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种类
常见的食物中毒的分类及自救措施

常见的食物中毒的分类及自救措施食物中毒是指进食被致病性细菌及其毒素、真菌毒素、化学毒物所污染的食物,或者是含有自然毒素的动植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囊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为主要特征(如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疾病。
食物中毒的发病必然与近期进食某种食品有关,发病曲线呈现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趋势,一般没有传染病流行时的尾峰。
依据病原学分类方法,常见的食物中毒可分为四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无论从发生的数量还是人数都是占第一位的。
根据不同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理可分为中毒感染和毒素中毒两类。
前者是指食入含有大量活菌的食物导致的食物中毒。
其前提是食物被致病菌污染,并且有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使细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达到可引起发病的数量,如沙门氏菌属中的某些细菌,蜡样芽胞杆菌等。
毒素中毒型是由于食品受到细菌污染后,在食品中生长并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大量的外毒素所引起的中毒。
常见的有葡萄球菌肠毒素,肉毒梭菌素毒引起的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的较长。
有较明显的季节特点,好发于夏秋季气温和湿度较高的季节,常常为集体突然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一般病程短,预后良好。
当然肉毒中毒不属此例。
2、霉菌毒素与霉变食品中毒霉菌属于真菌,其菌丝体比较发达但不形成食用真菌那样较大的子实体,一般通过孢子繁殖,广泛存在于周围的自然环境中。
目前已知的霉菌中大约有1/l0的霉菌可产生有害的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污染的食品中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可引发急性的食物中毒,有些毒素少量长期的摄入可产生慢性、潜在性的危害,如人们普遍认为的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
较常见的霉菌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是因误食由赤霉病素与污染了禾谷镰刀菌的玉米造成的。
主要毒素是赤霉烯酮,食后半小时就可出现恶心、呕吐、浑身乏力。
食物中毒的分类特点预防和控制

危害程度和社会影响,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及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重大活动期间出现食物中毒事故,响应级别会提升;
3、责令当事人停止生产销售可疑食品,并保护现场;
4、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及处理结果由卫生行政 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各自权限对社会公布。
六、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
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 有密切关系。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 菌食物中毒居首位。
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完成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现场调查 处理后,应及时撰写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初步调查报告,并按规定时 限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时,根据事故 的进展情况,按应急预案规定的时限,依次报送阶段性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报送终结报告。
(1)初步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危 害程度、病亡人数、主要症状、事故报告单位信息(含报告时间、 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单位基本信息、已采取 措施、事故简要经过等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1)细菌性食物中毒现场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消毒:a.炊具、食 具、抹布应煮15—30min;b.菜板应用刀刮去表面,再用0.2%热碱 水彻底反复洗刷;c.厨房地面墙壁可用0.5%漂白粉液或2%石炭酸液 消毒;d.引起食物中毒的剩余食品煮沸15min后深埋;e.患者的排 泄物可用20%石灰乳或5%来苏儿拌匀消毒(将排泄物一份与消毒液 二份充分混合放置2h);
狗食物中毒的基本特点-狗狗食物中毒的症状

