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第二章 词语整体释义法
小六语文第2讲词语含义理解(教师版)

第 2 讲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复习要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已学过的词语,理解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能按要求给词语进生归类。
(一)、积累词语: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每篇课文后边要求说说写写的词语,都应该正确地读写及积累。
(二)、理解词语:理解词语的方法:(1)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要点性的字的意思,尔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
例凝神聆听这个词,其中谛是仔细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听。
(2)有些词不能够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
例: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够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3)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
嫩叶仿佛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美丽。
前一个煞是杀的意思,后一个煞是极的意思。
一、辨析词义辨析词义的方法:(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
例:团结和勾通,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结合和结合的意思。
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通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2)注意运用的对象。
如:尊敬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3)注意范围的大小。
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
(4)注意程度的轻重。
如:喜爱和热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热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
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进生活等。
二、用词造句要做到:(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神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
(2)把意思表达完满。
三、词语的归类或排列,常有的能够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看法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
1、依照词语的不相同意思造句子。
新鲜①没有变质:这些水果真新鲜。
②少见的,出现不久的:苹果机已经不是新鲜的事物了。
自然①不勉强,不局促,不死板:平时胆寒的小明在台上却很自然,一点也不紧张。
②表示理所自然:你平时学习刻苦勤奋仔细,自然能获取好成绩。
第二章 词语整体释义法.

静
第二节
整体释义法
2.反义法 绝对反义词 死/活 动/静 男/女 白天/晚上 出席/缺席 相对反义词 黑/白 漂亮/丑陋 好/坏 大/小 上游/下游 冷/热 买/卖 联合使用: 陌生:生疏;不熟悉 背地:私下;不当面 愚蠢:不聪明;第二节Fra bibliotek整体释义法
3.多义法:多义词 本义;基本义;引申义 兵/本/青/苦/治/理 花钱/花儿? 大米/一米二?
第二节
整体释义法
一、直接法 直观法; 定义法; 二、翻译法 图书馆 再/又 aunt/uncle 知道/认识 要/想 优点:效率高 局限:完全对应的词较少。 三、语义系联法 1.同义法 等义词 “灵魂”和“魂灵” “包心菜”和“卷心菜” 近义词 “会晤”和“见面” “土豆”和“马铃薯” “盼望”和“希望” “鼓动”和“煽动” 易混淆词 搬/动 穿/戴 主意/意见 祝/祝贺 帮/帮忙 应该/该 同义系联:安静 宁静 寂静 肃静 清静 平静 僻静 沉静 僻静 沉静 冷静 静穆 恬静 静谧 冷清 安谧 镇静 心静 悄然 悄悄 寂然 冷寂 静悄悄 冷清清 悄然无声 悄无声息 夜阑人静 万籁俱寂 鸦雀无声
深
⑴<形>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大;泛指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跟“浅”相对,③—⑥同)◆河水很~|挖一个~坑|~耕细 作|~宅大院|~山老林。→⑵<名>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 深度◆井水有一丈多~|下了半尺~的雪|纵~|进~。→⑶<形 >(道理、含义等)高深奥妙,不易理解◆这篇文章很~,要反复体 会|~入浅出|哲理~邃。→⑷<形>深入;深刻◆想得很~|体 会~|~思熟虑|影响~远|~意|发人~省。→⑸<形>(感情)深 厚;(关系)密切◆爱得这么~|~情厚谊|一往情~。→⑹<形>(颜 色)浓◆~蓝|穿~色衣服。→⑺<形>开始以来经历的时间久◆ 夜~了|年~日久|~更半夜|~秋。→⑻<副>表示在程度上超 过一般,相当于“很”“十分”◆~知|~怕|~信不疑|~有同 感。
部编版语文第九册二单元复习资料

语文第九册二单元复习资料一、我能积累四字词语及词语解释和带点字的意思。
相背而行: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近:适得其反反:相向而行)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
(近:理当如此反:不以为然)人影绰绰:绰:(体态)柔美。
