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物理试卷 套
重庆第一中学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五章《原子核》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309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82349290U Th X →+中X 为电子,核反应类型为β衰变 B .234112H+H He+Y →中Y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人工核转变C .2351136909205438U+n Xe+Sr+K →,其中K 为10个中子,核反应类型为重核裂变 D .14417728N+He O+Z →,其中Z 为氢核,核反应类型为轻核聚变 2.(0分)[ID :1309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23411120H+H He+n →是聚变 B .235114094192054380U+n Xe+Sr+2n →是裂变 C .226222498962Ra Rn+He →是α衰变D .24241112-1Na Mg+e →是裂变3.(0分)[ID :130916]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α、β和γ三种射线,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D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就没有放射性4.(0分)[ID :130903]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和m 3。
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 A .123()m m m c +- B .123()m m m c -- C .2123()m m m c +-D .2123()m m m c --5.(0分)[ID :13087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B .某放射性元素经12天有78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4天 C .氢原子从较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时,电势能减小 D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所形成的6.(0分)[ID :130875]在匀强磁场里有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碳14,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X 的径迹是两个相切的圆.圆的直径比为7∶1,碳14的衰变方程是( ) A .14410624C He X →+ B .14115606C e X -→+ C .1414617C e X -→+D .14212615C H X →+7.(0分)[ID :130870]本题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 经α衰变边长F ,再经β衰变变成G ,再经α衰变成为H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E F G βαα→→→H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P Q R S ββα→→→,已知P 是F 的同位素,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B.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C.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8.(0分)[ID:130869]23892U变成20682Pb要经过m次衰变、n次衰变,中子数减少的个数为q,则()A.m=8,n=6,q=32B.m=6,n=8,q=32C.m=8,n=6,q=22D.m=6,n=8,q=229.(0分)[ID:1308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较小比结合能的原子核不稳定,容易发生裂变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但与外部条件有关C.某种频率的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大该种紫外线照射的强度,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并不改变D.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时,会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核外电子的动能变小10.(0分)[ID:130862]钍核23290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铅核,则A.铅核的符号为20882Pb,它比23290Th少8个中子B.铅核的符号为20478Pb,它比23290Th少16个中子C.铅核的符号为20882Pb,它比23290Th少16个中子D.铅核的符号为22078Pb,它比23290Th少12个中子11.(0分)[ID:130949]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图甲为圆板衍射条纹,图乙为共振曲线,图丙为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图,图丁为核反应堆示意图。
原子物理五套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五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核的组成元素是()。
A. 质子和中子B. 电子和质子C. 电子和中子D. 质子和电子答案:A2. 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的能级是()。
