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理念教学下的师生关系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石。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帮助学生消除成长中的困难,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但在现实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构建并非易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
本文将从教育专家的视角,探讨如何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形成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特长、学习和发展速度。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出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应尽量避免偏袒或歧视任何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给予他们相同的尊重和关爱。
3.真诚交流沟通,建立信任。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聆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真诚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教师应保持透明和坦诚,让学生感觉到真诚的关怀和信任。
二、共同营造温情、关怀的课堂氛围1.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发表意见和参与讨论,营造一种积极主动互动、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3.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帮助。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1.拓展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2.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师生共同成长1.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教师应认识到自身教学水平的不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地服务学生。
浅谈新理念教学下的师生关系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浅谈新理念教学下的师生关系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作者:李慧芹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10期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至关重要,就政治课教学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做些构想和探索。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政治课教学;心理健康一、政治课教学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由于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政治课教学一直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引领着教学改革的方向。
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情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辩证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会迷失方向,在复杂的社会中不至于无所适从。
总之,政治课是当前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核心基地。
因此,在新理念教学环境下,在政治课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心理责无旁贷!二、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矫正不良的心理状态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人,是一个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所以,作为教师,特别是政治课教师应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读懂学生,特别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思想感受,才能对症下药,矫正学生有可能出现偏差的心理,使之健康发展。
作为政治教师应多了解学生,多和学生沟通,对导致学生思想困惑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应多加解释,多做疏导,以培养他们一个健康的心态看待社会,面对人生。
2.要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爱心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因此,出现不完善是正常的,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对待,就要理解学生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纠正错误,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如果身为人师者爱斤斤计较,喜欢小题大做,你的学生又怎么会是一个宽容的人呢?我们政治组此前曾作了一次《教师行为习惯问卷调查》,我们分别从初一到高二抽调了六十名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性别的学生来认真答题。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任 、融 洽 相处 的师生 关 系 。就 如 何 建 立 这 种 师 生关 系 , 本 文 谈 几点 初 浅 的认 识 。
一
的 主 导 者 ,而 不 是 主 体 。学 生 在 民 主 和 谐 的课 堂 氛 围 中 ,才 能 心 情 舒 畅 ,才 敢 想 、敢说 、敢 问 、敢 做 、敢 于 创 新 ,才 能 使 他 们 的创 造 力 得 到 充 分 的 发 挥 ,为 他
学 生 喜 欢 你 , 就 会 对 你 所 教 的 学 科 产 生 兴 趣 , 就 会 将
理 。教 师要 懂 得 学 生 的这 种 心 理 特 征 。该 表 扬 的 表 扬 ,
该 奖励 的 奖励 ,满 足 学 生 的 心 理 欲 望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老 师 的 尊 重 与 关 注 ;批 评 学 生 时要 注 意 方 式 方 法 ,能
应 新 课 程 的 教 育 、教 学 形 势 。 现 代 课 堂 教 学 , 需 要 教
爱 心 ,可 以感 动 上 帝 ,更 能 营造 和谐 的师 生 关 系 。 “ 人 心 者 ,莫 过 情 乎 ” 感 。爱 学 生 是 教 师 的 职 业 道 德 之
本 , 尊 重 学 生 是 师 生 关 系 的 基 石 。教 师 一 张 真 诚 的笑
・学 生 管 理 ●
浅 谈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师 生 关 系
●
汤 移 星
( 南 省 长 沙 市 明德 中 学) 湖
由 于 新 课 程 理 念 的 深 刻 变 化 , 教 师 的 角 色 需 要 重
应 扮 演 学 习 环 境 的营 造 者 、学 习 过 程 的参 与 者 、问 题
生 ,点 明错 误 所 在 ,分 析 错 误 原 因 , 指 出 错 误 危 害 即 可 ,不 能 一 味 地 指 责 ,无 限 度 地 上 纲 上 线 ,更 不 能 对
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

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师生关系是重要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
优秀的师生关系能够改善学生的情感状态、学习信心和倡导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不好的师生关系则可能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孤立、无助和忧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中的问题。
第一部分: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师生关系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但它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与老师相处,每个老师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方法,而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优秀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促进自尊心和自信心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帮助他们感受到被认可和重视。
老师的尊重和鼓励可以使学生感到被接纳和认可,并且鼓舞起他们的自信心。
这种情感状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 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老师们的态度和语言风格可以影响到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对学习感到积极和兴奋。
老师们也可以鼓励学生去追求知识,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以及抱着学习的好奇心去探索世界。
3. 减少不良心理状态师生关系也可以减少一些不良心理状态,如忧虑、孤独和沮丧。
收到老师的关心和关注,学生会感到受到了保护和爱护,从而减少了一些不良情感状态。
不仅如此,师生关系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产生影响。
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
第二部分: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想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建立信任信任至关重要,因为在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中,学生必须相信老师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而行动的。
老师们应该保持言行一致,让学生在他们身上看到可信的形象。
2. 关注学生情感状态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辅导员,老师们应该关心和支持学生的情感状态。
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和需求,让学生觉得自己被接受且有用,这是建立良好的教育与心理关系的重要因素。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师生关系:1教师要关心和热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去年我刚当班主任时,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我不知道要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读书。
直到我发现有些老师经常把那些学生叫到办公室里与他们谈谈心和对他们进行辅导,并对他们做得好的方面和有进步的进行表扬。
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迟到的现象少了,上课不再东张西望的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看到那些学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重要。
2教师要尊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性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
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
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
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
3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
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在我所任的班级里,我是让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并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
4教师要从以往的“主体”作用转变为现在的“主导”作用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德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
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
浅谈如何建立好新型的师生关系

