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德经第48-50章

道德经-德经第48-50章
道德经-德经第48-50章

《道德经》选段讲解

第48—50章

封开县渔涝中学莫胜慈

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讲授,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通过诵读欣赏,让学生领略道德经经典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文言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积累国学经典写作素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与人为善、讲究诚信,善于保护自己的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对这三段选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与人为善》动画片,引入今天要学习的篇章:48章至50章

二、正课

(一)诵读

1、在激起学生的兴趣之后,一起诵读课文内容第48章至第50章;

(教师留意学生诵读中的朗读错误的字,读完后提醒学生注意。)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

2、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诵,明确字音

3、再听范读:注意节奏和停顿。

4、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诵。

5、读完之后,抽几个学生朗诵。

讨论:录音里的方式大家喜欢吗?

(二)理解大意

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大家现在能理解这三段话的意思吗?在这几段话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呢?

展示译文,对照自己的理解。

2、学生诵读译文内容

3、这三段文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如:做人要与人为善,讲究诚信、保护自己等

(1)探讨与人为善的内涵

与人为善是一种仁爱的美德。对人对事光明正大,不以自己度人,不以偏见对人;长思人之长,反思之过。对生机有困难者,应同情其遭遇;对因感情失落而悲观者给与关爱,尽心尽力扶助其走出困境。

与人为善也是一种奉献和责任。应像是夜路上的灯光,引领人前进,也应如雨露阳光对大地的情怀。对失误者,启发其感悟,抛弃邪恶,走向光明,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义不容辞的。纵然有些情景是阴暗的、困惑的,但你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的赤诚爱心,总能驱散乌云见彩虹。

(2)探讨讲求诚信的内涵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诚”就是内诚于、童叟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用。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句话就是说:“人在理智的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参是孔子得意弟子。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出门,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她去。曾妻安慰儿子说:“你别去,也别哭,妈妈回头杀猪给你吃。”她从街上回来,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她连忙制止道:“我不过是哄孩子,何必当真呢?”曾参却说:“如果不杀猪,就是欺骗孩子,也就是教孩子说谎。”于是曾参坚持把猪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一诺千斤,诚实守信。

(3)探讨善于保护生命的内涵

这是说,个体生命生存于人世间始终处在一些或显现、或潜伏的危机和威胁包围之中,故而说,维持和保全生命不是一件容易事。上述两段引文其实深刻蕴含了两个方面的信息:其一、彻底流露了对人类的当下生存状况的不安和忧虑;其二、充分表达了对生命的超越性和无限性的向往和渴望。

《道德经》认为,人类应该善于保全自己的生命、学会作"善摄生者"。"善养生者"就是指能够自觉避开各种威胁,即便是遇到威险,也会最终逢凶化吉,渡过难关,保全生命,维持个体的生命存在。这是因为,"善养生者"本身没有那些可以被外来力量所控制、伤害、以及能够被置于死地的弱点。"《道德经》致

力于追求的终极目标--"长生久视",其实并不仅仅是指纯粹肉体上的恒久存在,而更看重于精神层面的无限延续。

换言之,《道德经》养生学更加注重精神生命的长久,追求的是一种"长生久视"的理想境界。生命终极关怀就是要达到这两个层面的和谐统一,即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的完美结合。这一思想后来逐渐地被道教养生学所接受和吸收,成为生命修炼活动的一项指导原则。

(三)小结归纳这几段话的含义,回顾知识,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非某一党、派、集团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人民的民主权利是主,长官的行政权力是仆,人民对于政界的关系,犹如大自然统治宇宙,而不应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所以,经过真正民主体现出的人民意愿、制定的政策法律应该是凛然不可侵犯,任何个人、党派、阶层都没有特殊否决权。故而圣人不以一己之心为心,而以天下人之心为心,不自专快意,不以民众代言人、“人民的意志”自居,不以一己或任何党派、集团的思想意识来强奸民意,而是真正尊从国人的选择。而所谓民族、种族、阶层意志,却是任何时候的阴谋家和所有时代的暴君最常盗用的口号之一。