A. 连续的B. 离散的C. 线性的D. 非线性的答案:B3. 电子云的概念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尼尔斯·玻尔B.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C. 马克斯·普朗克D. 埃尔温·薛定谔答案:D4. 根据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可以同时被精确测量B. 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测量C. 粒子的能量和时间可以同时被精确测量D. 粒子的能量和时间不能同时被精确测量答案:B5.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
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洪特规则C. 库仑定律D. 以上都是答案:D6.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遵循()。
A. 线性规律B. 指数规律C. 正态分布D. 泊松分布答案:B7. 原子核的结合能是指()。
A. 原子核内所有核子的总能量B. 原子核内单个核子的能量C. 原子核内所有核子的总能量与单独核子能量之和的差值D. 原子核内单个核子的能量与单独核子能量之和的差值答案:C8. 原子核的同位素是指()。
A.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核B. 具有相同质量数但不同原子序数的原子核C.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的原子核D. 具有不同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的原子核答案:A9. 原子核的裂变是指()。
A. 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小的原子核B. 原子核结合成更大的原子核C.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D. 原子核的聚变答案:A10. 原子核的聚变是指()。
A. 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小的原子核B. 原子核结合成更大的原子核C.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D. 原子核的裂变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______原理。
原子核物理试题及答案

原子核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原子核由什么粒子组成?A. 电子B. 质子和中子C. 质子和电子D. 中子和电子答案:B2. 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哪种性质会发生变化?A. 质量数B. 电荷数C. 核外电子数D. 核内质子数答案:A3. 下列哪种粒子的发现证实了原子核内部结构的存在?A. α粒子B. β粒子C. γ射线D. X射线答案:A4. 原子核的稳定性与哪种因素有关?A. 质子数B. 中子数C. 质子数与中子数的比例D. 核外电子数答案:C5. 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哪种因素有关?A. 原子核的质量B. 原子核的电荷数C. 原子核的体积D. 原子核的表面答案:A二、填空题1. 原子核的组成粒子中,带正电的是______,带负电的是______。
答案:质子;电子2.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数量减少到原来的______所需的时间。
答案:一半3. 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原子核的质量亏损有关,质量亏损越大,结合能______。
答案:越大4. 核裂变是指重原子核在吸收中子后,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轻原子核的过程,同时释放出大量的______。
答案:能量5. 核聚变是指轻原子核在高温高压下结合成更重的原子核的过程,同时释放出______。
答案:能量三、简答题1. 请简述原子核的组成及其性质。
答案: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的性质包括质量数、电荷数、结合能等。
2. 放射性衰变有哪几种类型?请分别简述其特点。
答案:放射性衰变主要有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三种类型。
α衰变是原子核放出α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过程,导致原子核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被放出,导致原子核电荷数增加1;γ射线是原子核在能量状态变化时放出的高能光子,不改变原子核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3. 核裂变和核聚变有何不同?答案:核裂变是重原子核在吸收中子后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轻原子核的过程,释放出能量;核聚变是轻原子核在高温高压下结合成更重的原子核的过程,也释放出能量。
(完整版)原子物理试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填空1、( )实验否定了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形。
答:(α粒子散射)。
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
3、夫兰克—赫兹实验证明了( )答原子能级的存在。
4、德布罗意波的实验验证是( )答电子衍射实验。
选择题1、原子核式模型的实验依据是:(只选一个)(A )α粒子散射实验。
(B )光电效应,(C )康谱顿效应,(D )夫兰克—赫兹实验。
答(A )2、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得到的结果:(A )绝大多数α粒子的偏转角大于90。
,(B )只有1/800的α粒子平均在2—3度的偏转角。
(C )只有1/800的α粒子偏转角大于90。
,其中有接近180。
的。
(D )全部α粒子偏转角大于90。
答(C )第二章填空1、光谱的类型( )光谱、 ( )光谱 , ( )光谱。
答:线状、带状,连续。
2、巴耳末线系的可见光区中的四条谱线颜色是( )、 ( )、( )、( ) 答;(红、深绿、青、紫)3、氢原子光谱的前4个谱线系是( )、( )、( )、( )。