狗食物中毒的基本特点-狗狗食物中毒的症状狗狗食物中毒的症状有时候我们会把一些变质的食物,给我们的宠物狗吃,这是不对的,这时候很有可能也会导致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可大可小,所以主人一定要注意。
就为您介绍一下狗狗中毒的表现症状。
狗狗食入腐败变质的鱼、肉、酸奶和其它食物后,由于这些变质的食物中含有较大数量的变形杆菌、葡萄球菌毒素、沙门氏菌肠毒素和肉毒梭菌毒素而引起中毒。
变质的鱼因为有变形杆菌的污染,引起蛋白质,产生胺。
胺中毒潜伏期不超过2小时,犬突然呕吐,下痢,呼吸困难,鼻涕多,瞳孔散大,共济失调,宠物狗可能昏迷,后躯麻痹,体弱,血尿,粪便黑色。
治疗腐败鱼肉狗狗价格中毒可以静脉或皮射葡萄糖、维生素C,内服苯海拉明,肌肉或皮射青毒素。
葡萄球菌毒素中毒可以引起宠物狗急性胃肠炎症状,病犬呕吐、腹痛、下痢。
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抽搐和惊厥。
治疗时采用催吐、补液和对症治疗。
必要时可以洗胃、灌肠。
肉毒梭菌毒引起犬的运动性麻痹,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肉毒梭菌中毒时犬的症状与食人量有关。
初期,颈部、肩部肌肉麻痹,逐渐出现四肢瘫痪,反应迟钝,瞳孔散大,吞咽困难,唾液外流,两耳下垂。
眼以结膜炎和溃疡性角膜炎多见。
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肉毒梭菌中毒的病程短,死亡率高。
发病后立即注射抗毒素,静脉或肌肉注射。
对症治疗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投服泻药或灌肠,静脉输液,肌肉注射青霉素。
预防此病的最好方法是犬的食物应煮熟,不能久放。
狗狗食物中毒的原因拉布拉多犬夏天天气热,宠物主人如不好好保管狗狗吃的食物,则会引起狗狗的食物中毒。
食入杀虫剂引起的狗狗食物中毒夏天的时候,虫子很多,无论是草丛里还是树上都可能有许多人们讨厌的虫子,所以杀虫的行动一直都在进行,喷药是杀虫的一种主要的方式。
灭虫药有许多种都会引起狗狗的中毒,比如:磷化锌、有机磷(敌敌畏的主要成份)、氨基甲酸酯等等都是可以引起狗中毒的。
狗狗会仔细的闻这些有异味的东西,甚至舔食。
误食灭鼠药或是吃了灭鼠药死亡的老鼠引起的喜欢在外拣食的狗狗的家长特别要注意,死老鼠对于狗狗是十分危险的,如果狗狗吃了这些死老鼠和吃灭鼠药没有区别,食物中毒是100%的。
兽医内科学第七章动物中毒病

最小致死量〔MLD〕或最小致死浓度〔MLC〕
mg/kg体重。
最大耐受量〔LD。〕或最大耐受浓度〔LC。〕 禽类:
mg/kg饲料;
〔三〕 1、毒物的性质〔毒物的构造、性状〕 影响 2、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量、速度 因素 3、动物的个体特性和机能状态
鱼类:毒物 的水浓度, 即ppm表示。
四、中毒 途径
亚急性 --慢性
消化不良—前胃缓和:数日间腹泻,粪便灰黄稀软 或水样,混黏液,带酸臭味。伴发瘤胃炎、肠炎。 结膜潮红,呼吸加快,脉搏增数。
六、临床病理学变化
1、血液浓稠,PCV升高。RBC和Hb增多,WBC下降 。
血 液 学
2、血液碱贮下降,血液pH下降〔7.0左右 〕 3、血液乳酸含量明显升高〔40~80mg/100ml〕。
慢性中毒
新生幼畜甲状腺肿
二、Atiology
1、采食富含氰甙的植物或饲料 2、误食氰化物 3、投毒
植物含HCN>200ppm可中毒,HCN致死量1~2mg/kg。牛羊敏感
三、pathogeny
氰
氰糖酶
甙
HCN
细胞色素氧 多量 化酶Fe3+
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
细胞色素失去传递电子功能
氧化磷酸化过程受阻
瘤胃食滞〔积食〕: 瘤胃内容物; 血、尿、瘤胃液检验
六、Treatment
脱水体征;
治疗 原那么
1、 彻底去除有害〔毒〕的瘤胃内容物; 2 、及时纠正酸中毒和脱水——补碱补液; 3、 逐步恢复胃肠能。
补碱 补液
R:5% NaHCO3 750~1500ml 0.9% NaCl 1000ml 20% 安钠咖 10~20ml 地米 30mg 林格氏液 2000~3000ml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1]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1]](https://img.taocdn.com/s3/m/708d1f5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7.png)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1]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食物中毒是指吃了不洁或有毒食物而导致的疾病。
通常在吃了有问题的食物1至72小时内发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致命。
食物中毒一般分为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微生物性(包括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
一、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中毒症状:1.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动,有手抖甚至不能站立,头晕,乏力,原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应,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电图示S-T段压低与T波倒置。
2.原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患者,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上述症状更易发生。
