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学校防溺水应急演练方案
学校防溺水演练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加强我校师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应对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师生对溺水事故的认识,增强防溺水意识。
2. 熟悉溺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建立健全防溺水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防溺水应急指挥部,由校长任指挥长,分管副校长任副指挥长,各班主任、体育教师为成员。
2. 指挥部下设应急处理组、宣传教育组、物资保障组、安全保障组。
四、预案内容1. 应急处理组(1)接到溺水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2)对溺水者进行初步判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3)如遇紧急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 宣传教育组(1)定期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师生防溺水意识。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普及防溺水知识。
(3)开展防溺水主题班会、征文、绘画等活动,营造良好的防溺水氛围。
3. 物资保障组(1)配备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等救生设备。
(2)定期检查救生设备,确保其完好可用。
4. 安全保障组(1)加强对校园周边水域的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对学生上下学途中、课间休息等时段的监控,确保学生安全。
(3)加强与其他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做好防溺水工作。
五、预案实施步骤1. 演练前准备(1)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演练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
(2)对参与演练的师生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防溺水知识和救援技能。
(3)检查救生设备,确保其完好可用。
2. 演练实施(1)按照演练方案,模拟溺水事故发生。
(2)应急处理组迅速行动,进行救援。
(3)宣传教育组、物资保障组、安全保障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3. 演练总结(1)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2)对参与演练的师生进行表彰,鼓励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六、预案调整与完善1. 根据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预案内容。
防溺水应急工作演练工作方案(通用篇)

防溺水应急工作演练工作方案(通用篇)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气温的升高,游泳成为了许多人消暑的热门选择。
然而,溺水事故也随之而来。
为了提高全体师生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在溺水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标1. 提高全体师生的防溺水意识,使每个人都能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2. 提高师生们的自救互救能力,使他们在遇到溺水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行动。
3. 检验学校防溺水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三、演练时间2022年6月1日四、演练地点学校操场五、演练内容1. 防溺水知识讲解:由专业救生员或教师向全体师生讲解防溺水知识,包括溺水事故的原因、危害、防范方法等。
2. 自救互救技能演示:由专业救生员或教师进行自救互救技能的演示,包括如何正确使用救生设备、如何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等。
3. 应急预案演练:模拟溺水事故发生时的情景,检验学校防溺水应急预案的响应速度和执行效果。
六、演练流程1. 开场致辞:由学校校长或主管安全的副校长发表致辞,强调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性和本次演练的目的。
2. 防溺水知识讲解:由专业救生员或教师向全体师生讲解防溺水知识。
3. 自救互救技能演示:由专业救生员或教师进行自救互救技能的演示。
4. 应急预案演练:模拟溺水事故发生时的情景,检验学校防溺水应急预案的响应速度和执行效果。
5. 总结发言:由学校校长或主管安全的副校长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七、演练组织架构1. 演练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教师担任成员。
2. 演练指挥部:由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教师担任成员。
3. 演练实施组:由专业救生员和教师组成,负责演练的实施和指导。
4. 演练保障组:由学校后勤部门组成,负责演练的场地、设备和物资保障。
八、演练注意事项1. 确保演练安全:在演练过程中,要确保师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学校防溺水应急预案及安全演练方案

学校防溺水应急预案及安全演练方案一、前言溺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伤害事故,特别是对于学校来说,学生是我国的未来,确保学生的安全非常重要。
为了防止学生在学校游泳或者其他水域活动中意外溺水,学校应制定防溺水应急预案及安全演练方案,有效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二、防溺水应急预案防溺水应急预案是学校处理溺水事故的指导文件,包括预防、应急和救援等内容。
1.防范措施(1)制定游泳安全制度:学校应制定明确的游泳安全制度,明确学生的游泳范围和时间,并配备足够的救生员进行现场监督。
(2)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应每年定期开展水安全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正确的游泳姿势、安全常识以及遇到突发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
(3)配备安全设施:学校游泳池应配置齐全的安全设施,如安全护栏、浮标、救生圈等,确保学生在游泳时可以及时得到救援。
(4)定期检查设备:学校应定期对游泳池及其周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性。
2.应急预案(2)救援和急救:学校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员,能够及时进行救援,并提供急救服务。
(3)疏散和应急处理:学校应规定疏散程序,确保学生能够安全撤离事故现场,并规定应急处理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术等。
(4)通知家长和学校领导:学校应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和有关学校领导,告知溺水事故的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了提高学校师生面对溺水事故的应急能力,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
1.演练内容(1)救援演练:演练学校的救援流程和步骤,包括救生员的快速反应、救援工具使用和对溺水者进行急救等。
