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关地检验与修正

自相关地检验与修正
自相关地检验与修正

实验2 自相关的检验与修正

一、实验目的:

掌握自相关模型的检验方法与处理方法.。

二、实验容及要求:

表1列出了1985-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统计数据。

(1)利用OLS法建立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纯收入的线性模型。

(2)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

(3)如果存在自相关,试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消除。

表1 1985-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单位:元)

实验如下:

首先对数据进行调整,将全年人均纯收入和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相应调整为全年实际人均纯收入和全年实际人均消费性支出。

图1

1、用OLS估计法估计参数

图2

图3

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纯收入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估计回归方程:

从图3中可以得出,估计回归方程为:

Y=56.21878+0.698928X

t=(3.864210)(31.99973)

R2=0.979904 F=1023.983 D.W.=0.409903

(1)图示法

图5

从图5中,可以看出残差的变化有系统模式,连续为正或连续为负,表示残差项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2)DW检验

从图3中可以得到D.W.=0.409903,在显著水平去5%,n=23,k=2,d L=1.26, d U=1.44。此时0

(3)B-G检验

图6

从图6中可得到,nR2=14.90587,临界概率P=0.0006,因此辅助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即存在自相关性。又因为,e t-1,e t-2的回归系数均显著地不为0

异方差性的white检验及处理方法

实验二异方差模型的white检验与处理 【实验目的】 掌握异方差性的white检验及处理方法 【实验原理】 1. 定性分析异方差 (1) 经济变量规模差别很大时容易出现异方差。如个人收入与支出关系,投入与产出 关系。 (2) 利用散点图做初步判断。 (3) 利用残差图做初步判断。 2、异方差表现与来源异方差通常有三种表现形式 (1)递增型 (2)递减型 (3)条件自回归型。 3、White检验 (1)不需要对观测值排序,也不依赖于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它是通过一个辅助回归式构造 2 统计量进行异方差检验。White检验的零假设和备择假设是 H0: (4-1)式中的ut不存在异方差, H1: (4-2)式中的ut存在异方差。 (2)在不存在异方差假设条件下,统计量 T R 2 2(5) 其中T表示样本容量,R2是辅助回归式(4-3)的OLS估计式的可决系数。自由度5表示辅助回归式(4-3)中解释变量项数(注意,不计算常数项)。T R 2属于LM统计量。 (3)判别规则是 若T R 2 2 (5), 接受H0(ut 具有同方差) 若T R 2 > 2 (5), 拒绝H0(ut 具有异方差) 【实验软件】 Eview6 【实验要求】 熟练掌握异方差white检验方法 【实验内容】 建立并检验我国部分城市国民收入y和对外直接投资FDI异方差模型 【实验方案设计】 下表列出了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并利用统计软件Eviews建立异方差模型

表1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单位:元) 【实验过程】 1、启动Eviews6软件,建立新的workfile. 在主菜单中选择【File 】--【New 】--【Workfile 】,弹出 Workfile Create 对话框,在Workfile structure typ 中选择unstructured/undted.然后在observations 中输入31.在WF 中输入Work1,点击OK 按钮。如图: 2、数据导入且将要分析的数据复制黏贴. 在主菜单的空白处输入data x y 按下enter 。将家庭人均纯收入X 和家庭生活消 地区 家庭人均 纯收入 家庭生活消费支出 地区 家庭人均 纯收入 家庭生活消费支出 北京 湖北 3090 天津 湖南 河北 广东 山西 广西 内蒙古 海南 辽宁 重庆 吉林 四川 黑龙江 贵州 上海 云南 江苏 西藏 浙江 陕西 安徽 甘肃 福建 青海 江西 宁夏 山东 新疆 河南

计量经济学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

《计量经济学》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名称异方差模型的检验与处理 实训时间 2012-01-02 实训地点实验楼308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 训 (实 践 ) 报 告 实 训 名 称 异方差模型的检验与处理 一、 实训目的 掌握异方差性的检验及处理方法。 二 、实训要求 1.求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样本回归函数,并对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检验; 2.分别用图形法、Goldfeld-Quant 检验、White 方法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 3.如果模型存在异方差,选用适当的方法对异方差进行修正,消除或减小异方差对模型的影响。 三、实训内容 建立并检验我国制造业利润函数模型,检验异方差性,并选用适当方法对其进行修正,消除或不同) 四、实训步骤 1.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2.建立Workfile 和对象,录入数据; 3.分别用图形法、Goldfeld-Quant 检验、White 方法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 4.对所估计的模型再进行White 检验,观察异方差的调整情况,从而消除或减小异方差对模型的影响。 五、实训分析、总结 表1列出了1998年我国主要制造工业销售收入与销售利润的统计资料。假设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之间满足线性约束,则理论模型设定为: 12i i i Y X u ββ=++ 其中i Y 表示销售利润,i X 表示销售收入。