3.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引起低血钾,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4.反复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对支气管扩张作用减弱及持续时间缩短。
虽然克伦特罗残留的毒作用为轻度的,但美国FDA研究表明,应用拟交感神经药者或对前药过敏者,对克伦特罗的反应要比正常健康个体更为严重。
急救治疗:1.口服后即洗胃、输液,促使毒物排出。
2.在心电图监测及电解质测定下,使用保护心脏药物如6-二磷酸果糖(FDP)及β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
识别方法(1)看该猪肉是否具有脂肪(猪油),如该猪肉在皮下就是瘦肉或仅有少量脂肪,则该猪肉就存在含有“瘦肉精”的可能。
(2)喂过“瘦肉精”的瘦肉外观特别鲜红,后臀较大,纤维比较疏松,切成二三指宽的猪肉比较软,不能立于案,瘦肉与脂肪间有黄色液体流出,脂肪特别薄;而一般健康的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瘦肉与脂肪间没有任何液体流出。
(3)购买时一定看清该猪肉是否有盖有检疫印章和检疫合格证明。
毒鼠强中毒:毒鼠强毒性极大,对人致死量5—12毫克。
一般在误食10-3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
重度中毒表现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宠物中毒性疾病的诊治—常见食物性中毒的诊治

死后剖检,可视黏膜、内脏器官浆膜呈蓝紫色,血液凝固 不良,呈咖啡色或酱油色,在空气中长期暴露亦不变红。 肺充血、出血、水肿。心外膜点状出血,心腔内充满暗红 色血液。肾淤血,胃黏膜充血、出血、黏膜易剥落,胃内 容物有硝酸样气味。
2.食盐中毒
[病因] 本病多因饲料中食盐添加过量,或配合饲料中拌 料不均,或因食入含盐过多的泔水所引起。
过多的食盐被摄入后,一部分进入血液,大部分滞留于消 化道,一方面可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另一方 面,使胃肠内容物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失水。由于血液 浓缩,尿量减少,吸收入血的氯化钠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 官,又可造成组织水肿。
2.食盐中毒
[症状] 初期出现过敏,突然兴奋不安,口渴,流涎,贪饮, 呕吐,黏膜发绀,呻吟,回旋走动以后全身肌肉痉挛,呼吸困 难,心跳加快,体温正常或偏低。后期发生强直性痉挛、心力 衰竭死亡。
剖检可见血液凝固不良,胃粘膜变红、充血或坏死、肠壁充血、 水肿、肠粘膜坏死或大片的脱落,严重者肠道只见肌层及浆膜 层,而无粘膜层,看到象是人工冲洗干净然后再用食盐腌制过 的那样,脑脊液较多,脑膜水肿。
5.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是宠物由于采食了富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 饲料或饮水,使血红蛋白变性,失去携养能力,导致组织 缺氧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中毒。临床上以黏膜发绀、血液 褐变、呼吸困难、胃肠道炎症为特征。
5.亚硝酸盐中毒
谷物类和菜类都含有一定的硝酸盐。对于动物来说,硝酸 盐是低毒的,亚硝酸盐是高毒的。而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硝 酸盐还原菌(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在适宜的湿度 和温度下(20-40℃之间),此类细菌可迅速生长繁殖。 若含硝酸盐的食物经堆放、温水浸泡、文火焖煮,会使硝 酸盐还原菌活跃,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动物食物中毒案例

动物食物中毒案例动物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危害动物健康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个真实的动物食物中毒案例,并探讨其原因及预防方法。
通过了解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动物的健康与安全。
案例一:狗狗误食巧克力近日,某城市的宠物主人小明不慎将巧克力放在地面上,结果家中的狗狗发现并误食了大量巧克力。
几小时后,狗狗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随后迅速衰竭。
经紧急送医,狗狗被救回。
巧克力中含有可可碱和咖啡因等物质,这些对狗狗来说是有毒的。
它们会刺激狗狗的中枢神经,导致中毒症状。
因此,宠物主人要确保巧克力等食物放置在宠物无法触及的地方,以免发生类似的意外。
案例二:家禽感染沙门氏菌某农场的一批家禽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生病症状,如食欲不振、腹泻、羽毛变脏等。
经兽医检查,发现家禽患上了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存在于家禽的排泄物中。
如果饲养环境不清洁或饲料受到污染,家禽容易感染沙门氏菌。
为预防感染,农场主应加强清洁卫生管理,保持饲养环境干净,并确保供应的饲料符合质量标准。
案例三:海洋动物中毒事件近年来,一些国家的海洋动物园发生了多起海洋动物中毒事件。
例如,鲸鱼误食了漂浮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导致肠道梗阻;海豚误食了富含有害物质的鱼类,引发中毒症状。
