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e手术及其术后监护

合集下载

主动脉夹层术后监护流程 1

主动脉夹层术后监护流程 1

主动脉夹层围术期处理流程一、术前1、进入ICU绝对卧床,禁止搬动。

2、血流动力学监测,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心率及血压等。

(积极实施局麻下动静脉穿刺,监测血压,控制血压(药物有佩尔,硝甘,硝普那,压灵定),100—120mmHG,心率60—90次/分)3、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

(疼痛部位可提示破裂的部位,如在前胸、颈、吼、颌提示升主动脉夹层,如在肩胛、背、腹部,提示是降主动脉夹层。

疼痛加重反映病情发展,说明主动脉内膜在进展,应引起重视。

使用药物有:吗啡、哌替定、杜菲)。

二、术后1、呼吸系统监护⑴连接呼吸机采用机械通气,调整呼吸机参数。

(SIMV模式,TV:6-10ml/kg,f:12-16次/分,FiO2:60%,PEEP:5,PASP:10)⑵根据血气分析和饱和度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PaO2 :100—150,PaCo2:35-45⑶妥善固定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注意无菌操作,防止肺部感染。

⑷夹层术后氧饱和度一般比较差,除加大氧浓度和PEEP,适当鼓肺和体疗来改善氧和。

2、循环系统监护⑴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血压、CVP、PAP及SPO2,四肢动脉搏动及活动,末梢温暖度,小便情况。

注意有无心律失常,严密监测血压(100-120mmHG),根据需要调整降压药的用量。

⑵注意胸液情况(每小时出的量,颜色变化,有无凝块,若无凝块可复测act),如果100-50ml/h,果断使用止血药(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止血三联)、血浆、少浆血、冷沉淀。

如超过4小时,>200ml/h,考虑出血情况,及时汇报上级进行处理。

⑶如循环出现其他情况,如:①CI低,血压稳定(100-120mmhg),乳酸稳定,小便可,可稳定补液②CI低,血压低(90左右),CVP高、乳酸高,小便少,可考虑心功能有问题,加强支持心功能用药量(多巴胺、肾上腺素),根据CVP、PAWP再考虑补液。

1例Debranch+MAZE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

1例Debranch+MAZE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

1例Debranch+MAZE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作者:付丽来源:《健康护理》2019年第16期关键词:Debranch+MAZE;伤口愈合不良;人文关怀Debranch手术(主动脉头臂血管转流术)重建主动脉分支血管的血流供应,充分扩大覆膜支架的锚定区,从而保障了二期TEVAR(胸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成功率。

MAZE (迷宫手术)通过物理能量损伤心房肌肉,使组织形成迷宫墙,使电信号只能延迷宫的通道传递,从而恢复正常的心跳节律。

进行人文关怀,可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与护理,我科收治一例Debranch+MAZE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最终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81.5kg ,167cm,主诉:体检发现主动脉瘤1月余,行大血管CTA检查提示:“主动脉弓真性动脉瘤并附壁血栓形成”。

门诊以“主动脉瘤”收治。

2019年2月21日行Debranch II手术+心脏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手术中心脏起搏器, 2月23日行 TEVAR ,2019.03.11至2019.03.15胸部伤口渗液,每天1-3次胸部伤口换药。

2019.03.16行清创缝合术+带蒂肌瓣翻转移植术。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5年,高血压肾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3年,心房颤动病史7年,脑梗塞病史3年,胆结石病史15年,高尿酸血症15年。

入院查体:T 36.5℃ P 75次/分,R 18次/分 BP 108/80mmHg,SPO2 97%。

2 术后人文关怀护理2.1 病情观察方面: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同时消除患者的恐惧。

监护病房的陌生环境,无家属陪伴状态,对患者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强烈的冲击,再加上手术创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体验,不仅会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病体上,还会影响到他的心理状态,询问患者情况时低身与患者平视,语言清晰缓慢轻柔,测量时向患者讲述操作目的及告知患者必要的测量结果。