(2)疏散演练:演练学生在溺水事故发生时的疏散程序和安全撤离路线,包括学生如何迅速安全地离开事故现场并前往集合点等。
(3)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反应演练:演练学校在溺水事故发生后与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沟通和应对方式,包括通知家长、组织事故处理、安抚家长情绪等。
2.演练计划(1)确定演练时间:学校应确定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演练,确保师生对应急措施和操作流程熟悉。
(2)演练场地准备:学校应在游泳池周围设置演练标识,保证演练场地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学校防溺水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学校防溺水应急救援演练方案为加强我校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溺水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1. 强化师生安全意识,使师生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2. 检验我校防溺水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战效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3. 加强我校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二、演练时间2022年6月10日(星期六)上午9:00至11:30三、演练地点我校操场四、演练内容1. 溺水应急救援知识讲解2. 溺水自救与互救技能演示3. 应急救援器材展示与操作演示4. 防溺水应急预案演练五、演练流程1. 开场致辞(9:00-9:10)校领导对本次演练的目的、意义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参演师生提出要求。
2. 溺水应急救援知识讲解(9:10-9:30)专业救生员或医生对溺水应急救援知识进行讲解,包括溺水的原因、预防措施、自救互救方法等。
3. 溺水自救与互救技能演示(9:30-10:00)专业救生员进行溺水自救与互救技能的实地演示,包括如何正确穿戴救生衣、救生圈等器材,以及如何在水中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
4. 应急救援器材展示与操作演示(10:00-10:30)展示我校配备的应急救援器材,如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并进行操作演示,使师生熟悉各类器材的使用方法。
5. 防溺水应急预案演练(10:30-11:30)按照我校防溺水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师生进行实战演练,包括发现溺水事件时的报警、救援队伍的集结与出发、现场救援、善后处理等环节。
六、演练组织及分工1. 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本次演练的总体协调和指挥。
2. 救援队伍:由专业救生员、教师、学生组成,负责现场救援工作。
3. 警戒组:由保安人员组成,负责演练现场的警戒和秩序维护。
4. 医疗救护组:由校医和志愿者组成,负责演练过程中的医疗救护工作。
5. 宣传报道组:由校报记者组成,负责演练的宣传工作。
学校防弱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目的为提高学校师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突发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演练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所有师生在校园内及校园周边水域发生溺水事故时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校长担任副总指挥,各班主任、体育教师、保安人员等组成。
2. 应急小组:- 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和事故处理。
- 医疗组:负责伤员的现场急救和转移。
- 疏散组:负责引导学生安全疏散。
- 宣传组:负责现场信息收集和宣传报道。
- 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和现场保障。
四、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溺水事故:任何人发现溺水事故,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3. 现场救援:救援组根据溺水情况,采取适当的救援措施,如现场救助、呼叫专业救援等。
4. 医疗救治:医疗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
5. 疏散撤离:疏散组引导其他师生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
6. 信息报告:宣传组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家长通报事故情况。
7. 后续处理:事故处理完毕后,应急指挥部组织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五、演练内容1. 溺水应急知识讲解:邀请专业人士讲解防溺水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2. 现场模拟演练:模拟溺水事故发生,进行救援、疏散、急救等环节的实战演练。
3. 应急物资准备:检查应急物资是否齐全,确保关键时刻能迅速投入使用。
六、演练步骤1. 准备阶段:确定演练时间、地点,制定详细方案,组织人员培训。
2. 实施阶段:按照预案流程进行演练,各小组协同配合。
3. 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评估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七、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演练过程中,确保师生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严肃认真:各参演人员要严肃对待演练,认真执行任务。
3. 密切配合:各小组要密切配合,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学校防溺水应急演练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学生户外活动增多,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为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应对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提高全校师生对溺水事故的认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 培养师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自救互救的能力。
3. 完善学校防溺水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场景。
四、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防溺水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防溺水应急演练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宣传教育组:负责组织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现场指挥组:负责演练现场的组织、协调、指挥工作。
(3)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搜救、救治、转移等。
(4)后勤保障组:负责演练所需的物资、设备、场地等保障工作。
(5)安全评估组:负责演练后的安全评估和总结。
