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在中国古代的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
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极其璀璨,其中玉器文化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自上古时期至今,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一直是独特而又显赫的。
一、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自上古时期至今,玉器在中华文明中一直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夏代玉器多为勾玉和璧玉,商代出现了良渚文化的滑石器,至战国时期的玉器花纹更加精致,剑饰、鉴玉、勾腰等珠玉在先秦时期就得到了广泛传播。
秦汉之后,玉器的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更是不断加强,特别是在唐宋以及明清时期,玉器文化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
玉器既是贵重的艺术品,也是认识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历史知识、文化精髓和审美趣味在其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二、玉器的审美价值统观中国古代文化,玉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玉是一种毫无杂质的纯净质地,因此能够表现出其特有的美感。
玉器制作的外形和纹饰多是以吉祥、富贵、长寿为主题,而且都是与生俱来的度量完美,远离沟壑的自然十六异。
玉器的形态美和纹饰美,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各个历史时期的玉器形态和制作工艺都在表达对玉器审美价值的不断追求和创新。
无论是象征着权威的玉环、玺等,还是寓意着平安吉祥、祈求生养、长寿等的玉器饰品,它们都以其雄浑、华丽、精致、唯美的姿态寄托着玉器的审美价值。
三、玉器的历史价值从夏商到西周,玉器作为礼器、玺印及日常佩饰的重要装饰,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赖伯年在《中国古代玉器》中曾提出,在巧夺天工又具有美的玉器中,是一批批的珍奇之物,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历史资料,也许是由于存世量少,我们触及不到它的真正历史价值。
现在,能够在博物馆和拍卖会等地展示的古代玉器又是几何?故此,玉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不仅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文物,也可以作为研究我国史前文明、古代文化和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四、玉器的艺术价值玉器在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中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从上古时代起,中国人就将玉视为珍贵而神圣的石头,将其用于制作器物、礼品和装饰品。
玉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价值和美学意义。
下面我们将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器文化。
首先,中国古代人民将玉视为美好、吉祥与长寿的象征。
自古以来,玉器和玉石被人们奉为吉祥之物,被赋予了神秘和神圣的象征意义。
人们相信,佩戴玉石能够驱邪避凶、增加人的福气和福寿。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帝王、贵族和文人都喜欢佩戴玉石的原因。
玉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高贵的材质,成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其次,玉器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国古代人民相信“玉为贵物,贵物者所思慕”。
玉器被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器物和工艺品,如饰品、玉佩、玉册、玉杯等。
这些玉器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玉石的崇拜和热爱,更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和智慧。
古人注重玉器的精致和细腻,追求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让玉器成为一种艺术品。
此外,玉器还承载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文化传统。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礼品,用于表示友谊、爱情和亲情。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选择玉器作为礼物,送给亲友和亲密之人,以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和关怀。
送玉器的同时,也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传统文化的积淀传递给后代。
此外,玉器的制作工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玉器制作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制作技法独特而精湛。
玉石的雕刻、镶嵌和打磨等工艺,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格。
如玉的纹理、质地、颜色和透明度的巧妙运用,在玉器制作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玉器中的图案和雕刻也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如神兽、神仙、花鸟等形象广泛出现于玉器之上。
这些精湛的工艺和文化内涵使得中国的玉器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玉器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美学追求。
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和传统的延续。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象征与宗教意义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象征与宗教意义
中国古代玉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宗教意义的体现。
在中国古代,玉器被视为神圣的物品,被广泛应用于宗教、政治、礼仪等方面。
首先,中国古代玉器具有文化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被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
古人认为玉是天地之精华所化,具有神秘的力量和神圣的意义。
因此,玉器被广泛用于宗教仪式、皇家礼仪、婚嫁等重大场合。
例如,在古代婚礼上,新娘常常会佩戴玉簪、玉佩等玉器,以示祝福和美好的寓意。
其次,中国古代玉器还具有宗教意义。
在中国古代,玉被认为是与神灵有着特殊联系的物品。
许多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中都会使用玉器。
例如,在古代的太岁祭中,人们会用玉器来祭拜太岁神灵,以求得平安和吉祥。
此外,在道教和佛教中,玉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信仰符号和辟邪物品。