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无价之宝:价:价钱。
无法估量价格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近:价值连城反:奇珍异宝)绝口不提:绝:闭。
提:举出。
指回避事实,拒不开口。
(反:喋喋不休)完璧归赵:完:完整无缺。
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自奉送回赵国。
比喻完好无缺地归还原主。
(近:物归原主反:支离破碎)负荆请罪:负:背着。
荆:荆条。
背着荆条去请罪。
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近:引咎自责反:兴师问罪)同心协力:心:思想。
协:合。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近:齐心协力反:离心离德)同归于尽:尽:完。
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近:玉石俱焚反:贪生怕死)难以置信:信:相信。
不容易相信。
(反:深信不疑)怒发冲冠:冠:帽子。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近:怒火中烧)不计其数:计:计算。
没办法计算数目。
形容极多。
(近:不可胜数反:屈指可数)无穷无尽:穷:完。
没有止境,没有限度(近:无边无际反:寥寥无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关口。
莫:不能。
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二、多义词辨析。
1、平稳:1)安全稳当。
例句:①他将车子开得又快又平稳。
②飞机安全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
2)稳定,没有波动或险情。
例句:市场物价平稳,人民生活安定,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2、平衡:1)对立的两个方面、相关的几个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均等或大致均等。
例句:②肆意破坏生态平衡,人类将不能生存。
②近年来公司入不敷出,必须想办法增加收入,这样财务收支才能平衡。
2)几股互相抵销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使物体保持相对的静止状态。
例句:②请保持身体平衡,别摔倒了!②走钢丝,最要紧的是保持身体的平衡。
2020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词语解释

2020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词语解释(2018部编)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注音及解释【九年级下册】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隧洞suì dòng: 即隧道。
蜗行wō xíng: 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淤滩yū tān: 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bó chuan : 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簇新cù xīn: 极新;全新。
~的大衣。
笑涡xiào wō: 脸颊上的小圆窝笑时深而明显。
喷薄pēn bó: 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欲出的一轮红日。
伤痕累累shāng hén lěi lěi: 一般指全身是伤。
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第2课《梅岭三章》阎罗yán luó: 即间罗王,也称“间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捷报jié bào: 胜利的消息:~频传。
血雨腥风xuè yǔ xīng fēng: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
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取义成仁qǔ yì chéng rén: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第3课《短诗五首》漫漫màn màn: 指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
~长夜。
路途~。
装饰zhuāng shì: 1.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品。
~图案。
她向来朴素,不爱~。
2.装饰品:建筑物上的各种~都很精巧。
舵手duò shǒu:1.操舵驾驶船的人。
2.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埋没mái mò:使显露不出来,不能发挥作用。
第4课《海燕》苍茫cāng máng: 空旷辽远;没有边际。
第二章 词语整体释义法PPT课件

7
第二节 整体释义法
5.整体部分义法 衣服:领子、袖子 手: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手掌、手背 树: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树梢 学校:教师、学生、教学楼、操场…… 身体:胳膊、肢、肘、腿、肚、腹、股、胸、肠、肺、肝、 胃……
语义系联法的教学原则:
1.可懂输入;2.适量;3.科学。
2020/10/13
2.反义法 绝对反义词
相对反义词
联合使用:
死/活 动/静 男/女 白天/晚上 出席/缺席 黑/白 漂亮/丑陋 好/坏 大/小 上游/下游 冷/热 买/卖 陌生:生疏;不熟悉 背地:私下;不当面 愚蠢:不聪明;
2020/10/13
5
第二节 整体释义法
3.多义法:多义词
本义;基本义;引申义 兵/本/青/苦/治/理
单纯:简单不复杂;纯洁(汉语);想法肤浅(日语)
4.所指有所不同
今天星期二,last Monday? Next Friday?
