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同源四倍体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倍体与多倍体育种》课件

《倍体与多倍体育种》课件
总结词
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通过增加作物的染色体数,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作物 的产量。
详细描述
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通过染色体加倍和筛选等步骤,创造出具有优良产量性状的作物新 品种。这些新品种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养分,产生更多的生物量 ,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在产量育种中,多倍体育种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
倍体在生物界中的分布
总结词
倍体在生物界中广泛分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详细描述
倍体在生物界中广泛分布,不仅存在于植物界,也存在于动物界和微生物界。在植物界中,多倍体的 植物较为常见,如马铃薯、小麦等。在动物界中,也有一些多倍体的动物,如某些鱼类和昆虫。此外 ,在微生物界中也有一些多倍体存在。
提高园艺植物观赏价值
多倍体育种可以改善园艺植物的花色 、花型、株型等观赏特性,提高其观 赏价值。
倍体育种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培育高产奶牛品种
通过多倍体育种可以培育出产奶量更高、奶质更优的奶牛品种, 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改善肉质和生长性能
多倍体育种可以改善肉用动物的生长速度、肉质和脂肪含量等品质 特性,提高其商业价值。
《倍体与多倍体育 种》ppt课件
目录
• 倍体的概念与类型 • 多倍体育种的方法 • 倍体育种在农业上的应用 • 多倍体育种在农业上的应用 • 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倍体的概念与类型
倍体的定义
总结词
倍体的定义是指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的个体。
详细描述
在生物学中,倍体的定义是指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的个体。通常情况下 ,大多数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但某些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可能会 出现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从而形成倍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5.2拓展资料: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5.2拓展资料: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一、同源多倍体同一物种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称为同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在植物界是比较常见的。

由于大多数植物是雌雄同株的,两性配子有可能同时发生减数分裂异常,结果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不减半,然后通过自交形成多倍体。

多倍体在动物中比较少见,这是因为动物大多数是雌雄异体,染色体稍微不平衡,就容易引起不育,甚至使个体不能生存,所以多倍体动物个体通常只能依靠无性生殖来传代。

例如,有一种甲壳动物,它的二倍体个体进行有性生殖,而四倍体个体则进行无性生殖。

此外,在蝾螈、蛙以及家蚕等动物中,也发现过三倍体和四倍体的个体,但是都没有能够连续传代。

同源多倍体中最常见的是同源四倍体和同源三倍体。

同源四倍体是正常二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例如,马铃薯就是一个天然的同源四倍体。

人为地用化学药剂秋水仙素等处理发芽的水稻种子,可以获得人工同源四倍体水稻。

大麦、烟草、油菜等用化学药剂处理,也可以获得同源四倍体。

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相比,大多表现出细胞体积的增大,有时出现某些器官的巨型化。

这种巨型化一般都表现在花瓣、果实和种子等有限生长的器官上。

但是多倍体化却很少导致整个植株的巨型化,有时甚至相反。

这是因为植株的体积不仅取决于细胞的体积,还取决于生长期间所产生的细胞的数目。

通常情况下,同源多倍体的生长速率比其二倍体亲本低,因而大大限制了生长过程中细胞数目的增加。

在自然条件下,同源三倍体的出现,大多是因减数分裂不正常,由未经减数分裂的配子与正常的配子结合而形成的。

香蕉是天然的三倍体植物。

它一般只有果实,种子退化,以营养体进行无性繁殖。

采用人工手段使同种植物的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杂交,也可以获得同源三倍体植物。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倍体植物由于染色体配对发生紊乱,通常很难正常分裂并形成有功能的配子。

例如,在分裂前期,每种染色体有三条,它们既可以组成三价体(三条染色体连在一起),也组成二价体(两条染色体连在一起)和单价体(一条染色体单独存在)。

遗传学绪论PPT课件.ppt

遗传学绪论PPT课件.ppt
➢ The central dogma (中心法则) in biology is that information flows from DNA to RNA to protein.
2024/9/29
Genetics
33
DNA Replication: Propagating Genetic Information
➢What is gene? ➢Genes were shown to consist of substances
called nucleic acids.
2024/9/29
Genetics
28
2024/9/29
Genetics
29
3、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Sequencing DNA and Cataloguing Genes
➢Replication (复制) ➢Expression (表达) ➢Mutation (突变)
2024/9/29
Genetics
20
Key Points
➢Gene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hereditary materials.
➢The hereditary material explains bot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organisms.
2024/9/29
Genetics
22
1、Mendel: Genes and the Rules of Inheritance
2024/9/29
Genetics
23
2024/9/29
Mendel’s method involved hybridizing plants that showed different traits—for example, short plants were hybridized with tall plants—to see how the traits were inherited by the offspring.

