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解析_历年四川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试题
自学考试《心理学》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自学考试《心理学》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2022年0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为(A)9-221A.信息源B.反馈者C.信息D.通道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D)3-45A.韦伯比率B.平行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3.在平常测验中,选择题考察的是(D)4-81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4.思维的基本过程是(B)5-107A.分类和比较B.分析和综合C.抽象和概括D.具体化和系统化5.一个实际年龄为4岁,心理年龄为5岁的儿童,其比率智商是(D)6-132A.0.8B.1.25C.80D.1256.“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说明了情绪与情感具有(D)7-183A.动力功能B.健康功能C.调控功能D.信号功能7.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的人格测验是(A)8-207A.罗夏克墨渍测验B.明尼苏达人格测验C.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测验D.青年性格问卷测验8.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A)9-211A.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B.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C.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调控的需要D.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保护的需要9.下列属于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的是(C)10-268A.转移B.升华C.压抑D.补偿10.“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培养成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
持此言论的心理学家是(C)1-8A.皮亚杰B.劳伦兹C.华生D.弗洛伊德11.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B)A.反应变量B.控制变量C.环境变量D.不可控制变量12.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A)3-55A.20~20000赫兹B.30~25000赫兹C.40~20000赫兹D.50~25000赫兹13.信息由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必要条件是(B)4-83A.编码B.注意C.储存D.复述14.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增加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以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B)5-116A.启发式B.手段——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算法式15.表示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的指标是(A)6-149A.再测信度B.内容效度C.内部一致性信度D.构想效度16.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是(C)7-164A.需要B.动机C.诱因D.兴趣17.安静沉稳、寡言少语、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这类人的气质属于(C)8-192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8.有的人在群情激愤的群体中极易丧失理智,作出与其身份和个性极不相符、与平时判若两人的举动来,这种现象属于(D)9-239A.社会干扰B.社会助长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19.“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在心理防御机制中属于(B)10-268A.否认B.文饰C.投射D.反向20.4岁左右儿童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达到顶峰,与成人相比约为(A)11-290A.150%B.120%C.80%D.60%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概念5-109答: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四川省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02111》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大全

四川省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02111》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大全一、名词解释1、个体社会化: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
简而言之,也就是使人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2、教师对学生期待的作用: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3、学习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4、学习(广义):广义的学习概念,既包括人类学习,也包括动物学习,是指个体在活动中通过经验引起的行为或心理的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5、学习(狭义):狭义的学习仅指学生的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通过经验引起的、符合教育目的的行为或心理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6、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简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7、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将已定论形式表示的有意义材料与学生业已形成的有关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以融会贯通的学习。
8、有意义学习心向:积极主动的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9、迁移: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而,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10、认知结构:广义的认知结构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11、技能: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
动作技能: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
12、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所谓“高原期”,这种现象即称为高原现象。
2021年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自考四川

2021年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自考四川2021年心理学考研312真题答案解析,包含完整的真题和答案!今年的心理学统考312试卷,大题出现较冷门知识点,试卷整体难度一般。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应用心理学原理、方法,诊断和治疗个体的心理障碍,改善个体行为模式的心理学分支是()A.积极心理学B.健康心理学C.临床心理学D.变态心理学【勤思解析】C,运用心理学原理、方法,诊断和治疗个体的心理障碍,改善个体行为模式的心理学分支是临床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对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根源,一个是近代哲学,另一个是()A.实验生理学B.心理化学C.近代生物学D.近代遗传学【勤思解析】A,科学心理学诞生的两个重要历史根源是近代哲学和实验生理学,近代哲学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生理学则为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
3.被称为记忆之门的脑组织是()A.延髓B.中脑C.海马D.下丘脑【勤思解析】C,海马在记忆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海马损毁的病人,空间信息记忆和时间编码功能将受到破坏。