五、应急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模拟学生在校园周边水域发生溺水事故。
2. 演练步骤:(1)发现溺水事故:学生在游泳或嬉戏时,突然失去意识,陷入水中。
(2)报警求救:目击者立即拨打110报警,同时通知学校防溺水应急指挥部。
(3)现场救援:救援组迅速赶到现场,进行现场救援。
(4)自救互救:现场师生学习并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对溺水者进行救助。
(5)转移伤员:将溺水者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
(6)救治伤员:对溺水者进行现场救治,待伤员意识恢复后,立即送往医院。
六、应急演练要求1. 演练前,各小组要明确职责,做好演练准备工作。
2. 演练过程中,各小组要密切配合,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3. 演练结束后,安全评估组要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七、预案实施与更新1. 本预案由学校防溺水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
2. 学校防溺水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对本预案进行适时更新和完善。
学校防溺水应急演练预案

学校防溺水应急演练预案一、目的和意义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提高师生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学生在遇到溺水险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制定本预案。
二、演练原则1. 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演练方案,确保演练过程中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在演练过程中,要始终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注重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
3. 全员参与,共同提高。
要求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三、演练组织架构1. 演练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策划、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2. 演练实施小组:由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担任组长,保卫科、教务科、学生科、总务科等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实施小组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工作。
3. 演练观摩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师生组成,负责观摩演练并进行评价。
四、演练内容1. 溺水事故的预防:教育学生不要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不要到危险水域附近玩耍。
2. 溺水事故的自救互救:教授学生遇到溺水险情时的自救方法,如踢腿、挥手、呼救等;同时,教授学生如何对溺水者进行施救,如抓住溺水者的头发、手臂等部位,将其拉回岸边。
3. 救援器材的使用:演示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等救援器材的使用方法。
五、演练流程1. 演练前准备:召开演练筹备会议,明确演练目标、内容、流程、时间等相关事项;布置演练场地,准备演练器材;组织参演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演练实施: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演练,包括预防溺水教育、自救互救演练、救援器材使用演示等环节。
3. 演练观摩:组织师生观摩演练,并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会议,总结演练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演练时间与地点1. 演练时间:每年暑假前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演练。
学校防溺水的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
为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我校特制定本防溺水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师生对溺水事故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2. 熟悉溺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3. 培养师生自救互救技能,减少溺水事故造成的伤害。
三、演练时间2024年6月15日(星期五)下午2:30四、演练地点学校游泳池五、演练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体育老师、班主任等担任成员。
2. 指挥组:负责演练的整体指挥和协调工作。
3. 救护组:负责现场救援和伤员救护工作。
4. 疏散组:负责现场疏散,确保演练安全有序进行。
5. 宣传组:负责演练的宣传报道工作。
六、演练流程1. 模拟场景设置:设置一个溺水事故模拟场景,有一名学生不慎落水。
2. 报警:发现溺水情况后,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并通知救护组。
3. 救护组行动:救护组迅速赶到现场,对溺水者进行施救。
4. 自救互救:其他师生在救护组指导下,学习自救互救技能。
5. 疏散:疏散组引导其他师生迅速撤离现场,确保演练安全。
6. 总结: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对演练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内容1. 溺水者自救:讲解和演示溺水者自救方法,如保持冷静、调整呼吸、利用救生圈等。
2. 他人施救:讲解和演示他人施救方法,如抛掷救生圈、使用长杆等。
3. 心肺复苏:讲解和演示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提高师生应对溺水事故的能力。
八、演练注意事项1. 演练前,要对参演师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演练安全有序进行。
2. 演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参演师生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 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九、预期效果通过本次防溺水应急预案演练,预计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师生对溺水事故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2. 培养师生自救互救技能,减少溺水事故造成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腾学校防溺水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防溺水的有关知识,认识溺水的危害,进一步提高学生防溺水的自觉性以及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自护自救、抢救溺水人员的能力;
2、能够感受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二、防溺水应急演练领导小组
1.组长:赵光印
2.副组长:关嘉溪
3.成员:各班班主任
4.学生组织:示范:梁明东曾稳马康康陈永
胜