无论是宗教、政治、主义,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的"手段"而已。但是,根本目的却往往被意外地忘却,而作为"手段"的宗教、政治和主义,却常常反过来束缚了人们去追求幸福。这真是颠倒了主次。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为人们谋幸福乃是最根本目的。但是,如果人民不存在建立服务于共同福祉的某种制度的共同愿望,那么如何使这些制度产生呢?强加于人民吗?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人民的幸福总是比抽象的"真理"或"意识形态"“主义”更重要。脱离民众,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也只是空洞的理论,毫无实际的价值。唯有"百姓之心"才是各种判断的基准。与这根本目的、与现实状况不相称的、欠缺灵活性的思想就是教条。脱离这根本目的、脱离现实而死抱教条的作法,就是不以"百姓心" 为基准,而是以教条来裁判人,这样的愚昧悲剧不应再重蹈覆辙了。

俄罗斯民谚说:"眼中有人民,即见真理。"如何对待人民,可说是触及了事物的实质!从这一点来检视领导者,检验他们是真正的良善者抑或伪善者,洞若观火。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二战临结束时,丘吉尔在大选中落选,他感慨的言道:"只有伟大的民族,才是“忘恩负义”的民族。"因为,今天不是昨天,功绩与职务是两码事,感情不能代替理智。所以,把管理人民的职务当作财富,来行赏赐功,不但是对人民的蔑视,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孙中山也曾说道:"我们是为国民而存,而不是国民为党而存。"伏尔泰有句名言:"您说的话我至死也不能同意一个字,但我要誓死捍卫您说每一个字的权利。"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一条社会政治明显的分水岭。正与邪,善与恶,路线政策的好与坏,都将由此而分道扬镳。例如,宋徽宗就是忽视了这一条,从而走向了听之任之的极端。

而另一极端,其行为者则是或真心或假意的越佾代庖主观的造作一救世主来强奸民意。这一救世主的名称,可能冠于所谓精英、天才、龙子、佛、圣等等,也可能随着时代时髦名词的变迁而冠于某个人种、民族、国家、阶级、阶层、集团等等。例如,19世纪直生论漫延至哲学和政治,就是将其推向了这一极端。这种理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目的或有道德意义的前景。进化具方向性,在向着预定目标进步。黑格尔的社会政治论就是基于这样的机械论和目的论而创立的。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宣称,宇宙中存有最高"理性",它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而显示出一种合理的历程,人类历史正辩证地按其各阶段发展下去。为什么世界历史必须经过这些历程,不得而知。似乎"理性"正努力地去理解黑格尔的《逻辑学》并将其付诸实践。在黑格尔看来:“世界在按照这样一个必然的历程在发展,而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则是民族精神。在每个时代,都有某一民族受托担负起引导世界通过它已到达的辩证法阶段的使命。而且,终极的人类存在是国家,而不是个体。国家代表着社会的形态或精神,而国家又是通过一些伟大领袖作为象征的,这些领袖会自然地赢得人们的忠诚。”

这简直就是独裁合理论!按照这种理论,无论是伦理或意识形态,个人对集体的服从是合情合理的,认为这样会使人类向着进步的目标发展。黑格尔的这种伦理学对政治学的关系向世人提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伦理问题。假定正当的行为所应该追求的善就是整个集体的、或者最后是全人类的好处;那么这种社会的好处是否是个人所享受的好处的总合呢,还是它根本上乃是某种属于全体而并不属

于部分的东西呢?

所谓推进“世界历史必然历程”的原动力,黑格尔把这一最高角色指派给日耳曼人。“日耳曼精神是新世界的精神。”黑格尔还称赞卢梭的观点:把总意志和全体人的意志分开。认为,君主体现总意志,而议会多数只不过是体现了全体人的意志。总意志有实现这一绝对真理的那种自由。

这真是一种无上妙品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指你可以不进集中营,这种自由不意味着民主,也不意味任何通常的自由,这些都是黑格尔所鄙弃的。法律的"精神"由君主体现,而被法律所管制的"精神"由他的臣民体现。君主有把有自由思想的臣民投入牢狱的自由。最后,历史终于让希特勒扮演了体现总意志这一角色。历史就是这样在屡屡向我们提出警诫:把一种理论或主义、思想----无论其是谬误或是部分正确部分谬误、或者甚至被风靡为伟大圣明的理论----当成绝对真理,并由各种名目的“救世主”在理性主义冲动的鼓舞下,不容置疑地在其基础之上建立社会政治体系,那将类似于在流沙上建筑大厦,无论其他设计如何精确,也挽救不了它势必倾覆的命运!