表1 我国制造工业1998年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情况 行业名称销售利润Y 销售收入X 行业名称销售利润销售收入 食品加工业187.25 3180.44 医药制造业238.71 1264.1 食品制造业111.42 1119.88 化学纤维制品81.57 779.46 饮料制造业205.42 1489.89 橡胶制品业77.84 692.08 烟草加工业183.87 1328.59 塑料制品业144.34 1345 纺织业316.79 3862.9 非金属矿制品339.26 2866.14 服装制品业157.7 1779.1 黑色金属冶炼367.47 3868.28 皮革羽绒制品81.7 1081.77 有色金属冶炼144.29 1535.16 木材加工业35.67 443.74 金属制品业201.42 1948.12 家具制造业31.06 226.78 普通机械制造354.69 2351.68 造纸及纸品业134.4 1124.94 专用设备制造238.16 1714.73 印刷业90.12 499.83 交通运输设备511.94 4011.53 文教体育用品54.4 504.44 电子机械制造409.83 3286.15 石油加工业194.45 2363.8 电子通讯设备508.15 4499.19 化学原料纸品502.61 4195.22 仪器仪表设备72.46 663.68 1.建立Workfile和对象,录入销售收入X和销售利润Y: 图1 销售收入X和销售利润Y的录入 2.图形法检验 ⑴观察销售利润Y与销售收入X的相关图:在群对象窗口工具栏中点击

eviews自相关性检验

实验五自相关性 【实验目的】 掌握自相关性的检验与处理方法。 【实验内容】 利用表5-1资料,试建立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模型,并检验模型的自相关性。 【实验步骤】 一、回归模型的筛选 ⒈相关图分析 SCAT X Y 相关图表明,GDP指数与居民储蓄存款二者的曲线相关关系较为明显。现将函数初步设定为线性、双对数、对数、指数、二次多项式等不同形式,进而加以比较分析。 ⒉估计模型,利用LS命令分别建立以下模型 ⑴线性模型:LS Y C X t (-6.706) (13.862) = 2 R=0.9100 F=192.145 S.E=5030.809 ⑵双对数模型:GENR LNY=LOG(Y) GENR LNX=LOG(X) LS LNY C LNX t (-31.604) (64.189) = 2 R=0.9954 F=4120.223 S.E=0.1221 ⑶对数模型:LS Y C LNX

=t (-6.501) (7.200) 2R =0.7318 F =51.8455 S.E =8685.043 ⑷指数模型:LS LNY C X =t (23.716) (14.939) 2R =0.9215 F =223.166 S.E =0.5049 ⑸二次多项式模型:GENR X2=X^2 LS Y C X X2 =t (3.747) (-8.235) (25.886) 2R =0.9976 F =3814.274 S.E =835.979 ⒊选择模型 比较以上模型,可见各模型回归系数的符号及数值较为合理。各解释变量及常数项都通过了t 检验,模型都较为显著。除了对数模型的拟合优度较低外,其余模型都具有高拟合优度,因此可以首先剔除对数模型。 比较各模型的残差分布表。线性模型的残差在较长时期内呈连续递减趋势而后又转为连续递增趋势,指数模型则大体相反,残差先呈连续递增趋势而后又转为连续递减趋势,因此,可以初步判断这两种函数形式设置是不当的。而且,这两个模型的拟合优度也较双对数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低,所以又可舍弃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双对数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都具有很高的拟合优度,因而初步选定回归模型为这两个模型。 二、自相关性检验 ⒈DW 检验; ⑴双对数模型 因为n =21,k =1,取显著性水平α=0.05时,查表得L d =1.22, U d =1.42,而0<0.7062=DW