《同源染色体》课件

《同源染色体》课件

同源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疾病预防与治疗
预防
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以提前发现同源染色体异常, 避免遗传疾病的发生。
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传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和 生活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THANKS FOR WA复制,染色体 数量加倍,此时没有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Ⅰ
初级性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 开始配对形成四分体。
初级性母细胞的形成
原始生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成为初级性母细 胞,此时仍无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Ⅱ
经过减数分裂Ⅱ,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 同子细胞中。
同源染色体的形成机制
《同源染色体》PPT 课件
目录
• 同源染色体的定义 • 同源染色体的形成 • 同源染色体的功能 • 同源染色体的变异 • 同源染色体与遗传疾病
01
同源染色体的定义
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同源染色体是指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分 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
基因突变的后果
导致基因功能的丧失或改变,影响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重组
同源染色体的基因发生重新组合, 导致基因的重新排列和组合。
05
同源染色体与遗传疾病
同源染色体异常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同源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遗传物质的不稳定,从而引发遗传疾病。
同源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可以导致基因表达的异常,进而影响细胞和器官的功 能。
详细描述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通过配对、交换和分离等过程,实现遗传信息 的重组和分配,最终形成具有新遗传特征的配子,保证生物的繁殖和遗传多样 性。

遗传学--ppt课件全篇

遗传学--ppt课件全篇
真核生物一个mRNA只编码一个基因;原核生 物一个mRNA编码多个基因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的翻译
遗传密码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 遗传密码为三联体 • 遗传密码不重叠(少数例外),在一个mRNA上每个核苷
三点测交
干扰与并发
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 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称为干扰或干涉 (interference,I )
对于受到干扰的程度,通常用并发系数或符合系数 (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C )来表示
并发系数 = 实际双交换值 / 理论双交换值
非整倍体
超倍体(hyperploidy)
指体细胞中多若干条染色体的个体 超倍体的来源
• 由于减数分裂时个别染色体行为异常所致 n +1 配子与 n 配子结合形成三体(trisomy)
• 两个相同的 n + 1 配子结合形成四体(tetrasomy) 两个不同的 n + 1 配子结合形成双三体(double trisomy)
X三体综合征 Klinefelter (克氏)综合征
(又称小睾丸症)
超Y综合征
典型核型
45,X 47,XXX 47,XXY
47,XYY
主要特征
卵巢发育不全,呈索条状,不育,乳房不发育,蹼颈, 肘外翻 大多患者外表正常,内外生殖器、性功能一般正常,少 数卵巢功能异常。有生育能力或不育等
先天性睾丸不发育,智力低下,乳房发育等
Cy + +S
+S ×
Cy +
Cy +
Cy +
Cy +
+S
Cy - 果蝇翘翅基因
+S

染色体数目畸变ppt课件

染色体数目畸变ppt课件
优点: 全是绿苗
普通大麦单倍体胚和植株
3. 多倍体(Polyploid)
1926年木原均和小野第一次提出了同源多倍体 和异源多倍体的概念。
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 —— 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 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得到。 异源多倍体 Allopolyploid: —— 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 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 复制后基因为:AAAAaaaa ● 染色单体随机分离情况下二显体(AAaa)配子的基
因型和比例:
AA的组合数 C42 6 Aa的组合数 C41C41 16 aa的组合数 C42 6
●配子比例为:AA:Aa:aa=3:8:3
同源四倍体染色单体随机分离的结果
异源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是生物进化、新物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1) 2/1 (2) 2/1 (单价体随机进入一个二分体细胞)
1/1 (单价体丢失)
分离结果与遗传效应
(1) 配子的染色体组成极不平衡 (2) 高度不育
同源三倍体染色体的联会
联会配对不紧密, 为局部联会。
同源三倍体染色体的联会与分离
Triploids(三倍体)
三倍体无籽西瓜
Triploids
But polyploid is frequently seen in plants.
同源多倍体
(一) 同源多倍体的特征 1. 形态特征:(一般情况下)
• 细胞与细胞核体积增大; • 组织器官(气孔、保卫细胞、叶片、花朵等)巨大化,
生物个体更高大粗壮; • 成熟期延迟、生育期延长。
Tetraploids (4X), hexaploids (6X), octaploids (8X) Increasing ploidy, increasing size