为避免海洋动物中毒,我们应倡导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海洋污染。
同时,海洋动物园也应加强监管,确保提供的食物符合健康标准。
结语动物食物中毒案例的发生提醒我们,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动物的饮食安全。
无论是家养宠物还是野生动物,它们的健康都离不开安全的食物。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意识,我们才能为动物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环境。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动物食物中毒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与饮食环境有关。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动物食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公众也应当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避免将有害食物或物品暴露在动物面前。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加重视动物食物中毒问题,共同为动物的健康保驾护航。
好多动植物都有毒

2、菜豆中毒。菜豆又叫扁豆、 四季豆。菜豆中毒的致病物质尚不十分 清楚,可能与细细胞凝集素和皂甙有关。 一般认为菜豆烹调加工方法不当,加热 不透,毒素不能被破坏,就可引起食物 中毒。加工菜豆要注意翻炒均匀、煮熟 焖透,使菜豆失去原有绿色和豆腥味。
3、毒蘑菇中毒。多发生在夏秋 阴雨季节。由于辨别毒蘑菇较困难,所以 在采集野生鲜蘑菇时,一定要掌握相关知 识,避免误采毒蘑菇而导致食用中毒。
三、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1、季节性和地区性明显,这与有毒动物和 植物学分布、生长成熟、采摘捕捉、饮食习 惯有关。 2、偶然性大。 3、潜伏期短,大多在数十分钟至十多小时, 少数也有超过一天的。 4、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这与有毒动物和 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四、常见动植物食物中毒现象
1、豆浆中毒。有害物质可能是 胰蛋白摄制素、皂甙。当豆浆回执到一定 程度时,会出现光洁,此时豆浆还没煮开, 应继续加热到泡沫消失,豆浆沸腾,再持 续加热数分钟。
4、河豚鱼中毒。河豚鱼卵巢和 肝脏毒性最强,肌肉和血液中也含有毒素。 河豚鱼中毒死亡率为了40%--60%,死亡通 常发生在发病后4-6小时,最快可以发病 10分钟死亡。
植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有三种
1、将天然含有毒成分的植物或 其加工制品当食品,像桐油、大麻油等 引起的食物中毒。
2、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将未能 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食用, 像木薯、苦杏仁。
3、受一定条件限制,不恰当地食用了大量 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了鲜黄花菜、发芽马铃 薯、未腌制好的咸菜或没有烧熟的扁豆造成中毒。最 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
好多动植物都有毒
•
黄 花 菜
四 季 豆 五朵云
什么是有毒动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种类
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
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1)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
(2)摄入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鲐鱼等)。
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
动物性食物中毒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动物性中毒食品不同而有所差异,有一定的地区性。
河豚鱼中毒、鱼胆中毒的病死率都比较高。
河豚鱼中毒多发生在沿海各省(市),鱼胆中毒多发生在南方各省(市)。
河豚鱼中毒、鱼胆中毒多是以家庭为主的散在性发生,因而加大了其防治难度。
在动物性食物中毒中,除含高组胺鱼类中毒外,尚无解毒治疗方法,仅仅是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1)河豚鱼中毒
河豚鱼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物质的鱼类,是一种无鳞鱼,在海水、淡水中都能生活。
河脉鱼所含的有毒成分为河豚毒,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均不被破坏,主要存在于卵巢中,其次肝脏中也存有较多的毒素。
多数新鲜洗净鱼肉不含有毒素,但如果鱼死后较久,毒素可从内脏渗入肌肉中。
每年的春季2—5月为河脉鱼的产卵生殖期,此时含毒最多。
中毒主要表现为:轻度仅有口唇、舌尖、手指麻木感和呕吐。
中度有上述麻木感进一步加重,手指、上下肢运动麻痹,但腱反射尚存在。
重度者全身运动麻痹,骨骼肌松弛无力,言语不清,咽下困难,紫绀,血压下降,意识尚清楚。
