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行为评估报告实例
自闭症儿童行为功能评估的个案分析

自闭症儿童行为功能评估的个案分析自闭症儿童是指在社交互动、语言沟通和行为兴趣方面存在障碍的一类儿童。
为了更好地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行为功能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针对一个自闭症儿童进行个案分析,介绍行为功能评估的步骤及其意义。
该自闭症儿童名为小明,男性,7岁,主要表现为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流、行为刻板等特点。
针对小明的情况,进行行为功能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收集信息了解小明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和教育情况,以及注意到小明行为异常的时间和情境等。
向小明的家长或其他相关信息提供者收集这些信息。
第二步:观察在小明生活的不同场景中进行观察,例如家里、学校等,观察小明的行为表现以及观察是否有特定的刺激引起了他的注意。
第三步:确定目标行为根据收集的信息和观察结果,在观察中选择几个特定的目标行为,例如小明是否会与他人交流,是否会从数量有限的物品中选择,等等。
第四步:实施干预计划通过制定干预计划,使用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来增加或减少目标行为的出现。
例如鼓励和奖励小明与他人的交流、鼓励他自己选择物品等。
监测干预计划的效果,例如观察小明是否出现某个特定的行为,记录出现了多少次以及持续的时间等。
此外,也要记录干预计划的执行情况,例如实施的时间、措施的具体细节等。
根据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发现行为功能评估具有以下意义:第一,了解小明的情况行为功能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小明的情况,包括他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以及兴趣爱好等。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明的行为问题。
第二,发现问题并确定目标通过行为功能评估,我们可以发现小明的问题和行为困难,并根据这些问题和障碍来确定目标。
这有助于我们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计划,帮助小明克服困难,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
第三,监测干预计划效果行为功能评估可以监测干预计划的效果,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一旦干预计划开始实施,我们可以通过细致的数据收集来监测干预措施的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以便于达到预期目标。
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论文设计

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摘要智力障碍儿童在认知与沟通能力的发展上普遍受限,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很容易产生不同类型和形式的行为问题。
这不仅会妨碍其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也会给家长、老师或同伴带来困扰,故不容忽视。
因此,行为问题干预在特殊教育领域中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本研究以一名智力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评估、直接观察与功能性分析三种方式对其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行为评估,并依据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结果从前事控制、后果处理、行为训练等方面制定适切的干预策略。
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实验研究中的A-B-A-B倒返多基线实验设计,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制定适切的干预策略,探讨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成效,减少或者改变智力障碍儿童的问题行为。
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功能性行为评估能更加准确地确定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功能;2.功能性行为评估及干预能有效改善智力障碍儿童的问题行为。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功能性行为评估;单一被试研究Case Study of 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 andIntervention on Behavior of IntellectualDisabilities ChildrenAbstract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re generally restric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y have varying difficulties in the study and life, and are prone to behavior problem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forms. This will not only hinder their own learning and life, but also bring trouble to parents, teachers or peers. Behavior problem intervention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field of special education.The researcher selects one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children, using three ways of indirect assessment, direct observ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manipulations to assessment the functional of behavior, and formulate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rom antecedent strategies, the consequences strategies, behavior training, and the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function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The study used a single subject study of A-B-A-B to withdraw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Based on 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were develope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 on problem behaviors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children, and to reduce or change problem behaviors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children. Thus the following research conclusions were drawn:1. 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 can more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function of behavior problem for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children;2. 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behavior problem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children .Keywords: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Children, 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 behavior problem, single subject study.目录一、问题提出 (5)(一)研究的背景与动机 (5)1.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的重要性 (5)2.现有对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的不足及功能性行为评估的介入 (5)(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6)1.研究目的 (6)2.研究内容 (6)(三)研究意义 (6)1.理论意义 (6)2.实践意义 (6)二、文献综述 (7)(一)概念界定 (7)1.智力障碍 (7)2.问题行为 (8)3.功能性行为评估 (8)(二)问题行为认识的研究 (8)1.国外对问题行为认识的研究 (8)2.国内对问题行为认识的研究 (10)(三)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相关理论 (11)1.功能性行为评估的内涵 (11)2.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方法 (12)三、研究方法 (13)四、研究设计 (14)(一)研究对象 (14)1.基本资料 (14)2.确定小轩需要干预的问题行为 (14)(二)干预目标 (15)(四)实验设计 (15)(五)研究工具 (16)五、研究过程 (16)(一)目标行为的功能性行为评估 (16)1. 目标行为的定义 (16)2. 目标行为功能的诊断与评估 (17)(二) 以功能性的评估为基础提供积极行为支持 (19)1.不顺从行为—不完成任务行为的干预 (19)2.破环课堂行为—拍手行为的干预 (21)六、研究结果与建议 (22)(一)问题行为干预成效分析 (22)1.“不完成任务”行为的变化分析 (25)2.“拍手”行为的变化分析 (26)(二) 研究结论 (27)1.功能性行为评估能更加准确地确定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功能 (27)2.功能性行为评估及干预能有效改善智力障碍儿童的问题行为。
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功能评估的个案分析

