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论文

合集下载

变频器毕业论文

变频器毕业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变频器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此,只有充分掌握变频器的技术特性,才能拥有将变频器用应到工程实践中的理论基础,确保采用变频器的电气传动系统具有高性能比、最简单的外围电路及最佳的性能指标。

变频器故障分析与诊断是维护变频器所必需的实际操作技能,也是变频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

本文在查阅大量变频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变频器故障产生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主要的分析结果如下:引发变频器故障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由于使用方法不正确或安装环境不合理,故容易引发变频器的误动作或发生故障。

引发变频器故障的内部因素是由于变频器内部电器元件的性能和控制电路的功能决定的。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更轻松准确地排除故障以及日常的维护保养。

关键字:变频器故障变频器维护目录摘要 (3)一、绪论 (5)二、变频器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6)(一)、外部因素 (6)(二)、本身因素 (8)(三)、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8)三、变频器的日常维护保养 (9)四、结论 (10)五、参考文献 (10)一、绪论21世纪,交流电动机变频传动是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所依赖的基本技术之一,其重要性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突出。

变频器可与三相交流电机、减速机构(视需要)构成完整的传动系统。

在现代工业传动应用中,这种“一站式”驱动解决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种理念正如德国伦茨公司所提出:“上至电网,下至输出轴的传动。

”这种传动系统的中心就是变频器。

变频传动在控制性能、调速性能、效率以及维护方面性能优良,因此变频技术已成为现代传动控制技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有人曾经这样描述:“变频器+异步电动机=高性能传动系统。

”使用时只要将变频器的输入接入电源,变频器的输出与电动机相连就可以了,比起变频器内部的复杂程度,使用实在是方便了。

变频器在设计时尽可能地为用户提供了众多的功能,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下使用;早先变频传动的对象绝大部分是鼠笼型异步电动机,这种鼠笼结构转子的交流电动机,在所有电动机中,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易于维护和价格便宜,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优点,给变频器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变频器的控制原理与应用论文

变频器的控制原理与应用论文

变频器的控制原理与应用论文1. 引言变频器,又称为变频调速器,是一种能够通过改变电机供电的频率和电压来实现电机转速调节的设备。

它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可以提高电机的能效、实现节能减排,并且在驱动系统的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变频器的控制原理和应用,探讨其在工业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2. 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变频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带有不同频率和电压的交流电。

变频器由整流器、逆变器和控制单元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控制单元是通过控制逆变器的输出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3. 变频器的工作方式变频器的工作方式主要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

开环控制是根据设定的频率和电压信号直接控制逆变器的输出;闭环控制则是通过对电机转速进行反馈,使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输出频率和电压,实现更精确的转速控制。

4. 变频器的应用领域4.1 工业生产 - 变频器广泛应用于风机、水泵、压缩机等设备中,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调节电机的转速,实现能效优化和节能减排。

- 变频器在生产线上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机器设备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2 交通运输 - 变频器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高铁、地铁等交通设施中,变频器可以控制电动马达的转速,实现列车的精确控制和运行安全。

4.3 HVAC系统 - 变频器在暖通、通风和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风机的转速,实现室内环境的舒适和节能。

4.4 新能源应用 - 变频器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例如,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变频器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电网或电动车使用。

5. 变频器的控制策略5.1 PWM控制 - PWM(脉宽调制)是一种常用的变频器控制策略,通过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脉冲宽度比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5.2 V/F控制 - V/F(电压/频率)控制是一种基本的变频器控制策略,通过调节输出电压和频率的比值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变频调速技术论文

变频调速技术论文

变频调速技术论文在石油、石化、煤液(气)化等装置中部分机组驱动电动机需要通过变频器调速控制,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变频调速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变频调速技术论文篇一浅谈电机变频调速技术【摘要】为了降低矿井的生产成本,提高电机系统效率,目前越来越多的煤矿在进行中、高压电动机变频调速的技术改造。

采用这种先进的电机变频调速技术,改善风机、泵类系统电机的调节方式,逐步淘汰闸板、阀门等机械节流调节方式,重点对大中型变工矿电机系统进行调速改造,合理匹配电机系统,减少资源浪费。