极重度者意识不清,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河脉鱼中毒发病急速而剧烈,潜伏期短,一般食后10分钟到3小时即发病,病情发展迅速,严重者在10~30分钟死亡。
一旦发生河脉鱼中毒必须迅速进行抢救,以催吐、洗胃与下泻为主,配合对症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
河豚鱼的主要预防控制措施:河脉毒素耐热医学教`育网整理,一般120℃60分钟才才可破坏,一般家庭烹调方法难以将毒素去除。
最有效的预防中毒方法就是将河豚鱼集中处理,禁止出售。
加工盐腌制品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剖腹去内脏、去头,反复冲洗,完全去除血污,不新鲜的鱼不得加工。
出售干制品时,必须经过检测证明无毒后方可出售。
同时,还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河脉鱼有毒并能识别其形状,以防误食中毒。
(2)含高组胺鱼类中毒
含高组胺鱼类中毒是由于食用含有一定数量组胺的某些鱼类而引起的过敏性食物中毒。
引起此种过敏性食物中毒的鱼类主要是海产鱼中的青皮红肉鱼。
青皮红肉鱼类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主要是因此类鱼含有较高量的组氨酸。
当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污染于鱼体的细菌如组胺无色杆菌,产生脱羧酶,使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
中毒机理是为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支气管收缩,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中毒常因食用不新鲜或腐败的青皮红肉鱼而引起中毒。
腌制咸鱼时,如原料不新鲜或腌的不透,含组胺较多,食用后也可引起中毒。
组胺中毒的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
潜伏期一般为0.5~1小时,短者只有5分钟,长
者4小时,表现为脸红、头晕、头痛、心跳加快、脉快、胸闷和呼吸促迫、血压下降,个别患者出现哮喘。
治疗首先催吐、导泻以排出体内毒物;抗组胺药能使中毒症状迅速消失,可口服苯海拉明、扑尔敏,或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医学教育`网整理,同时口服维生素C.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防止鱼类腐败变质,食用鲜、咸的青皮红肉类鱼时,烹调前应去内脏、洗净,切段后用水浸泡几小时,然后红烧或清蒸,酥闷,不宜油煎或油炸,可适量放些雪里红或红果,烹调时放醋,可以使组胺含量下降。
(3)鱼胆中毒
人们日常吃的青鱼、草鱼、鲤鱼、鲢鱼以及绍鱼等,其鱼胆都有一定的毒性。
有的人因不了解这一点,常服用鱼胆来治病,易造成鱼胆中毒。
鱼胆的毒性主要为胆汁成分对人体细胞的损害作用及所含组织胺类物质的致敏作用。
鱼胆不论生食或熟食,都可以引起中毒,中毒量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中毒的潜伏期很短,一般在食后30分钟发病,临床表现有恶心、上腹部不适,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偶有黑便等胃肠道症状。
中毒较重的,可出现肝大、黄疽、肝区压痛、颜面浮肿,还有少尿、蛋白尿、血尿和无尿、腰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有的还有心肌损害,出现心率快、心脏扩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烦躁不安、抽搐、昏迷。
对鱼胆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只能进行催吐、洗胃、导泻,保护肝肾功能等对症治疗,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肝泰乐及大量维生素C 等保肝药物。
若出现休克,应让其伏卧,头稍低,并急送医院救治。
(4)动物甲状腺中毒
动物甲状腺中毒是因吃未摘除甲状腺的动物血脖肉、喉头气管,混有甲状腺的修割碎肉,或误将制药用的甲状腺当肉吃而引起的。
甲状腺的主要成分是甲状腺激素,化学物理性质比较稳定,要加热到600℃以上才能破坏。
因此,一般烹调方法很难将其破坏。
食入动物的甲状腺后,突然大量外来的甲状腺激素扰乱了人体正常的内分泌活动,特别是严重影响了下丘脑功能,而造成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医学教育`网整理。
甲状腺中毒的中毒量不同,有吃入甲状腺3g而发生中毒的,也有只喝一羹匙含甲状腺的炖汤而出现中毒症状的。
最少的只吃入1.8g甲状腺就发生中毒。
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潜伏期最短为1小时,一般多在12~24小时,主要表现为头痛、心慌、气短、烦躁、全身无力、四肢酸痛(尤以脐肠肌为显)、心律失常、抽搐、食欲减退或亢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失眠、多汗、发热、视物不清、脱发、昏迷等。
其中最多见的是头晕、头痛;脱发也较常见,重者可大片脱落,形成局部秃头;孕妇中毒后引起流产或早产;乳母食甲状腺中毒后,婴儿吃母乳亦能引起中毒。
治疗以催吐、洗胃、导泻为主,并应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为禁止食用动物甲状腺,屠宰家畜时应严格要求摘除甲状腺并妥善处理,防止在修割的碎肉中混进甲状腺,向广大群众宣传甲状腺中毒危害,预防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