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环氧乙烷灭菌工艺确认方案及报告
范例3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

范例3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环氧乙烷(EO)灭菌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药品、食品等领域。
这种灭菌方式被广泛采用的原因是其具有较高的灭菌效果和良好的渗透力,可以灭杀各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孢子等。
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是确保环氧乙烷消毒过程能够达到灭菌效果的一系列验证步骤。
以下是一个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的范例:1.验证灭菌器的性能:-确定灭菌器的容量和规格,并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灭菌器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湿度和温度,以保证灭菌效果。
-确保灭菌器的真空泵和加热系统正常运作。
2.定义灭菌参数:-确定灭菌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根据物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灭菌参数。
3.准备灭菌器和物料:-清洁灭菌器,并确保没有残留的灭菌剂。
-将待灭菌的物料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并严密密封。
4.进行灭菌操作:-将物料放入灭菌器中,并确保物料能够充分暴露在灭菌剂中。
-关闭灭菌器门,并启动灭菌器。
-按照预设参数进行灭菌操作,包括升温、排气、注入灭菌剂和保持一定时间等步骤。
5.完成灭菌操作后,确认灭菌效果:-打开灭菌器门,取出被灭菌物料。
-进行微生物检测,包括菌落计数、生物指示剂等。
-根据结果判断灭菌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6.记录和分析数据:-将灭菌操作和灭菌效果的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如果灭菌效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进行调整,并重新进行灭菌过程确认。
7.编写灭菌过程确认报告:-根据完成的灭菌过程确认,编写报告,包括灭菌参数、检测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
-将报告归档保存,以备查阅和审查。
在范例3中,我们详细说明了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的步骤和要点。
通过这一系列验证步骤,可以确保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被灭菌物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验证计划和实施方案

目录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实施计划环氧乙烷重新灭菌过程确认实施方案一、验证目的:1.环氧乙烷灭菌器年度灭菌工艺验证,确认目前的灭菌设备及灭菌工艺符合产品的要求。
2.对产品灭菌工艺进行周期验证确认,确认灭菌常规控制相关文件。
3.提高了环氧灭菌浓度后的半周期验证4.提高了环氧灭菌浓度后的环氧乙烷残留量验证二、验证小组人员组成:1.组长:2.组员:三、验证依据GB18279-2000 医疗器械环氧乙烷来菌确认与常规控制GB18282-2000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化学指示物GB18281.1-2000 环氧乙烷灭菌用生物指示物GB/T19633-200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四、验证产品名称:1.一次性使用xxxx2..一次性使用xxxx;3.一次性使用xxxx;4.一次性使用xxxx;5.一次性使用XXXX;五、验证过程(一)验证对象我公司现有10m3环氧乙烷灭菌器—台,灭菌器的使用状态良好,灭菌工艺也是多年来的成熟工艺。
