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合集下载

新版PEP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新版PEP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新版PEP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研究的特点?
A. 观察
B. 实验
C. 猜测
2. 以下哪个是不可见光?
A. 红光
B. 蓝光
C. 绿光
3. 下列哪个不属于生物的特征?
A. 呼吸
B. 腿脚
C. 心脏
4. 热胀冷缩是物体受到温度影响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 生物学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变化
5. 为了保护眼睛不受到伤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电脑?
A. 坐姿端正
B. 用眼时间控制
C. 阅读距离适当
二、解答题
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科学实验?
2. 简述一下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的区别。

3. 请列举三个人体生物的特征。

4. 举例说明一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 请简要解释如何正确使用电脑保护眼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B
4. C
5. A
二、解答题
1. 科学实验是为了验证或证明科学现象或理论的真实性和准确
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和步骤的过程。

2. 可见光是人眼能够直接感知到的光线,而不可见光则是人眼
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光线。

不可见光包括紫外线、红外线和X射线等。

3. 人体生物的特征包括呼吸、心脏跳动、肌肉运动等。

4. 物理变化的例子包括水的沸腾和冰的融化;化学变化的例子
包括纸燃烧和铁锈的生成。

5. 正确使用电脑保护眼睛的方法包括保持坐姿端正、适当控制
用眼时间、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光》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光》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光》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1.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皮影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问题。

3.在水槽中放人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

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一道笔直的光束。

4.光由空气斜射人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5.快速旋转红、绿、蓝三色的彩色轮,能看到彩色轮的颜色变成了白色。

6.从鱼缸的一条棱处(填“正面”“侧面”或“一条棱处”)观察,里面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这是因为光的折射。

7.制作潜望镜时,我们使用的两面镜子都是平面镜。

8.太阳是我们地球最重要的光源。

9.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0.白天我们能看到美丽的风景,是因为物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1.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12.词语坐井观天反映了光的直线传播,词语镜花水月反映了光的反射,词语雨后彩虹反映了光的折射。

第一单元《光》单元测试卷二、判断题。

1.直接用放大镜或望远镜去看太阳,可以观察得更清楚。

(×)2.我们能看到试卷上的字,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了试卷上。

(×)3.手电筒发出的光能部分穿过一张纸,但不能穿过一本比较厚的书。

(√)4.当铅笔放入水中时,看起来“折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5.三棱镜可以将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6.光照射到镜面会改变传播的方向,所以反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7.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8.光既能被分解,也能被混合;既能被反射,也能被吸收。

(√)9.发生日食时,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10.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难题,所以光的反射对人们来说都是有益的。

(×)11.“蓝眼泪”是美丽的自然景观,它是海洋里的荧光生物所发出的蓝色光芒,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蓝眼泪”。

五上科学第一单元检测卷

五上科学第一单元检测卷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蝴蝶C. 老虎D. 鲨鱼2. 下列哪个不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煤炭D. 水能3.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导体?A. 塑料B. 玻璃C. 金属D. 木材4.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铁生锈C. 水沸腾D. 植物光合作用5. 下列哪种物质是单质?A. 氧气B. 水C. 二氧化碳D. 盐6. 下列哪种动物生活在水中?A. 老虎B. 鸽子C. 鲨鱼D. 狮子7. 下列哪种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 水蒸发B. 铁生锈C. 绿色植物D. 风吹树叶动8. 光在下列哪种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A. 空气B. 水C. 真空D. 玻璃9. 汽车的后视镜利用了光的什么原理?A. 反射B. 折射C. 小孔成像10. 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什么镜?A. 平面镜B. 凸透镜C. 放大镜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鸟类都有羽毛,是它们的特征之一。

()2. 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地球的自转现象。

()3. 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4. 金属都是由原子组成的。

()5. 植物的根、茎、叶都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6. 光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7. 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8. 光都是可以用眼睛直接看见的。

()9. 夜晚,晴朗的天空挂着明亮的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10. 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现象说明光是直线行进的。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基本物质组成。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_中进行的。

3. 在水循环过程中,水蒸气上升并冷却形成______。

4. 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______。

5. 生态系统中,______是生产者,______是消费者,______是分解者。

广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及试题答案

广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及试题答案

广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及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属于下面的生物:()
- A.植物
- B.微生物
- C.细菌
- D.矿物
答案:D
2. 种子是植物的()
- A.根茎
- B.花
- C.果实
- D.繁殖器官
答案:D
3. 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A.金鱼
- B.蚯蚓
- C.黄鼠狼
- D.候鸟
答案:B
4. 下列不属于人体五官的是()
- A.眼睛
- B.嘴巴
- C.耳朵
- D.背脊
答案:D
二、判断题
1. 植物的种子可以繁殖新的植物。