最后,中国古代玉器还体现了政治意义。
在古代中国,玉器被视为一种政治象征。
许多君主都会将玉器作为礼物赠送给外交使节或其他国家的君主,以示友好和尊重。
同时,在古代的官员选拔中,也常常会考察候选人是否懂得欣赏和鉴赏玉器,以此来评估其品位和修养。
总之,中国古代玉器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象征和宗教意义的物品。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国古代玉器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内涵。
归纳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 美术鉴赏论文

归纳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
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战国时期有名的"和氏璧"价值连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并由宰相李斯书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于其上。
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玉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
此时的作品,集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玉质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
玉,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把玉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
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因而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运用象征寓意或谐音取意的手法把玉制成丰富多样的器物、饰品等,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鱼形玉器在唐代、宋代开始盛行。
特别是明、清两代,鱼形玉器造型繁多,工艺精湛,最常见的是把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代表着美好和富足;玉,是权力的象征。
除了玉玺外,"金科玉律"用来指不可变更的法律。
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为玉帛"。
助人成功用"玉成"一词。
至于玉色纯净,质地坚密,常用来比喻节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玉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汉玉以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而饮誉于世,被应用于礼仪、祭祀、丧葬、装饰和生活用品中。
汉代玉器的造型和纹饰生动、奇特、优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在古代人心目中,玉融天地之灵气,和日月之精华,具有温润洁净、晶莹剔透、精光内蕴、厚重不迁的美好自然属性。
在漫长的人类生活实践过程中,玉又与“人性”相融合,成为君子“比德于玉”的对象,成为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
从审美的角度看,大量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商代晚期这一时期受认知世界方式的影响,玉器作品凝结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等巫术文化因素,主要成为人们沟通天地、敬神祈福的法器,在玉器的造型、纹饰以及用玉的观念上都呈现出神秘朴拙的审美特色。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器一直被视为珍贵的象征和重要的文化遗产。
玉器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它们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一、天人合一的象征中国古代玉器常被视为天人合一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的观念中,天地万物是相互连接且不可分割的整体。
玉器的质地瑰丽,通透明亮,被认为是由天地精华凝聚而成。
玉器中常见的图案如云纹、龙纹等也折射出中国古代人们对天地、自然以及君子之德的追求。
二、吉祥寓意的象征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玉器中常见的瑞兽、如意、蝙蝠等图案被认为是能带来好运和幸福的象征。
例如,瑞兽象征着吉祥和平安,如意象征着心想事成,蝙蝠象征着幸福和福寿绵长。
因此,中国人在重要的场合如婚礼、寿宴等庆典活动中经常使用玉器,以期带来好运和祝福。
三、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在古代中国,玉器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玉器在古代帝王和贵族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礼物或赏赐的高贵之物。
玉器的珍贵和稀有性使其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代表着统治者的威严和统治权威。
古代帝王常常通过赏赐玉器来表达对臣民的赞赏和嘉奖,同时也用玉器来展现自己的威严和尊贵。
四、家族传承和富贵之象征玉器在中国古代家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传承家族文化和财富的象征。
玉器作为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代表着家族的血脉和传统。
家族成员会将玉器作为重要的纪念品和瑰宝珍藏,并将其代代相传,以期传承家族的历史和价值观。
同时,玉器的贵重也使其成为富贵和荣耀的象征,展示家族的地位和社会声望。
总结:中国古代玉器不仅具备美观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更重要的是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
玉器作为天人合一的象征,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崇拜;作为吉祥寓意的象征,带来幸福和福祉;作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展现统治者的权威和尊贵;作为家族传承和富贵之象征,传承家族的历史和价值观。
玉的文化含义与独特价值

玉的文化含义与独特价值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象征意义。
玉之美,不仅在于它的材质,更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价值。
一、玉的文化内涵1. 玉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玉就是皇权与至尊权利的象征。
在商周时期,玉器已经成为了社会阶层的象征,官吏、贵族、祭祀有必要依据等级和职位佩戴玉器。
在宋代以后,玉柄官笔、吉祥如意、玉佩符、玉的降妖驱邪的功效,使得玉片段成为了高官显贵之间的一种礼品。
2. 玉是美学价值的载体玉是一种珍贵的材料,具有高贵典雅、素雅、清逸、美好等传统美学价值。
玉器的形式、造型、纹饰、雕刻、细节以及整个玉器的整体意境都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灵感。
而玉器中大多是各种动物、树叶、花卉等物象,极具生命力和生机。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世间事物的理解、审美追求和世界观价值。
3. 玉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也被视为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名言。