为了完成这次的工艺验证计划,我们依据GB18279-2000《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确认与常规控制》的要求,按以下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二)人员分工1.验证前准备、灭菌工艺的确定验证:2.灭菌器运行验证:;3.灭菌验证过程的操作:4.灭菌过程验证中物理性能、生物性能、试验鉴定:;5.验证过程中的审核:6.验证报告、作业文件的批准:7.重新验证方案及验证数据1.环氧乙烷灭菌验证人员资格确认2.所有仪器的校准3.空柜真空速率确认4.正压泄漏验证确认5.真空速率及泄漏验证确认6.8.灭菌室负载空间温度均匀性验证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试验确认表(装载模式一)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试验布点示意图(装载模式一)装载模式一图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试验确认表(装载模式二)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试验布点示意图(装载模式二)EO 008-4装载模式2图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试验确认表(装载模式三)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试验布点示意图(装载模式三)EO 008-6装载模式3图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试验确认表(装载模式四)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试验布点示意图(装载模式四)装载模式4图9.确定柜室装入物品后加入灭菌剂时压力升高的程度和速度10.11.12.确定柜室装入物品后排除EO所需达到的真空程度和速度及通入空气时压力升高的程度和速度(三次)13.灭菌工艺确认生物指示物布点图验证布点14.灭菌后产品的解析时间验证15.二次灭菌产品的解析时间验证附图:装载模式一附图:装载模式二附图:装载模式三附图:装载模式四1。
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报告

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报告验证目的;对我公司环氧乙烷灭菌器年度审核,现对进行灭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验证。
1. 验证安排:验证组员组长:XXXX操作人员:XXXX XXXXX微生物检验员:送检(XXXXX公司)1.2验证时间:XXXX-X-XX1.3验证设备:环氧乙烷灭菌柜(XXXX—XXX)1.4验证步骤:环氧乙烷残留确认微生物性能确认2操作人员资格灭菌人员经过了灭菌柜的操作,维护,安全方面的培训,考核通过并取得上岗证,符合要求。
2.1物理运行确认:性能物理确认包括真空速率实验、真空(负压)泄漏实验、空载温、湿度均匀性实验和满温、湿度均匀性实验,实验结果如下:2.2本套设备真空度达到-15kpa的时间为5min;真空速率-3Kpa;灭菌器真空度到达-50kpa的时间为18min;真空速率-2.7Kpa符合说明书中灭菌器真空度到达-50kpa的时间规定的≤30min的真空速率要求。
2.3真空(负压)泄漏实验系在-50kpa条件下,保压60min时间,符合泄漏速率≤0.1kp a /min的要求;2.4真空(正压)泄漏实验系在+50kpa条件下,保压60min时间,符合泄漏速率≤0.1kp a /min的要求;2.5温度均匀性;温度传感器数25个,测试空载温度为50℃检测结果为≤±1.5℃,符合要求空载温度均匀≤±3℃.3.化学及微生物性能确认使用的化学指示剂是天津大学生产的。
每车三层,每层各贴4片(每个边贴一片)枯草芽刨杆菌片是北京鑫四环消毒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使用菌片数为20枚。
(化学指示剂及枯草芽孢杆菌菌片放置操作规程,具体位置见附件)3.1纯环氧乙烷气体,每瓶20kg,每次灭菌使用13kg;3.2测试产品为 6板,离心管、吸头、微量离心管、乳胶手套XXX产品密度最大,客户对XXX产品灭菌要求也很高,所以密度紧随其后的,XX1,XXX2,XXX3也一并考虑进去.3.3本次验证将三个半时循环的完整微生物绩效评估,在验证过程中每个菌片将放在10ml 的离心管内,产品拧上盖子并用0.05mm厚是塑料热封袋包装。
