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合集下载

艺术设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艺术设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艺术设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艺术设计是文化领域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艺术设计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也逐渐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而这种应用不仅仅体现在美观性上,同样也在借助美术设计这一艺术手段实现经济效益。

因此,本文将以艺术设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主题,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艺术设计能够促进产品的销售。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产品外观的重视程度更是高于以往。

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段,产品的外观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而实现产品的快速销售。

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在设计时几乎是以美学作为第一位的,它的产品一直被认为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从苹果公司所推出的每一代智能手机中,无不体现出其高度的设计感,每一款手机的设计,都在完美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因此,苹果的成功也更多地源于产品设计的完美,而这也成为了其他品牌的样板,进而推动了整个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艺术设计也能够成为区分产品差异化和品牌竞争力的一大标志。

在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的今天,产品差异化成为了一种时尚和产品定位的方式。

而不同品牌所蕴含的不同设计方案,恰恰是促进产品差异化最为有效的方式。

例如,NIKE 与Adidas之间的商业竞争,虽然它们的产品种类很相似,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语言,这就导致了消费者在进行购物时会倾向于选择自己更喜欢的品牌。

因此,艺术设计为品牌提供了一个提升竞争力和形象的好的机会。

此外,艺术设计也能够提升整个经济运作的效益。

一些具有创造力的艺术设计成果,能够在人们心中树立出一个统一、美好的理念,同时整个社会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具审美水平。

例如,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国画绘画,由于其独特的线条和色彩构成,从而成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民间文化中,国画绘画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一种保护民间文化的手段。

同时,国画也为其所属的经济领域带来了更多的观光客和文化消费者。

浅谈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浅谈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浅谈艺术与经济的关系作者:唐嘉璐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5期摘要:大家都知道,艺术与经济是相互作用的,每当经济繁荣的时代,艺术作品就备受推崇,每当经济萧条时,艺术作品就无人问津。

然而,有些时候,因为贫穷和落魄,艺术家们反而会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创作出跨时代的优秀作品。

现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同样也推动了艺术的发展,所以,经济基础的好坏是可以制约艺术设计的。

关键词:艺术;经济;发展我们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讲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我们现在所谈到的艺术就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艺术就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因此,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

一.艺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经济与艺术的关系是间接关系,不是直接关系。

艺术对经济的作用是通过某种精神去潜移默化的影响经济,而不是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或者生产关系。

经济对于艺术的影响也是要通过政治、宗教、哲学等等来间接作用于艺术。

同样,艺术与经济的生产关系也是不平等的,艺术作为人的一种意识形态,与物质生产或经济发展不一定能保持同步,当经济繁荣物质丰裕的年代,艺术水平不一定会繁荣。

唐代就是一个经济繁荣而且艺术也十分繁荣的时期,属于我国的顶峰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诗词歌赋绘画,都取得了高度的成就。

初唐时期,唐太宗在治理政权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建设,非常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

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经济迅猛发展,各个城市都有着巨大的财富,都有力量去资助文化艺术的事业,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

如但丁的《神曲》,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冷酷和教会的贪婪无人性;乔托的壁画常以宗教为主题,体现了赤裸裸的人性复杂和现实的世界,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被后人称为“美术三杰”。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微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微

随着国内社会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成为了当下非常火爆的一种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数字新媒体艺术设计,主要包括艺术设计、交互设计、以及造型设计、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机图形等方面的知识,其涵盖面非常广,而且传播速度非常快。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得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不断地向前推进,两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态势。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概念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属于新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一种产物,是人文与社会相结合的一个科学综合的科目,归属艺术领域。

而且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可以看成是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的一个集合体,拥有着非常强的数字媒体技术性以及艺术设计的理论性。

想要学习这门学科,需要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还要具备过硬的计算机知识以及能够掌握多种数字媒体功能软件,最后也要有一个良好的艺术修养,并且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

总而言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便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一个结合体。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一)两者之间相辅相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广大群众对于物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也随着不断的提高,这使得社会的生产力以及经济活动都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得到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能够被广大群众认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广大群众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无论是生活中的一些用品,还是高度发达的信息设备都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而且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它是经济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把经济社会发展比作土壤,那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便是土壤中茁壮成长的一颗种子,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一直保持着同步的发展。