()- 对✅ / 错❌
答案:对
2. 人的五官包括眼睛、嘴巴和背脊。

()
- 对❌ / 错✅
答案:错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植物的繁殖方式。

答案: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种子,另一种是通过无性繁殖。

通过种子繁殖的植物会把种子散播到其他地方,而无性繁殖则是植物的一部分可以长出新的植株。

2. 请列举三种动物的五官。

答案:三种动物的五官分别是:狗(眼睛、嘴巴、耳朵)、猫(眼睛、嘴巴、耳朵)、鱼(眼睛、嘴巴、鳃)。

3. 请举例一个无脊椎动物。

答案:蚯蚓。

以上就是广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检测题及试题答案。

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第一单元光一、判断题(对的填“F”,错的填“T”。

每题2分,共24分)()1、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2、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所有的物体都在发光。

()4、半透明的物体只能让一部分光穿过它。

()5、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

()6、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7、通过红、绿、蓝三种颜色光相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8、光穿过潜望镜时,发生了两次折射。

()9、当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被物体全部吸收掉。

()10、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11、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12、我们平时用的镜子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面物体是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镜子2、下列物体相对光来说是透明的是()。

A、作业纸B、矿泉水C、科学课本3、三棱镜是利用光的()原理来工作的。

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4、在不透光的房子里,桌面上放有一本书,我们能做到的是()。

A 、看书上的字B 、分辨出封面的颜色C 、感知书的厚薄5、太阳光是由( )种颜色混合而成的。

A 、三B 、五C 、七 6、出现月食现象时,太阳、月亮、地球排列情况是( )。

A B C7、下面现象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是( )。

A 、水面波光粼粼B 、花朵五颜六色C 、阳光下的树荫8、当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 )。

A 、一定从原路反射回去B 、能改变反射光的方向C 、会有两条反射光路9、与声音传播相比,光的传播( )。

A 、比声音慢B 、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不能自己绕到障碍物的后面10、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图画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11、潜望镜的二片镜片是( )。

A 、凸透镜B 、平面镜C 、凹透镜12、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到的情形和图中相符的是( )空气 水 水 水空气空气A B 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通常我们把那些________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光源是_____。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塑料(答案)
2.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A.河流和湖泊
B.冰川和地下水
C.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答案)
D.河流、湖泊和冰川
3.下列哪种现象表明地球在自转?
A.四季更替
B.昼夜交替(答案)
C.极昼极夜
D.地球公转
4.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金星
B.水星(答案)
C.地球
D.火星
5.下列哪个过程描述了水的蒸发?
A.水变成冰
B.冰变成水
C.水变成水蒸气(答案)
D.水蒸气变成水
6.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哪种气体组成?
A.氧气
B.氮气(答案)
C.二氧化碳
D.氢气
7.下列哪种天气现象是由水蒸气在空中凝结形成的?
A.雨(答案)
B.风
C.雪(虽然雪也是由水蒸气形成,但题目要求更具体的天气现象,雨更普遍且直接由
水蒸气凝结)
D.雾(雾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凝结,而雨是从云层中降落)
8.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答案)
D.365天(虽然天数相同,但科学上常用“一年”来描述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
9.下列哪项不是保护地球自然资源的重要措施?
A.节约用水
B.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随意丢弃垃圾(答案)
D.保护动植物多样性
10.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受到哪种因素的威胁?
A.气候变化(答案)
B.科技进步
C.人口减少
D.教育普及。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2、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的火山叫( )A.活火山 B.死火山3、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A.进入室内 B.离开屋子,到空旷的地方去4、下列哪项不是自然因素对地表的影响?()A.地震 B.火山喷发 C.修路架桥 D.板块的挤压5、火山喷发是,岩浆是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的。

A.靠地球的引力C.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6、地球内部的温度( )。

A.很低 B.与地面一样高 C.很高,能把岩石熔化7、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8、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A.3800 B.3300 C. 3400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12分)1、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2、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3、从金属矿产中提炼金属的过程十分简单,只要敲敲打打,挑出金属就行了。

()4、化石不但能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还为研究古环境提供了线索。

()5、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6、发生地震时,应拉开电闸,关掉天然气,灭掉炉火。