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工作指南

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工作指南
一、前言
为了保障灭菌效果和工作人员安全,这里提出该医疗机构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工作流程。
二、目的
规范医疗机构环氧乙烷灭菌工作流程,做到灭菌材料彻底灭菌,防止残余环氧乙烷泄漏对工作人员和就医人员造成影响。
三、确认工作流程
1. 灭菌结束后,立即打开通风管道排风,保证灭菌间通风通风达标。
2. 测量灭菌间内环境环氧乙烷残余含量,按要求应低于0.1。
3. 对灭菌物进行取样,使用生物检测试剂检测灭菌效果,结果应显示为缺乏生长。
4. 对取样灭菌物进行病原体鉴定,排除病原体污染。
5. 记录相关参数,签名确认灭菌合格。
灭菌不合格的重新灭菌、通风排风并复测。
6. 保管好相关记录作为采购、仓储管理的依据。
四、责任部门
消毒灭菌部负责具体操作并填写确认表;质量管理部负责定期监测和年审。
五、附录
1. 环氧乙烷灭菌确认表模板
以上就是一个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工作指南的初步内容框架,需要您进一步完善。
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报告

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报告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验证环氧乙烷(EO)灭菌工艺的有效性。
EO灭菌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药品以及食品行业。
本次验证报告将介绍灭菌工艺验证的目的、方法和结果,以确保灭菌工艺符合标准和要求。
2. 目的灭菌工艺验证的目的是评估环氧乙烷灭菌工艺的有效性,确保能够达到对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灭活要求。
3. 方法为验证环氧乙烷灭菌工艺的有效性,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参考标准本次验证参考了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医疗器械灭菌》(GB 18279)、《药品灭菌》(GB 17145)等相关标准。
定义验证项和指标根据参考标准,我们确定了以下验证项和指标: - 灭菌温度 - 灭菌湿度 - 灭菌时间 - 灭菌压力 - EO浓度采样和检测我们采取在灭菌过程中采样的方式,收集灭菌前后的样品,并通过培养基法、PCR法等方法检测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指标。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将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均值、标准差等参数,并与指标进行比较,以评估环氧乙烷灭菌工艺的有效性。
4. 结果与讨论根据验证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灭菌工艺参数符合标准要求通过对灭菌温度、湿度、时间、压力和EO浓度的验证,我们发现所有参数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了灭菌工艺的有效性。
样品中微生物指标达标经过采样和检测,我们发现灭菌后的样品中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证明灭菌工艺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我们进行了多次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环氧乙烷灭菌工艺的灭菌效果稳定并具有可重复性,验证结果的一致性较高。
5. 结论通过本次环氧乙烷灭菌工艺的验证,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本次验证的环氧乙烷灭菌工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能够有效灭活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灭菌工艺参数以及样品中的微生物指标均达标,结果稳定可靠。