课后作业:

熟读内容,争取背诵出来。

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考论

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考论 刘固盛 南宋道教学者范应元所作《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一书,《正统道藏》及《续道藏》均未收录,今见于《续古逸丛书》之十七,被推崇为“道家秘笈”。近来笔者在研究宋元老学以及参加整理《中华道藏》的过程中,发现范注不仅文献价值颇高,而且其思想内容也很有特点。关于此书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尚罕有人涉及,故本文拟作简要论述。 一、作者略考 范应元的生平事迹不见史籍记载,据此集注卷前所署“前玉隆万寿宫掌教,南岳寿宁观长讲果山范应元集注直解”,及卷后所署“湛然堂无隐斋谷神子范应元”,除能确定其道士身份外,仍难知具体情况。不过,该书卷末沈乙〓之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其跋云:“此本《道藏》不收,焦氏《老子翼》采摭亦不及,真道家佚典矣。范应元无可考,褚伯秀《南华义海纂微》所录诸家有范无隐者,或即此人。”查褚氏《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后序云:“淳丙午岁,幸遇西蜀无隐范先生游京,获侍讲席,几二载。”又云:“师讳应元,字善甫,蜀之顺庆人。学通内外,识究天人,静重端方,动必中礼。”可知范应元确为褚伯秀之师,且学识渊博,修道有方,淳 丙午(1246)、戊申(1248)之际,尚在人间。褚氏后 序作于咸淳庚午(1270),此时业已称“讳”,则知范应元已于庚午之前去世,范注乃成于庚午之前,也是毫无疑问的了。 从褚氏的后序中,我们还可以知道,范应元不仅深研《老子》,而且精于庄学,曾于淳 丙午年间为弟子专门讲授《庄子》,弟子们都凝神以听,“于是众心豁然,如发重覆而睹天日也”。褚氏遂发出感叹:“窃惟圣贤垂训,启迪后人,义海宏深,酌随人量。笺注之学,见有等差,须遇师匠心传,庶免多歧之惑,否则死在惠施句里,无由达《南华》向上一关,虽多方五车,不过一辩士耳。古语云:务学不如务求师。至哉!”看来,褚氏作《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书,受到了范应元的许多启发,褚氏对其师也极其尊敬和感激,如其后序所云,“师恩昊天罔极”。褚氏最后说:“江湖宿德,稔知其人,不复赘述。聊志师徒庆会之因于卷末,俾后来学者知道源所自云。”由此可知,范应元当时的名气和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二、《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的文献价值

道德经(河上公注)

简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道德经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三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注音版】 使(shǐ)我(wǒ)介(jiè)然(rán)有(yǒu)知(zhī), 行(xíng)于(yú)大(dà)道(dào),唯(wéi)施(shī)是(shì)畏(wèi)。 大(dà)道(dào)甚(shèn)夷(yí),而(ér)人(rén)好(hǎo)径(j ìng)。 朝(cháo)甚(shèn)除(chú),田(tián)甚(shèn)芜(wú), 仓(cāng)甚(shèn)虚(xū);服(fú)文(wén)采(cǎi),

带(dài)利(lì)剑(jiàn),厌(yàn)饮(yǐn)食(shí), 财(cái)货(huò)有(yǒu)馀(yú);是(shì)为(wéi)盗(dào)夸(kuā)。 非(fēi)道(dào)也(yě)哉(zāi)! 【译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若使我介然有知,行大道于天下,最担心我会不自觉的施为于天下。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虽然大道荡然平坦,仍然有许多人弃之而走途径,不走正路。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 不走正路者,他们使朝纲混乱、田地荒凉、仓库空虚;而他们自己却,穿锦衣、配利剑、酒肉挥霍,并且贪污抢夺百姓的财

货。 “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强盗,这种行为完全的背离了大道。 扩展阅读:《道德经》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论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论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黄俊超金融学院国金Q1041 100303012 老子《道德经》中第四十二章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古来注家,各据理争鸣。观得老子《易经》所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私以为此两篇可作合参,而互文其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论在道与万物,若因着《淮南子·天文》之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论述于自然科学之向度有偏颇,解释自然难得完足,又不解其道与一之关联。 又有《老子·河上公注》所谓:“道始所生者一也,一生阴与阳也。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人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亦为自然科学之向度所偏,然可略胜于《淮南子》于“道生一”之解,又其“一生二”之“生”较之《淮南子》解“分”更为贴切。由此,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生”解如生发,却并未言明何为“道”,何为“一”。只由“阴阳”解之“二”,凭“和、清、浊”解之“三”。谓之阴阳和合而气分清浊,清于天,浊于地,天施地化而养于清浊和合之人。所以天地人共生万物,虽不可说此解至善,也可以言明大体。 依循《老子·王弼注》所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有一,