4.损伤边缘系统最有可能影响的机能是()A.听觉B.运动C.情绪D.睡眠【勤思解析】C,边缘系统与记忆和情绪密切相关,边缘系统受损最可能影响上述选项中的情绪。
5.视觉加工“What通路”是指()A.枕叶-顶叶通路B.枕叶-颞叶通路C枕叶-额叶通路D.枕叶-颞叶-额叶通路【勤思解析】B,腹侧系统从枕叶到颞叶下回,主要负责处理物体形状的信息,因而也称为“What”系统。
6.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A.闪光融合B.视觉后效C.感觉对比D.感觉适应【勤思解析】D,感觉适应是指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7.下列现象中,支持格式塔学派的观点的是()A.动景运动B.真正运动C.自发运动D.运动后效【勤思解析】A,动景运动是指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图片)按一定空间间隔或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四川教育心理学A考试复习题1-4

一、选择题1、教师通过直接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2、在教育心理学中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里活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临床个案法3.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是以190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其作者是()A华生B布卢姆C 桑代克D 詹姆士4.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叫做()A观察法 B 调查法C 教育经验总结法D 实验法5.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是以()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
()A 1903年 B 1913年C 1956年D 1960年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著有《教育目标分类》等著作,其提出()理论。
A发现学习 B 掌握学习C 指导学习D 有意义学习7、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情境中的()A:学习B:学生与教师B:教师与教学D:学与教8.教育心理学的过渡时期是()A 1903年——20世纪20年代B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C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9.1913年,桑代克将《教育心理学》扩展为《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那些部分()(多选)。
A人的本性B 学习心理C 个别差异及原因D 课堂教学E:性格教育10、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初创时期是()A:1903年——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50年代C:20世纪50年代——80年代D:20世纪80年代——本世纪11、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而是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主要是()A:调查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观察法二、填空题1、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四川省教师资格A类《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

四川省教师资格A类《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1、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A、泰勒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2、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开始,该书的作者是【】A、詹姆士B、桑代克C、斯金纳D、布鲁纳3、皮亚杰认为,11至15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4、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5、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掌握学习B、认知学习C、情感学习D、行为学习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官能心理学B、人本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7、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理论8、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称作【】A、活动定向B、内部言语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9、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A、分析问题阶段B、提出假设阶段C、发现问题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10、一个人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叫【】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姆B、罗杰斯C、马斯洛D、弗洛伊德12、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化学D、物理13、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的方法是【】A、测验B、观察C、访谈D、实验14、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A、活动定向B、内部言语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1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叫做【】A、高原现象B、倒退现象C、抑制现象D、顶峰现象16、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A、心理健康B、记忆C、智力D、学习17、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8、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格式塔学派D、认知心理学19、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段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A、刺激反应联结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20、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二、填空题(每空1分)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教育心理学(专科)教育心理学_0004-四川电大-课程号:5108135-参考资料答案

教育心理学(开放专科)教育心理学_0004
四川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08135 参考资料
、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
1. 元认知知识不包括以下哪种?()
A. 关于人的知识
B. 关于任务的知识
C. 关于策略的知识
D. 关于元认知体验的知识
参考答案:D
2.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恍然大悟”或“豁然开朗”的情况,这一现象可以用以下哪个来解释。
()
A. 心理定势
B. 迁移
C. 酝酿效应
D. 功能固着
参考答案:C
3. 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包括以下哪种发展。
()
A. 认知
B. 情感
C. 社会性
D. 兴趣
参考答案:D
4. 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
A. 概括说
B. 三维迁移理论
C. 关系转换说
D. 相同要素说
参考答案:D
5. 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A. 游泳
B. 持有的“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
C.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
D. 有效记忆的方法
参考答案:A
6. 西方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是:()
A. 19世纪初
B. 19世纪中叶
C. 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20世纪中叶
参考答案:C
7. 以下哪项不属于测验法的优点?()
A.