2020/10/13
10
五、对比法
(二)搭配对象不同
汉语 韩语 英语 风大 风强 风重 年龄大 年龄多 年龄老
日语:莫大+金钱/损害/金额 汉语:莫大+幸福/鼓舞 (三)同形词差异 汉日韩同形词 手纸(日)=书信 新闻(日)=报纸 勉强(日)=学习 娘(日)=女儿 丈夫(日)=结实 学院(韩)=补习班 2020/10/1背3 心(韩)=背叛之心 操心(韩)=小心 告诉(韩)=起11 诉
(三)词性 偶尔/偶然 刚才/刚刚 大概/大约兼类代表/导演/ 编辑
(四)用法
对句类要求不同:赶忙/赶快
词语共现不同:万万/千万 旅行/游览
搭配对象不同:执行/履行 改正/改善 得到/受到/收到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词语解释-推荐下载

杰出【拼音】jié chū【近义词】卓越、优异、出众【反义词】平庸、普通【基本解释】有出众的才能、成就。
修筑拼音:xiūzhù词意:修缮建筑;修建。
例句:这里将修筑一条新公路。
[1]设计【拼音】shè jì按照任务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计划,绘出图样施工拼音:shīgōng词义:按设计要求建筑例句:桥梁正在施工[1]阻挠:暗中破坏,使某件事不顺利或不成功。
组词:百般阻挠。
造句:虽然美国百般阻挠,但钱学森还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回到了祖国阻注音zǔ控制【拼音】kòng zhì【近义词】掌握【基本解释】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
轰动【拼音】hōngdòng【释义】某些突然出现的事物以及它所享有很高的声誉,同时并惊动众人而产生的共鸣效应。
艰巨拼音:jiānjù近义词:艰难反义词:轻易、易如反掌意思:形容困难而繁重。
毅然拼音:yì rán解释:坚决的;毫不犹豫的。
例子:他毅然放弃了这次比赛。
毅然:决然造句:不管父母怎么劝他,他还是毅然地去参加比赛。
近义词:果断、坚决、决然、坚定反义词:犹豫、迟疑坚决的;毫不犹豫的:毅然决然|毅然离家参加革命。
铲平【释义】:铲:chǎn削平东西或把东西取上来器具:铲子。
铁铲。
铲车。
用铲或锹撮取或清除。
平:píng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
【铲平】:用铲子使某物平滑或平坦。
【近义词】:铲去【反义词】:填平勉励拼音:miǎn lì词义:劝人努力;鼓励。
近义词:鼓励、激励反义词:打击、批评、训斥、藐视、贬低恶劣很坏,很糟糕。
常用于形容天气、环境及人品等。
近义词:阴毒;阴恶;恶毒;低劣;拙劣;窳陋;顽劣反义词:优良;优秀;良好造句:这环境真是恶劣至极啊。
泥浆【解释】:细粘土与水的混合物,具有乳浆稠度,用于注浆成形。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教学ppt课件

)
不同的________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________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
3.(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计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文中“钟情”的“钟”的意思是__________; 集中,专一 “如练的月华”中,“练”的意思是______。 白绢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诀别 :不再见面的分别 .. B.臆 测:主观的 . C.修 狭:长 . D.徙 倚:徘徊 . 金榜题 名:写上 . 因 势利导:因此 .