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从无之有,数尽乎斯,过此以往,非道之流。故万物之生,吾知其主,虽有万形,冲气一焉!”王弼解得如此,与前者迥异,先说万物由何归一,“由于无也”。“一”可理解为“源”,故而“一”本当归于“无”。“无”是其“隐”,“一”是其“显”。“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盖有一则有二,“数尽乎斯”,而至于万物。王弼解得虽有天才之份,可也未成上善。其解出“道生一,一生二”便由此延展至三、四、五以至于万。至于“物”当何论,王弼只由“有”于“无”之存在而释之,就其两面相并未深究。 奚侗以《易经》阐《老子》,谓之“道”与“易”同体,“一”及“太极”,“二”及“两仪”,天地气合而生和,二生三也。和气生物,三生万物。后人谓之牵强,援《周易》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未有三之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事”同为自然有序之说。前者之“生万物”与后者之“定吉凶、生大事”可以由序列解。 吾以为,“道”与“物”可有“隐、显、分、定、执”亦为“不可说”,“可说”,“说起可说”,“说”,“说之为物”之过程。然纵观百家,而食笋去箨,可得如下结论。 1.道具总体、根源意; 2.道论或解为存有论,或价值论,即可由定吉凶生大事之序列回溯; 3.道之总体、大根源解,可观其天地人之类域之哲学、处所之哲学; 4.天地为隐道之显,故而天地不当为人之外为天地,而当是人迎向

国学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五十三至八十)

国学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五十三至八十)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五十三至八十) 益证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 介,大也。老子疾时王不行大道,故设此言。 使我介然有知于政事,我则行于大道,躬行无为之化。 唯施是畏。 唯,独也。独畏有所施为,恐失道意。 欲赏善,恐伪善生;欲信忠恐诈忠起。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夷,平易也。径,邪、不平正也。大道甚平易,而民好从邪径也。朝甚除, 高台榭,宫室修。 田甚芜,

农事废,不耕治。 仓甚虚, 五谷伤害,国无储也。 服文彩, 好饰伪,贵外华。 带利剑, 尚刚强,武且奢。 厌饮食,财货有余, 多嗜欲,无足时。 是谓盗夸。 百姓〔不足〕而君有余者,是由劫盗以为服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之〕也。 〔盗夸〕,非道〔也〕哉。 人君所行如是,此非道也。复言也哉者,痛伤之辞。 修观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 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国者,不可得引而拔之。 善抱者不脱, 善以道抱精神者,终不可拔引解脱。 子孙祭祀不辍。 〔辍,绝也〕。为人子孙能修道如是,〔则〕长生不死,世世以久,祭祀先祖,宗庙无〔有〕绝时。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道于身,爱气养神,益寿延年。其德如是,乃为真人。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贞。 其德如是,乃有余庆及于来世子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道于乡,尊敬长老,爱养幼少,教诲愚鄙。 其德如是,乃无不覆及也。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修道于国,则君信臣忠,仁义自生,礼乐自兴,政平无私。 其德如是,乃为丰厚也。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人主修道于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上,信如影响。其德如是,乃为普博。 故以身观身, 以修道之身,观不修道之身,孰亡孰存也。 以家观家, 以修道之家,观不修道之家。 以乡观乡, 以修道之乡,观不修道之乡也。 以国观国, 以修道之国,观不修道之国也。 以天下观天下。

河上公本老子道德经

河上公老子道經 河上公章句第一 體道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 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養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 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安民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 欲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無源第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虛用第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成象第六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韜光第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 尤 運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能爲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愛民治國能無知天門開闔能無雌明白四達能無知生之畜之生而