施测简便
B. 客观真实性容易受到被试回答问题时的主观性的影响。
四川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四川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学生B. 教师C. 学习过程D. 教学方法2.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皮亚杰提出的?()A. 行为主义B. 认知发展C. 社会学习D. 人本主义3.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谁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班杜拉C. 马斯洛D. 艾里克森4. 学习动机的分类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内在动机?()A. 好奇心B. 求知欲C. 奖励D. 兴趣5. 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模式?()A. 认知结构B. 行为模式C. 学习风格D. 学习策略6. 以下哪个阶段是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勤奋与自卑”阶段?()A. 婴儿期B. 学前期C. 学龄期D. 青春期7.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以下哪个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8.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概念是由谁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皮亚杰D. 艾里克森9. 以下哪个理论强调了观察学习的重要性?()A. 行为主义B. 认知发展C. 社会学习D. 人本主义10. 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差异?()A. 认知风格B. 学习风格C. 行为模式D. 学习策略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描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四个阶段。
3.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说明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4. 阐述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 论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并结合实际教学情景说明如何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各个发展阶段。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案例: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成绩下滑,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教育心理学(本科)教育心理学_0002-四川电大-课程号:5107104-答案

教育心理学(开放本科)教育心理学_0002
四川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07104 参考资料
、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
1. 以下关于动作技能的培养,错误的是:()
A. 了解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B. 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
C. 理解任务的性质和情境。
D. 示范与讲解。
参考答案:B
2. 加里培林把智力技能的形成划分为五个阶段,以下哪个不属于这五个阶段。
()
A. 活动的定向
B.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
C. 自动化
D. 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
参考答案:C
3.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恍然大悟”或“豁然开朗”的情况,这一现象可以用以下哪个来解释。
()
A. 心理定势
B. 迁移
C. 酝酿效应
D. 功能固着
参考答案:C
4. 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对有些英语字母语音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属于学习的()。
A. 理解
B. 迁移
C. 应用
D. 定势
参考答案:B
5. 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包括以下哪种发展。
()
A. 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一、单选题(15题×1分=15分)1、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的()A、初创时期B、过渡时期C、发展时期D、停顿时期2、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者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A、社会化B、人格化C、价值化D、人文化3、莫雷若提出的收集关于班级和学校内学生非正式群体信息的手段是()A、观察法B、社会测量法C、实验法D、行动研究法4、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有启动、导向、激励以及()A、沟通B、管理C、评价D、聚合5、皮亚杰认为,抽象思维阶段大体是出现在儿童()A、2-7岁B、7-12岁C、11-15岁D、15岁以后6、在经典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是一项关键性因素的是()A、评价B、强化C、反应D、刺激7、如果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就会削弱或者抑制这种行为的倾向称为()A、直接强化B、符号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8、提出“迁移”的心理学家是()A、罗杰斯B、桑代克C、纳金斯D、奥苏伯尔9、事物的属性或者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A、经验B、知识C、道德D、技能10、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被称为学习()A、需要B、动机C、奖赏D、兴趣11、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称为学习()A、班风B、心境C、心理气氛D、情绪体验12、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目、施测和评分等)来了解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结果被称为()A、评定B、考试C、测验D、测量13、一个人从事某项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所能达到的成绩的主观估计被称为()A、评价B、理想C、志向水平D、成就动机14、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智商分布规律是()A、正态分布B、偏态分布C、常态分布D、离散分布15、反映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
即该测验与所要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的指标称为()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16、具体而言,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应该包含的基本支柱有()A、学会认知B、学会做事C、学会沟通D、学会生存E、善于表达17、儿童发展的一般趋势是()A、综合的分化B、平衡化C、概念化D、社会化E、个性化18、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A、前习俗阶段B、习俗阶段C、后习俗阶段D、前道德阶段E、良心阶段19、奥苏伯尔认为影响迁移与保持的认知结构变量主要是()A、可利用性B、稳定性C、清晰性D、可辨别性E、反馈性20、对于现实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有()A、学习兴趣B、父母奖赏C、教师教学D、成就动机E、交往动机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21、课2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3、组织者24、学习动机25、25、教学策略四、简答题(6题×6分=36分)26、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西方学校教育心理学发展具有怎样现在的特点?27、怎样理解罗森塔尔效应?28、班杜拉指出“引起观察式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9、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0、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学生解答问题能力的培养?31、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有哪些?五、论述题(2题×12分=24分)32、试分析遗忘产生的主要原因,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克服遗忘?32、认知结构变量的含义是什么?