环氧乙烷灭菌工艺在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灭菌确认方案和报告

那好,应大家的要求我把我原来做的灭菌确认方案和报告提供给大家,也请大家帮忙修改一下,某外审员说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各位我是不是没有上传文件的权限,谁指点我一下,我可有不少好东西可传呢。
确认方案:1、目的和意义根据EN550、ISO11135:1994、GB18279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与常规控制的要求,对环氧乙烷灭菌器和灭菌工艺进行有效性确认,以保证满足产品无菌的要求。
确认包括试运行和性能鉴定在内的全过程。
试运行用于证明设备符合规范,性能鉴定用于证明按规定程序使用经试运行的设备时能生产出合格产品。
2、确认范围本确认方案仅适用于对本公司购买的环氧乙烷灭菌器的确认。
(说明:我公司的灭菌器体积比较小为0.5 mm,所以以下温度传感器、菌片个数均跟此有关系,大家注意了)3、确认小组经批准,确认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组长:组员:微生物检验员,经灭菌培训的验证人员,灭菌器操作员,设备管理员;4、确认项目灭菌确认由试运行和性能鉴定两部分组成,其关系如下:此处有一图,gb18279有描述。
4.1确认前的准备4.1.1产品灭菌的适用性要求:产品适用于环氧乙烷灭菌。
4.1.2生物指示菌片要求:1)采购符合MDD93/42/EEC的要求;2)生物指示菌片符合EN866-2/ISO11138-2的要求。
4.1.3环氧乙烷灭菌剂的适用性要求:1)采购符合MDD93/42/EEC的要求;2)环氧乙烷灭菌剂技术指标符合GB13098标准的要求。
4.1.4初始污染菌要求:清洗包装后的产品初始污染菌≤10cfu/件次(菌落数跟产品要求有关),以符合GB15980规定。
4.1.5加湿蒸汽用水要求:加湿用水符合EN1422中蒸汽用水要求和中国药典——2000版纯化水的要求,保证使其不能成为新的微生物污染源。
4.1.6计量器具要求:相关计量器具应符合灭菌器的技术指标。
4.2试运行4.2.1预处理试运行在预处理区空载条件下进行,以确定产品预处理符合要求;要求:预处理的适宜温度为25℃,湿度为30~65%Rh。
环氧乙烷灭菌确认流程

环氧乙烷灭菌确认流程
环氧乙烷(EO)灭菌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常用于对医疗器械、药品包装材料等进行无菌处理。
下面是一般的环氧乙烷灭菌确认流程:
1.前期准备:按照灭菌设备的要求,准备好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和
相关的消毒剂、指示剂等。
2.设备检查:确保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检查设备
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3.灭菌包装:将待灭菌的物品正确包装,确保包装完整且与灭菌
条件相适应。
包装材料通常使用环氧乙烷透气性好且耐受环氧
乙烷的材料。
4.灭菌设定:根据待灭菌物品的特性和要求,设置合适的环氧乙
烷灭菌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压力和时间等。
5.灭菌操作:将包装好的物品放置到环氧乙烷灭菌设备中,并按
照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灭菌操作。
操作过程中要确保设备密封
良好,避免环氧乙烷外泄。
6.灭菌结束:灭菌时间结束后,待处理的物品需要在设备中停留
一段时间以确保充分灭菌。
然后,关闭灭菌设备并等待其冷却。
7.灭菌确认:使用灭菌指示剂验证灭菌效果。
灭菌指示剂是一种
化学指示剂,其颜色或性质会在灭菌过程中发生变化,以确认
是否达到了灭菌要求。
8.灭菌后处理:将灭菌完成的物品进行储存、运输或使用前的适
当处理,以确保其无菌状态得以保持。
环氧乙烷灭菌验证方案及验证报告

消毒灭菌方法本公司是采用的KTM-1型环氧乙烷菌器,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环氧乙烷浓度:≥99.6%灭菌温度:54±2℃,水箱温度:90℃箱体温度:上限56℃,下限52℃相对湿度:(30-80)%RH抽真空速率:1.5kpa/min加药量: 2.5kg预热时间: 2.5h消毒灭菌时间: 8h换气次数: 3次压力控制范围: -0.08Mpa~+0.08Mpa,控制误差: ±0.005Mpa。