《多倍体育种》PPT课件

《多倍体育种》PPT课件
总之:
****多倍体的产生是植物对不利条件的适应,是自然选 择的结果,从而进化发展成新的变种或物种。
精选ppt
14
小 麦 属 精物选ppt种 的 进 化
15
芸 苔 属 物 种 的 二 倍 成体 与 异 源 四 倍 体 的 形
芥菜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黑芥
• 芸薹属有三个二倍体基本种; • 分别有染色体数目不等的染色体组; • 形成异源多倍体
化学物质有富民农、萘嵌戊烷、吲哚 乙酸及应用效果最好且最为广泛的秋水 仙素。许多育种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 开始积极地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精选ppt
30
精选ppt
31
精选ppt
32
精选ppt
33
精选ppt
34
精选ppt
35
④滴液法 处理较大植株的顶芽、腋芽时, 常用浓度为0.1%~0.4%,每日滴一至数次, 并反复处理数日,使溶液透过表皮浸入组 织内起作用。也可先用小片脱脂棉包裹幼 芽,再往上滴药剂把棉花浸湿。
• 3x, 4x grape
Big fruits, seedless
• 4x Tomato
High Vc content
• 3x watermelon
Big fruit, seedless
• 3x azalea 杜鹃花 Big flower, long period of flowering
精选ppt
精选ppt
26
▪ 最好选择能单性结实的品种 Capable of asexual
fruit setting
对于果树,染色体多倍化后,常常会使育性 降低。
▪ 选用多个品种进行处理Treat more varieties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1-7)PPT课件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1-7)PPT课件
1. 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区别 2.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与有效放大倍数 3.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021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A)和成像原 理(B)(图3-10)
2021
电子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区 别(表3-1)
2021
(二)、主要电镜制样技术
1. 超薄切片技术:切片厚度一般仅为40~50nm 2. 负染色技术:用重金属盐对电镜样品进行染色的技术,使
普通光学显微镜成像示意图(图3-2 )
2021
决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的要素(图3-3 )
D = 0.61 λ∕[N ·sin(α/2)] • D: 分辨率 • λ:入射光的波长 • N:介质的折射率(1或1.5) • α:物镜的镜口角
2021
石蜡切片的制备程序(图3-4)
2021
(二)、相差显微镜和微分干涉显微镜
2021
第二节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细胞的发现 二、细胞学的建立及其意义 三、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四、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及其发展 五、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2021
重要概念与学说
• 原生质体 (protoplast ):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或其他 去壁细胞。
• 细胞学说(cell theory ):生物科学的重要学说之一,包 括三个基本内容:所有生命体均由单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细胞只能由原有细胞 分裂产生。
2021
病毒的基本类型(图2-14)
2021
病毒结构的示意图(图2-15)
2021
戊型肝炎病毒的冷冻电镜图片(图216)
2021
在细胞核内增殖的腺病毒(图2-17)
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察,具40条染色体的4n玉米,产生的雄配 子中含有20条染色体的占42%,其余均为非整倍体。
Dawson(1962)研究,同源四倍体番茄的花粉 (n=24)只占75%,其它25%的花粉含有多于或少于
n=24的染色体数。
2020/10/28
14

