的体验设计是体验经济理论与商品市场战略结合的产物。
体验设计的理论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开发产品的重要依据。
比如:耐克公司、迪斯尼主题乐园、主题性餐厅等。
总之,体验经济、体验设计目前在世界上处于发展阶段,本文将以体验经济、体验设计以及体验为基点,对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产品设计特征作深入剖析,在新经济领域中,对于中国的制造业和设计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体验经济与体验设计《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曾谈到这样一个现象:有一次,他在东南亚一带旅行,途中他看见人们排着长队进入小木屋体验真“冰”的感受。
于是他预言,未来的经济可能转型为体验经济。
那么什么是体验经济呢?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文中所言,体验本身代表一种已经存在的,先前并没有被清楚表达出来的经济产出类型。
是自20世纪90年代继服务性经济之后的又一全新经济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主要强调商业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其灵魂和核心是主题体验设计。
那么什么又是体验设计呢?谢佐夫在《体验设计》中对其定义为:它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是企业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
诸如“我去过那里,我做过那个”成为时尚的流行语。
3、体验体验这个概念来自心理学,但是,体验的含义远远超过了心理学范围。
《庄子·天地》中有一个故事,子贡经过汉水南岸,看见一个老翁正在抱瓮汲水浇地,问他为何不用桔槔,用力少而见效多。
而老翁答道: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
由此呈现出中国古人朴素的体验意识,习惯于对自身的体悟,工作不仅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更是体验个人存在的“剧场”。
“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
”(派恩语)它是主体对客体的刺激产生的内在反映。
主体并不是凭空臆造体验,而是需要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之下所体现,它具有很大的个体性、主观性,因而具有不确定性。
一方面,对于同一客体,不同主体会产生体验的差异性。
体验是以每个人的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任何一种体验其实都是某个人本身心智状态与那些筹划时间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
另一方面,同一主体对同一客体在不同时间、地点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情感,同一客体在不同时间、地点会产生相应的视知觉、情绪、思维、关联、行动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必然影响体验活动。
作为“道具”的产品在设计中主体对客体的体验层次表现为:首先是在消费体验识别和设计编码阶段,一方面,是设计师主体对消费者客体的体验识别。
“瞽者无以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乎钟鼓之声”,必须针对消费客体的特性与需求作充分、准确的体验识别。
另一方面,设计师对物的属性的体验识别,这是定位产品的功能与形式的基础。
我国书画家对于制砚的石材天然品性的揣摩,比如讲究端石的细腻,鲁石的嫩润等,无不包含着对宇宙万物中生命之气的仰慕和感性把握。
其次是,在设计解码和体验市场化过程中,消费者主体对于产品客体的解码和体验。
正如伟大钢琴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所言:“掌握精湛钢琴演奏技巧的秘诀是——不要碰到旁边的琴键。
”同理,完美的产品设计同样来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准确体验。
4、作为“道具”的产品设计特征(1)、游戏化、娱乐性。
德国思想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有个著名论断:“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在体验经济时代,产品的娱乐性、游戏化正是人们本性回归的体现,是人们日益追求一种休闲的、愉悦的生活方式。
娱乐不仅是一种最古老的体验之一,而且在当今是一种更高级的、最普遍的体验。
首先是随着电子、信息、网络科技的发展,电子游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1年日本经济大约20%由电子游戏产生,该产业在韩国的产值达200亿美元。
其次是在卡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成为庞大的消费群体,由于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设计风格和观念也发生着迅速的变化,一种娱乐性的、游戏化的、不确定的设计风格日益影响着产品设计。
最后是伴随科技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使消费者与产品使用之间凭借的是遥控技术。
产品由三维实体到平面图像,屏幕化、图像化显示了娱乐、游戏倾向。
总之,在体验经济时代,娱乐性、游戏化是产品的普遍特征。
(2)、人性化、互动参与性。
体验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式、互动性的经济,体验设计的终极目标之一便是人的自主性。
产品作为道具,应该给予消费者更互动、更独特的体验,以获取充分的人性化的体验价值。