异方差性检验

金融122班 23号钟萌 异方差性检验 引入滞后变量X-1、X-2、Y-1 。可建立如下中国居民消费函数: Y=β0+β1X+β2X(-1)+β3X(-2)+β4Y(-1) 用OLS法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对应的表达式为 Y=429.3512+0.143X-0.104X(-1)+0.063X(-2)+0.838Y(-1) 2.18 2.09 -0.73 0.63 7.66 R2=0.9988 F=4503.94 估计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25的临界值为2.060,若存在异方差性,则可能是由X、Y(-1)引起的。

做OLS回归得到的残差平方项分别与X、Y(-1)的散点图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两者存在异方差性。下面进行统计检验。 采用White异方差检验: 所以辅助回归结果为: e2=-194156.4-249.491X+0.003X2+265.306X(-1)-0.004X(-1)2+4.187X(-2)- 0.001X(-2)2 +51.377Y(-1)+0.001Y(-1)2 -1.566 -4.604 2.863 2.648 -1.604 0.055 -0.301 0.579 0.410 X与X的平方项的参数的t检验是显著的,且White统计量为

16.999>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8的卡方分布值15.51,(从nR2 统计量的对应值的伴随概率值容易看出)所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同方差性这一原假设,方程确实存在异方差性。 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异方差性进行修正,重新进行回归估计, 得到加权后消除异方差性的估计结果: 回归表达式为: Y=275.0278-0.0192X+0.1617X(-1)-0.0732X(-2)+0.9165Y(-1) 3.5753 -0.3139 1.3190 -1.0469 16.5504

计量经济学--自相关性的检验及修正

经济计量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项目 自相关性的检验及修正 二、实验日期 2015.12.13 三、实验目的 对于国内旅游总花费的有关影响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及修正后,对随机误差项进行异方差的检验和补救及自相关性的检验和修正。 四、实验内容 建立模型,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对样本回归函数进行统计检验,以判定估计的可靠程度,包括拟合优度检验、方程总体线性的显著性检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以及参数的置信区间估计。 检验变量是否具有多重共线性并修正。 检验是否存在异方差并补救。 检验是否存在相关性并修正。 五、实验步骤 1、建立模型。 以国内旅游总花费Y 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年底总人口表示人口增长水平,以旅行社数量表示旅行社的发展情况,以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数表示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状况,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增加值表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水平。 2、模型设定为: t t t t t μβββββ+X +X +X +X +=Y 443322110t 其中:t Y — 国内旅游总花费(亿元) t 1X — 年底总人口(万人) t 2X — 旅行社数量(个) t 3X —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数(辆) t 4X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增加值(亿元) 3、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 4、检验异方差是否存在并补救。 5、检验自相关性是否存在并修正。 六、实验结果

消除多重共线性及排除异方差性之后的回归模型为:2382963.08388.301?X Y +-= 检验 I 、图示法 1、1-t e ,t e 散点图 -1,500 -1,000 -500 500 1,000 1,500 -2,000 -1,00001,0002,000 ET(-1) E T 大部分落在第Ⅰ,Ⅲ象限,表明随机误差项存在正自相关。 2、t e 折线图 -1,500 -1,000 -500 500 1,000 1,500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 04 06 08 10 RESID Ⅱ、解析法 1、D-W 检验

试验一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时间序列分析

案例三 ARIMA 模型的建立 一、实验目的 了解ARIMA 模型的特点和建模过程,了解AR ,MA 和ARIMA 模型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如何利用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对ARIMA 模型进行识别,利用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ARIMA 模型进行估计,利用信息准则对估计的ARIMA 模型进行诊断,以及如何利用ARIMA 模型进行预测。掌握在实证研究如何运用Eviews 软件进行ARIMA 模型的识别、诊断、估计和预测。 二、基本概念 所谓ARIMA 模型,是指将非平稳时间序列转化为平稳时间序列,然后将平稳的时间序列建立ARMA 模型。ARIMA 模型根据原序列是否平稳以及回归中所含部分的不同,包括移动平均过程(MA )、自回归过程(AR )、自回归移动平均过程(ARMA )以及ARIMA 过程。 在ARIMA 模型的识别过程中,我们主要用到两个工具:自相关函数ACF ,偏自相关函数PACF 以及它们各自的相关图。对于一个序列{}t X 而言,它的第j 阶自相关系数j ρ为它的j 阶自协方差除以方差,即j ρ=j 0γγ ,它是关于滞后期j 的函数,因此我们也称之为自相关函数,通常记ACF(j )。偏自相关函数PACF(j )度量了消除中间滞后项影响后两滞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 (1)根据时序图的形状,采用相应的方法把非平稳序列平稳化; (2)对经过平稳化后的1950年到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数据运用经典B-J 方法论建立合适的ARIMA (,,p d q )模型,并能够利用此模型进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预测。 2、实验要求: (1)深刻理解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概念和ARIMA 模型的建模思想; (2)如何通过观察自相关,偏自相关系数及其图形,利用最小二乘法,以及信息准则建立合适的ARIMA 模型;如何利用ARIMA 模型进行预测; (3)熟练掌握相关Eviews 操作,读懂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四、实验指导 1、模型识别 (1)数据录入 打开Eviews 软件,选择“File”菜单中的“New --Workfile”选项,在“Workfile structure type ”栏选择“Dated –regular frequency ”,在“Date specification ”栏中分别选择“Annual ”(年数据) ,分别在起始年输入1950,终止年输入2007,点击ok ,见图3-1,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工作文件。点击File/Import ,找到相应的Excel 数据集,导入即可。