三、防溺水应急演练时间、地点
2018年5月28日下午楼前操场
四、自救与救护
1、溺水致死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的水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2、症状: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
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3、自救与救护: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以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
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缓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1)未成年人不能贸然下水施救。
未受过专业训练或未领有救生证的人,切记不要轻易下水救人,会游泳并不代表您会救人。
(2)若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刻拨打119或向当地成年人呼救。
(3)发生溺水事故时,在岸边的人不宜直接下水,最好的救援方式是丢绑绳索的救生圈或长竿类的东西。
没有救助设备千万不要徒手下水救人,可就地取材,树木、树藤、枝干、木块、矿泉瓶都可利用来救人。
(4)抢救溺水者确需入水,须先脱衣解裤,以免被溺水者缠往而无法脱身。
游到溺水者面前约3至5公尺,先吸大口气潜入水底从溺水者背后施救,一手从落水者前胸伸至对侧腋下,将其头部紧紧夹在自己的胸前拉出水面,另一只手划水,仰泳将其拖向岸边才不致于被
对方困住。
须知当一个人面临死亡的一瞬间,用劲的力量绝对惊人,万一被溺水者缠住,应速设法摆脱,否则非常危险。
如果你状态不佳,不要试图下水,你最好就是呼救,从而成为陆地英雄。
(5)摆脱溺水者的方法:握紧拳头狠狠重击溺水者后脑,使他昏迷,再拖上岸。
4、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拨打120。
医生未到之前急救方法如下:
(1)、清除口、鼻中杂物。
上岸后,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擦干身体,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有活动假牙,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内。
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则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一拍,将阻塞物拍出气管。
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口难张开,救生者可在其身后,用两手拇指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颌骨,将口掰开。
为防止已张开的口再闭上,可将小木棒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间。
(2)、空水。
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着手将进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
这一过程就是“空水”。
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或背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压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复呼吸的关键步骤,应不失时机尽快施行,且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应坚持做到溺水者完全恢复正常呼吸为止。
在实践中,有很多人是在做了数小时的人工呼吸后才复苏的。
人工呼吸的节律,约为15~20次/min。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口对口吹气法:将溺水者仰卧平放在地上,可在颈下垫些衣物,头部稍后仰使呼吸道拉直。
救生者跪蹲在溺水者一侧,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另一手托住其下颌。
深吸一口气后,用嘴贴紧溺水者的口(全部封住,不可漏气)吹气,使其胸腔扩张。
吹进约1500mL(成人多些,儿童少些)空气后,嘴和捏鼻的手同时放开,溺水者的胸腔在弹性的作用下回缩,气体排出肺部。
必要时,救生者可用手轻压一下溺水者的胸部,帮助其呼气。
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
人体正常呼吸时,吸人的新鲜空气中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4%。
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呼出气中氧含量降低,但仍占16%左右,二氧化碳含量则增高到4.4%左右。
因此,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救生者吹出的气中仍有较多的氧气,可供溺水者所需。
另外,因吹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会刺激溺水者的呼吸系统,促其恢复自然呼吸。
(4)、胸外心脏按摩法。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如发现溺水者的心跳已停或极其微弱,则应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摩,通过间接挤压心脏使其收缩与舒张,恢复泵血功能。
胸外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配合施行,对挽救尚未出现真死现象的溺水者生命的最后挽救,是使其恢复
自主心跳与呼吸的重要手段。
胸外心脏按摩的具体做法是:将溺水者仰卧平放地上,救生者骑跪在溺水者大腿两侧或跪在其身旁,两手掌相叠,掌根按在溺水者胸骨下端(对儿童,只需用一个手掌;对婴幼儿,只需三个手指),两臂伸直,身体前倾,借助身体的重量稳健地下压,压力集中在掌根,使溺水者胸骨下陷约3—4厘米。
然后,上体复原,迅速放松双手,但掌根不离位。
如此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约60—80次。
下压时用力要均匀,不宜用力过猛,松手要快。
胸外心脏按摩也需要耐心和毅力,有时也要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溺水者起死回生。
胸外心脏按摩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结合运用的方法是,如有两人配合施救,则一人做胸外心脏按摩,另一人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如只有一人施救,则是吹一口气后,做5—8次心脏按压,然后再吹气。
5、游泳中抽筋怎么办?
抽筋,就是肌肉强直性的收缩。
往往因过度疲劳,游泳过久或突然受冷水刺激造成。
当发生抽筋时,应立即上岸擦干身体。
如果在深水处或腿部抽筋剧烈。
无法游回岸上,此时应沉着镇静、呼人援救,或自己漂浮在水面上,控制抽筋部位,往往经过休息抽筋肌肉自行缓解。
通常根据产生的部位,分别进行处理。
手指抽筋: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张开后,又迅速握拳,如此反复数次,至解脱为止。
手掌抽筋:用另一手掌将抽筋手掌用力压向背侧并作振颤动作。
手臂抽筋: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曲肘,然后再用力伸开如此反复数次。
小腿或脚趾抽筋:用抽筋小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小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
大腿抽筋:弯曲抽筋的大腿与身体成直角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做振颤动作,随即向前伸直。
五、有序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