【关键词】变频调速交流电动机一、绪论(一)变频调速技术简介。

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以改变交流电动机的供电频率来达到交流电动机调速目的的技术。

电机有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

直流机调速容易实现,性能好,因此过去生产机械的调速多用直流电动机。

但直流电机由于采用直流电源,它的滑环和碳刷要经常拆换,故费时费工,成本高,给人们带来太大的麻烦。

因此人们希望让简单可靠廉的交流电机也像直流电动机那样调速。

这样就出现了定子调速、变极调速、滑差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串极调速等交流调速方式。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但我国同时也是一个能源匮乏国,随着能源危机的加重,各行各业都应该实现节能减排。

工矿企业作为能耗企业,如果实现节能减排则显得尤为重要。

异步电动机作为这些企业的主要动力设备,所以实现异步电动机的节能就是实现企业的节能。

变频器作为一种新型节能减排技术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交流电动机调速(一)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

交流电动机的调速系统是一项以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为基础的新型技术学科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由于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出现,使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1.交流电机交流电机是用于实现机械能和交流电能相互转换的机械。

由于交流电力系统的巨大发展,交流电机已成为最常用的电机。

交流电机与直流电机相比,由于没有换向器,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比较牢固,容易做成高转速、高电压、大电流、大容量的电机。

变频技术毕业论文

变频技术毕业论文

变频技术毕业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气自动化领域中的变频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电机控制系统中,变频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其能够通过改变电源输入的频率和电压来改变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从而实现对电机运行状态的精细控制,提高电机的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

本文将从变频技术的概念、应用优势、主要技术特点及其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变频技术的概念所谓变频技术,就是指通过改变交流电源的频率和电压,驱动三相异步电机实现精细控制。

变频器是实现变频技术的核心部件,是一种用来改变电源频率的装置。

其将交流电源的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后,再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将直流电压变为可控交流电压输出,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二、变频技术的应用优势1. 节能降耗:变频技术能够根据负载需求动态调整电机的输出功率。

当负载较小时,电机输出功率较低,能源消耗也会相应减少,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2. 提高效率:由于变频技术能够精细调节电机的输出功率和转速,因此电机的工作效率会得到提高。

特别是在需要进行大范围调速的场合,其效率提高的幅度更为明显。

3. 控制精度高:变频技术的控制精度极高,能够实现对电机的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操作的精细控制,从而提高了电机的控制效果和稳定性。

4. 降低噪音:由于变频技术能够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和功率,降低电机的振动和噪音,因此使电机的运行更为平稳,噪音更为低小。

三、变频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1. 可调电压变频技术:可调电压变频技术是将直流电源经过可控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转换为定幅直流电压,再通过可调变频电路将这个直流电压转化为可控的交流电压。

2. 空间矢量变频技术:空间矢量变频技术是一种通过将三相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分别表示为两个矢量,再通过矢量合成实现电机的控制的技术。

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电机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实现对电机的波形、功率因数、噪音等各方面进行优化控制。

3. 感应电机转速闭环控制技术:感应电机转速闭环控制技术是一种通过反馈电机转速信号,实现自动控制电机转速的技术。

【论文】毕业论文变频器的远程控制

【论文】毕业论文变频器的远程控制

【关键字】论文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题目: 变频器的远程控制专业:作者:日期:指导教师:摘要本设计是一个完整的小型工程项目,变频器的远程控制是利用USS协议实现PLC 与变频器之间的通信,完成远程控制。

通过PLC外接电位器控制电机,实现无级调速,并在文本显示器上显示和设定电机转速;同时通过PLC外接按钮或者文本显示器实现电机的启动与停止。

变频器具有调范围宽、精度高、可靠性好、效率高、操作方便和便于与其他设备接口和通信等优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价格的降低,变频器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果用PLC的开关量、模拟量模块与变频器交换信息,存在占用的PLC开关量的I/O点数较多,易引入噪声等;如果用PLC通过通信来监控变频器,那么通信方式使用的接地线少,传送量少,可以连续地对变频器进行监视和控制。