异方差性习题及答案

异方差性 一、单项选择 1.Goldfeld-Quandt 方法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 2.在异方差性情况下,常用的估计方法是( ) A.一阶差分法 B.广义差分法 C.工具变量法 D.加权最小二乘法 3.White 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 4.Glejser 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 5.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检验异方差的方法 ( ) A.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 B.怀特检验 C.戈里瑟检验 D.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6.当存在异方差现象时,估计模型参数的适当方法是 ( ) A.加权最小二乘法 B.工具变量法 C.广义差分法 D.使用非样本先验信息 7.加权最小二乘法克服异方差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赋予不同观测点以不同的权数,从而提高估计精度,即 ( ) A.重视大误差的作用,轻视小误差的作用 B.重视小误差的作用,轻视大误差的作用 C.重视小误差和大误差的作用 D.轻视小误差和大误差的作用 8.如果戈里瑟检验表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结果的残差i e 与i x 有显著的形式 i i i v x e +=28715.0的相关关系(i v 满足线性模型的全部经典假设),则用加权最小二 乘法估计模型参数时,权数应为 ( ) A. i x B. 21i x C. i x 1 D. i x 1 9.如果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显著,则认为什么问题是严重的 ( ) A.异方差问题 B.序列相关问题 C.多重共线性问题 D.设定误差问题 10.设回归模型为i i i u bx y +=,其中i i x u Var 2)(σ=,则b 的最有效估计量为( ) A. ∑∑=2?x xy b B. 2 2)(?∑∑∑∑∑--=x x n y x xy n b C. x y b =? D. ∑=x y n b 1? 二、多项选择 1.下列计量经济分析中那些很可能存在异方差问题( ) A.用横截面数据建立家庭消费支出对家庭收入水平的回归模型 B.用横截面数据建立产出对劳动和资本的回归模型 C.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构造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异方差性的检验及处理方法

实验四异方差性 【实验目的】 掌握异方差性的检验及处理方法 【实验内容】 建立并检验我国制造业利润函数模型 【实验步骤】 【例1】表1列出了1998年我国主要制造工业销售收入与销售利润的统计资料,请利用统计软件Eviews建立我国制造业利润函数模型。 一、检验异方差性 ⒈图形分析检验 ⑴观察销售利润(Y)与销售收入(X)的相关图(图1):SCAT X Y 图1 我国制造工业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相关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销售利润的平均水平不断提高,但离散程度也逐步扩大。这说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递增的异方差性。

⑵残差分析 首先将数据排序(命令格式为:SORT 解释变量),然后建立回归方程。在方程窗口中点击Resids按钮就可以得到模型的残差分布图(或建立方程后在Eviews工作文件窗口中点击resid对象来观察)。 图2 我国制造业销售利润回归模型残差分布 图2显示回归方程的残差分布有明显的扩大趋势,即表明存在异方差性。 ⒉Goldfeld-Quant检验 ⑴将样本按解释变量排序(SORT X)并分成两部分(分别有1到10共11个样本合19到28共10个样本) ⑵利用样本1建立回归模型1(回归结果如图3),其残差平方和为2579.587。 SMPL 1 10 LS Y C X 图3 样本1回归结果 ⑶利用样本2建立回归模型2(回归结果如图4),其残差平方和为63769.67。 SMPL 19 28 LS Y C X