环氧乙烷消毒灭菌验证方案1目的:对KTM-1型灭菌器按规定要求进行验证,根据所得数据对本公司的灭菌工艺进行修改和完善。
2验证依据:GB18279-2000《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与常规控制》。
3验证时间:2013年3月~2013年5月4验证人员:张立志、李可为、沈中平、张婷5人员分工:XXX:负责整个灭菌验证过程组织、协调工作。
XXX:负责设备的接收、操作、维修和确认。
XXX:负责计量仪器的鉴定。
XXX:负责灭菌的日常操作。
XXX、XXX:负责生物指示剂和微生物的检测。
XXX:负责领导此次验证,并对报告进行确认。
6 具体验证项目:6.1 交付试验:6.1.1 试运行, 检验灭菌器的具体使用情况和基本性能。
6.1.2 验证所有计量仪器、仪表是否具有法定检定机构检定的合格证。
6.1.3 空载试验:验证设备空箱时的温度均匀分布情况和升温速率。
6.1.4 负载试验:验证设备在装载产品时的温度均匀分布情况,以及各个点的升温速率。
6.1.5 校正温度传感探头。
6.2 物理性能确认6.2.1 确认设备的抽真空速率。
6.2.2 验证设备的加温能力。
6.2.3 进行设备的真空正压泄漏度试验。
7 微生物性能确认7.1 半周期法:在灭菌工艺、负载、装载时、包装不变的情况下,将已知含菌量的符合标准的生物指示剂放置负载中,分3个灭菌作用时间进行灭菌,找出细菌全部杀灭时间临界值,确认2次,从而确定能全部杀灭细菌安全的灭菌所用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有限公司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方案编号:编制:审核:批准:日期:小组主要成员及职责方案会签及审批目录一、概述 (5)二、验证目的 (6)三、验证计划 (12)四、验证内容 (13)五、漏项与偏差分析 (18)六、再验证计划 (18)七、附件 (18)一、概述目前医疗器械广泛采用环氧乙烷来灭菌的。
.环氧乙烷是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分子式为C2H4O,具有芳香的醚味,在4°C时候相对密度为0.884,沸点为10.8°C,其密度为1.52g/cm3,在室温条件下,很容易挥发成气体,当浓度过高时可引起爆炸。
优点是:l 能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
2 灭菌物品可以被包裹、整体封装,可保持使用前呈无菌状态。
3 相对而言,EO不腐蚀塑料、金属和橡胶,不会使物品发生变黄变脆。
4 能穿透形态不规则物品并灭菌。
5 可用于那些不能用消毒剂浸泡,干热、压力、蒸汽及其他化学气体灭菌之物品的灭菌。
(1)目前使用的环氧乙烷灭菌器种类很多,大型的容器有数十立方米,中等的有1~10立方米,小型的有零点几至1立方米。
它们各有不同的用途。
大型环氧乙烷灭菌器:一般用于大量处理物品的灭菌,用药量为0.8kg/m³~1.2kg/m³,在55℃~60℃下作用6h。
中型环氧乙烷灭菌器:一般用于一次性使用诊疗用品的灭菌。
这种灭菌设备完善,自动化程度高,可用纯环氧乙烷或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
一般要求灭菌条件为:浓度,800 mg/L~1000mg/L,温度,55℃~60℃,相对湿度60%~80%,作用时间6 h。
灭菌完成需抽真空。
灭菌物品常用可透过环氧乙烷的塑料薄膜密闭包装。
如果在小包装上带有可过滤空气的滤膜,则灭菌效果更好。
小型环氧乙烷灭菌器,多用于医疗卫生部门处理少量医疗器械和用品,目前有100%纯环氧乙烷或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
这类灭菌器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可自动抽真空,自动加药,自动调节温度和相对湿度,可自动控制灭菌时间。
对中型和小型环氧乙烷灭菌器的要求是:有较好的耐压性能和密闭性能,应能承受1.25倍工作压力的水压试验,无变性和渗漏,可以抽真空度至53.3 kPa以上;加药量准确,保温性能好,可以调节消毒器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消毒后用外环境空气冲洗时,输入的空气经过高效滤器,可滤除≥0.3µm 粒子的99.6%以上;排出的残余环氧乙烷经无害化处理,灭菌物品中残留环氧乙烷应低于15.2mg/m;灭菌环境中环氧乙烷的浓度应低于2mg/m。