maze手术及其术后监护

maze手术及其术后监护
▪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血钾4.0~ 5.0mmol/L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起搏器的使用(shǐyòng)与监护
使用起搏器原因: 由于射频消融线对心肌有损伤,射频消融线 局部的心肌水肿,以及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 的应用,都可以引起房室传导(chuándǎo)阻滞, 造成心动过缓。
什么(shén me)是MAZE?
▪ 英文词解:迷宫,MAZE又 称迷宫手术
▪ 经典迷宫手术:1987年Cox 发明迷宫手术,该手术将心 房按迷宫路线依次切开缝合, 左右心房肌肉通过无数外科 切口和随后的缝合被隔离 (gélí)成多个电绝缘的区域使 电信号只能沿迷宫的通道传 递,从而恢复正常的心跳节 律--切和缝,损伤大
术后情况:常规带临时起搏器回ICU,心律为房颤律,可达龙控制 后已恢复窦性心律,术后心率110~76次/分,循环稳定,引流不 多,术后当晚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2天转出ICU
用药:多巴胺,硝普钠,可达龙(150mg/5%GS50,10分钟泵入后予常 规配制5~10ml/h泵入,心率小于60次停用起搏器未开启
▪ 静脉的选择:维持剂量的的浓度可引起外周 静脉炎,需选择中心静脉输入
▪ 抗凝的问题:胺碘酮可增强华法令的抗凝作 用,增加出血危险。应用胺碘酮时,严密监 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PT维持在24s左右,INR维持在 2.0~2.5[ ,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 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25-35 岁人群 <0.5% 50-59岁人群:0.5%
80-89岁人群:8.8%
第六页,共三十二页。
什么 是房颤? (shén me)
心电图: P波消失,代之以 紊乱(wěnluàn)的f波; 心室率极不规则; QRS波正常

maze手术与其术后监护

maze手术与其术后监护
它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心脏内部 制造一系列的通道(迷宫)来达到消 除房颤的目的,因此被称为“迷宫” 手术。
maze手术的历史与发展
1987年,Cox等首次报道了迷宫手术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迷 宫手术已经从传统的开胸手术逐渐发 展为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效果显著等优点。
1995年,国内开始开展迷宫手术治疗 房颤,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手术已经 成为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之一。
maze手术的原理与技术
迷宫手术的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 解剖和生理重构,消除房颤的触 发因素和维持机制,从而恢复和
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具体技术包括在心脏内部制造一 系列的通道(迷宫),切断或隔 离异常的电信号传导路径,以及 修复或替换病变的心脏瓣膜等。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对于合并先天性心脏畸形 的患者,maze手术可与 其他心脏畸形矫治手术同 时进行。
手术效果
消除或减少心律失常
通过在心内膜上形成一系列的疤痕,maze手术能够消除或减少心 房内的异常电信号传导,从而消除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改善心脏功能
通过消除心律失常,maze手术有助于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ze手术的术后监护
术后监护的重要性
监测病情变化
术后监护可以实时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 常情况。
预防并发症
通过术后监护,可以及早 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术 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 、心脏疾病等。
促进康复
术后监护能够确保患者得 到适当的护理和治疗,有 助于加速康复进程,缩短 住院时间。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定期记录数据
医护人员应定时记录患者的生 命体征数据,并进行分析,以 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麻醉性监护(MAC),越来越多使用的麻醉方法

麻醉性监护(MAC),越来越多使用的麻醉方法

麻醉性监护 (MAC),越来越多使用的麻醉方法说到麻醉,我相信大家还是对麻醉比较熟悉的,毕竟在医院进行部分有创检查或者手术治疗时都需要用到麻醉。

但是大部分人对麻醉的认识,仅限于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而对于其他麻醉方法却并不了解,比如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到的麻醉性监护就有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

1.什么是麻醉性监护麻醉性监护作为一种全新的麻醉概念,在命名上相对比较杂乱,其实很多看上去不常见的麻醉方法命名,指的都是这种麻醉方法。

比如在医学临床上常见的命名,就有“监测麻醉”、“监测下的麻醉管理技术”、“清醒镇静麻醉”、“麻醉镇静技术”等等。

但是在英文上对于麻醉性监护的命名仅有“MAC”,也就是“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不过再怎么命名,本质上都是一种由麻醉医生所施行的以辅助局麻的静脉全身麻醉技术,属于特殊形式的全身静脉麻醉(TIVA)。

那什么是麻醉性监护呢?简单来说就是进行局部麻醉或者还没有进行麻醉时,为了防止患者因手术引起各种不适、害怕的心理情绪,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从静脉进行注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静脉麻醉药,来帮助患者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并起到强化镇痛的作用。

在注射的过程中也会实时进行监测,并做好适度的支持处理。

那么,这个过程就被称之为麻醉性监护,是最近几年麻醉临床工作研究中的热点内容。

1.如何实施麻醉性监护实施麻醉性监护的方法,会经过6个主要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非常重要,毕竟麻醉前认真的进行麻醉准备,是确保麻醉成功的基础工作。

第1个步骤就是进行手术前的常规化检查,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接受麻醉与手术。

具体要做到的内容包括有:一是非药物的镇静准备,通过术前访视的方式,与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交流安抚,让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起一定的依赖、信任情感,来达到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解除患者因为接受手术而产生的焦虑感;二是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并让患者做到手术前禁食6至12小时,禁水3至4个小时;三是根据地计划,在麻醉前按时给予患者镇静药物等;最后将急救措施准备齐全。