还可以通过通信修改变频器参数,实现多台变频器的联动控制和同步控制。

关键词:变频器;远程控制;USS协议;文本显示器。

AbstractThis design is a complete small projects, inverter remote control is the use of USS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PLC and frequency converter, through the remote control. Through an external potentiometer control motors PLC to realize stepless speed regulation, and appears on the Text Display and set the motor speed, while an external button or Text Display by PLC starting and stopping of the motor.Inverter incorporates a wide adjustment range, precision, reliability, high efficiency, easy to operate and easy to interface with other devices and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As technology advances and prices lower, frequency converter in industrial control applications are widely used.If PLC switch, analog modules exchange information with inverter, PLC switch I/O points occupied by large, easy to introduce noise; if using PLC communication to monitor inverter, communication style, using a grounding wire less, less shipping, continuously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he inverter. Parameters can be modified by the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converter, achieving more than one linkage control and synchronous control of frequency converter. Keywords: Converter;remote control;USS protocol;Text Display.目录2.3.3调速模块的切换 (4)2.3.4保护措施 (4)2.4电气原理图 (4)2.5通讯 (5)2.4.1 USS协议 (5)第3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8)3.1系统的硬件选型 (9)3.1.1 PLC及其扩展模块的选型 (9)3.1.4 空气开关的选型 (9)3.1.5 直流稳压电源的选型 (9)3.2 变频器和文本显示器的简介 (9)3.2.1 MM420变频器 (9)3.2.2 文本显示器 (9)3.2.3 USS通信硬件连接 (10)3.3 控制系统的I/O点及地址分配 (10)3.4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硬件设计 (11)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11)4.1 编程软件介绍 (11)4.2 系统软件设计分析 (12)4.3 程序流程图 (14)4.4 程序编写 (14)第5章硬件和软件结合调试 (19)5.1 USS协议与MM420变频器的通信 (19)5.1.1安装指令库 (19)5.1.2编写通讯程序,编译下载程序 (19)5.1.3设置MM420变频器参数,接好电动机 (20)5.1.4连接网络线 (21)5.2联机调试 (21)结论 (22)参考文献 (23)附录 (24)附录一 (24)附录二 (25)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计算机及通讯技术已成为工业环境中大部分解决方案的核心部分,其在系统中的比重正在迅速增加。

变频器论文

变频器论文

变频器论文浅谈变频器的安装与抗干扰摘要:介绍了变频器安装应注意的事项,并针对变频器使用中易出现的干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措施。

关键词:变频器;安装;抗干扰变频器具有调速范围宽、调速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运行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已成为当今改造传统工艺,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之一。

做好它的安装和抗干扰,是其正常工作的前提和必备条件。

变频器本身就是谐波干扰源,其额定输入和输出电流中,含有很多谐波成分,除了构成电源无功损耗的低次谐波外,还有很多高次谐波,高次谐波电流会造成电网电压的畸变,影响与之并联的其他用电设备,使电动机转矩降低,损耗增大,振动噪音增加,继电保护器误动作,电网功率因数补偿电容过流发热,甚至导致并联运行的晶闸管电力电子装置相互干扰,产生误触发。

所以变频器是一个干扰源、噪声源,从安装到使用的整个过程,需要考虑抗干扰和做好预防,才能确保安全运行。

本文从实际工作需要的角度,总结了变频器的安装注意事项和抗干扰措施。

一、变频器的安装1.安装环境要求由于变频器集成度高,整体结构紧凑,自身散热量较大,因此对安装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粉尘含量要求较高。

具体要求如下。

(1)海拔高度:变频器安装的地方一般要求海拔在1000米以下,海拔过高,大气压下降,易破坏电气绝缘。

(2)环境湿度:变频器要求环境相对湿度为40%~90%,无结露现象;如果安装处环境湿度过高,易使线路板腐蚀、电气绝缘破坏,造成高压打火、器件击穿,线路短路。

(3)环境温度:变频器要求环境温度在-100C~500C之间,这是由变频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功率器件决定的,超出该温度范围,器件容易损坏。