(二)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昌盛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上来看,在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的时候,必然会有大量的艺术作品问世。

例如;唐朝的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等等,都留下了璀璨的文化遗产,由此可见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艺术设计的发展,从艺术设计的水平中就可以看出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5
1 Example
古希腊
马克思就曾以繁荣的古希腊艺术为例,说 明艺术与社会经济发展并非是成正比的, 古希腊开创了文化史上第一个艺术繁盛期 ,并构成整个欧洲文化的一个“高不可及 的范本”,但随后的物质生产的发展进步 ,却未能使古希腊艺术获得进一步繁盛。 这样的例子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鲜 见
6
2 Example
9
ART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 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正比例的,因此也决不是 同仿佛是社会组织有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正比例的 。”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给予我们重要启示的根本点是“艺术 生产”概念的提出。将“艺术”与“生产”联接起来,这的 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创举
魏晋南北朝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 会动荡,经济衰败,灾荒 连年,战争不断,是中国 政治上最黑暗、混乱的时 代,“却是精神史上极自 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 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 “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 的一个时代。”(参见宗白
7
3 Example
18世纪末19世纪的德国
18世纪末19世纪的德国,物质生产是落 后的,却产生了歌德、席勒等一批杰出 的艺术家、思想家;19世纪的俄罗斯, 是其文学艺术的空前高峰期,但此时俄 罗斯的经济却相当落后,甚至还残存有 农奴制。
14
1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繁荣的基石
首先,因为社会经济发达,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 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质性功能,而 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和审 美快感,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 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艺术设计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 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 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 想和思维空间。

从设计史的角度谈谈艺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从设计史的角度谈谈艺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从设计史的角度谈谈艺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王艺舟当今社会,艺术设计在各个国家中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经济、文化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建筑的百变造型、广告的推陈出新,还是越来越多的艺术门类、艺术课程以及艺术学院的开设,都标志着国家在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前提下,为了提升人民平均审美而越来越多的注视到艺术的发展。

因此,本文试图从设计史,艺术发展,科学技术,经济水平,市场消费等方向来探讨艺术与经济之间所存在的种种关联。

一、设计与经济的起源在人类文明的最初阶段,人们像狩猎者一样觅食,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这基本上可以算作是人类的第一次经济活动,然后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画出图像以确保沟通顺畅。

在洞穴中发现的绘画与雕刻可以作为我们祖先艺术文明的证明。

而从史前社会学会使用工具、制作工具的时期开始,这种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已经揭开了设计史的序章;也是从同时期开始,人类开始创造经济价值。

并且从人类的发展历史与设计学的发展史来看,所有重大的经济飞跃时期必定伴随着艺术与设计的蓬勃发展。

例如希腊与罗马时期是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无论是雕刻,建筑,诗歌以及绘画都达到了全面的繁荣,其影响可以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以及更长远的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与艺术活动到达了一个新的层面。

在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中,经济学已经被列为科学学科之一,在此基础上,艺术已经成为每一个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文化元素。

现代艺术的产生是英国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同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从而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发源地。

而同时,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型能源,动力和各类新型材料,使得艺术的范围大大扩展,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艺术,新的思想与新的理念不断注入,也促生了新的艺术类型。

同样,在经济稳定、人民生活稳定的条件下,开始有经济资本加入到艺术行业,无论是艺术品的价值被提升还是开始关注艺术人数变多,都使得艺术同样开始创造经济价值。

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整体的社会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之上,由于现有的城市素质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增强,导致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总体的人的精神性需求提高以及物质性要求提升,进而使得在城市建设以及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拥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以及要求。

良好的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给予现有的城市发展更好的更充足的动力。

在满足现有的城市消费主体的前提下,使得现有的经济获得更加充足的动力,本文将着重探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关系,通过关系的发现,进而促进现有的城市发展。

标签:城市经济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关系探索引言对于现有环境设计而言,环境设计包含了在现有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领域以及方面。

其对于现有的城市发展拥有着极大的影响。

而对于总体的环境艺术设计而言,就是通过对于现有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因素的规划以及对现有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性资源的使用,使得现有的城市布局能够在空间以及布局上呈现出更多的美学观念。

运用不同景物构造方法来塑造出宜人的居住环境。

因此,对于现有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如何通过两者关系的发现,促进两者在一定意義上的共同发展,成为了现有了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