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無用第十一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檢欲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猒恥第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辱爲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 患故貴以身爲天下者則可寄於天下愛以爲天下者乃可以託於天下 贊玄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 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怳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顯德第十五 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與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带注音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 河上公,亦称“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齐地琅琊一带方士,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黄老道的开山祖师。 河上公可谓是历史上真正的隐士,其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书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但是其姓名生地无人能知。《神仙传》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 河上公修仙得道之处在琅琊 (今日照)天台山。对此,东晋葛洪在《嵇中散孤馆遇神》中说:“纪年曰: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后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授徒升仙,仙道始播焉。有嵇康者,师黄老,尚玄学,精于笛,妙于琴,善音律,好仙神。是年尝游天台,观东海日出,赏仙山胜景,访太公故地,瞻仙祖遗踪,见安期先生石屋尚在,河上公坐痕犹存”。 日照状元张行简在文中也对此有所记载:“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河上公、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 张行简还写到:“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日照”之名盖出于此,谓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天台山有深厚的女巫崇拜,狐仙崇拜和神仙崇拜遗迹。女巫谷中有女巫与狐仙之墓,有世上罕见的积石墓与石室联体,人鬼同居的建筑。山上有仙人台,仙人居旧址,安期祠(秦始皇立)遗址,仙人讲经台,炼丹炉,仙鹤台,仙人捣药石臼等遗迹,是河上公悟道之处,安期生成仙之所。有曲阳涧,涧中有曲阳泉,是三国时神仙于吉得道成仙之地。有秦皇汉武望仙台,是古人疯狂追求长生不老的历史见证。 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版本有两种,一为河上公本,一为王弼本。河上公本文句简古,为道教所尊崇;据道教传说,汉文帝时有老人隐居河滨,世人号为河上公。精通《道德经》,汉文帝曾前往请教,河上公授以《老子章句》二卷。该书分《道经》、《德经》两篇,《道经》三十七章为上篇,《德经》四十四章为下篇。其思想特色是将治国与治身相提并论,认为“圣人治国与治身同也”。二者相通的桥梁就是“法道无为”。 《老子》第一章 dào 道kě 可 dào 道, fēi 非 c hánɡ 常 dào 道。 mínɡ 名 kě 可 mínɡ 名, fēi 非 c hánɡ 常 mínɡ 名 。wú 无 mínɡ 名 t iān 天 dì 地 z hī 之 s hǐ 始; yǒu 有 mínɡ 名 wàn 万 wù 物 z hī 之 mǔ 母。 ɡù故c hánɡ 常 wú 无,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m iào 妙; c hánɡ 常 yǒu 有,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qí 其 j iǎo 徼。 cǐ 此 l iǎnɡ 两 z hě 者, tónɡ 同 c hū 出 ér 而 yì 异 mínɡ 名, tónɡ 同 wèi 谓z hī 之 x uán 玄。 x uán 玄 z hī 之 yòu 又 x uán 玄, z hònɡ 众 m iào 妙 z hī 之 mén 门。

国学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一至二十三)

国学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一至二十三)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一至二十三) 河上公章句卷一 体道第一 道可道, 谓经术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 名可名, 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非自然常在之名也。 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鸡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

外如愚顽。 无名,天地之始。 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 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 有名谓天地。 天地有形位、有阴阳、有柔刚,是其有名也。 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要也。 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 一出布名道,赞叙明是非。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归也。 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两者,谓有欲无欲也。 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 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 同谓之玄, 玄,天也。 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也。 玄之又玄, 天中复有天也。 禀气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污辱,则生贪淫也。 众妙之门。 能之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养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自扬己美,使彰显也。

斯恶已; 有危亡也。 皆知善之为善,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 人所争也。 故有无相生,见有而为无也。难易相成, 见难而为易也。长短相较, 见短而为长也。高下相倾, 见高而为下也。音声相和,

上唱下必和也。 前后相随。 上行下必随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以道治也。 行不言之教, 以身师导之也。 万物作焉 各自动也。 而不辞, 不辞谢而逆止。 生而不有, 元气生万物而不有 为而不恃, 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经

