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zxl

合集下载

课设设计说明书

课设设计说明书

课设设计说明书课设设计说明书1.引言1.1 目的该课设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是描述课程设计的目标、要求和方法。

它旨在提供给学生和老师参考,以确保设计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

1.2 背景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将着重研究某特定主题,并通过设计和开发一个相关的项目来展示所学知识和技能。

2.项目概述2.1 项目目标明确阐述本项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例如,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软件应用程序,或开发一个特定产品的原型。

2.2 项目范围详细说明本项目的范围,包括项目限制、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要求等。

也可以列出项目的时间线和里程碑。

3.需求分析3.1 用户需求描述项目的主要用户,并根据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列出所需的功能和特性。

3.2 功能需求详细说明项目所需的各个功能点。

例如,登录系统、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

3.3 非功能需求列出项目的非功能需求,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和可用性要求等。

4.设计方案4.1 技术选型介绍所选择的技术和工具,以及它们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选择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数据库和开发框架。

4.2 系统架构描述项目的整体系统架构,包括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数据流动。

4.3 数据库设计如果项目涉及数据库,详细说明数据库的结构和表的设计。

4.4 用户界面设计根据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设计用户界面的布局和交互。

5.开发与实现5.1 开发环境列出项目所需的开发环境和工具,如开发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和版本管理工具等。

5.2 开发过程描述项目的开发过程,包括需求收集、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

6.测试与验收6.1 单元测试描述项目进行单元测试的方法和工具。

6.2 集成测试描述项目进行集成测试的方法和工具。

6.3 系统测试描述项目进行系统测试的方法和工具。

6.4 验收测试描述项目进行验收测试的方法和标准。

7.项目管理7.1 项目计划详细说明项目的计划和进度安排。

7.2 风险管理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7.3 资源管理说明项目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和经费。

课程设计说明书_指南车

课程设计说明书_指南车

轮 A、B 绕自身轴线回转的角度分别为ΦA、ΦB ,有:
(r + L)θ = ΦBD/2
S2 - S1 = (r + L)θ-(r - L)θ = 2θL =(ΦB - ΦA)/2D
ΦB - ΦA =θL/D
(1)
为了讨论简便,令2L = D(轮距等于轮径, 由结构保证) ,则:
四、指南车设计方案汇总
定轴指南车方案—宋代指南车........................................................................ - 3 差动式指南车方案—五十年代的指南车........................................................ - 4 五、指南车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 5 指南车设计方案比较........................................................................................ - 5 指南车设计方案的选择.................................................................................... - 6 六、玩具指南车详细设计....................................................................................... - 6 差动齿轮系方案选择........................................................................................ - 6 玩具指南车外形尺寸设计................................................................................ - 9 玩具指南车的锥齿轮设计.............................................................................. - 10 锥齿轮强度校验.............................................................................................. - 14 其他重要结构设计.......................................................................................... - 17 七、参考文献......................................................................................................... - 18 -

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阐明书课题名称:软件项目实训学生学号:专业班级:11测控01班学生姓名:徐晗学生成绩:指引教师:陈希课题工作时间:-6-9 至-6-22一、课程设计任务基本规定:(1)课程设计目:1.全面理解程序顺序构造、选取构造、循环构造,掌握构造化程序设计自顶向下,逐渐细化,模块化设计原则。

2.掌握C语言基本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构造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掌握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办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能力。

(2)课程设计总体规定:1. 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办法。

2. 主菜单设计界面如下:3. 子菜单界面如下:选取构造子菜单:循环构造子菜单:4.在相应模块下完毕如下功能:(1)单选取if语句:(2)双选取if语句:(3)多选取if语句:(4)switch语句(5)while循环语句(6)do-while循环语句(7)for循环语句(8)循环嵌套例如:switch语句案例界面:(3)论文某些1、学生应提交资料:纸质《课程设计阐明书》1份;课程设计报告1份。

2、课程设计报告内容附在《课程设计阐明书》后,内容涉及:一、设计目1. 全面理解程序顺序构造、选取构造、循环构造,掌握构造化程序设计自顶而下,逐渐细化,模块化原则。

2. 掌握C语言基本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构造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 掌握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办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能力。

二、系统功能模块图(略)三、设计函数列表在C语言中每一种功能模块都相应一种函数,即由函数来实现各功能模块详细功能,也就是建立功能模块与函数之间一一相应关系,在编写程序时可以减少不必要麻烦,从而提高编写程序效率。

表一自定义函数表模块名函数名阐明C语言模块化系统main() 主控模块显示主菜单showmenu() 显示菜单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1. 全面理解程序顺序构造、选取构造、循环构造,掌握构造化程序设计自顶而下,逐渐细化,模块化原则。