图4 样本2回归结果 ⑷计算F 统计量:12/RSS RSS F ==63769.67/2579.59=24.72,21RSS RSS 和分别是模型1和模型2的残差平方和。 取 05 .0=α时,查F 分布表得 44.3)1110,1110(05.0=----F ,而 44.372.2405.0=>=F F ,所以存在异方差性 ⒊White 检验 ⑴建立回归模型:LS Y C X ,回归结果如图5。 图5 我国制造业销售利润回归模型 ⑵在方程窗口上点击View\Residual\Test\White Heteroskedastcity,检验结果如图6。 图6 White 检验结果

自相关性检验

关于x y的散点图 由散点图可以判断出才可能存在异方差。运用怀特检验判断是否有异方差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F-statistic 5.71174 5 Probability 0.00831 1 Obs*R-squared 8.98267 0 Probability 0.01120 6

由此可见,1%的显著水平上存在异方差。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异方差: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0/29/14 Time: 14:46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Weighting series: 1/ABS(RESID) Variable Coeffici 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171.3 76 418.8113 -5.184616 0.0000 X 0.97610 4 0.022593 43.20372 0.0000 Weighted Statistics R-squared 0.99927 0 Mean dependent var 16676.9 9 Adjusted R-squared 0.99924 5 S.D. dependent var 18232.7 8 S.E. of regression 501.062 0 Akaike info criterion 15.3336 8 Sum squared resid 728082 9. Schwarz criterion 15.4261 9 Log likelihood -235.67 20 F-statistic 1866.56 1 Durbin-Watson stat 1.37353 7 Prob(F-statistic) 0.00000 0 Unweighted Statistics R-squared 0.92681 6 Mean dependent var 17975.6 8 Adjusted R-squared 0.92429 2 S.D. dependent var 5667.54 2 S.E. of regression 1559.42 4 Sum squared resid 705223 38 Durbin-Watson stat 1.57587 5 由上表,f检验的伴随概率为0.000000,说明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t检验的伴随概率为0.0000,说明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y x 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该模型很好的反映了实际情况,所以消除了异方差。

实验异方差地检验与修正

实验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 实验目的 1、理解异方差的含义后果、 2、学会异方差的检验与加权最小二乘法 实验容 一、准备工作。建立工作文件,并输入数据,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方程(操作 步骤与方法同前),得到残差序列。 表2列出了1998年我国主要制造工业销售收入与销售利润的统计资料,请利用统计软件Eviews建立我国制造业利润函数模型。 表2 我国制造工业1998年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情况 二、异方差的检验 1、图形分析检验 ⑴观察销售利润(Y)与销售收入(X)的相关图(图3-1):SCAT X Y

图3-1 我国制造工业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相关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销售利润的平均水平不断提高,但离散程度也逐步扩大。这说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递增的异方差性。 ⑵残差分析 首先将数据排序(命令格式为:SORT 解释变量),然后建立回归方程。在方程窗口中点击Resids按钮就可以得到模型的残差分布图(或建立方程后在Eviews工作文件窗口中点击resid对象来观察)。 图3-2 我国制造业销售利润回归模型残差分布 图3-2显示回归方程的残差分布有明显的扩大趋势,即表明存在异方差性。 2、Goldfeld-Quant检验 ⑴将样本安解释变量排序(SORT X)并分成两部分(分别有1到10共11个样本合19到28共10个样本) ⑵利用样本1建立回归模型1(回归结果如图3-3),其残差平方和为2579.587。 SMPL 1 10 LS Y C X

图3-3 样本1回归结果 ⑶利用样本2建立回归模型2(回归结果如图3-4),其残差平方和为63769.67。 SMPL 19 28 LS Y C X 图3-4 样本2回归结果 ⑷计算F 统计量:12/RSS RSS F ==63769.67/2579.59=24.72,21RSS RSS 和分别是模型1和模型2的残差平方和。 取05.0=α时,查F 分布表得44.3)1110,1110(05.0=----F ,而 44.372.2405.0=>=F F ,所以存在异方差性 3、White 检验 ⑴建立回归模型:LS Y C X ,回归结果如图3-5。