1 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使用对于现有的城市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使用意义而言,包括了诸多使用方面以及实用意义。

通过对现有的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整体建筑的实践应用性意义的社会性意义划分、城市标志区分、历史韵味和科学建设方法的运用等四个具体的方面。

对现有的环境艺术设计,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化使用意义作出一定方面的概括。

首先,对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实践应用性意义而言,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立在现有的城市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对于现有的环境艺术设计而言,要通过建筑工程的施工使得城市的建筑设计,能够拥有一个更加整体的风格和带来更加丰富的社会效益。

扼经济之喉——设计

扼经济之喉——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结课论文姓名:张彩霞学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专业:设计艺术学题目:扼经济之喉的关键——设计2011 年 12 月结课论文摘要在我们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里,设计已经作为一门学问和一种文化出现在我们周围。

设计的出现本身就代表一种文明的进步与飞跃,尤其是在现实的社会中,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而经济又是我们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得以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经济的发展状况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正常发展和生活。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设计本身就等于经济进步,而经济的发展直接制约着设计的进步。

因此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发展了反过来彩绘影响设计的发展。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艺术实体,它的存在既代表着一个文明的社会形态,是一种文化,但是当它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在时间和社会的背景下,让它开花发芽,并赋予经济实体,直到结果,并有新的一代降临,这便是经济的酝酿下的产物。

而设计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当今这个现代化、信息化程度高的时代,空有艺术性、美的外观,而不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不能推动经济和时代发展的设计,在现今是没有市场,是不能为广大所接受的。

设计要为发展社会经济服务。

社会经济状况的好坏,可以制约艺术设计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具有推动作用,而不能决定经济发展的状况。

归根结底,设计的价值必须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得以实现。

关键词:设计;产品设计;经济效益;附加价值—Ⅰ—结课论文论扼经济之喉的关键——设计一设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首先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既具艺术性,又有经济性的一种实用的艺术形态。

在我们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里,设计已经作为一门学问和一种文化出现在我们周围。

设计的出现本身就代表一种文明的进步与飞跃,尤其是在现实的社会中,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而经济又是我们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得以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经济的发展状况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正常发展和生活。

对设计与艺术,科学,经济的关系理解

对设计与艺术,科学,经济的关系理解

对设计与艺术,科学,经济的关系理解艺术和设计自身的本质,是来自于社会的,社会又包括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共同作用。

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需求。

设计是艺木的表切手法,而且后因于:一、激烈的市场竞等促或表现守法的不段更新二、时代发展而审美心理趋势的不断发展要化三、与其他艺术的渗透南融合丰富了艺术表现的内容。

而且现在的设计离不开科学、经济的发展,如建筑、雕塑、园林绿化、室内家具、摄影、广告等等。

科学理论推动着设计而设计科学同时也是科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作为作济发展的战略,市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设计与消费的结合。

设计让世界经济正由也“物的经济“向”知的你济”发展。

计设也影响着经济发展。

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最典型的莫过于企业识别系经以及设计塑造企业文化。

(coperation identi ty)CI设计不仅应用于跨国界的公司管理,对于兼并高资的大公司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所以说,设计与艺术,科学,经济相辅相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艺术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是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种手段。

它的经济属性是它区别其他艺术活动、手工业的首要特征。

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会有艺术文化的繁荣。

作为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设计社会经济生产力关系
一、艺术设计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的产生而产生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

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

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

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艺术设计的历史之河也从这里发源。

当人类的祖先把一块石头敲打成用来切割和砍削的石刀时,最早的设计活动就开始了,这把石刀就是最初的设计产品。

这种工具的创造首先符合实用目的,同时也顾及到了用起来方便、省力,以引起主体的快感。

它的制作过程具备了设计所要求的从预想、选料到加工成型等必备过程,它的功能和形式结合于一体。

最早制作劳动工具如石斧、石刀、弓和箭的原始猎人,是人类第一批设计师。

工具的制造是人类自我革命的开始,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族类的根本。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史前艺术品,差不多都是与人的生活最紧密相的工具和食用器。

这些就是我们人类早期之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于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的科学文明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也越来越科学化,其技术性也越来越高,艺术设计逐步成为了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成为了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手段。