(2)灭菌前物品准备与包装: 需灭菌的物品必须彻底清洗干净,注意不能用生理盐水清洗,灭菌物品上不能有水滴或水份太多,以免造成环氧乙烷稀释和水解。
环氧乙烷几乎可用于所有医疗用品的灭菌,但不适用于食品、液体、油脂类、滑石粉和动物饲料等的灭菌。
适合于环氧乙烷灭菌的包装材料有纸、复合透析纸、布、无纺布、通气型硬质容器、聚乙烯等;不能用于环氧乙烷灭菌的包装材料有金属箔、聚氯乙烯、玻璃纸、尼龙、聚酯、聚偏二氯乙烯、不能通透的聚丙烯。
改变包装材料应作验证,以保证被灭菌物品灭菌的可靠性。
(3)灭菌物品装载: 灭菌柜内装载物品上下左右均应有空隙(灭菌物品不能接触柜壁),物品应放于金属网状篮筐内或金属网架上;物品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内总体积的80%。
(4)灭菌处理: 应按照环氧乙烷灭菌器生产厂家的操作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根据灭菌物品种类、包装、装载量与方式不同,选择合适的灭菌参数。
1)浓度、温度和灭菌时间的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浓度增加,可使灭菌时间缩短。
在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时必须合理选择温度、浓度和时间参数。
2)控制灭菌环境的相对湿度和物品的含水量: 细菌本身含水量和灭菌物品含水量,对环氧乙烷的灭菌效果均有显著影响。
一般情况下,以相对湿度在60%~80% 为最好。
含水量太少,影响环氧乙烷的渗透和环氧乙烷的烷基化作用,降低其杀菌能力;含水量太多,环氧乙烷被稀释和水解,也影响灭菌效果。
为了达到理想的湿度水平,第一步是灭菌物必须先预湿,一般要求灭菌物放在50%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至少2h以上;第二步可用加湿装置保证柜室内理想的湿度水平。
3)注意菌体外保护物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菌体表面含有的有机物越多,越难杀灭;有机物不仅可影响环氧乙烷的穿透,而且可消耗部分环氧乙烷。
在无机盐或有机物晶体中的微生物,用环氧乙烷难以杀灭。
因此进行环氧乙烷灭菌前,必须将物品上有机和无机污物充分清洗干净,以保证灭菌成功。
灭菌程序①环氧乙烷灭菌程序需包括预热、预湿、抽真空、通入气化环氧乙烷达到预定浓度、维持灭菌时间、清除灭菌柜内环氧乙烷气体、解析以去除灭菌物品内环氧乙烷的残留。
②环氧乙烷灭菌时可采用100%纯环氧乙烷或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
禁止使用氟利昂。
③解析可以在环氧乙烷灭菌柜内继续进行,也可以放入专门的通风柜内,不应采用自然通风法。
反复输入的空气应经过高效过滤,可滤除≥0.3um粒子99.6%以上。
④环氧乙烷残留主要是指环氧乙烷灭菌后留在物品和包装材料内的环氧乙烷和它的两个副产品氯乙醇乙烷和乙二醇乙烷;接触过量环氧乙烷残留可引起病人灼伤和刺激。
环氧乙烷残留的多少与灭菌物品材料、灭菌的参数、包装材料和包装大小、装载量、解析参数等有关。
5)环氧乙烷排放: 医院环氧乙烷排放首选大气,安装时要求: 必须有专门的排气管道系统,排气管材料必须为环氧乙烷不能通透如铜管等。
距排气口7.6m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易燃物和建筑物的入风口如门或窗;若排气管的垂直部分长度超过3m时必须加装集水器,勿使排气管有凹陷或回圈造成水气聚积或冬季时结冰,阻塞管道;排气管应导至室外,并于出口处反转向下,以防止水气留在管壁或造成管壁阻塞;必须请专业的安装工程师,并结合环氧乙烷灭菌器生产厂商的要求进行安装。
如环氧乙烷向水中排放,整个排放系统(管道,水槽等)必须密封,否则大量带热的环氧乙烷会由水中溢出,污染周围的工作环境。
注意事项(1)环氧乙烷灭菌器的安装要求: 环氧乙烷灭菌器必须安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切勿将它置于接近火源的地方。
为方便维修及定期保养,环氧乙烷灭菌器各侧(包括上方)应预留51cm空间。
应安装专门的排气管道,且与大楼其它排气管道完全隔离。
(2)环氧乙烷安全防护原则及注意事项:1)保证环氧乙烷灭菌器及气瓶或气罐远离火源和静电。
2)环氧乙烷存放处,应无火源,无转动之马达,无日晒,通风好,温度低于40℃,但不能将其放冰箱内。
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有关易燃易爆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处理。