【免费下载】eviews自相关性检验

实验五 自相关性【实验目的】 掌握自相关性的检验与处理方法。 【实验内容】利用表5-1资料,试建立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模型,并检验模型的自相关性。表5-1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GDP 统计资料(1978年=100)年份 存款余额Y GDP 指数X 年份存款余额Y GDP 指数X 1978 210.60100.019895146.90271.31979 281.00107.619907034.20281.71980 399.50116.019919107.00307.61981 523.70122.1199211545.40351.41982 675.40133.1199314762.39398.81983 892.50147.6199421518.80449.31984 1214.70170.0199529662.25496.51985 1622.60192.9199638520.84544.11986 2237.60210.0199746279.80592.01987 3073.30234.0199853407.47638.219883801.50260.7【实验步骤】一、回归模型的筛选 ⒈相关图分析SCAT X Y 相关图表明,GDP 指数与居民储蓄存款二者的曲线相关关系较为明显。现将函数初步设定为线性、双对数、对数、指数、二次多项式等不同形式,进而 加以比较分析。⒉估计模型,利用LS 命令分别建立以下模型⑴线性模型: LS Y C X x y 5075.9284.14984?+-= (-6.706) (13.862)=t =0.9100 F =192.145 S.E =5030.8092R ⑵双对数模型:GENR LNY=LOG(Y) GENR LNX=LOG(X) LS LNY C LNX 、管路敷设技术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异方差性及其检验

异方差性及其检验 I 概念 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同方差性假设为 如果出现 即对于不同的样本点,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不再是常数,而是互不相同,不具有等同的分散程度,则认为出现了异方差(Heteroskedasticity ) II 类型 同方差性假定是指,回归模型中不可观察的随机误差项i u 以解释变量X 为条件的方差是一个常数,因此每个i u 的条件方差不随X 的变化而变化,即有 2()i i f X σ=≠常数 在异方差的情况下,总体中的随机误差项i u 的方差 2 i σ不再是常数, 通常它随解释变量值的变化而变化,即 异方差一般可归结为三种类型: 01122 1,2, ,i i i k ki i Y X X X i n ββββμ=+++ ++=2(), 1,2,...,i Var i n μσ==2(), 1,2,...,i i Var i n μσ==2() i i f X σ=

异方差类型图: III来源 (1)截面数据(不同样本点除解释变量外其他影响差异大) (2)时间序列(规模差异) (3)分组数据、异常值等 (4)模型函数形式设置不正确和数据变形不正确 (5)边错边改学习模型 IV影响 计量经济学模型一旦出现异方差,如果仍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1)参数估计量非有效 (2)OLS估计的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不再是无偏的

(3)基于OLS估计的各种统计检验非有效 (4)模型的预测失效 V检验 异方差性,即相对于不同的样本点,也就是相对于不同的解释变量观测值,随机干扰项具有不同的方差,那么检验异方差性,也就是检验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与解释变量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 一般检验方法如下: (1)图示检验法 (2)帕克(Park)检验与戈里瑟(Gleiser)检验 (3)G-Q(Goldfeld-Quandt)检验 (4)F检验 (5)拉格朗日乘子检验 (6)怀特检验 (具体步骤随后介绍) VI修正方法 加权最小二乘法 定义: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对原模型加权,使之变成一个新的不存在异方差性的模型,然后采用OLS法估计其参数。 基本思想:在采用OLS方法时,对较小的残差平方2? e赋予较大的权 i 重,对较大的2? e赋予较小的权重,以对残差提供的信息的重要程度 i 作一番修正,提高参数估计的精确程度。 不同形式的异方差要求用不同的加权方法来处理:

异方差性的检验和补救

异方差性的检验和补救 一、研究目的和要求 表1列出了1998年我国主要制造工业销售收入与销售利润的统计资料,请利用统计软件Eviews建立我国制造业利润函数模型,检验其是否存在异方差,并加以补救。 表1 我国制造工业1998年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情况 二、参数估计 EVIEWS 软件估计参数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1/16 Time: 20:16 Sample: 1 28 Included observations: 28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2.03349 19.51809 0.616530 0.5429 X 0.104394 0.008442 12.36658 0.0000 R-squared 0.854694 Mean dependent var 213.4639 Adjusted R-squared 0.849105 S.D. dependent var 146.4905 S.E. of regression 56.90455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98938 Sum squared resid 84191.34 Schwarz criterion 11.08453 Log likelihood -151.8513 Hannan-Quinn criter. 11.01847 F-statistic 152.9322 Durbin-Watson stat 1.212781 Prob(F-statistic) 0.000000 用规范的形式将参数估计和检验结果写下 2?12.033490.104394(19.51809)(0.008442) =(0.616530) (12.36658)0.854694152.9322 i Y X t R F =+ = = 三、 检验模型的异方差 (一) 图形法 1. 相关关系图 X Y X Y 相关关系图