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伸长脖子等着被杀害。( ) 引颈受戮 (2)白费力气,没有用处。( ) 徒劳无用 (3)原意是用来形容周朝的政治清明,平均如一。文中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4)遮蔽住天空和太阳。文中用来形容森林的茂密。( (5)广大,无边无际。( 周道如砥 ) 遮天蔽日 浩瀚无垠 )
C.贫困 远大 何况
8.(巴中中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D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 ________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 ,
_____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________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________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
(2)如坐针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精打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
9.6第二章 词语整体释义法

翻译法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不同语言的 词语之间不是完全对应的,它们在外延、 内涵以及词语搭配、文化含义、附属义等 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如汉语中 “姨”“姑”“婶母”“伯母”“舅母” 等,在英语中只用一个“aunt”来表示,这 更适合用定义法。又如“又”和“再”都 可以翻译成英语“again”,但如果这样简单地 翻译给学习者,两个词之间的差异就被忽 视了,结果会造成学习者造出这样的句子: “老师我没听懂,请你又说一遍”,“他 昨天没有买到,今天再来了”。
第二节 整体释义法
本节主要通过实例介绍整体释义法中的具体方 法,不同方法有不同的适用对象,也有各自不同 的优势。
一、直接法
就是不通过任何间接迂回的途径而是直接用目 的语或其它形象的手段使学习者获知词义的方法。 根据采用的具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观法和定 义法。直观法就是用实物、图片、幻灯或肢体语 言等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解释词义的方法。此法 直观、形象、简单易懂,一目了然,大多数名词, 尤其是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可用此法,如“黑 板”、“门”、“粉笔”、“窗户”、 “书”、 “大楼”等。对于一些颜色词,我们可以通过彩 色粉笔、教室里的一些物品或者学习者服饰的颜 色来认识词义。
(三)用法原则
尽管意义的说明在词语教学中是首要的, 但用法同样不可忽视。也就是说,要使学 习者不仅知其义,还要知其用,否则便不 是完整的而是残缺的词语教学。词语的用 法说明和展示应包括词性、语体色彩、习 惯搭配、语用条件、偏误预警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学生已知一对反义词中的一个,那 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反义关系进行新词的说 明。构成反义关系的复合词在语素上往往 有一些特点,比如说有种是全部语素的意 义相对或相反,如“高贵”和“低贱”、 “高雅”和“低俗”;还有种情况是只有 一个语素相反或相对,另外的语素相同, 如“内行”和“外行”、“上游”和“下 游”、“软件”和“硬件”。指出这些特 点,便于学习者接受、理解和记忆。了解 生词词义的同时也知道了它的反义词,有 利于词汇量的扩大。
①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如:水深。 ②深度。如:这口井有三米深。 ③深奥。如:深奥的知识。 ④深刻;深入。如:印象很深。 ⑤(感情)厚;(关系)密切。如:深情。 ⑥(颜色)浓。如:深绿。 ⑦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如:深秋、深夜。 ⑧很;十分。如:深信不疑。
(四)上下义法和整体部分义法 1.上下义法 就是通过具体列举下义词来解释上义词 意义或通过上义词解释下义词的方法。例 如在解释“水果”一词意义时,我们可以 列举出常见的水果名称,如苹果、香蕉、 菠萝、西瓜、葡萄、西瓜、葡萄、桃子、 梨等。又如解释“土豆”时,教师告诉学 习者这是一种蔬菜,然后可描述其形态、 口味等。(当然如果是具体名词,可用图 片展示)
