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活动设计

合集下载

听力教案初中教资

听力教案初中教资

听力教案初中教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对英语语音、语调的识别能力。

2.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日常英语交际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英语听力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听力材料:选择一段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对话或短文。

2. 听力技能:训练学生对英语语音、语调的辨识,提高学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口语练习,如问候、介绍自己等,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 听力训练(15分钟):播放一段英语对话或短文,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尽量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

3. 听力技巧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听力技巧,如如何识别英语语音、语调,如何抓住关键词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4.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听力练习,互相模拟对话或短文,运用所学听力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听力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课后要加强听力练习。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听力练习作品,评估学生的听力水平。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听力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定期进行英语听力测试,检验学生的听力进步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英语听力材料:选择适合初中生水平的英语对话或短文。

2. 教学设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等。

3. 学习用品:笔记本、耳机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习惯,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的听力练习。

2. 鼓励学生多听英语广播、观看英语电影,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听力教学中取得进步。

4. 定期进行听力测试,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为教学提供有力依据。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听力方面的教研活动(3篇)

听力方面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听力教学在英语课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我校特举办本次听力教学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专家讲座、课堂观摩、经验分享等形式,探讨听力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英语听力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听力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 学习和掌握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听力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25日(星期日)上午8:30-下午5:00四、活动地点我校报告厅五、活动流程(一)开幕式(8:30-9:00)1. 校长致辞,介绍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性和目的。

2. 教务处主任介绍研讨会的安排和议程。

(二)专家讲座(9:00-10:30)1. 邀请国内外知名英语听力教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 讲座主题: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讲座内容:从听力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三)课堂观摩(10:30-12:00)1. 观摩我校优秀教师展示的听力教学示范课。

2. 观摩课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课和讨论。

(四)经验分享(12:00-13:30)1. 邀请我校优秀听力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2. 分享内容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如何设计有效的听力活动等。

(五)分组讨论(13:30-15:00)1. 将参会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以下主题进行讨论:-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技巧- 如何设计有效的听力教学活动2. 各小组讨论结束后,推选代表进行成果展示。

(六)总结与闭幕(15:00-15:30)1. 教务处主任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

2. 颁发优秀学员证书和奖品。

3. 主持人宣布研讨会闭幕。

初中英语听力教研计划(3篇)

初中英语听力教研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听力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良好的英语听力能力是学生获取英语信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我校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水平,特制定本教研计划。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英语听力教学的认识,明确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2. 提升教师英语听力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能力。

3. 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听力习惯。

4. 探索有效的英语听力教学方法,丰富英语听力教学资源。

三、教研内容1. 英语听力教学理论探讨(1)英语听力教学的基本原则(2)英语听力教学的方法与技巧(3)英语听力教学评价体系2. 英语听力教学实践研究(1)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分析(2)英语听力教学设计(3)英语听力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3. 英语听力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1)英语听力教材研究(2)英语听力教学辅助资源开发(3)英语听力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4. 英语听力教学评价与反思(1)英语听力教学评价方法(2)英语听力教学反思(3)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分析四、教研方法1. 集体备课:每周组织一次英语听力教研活动,针对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解决策略。

2. 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英语听力教学课例,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3. 教学研讨:定期开展英语听力教学研讨活动,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学经验。

4. 教学实践:鼓励教师开展英语听力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5. 教学评价:对英语听力教学进行定期评价,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五、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第1-4周):开展英语听力教学理论研讨,明确英语听力教学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2. 第二阶段(第5-8周):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英语听力教学课例,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

3. 第三阶段(第9-12周):开展英语听力教学设计研讨,共同探讨教学设计方案。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组织教师进行英语听力教学实践,共同探讨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活动设计

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活动设计
2 . 头脑风暴训练 。 预 测 听 力 内容
参考文献
[ 1 】 华 中师范大学等五院校教 育系. 教 育学. 北
京: 人 民教 育 出版社 , 1 9 8 0 .
[ 2 1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教 育部. 义务 教育数 学课
程标 准( 2 0 1 1 年版) . 北京 : 北京师 范大学 出版社 。
力 过 程分 为 听前 p r e — l i s t e n i n g ) 、 听 中( w h i l e — l i s t e n i n g ) 和 听后
( p o s t — l i s t e n i n 三个 阶段 , 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活动 。


昕前的活动设计
1 . 布置场景任务 , 引出听力话题
根据 听力材料 的目的和 内容 ,教 师可辅 以与听力话题相 关 的背景知识 材料 , 如 与话题有关 的词 汇 、 短语 、 图片 、 演讲 、 电影等 。然后教师布置一些场景任务 以及 与话题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讨论和 回答 , 鼓励学生交换关于话题的想法 , 从而引出 听力话题 。例如听力内容是关 于 e a r t h q u a k e ( 地震 ) 话题 的, 那 么教师可 以提供一些地震的场景图片 ,让学生相互讨论地震 来临时的注意事项及当你遇到地震 时该怎么做等问题 ,从 而 为下面的听力做铺 垫。这样 的听前准备活动可使学生有 目的 地去听 , 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 5 】Da v i d Co t r  ̄ y .He i n e ma n n Ma t h s Z o n e 8
VE L S En h a n c e d . P o r t Me l b o u ne r : P e a r s o n , 2 0 0 8 .