课程设计说明

课程设计说明

老師講評並計分
表現第一名的組可得10分 第二名得8分 第三名得5分
下課休息10分鐘
請同學準時回到教室
遊戲競賽1-特警先鋒
(請移動滑鼠雙擊上面的超連結)
請各組推派兩名代表,每組可操作兩次 一組操作時,另兩組代表到教室外迴避
請台下觀戰的同學不要出言提示,違者扣該組3分
特警先鋒比賽計分
第一名的組得10分 第二名8分 第三名5分
6.
備註:預計使用16分鐘。
計算成績進行說明

1. 2. 3. 4.
將各組各階段的得分加總。
交通標誌講解表現排名分(教師評比)。 交通標誌搶答比賽得分(依搶答表現)。 交通安全規則講解表現排名分(教師評比)。 交通安全遊戲-『特警先鋒』操作排名分(依遊戲操作表現)。

宣布今日比賽名次。 簡單介紹『教育部-交通安全入口網』,鼓勵同學多自行 利用,以充實交通安全知識。 總結今日課程,交通安全的叮嚀。 課程結束,宣布下課。
交通標誌說明(第二組演練)
交通標誌說明(第二組演練)
交通標誌說明(第二組演練)
請第三組的代表上台
加油喔
交通標誌說明(第三組演練)
交通標誌說明(第三組演練)
交通標誌說明(第三組演練)
交通標誌說明(第三組演練)
老師講評並計分
表現第一名的組可得10分 第二名得8分 第三名得5分
交通標誌搶答比賽
3.
4.
講解『交通標誌』與遵守『交通安全規則』的重要性。
說明本次課程將採競賽方式進行,並解釋比賽的進行流程及規 則。 將學生分為三組。 競賽開始。
5. 6.
備註:預計使用10分鐘。
交通標誌學習活動進行說明1
1.
向同學說明,預計學習64個交通標誌(將之分為四組,每一組搭配一 張學習單)。 將第一份學習單的2、3、4分給各組,教師保留學習單1。 教師用投影片講解學習單1所呈現的16個交通標誌,搭配簡報上的文字, 解釋該標誌的意義及設置的可能用意。(以上共8分鐘) 分組進行討論,之後各組需推派1名代表上台,搭配簡報講解其學習單 上呈現的16個交通標誌。(4分鐘)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XX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XX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XX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XX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XX学科概述1.1 XX学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XX学科的应用领域和前景第二章:XX基本原理2.1 XX原理的提出和证明2.2 XX原理的应用案例第三章:XX方法与应用3.1 XX方法的原理和步骤3.2 XX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四章:XX学科的发展趋势4.1 XX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4.2 XX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XX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安排如下: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XX学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论文,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实验技能。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序言2.夹具的设计要求3.夹具设计1)分析说明2)定位方案的选择3)夹紧装置的选择和夹紧力的计算4.总结序言工艺是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产品的桥梁,工艺设计是一个工程师必备的基本素养;在相继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以及机械设计指导与修理等专业课,并且进行了金工实习和工艺生产实习,为了更好的将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感性认识结合起来,进行工艺课程设计是必要的,当然,这也是教学安排的一个环节。

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设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此装置是加工连杆盖A基准面时的加紧装置,要求做到能够限制零件的六个自由度,同时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另外,为了能够适应不同连杆盖的加工要求,在以后加紧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得高度能够调整,同时设计了T形台,以满足夹具与机床的装配要求。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是我们对机械工艺设计、产品设计以及产品的生产都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发散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夹具的设计要求1.夹紧的目的: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已获得的定位不被破坏,同时保证翻转任务安全顺利的完成2 .夹紧力的方向的确定:1)夹紧力的方向应有利于工件的准确定位,而不能破坏定位,一般要求主夹紧力应垂直于第一定位基准面。

2)夹紧力的方向应与工件刚度高的方向一致,以利于减少工件的变形。

3)夹紧力的方向尽可能与切削力、重力方向一致,有利于减小夹紧力。

3 .夹紧力的作用点的选择:1)夹紧力的作用点应与支承点“点对点”对应,或在支承点确定的区域内,以避免破坏定位或造成较大的夹紧变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内容中的关键概念,如XXX(此处填写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学生能描述XXX(此处填写学科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并解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总结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XXX(此处填写学科相关技能)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产生对学科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倾听与分享,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XXX学科(此处填写学科名称)的示范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针对XX年级(此处填写具体年级)的学生,课程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的学习:涵盖课本第X章(此处填写具体章节),重点讲解XXX(此处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 技能训练:结合课本第X节(此处填写具体节次),开展XXX(此处填写具体技能)的实践操作。

通过实验、练习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课本内容为载体,融入对XXX(此处填写具体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程设计开发说明书