(五)注意事项 语义系联法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方面: 1.使用条件很重要,解释一个新词,用 于解释的相关词不能也是新的,也就是说, 解释新词或新义项,一定要在学习者已经 掌握相关反义词、同义词或有关义项的基 础上进行,否则不便于进行系联,因为这 等于增加了另外一个新词,无形中增加了 学习压力,甚至会使学习者产生挫败感。 (有时不好把握,如一些教材释义违反了 此法)
在语文词典中也常用这种方式进行释义,如 “呆板:不灵活”,“愚蠢:不聪明”等,实践 证明,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这是从教学角 度对同义词关系的范围进行的扩大,是一种权宜 的考虑,而非本体的界定。
(二)反义法
反义词是语法意义相同而词汇意义相反的一组 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前者指意义 内容完全相互排斥,即在逻辑上存在矛盾关系的 一组词;如“死”和“活”,“静”和 “动”“男”和“女”、“白天”和“晚上”, “出席”和“缺席”等。后者指意义内容并不完 全相互排斥,在逻辑上存在反对关系,如“黑” 和“白”“漂亮”和“丑陋”、“好”和“坏”、 “大”和“小”、“上游”和“下游”等
这样会影响他们的理解,因此教师可进行 再加工,使释语简单、明确,以便于他们 理解和消化。 比如“噎”在词典上的解释为“食物 堵住食管”,可是其中的“食管”是术语, 比较专业化,学习者不一定理解,因此可 以解释为“食物堵住嗓子”,或者更通俗 一些“吃的东西堵住嗓子”。(汉语中的 成语“因噎废食”)
二、翻译法 就是利用学习者母语或某种共通语进行 翻译或解说的方法。对一些意义比较抽象 的词语来说,如果用汉语解释,可能要费 大量口舌,占用较多时间,即便如此也未 必能解释清楚。如果运用翻译法就会比较 简单方便,快捷省事,易于初学者理解词 义。如“观点”“出版”“电子”就可以 直接以“viewpoint”“publish ” “ electronic”来对 译。对于此法的作用,一些学者给予了积 极的肯定,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此法能提 高效率。
又如“会”和“知道”都可以翻译成 “to know”,但教师若这样简单行事,会造 成学习者对这两者的混淆,出现用“我不 会”来回答老师的“今天马克为什么没来 上课”这个问题的现象。 因此当学习者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应尽 量使用目的语,以免发生语义理解和使用 上的偏误,同时也可以避免学习者对母语 的依赖,影响目的语语感的形成。
三、语义系联法
语义系联法就是通过词语语义之间的联系来进 行解释的方法,具体包括同义法、反义法、多义 法、上下义法以及整体部分义法等等。 (一)同义法
是建立在词与词(或词与语)同义基础上采用 的方法。同义词包括传统所说的等义词和近义词, 前者如“大夫”和“医生”、“西红柿”和“番 茄”、“父亲”和“爸爸”等。这类在汉语中位 数不多。后者则大量存在。如“肥”和“胖” (鱼肥)、“减弱”和“削弱”、“遭到”和 “遇到”、“憧憬”和“向往”、“吝啬”和 “小气”、“轻率”和“草率”、“商量”和 “商榷”、“买”和“购买”、“看”和“观看”
(三)用法原则
尽管意义的说明在词语教学中是首要的, 但用法同样不可忽视。也就是说,要使学 习者不仅知其义,还要知其用,否则便不 是完整的而是残缺的词语教学。词语的用 法说明和展示应包括词性、语体色彩、习 惯搭配、语用条件、偏误预警等方面。
今天星期四
二、词语释义方法的分类
词语的释义方法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 同的类别,不同方法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 词语和教学对象而定。 (一)整体法和分析法 这是从是否对词语进行内部解析的角度 作出的分类。整体法只是把词语作为一个 凝固的整体进行意义和用法说明的方法。 分析法就是对词语的内部构成、词义的理 据等进行分析说明的方法,此法旨在使学 习者清楚词义来由的内在根据,淡化对词 语的陌生感,增强趣味性,提高对词语进 行内部离析分解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 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翻译法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不同语言的 词语之间不是完全对应的,它们在外延、 内涵以及词语搭配、文化含义、附属义等 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如汉语中 “姨”“姑”“婶母”“伯母”“舅母” 等,在英语中只用一个“aunt”来表示,这 更适合用定义法。又如“又”和“再”都 可以翻译成英语“again”,但如果这样简单地 翻译给学习者,两个词之间的差异就被忽 视了,结果会造成学习者造出这样的句子: “老师我没听懂,请你又说一遍”,“他 昨天没有买到,今天再来了”。
(三)语内法和语际法