体外循环术后监护

体外循环术后监护
详细描述
呼吸监测
总结词
监测体温变化,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详细描述
体温是反映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持续监测体温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感染、脓毒血症等并发症的迹象,为医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体温监测
03
循环系统监护
血流动力学监测
总结词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体外循环术后监护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和治疗效果。
在体外循环术后,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液体平衡状况,包括摄入量和排出量。根据监测结果,可以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以维持适当的液体平衡,保护肾脏功能并预防其他相关并发症。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液体平衡监护
06
其他系统监护
总结词
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等指标,评估神经系统功能。
详细描述
在体外循环术后,神经系统监护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以及肢体活动情况,可以及时发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的功能状况,对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至关重要。
体外循环术后监护
目录
术后监护概述 生命体征监测 循环系统监护 呼吸系统监护 肾功能监护 其他系统监护
01
术后监护概述
术后监护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
通过术后监护,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低氧血症等,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害。
神经系统监护
监测肝功能相关指标,评估肝脏功能状况。
总结词
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由于血液与人工心肺机的接触,可能导致肝细胞的损伤。因此,术后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相关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肝功能异常,防止进一步损伤。

全麻术后监护要点

全麻术后监护要点
1mmHg=13.6cmH2O=1.33Kpa 1cmH2O=0.076mmHg=0.10133Kpa
测压途径:右颈内静脉,锁骨 下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
注意事项:同有创血压
CVP 与 补液
CVP BP 原因
处理原则
低 低 血容量严重不足 充分补液
低 正常 血容量不足
适当补液
高 低 心功不全或血容 强心药,纠酸,扩血管
>24次/分 缺氧,高热 <12次/分 呼吸中枢抑制,颅内高压
生命 体征
观察呼吸节律
潮式呼吸 充血性心衰 间停呼吸 颅内高压 库式呼吸 呼吸深快 代谢性酸中毒 叹息样呼吸
观察血氧饱和度
正常值>95%
人工 气道
气管插管
距门齿长度 22~26cm 观察固定是否牢固,有无脱出,移位
双腔气管插管
全麻术后监护要点
1
全身麻醉是临床麻醉中使用的 主要方法,能满足全身各部位手 术需要使病人更舒适,安全.
范围 临床体征:意识消失
呼吸不规则 抑制 血压下降 循环减弱
监护 要点
意识及体位 生命体征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伤口及引流状况 中心静脉压 血气及电解质 并发症 心理护理
全麻未醒 全麻未全醒
意识
全麻已醒
双瞳小 无对光 反射
双瞳正常大小 对光反射弱
双瞳正常大小 对光反射灵敏
意识
神外病人 清楚 谵妄 嗜睡 昏睡 昏迷 术后6小时
体位
平卧位6小时 头高30度卧位
防止呼吸机相关肺炎 增加回心血量 有利于引流管引流 防止误吸 侧卧位 防止压疮 特殊体位 外展中立位
生命 体征
5~20mmHg
并发症:栓塞,出血,感染
心电 监护

手术术后监测

手术术后监测

术后监测
术后处理(postoperativemanagement)是针对麻醉的残余作用及手术创伤造成的影响,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一)体位术后病人的体位安置,务必做到医学教育网原创轻柔缓慢,协调一般,保障病人气道通畅,注意保护各种体腔引流管。

合适的体位,有利于病人呼吸和循环等功能的发挥。

(二)监护合理的术后监护是及时了解术后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的重要保证。

1.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记录1次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直至病情平稳,随后的监护频率取决于手术情况和病从在苏醒时的情况。

2.中心静脉如果手术中有大量失血或体液丢失,在手术后早期就监测中心静脉压。

3.体液平衡对于中等及较大的手术,术后要继续详细记录液体的入量、失血量、排尿量、胃肠减压及各种引流的丢失量。

4.其它监护项目根据不同原发病以及不同的手术情况而定。

术后的活动量应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逐步增加。

在病人已医学教育网原创清醒、麻醉作用消失后,尽早鼓励和协助病人在床上活动。

(四)饮食和输液
1.非腹部手术视手术大小、麻醉方法和病人的反应决定。

2.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后,一般禁食24~48小时,待肠道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开始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

(五)引流物的处理引流物的种类繁多,常用的有烟卷引流、乳胶片引流、乳胶管引流、双套引流及T管引流、胃肠减压管引流、导尿管引流等。

(六)缝线拆除和切口的愈合记录缝线的拆除时间,可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及病人年龄、营养状况来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