高中英语科三听力教案

高中英语科三听力教案

高中英语科三听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技巧,如预测、捕捉关键信息等。

2. 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速、语调的适应能力。

3. 增强学生通过听力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次听力课程选取了一段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对话材料,内容涉及校园生活、课外活动
等话题,旨在通过真实的语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三、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听力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听觉刺激,增强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
1. 预习导入: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听力材料的引入做
好铺垫。

2. 新课呈现:播放录音材料,让学生初步感受和理解内容。

3. 重点讲解:针对听力材料中的难点、疑点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梳理信息。

4. 实践操作:设置听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分享听力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和进步。

6. 作业布置:根据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布置适量的听力练习作业,以巩固课堂所学。

五、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应多元化,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之间的互评。

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的表现、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听力技能的提升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每次听力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次教学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
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听力活动教案

初中听力活动教案

初中听力活动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加强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训练。

教学内容:1. 听力材料:英语对话和短文。

2. 听力题目:选择题、判断题等。

教学步骤:Step 1: 热身活动(5分钟)1. 老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 学生进行简单的听力练习,例如听录音并重复。

Step 2: 听力材料播放(15分钟)1. 老师播放一段英语对话或短文。

2. 学生仔细聆听,并做好笔记。

Step 3: 听力练习(15分钟)1. 老师发放听力练习题,学生仔细阅读题目。

2. 老师再次播放听力材料,学生根据听力材料回答题目。

3.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老师进行讲解和纠正。

Step 4: 小组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听力材料。

2. 小组成员互相扮演角色,进行听力练习。

3.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听力测试。

Step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老师对本次听力活动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听力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

3. 学生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训练效果。

教学资源:1. 英语听力材料:对话和短文。

2. 听力练习题:选择题、判断题等。

教学建议:1. 老师应注重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 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听力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老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听力教案设计模板

听力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对英语材料的理解能力。

2. 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不同类型的听力材料,如对话、短文、新闻报道等。

3. 学生能够运用听力技巧,如预测、关键词捕捉、主旨概括等。

4. 学生能够提高听力速度和准确性,增强英语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听力材料的类型和特点。

2. 听力技巧的应用。

3. 听力材料的理解与分析。

教学难点:1. 不同语境下的听力理解。

2. 听力技巧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听力材料、多媒体设备、课堂活动设计。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学生自由讨论:你认为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关键是什么?二、听力材料分析1. 教师展示听力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结果。

三、听力技巧讲解1. 教师讲解听力技巧,如预测、关键词捕捉、主旨概括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尝试运用听力技巧。

四、听力练习1. 学生进行听力练习,教师播放听力材料。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听力游戏,如“听歌识曲”、“听力接力”等。

2. 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听力技巧的复习。

2. 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巩固所学技巧。

二、听力材料分析1. 教师展示新的听力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结果。

三、听力技巧应用1. 教师讲解如何在实际听力场景中运用听力技巧。

2. 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尝试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技巧。

四、听力练习1. 学生进行听力练习,教师播放听力材料。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出自己在听力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小学的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小学的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小学的英语听力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的英语听力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精心设计听前活动,引入听力情境,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听前活动是听力教学的暖身活动,在听前学生先阅读听力材料,激发学生听的兴趣,集中听的注意力,同时扫除即将听到的语言材料中的难点,以便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活动。

精心设计听力课的导入是上好听力课的前提。

设计导入活动时,教师要以听力材料的内容着手,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

(1)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导入。

在学生正式听录音之前,为了让学生能尽快地进入听的状态,初步感受听力的主题。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材料来刺激学生的视觉。

激发他们对由画面内容引起的猜测、联想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通过教师层层有启发性的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勇于表达。

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就画面内容展开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信息可以得到互补。

如教师要求学生听一个主题为“Rules around us”时,听前活动就可设计为:Task One: Talk about the signs:教师出示各种在不同场合可以见到的标志如“禁止吸烟”、“不准入内”、“严禁跳水”、“不准停车”等标志,提问学生:1. Where can you see these signs?2. Do you know what these signs mean?3. What must we do or mustn’t do when we see these signs?通过对这些图片的讨论,学生对与主题有关的重要语言结构和内容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Task Two: Talk about the places:画面出现学生生活中每天都经历的场景。