答“(赖曼系,巴巴耳末、帕邢、布喇开)4、玻尔理论的三个假设是(1)、((2)( )(3)( )5、能级简并是指(n 个状态的能量是相同的状况)6、氢原子和类氢离子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时能级是(简并)的,简并度为(n )7、当氢原子和类氢离子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时,在n=3的能级中可能有多少个不同状态的椭圆轨道?(答案3个)(可作填空或选择)8、氢原子的玻尔半径a 0=0.529A,在n=2能级的椭圆轨道半长轴为( )A ,半短轴分别为( )A 、( )A 。
解:根据半长轴20a a nZ =可得: 2.116a =A 因1,2n φ= 由n b a n φ=得 b 1=1.053A, b 2=2.116A9在气体放电管中,用能量为12.1eV 的电子去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此时氢原子所能发射的光子能量中能是(A )12.1eV , (B)10.2 Ev .(C )12.1 eV 、 10.2 eV 、19 eV ,(D )12.1 eV 、 10.2 eV 、3.4 eV . 答案(C)10在气体放电管中,用能量为12.1eV 的电子去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此时氢原子所能发射的普线有( )条答案(3)问答5、玻尔理论是建立在物理学那三方面的基础上?答(1)光谱的实验资料和经验规律,(2)以实验基础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3)从黑体辐射的事实发展出来的量子论。
原子物理考卷2023年A

原子物理考卷2023年A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道尔顿B. 汤姆逊C. 卢瑟福D. 波尔2. 在氢原子光谱中,巴耳末系对应的光谱线位于:A. 可见光区B. 紫外光区C. 红外光区D. 无线电波区3. 下列哪个物理量在原子物理学中是量子化的?A. 质量B. 体积C. 电荷D. 能量4. 氢原子的基态电子轨道半径约为:A. 0.53 ÅB. 0.53 nmC. 0.53 μmD. 0.53 mm5. 下列哪种现象可以用量子力学解释?A. 康普顿效应B. 玻尔效应C. 超导现象D. 光电效应6. 原子核的组成包括:A. 质子和中子B. 电子和质子C. 电子和中子D. 质子和光子7. 下列哪个过程是β衰变?A. 原子核俘获一个电子B. 原子核释放一个中子C. 原子核释放一个质子D. 原子核释放一个正电子8.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A. 10.2 eVB. 12.75 eVC. 13.6 eVD. 3.4 eV9. 下列哪种原子具有半满的p轨道?A. 氖(Ne)B. 氟(F)C. 氧(O)D. 碳(C)A. 实数B. 复数C. 可正可负D. 可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核的稳定性与原子序数的关系是:原子序数越大,稳定性越______。
2. 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______ eV。
3. 氦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4.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______。
5. 在氢原子中,电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频率为______。
6. 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是由______提出的。
7. 原子核的组成粒子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分别约为______和______。
8. 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即______和______守恒。
9.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可容纳______个电子。
原子物理核力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核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核力是哪种类型的力?A. 万有引力B. 电磁力C. 核力D. 弱相互作用力答案:C2. 核力的作用范围通常在什么距离?A. 10^-10 mB. 10^-15 mC. 10^-20 mD. 10^-25 m答案:B3. 核力的特点是?A. 长程力B. 短程力C. 与距离无关D. 随距离增加而增强答案:B4. 核力在哪个方向上最强?A. 同向B. 反向C. 垂直D. 任意方向5. 核力是由哪种粒子传递的?A. 光子B. 胶子C. 介子D. 重子答案:C6. 核力对哪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最大?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质子和中子答案:D7. 核力在原子核中的作用是什么?A. 维持原子核的稳定B. 使原子核分裂C. 使原子核膨胀D. 使原子核收缩答案:A8. 核力的强度与哪种因素有关?A. 核子的质量B. 核子的电荷C. 核子的自旋D. 核子的动量答案:C9. 核力的对称性是什么?B. 反对称C. 部分对称D. 部分反对称答案:B10. 核力的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有何影响?A. 没有影响B. 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C. 促进了相对论的发展D. 促进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核力是一种______力,它在原子核尺度上起作用。
答案:短程2. 核力的传递粒子是______,它们通过交换来实现核力的作用。
答案:介子3. 核力在原子核中的作用是______原子核的稳定。
答案:维持4. 核力的强度与核子的______有关,这与核力的对称性有关。
答案:自旋5. 核力的发现对______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粒子物理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核力与电磁力的主要区别。
答案:核力是短程力,主要在原子核尺度上起作用,而电磁力是长程力,作用范围广泛。
核力在原子核中维持核子间的结合,而电磁力则在原子和分子尺度上起作用,影响电子的运动。