浅谈如何建立好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一些教师对学生不友好的情况,这种恶劣的教育环境和师生关系无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更无法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作为主宰和权威,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
这种模式对教和学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也限制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为了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意开发学生的潜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在师生关系中,交流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交流和沟通,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最后,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尊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等方式来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教师需要转变角色,注重交流和沟通,注重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时,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正确引导他们的个性向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
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核心,让他们平等、合作、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主观地以组织或管理者的意识来约束和限制学生的发展。
为了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老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和主人。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浅谈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浅谈在新课改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
它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师生互爱的结果。
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师生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传统教育中,教师常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他们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对象;强调标准化的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树立起“只有差异,没有后进生,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有巨大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其体验、实践和参与,这些是教师所不能包办代替的。
新课程提倡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促进者的教师观。
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教师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
当今教学中有较多的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应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当小组活动有问题时,教师是他们的帮助者;当活动进程受到阻碍时,教师又应担当起促进者这一角色。
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与教师具有同样价值的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与学应是民主的,教学氛围应是和谐的。
二、教师要在改进教学法上下工夫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要从思想上去重视学生,从行动上去研究学生。
刻苦钻研教学法,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总结、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各种学习氛围,把复杂的内容条理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
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

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
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本文将浅谈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首先,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动力。
当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起亲近和信任的关系时,他们会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的指导、鼓励和支持能够让学生们感到被重视和肯定,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使他们能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次,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温暖、关怀和支持,从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这种支持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安全感,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适能力。
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教师的关怀和帮助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压力,减少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感。
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提供给学生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呢?首先,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困扰。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提供个性化的关怀和支持。
其次,教师应该做到公平公正,避免偏袒和歧视。
公正的教学可以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在决策和规划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参与权,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理念教学下的师生关系及其对学生
心理健康的培养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至关重要,就政治课教学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做些构想和探索。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政治课教学;心理健康
一、政治课教学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由于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政治课教学一直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引领着教学改革的方向。
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情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辩证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会迷失方向,在复杂的社会中不至于无所适从。
总之,政治课是当前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核心基地。
因此,在新理念教学环境下,在政治课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心理责无旁贷!
二、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矫正不良的心理状态
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人,是一个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
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所以,作为教师,特别是政治课教师应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读懂学生,特别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思想感受,才能对症下药,矫正学生有可能出现偏差的心理,使之健康发展。
作为政治教师应多了解学生,多和学生沟通,对导致学生思想困惑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应多加解释,多做疏导,以培养他们一个健康的心态看待社会,面对人生。
2.要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爱心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因此,出现不完善是正常的,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对待,就要理解学生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纠正错误,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如果身为人师者爱斤斤计较,喜欢小题大做,你的学生又怎么会是一个宽容的人呢?我们政治组此前曾作了一次《教师行为习惯问卷调查》,我们分别从初一到高二抽调了六十名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性别的学生来认真答题。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教师应该平易近人,关心学生,主动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能经常和学生沟通,而不喜欢那种高高在上、动不动就讽刺挖苦、自私自利而又心胸狭窄的老师。
3.多给学生一分自信、多一分表扬
教师应该用积极的、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评估学生的天性,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相信学生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让学生坚信自己有获得成功的信念,将有助于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出自己的潜能。
问卷调查还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而最讨厌受到老师的无端指责和歧视。
有材料报道:一位教育家到一个班级做实验,他随意从中抽出一部分学生进行谈话,告诉这些学生,他们是教育家,要从学生中选出来最聪明的孩子。
一段时间以后再来该校发现这些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正是这位教育家点亮了这些学生心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信念之灯。
4.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
政治课教师应该耐心地去倾听学生对这门课有什么要求,对某个问题有什么想法,这样才能“讲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疑”,思想政治课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为此,首先,要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学生的积极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
其次,教师要耐心而又善断。
教师必须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注意倾听学生所说的内容,善于发现学生所说内容中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允许学生迟疑和犹豫,允许学生发表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甚至是你备课时未曾考虑到的疑点,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
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关注,协同运作,才有可能有所建树。
我坚信:只要我们人人都行动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尝试,新
理念教学之花会开放得更加灿烂!新理念教学成果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1-04.
作者简介:李慧芹,女,1978年4月出生,大学本科,就职于安徽无为大江中学,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