二、经济属性贯穿于艺术设计活动过程的始终
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是它区别其他艺术活动、手工业的首要特征。

人的相互关联构成复杂的社会,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必然导致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艺术设计通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像其他社会生产力一样创造社会的物质文明。

1.经济因素在艺术设计的不同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
从设计到实现设计的全过程中,经济因素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

(1)设计观念的产生阶段:艺术设计需要把握设计物由过去到未来形成发
展的种种相关因素,然后以创造性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使之成为崭新的设计方案。

其中的经济因素体现在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市场需求预测以及新方案的经济内容评估等方面。

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是设计观念产生的基础。

(2)设计的实施阶段:设计的实施过程指的是设计方案由图纸到生产为实体的过程,对于设计来说,是实际制作的过程。

设计在真正付诸实施的过程中,从设计物的试产、批量生产和专利保护等方面均受经济因素的制约。

(3)设计的实现阶段:设计物最终要推向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销售来实现的,当设计物作为商品投放市场,设计师应当及时调查市场反映和销售效果,综合反馈信息以改进产品设计和进行新的设计构思。

其中,经济因素不仅体现在设计物的综合经济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而且作为改进更新已有方案和促成新的设计方案的产生基础,经济因素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23年,现代设计之父格罗佩乌斯将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育理念“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传播到全世界,使设计终于打破艺术桎梏解脱出来。

而在经济与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提倡“设计与经济的结合”,设计必须服务于经济。

2.艺术设计通过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来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
设计具有强烈的超前性、预测性。

“设计”这个概念在许多场合中,也往往被“策划”等术语代替。

这意味着设计与艺术、手工艺活动都不同,它更偏重于事前的过程。

在整个市场营销的组织中,设计占有引导性的地位。

“设计→生产→销售→使用”这四个环节中, 设计不仅在时间上先于生产、销售活动, 而且设计的市场定位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两者的成效。

正因为如此,设计前的活动往往比设计本身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

如设计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包括对厂家、消费者、竞争对手、媒体的详细调查;调查之后的数据要加以统计分析直至最后提出成文的方案、策划报告;并且还必须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的思考必须高度理性化和高度专业化。

科学地进行市场潜量、市场占有率及需求预测,把握设计物实现为实体后在市场中的作用和价值体现,能够使新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更加准确地适应未来市场,并且通过预测可以得到提高和创造设计物附加价值的理论依据。

三、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繁荣的基石
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有艺术文化的繁荣。

从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来看,现代设计的起源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是劳动的分工,其二是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低消耗成为可能。

艺术设计的每一次飞跃和进步,都处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

首先,因为社会经济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
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质性功能,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和审美快感,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知识经济是继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革命。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的直接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艺术将成为人类十分主动和相当自觉的一种行为。

大至建筑、环境、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小至食品、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

总之,人类一切生存空间、物质和生活方式,都要经过精心而富有创意的设计。

人类将生活在一个经过了设计并不断被设计着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

也就是说,在这个新世纪,设计本身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将成为一种历史沿革的文化。

知识经济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

时代的变革,经济形态的变化,为设计艺术的创新发展将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设计艺术也必将以自身更为完善的运作体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2.艺术设计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腾飞的翅膀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满足人的需求。

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欲望和要求称为需求。

按照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艺术设计的市场取向就是以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为目标的,它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

其次,艺术设计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
,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艺术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

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作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

总体来看,这种设想和筹划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

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艺术设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立或制定专门的工业设计部,把设计业作为国家经济整体的一部分。

二是以原东南亚“四小龙”为代表, 政府直接参与设计的实施。

其目的是把设计作为国家综合性经济改革的一种手段,如通过调动本地工业的多种资源激发设计,
以便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三是以日本为代表,日本千叶大学著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领先一步的工业设计;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

这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腾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各个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来看,“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设计就是经济效益”的说法并不过分。

艺术设计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反映,它强调创造性与个性,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通过艺术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中国加入“WTO”已经成为现实,我国的经济运动模式和产业结构更新也将因此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中国的设计产业发展迅猛,且设计产业是伴随着经济不断成长起来的,特别是知识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设计产业的适时性、前瞻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是现在或未来,艺术设计都会以强大的推动力和自身优势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中,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11
徐晓庚《现代设计艺术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XX,09
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XX,09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07
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论文在线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