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经 河上公章句卷一 体道第一 道可道, 【谓经术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 名可名, 【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非自然常在之名也。】 【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鸡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外如愚顽。】 无名,天地之始。 【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 【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 【有名谓天地。】 【天地有形位、有阴阳、有柔刚,就是其有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要也。】 【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 【一出布名道,赞叙明就是非。】 常有欲,以观其僥。 【僥,归也。】 【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两者,谓有欲无欲也。】 【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 同谓之玄, 【玄,天也。】 【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也。】 玄之又玄, 【天中复有天也。】 【禀气有厚薄,得中与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污辱,则生贪淫也。】 众妙之门。 【能之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与,就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养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自扬己美,使彰显也。】 斯恶已; 【有危亡也。】 皆知善之为善, 【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 【人所争也。】 故有无相生, 【见有而为无也。】 难易相成, 【见难而为易也。】 长短相较, 【见短而为长也。】 高下相倾, 【见高而为下也。】 音声相与, 【上唱下必与也。】 前后相随。 【上行下必随也。】 就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以道治也。】 行不言之教, 【以身师导之也。】 万物作焉 【各自动也。】 而不辞, 【不辞谢而逆止。】 生而不有, 【元气生万物而不有】 为而不恃, 【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功成而弗居。 【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 夫唯弗居, 【夫惟功成不居其位。】 就是以不去。 【福德常在,不去其身也。此言不行不可随,不言不可知疾。】 【上六句有高下长短,君开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变,无不动乱。】 安民第三 不尚贤, 【贤谓世俗之贤,辩口明文,离道行权,去质为文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译文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译文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 晁经之序 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得老子之~盖经君平指经之流也。其言仁经~不能真学欤与礼 自用~必待道以用之~天地万物各得于一~经特有功于老子哉。凡百者~盖不学可不知乎此也。予于是知弼本深于老子~而易经末矣。其于易~多假经老子之旨~而老子无经于易者~其有余不足之迹~可经也。经呼~其经哉,弼知佳兵者不祥断学 之器~至于经经~以经经之~非老子之言~乃不知常善救人~故无人~常善救礼弃 物~故无物。得经河上公~而古本无有也。经傅奕能经之经。然弼经是经曰道德经~弃独 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近于古,其文字经多经经~殆有不可经者~令人惜之。犹欤 经经~弼之于老子~经湛之于列子~郭象之于庄子~杜经之于左氏~范之于穀梁甯~毛经之于经~郭璞之于经雅~完然成一家之~后世经有作者~未易加也。予经经学既写 弼经~以经之。并 政和乙未十月丁丑 嵩山晁经之经。鄜畤 克伏经咸平~经有曰~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明皇解经经然可经~王弼所注~言经意圣

深~得老氏经之旨。克自此求弼所注甚力~而近世希有~盖久而后得之~往经真清 经建官~经以刊行~又得晁以道先生所经本~不分道德而上下之~亦无篇目宁学既~喜其近古~经藏之~乾道庚寅~分京口~经经板以经~若其字之经经~前人已不写教 能经~克焉敢经易~姑俟夫知者。 三月二十四日左事充经江府府授熊克经经从郎学教 1 正文 上篇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之道~可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万物之母。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经经经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经~经经之育之~亭之毒之~经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 故常无欲~以经其妙~其所以玄之又玄也。妙者~微之也。万物始于微极常有欲~以经其徼。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可以经其始物之妙。虚 徼徼~经经也。凡有之经利~必以无经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经。故常有欲~可以经其经物之也。此者同出而名~同经之玄~玄之又玄~妙之经。两异众两与异者~始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经经之始~在经经经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经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经之然也。经之然经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经是名经失之经矣。故曰~玄之又玄也。妙众皆同而出~故曰妙之经也。从众

河上公 介绍

河上公 河上公亦称?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齐地琅琊一带方士,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黄老道的开山祖师。别名:河上真人。代表作品《河上公章句》。出生朝代:汉朝 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 河上公亦称?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齐地琅琊一带方士,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黄老道的开山祖师。 河上公可谓是历史上真正的隐士,其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书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但是其姓名生地无人能知。《神仙传》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 河上公修仙得道之处在琅琊 (今日照) 天台山。对此,东晋葛洪在《嵇中散孤馆遇神》中说:?纪年曰: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后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授徒升仙,仙道始播焉。有嵇康者,师黄老,尚玄学,精于笛,妙于琴,善音律,好仙神。是年尝游天台,观东海日出,赏仙山胜景,访太公故地,瞻仙祖遗踪,见安期先生石屋尚在,河上公坐痕犹存?。日照状元张行简在文中也对此有所记载:?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