谈谈操作认知结构变量的主要策略有哪些?答案:1-15:BABDC BDBBB CCCAD 16ABD 17ABCDE 18ABC 19ABCD 20ADE 21P23(指教材,下同)22P171 23P258 24P315 25P455 26P10-11 27P40 28P144 29P218-219 30P298-299 31P474-476 32P229-23333P255-256四川省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一、单选题(15题×1分=15分)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开始的,其出版时间为()A、1863年B、1903年C、1913年D、1919年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心问题的是()A、学B、教C、教与学D、学与教3、学校教育心理学最常用的和最适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4、从心理学角度,把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者工作制度称为()A、授课B、班级C、激励D、教学5、20世纪50年代提出社会测量法的美国心理学家是()A、奥苏伯尔B、桑代克C、班杜拉D、莫雷若6、教师的中心角色是()A、教员B、榜样C、课题管理者D、权威人物7、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A、促进社会的发展B、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C、以人为中心的发展D、促进学校的发展8、皮亚杰认为,7-11岁儿童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A、感觉运动阶段B、思维准备阶段C、思维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9、皮亚杰在认知发展论中把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称为()A、适应B、转换C、平衡D、组织10、提出学习试误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奥苏伯尔B、巴普罗夫C、桑代克D、斯金纳11、布鲁纳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是()A、动作学习B、语言学习C、知识转换D、能力形成12、当新的学习材料作为原先获得知识的特例产生时产生的同化模式是( )A、派生类属B、相关类属C、上位类属D、下位类属13、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A、类属B、同化C、顺应D、迁移14、正负迁移的分类依据是迁移的()A、时间B、难易度C、方向D、性质15、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性、可靠性的指标,即指测验的前后一致性程度的指标称为()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16、教师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有()A、民主化B、产业化C、专业化D、技术化E、人性化17、一个学习过程或者学习事件的构成要素主要有()A、教师B、学习者C、刺激情境D、反应E、课程18、发散思维具有的特征是()A、机械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流畅性E、意义性19、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是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的联系是()A、实质性B、典型性C、非人为D、逻辑性E、机械性20、布鲁姆把评定分为()A、配制性评定B、形成性评定C、发现性评定D、总结性评定E、成长性评定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21、个体社会化22、有意义学习23、认知结构24、审题25、教学设计四、简答题(6题×6分=36分)26、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何意义?27、美国心理学家史莫克认为,教师应该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去提高教学效率?28、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对教师有何启示?29、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30、促进知识理解的方法主要有哪些?31、良好课题管理的主要原则有哪些?五、论述题(2题×12分=24分)32、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促进迁移?33、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结合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1-15 BDCDD ACCDC BADDA 16CE 17BCD 18BCD 19AC 20ABD 21教材P20 22P168 23P255 24P27825P433 26P6-7 27P27-28 28P115 29P16930P269-274 31P429-432 32P221-224 33P331-341 四川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一、单选题(15题×1分=15分)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开始的,其出版时间为()A、1863年B、1903年C、1913年D、1919年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心问题的是()A、学B、教C、教与学D、学与教3、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者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A、价值化B、人格化C、社会化D、性格化4、美国学者马杰提出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的基本要素有行为、条件和()A、管理B、评价C、标准D、沟通5、7-11岁儿童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A、感觉运动阶段B、思维准备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思维阶段6、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教学论B、人格理论C、学习理论D、关系理论7、“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描绘的是()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试误说原理D、认知结构主义原理8、当新的学习材料作为原先获得知识的特例产生时产生的同化模式是( )A、派生类属B、相关类属C、上位学习D、下位学习9、关于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的分类主张最初提出的是()A、罗杰斯B、桑代克C、加涅D、奥苏伯尔10、“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说明的学习现象是()A、动机B、迁移C、练习D、心向11、事物的属性或者联系在人脑中的主印象是()A、经验B、技能C、道德D、知识12、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被称为学习()A、需要B、奖赏C、动机D、兴趣13、一个人从事某项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所能达到的成绩的主观估计被称为()A、评价B、理想C、成就动机D、志向水平14、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称为课堂()A、班风B、心理气氛C、心境D、情绪体验15、一般在各年、各学期开始时和开始前施行,其目的是要了解学生是否具有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评定类型是()A、形成性评定B、过程性评定C、总结性评定D、配制性评定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16、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主要有()A、群体内部的一致性B、不良行为者多C、情感依赖性D、往往有领袖人物E、对班集体有消极影响17、课作为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主要包括的要素有()A、教室与教材B、一段时间C、班级和教学设备D、教师与学生E、师生相互作用18、皮亚杰认为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的基本行为倾向有()A、条件反射B、组织C、本能D、适应E、移情19、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中的\ ()A、替代强化B、符号强化C、间接强化D、直接强化E、自我强化20、对于现实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有()A、学习兴趣B、父母奖赏C、教师教学D、成就动机E、交往动机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21、非正式学生群体22、概念形成23、组织者24、智能不足儿童25、教学策略四、简答题(6题×6分=36分)26、谈谈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27、怎样理解罗森塔尔效应?28、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给予教师什么启示?29、简诉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