意思是说像玉一样的精神,不断的修炼,才能把它磨成美好的器物。
在中国,玉器制造艺术一直被视为一种传承人文精神的方式。
它强调人的求知、探究、艺术和品位,是一种美的理念和人性的追求。
二、玉的独特价值1. 艺术价值玉器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复杂的手工雕刻,雕刻技艺高超的雕工,需要资深的年龄以及良好的经验。
如今,虽然科技发展了许多新工艺和新材料,但玉器制作依然是需要手工功夫的。
这也正是玉器的艺术价值的根源。
玉器的制作历程不单单是手工雕刻的制作,也需要大量的创意和设计,所以每个玉器都是艺术家的体现。
2. 学术价值许多古代文物藏品中,都有玉器的存在,而且大部分都显示出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玉器作为人类古代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可以挖掘出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知识。
3. 饰品价值在文化和艺术的层面之外,玉器同样具有很高的饰品价值。
因其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玉饰品成为了许多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宠爱。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与艺术价值玉器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国王、贵族和富人的象征,在中国人的心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玉器在中国文化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和技术的高度发展。
在中国古代,玉器既是实用的工具,也是装饰和信仰的符号。
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状况。
本文就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与艺术价值进行探讨。
一、玉器历史与文化价值中国古代玉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玉器更多的是作为祭祀工具出现。
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商朝时期,玉器开始成为贵族财富的象征,被广泛地用于王室印章、王后妃嫔的首饰、贵族居所和车马等的装饰。
在中国古代,玉器一直与精神生活结合在一起。
许多玉器都是祭祀时使用的,如玉璧、玉杯、玉帛等,以及在葬礼中使用的玉琮、玉环、玉斧、玉凤等。
此外,玉器还被用作礼物,送给朝廷官员以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和欣赏。
由此可见,玉器在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玉器艺术价值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之一。
玉石是坚硬的,在雕刻时会产生多余的切痕和碎屑,因此玉器制作需要极高的技能,要求玉器雕刻者必须具备极高的技艺、技巧和耐心,才能雕刻出美丽的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注重以“化”、“意”、“韵”、“神”为核心价值。
化指的是雕刻出来的作品通体筋骨凝聚,浑然一体,具有完美的美感;意指的是雕刻出来的作品要具有一定的寓意和象征意义;韵指的是雕刻出来的作品要有一定的音律感和韵律感,并能够推动创作的美感;神指的是作品具有灵动、生动和感性的美感。
三、玉器代表作品中国古代玉器代表作品有很多,例如:1、云龙玉佩:国宝级文物,是周代青铜佩之后,古代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青铜马蹄峰玉琮:国宝级文物,是商代早期的一件精美的玉器。
3、薄胎琮:国宝级文物,为西周时期高古玉中的代表作品。
玉器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玉器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玉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深深地影响并富化了中国的文化。
玉器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所珍爱的物品之一,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更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
本文将深入探讨玉器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一、玉器文化内涵1. 玉的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中,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古人认为玉石和人的品德是相似的,都需要经过锤炼和磨砺才能变得更加完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有着极高的内涵,代表着君子的品德,即高尚、纯洁、坚韧、质朴和不凡的品格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器被视为一种精神象征,它所代表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人类精神成果和文化折射。
2. 玉器艺术的独特性玉器制作来源于石器时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到现今已成熟的工艺。
它所传承的艺术文化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美学领域,而融合了许多精神和文化内涵。
盛行于商周时期的玉瑗,据说是由于它的形状象征着天地相合、人与自然的和谐,代表着当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古时候的玉器充满神秘,蕴含了人们的智慧和美感,它经过了民间的传承和锤炼,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3. 玉器传承的历史价值中国玉器的历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也是中国玉器文化发展的启示。
我国历代玉器制作技艺不断发展,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繁荣。
历史上的玉器造型各异、款式繁多,玉龙、玉麒麟、玉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遗存,为后人所研究和传承,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发挥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玉器审美价值1. 玉器的美学魅力玉器的审美价值表现在它的美学魅力方面。
玉器具有高贵、气质、神秘和典雅等纯美学应用特点。
其造型、色彩、纹饰和质地等方面都有精妙绝伦之处,散发着美丽的诱惑,引人入胜。
玉器是可以享受的艺术品,在欣赏它时,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它的美学价值,追寻到它的艺术灵魂和文化内涵。
2. 玉器的艺术价值玉器作为艺术品,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标题:玉器在中国古代
文化中的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
————星期五晚上的选修课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无私奉献品德;“润泽以温”的团结友爱风尚;“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
汉玉以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而饮誉于世,被应用于礼仪、祭祀、丧葬、装饰和生活用品中。