自相关地检验与修正

实验2 自相关的检验与修正 一、实验目的: 掌握自相关模型的检验方法与处理方法.。 二、实验容及要求: 表1列出了1985-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统计数据。 (1)利用OLS法建立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纯收入的线性模型。 (2)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 (3)如果存在自相关,试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消除。 表1 1985-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单位:元)

实验如下: 首先对数据进行调整,将全年人均纯收入和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相应调整为全年实际人均纯收入和全年实际人均消费性支出。 图1

1、用OLS估计法估计参数 图2 图3

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纯收入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估计回归方程: 从图3中可以得出,估计回归方程为: Y=56.21878+0.698928X t=(3.864210)(31.99973) R2=0.979904 F=1023.983 D.W.=0.409903

(1)图示法 图5 从图5中,可以看出残差的变化有系统模式,连续为正或连续为负,表示残差项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2)DW检验 从图3中可以得到D.W.=0.409903,在显著水平去5%,n=23,k=2,d L=1.26, d U=1.44。此时0

第五章 异方差性 答案

第五章 异方差性 一、判断题 1. 在异方差的情况下,通常预测失效。( T ) 2. 当模型存在异方差时,普通最小二乘法是有偏的。( F ) 3. 存在异方差时,可以用广义差分法进行补救。(F ) 4. 存在异方差时,普通最小二乘法会低估参数估计量的方差。(F ) 5. 如果回归模型遗漏一个重要变量,则OLS 残差必定表现出明显的趋势。( T ) 二、单项选择题 方法用于检验( A ) A.异方差性 B.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 2.在异方差性情况下,常用的估计方法是( D ) A.一阶差分法 B.广义差分法 C.工具变量法 D.加权最小二乘法 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 A ) A.异方差性 B.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 4.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检验异方差的方法( D ) A.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 B.怀特检验 C.戈里瑟检验 D.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5.加权最小二乘法克服异方差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赋予不同观测点以不同的权数,从而提高估计精度,即( B ) A.重视大误差的作用,轻视小误差的作用 B.重视小误差的作用,轻视大误差的作用 C.重视小误差和大误差的作用 D.轻视小误差和大误差的作用 6.如果戈里瑟检验表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结果的残差i e 与i x 有显著的形式 i i i v x e +=28715.0的相关关系(i v 满足线性模型的全部经典假设),则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时,权数应为( B ) A. i x B. 21i x C. i x 1 D. i x 1 7.设回归模型为i i i u bx y +=,其中()2i 2i x u Var σ=,则b 的最有效估计量为( D )

实验四-异方差性的检验与处理

实验四-异方差性的检验与处理

实验四 异方差性的检验及处理(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异方差检验的基本方法; (2)、掌握异方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学时:2学时 三、实验要求 (1)掌握用MATLAB 软件实现异方差的检验和处理; (2)掌握异方差的检验和处理的基本步骤。 四、实验原理 1、异方差检验的常用方法 (1) 用X-Y 的散点图进行判断 (2). 22 ?(,)(,)e x e y %%或的图形 ,),x )i i y %%i i ((e 或(e 的图形)

(3) 等级相关系数法(又称Spearman 检验) 是一种应用较广的方法,既可以用于大样本,也可与小样本。 :i u 0原假设H 是等方差的;:i u 0备择假设H 是异方差; 检验的三个步骤 ① ?t t y y =-%i e ② |i x %%i i 将e 取绝对值,并把|e 和按递增或递减次序排序, 计算Spearman 系数rs ,其中:2 1n i i d =∑s 2 6r =1-n(n -1) |i x %i i 其中, n 为样本容量d 为|e 和的等级的差数。 ③ 做等级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n>8时, 22(2) 1s s n t t n r -= --0当H 成立时, /2(2),t t n α≤-若认为异方差性问题不存在; /2(2),t t n α>-反之,若||i i e x %说明与之间存在系统关系, 异方差问题存在。