2020/10/28
15
2、配子传递
产生的非整倍体配子,雌雄配子成活率相近,但 传递率不同,因为雄配子有竞争作用,所以没有雌配
子传递率高,也即整倍体配子通过花粉传递率高。
2020/10/28
16
同源四倍体后代当中,染色体数目存在差异:
例如,Randolph 1935 报告
4n玉米后Ⅰ20/20分离的占2/3
后代中 2n = 40
器官和组织变大。
2、代谢活性改变 四倍体细胞成份有所改变,如,水份、蛋白质、叶
绿素、纤维素、生长素等(有增有减)。
例如,生长素含量 4n<2n
∴一般4n生长缓慢,花期推迟,分蘖和分枝减少。大多数
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4n>2n;种子植物蛋白质含
量4n>2n;玉米,类胡萝卜素含量4n>2n,高43%
75-95%, 黑麦种在瑞典,结实率约为65%,在美国加
洲结实率达90%以上。
2020/10/28
18
U.Lsing 1967 研究四倍体大麦,F1优势不同结实率不同, F1优势越大,结实率越高,说明其非整倍体发育较好。
引起花粉和胚珠不育的原因不尽相同:
花粉育性:取决于小孢子发生过程
结实性:取决于(1)大孢子发生过程;
4n新种
(2)减数分裂异常 性母细胞(2n)→2n配子→有性结合→少数4n个体
不同物种或基因型产生2n配子频率不同:
例如,芸苔属
产生2n花粉频率 0.05-2.17%
紫苜蓿
4-37%
茄子
3-99%
玉米杂交种 产生2n卵频率 0.058-0.523%
(3)某些核基因促进2n配子产生
例如,玉米、曼陀罗、棉花、小麦等中曾报道有不联会基因,产生部分2n 配子及4n后代。
玉米中后期染色体伸长基因el,使卵细胞产生部分2n卵子,2n卵子 ×2n花
粉 →4n种子
2020/10/28
4
2、人工产生
(1)高温或低温处理幼胚,促使染色体加倍 1932. Randolph 玉米合子(2n)第一次分裂时
↓38-45℃处理 4n 三叶草、大麦、亚麻、苜蓿、剪秋罗等植物 2n合子 ↓40-50℃ 12-48小时 同样,获得成功 4n 频率 0.3~8.1%
2020/10/28
8
3、对环境条件要求改变
4、改变自交不亲和性 二倍体自交不亲和系(2n)加倍→4n→自交不亲和性
变弱或消灭,在配子体不亲和性中表现更甚。
2020/10/28
9
§7-2 同源四倍体的细胞学行为及可育性 一、同源四倍体的细胞学行为 二、同源四倍体可育性
2020/10/28
10
一、同源四倍体的细胞学行为
§7 同源四倍体
§7-1 同源四倍体的产生途径及表型效应 §7-2 同源四倍体的细胞学行为及可育性 §7-3 同源四倍体的基因分离
2020/10/28
1
§7-1 同源四倍体的产生途径及表型效应
一、产生途径 二、表型效应
2020/10/28
2
精品资料
一、产生途径
1、自然产生
(1)2n体细胞自然加倍→4n细胞或局部组织→无性繁殖(扦插或嫁接)
(2)胚囊发育过程;
(3)合子发育过程。
2020/10/28
19
2、可育性降低的原因
1/染色体数目不平衡
➢ 染色体总数不平衡
例如,4n玉米,小孢子(n=20)只占42%,后代
中整倍体植株只有51.7~62.2%。
➢ 4n玉米整倍体和4n非整倍体间,花粉育性和结实性
各自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见P200 表7-8) ➢ 染色体组内不同染色体间的不平衡影响配子和合子
1、联合与分离
同源四倍体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存在相同的亲合力,但 由于同源区段只能两两相互配对,所以,存在如下联合 形式:

分离:2/2 3/1
Ⅱ+Ⅱ
2/2
Ⅲ+Ⅰ
2/2 3/1 2/1
Ⅱ+Ⅰ+Ⅰ
2/2 3/1 2/1 1/1
2020/10/28
11
不同数目的交叉,中Ⅰ形成Ⅳ的构象:
2020/10/28
生理失衡,导致败育。
例如,同为4n玉米,即是细胞中为40条染色体,但同源染色
体有的可能5条,有的可能3条,虽然数目相互补偿,但内部
出现了不平衡,影响育性。
2020/10/28
20
2/.遗传原因---试验依据如下:
➢ 4n纯合体败育率 > 4n杂合体 败育率与遗传基础有关 例如,自交系(2n)加倍→ 4n 败育率高
占50%
=37-39
18.5
=41-42
31.5
苏联4n黑麦 2n = 28
89.5%
2n≠28
10.5%
2020/10/28
17
二、同源四倍体可育性
1、可育性降低 花粉和子粒可育性降低,这是同源四倍体的共同特征。
但不同植物的四倍体败育率不同,这不仅取决于遗传 背景,也与环境条件有关。
例如,玉米四倍体子粒败育率5-25%,即结实率
12
不同生物,Ⅳ出现频率:
四倍体 玉米、黑麦,中Ⅰ Ⅳ占2/3;
鸭跖草
Ⅳ占1/2以上;
茄属植物等
几乎无Ⅳ出现。
如果Ⅳ的每一臂上都有交叉,终变期和中Ⅰ可能形成 O4,如果有一臂无交叉,则成C4。 除Ⅱ+Ⅱ联会进行2/2均衡分离外,其它联合, 都有可能发生不均衡分离(3/1,2/1),因而造成
同源四倍体后代染色体数的不同及部分不育。
2020/10/28
5
(2)秋水仙加倍处理分生组织
2020/10/28
6
(3)组培 + 秋水仙处理 可提高再生株中4n的频率
(4)体细胞杂交 两种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诱发再生植株→异源四倍体。 烟草、茄科和十字花科植物已获成功。
2020/10/28
7
二、表型效应
1、巨大型: 同源四倍体,细胞体积变大,分生组织更明显,使
杂交种(2n)加倍→ 4n 败育率低
➢ 不同4n自交系间结实性存在差异 ➢ 4n 高育系 × 4n 低育系

F1 4n 高育系 ↓自交
× P(低育系) ↓
F2
多数高育 BC1 高育:低育 分离
➢ 增加4n杂合性,通过选择,可提高结实率
例如,Swaminathan & Sulbha 1959用油菜试验: 经19代选择,结果平均
结实数(4N)由 C1 的1.5粒提高到C19的16.8粒,但随之变化的是Ⅳ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