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功能评估的个案分析摘要本文以一名自闭症儿童为例,运用功能性行为评估方法对其课堂干扰行为进行了评估,详细分析了其课堂行为的功能及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干预措施,进行实施。
该儿童的行为变化验证了最初的行为功能假设。
研究结果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干预提供了一种思路。
关键词自闭症课堂干扰行为功能性行为评估课堂干扰行为指课堂时间里,以口语或肢体的方式,打断别人正在进行的活动,影响教师教学和其他同学学习,扰乱课堂秩序,并且对自身学习和人际关系造成困扰的行为。
①课堂干扰行为严重地妨碍了自闭症儿童正常的学习、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对其社会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功能性行为评估通过收集与课堂干扰行为有关的一系列前奏事件、行为及行为结果方面的资料,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而制定干预措施。
它是对个体实施积极行为支持干预的基础,这种方法将问题行为称为干扰性行为,认为干扰性行为与个体所处的当前情境因素直接相关,并具有某种功能,而且系统控制这些情境因素可以减少挑战性行为的发生。
这一策略已经被用于对自闭症及其他严重发展性障碍儿童的行为评估实践中。
本文详细阐述了运用功能评估方法对一名自闭症学生进行行为评估的过程。
一、案例基本情况小涵,男,10岁,重庆某特校二年级学生。
出生时情况正常,2岁多一次严重的发烧后表现出异常行为,经诊断为自闭症。
无家族遗传史, 孕期母亲情况正常。
该儿童与人没有对视,也不与其他儿童游戏玩耍;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有时口中喃喃自语,但内容无法让人理解,有时能模仿简单口语,但不主动与人对话;对上课、学习没有兴趣, 偶尔能听从教师指令,无法完成作业;经常在课堂上出现尖叫、大笑;惧怕人多的环境;偶尔也会突然大哭发泄情绪。
据父母介绍,该儿童从3岁多开始在私营机构接受训练,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口语, 如妈妈、爸爸、再见等,但发音仍然不够准确。
二、行为功能评估的过程(一)确定小涵需要干预的行为基于对小涵课堂行为的观察发现其课堂干扰行为主要表现在:(1)拍头并大哭。
自闭症儿童行为功能评估的个案分析

自闭症儿童行为功能评估的个案分析姓名:彭馨怡专业班级:特殊教育(本)13-2 学号:201311415230、目的通过对此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从而得到评估结果,并针对该儿童的功能性行为评估结果设计干预方案,进行实施。
在对该儿童观察时注意与挑战性行为有关系的事件,配合个案观察记录表进行实施。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姓名:兮兮性别:男4岁被确诊为中度自闭症,现就读于某特殊学校五年级三、评估及干预计划的制定和实施1、确定兮兮需要干预的行为此过程作为干预计划制定的首要过程,应当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以及记录来完成。
对行为发生频率根据从不、有时、常常、频繁及绝大多数进行5级评分。
通过对兮兮的观察,发现目前兮兮主要的挑战性行为是:上课期间下位四处乱晃,上课期间不看书一直用手翻课本,不听老师的指令,重复自己的话语,上课时抢夺其他同学的书本,擅自拿别人的东西。
教师对上述行为发生频率的评分如表1表1挑战性行为发生频率评分结果行为发生频率评分(1-5)上课时四处乱晃 5不断翻课本 4上课时抢夺同学书本 4自说自话 3不听老师指令 3擅自拿别人的东西 2对教师评分为5分和4分的行为进行了3周的课堂观察和记录。
结果表明,兮兮四处乱晃的行为每堂课上课时都会出现,每堂课四处乱晃的时间长达十五分钟。
翻课本的行为除了部分兮兮感兴趣的绘画、舞蹈等课堂不会出现以外。
其他课程都会出现。
而抢夺课本的行为同样每天都会出现。
而根据观察结果,确定四处乱晃,不断翻课本,抢夺同学书本等行为作为干预的目标。
2、确定挑战性行为的发生情境和行为结果此阶段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情境中引发和维持挑战性行为的因素。
在4周的观察时间内,运用ABC行为观察法对个体行为发生的前奏事件、行为表现及行为结果进行了记录。
对行为分析结果见表2。
表2兮兮挑战性行为观察记录分析行为表现(Behavior)发生情境(Accident)行为结果(Consequence)行为功能教师讲课期间要求其回到座位,暂时性回到座位负强化上课四处乱晃教师没有下达指令,其无事可做教师给其布置任务,到任务完成为止坐在座位正强化其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设计其感兴趣教学环节,持续坐在座位正强化不断翻课本其对所上课程不感兴趣老师不理会或阻止,持续翻书自我刺激上课时抢同学的课本自己的课本被自己翻烂了不愿意听教师讲课用其他书本代替,则不再抢其他同学课本教师不予理会,则持续行为正强化自我刺激自说自话无特殊原因,案主想重复最近较常听到话语,逃避交流教师进行阻止,没有效果负强化擅自拿别人的东西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教师满足其需求,则行为停止正强化3、判断兮兮挑战性行为的功能从表2可以看出,兮兮发生的行为与发生的情景有密切关系,而最终行为结果与教师进行的干预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系。
运动功能与功能性活动评估