这是从解释用的语言是否超越一种语言 的角度作出的分类,具体包括:1.语际法, 指以学习者的母语或共通语为手段讲解词 语的方法,包括(1)词语的对译,即用学 习者的母语或共通语翻译目的语词语。(2) 用学习者的母语解释说明,即以学习者的 母语或共通语作为解释语。2.语内法,指用 学习者的目的语解释目的语的方法。是在 初级阶段以后惯用的方法。
面对一个生词,应尽可能地利用学习者 学习过的相应的同义词进行解释,这样可 以淡化学习者的生疏感,而且成对地记忆, 会建立起新知与已知之间的关联,收到温 故知新的良好效果。 注意:“马虎”和“不认真”、“沉默” 和“不说话”、“弯曲”和“不直”、 “丑”和“不漂亮”等因为不属于语言单 位的同一层级,并非本体研究的同义词。 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常常通过对一个 词加上否定形式来与另一个词建立同义关 系,以说明词语的含义。
水果
土豆
2.整体部分义法 整体部分关系词是词义系统中的一种 聚合类。如果一组词表示的是事物的整体 和部分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样的一组词可 称为整体部分关系词,如“衣服”和“领 子”、“袖子”“前襟”、“底边”等。 又如“手”包括“拇指”、“食指”、 “中指”、“无名指”、“小指”、“手 掌”、“手背”等。
(四)单动法和互动法
这是从教学对象的参与程度的角度作出 的分类,包括(1)单动法,即教师讲解, 学习者被动接受的方法。这是一种普遍采 用的方法,尤其是对一些简单的词语是比 较适用的,如“教室”、“老师”等。(2) 互动法是指教师在积极有效的启发和引导 下,鼓励学习者参与,由学习者自己发现 并总结规律的方法,从过程上可分为学习 者猜测和教师归纳两个步骤。此法的意义 在于不仅发挥了学习者的能动性,且培养 了他们良好的自学词语的意识和能力。
(一)理据原则
所谓理据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地使学习者不仅 明白词语的意义,而且明白词语为什么表示这个 意义。也就是说“知其所以然”。当语言经过初 始阶段的发展后,新的语言符号基本不再使用早 期的音义任意结合方式产生。对词汇学习而言, 通过造词、构词、义素、理据以及构形分析可以 了解词语的由来和创造组合特点,经过这样的分 析过程,词义会比较清晰地显现出来,对学习者 而言,这不仅避免了死记硬背带来的枯燥感和低 效率,而且加深了对词义的理解,增强了学习的 趣味性,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不齿、寒暄、春卷、火腿)
(二)语言法和非语言法 这是从是否主要使用语言手段的角度作 出的分类。非语言法是借用实物、模型、 图画、动作、表情等语言外手段解释词语 的方法。具体分为:1.实物法,即用实物、 图画、模型等工具来解释词语意义的方法。 2.演示法,包括幻灯、多媒体等音像的演示 和教师动作、手势、表情的演示等。 非语言手段之外的手段就是语言手段, 这是一种常规的普遍使用的手段。
一、词语释义的原则
词语释义是词汇教学的重点,而词语的 教学方法是决定词汇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科学有效的解释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反之,更会使学习者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结果造成词不达意、错误组合、语用不当 等偏误现象的发生。长此以往,会导致学 习者学习兴趣减弱、信心不足、偏误化石 化等不良后果。为保证词汇教学的效率, 我们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些常用的动词如“跑”、“跳”、“蹲”、 “喝”等,教师可亲自做出这些动作来让学习者 获知词义。一些常用形容词也可采用此法,如 “晴”“雨”“阴”“高”“低”“大”“小” 等。 如果一些词语不便用直观法显示词义,而这 些词解释起来又不是很复杂,那么就可使用定义 法,就是用定义解释词义的方法,比如“爷爷就 是爸爸的爸爸”,“后天就是明天的明天”。使 用此法切忌直接将以母语使用者为对象的语文词 典上的解释照搬过来,因为词典中的释语可能含 有学习者不熟悉的词语或他们感到陌生的语法结
如何教? 词汇教学方法及技巧
第二章 词语整体释义法
第一节 词语释义的原则和词语释义方法的 分类 一、词语释义的原则 二、词语释义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 整体释义法
第一节 词语释义的原则和词语释义方 法的分类
词语释义应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进 行。词语的释义 方法种类很多,从不同 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的类别,而这不 同的类别之间往往也存在一定的交叉性。
第二节 整体释义法
本节主要通过实例介绍整体释义法中的具体方 法,不同方法有不同的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