3)投药及开瓶时不能用力太猛,以免药液喷出。
4)每年对环氧乙烷工作环境进行空气浓度的监测。
5)应对环氧乙烷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紧急事故处理的培训。
过度接触环氧乙烷后,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立即吸入新鲜空气;皮肤接触后,用水冲洗接触处至少15min,同时脱去脏衣服; 眼接触液态环氧乙烷或高浓度环氧乙烷气体至少冲洗眼10min,遇前述情况,均应尽快就诊。
6)按照生产厂商要求定期对环氧乙烷灭菌设备进行清洁维修和调试。
7)环氧乙烷遇水后可形成有毒的乙二醇,故不可用于食品的灭菌。
1. 验证原因由于公司在5月启动了医用XX二类申报工作,需要对产品的灭菌工艺进行再验证。
二类无菌医用XX的无菌要求无变化,故所采用的灭菌工艺参数不变。
2.验证原则2.1验证内容:本方案包含医用XXⅡ、Ⅲ规格产品灭菌工艺再验证。
2.2 标准:按《医用XX工艺规程》《环氧乙烷灭菌操作规程》进行三次满载试验。
使用生物指示剂验证灭菌效果。
产品仍按检验标准进行无菌检测。
2.3 验证方式:本次工艺验证采取与生产同步方式进行。
2.4 产品放行原则:本次工艺验证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符合一类生产医疗器械生产要求,成品检验符合《成品质量标准》要求后放行。
3.验证条件介绍本次验证所涉及到的灭菌柜已经过运行确认合格。
相关操作人员均已经过培训。
验证所用的物料(见附件1表02)均按质量标准检验合格。
生产工艺按《XX生产工艺规程》进行。
设备操作按《环氧乙烷灭菌操作规程》。
二、验证目的通过三批产品按工艺规程要求进行装载,并按工艺规程参数进行灭菌操作,在灭菌时放入微生物指示剂进行灭菌效果确认。
确认XX灭菌工艺条件的稳定性和重现性,保证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按生产工艺规程始终能生产出符合二类医用XX质量标准的成品。
三、验证计划四、验证内容1.文件确认确认方法:在确认记录中记录工艺验证所需文件名称,文件状态。
可接受标准:所有执行工艺验证所需的文件都存在;文件处于已批准或草稿状态。
确认记录:表01。
表01 文件确认表评价与总结:评价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2.培训确认确认方法:对实施方案人员进行工艺验证方案培训,记录方案名称、编号、版本号,并由培训对方案人员效果进行评价,并填写培训记录。
可接受标准:所有执行方案验证确认人员已经经过工艺验证方案培训,培训效果合格,培训记录存在。
确认记录:表02。
表02 培训确认表评价与总结:评价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3、灭菌工艺验证确认方法:1)、目前公司拟申报二类注册的产品包装材料及形式,选择Ⅱ、Ⅲ型产品各一个包装规格,按工艺规程的规定,满载装载。
根据GB 18279-2015标准,在进行灭菌性能确认时,采用对环氧乙烷具有较强耐药性的枯草杆菌黑色芽胞变种(ATCC 9372)作为灭菌指示剂,在预热阶段开始前,按均匀分布原则,将25片已编号的灭菌指示剂安放在灭菌负载中,其分布方式如附图所示;装载前检查外包装是否捆扎结实,标识、灭菌化学指示卡齐全。
灭菌柜内底部装载垫板,包装箱之间间隙≥20mm,包装箱与灭菌柜侧壁间隙≥5cm。
整个装载体积不超过灭菌柜标称容积的80%。
2)初始的灭菌工艺参考环氧乙烷灭菌的条件设定为:环氧乙烷用量:0.8 kg/m3;温度: 55℃~60℃;相对湿度:60%~80%。
按半周期法进行灭菌。
3)将灭菌后的生物指示物进行无菌培养,并记录检验结果。
4)找出有效灭菌的临界时间点。
5)再重复三次时间临界点和全周期无菌试验,均应达到无菌的要求,证明过程的可再现性。
;6)确定有效的灭菌工艺。
图1生物指示剂布点图及灭菌负载装载模式图3.可接受标准1)生物指示剂培养,应无菌生长。
2)产品应无菌。
4.研究记录表3. 医用XX有效灭菌临界时间点研究记录灭菌操作记录见附件1。
表4. 医用XX有效灭菌临界时间点重复试验结果灭菌操作记录见附件2。
根据灭菌负载的产品构造、包装形式及其在灭菌器内的分布方式,全周期试验3次,灭菌工艺如下:初始污染菌: cfu/g灭菌温度:(55-60)℃保温时间:预真空:—15 Kpa湿度:(60%—80%)RH加药量:8kg,环氧乙烷含量800 mg/l灭菌时间:换气抽真空速率:(1.2-1.8)Kpa换气次数:4次试验结果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