如学校食堂、图书馆、马路车站、居住小区等,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讨论。

what are the things you must do or you mustn’t do in these places?听前活动的设计既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在Think and share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听前活动的开展为听时环节的顺利开展无论在学生的心理上,还是语言知识上都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活动设计
作者:常维健
来源:《文理导航》2012年第28期
【摘要】将听力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听前、听时和听后,并根据这三个部分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听力策略和听力习惯,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听力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听者具备听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听者具备一些听力技巧和策略,如做笔记、抓关键词、听主旨大意等。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语言知识的训练,把培养学生的听力策略和听力习惯作为听力教学的目标之一。

为了实现此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活动。

下文将听力过程分为听前、听中和听后三个阶段,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活动。

一、听前的活动设计
1.布置场景任务,引出听力话题
根据听力材料的目的和内容,教师可辅之以与听力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材料,如与话题有关的词汇、短语、图片、演讲、电影等。

然后教师布置一些场景任务以及与话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和回答,鼓励学生交换关于话题的想法,从而引出听力话题。

例如,听力内容是关于earthquake地震话题的,那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地震的场景图片,让学生相互讨论地震来临时的注意事项及当你遇到地震时该怎么做等问题,从而引出话题为下面的听力做铺垫。

这样的听前准备活动可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听,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头脑风暴训练,预测听力内容
根据听力中已有的词汇、短语和答案选项,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散思维和推理想象,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训练,预测听力内容、问题及主旨大意。

最后让学生向他们的同桌陈述出自己的假设,比较出哪种推测更合理,然后在材料上做一些笔记。

如果听取的信息与预测的信息相差甚远,那就需要修正自己的判断、迅速进行调整。

例如,当我们看到以下的听力答案选项: A)Nature has changed our environment over the years. B) We must avoid wasting resources and polluting our environment. C) Our resources are nearly used up. D) Trips to other planets will help eliminate pollution. 根据这四个选项,我们可以猜测到这篇文章可能是关于环境污染和保护或是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然后在听力材料上写一些相关的关键词。

此活动的训练可以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听中的活动设计
1.选择性地获取信息、转换信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选择地获取与听力内容相关的信息,摒弃无关信息的能力。

听懂一个语篇并不意味着要听懂每一个单词和句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获取重要的、有用的信息。

然后让学生将获得的信息转换成相应的图画、表格、文字记录等,并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主要信息。

例如当听到叙事型的语篇时,可将听到的信息转换成一个表格或做文字记录,记录下相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让学生在课上展示做好的表格或表述出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这些信息的获取将对完成听力任务有一定的帮助。

2.复述句子段落,模仿语音语调
根据听力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不同阶段的训练。

材料内容较难的可听完后先进行句子复述再进行段落复述,内容简单的也可听完后直接进行段落复述。

在复述的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模仿说话者的语音,包括辨音、音变现象、重音等。

复述时还要让学生注意模仿说话者的语调和语气并分析语句的升、平、降调,了解说话者的情感、态度,从而正确推断说话者的意图和目的,促进其对语篇的理解。

在复述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选一些包含经典句型的语篇或语言优美的段落进行训练。

长期进行这样的活动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短期记忆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采用听写活动,训练听音技能
在进行听写活动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采用分离式听写、复合式听写或两者相结合。

当授课教师需要检查学生新单词的记忆情况、所学固定搭配、常用短语、词组等的掌握情况时,则采用分离式听写活动来听写训练单词和词组。

复合式听写则包括句子听写、段落与短文听写和试题中的复合式听写。

当授课教师需要考察学生句型结构的掌握情况,或是需要训练学生准确听音、获取完整信息等综合能力时,则可采用复合式听写。

平时听音练习中教师可以模拟考试中的复合式听写题型,训练学生的综合听力能力。

通过长期的有针对性地使用这些听写活动可达到对学生听音技能的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效果。

三、听后活动设计
1.分析答案,交流评价
在听力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忽略了分析答案和交流评价这个活动环节,他们有的只是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核对答案,对答案不做任何分析解释。

在听力教学中,分析答案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教师需要有选择地对易错的题目进行分析解答,从而帮助学生弄清楚自己错误的症结在何处,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点进行额外的听力训练。

而交流评价则需要学生与同伴讨论答案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然后老师和同学给出相应的评价。

交流评价是一个向
老师、同伴学习以及自我反思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从老师、同伴那儿学到一些听力的小技巧和策略,从而缩小与同伴之间的距离,有所进步和提高。

2.巩固练习和拓展性活动
根据所听录音材料的体裁,教师可将听力技能与写作技能相结合,让学生完成与听力材料相关的写作,如书信、电讯、小故事等。

例如,听完一篇以The wide use of computer 为主题的听力材料,教师可以布置一篇以 The influence of computer(or other digital products) in daily life 为标题的写作,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影响的看法和观点,引发学生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思考。

此外教师可将听力技能与口语技能相结合,根据情况适当地改变听力材料的情景和体裁,让学生进行话题讨论、角色扮演、人物采访等口语练习,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进一步地深化听力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和表演,让学生体验自我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齐乃政.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教程——听力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王守元.英语的教与学探索[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3]杨连瑞,肖建芳.英语教学艺术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