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河上公、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 张行简还写到:?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 ?日照?之名盖出于此,谓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天台山有深厚的女巫崇拜,狐仙崇拜和神仙崇拜遗迹。女巫谷中有女巫与狐仙之墓,有世上罕见的积石墓与石室联体,人鬼同居的建筑。山上有仙人台,仙人居旧址,安期祠(秦始皇立)遗址,仙人讲经台,炼丹炉,仙鹤台,仙人捣药石臼等遗迹,是河上公悟道之处,安期生成仙之所。有曲阳涧,涧中有曲阳泉,是三国时神仙于吉得道成仙之地。有秦皇汉武望仙台,是古人疯狂追求长生不老的历史见证。 成就及作品 河上公的最主要贡献是为老子的《道德经》作注。《道德经》,原称《老子》,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译文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 晁说之序 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其言仁义与礼,不能自用,必待道以用之,天地万物各得于一,岂特有功于老子哉。凡百学者,盖不可不知乎此也。予于是知弼本深于老子,而易则末矣。其于易,多假诸老子之旨,而老子无资于易者,其有余不足之迹,断可见也。呜呼,学其难哉!弼知佳兵者不祥之器,至于战胜,以丧礼处之,非老子之言,乃不知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独得诸河上公,而古本无有也。赖傅奕能辩之尔。然弼题是书曰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欤!其文字则多谬误,殆有不可读者,令人惜之。尝谓,弼之于老子,张湛之于列子,郭象之于庄子,杜预之于左氏,范甯之于穀梁,毛苌之于诗,郭璞之于尔雅,完然成一家之学,后世虽有作者,未易加也。予既缮写弼书,并以记之。 政和乙未十月丁丑 嵩山晁说之鄜畤记。 克伏诵咸平,圣语有曰,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明皇解虽灿然可观,王弼所注,言简意深,真得老氏清净之旨。克自此求弼所注甚力,而近世希有,盖久而后得之,往岁摄建宁学官,尝以刊行,既又得晁以道先生所题本,不分道德而上下之,亦无篇目,喜其近古,缮写藏之,乾道庚寅,分教京口,复镂板以传,若其字之谬讹,前人已不能证,克焉敢辄易,姑俟夫知者。 三月二十四日左从事郎充镇江府府学教授熊克谨记

正文 上篇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之道,可 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 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 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 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 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不是永恒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美者,人心之所乐进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偏举也,此六者皆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导语:老子道德经读后感(一) 文/刘源 老子的哲学被称为“智者的低语”、“滋润心灵的甘泉”。人们看事物多是从正面看,而老子却是从反面看。其中“以柔克刚”,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世上竞争者取胜之道。 自古以来,一般的教诲都是:人应当表现坚强,不表现柔弱;应当表现聪明,不表现愚鲁。而老子的观点则反其道而行之:可表现柔弱,不表现坚强,可表现愚鲁,不表现聪明,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柔,非怯懦,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一种骄敌之志而暗蓄力量的极高计谋。自己示弱,可以侠敌人不注意,而得保全。太“刚”者,锋芒太盛,容易招惹事非,暴露自己之不足,为“柔”者所败!大柔非柔,到刚无刚! 在身体上,牙齿最硬,可谓“刚”,而舌头则是“柔”者。但是,等人年纪大了,牙齿都脱落,而舌头完好,这是为什么?大树比小草刚强的多,但时,当台风来的时候,大树经常连根拔起,而小草却安然无恙;风无形无体,却能够拔屋倒树;水可方可圆,可谓至“柔”,却能够怀山襄陵。这不是说明了刚强的未必是强,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强吗? 《素问经》上说,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既是立身之本,也是处世之良方。天文地理,各有专著论述。在为人处世这方面,道家可谓击中要害。所以司马迁写《史记》时,谈论了诸子思想的造旨,并历数了儒法墨等诸家长短,却惟独对老子的道家思想褒而不贬。 《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揭示了为人处事中极奥秘的观点。一句“江