(4) 帕克(Park)检验 帕克检验常用的函数形式: 若α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表明存在异方差性。 2、异方差性的处理方法: 加权最小二乘法 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已经知道:222 ()()()i i i ji u Var u E u f x σσ=== 则将原模型变形为: 121()()()() () i i p pi i ji ji ji ji ji y x x u f x f x f x f x f x βββ=+?++?+L 在该模型中: 22 11 ( )()()()()() i i ji u u ji ji ji Var u Var u f x f x f x f x σσ=== 即满足同方差性。于是可以用OLS 估计其参数,得到关于参数12,,,p βββL 的无偏、有效估计量。 五、实验举例 例1、某地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x(千元)与居民消费支出y(千元)的数据如下: No x y no x y 1 10 8 16 25 19.1 2 10 8.2 17 25 23.5 3 10 8.3 18 25 22. 4 4 10 8.1 19 2 5 23.1 5 10 8.7 20 25 15.1 6 15 12.3 21 30 24.2 7 15 9.4 22 30 16.7 8 15 11.6 23 30 27 9 15 12 24 30 26 10 15 8.9 25 30 22.1 11 20 15 26 35 30.5 12 20 16 27 35 28.7 13 20 12 28 35 31.1 14 20 13 29 35 20 15 20 19.1 30 35 29.9

序列相关的检验和修正

序列相关的检验及修正 例题:中国居民总量消费函数 数据: 年份 GDP CONS CPI TAX GDPC X Y 1978 3605.6 1759.1 46.21 519.28 7802.6 6678.9 3806.8 1979 4092.6 2011.5 47.07 537.82 8694.7 7552.1 4273.4 1980 4592.9 2331.2 50.62 571.70 9073.3 7943.9 4605.3 1981 5008.8 2627.9 51.90 629.89 9650.9 8437.2 5063.4 1982 5590.0 2902.9 52.95 700.02 10557.1 9235.1 5482.3 1983 6216.2 3231.1 54.00 775.59 11511.5 10075.2 5983.5 1984 7362.7 3742.0 55.47 947.35 13273.3 11565.4 6746.0 1985 9076.7 4687.4 60.65 2040.79 14965.7 11600.8 7728.6 1986 10508.5 5302.1 64.57 2090.37 16274.6 13037.2 8211.4 1987 12277.4 6126.1 69.30 2140.36 17716.3 14627.8 8840.0 1988 15388.6 7868.1 82.30 2390.47 18698.2 15793.6 9560.3 1989 17311.3 8812.6 97.00 2727.40 17846.7 15034.9 9085.2 1990 19347.8 9450.9 100.00 2821.86 19347.8 16525.9 9450.9 1991 22577.4 10730.6 103.42 2990.17 21830.8 18939.5 10375.7 1992 27565.2 13000.1 110.03 3296.91 25052.4 22056.1 11815.1 1993 36938.1 16412.1 126.20 4255.30 29269.5 25897.6 13004.8 1994 50217.4 21844.2 156.65 5126.88 32057.1 28784.2 13944.6 1995 63216.9 28369.7 183.41 6038.04 34467.5 31175.4 15467.9 1996 74163.6 33955.9 198.66 6909.82 37331.9 33853.7 17092.5 1997 81658.5 36921.5 204.21 8234.04 39987.5 35955.4 18080.2 1998 86531.6 39229.3 202.59 9262.80 42712.7 38140.5 19363.9 1999 91125.0 41920.4 199.72 10682.58 45626.4 40277.6 20989.6 2000 98749.0 45854.6 200.55 12581.51 49239.1 42965.6 22864.4 2001 108972.4 49213.2 201.94 15301.38 53962.8 46385.6 24370.2 2002 120350.3 52571.3 200.32 17636.45 60079.0 51274.9 26243.7 2003 136398.8 56834.4 202.73 20017.31 67281.0 57407.1 28034.5 2004 160280.4 63833.5 210.63 24165.68 76095.7 64622.7 30306.0 2005 188692.1 71217.5 214.42 28778.54 88001.2 74579.6 33214.0 2006 221170.5 80120.5 217.65 34809.72 101617.5 85624.1 36811.6 1、 建立回归模型,模型的OLS 估计 t t t X Y μββ++=10 (1)录入数据 打开EViews6,点“File ” “New ”“Workfil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