04
运动功能与功能性活动评估的应用
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与功 能性活动评估 在康复治疗中 起到关键作用, 帮助患者恢复 日常生活能力。
通过评估,可 以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计划, 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满意度。
评估结果可以 为康复治疗师 提供反馈,调 整治疗方案, 确保患者得到 最佳的治疗效
果。
运动功能与功 能性活动评估 的应用有助于 降低患者的致 残率,提高生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安全性考虑
评估前需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避免因运动而导致的意外伤害。 评估过程中需注意患者的反应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和方式。 评估后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评估师需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能够正确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功能性活动能力。
个体差异性
不同个体之间的 生理、心理和健 康状况存在差异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评估 学生的运动功能 和功能性活动能 力,为个性化体 育教学提供依据。
康复治疗:评估 患者的运动功能 和功能性活动能 力,制定康复计 划并监测康复效 果。
运动员选材:评 估运动员的运动 功能和功能性活 动能力,选拔具 有潜力的优秀运 动员。
运动科学研究: 用于研究运动对 人体健康的影响, 探索运动与人体 生理、心理等方 面的关系。
实验法:通过 让患者完成特 定的运动任务, 评估其运动功
能水平。
问卷法:使用 运动功能问卷, 了解患者的主 观感受和运动
功能状况。
评估指标
肌肉力量评估 关节活动度评估 平衡与协调性评估 肌肉耐力评估
评估流程
评估目的:确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状况,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评估内容:关节活动度、肌力、协调性、平衡能力等
运动功能与功能性活动评估

运动功能与功能性活动能力评估
主动关节活动度 被动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
肌张力
浅反射、深反射、发育过程中的反射与反应
反射与反应
肌力
Brunnstrom量表
动作模式
功能性活动
徒手肌力测试MMT
改良Ashworth量表
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 ADL index 功能性独立量表FIM
1、关节活动度
部位
评估方法 1、初步观察 是否出现不当的协同动作 是否完全缺乏自主性动作 通过触摸感受肌肉张力 2、被动关节活动测试 改良Ashworth 量表 钟摆测试pendulum test 受试者坐在床边,小腿自然下垂 测试时,检查者用手抬起其小腿至完全伸直, 然后松手,然后让小腿在重力和惯性作用下摆动
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中的功能水平及评分标准
功能水平
评分标准
得分
完全独立
该活动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规范地、安全地完成,无需修改活动,无须辅助设备或用具
7分
有条件独立
在完成该活动中,需要辅助设备或用具;或需要较长的时间;或存在安全方面的顾虑
共同运动
手伸向两膝之间
上肢伸展共同运动 肩胛骨前伸 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伸 前臂旋前 腕和手常为伸腕、屈指
共同运动
下肢伸展共同运动 髋关节后伸、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 踝跖屈、内翻 下肢屈曲共同运动 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膝关节屈曲 踝背屈、外翻
分级
上肢
手
下肢
1级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弛缓,无随意运动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
分级
功能性行为评估报告实例

功能性行为评估报告实例盈盈,女,八岁,身体发育正常,有自闭倾向,无法主动与他人产生互动。
研究者从盈盈咬手、咬脚、撕扯衣服等一系列问题行为中,将不停的舔嘴唇为急需进行干预的目标行为,因为嘴唇已经被她舔得变形了。
经过系统的常规性评估,没有造成目标行为的生理及心理的原因。
研究者开始对她的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
(一)“ABC行为观察表”的记录结果研究者对盈盈观察了五天,每次进行40分钟,观察情境分别为语文课、体育课、课外活动,以ABC行为观察表进行记录。
依据观察结果得知盈盈问题行为的类型为“自我刺激”。
(二)“问题行为动机量表”分析的结果表3-9 盈盈问题行为动机量表分析结果行为类型总分平均得分行为频率分级自我刺激25 3.12 1逃避12 1.37 20 0 4获得他人注意3 0.50 3获得实质性东西(三)访谈结果1.自我刺激一天当中,盈盈的问题行为“随时都可能发生”,而且“什么情境都可能发生”,“在一般情况下,盈盈通常对周围的人和事都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没有人会影响她的行为,但是当盈盈独处的时候,问题行为最可能出现”,此外,盈盈“不是想获得某些实质物品,只是因为自己想舔,所以才出现问题行为”。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其问题行为的功能为“自我刺激”。
2.逃避“当上团体游戏类的课程的时候,盈盈的问题行为出现次数会明显增多,可能是因为她有自闭倾向,无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吧”,老师认为盈盈想利用行为问题达到“逃避工作”的目的,据此推测其问题行为的功能为“逃避”。
(五)综合结果综合盈盈甲的“ABC行为观察记录表”、“问题行为动机量表”、及访谈的结果,盈盈问题行为的功能为“自我刺激”及“逃避指令”。
功能性行为评估法的具体操与应用