(4)工作温度:由于变频器内部是大功率的电子元件,极易受工作温度影响,为确保工作安全可靠,使用时应考虑留有余地,最好控制在0°C~40°C之间。

为保证工作温度,在控制箱中变频器一般应安装在箱体上部,上下留大于120mm、左右留大于50mm的空间,利于空气流动;不允许把发热元件或易发热元件紧靠变频器底部安装,必要时需安装排风扇或空调器进行通风控温。

变频器的毕业论文

变频器的毕业论文

变频器的毕业论文本文主要探讨变频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首先,我们介绍了变频器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接着,我们阐述了变频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电动机驱动、节能与效益、发电调节与控制。

最后,我们分析了变频器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1. 变频器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变频器是一种能够控制电机转速的电子设备。

它能够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对电动机的调速控制。

变频器的出现解决了传统电机调速控制难以实现的问题,使得电机的效率、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得到了提升。

变频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欧美国家开始研制变频器,并逐渐推广应用。

90年代初,国内开始涌现出一批变频器生产厂家,开始从事变频器的设计与生产。

21世纪初,随着数字化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频器的性能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拓展。

2. 变频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1 电动机驱动变频器在电机驱动中的应用是其主要领域之一。

变频器能够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对电机的调速控制。

电机的速度可以随时调整,适应不同的工况要求,从而实现了电机驱动的灵活性和效率性。

2.2 节能与效益变频器的应用还可以实现节能和效益的目的。

传统的电机启动和停止时都需要较大的电流,容易造成电网的电压波动和系统的负荷过重。

而变频器可以实现电机的平稳启动和停止,从而使得能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

2.3 发电调节与控制在发电领域中,变频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发电控制系统中需要实现对风力发电机、水轮发电机等各类发电设备的调节和控制。

而变频器能够实现对发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从而保证发电机的工作效率和发电量的稳定性。

3. 变频器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前景随着数字化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频器的性能指标和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其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未来,变频器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集成化与智能化未来的变频器需要更加智能化和集成化。

电工技师论文----关于变频器

电工技师论文----关于变频器

论文主体一.引言:如果变频器周围存在干扰源,它们将通过辐射或电源线侵入变频器的内部,引起控制回路误动作,造成工作不正常或停机,严重时甚至损坏变频器。

提高变频器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固然重要,但由于受装置成本限制,在外部采取噪声抑制措施,消除干扰源显得更合理、更必要。

以下几项措施是对噪声干扰实行“三不”原则的具体方法:变频器周围所有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线圈上需加装防止冲击电压的吸收装置,如RC吸收器;尽量缩短控制回路的配线距离,并使其与主线路分离;指定采用屏蔽线回路,须按规定进行,若线路较长,应采用合理的中继方式;变频器接地端子应按规定进行,不能同电焊、动力用电接地混用;变频器输入端安装噪声滤波器,避免由电源进线引入干扰。

二、安装环境要求变频器属于电子器件装置,在其规格书中有详细安装使用环境的要求。

在特殊情况下,若确实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必须尽量采用相应抑制措施:振动是对电子器件造成机械损伤的主要原因,对于振动冲击较大的场合,应采用橡胶等避振措施;潮湿、腐蚀性气体及尘埃等将造成电子器件生锈、接触不良、绝缘降低而形成短路,作为防范措施,应对控制板进行防腐防尘处理,并采用封闭式结构;温度是影响电子器件寿命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半导体器件,应根据装置要求的环境条件安装空调或避免日光直射。

除上述外,定期检查变频器的空气滤清器及冷却风扇也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特殊的高寒场合,为防止微处理器因温度过低不能正常工作,应采取设置空间加热器等必要措施。

三、电源异常情况电源异常表现为各种形式,但普遍分以下三种情况,即缺相、低电压、停电,有时也出现它们的混和形式。

这些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多半是输电线路因风、雪、雷击造成的,有时也因为同一供电系统内出现对地短路及相间短路。

而雷击因地域和季节有很大差异。

除电压波动外,有些电网或自行发电单位,也会出现频率波动,并且这些现象有时在短时间内重复出现,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变频器供电电源也要提出相应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201402班
姓名:王同辉
时间:2016/5/19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交流传动与控制技术成为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电气传动技术面临着一场历史革命,即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和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取代模拟控制技术已成为发展趋势。