( )7、卵石的形成显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说明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8、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9、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许多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低。

()10、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1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1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________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半径为________多千米,主要由_______ 和________ 组成。

2、地震波能够向__________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________。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7、增加或者减少生态瓶中的生物,不会影响生态瓶里 生物的生活。(×) 8、百灵鸟是一种益鸟。(√) 四、制作生态瓶
提供的材料:塑料瓶、剪刀 、水、 水草、 小鱼、 泥 鳅、 沙、 田螺 、浮萍、淤泥等
要求:1、写出制作步骤。
1、用剪刀剪掉塑料瓶上面一部分。2、在桶底装入一层 淤泥和沙,再装入大半桶水。3、在桶里种上水草,在 水面放一些浮萍。4、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泥鳅、 田螺等动物。
6、食物链通常从( )开始,到( )终止。
7、同一种( )会被不同的( )吃掉,同一种
( )也可以吃(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
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
8、草、田鼠、老鹰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生产者是
( ),消费者是(
)。
9、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 )、 ( ),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 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7、增加或者减少生态瓶中的生物,不会影响生态瓶里 生物的生活。( ) 8、百灵鸟是一种益鸟。( ) 四、制作生态瓶 提供的材料:塑料瓶剪刀 水 水草 小鱼 泥鳅 沙 田螺 浮 萍淤泥等 要求: (1)、写出制作步骤。
• 一、填空题
•1、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 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2、通过种子发芽试验,我认为种子发芽必须要 有 条( 件水。分)、(空气)、(适合的温度 )这三个基本 •3、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4做、(生食物物链之)间。这种像(连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 •5、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消费者)。
10、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 )的整体, 叫(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1、选择题
1、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

A、浮石
B、长石
C、化石
D、石英
2、()属于能源矿产;()属于金属矿产;( )属于非金属矿产。

A、石英、石膏 B、铁、铜 C、煤、石油
3、地震波能够向( )传播。

A、四面八方 B、上方 C、下方 D、前后方
4、下列地形属于盆地的是( ).
A、内蒙古 B、西藏 C、台湾 D、吐鲁番
5、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地球的了解主要通过( )
A、岩石分析法 B、地震波研究 D、地表形态分析
6、植物各部分与乱石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根、B、茎 C、叶 D、花
7、火山的喷发不包括( ).
A、浓烟 B、火山灰 C、灼热的岩浆 D、液体水8、下列不是自然因素对地表影响的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修路架桥 D、板块挤压9、地球最内部的温度可达( )
A、1200c~2000c B、120c~1500c C、3400c~5000c D、200c~1000c
10、下列资源可以再生的是( )
A、树木、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11、人类的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地表的是( )
A、过量抽取地下水 B、停止毁林开荒 C、恢复天然牧场 D、过度放牧
12、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

在我国( )春天,经常出现沙尘暴。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13、地球上有许多雄伟的山脉,山脉主要是由( )构成的。

A、土壤 B、细沙 C、岩石 D、卵石
14、在山上的大树旁边往往有一些碎石,这是( )作用的结果。

A、温度变化 B、水 C、生物 D、风
15、造成黄河易于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森林的破坏 B、土层的干松和瘠薄 C、大量的泥沙
沉积河底 D、人们不注意修堤防范
二、判断题
1、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火山口流出来,冷却后形成了岩浆岩。

2、自然界中岩石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改变着模样
3、岩石尽管到处是,但也是国家的重要矿产资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也不能任意开采。

4、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

5、人类对地球表面的形态的影响,既有有力的方面,又有不利的方面。

6、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作用的结果。

7、铁矿石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矿产资源。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开采。

8、人们收集化石就是为了观赏。

9猿人制造的石器实际上就是人类对矿产资源的一种利用。

10、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水的搬运、岩石之间的摩擦作用,最终变成了细沙。

11、煤和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12、地表是不断变化的,陆地的面积是逐渐变大。

13、火山爆发和一样只能造成破坏。

14、风化现象是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的变化。

所有的都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填空
1、化石是保存于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

2、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及的许多信息。

3、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

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一些远古时代的海生物的化石,说明这个地区在很久以前是
4、、和等对岩石的破坏,叫。

5、大河的下游没有山峰,由此可知,将岩石搬运到此的是。

6、生长在高山上的使岩石分解,滚落到河道中受到水的
和石头之间的相互,棱角消失,变成表面光滑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