乱动不安静
离开座位
ABC观察表结果
A(前奏事件或情境 事件) B(行为) C(行为结果) 老师点他名字要他 到黑板前面写字。 他叫声停止,很高 兴地上来。 F(行为功能)
上课时老师在前面讲 韩坐在座位上” 生字的写法 啊-啊”的大叫 马上课时不好好坐, 跪在凳子上,老师用 手敲了一下他的腿, 要求他坐好 他变得不高兴, 趁老师不注意跑 到教室后面拿柜 子里的玩具
三、FBA的方法
(一)间接评估 1.功能性的评估访谈 《功能分析访谈简表》 2.功能性评估量表 《动机评估量表》 (二)描述性分析 ABC观察法 (三)功能分析 实验方法验证假设
对问题行为的描述示例
问题行为 姓名 韩昕宇 常规描述 大叫哭闹 行为具体表现
坐在座位上嘴里发出“啊”的 叫声,或者闭着眼睛张嘴大哭。 自己离开座位用手点电脑想放 儿歌,或者抢其他同学手中的 书、学具,很少能安静地坐在 座位上。 未经老师允许自己离开座位去 做其它事情,如上厕所、到教 室后面拿玩具,或者去拿老师 放在桌子上的教具。
正强化——获得老 师关注
老师把他带回座位, 负强化——逃避老 命令他坐好 师的批评
老师上课时放儿歌, 杨自己跑下座位 放完一段后点暂停, 去用手动电脑, 开始讲课 想继续播放儿歌
老师把他带回座位, 感觉刺激——视听 拉上黑板,他又跑 刺激 下座位去点电脑
课 堂 干 扰 行 为
杨许荃
乱动不安静
马诗源
离开座位
确定需要干预的问题行为
行为名称 行为频率(次) 持续时间(s) 强度(力量) 哭叫声音很大,影 响甚至中断老师上 课。
大叫哭闹
7 乱动电脑3次
最长1分钟 平均20s/次 5-10s/次 10s/次 平均10s/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性行为评估报告实例
盈盈,女,八岁,身体发育正常,有自闭倾向,无法主动与他人产生互动。
研究者从盈盈咬手、咬脚、撕扯衣服等一系列问题行为中,将不停的舔嘴唇为急需进行干预的目标行为,因为嘴唇已经被她舔得变形了。
经过系统的常规性评估,没有造成目标行为的生理及心理的原因。
研究者开始对她的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
(一)“ABC行为观察表”的记录结果
研究者对盈盈观察了五天,每次进行40分钟,观察情境分别为语文课、体育课、课外活动,以ABC行为观察表进行记录。
依据观察结果得知盈盈问题行为的类型为“自我刺激”。
(二)“问题行为动机量表”分析的结果
表3-9 盈盈问题行为动机量表分析结果行为类型总分平均得分行为频率分
级自我刺激25 3.12 1
逃避12 1.37 2
0 0 4
获得他人注
意
3 0.50 3
获得实质性
东西
(三)访谈结果
1.自我刺激
一天当中,盈盈的问题行为“随时都可能发生”,而且“什么情境都可能发生”,“在一般情况下,盈盈通常对周围的人和事都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没有人会影响她的行为,但是当盈盈独处的时候,问题行为最可能出现”,此外,盈盈“不是想获得某些实质物品,只是因为自己想舔,所以才出现问题行为”。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其问题行为的功能为“自我刺激”。
2.逃避
“当上团体游戏类的课程的时候,盈盈的问题行为出现次数会明显增多,可能是因为她有自闭倾向,无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吧”,老师认为盈盈想利用行为问题达到“逃避工作”的目的,据此推测其问题行为的功能为“逃避”。
(五)综合结果
综合盈盈甲的“ABC行为观察记录表”、“问题行为动机量表”、及访谈的结果,盈盈问题行为的功能为“自我刺激”及“逃避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