电机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是当今节电、改善工艺流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环境、推动技术进步的一种主要手段。

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调速和起制动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节电效果,广泛的适用范围及其它许多优点而被国内外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

众所周知,变频器是由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组成。

其中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中均使用了半导体开关元件,在控制上则采用的是PWM控制方式,这就决定了变频器的输入、输出电压和电流除了基波之外,还含有许多的高次谐波成分。

这些高次谐波成分将会引起电网电压波形的畸变,产生无线电干扰电波,它们对周边的设备、包括变频器的驱动对象--电动机带来不良的影响。

所以,深入了解交流传动与控制技术的走向,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变频器的发展起步
变频技术是应交流电机无级调速的需要而诞生的。

电力电子器件的更新促使电力变换技术的不断发展。

起初,变频技术只局限于变频不能变压。

20世纪70年代开始,脉宽调制变压变频(PWM-VVVF)调速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作为变频技术核心的PWM模式优化问题吸引着人们的浓厚兴趣,并得出诸多优化模式,如:
调制波纵向分割法、同相位载波PWM技术、移相载波PWM技术、载波调制波同时移相PWM技术等。

VVVF变频器的控制相对简单,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小,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故造成输出最大转矩减小。

2.矩阵式交—交变频器产生的背景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交流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l、Itl,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控制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

它不需要将交流电动机化成等效直流电动机,因而省去了矢量旋转变换中的许多复杂计算;它不需要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也不需要为解耦而简化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VVVF变频、矢量控制变频、直接转矩控制变频都是交—直—交变频中的一种。

其共同缺点是输入功率因数低,谐波电流大。

一、变频器的发展、组成及原理
(一)变频器的概述
直流调速系统具有较优良的静、动态性能指标,因此,在过去很长时期内,调速传动领域大多为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如今,由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如BJT、IGBT)的发展、SWPM 专用集成芯片的开发、交流电动机矢量变换控制技术以及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应用,使得交流调速的性能获得极大的提高,在许多方面已经可以取代直流调速系统,特别是各类通用变频器的出现,使交流调速已逐渐成为电气传动中的主流
人们所说的交流调速传动,主要是指采用电子式电力变换器对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传动。

除变频以外的另一些简单的调速方案,例如变极调速、定子调压调速、转差离合器调速等,虽然仍在特定场合有一定的应用,但由于其性能较差,终将会被变频调速所取代。

交流调速传动控制技术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和如下一些关键性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有关,它们是电力电子器件(包括半控型和全控型器件)的制造技术、基于电力电子电路的电力变换技术、交流电动机的矢量变换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技术以及以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全数字化控制技术等。

(二)直流电动机与交流电动机的比较
众所周知,直流调速系统具有较为优良的静、动态性能指标。

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调速传动领域基本上被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所垄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印制
毕业论文正文第4页直流电动机虽有调速性能好的优越,但也有一些固有的难于克服的缺点,主要是机械式换向器带来的弊端。

交流电动机的优点
容量、电压、电流和转速的上限,不像直流电动机那样受限制;结构简单、造价低;坚固耐用,事故率低,容易维护。

(三)通用变频器的发展
60年代中期,普通晶闸管、小功率晶体管的实用化,使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也进入了实用化。

采用晶闸管的同步电动机自控式变频调速系统、采用电压型或电流型晶闸管变频器的笼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包括不属变频方案的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串级调速系统)等先后实现了实用化,使变频调速开始成为交流调速的主流
此后的20多年中,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变频调速传动技术也随之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

(1)变频装置的大容量化
对一些大型生产机械的主传动,直流电动机在容量等级方面已接近极限值,采用直流调速方案无论在设计和制造上都已十分困难。

为了适应大容量的高压电动机,采用直接高压型PWM变频器来控制高压电动机,发展较迅速。

(2)主开关器件的自关断化
近十几年,大功率自关断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十分迅速,其中“门极关断晶闸管(GTO)、双极晶体管(BJT)/电力晶体管(GT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发展最快,实用化的程度也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