南华大学原子核物理期末试卷

南华大学原子核物理期末试卷1、11.小明正在家里练习弹吉他,下列有关吉他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 A.吉他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B.吉他发出的声音是吉他弦振动产生的(正确答案)C.弹吉他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弹吉他时,手按压吉他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2、3.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一吨棉花的体积会比一吨石头的体积大很多。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分子所做的无规则运动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正确答案)C.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不同(正确答案)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o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4、2.先启动计时器,再释放小车.[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5.一辆汽车在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遇到紧急情况,突然以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则从刹车开始计时,汽车在6 s内的位移是24 m.[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2.车轴处经常涂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105mg的是()[单选题] *A. 一颗图钉B. 一本初二物理课本(正确答案)C. 一张课桌D. 一支黑水笔8、符合安全全用电要求的是()[单选题]A.及时更换使用年限过长的电线,防止绝缘皮破损或老化,造成短路(正确答案)B.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施救人员首先要马上用手拉开触电伤员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D.检修家庭电路双手操作时,人的双脚站在绝缘体上就肯定不会发生触电事故9、49.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实心球,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摊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仍平衡。
则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单选题] *A.3:2(正确答案)B.4:3C.2:3D.1:210、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为30°[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反射角是反射光线跟法线的夹角,反射角为60°11、6.物块静止放在桌面上,物块所受重力和物块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仅受地磁场作用,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受地磁场作用,小磁针N极指北方,S极指南方13、82.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体积关系为V甲=6V乙,构成两球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乙=3ρ甲。
核物理学考试试题

核物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粒子不属于基本粒子?()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光子2、原子核的半径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子数D 以上都是3、放射性衰变中,α衰变释放的粒子是()A 电子B 质子C 氦原子核D 氢原子核4、质能方程 E = mc²中,E 表示()A 能量B 质量C 光速D 动量5、核反应中,质量亏损是指()A 反应前后原子核质量的差值B 反应前后粒子质量的总和差值C 反应前后质子质量的差值D 反应前后中子质量的差值6、以下哪种核反应堆利用的是重核裂变?()A 压水堆B 沸水堆C 快中子增殖堆D 以上都是7、核聚变反应中,主要的燃料是()A 氢的同位素B 氦的同位素C 铀的同位素D 钚的同位素8、核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A 辐射剂量B 辐射类型C 照射时间D 以上都是9、以下哪种射线穿透力最强?()A α射线B β射线C γ射线D 中子射线10、原子核的结合能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质子数和中子数B 质子数C 中子数D 电子数二、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核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原子核的_____、_____和_____。
2、常见的放射性衰变类型有α衰变、β衰变和_____衰变。
3、核裂变反应中,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_____原子核。
4、核电站的核反应堆通常使用_____作为控制棒来控制反应速率。
5、原子核由_____和_____组成。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区别。
核裂变是指重原子核(如铀、钚等)在吸收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和中子的过程。