工业化初期,人们关注产品的物理功能,引发了后来的“手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初次涉及人性化理念。
现代主义设计才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但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更本不存在创造或发明一个人自己的个性问题,而是一个顺应或选择一个市场所提供的原型性的个性的问题。
只有在服务经济、体验经济时代下,人们的需求才是高度的人性化,甚至是单独的、纯个人性的精神层面。
在体验经济时代,产品的人性化、互动参与性表现为:一是在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大规模定制。
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由低层次的物理功能需求转向高层次的精神功能需求,产品的差异性、人性化成为人们选购产品的价值取向。
大规模定制有效地满足了顾客的特殊需求,提供了优质价廉、充满人性的产品。
三维摸拟技术为大规模定制提供了基础,位于美国加州的视算科技公司的“虚拟实境中心”能够随时处理信息、三维空间立体模拟产品,工程师与顾客在其中可以无止境地尝试、试验产品设计。
二是在使用过程中的DIY(do it yourself)。
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个性购买模块化的产品部件,按自己的需要组合。
撇开个人电脑的组装不说,2000年,伊莱克斯特设插式可换门板,并配有多种材质和颜色的搁架,使冰箱的面板、内部配件均可按照消费者的意愿更换。
当然在使用过程中最高层面上的参与、互动来源于人与产品的情感交流。
(3)、非物质化、虚无性。
《理由》杂志编辑威吉利亚-波斯特尔指出:“实际上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确定的经济系统中,大量的财富不以实物的形式而存在。
”在体验经济时代,体验无论是作为一种产品、还是服务以及经济提供物,数字化、信息化、服务化、体验化的非物质特征是其重要属性。
产品的非物质现象呈现出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从超薄到微型再到隐型。
美国利用光刻技术制造的齿轮、连杆组件的宽度不超过100微米。
同时微型化技术带来设计观念的变化,“形式追随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二是从三维到平面。
伴随科技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使消费者与产品使用之间凭借的是遥控、网络信息技术。
消费者是利用自身与屏幕图像的对话来体验产品。
在产品设计中的平面化因素的强化,使它向非物质化状态渐近。
正如马克-第亚尼所说:以电脑为中心的生活开辟了一条新的地平线。
人类社会正处在由高度发达物质社会向非物质社会过渡,形式的非物质化,功能的超级化,逐渐使设计脱离的物质层面,向纯精神的东西靠近。
(4)、情感化、纯精神性。
在体验经济时代,设计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马克-第亚尼语),大量设计的是“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
消费者是根据感性和意向来选择商品,社会已进入文化和精神的消费时代,根据马斯洛的层级需求理论,体验设计将传统设计对人的生砗桶踩鹊筒愦蔚男枨蟮墓刈⒗┐蟮蕉韵颜叩淖宰鸺白晕壹壑凳迪值雀卟愦蔚木裥枨蟮乃伎肌?br>体验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它起着将主题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衔接、贯通,并帮助主体完成认识升华的作用,它引导主体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产生感悟人的三个情感体验阶段。
一是物境状态。
重视对顾客的感官刺激,加强产品的感知化。
一种体验越是充满感觉就越是值得记忆和回忆,为使产品更具有体验价值,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某些感官要素,增强顾客与产品相互交流的感觉。
因此,设计者必须从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和嗅觉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突出产品的感官特征,使其容易被感知,创造良好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听觉方面,对汽车开、关门声音的体验设计,在视觉方面,显示器由超平到纯平再到等离子等等。
二是情境状态。
一方面是人对产品的关爱情境,另一方面是产品对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关爱情境。
物品具有自身的灵魂,它的价值符号是拥有者身份、地位以及权利的象征。
人与产品之间必然会形成互动的关爱情境。
在产品设计系统中,我们来体会LG企业给予消费者意外惊喜,其售后服务中,企业随时电话关注对你的服务质量。
给消费者一分独特的消费体验,企业就是从小处深深地感化着顾客,吸引着顾客。
三是更高层次的意境状态。
中国画讲究“意在笔先”,在体验经济时代,应追求“意在设计先”,设计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良好主题,寻求和谐的道具、布景,创造感人肺腑的剧场,产出丰富的、独特的体验价值。
5、结论产品设计是时代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内在反映,而在体验经济时代,企业必须以服务为“舞台”,产品为“道具”,环境为“布景”,创造一种具有强烈吸引力的、令人深思的独特体验价值,它必然导致设计文化的变革。
在当下深入研究体验经济的思想、体验设计及其产品设计特征,促进中外设计交互作用,迎接“中国设计”时代的召唤,是设计工作者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