课程设计开发说明书

课程设计开发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XX、XX、XX,并能够理解它们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了解课程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 学生能够描述和解释课程内容中的关键原理和规律,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培养沟通、协作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课程主题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所学知识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设计注重知识深度和广度,以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教学要求:1. 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2. 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 评估方式应与课程目标相匹配,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以下教学章节:1. 章节一:XX概念与性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内容:介绍XX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分类,以实例阐述XX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章节二:XX发展历程与现状- 教材章节:第二章- 内容:讲解XX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的现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3. 章节三:XX基本原理与规律-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容:阐述XX的基本原理,分析XX现象的规律,举例说明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北大学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说明书
#
学生姓
名:张旭亮学号:02

院: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
#
软件工程

目:宿舍管理查询系统成绩
指导教师周海英靳雁霞
/
2009 年 6 月 24 日
1.设计目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掌握数据结构课程中学到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并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

设计要求学会如何对实际问题定义相关数据结构,并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和算法解决问题,同时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
/
2.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内容:
为宿舍管理人员编写一个宿舍管理查询软件。

要求:
1)建立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按关键字(姓名,学号,房号)进行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等任意一种)
2)查询菜单(用二分法实现以下操作)
A.按姓名查询
B.按学号查询
]
C.按房号查询
基本要求:
1)系统功能的完善;
2)代码中有必要的注释。


…………………………
3.概要设计

1>
1)需要定义一个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pnode 主函数main()
2. 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3. 查询函数serch1()
4. 查询函数serch2()
5. 查询函数serch3()
6. 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

7. 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8.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9. 数据文件读取函数readfile ()
10. 查询当前所有纪录冰按学号升序输出的函数output()
<2>各函数间关系:
利用主函数调用其他的各个函数,新建数据文件函数create()是其它各个函数的基础,有了它其它函数才能够使用。

查询函数insert1.2.3()添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这些函数都是在同一等级上的函数,是平行关系。

查询当前所有纪录的函数output()以学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1()以姓名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2()以床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3()以宿舍号)这些函数都是查询函数中的子函数,他们之间是平行的关系。

4.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1. 主函数main()
通过swich分支构建图形用户界面一次调用其他模块完成总体功能;
2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为节点分配内存
创建二进制文件用于存储学生信息
通过一个循环一次录入学生信息
关闭文件
3. 查询函数serch1()
|
打开文件
遍历整个文件找到与指定姓名匹配的信息
输出查询到的信息
关闭文件
4. 查询函数serch2()
打开文件
遍历整个文件找到与制定学号匹配的信息
输出查询到的信息

关闭文件
5. 查询函数serch3()
打开文件
遍历整个文件找到与制定床号匹配的信息
输出查询到的信息
关闭文件
6.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
打开文件
}
将制定记录插入到文件的末尾
关闭文件
7.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打开文件
遍历文件找到与制定姓名匹配的记录并删除关闭文件
8.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打开文件
-
遍历整个文件找到与制定姓名匹配的记录并修改
关闭文件
9. 数据文件读取函数readfile ()
打开文件
读取文件
关闭文件
10.查询当前所有纪录冰按学号升序输出的函数output()
打开文件
\
遍历文件(嵌套遍历)依次比较学号大小用起泡法进行排序
遍历文件依次输出文件中的记录
详细设计思想
采用模块化编程思想,将程序划分为11个模块,在逐个模块细化编程,最后再将个个模块组装成软件。

……………………….
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
#include<>
typedef struct pnode 试分析
测试数据文件名 zhang
姓名学号床号
zhang 123 456
sun 321 453
zhang 215 453
排序输出 zhang 123 456
|
zhang 215 453
sun 321 453
删除 zhang
Sun 321 453
插入 zhang 123 123
zhang 123 123
排序输出 zhang 123 123
Sun 321 453
修改 zhang
zhang 123 321
按姓名查询 zhang
zhang 123 321
按学号查询 123
zhang 123 321
按房号查询 453
sun 321 453
退出重新打开文件
重复上述过程测试无误
6心得体会
对我们这一学期实际学到的内容的检验,在课程设计的同时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的掌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学好数据结构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的阅读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增强和巩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首先通过实践我发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尤其是露出了对C 语言知识基础的掌握不好,许多简单的东西都不知道。

在课本上看到各种算法感觉很简单,但是真正的让自己去写一个算法感觉很困难。

即使是课本上的原程序算法,自己写起来都感觉有点生疏。

在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也不是很熟悉。

通过实践,使我在这几个方面的认识有所提高。

通过实践的学习,我认到学好计算机要重视实践操作,不仅仅是学习数据结构,还是其它的课程,以及其它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都要重在实践,所以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注视实践操作,使自己更好地学好计算机。

回顾起此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