汉代玉器的造型和纹饰生动、奇特、优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玉雕艺术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在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亦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汉代是我国玉器发展的辉煌时期,汉玉以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而饮誉于世,被应用于礼仪、祭祀、丧葬、装饰和生活用品中。
在古代人心目中,玉融天地之灵气,和日月之精华,具有温润洁净、晶莹剔透、精光内蕴、厚重不迁的美好自然属性。
在漫长的人类生活实践过程中,玉又与“人性”相融合,成为君子“比德于玉”的对象,成为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从迄今为止的考古成果来看,大约有一万多年的历史。
从审美的角度看,大量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一、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商代晚期为第一阶段。
这一时期受认
知世界方式的影响,玉器作品凝结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等巫术文化因素,主要成为人们沟通天地、敬神祈福的法器,在玉器的造型、纹饰以及用玉的观念上都呈现出神秘朴拙的审美特色。
二、由周至汉,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第二阶段。
此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期,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君子“比德于玉”,玉器除了继续承载着祭祀天地、敬神祈福的功能外,又蕴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思想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成为一种表达伦理教化观念和明辨人伦规范的重要物质载体。
同时,对世界的认识把握也逐渐成熟化、系统化,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越来越理性化、规范化。
由于凝结着深厚、浓重的理性内容,玉器在审美倾向上体现出神圣、工整的审美特色。
三、从魏晋时代至清末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第三时期。
魏晋时代,玉器业进入低谷,但依然有其重要意义。
魏晋时代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个大转变的时期,它在观念上和实践上打破了具有悠久历史的礼仪用玉传统,而儒道佛并重的隋唐时代则开启并确立了玉器的生活化方向。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宋元明清时代的商品经济、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级也不断扩大,其审美趣味日渐成为主流,这一时期的玉器呈现出大众化、世俗化的审美倾向,具有感性、世俗、自然的美学特点。
玉的美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
天然的美玉经过人工的再创造,更是锦上添花,美不胜收。
古代人民在创造玉器时不仅显现出了
高超的技巧,而且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
每个时代的玉器都显现着特定的审美风尚,都是特定审美意识的结晶。
汉代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是一个国势强盛的时代。
从汉墓出土的玉器来看,西汉早、中期数量多、质量好、艺术价值高。
西汉后期至东汉晚期数量较少,质量也较差。
汉代礼玉主要以璧、琮为主,这些礼仪用玉部分继承秦代及先秦的特点而在器类上趋于简化,璜琥更富有装饰意义,琮璋则几乎不见。
汉代玉璧承战国玉璧发展起来,以其形制规整、做工精细、纹饰精美而代表了中国古代玉璧的最高成就。
玉璧两面比较普遍地雕有密集的蒲纹和谷纹,并配以网纹、云纹等;有的在此基础上又在外缘加一周透雕的相互缠绕、均衡对称的龙凤螭虎等动物纹饰。
从造型纹饰方面来看,从春秋战国时代起,玉璧的制作特点发生明显变化,新玉器时代的玉璧多光素无纹,器型比较简单。
商周时代的璧厚薄不均,形制也不规整,内外大都不够圆整。
自春秋战国时起,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纹等。
汉代常见的一种玉佩饰——玉舞人,形态逼真,极富动感。
汉代玉器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成就,小饰件雕刻善于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和特定情境下的神态,寥寥几刀,便意趣横生。
玉器多用刀刻成,俗称“汉八刀”。
受黄老之学的影响,汉人尤其是统治阶级表现出对永世长存的追求,所以汉代葬玉有了较大的发展。
从考古资料来看,汉代玉衣制作的繁琐程度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目前发掘的玉衣有二十多套。
从发掘的成果来看,玉衣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汉代玉器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相融合产生的一朵奇葩。
楚国是一
个巫风炽烈的国度,他们从原始社会中走来,少有理性浸染,更多地保存了氏族社会的遗习和风尚。
他们想象丰富、奇特、怪异,自成一系的地域文化,具有清新脱俗、自由浪漫的风格。
汉代统治者大多是楚人,他们一方面怀着崇敬的心理继承中原文化,又不可避免地使中原文化染上了楚文化的特色,并且使中原文化和楚文化融合起来。
汉代的玉璧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刻有蒲纹、谷纹的形制规整的玉璧上透雕出优美飞动的龙凤形象,规整严谨之外又有飞扬流动的奇思异想,体现了汉代把深沉的理性精神和大胆的浪漫想象结合在一起的艺术精神。
汉代玉璧的镂雕、透雕技术则更富有装饰意味,显示出楚文化的浪漫风采,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楚文化特色最突出的玉器作品要数汉代的玉仙人奔马,飞马足踏白云的意象反映出深受黄老思想影响的汉人希望摆脱现实羁绊和羽化登仙的渴望。
以单纯、夸张、整洁的风格体现出汉代艺术的飞扬、流动的艺术风貌。
另外,形状怪异的玉辟邪、玉镇兽也都体现了楚人的丰富想象和浪漫情怀。
可见,汉代玉器一方面继承了前代玉器的传统,另一方面在富有想象力的楚文化的影响下,其造型和纹饰更为生动、奇特、优美,形成雄伟奇特、恢宏壮美的艺术特色。
玉器所凝聚的精神是传统思想的宝贵财富。
几千年来,潜移默化地浸染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对传统优秀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形成和稳固,注入了积极向上的活力,培养了炎黄子孙的高尚情操。
东方人典雅、含蓄、温和、礼让的形象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玉材美德的再现,具有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玉的悠久的历史、深远的内涵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最终奠定了玉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赢得了世代的珍视和爱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闪射出永恒的灿烂光芒。
最后,借康有为与梁启超合撰的《古玉说》中的一句话,“玉者,先王比德之器,治道之所出也。
”由此可以看出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汽服1001班钟江才
二0 一二年六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