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便揭出了世上竞争者取胜的诀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对万事生长历程看得何等深刻,概括得何等精辟,让人感到它们的任何注释都是多余累。 或许你以为只要自身端正,名正言顺,就可以以正压邪,什么事都好办,其实不然。在严酷的现实中,却容易处处碰壁,事事不顺。这时你不妨看看《老子》。它并不要求人们消极遁世,它貌似出世的书,谈的却尽是入世的道理。只不过儒家是直接的,老子则主张以迂回达到目的,老子则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些话说得多么深刻!老子真是个天下竞争之术化为艺术的智者。 有时,你采用采用儒家直接、法家强权的方式,与人争强胜斗胜。结果呢?也许表面上你胜利,痛快淋漓地将对方休落甚至痛打了一顿,可事实上,这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埋下了更大隐患,无形中给自己留下更多障碍。它们对事业的损害,将大大超过那一时的风光快意! 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手法有时行不通;而迂回的、间接的、柔弱的方式也能达到目的,战胜强者,而且不至于留下隐患,何乐而不为呢?大智惹愚,大巧若拙,大方无隅,大音稀声,大象无形都是深奥而又检朴的道理。为人处事,或与人竞争中,只图一时快意的以强压强,都是一种有隅之方,有声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不是这样的,它能做到全无形迹之嫌,全无斧凿之工。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柔弱,柔弱,天下万事万物,归根结底,莫不是以至柔克到刚。能克刚之柔,难道不是更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

老子河上公章句 《老子河上公章句》旧题西汉河上公作。《正统道藏》本为四卷,收入洞神部玉诀类。河上公不知何许人。《史记》提到河上丈人。皇甫谧《高士传》云:河上丈人,不知何国人,自隐姓名,居河之湄,着老子章句,号河上丈人,亦称河上公。①葛玄《河上公注老子序》也说莫知其姓名,汉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常读老子《道德经》。文帝好老子之言,有所不解数句,遣使问之,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帝即驾从诣之,河上公即授素书《老子道德经章句》二卷。但葛玄此说后世学者颇不以为然。 关于《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时代及其作者,众说纷纭,大致有西汉、东汉、魏晋诸说。赞同东汉说的认为,它产生于《老子想尔注》之前,其中有后世道流增饰之处。河上注中揉有儒家思想,如注“圣人常善救人”时,称“圣人所以常教人忠孝,欲以救人性命”(二十七章)。为此有人认为作者系方士化的儒生。 在众多的《道德经》旧本中,河上公本和王弼本流传最广。近人朱谦之认为:王本属文人系统,一般为学者推崇;河上本近民间系统,文句简古。河上本与王本比较,以河上本为优。②河上本自身也有不同。据李道纯称:有河上公解注,有二家全解,有章句白本,三本中以章句白本理长。③朱谦之又说注本有北方传本与南方传本的不同。北方本以敦煌发现的六朝唐写本为代表,即敦煌本;南方本则以日本奈良圣语藏镰仓旧抄卷子残本及东北大学教授武内义雄所藏室町时代抄本为代表。北方本优于南方本。 河上公注本文字简明,清晰精确,有相当浓厚的养生思想,反映了东汉社会尚黄老神仙的思潮。注中反复讲“自爱其身,以宝精气”(七十二章);“治身者当爱精气而不放逸”(五十九章);“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深根固蒂者,乃长生久视之道”(同上);“爱精重施,髓满骨强”(一章),“人能自节养,不失其所受天之精气,则可以久”(三十三章);特别强调了宝精爱气在养生中的重要地位。河上注本还以“去六情”、“损情去欲”作为养生的一个重要条件。认为:得道之人,损情去欲,五内清静,至于虚极(六十章);治身当除情去欲,使五脏空虚,神乃归之(十一章);情欲断绝,德与道合,就能无所不施,无所不为(四十八章);除情去欲,守中和,就是知道要之门户(一章)。河上注将治身与治国相结合,主张身国同一。以人君作为养生之道的施教对象,把养生之道和人君的南面之术联系起来。它说,治身者爱气则身全,治国者爱民则国安(十章);圣人治国与治身相同(三章);效法道的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四十三章);人能知止足,则福禄在己,治身神不劳,治国民不扰(四十四章);治国烦则下乱,治身烦则精散(六十章);治国当爱民财,不为奢泰,治身当爱精气,不放逸(五十九章)。把治身的原则推而广之,扩充到治国当中,则国无不治;反过来说,把治国的道理运用于治身,则身无不治。身与国是相通的,清静无为、知足俭啬是二者共同的原则。这是对老子原有思想的发挥,后世道教徒解老时也继承了这一观点。河上注中多有神仙思想,如注“谷神不死”称: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六章)。注“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称: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