核聚变则是指轻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聚合形成较重原子核(如氦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料不同,核裂变使用重核,核聚变使用轻核;反应条件不同,核裂变在常温常压下就能发生,而核聚变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释放的能量不同,相同质量的原料,核聚变释放的能量远大于核裂变;核废料的处理难度不同,核裂变产生的核废料具有强放射性,处理难度大,核聚变产生的核废料放射性相对较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分)
3.简述液滴模型、壳模型以及集体模型的物理内涵、实验依据以及
成
功
之
处
。
(20 分)
4.已知 15N 的结合能为 115.49MeV,15O 的β +衰变能为 1.73MeV,中
子 的 β - 衰 变 能 为 0.78MeV , 求 15O 的 结 合 能 。
后者为至基态之跃迁;b)一条射线,其能量为 1.18MeV,属于 E2 型。给出
各能级的自旋和宇称,并画出衰变纲图。
(20 分)
5.实验测得 23920Th 的低激发态的能量依次为 49.8keV, 163keV, 333keV, 555keV, 试 求他们的自旋和宇称,并确定他们向下跃迁的多极性。
(10
第 3 页 共 13 页
试卷(B 卷)
一、简述下列物理名词:
(15
分)
1、削裂反应
2、全融合反应
3、镜像核
4、轨道电子俘获
二、简述液滴模型的实验基础,液滴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成功应用液滴
模
型
的
两
个
例
子
。
(15 分)
三、实验测得 的低激发能量依次为 49.8keV,163keV,333keV,
555keV,试求它们的自旋和宇称,并确定它们向cm3 , 93 Nb 丰 度 为 100 o o )。 (15 分) 226 Ra 是 238U 衰变的产物,在铀矿中每 2.8106 个 238U 原子便伴有一个 226 Ra 原
子。若已知 226 Ra 的半衰期 T1/2 (226 Ra ) 1620 年,而 238U 的半衰期远远大于
226 Ra 的 半 衰 期 , 试 求 238U 的 半 衰 期 。 (10 分) 对 2 H (d, p)3 H 反应,已知入射氘核能量 Ed 1.2MeV ,质子与氘核运动方向成直
角飞出去,并具有能量 Tp 3.30MeV ,试求核反应的反应能。 分)
(10
95 Zr 的衰变纲图如下图,试根据 衰变和 跃迁的选择定则判断每一 衰变的衰
试卷(C 卷)
1.实验测得 241Am 和 243Am 的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由六条谱线组成,已知相 应能级的电子 总角动 量大于核的自 旋, 求 241Am 和 243Am 核的自旋。
(20 分)
2.某放射性核素既有α 放射性,又有β 放射性,实验测得β 放射性强度 Iβ 随时 间 t 的衰变如下表所示,试求考虑到两种衰变时,核素的半衰期。
原子核物理
第 1 页 共 13 页
试卷 A
试简述下列物理概念
(20 分)
1.深度非弹性散射
2.同位旋
3.复合核
4.长射程 粒子
壳层模型之所以成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并举两个用壳
层模型解释实验现象较成功的例子。
(10 分)
用某一能量的 12C4 轰击 209 Bi 靶,得 210 Po 的生成率为1.6103 S 1 ,已知束流强度
(20 分)
t(min) 0
1
2
4
6
8
Iβ
1000
795 632 398
251 159
3.α 衰变和β 衰变都会放出带电粒子,且半衰期都比较长,试分析他们半衰期
长
的
物
理
原
因
。
(20 分)
4.实验测得
120 51
Sb
有
a)两组β
+电子:0.52MeV,
logfT1/2=5.5;
1.70MeV,
logfT1/2=4.5。
第 2 页 共 13 页
变级次和每一 跃迁的跃迁类型。 分)
(15
试求活度 1.0 毫居里的 59 Fe 在 1 秒钟内发射的每一能量的光子数和内转换电子的
数目。 59 Fe 核衰变纲图如下图。各 光子的内转换系数等于1.8104 (1 ) 、
1.4104 ( 2 ) 和 7 103( 3 ) ,发射 2 和 3 的几率之比等于 1:15。 分)
极性。 (
10 分)
四、用加速氘轰击 来生成 , 的生产率为 5X
,已
知
的半衰期为 2.579h。试求轰击 10h,又冷却 4h 后 的
放射性活度,并写出此核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15 分) 五、设一核有大致等距分布的四条能级及其特性从下向上依次为,
(10 分)
第 4 页 共 13 页
试画出能级图,标明最可能发生的跃迁类型。
六、根据壳模型判断下列跃迁的级次。 分)
(1) 已知质子,中子能级排列顺序:
(2)
(15
七、用能量为 1.15MeV 的氘引起反应
在
方向测
得 粒子能量为 6.37MeV,试求反应能 Q。(10 分)
八、用某一能量的
轰击 靶,得
的生成率为
,已知束流强度为 求反应截面。
,靶厚为
10 分)
(薄靶), (
第 5 页 共 13 页
为 0.1 A ,靶厚为 340gcm2(薄靶),求反应截面。
(10
分)
快中子照射铌靶时,能发生反应
93
Nb(n,
2n)92m
Nb
,
92m
Nb
T1/ 2 10.15d
,已知
铌靶面积为 3cm2 ,厚度为 0.1cm ,靶面垂直于中子束,求铌靶经通量密度为
1010 cm2s1 的 14MeV 中子照射 8 小时后,再冷却 20 天后的放射性活度(已
求
该
反
应
的
截
面
。
(20 分)
7.分析 MeV 能区的射线与 NaI 探测器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作用对所测的能谱
的
影
响
。
第 6 页 共 13 页
( 2 0 分 ) 8.我们知道目前已知的有四种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相互作用、 弱相互走作用和强相互作用。请分析这四种相互作用与α 、β 和衰变得关系。 (10 分)
(20 分)
6.快中子照射铝靶时,能发生反应 27 Al(n, p)27Mg ,27 Mg ,T1/ 2 9.46Min27 Al 。
已知铝的靶面积为 2x5cm2,厚度为 1cm,靶面垂直于中子束,铝靶经通量密度
为
107cm-2s-1 的快中子长期照射后,经过 18.9min,还有 4.18x102Ci 的放射性,
试卷(D 卷)
1.质子轰击 7Li 靶,当质子能量为 0.44, 1.05, 2.22 和 3.0MeV 时,观
察到共振,已知质子和 7Li 核的结合能为 17.21MeV, 试求形成的
复合核能级的激发能。
(20 分)
2.实验测得 159Tb 的最低三个能级地能量、自旋和宇称如下:0、2/3+;
58ke 、 V5/2 ; 137keV 、 7/2+ 。 试 求 9/2+ 能 级 的 能 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